收藏 分享(赏)

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240871 上传时间:2018-09-0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近年来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研究述评兼论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陈曙光(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长沙 410006)摘要:近年来,人的本质问题研究一直是人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学术界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的思想,包括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特别是重点研究了“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的思想。学术界围绕马克思的三个命题 ,对究竟如何界定人的本质做了一些新的探索,出现了社会本质说、双重本质说、三重本质说、四层结构本质说、“社会性实践“ 本质说、整体本质说等不同观点。本文的结论是“历史生成“ 本质说 ,人的本质可以界定为: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实践活动过程中不断丰富的历史生成物,

2、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生成物。关键词:马克思;人学; 人的本质; 界定人的本质问题是人学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其他人学理论问题的基础。一般认为,在人学思想史上,是马克思第一次对人的本质作出科学界定,成功地破译了“斯芬克司之谜“ 。但究竟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如何更明晰地界定人的本质,成为近年来人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关于研究的路径:走进马克思,深耕文本近年来,赵家祥等部分学者根据马克思的文本,进一步挖掘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深刻阐述了马克思三个命题的内在联系。第一个命题是“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 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

3、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而生产生活本身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这一思想明确提出人的生命活动所具有的特有方式,即实践或劳动。“实践活动是人和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也是产生和决定人的其他所有特性(作者注 :如理性、意志、爱)的根据“。在马克思看来,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这种物质生产,和作为动物的生命活动的生产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自己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

4、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动物的生产是本能的、盲目的和被动的,因而也是片面的和简单重复的,它本身只是自然界的必然之网的一部分;而人则不同 ,人可以将自然界和自身当作认识和改造的对象,能够利用自己的智慧创造工具,既改造自然界,也改造自身。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和能动的,因而也是全面的、不断超越的、创造性的,是自由自觉的。第二个命题是“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在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突破传统的限制 ,从社会关系中考察人的本质,实现了对人的认识的革命性变革。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紧密相

5、连,“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 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说来,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人类社会存在两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人的本质离不开同自然的关系,但更重要的是由社会关系决定的,一切现实的人都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在一切社会关系中,生产关系是主要的社会关系,是“决定其余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 。在生产关系的基础上,人们进一步形成了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宗教的以及行业间的等等复杂的社会交往。第三个命题是“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马克思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在任何情况下 ,个人总是 从自己出发的,但由

6、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以及他们求得满足的方式,把他们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所以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 。简单的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本性)。马克思说 :“我的劳动满足了人的需要,从而物化了人的本质,又创造了与另一个人的本质的需要相符合的物品“。在这里,马克思是直接把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作为同一的概念来使用的。马克思还指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 ,因而必须投身于生产;第二个事实是:得到满足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又引起新的需要。这里,马克思不仅赋予需要以前提性,而且赋予它以普

7、遍性、永恒性和能动性。这就指明了,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是人的全部生命活动的最终动力和内在根据。人的一切活动无非是要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 没有需要 ,也就没有生产“;“把人和社会连接起来的惟一纽带是天然必然性,是需要和私人利益“。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 ,“需要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整个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的不断改变和发展的历史。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一切实践活动和一切社会关系都将不复存在。可见,这一命题“不仅涵盖了前两个界定的内容,而且揭示了前两个界

8、定的原因,在不少方面超越了前两个界定的范围。从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这一界定,是对前两个界定的综合“。马克思的这三个命题是相互统一的有机整体。把握人的本质应当贯彻三者统一的原则。一方面,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人的活动的具体的历史形式,它的性质和变化都是由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水平决定的;离开实践活动 ,就不可能产生人的社会关系,也不可能满足人的需要,人就失去了人之为人的具体本质,剩下的只是空洞的“类“的抽象。另一方面 ,社会关系作为人们活动的组织方式,又是人得以存在和人的活动得以进行的必要条件;离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和人类活动都是不存在的。最后 ,人的实践和人的社会关系得到产生和发展的背

9、后的物质动因是人的需要;离开了人的需要,人的实践和社会关系也是不存在的。在现实的人身上,实践活动是内容,社会关系是形式,人的需要是动力。只有正确地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三者相统一的基础上考察人的本质,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才能从中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殊本质和内在根据。关于学术上的争鸣:观点纷呈,不离其宗如何在挖掘马克思思想的基础上,更准确地理解人的本质,乃至更明晰地重新界定人的本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当代人学工作者的任务。陈志尚教授、韩庆祥教授、陶富源教授、万光侠教授等学者都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1、社会本质说。这是相当一部分老教科书中的

10、观点,直接依据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提出的经典命题。这种观点认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是实践着的、活生生的、现实的人,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种观点忽视了马克思的另外两个命题,显然是不全面的,因而也是不妥善当的。2、双重本质说。持这种观点的人非常多,譬如张文喜、岳勇、王晓广、牛乃喜等,直接依据是马克思在手稿和提纲中提出的两个命题。他们认为,人的本质包括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人的类本质是实践或劳动,表明人类作为整体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人的个体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之为人的内在根据。人的类本质和个体本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类本质和个体本质是人的本质的两个不

11、同层次和方面,并不是人的不同本质。人的类本质是人的一般本质,是普遍性、共性,它寓于作为个性的个体本质之中;人的个体本质则是人在现实生活中所形成的个体特征,是个性和特殊性,它体现和蕴涵着人的一般本质。类本质是人的个体本质的基础,个体本质是类本质在现实中的展开,两者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人的完整本质。这种观点没有进一步挖掘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背后真正的动因,显然也是不全面的。而且,如果“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人的个体本质 ,那么占有相同社会关系的群体,譬如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如影相随的双胞胎,其本质也是完全相同的,是不能把他们从本质上彼此区别开来的。如此推论,这就容易造成“此人就是彼人“ 的荒谬结论

12、。因此,“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否就是人的全部个体本质还需作进一步的研究。3、三重本质说。这种观点以万光侠等为代表,直接依据是马克思在手稿 、提纲和形态中提出的三个命题。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由类本质、群体本质、个体本质组成的统一体。马克思从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角度揭示了人的社会本质或群体本质,即“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是把不同群体的人区别开来的内在根据 ;从人作为个体存在物的角度揭示了人的个体本质,即“ 人的需要“, 这是把不同个体区别开来的内在根据。这种观点基本上是马克思三个命题的完整再现,比较全面的揭示了人的真实本质。但是,目前人学界的任务不单是重复老祖宗一百多年前的老话,而且要进一

13、步发展马克思的思想,对人的本质作出更明晰的界定。4、四层结构本质说。这种观点以韩庆祥为代表。他认为,马克思从物质生产活动入手,从其结构上来考察人和动物、人和社会、人和他人相区别的内在根据。人之成为“类 “的人的根据 ,是人的自由自觉的特性,实质是指人的创造能力 ,由此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这是人的类本质或一般本质;人之所以成其为现实的人的根据 ,是人的社会关系,在其现实性上,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由此把不同社会群体的人区别开来,这是人的特殊的社会本质或现实本质; 人之所以成其为不同的个人之根据,是人的个性,由此把不同个体的人区别开来,这是人的个体的具体本质或个别本质( 韩庆祥特别指出,马克思比

14、较关注人的社会本质,而对人的个体本质并未给予详尽的阐述;“而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创造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之形成、存在、发展之根据的,说到底,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什么样的,人的活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就是什么样的。这样,人的需要、能力、社会关系和个性就是理解人的本质或人的各种本质的四个核心概念“;“需要、生产劳动、社会关系和个性分别体现的是人的内在本质、类本质、现实的社会本质和个性本持“。综上所述,“ 可以把人的本质概括为人的需要、生产劳动的自由自觉性、社会关系和独特个性的完整统一“。这是比较有创见的一个概括,唯一感到美中不足的是比较复杂,不够简洁明晰。5、“ 社会性实践“ 本质说。

15、这种观点以陈志尚、王善超等为代表,直接依据仍是来自马克思的命题。陈志尚、王善超指出,“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即社会性的实践“ 。这是人之所以为人 ,而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也是每个人之所以为个人,而能够彼此区别的根据所在。“从整个人类来讲,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简言之,人的本质就是社会性的实践。具体表现在每个人身上,就是由他的具体的社会实践和具体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所造成和决定的,并且就表现在他的全部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中“。这种界定,源于马克思又说了新话,应该说是目前国内人学界探求人的本质问题的最新成果之一。但是也存在缺陷,就是未能进一步揭示实践活动和社

16、会关系背后的真正动因。6、整体本质说。这种观点以陶富源为代表。陶富源认为,人的本质是通过人的种种现实活动而获得现实表现的。人的活动大体包括人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这三种活动与高等动物的生理活动、心理活动和行为活动,既有相同的方面,又有根本的不同,即人与高等动物相区别的方面。这种区别也就表现为人的生理本质特性、心理本质特性和社会实践本质特性。“人的本质是由人的生理本质特性、心理本质特性和社会实践本质特性等三方面所构成的整体“。当然,他也指出,社会实践是人的主要本质特性,是人的本质的主要方面,是人的本质的生成根据,“在这个意义上说,人的本质是人在社会关系中所从事的切实践活动,或者说,

17、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结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是,这个观点有两点缺陷:第一,他只考虑了人与高等动物的相区别的方面 ,而没有进步考虑不同群体、不同个人彼此区别的根据;第二,他把人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也当作了人的本质 ,而这恰恰是马克思所批判的抽象的人的抽象本质。显然,他把人的属性、特性与人的本质混为一谈了。三、关于存在的问题:澄清误读,再上层楼笔者认为,要在马克思的思想基础上做进一步发展马克思思想的工作,对人的本质作出更明晰的界定,首先需要澄清对马克思三个命题的误读。1、关于“劳动或实践是人的本质“ 的命题第一,有的学者认为这个命题仍然带有人本主义的色彩,因此是不科学的。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在

18、私有制条件下,劳动结果和劳动本身被异化了,人的类本质也被异化了,劳动对于劳动者来说仅仅成为维持其肉体存在的手段,人不可能真正占有人的本质;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假定为在未来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才能占有的东西,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扬弃了异化劳动,消除了人的自我异化状态,人才能变为“真正的人 “。马克思说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 即人的 )人的复归“。根据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作为人的本质的“ 劳动“是理想的而非现实的劳动,人类迄今为止没有占有过自己的本质,这样人的本质就变成了一种纯粹理想化的东西。应

19、该说,这是马克思在手稿中的思想,并没有突破人本主义的框框。马克思在后来写作的形态中则超越了这种认识,最终冲破了人本主义的桎梏,明确提出了实践性是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本质特性。譬如他说:“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来区别人和动物。一旦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 ,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更为主要的是,人能够“ 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

20、才是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由此可见 ,把“ 实践 “看作人的本质,完全是马克思的成熟观点。第二,也有的学者直接把“劳动 “本身理解为人的本质。笔者认为 ,人的本质离不开“ 劳动 “,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劳动的表象并不具有揭示人的本质的丰富性,只有透过现象才能把握人的本质。譬如,一名软件工程师注册一家软件公司,雇佣几十人一同从事软件开发,他们的劳动本身是没有多大区别的,仅从表象,我们无法得知谁是老板,谁是员工。但是,如果进一步考察他们劳动的性质、结果等,便不难发现他们之间存在巨大的本质差别。公司的生产资料不归员工所有,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平等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员工的劳动不归员

21、工个人所有,员工创造的剩余价值也不归员工个人占有;老板的劳动是为自己 ,员工的劳动是为他人。可见,只有对劳动进行深入的分析,才能把握人的本质。2、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的命题很多学者认为这个命题是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规定和经典表述,把“社会关系“ 本身理解为人的本质。笔者认为,人的本质离不开“ 社会关系“,但“社会关系“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马克思的原话是这样说的:“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里关键是不能片面理解或者忽视马克思关于“ 在其现实性上“、“ 总和 “的规定。这一命题并不是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对人的本质的规定,并没有独断地给人的本质下定义,而是

22、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说明人的本质应当如何规定。马克思当时在提纲中是针对费尔巴哈,批判他对人和人的本质的抽象理解,强调人的现实性,指明只有从人的一切社会关系入手,系统地整体地考察人的本质的复杂结构即社会关系的总和,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所以,这个命题与其说是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下定义,不如说是马克思提出了探究人的本质的科学方法。3、关于“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的命题第一,有的学者认为人的需要与人的本质之间有严格的区别,不能把人的需要理解为人的本质。他们说:“ 承认需要对人的本质的形成有重大作用,但不能因此就抽象地把需要与人的本质等同起来,甚至把人的需要归结为比社会实践更深刻的本质。这是因为,只有

23、当作为主体的内在需要转变为人的外在的作用于对象的实践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精神转化为物质,人的本质才得以生成,人的力量才得到发挥,需要才能得到实现和满足“。但是 ,这里忽视了马克思提出这一命题特殊背景和前提,马克思所谈的需要是与人的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起的。人的需要本质上是自然物质长期进化的产物,是历史地形成的,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从主体同周围世界的联系看,需要总是指向外部环境的某个对象,并通过对象性的活动取得或创造能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对象。人的需要从根本上都同人的社会存在相联系,都有着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的客观必然性。可见,马克思不是把需要看作是人的意识和意志的产物,不是看作是人的某

24、种生理和心理感受,而是看作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客观需要。第二,也有的学者直接把“需要 “本身理解为人的本质。我认为 ,人的本质离不开“人的需要“, 但 “需要“本身并不就是人的本质。譬如,任何人都有衣食住行的需要,这些“ 需要 “本身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正如我们无法通过一个人所吃的食物、所穿的衣服、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来判定一个人的本质,他们的区别仅仅在于消费水平上的差异。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需要内容的占有途径、取得方式和消费态度等,便不难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别。有的人是通过占有他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的人是通过非法经营取得的收入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有的人是通过诚实劳动创造

25、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需要;也有的人是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的财富满足了他人的需要,却满足不了自己的需要;等等,人的本质也就在这些差别中体现出来。四、结论:“ 历史生成 “本质说科学界定人的本质必须遵循以下四条标准:第一,人的本质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质的区别 ,而是造成这种区别的内在根据。科学界定人的本质既要找出人与动物之间的一些根本区别,诸如理性、自我意识、自由等等。但是停留于外在表象的区别是肤浅的,更为重要的是必须进一步追问造成这种区别的现实根据,也就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内在根据。第二,人的本质不能从本体论意义上给予形上独断,而只能从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进行规定。西方传统人学追求把握人的绝对本质

26、或永恒本性并形成关于人性的公理,它总是设想人有一种先验的、前定的形而上学的本质。可事实上,“人之存在中有先验的(遗传 )、经验的和超验的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人一方面生活在现实世界,另一方面又向着理想的、可能的世界行进,人是确定性存在与不确定性存在的统一。人的无限的创造性活动过程所具有的超越性使人成为特殊的、高难度的研究对象,因而我们不能靠确定人的天生能力或本能来给人下定义“ 。从“ 实践 “、“社会关系“、“需要“这些要素出发来界定人的本质就不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独断,也就是说,不是直接指出人的本质是什么,因为“实践“ 、“社会关系“、 “需要 “,都是空洞的、虚幻的。第三,人的本质不是某种既定的存

27、在物,而是总在途中。人的本质既没有先验的预设,也没有最终的完成,而始终处于生成中。“人的本质不是与生俱来、先天固有的属性,也不是人为设定的结晶“。它在途中,而且总在途中,任何对此作一劳永逸的解答都是徒劳的。人的本质离不开“实践“ 、“社会关系“ 、“ 人的需要 “这三个要素。在人类日常生活世界中,作为人的存在方式的“实践“是人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和能动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总是在不断超越过去的过程中获取新的丰富内容,抽象不变的“实践“ 是不存在的 ;作为人的存在环境的“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永恒不变的“ 社会关系 “是不存在的;作为人的活动的内在根据的“需要“是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28、决定着的 ,是具体的、历史的,抽象不变的“需要 “也是不存在的。第四,人的本质不能通过自我规定得到确证,而只能通过对象互释得以展现。人的本质不能通过“人自身 “来规定,西方人学将“理性“、“ 自我意识“理解为人的本质时,只局限于从人自身寻找人的本质,只限于从纯粹主体出发确证主体自身的本质,把人的本质规定为人的一种属性。“人是人的最高本质“, 实质上还是从个体自身的直观中获得的,还是局限于从“人本身“ 去寻找人的本质 ,依靠主体来确证自我的本质,而不是对象性的规定或关系规定。人的本质未超出主体范围的自我规定和自我直观,是一种无内容的空洞抽象。离开了人与人的客观社会关系的作用与联系,不借助于对人的

29、生活世界的剖析,仅仅通过对“人本身 “的哲学直观是无法说明人的本质的。而“实践 “、“社会关系“ 、“ 人的需要“都属于对象性的范畴,这三个要素都是通过主客体相互关系中的客体来规定主体的,由直接规定变为间接规定,变为对象性规定或关系规定。因此,人的本质是指人基于某种需要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在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生成的历史存在物,即为我的、自觉的、社会性的实践活动过程中的历史生成物。人正是由于某种动力(需要)的驱使,在一定的社会关系里所从事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才获得人之为人的真正本质,成为具体、历史的人。这一界定,是从类、群体、个体三维角度出发,不仅能表征人作为类的根据,而且能表征人作

30、为群体、作为个体的根据。据此,可以这样理解: 人之所以为人,而区别于动物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群体之所以成为群体, 而能够相互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实践中形成的不同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之所以为每个人,而能够彼此区别开来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基于一定的需要在不同社会关系和不同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个性。参考文献:1赵家祥.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陈志尚,王善超等.人学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列宁选集,第 1 卷M.人民出版社,197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 卷M.北京:人

31、民出版社,1995.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10万光侠.人的本质新解J.山东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3).11孙鼎国主编.世界人学史,第 4 卷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12韩庆祥.马克思开辟的道路人的全面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3韩庆祥.重新解读马克思的思想体系马克思的人学思想等著评价J.哲学动态,1998,(2).14陶富源.终极

32、关怀论人的哲学之悟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4.15张宏.人性理论的抽象与具体J.烟台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2).16岳勇.人学理论的三种形态J.江海学刊,1997,(3).Abstract: Recently, the studying on the mater of mans essential has been a hotspot of humanics realm. Academia further excavated Marxian thought, it includes the contents oflaboris mans essence and mans es

33、sence is the sum mation of all kind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especially emphatically studied about the thought of “ mans need in terms of mans essence“ .Academia centered round Marxian three subjects, took new probes on actually how to define mans essence, thereby appeared such different opinions as

34、 dissertating on social essence, dual essences, triple essence, four layers structure essences,”social practice”essence and entrety essence and so on. My conclusion is that it attribute the dissertation on “history dor mation “, mans essence can be defined as: man is hitorci resultant that bases on some needs and constantly develops in the social relations and in the course of practical activitical, namely is a resultant of the course of praction that being egoistic,self motive and so ciality.Keywords: marx ;humanics; mans essence; definition作者简介陈曙光(1975),男,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哲学部讲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