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捕蝶者课时训练 6 捕蝶者一、夯基训练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悼念/桂棹 瞥见/蹩脚 揠苗助长 /偃旗息鼓B.陨石/ 殒命 房檩/仓廪 无稽之谈/ 缉拿归案C.混沌/ 馄饨 伶俜/聘礼 稗官野史/ 不无裨益D.镂刻/佝偻 敛裾/潋滟 不可估量 /量体裁衣答案: B解析: A 项,do/zho,pi/bi,y/yn;B 项,yn,ln ,j;C 项,dn/tun,png/pn ,bi/b;D 项,lu/lu,lin/lin,lin/lin。2.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 50820011)最使我艳羡的还是园林艺术家化平淡
2、为神奇的 。某些树木当植当伐;某些花卉当疏当密;何处须巧借地形,顺势筑坡 ;何处又宜少见轩敞, :所有这一切都煞费心血,但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正像一帧名作脱稿前画师那奇绝而 的点睛之笔。 A.用心 别树一帜 浑成B.匠心 别树一帜 饱满C.匠心 别有洞天 浑成D.用心 别有洞天 饱满答案: C解析: “匠心”指巧妙的构思。 “用心”指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此处写园林艺术家“化平淡为神奇”,应用“匠心” 。 “别树一帜”指另外树起一面旗帜,指与众不同,另成一家。 “别有洞天”指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等引人入胜。此处写园林设计,应用“别有洞天”。 “饱满”指丰满,充足。 “浑成”在这里是“浑然天
3、成” 的意思。前半句写 “又不露惨淡经营的痕迹”, 故此处应用“浑成”。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幻想一旦脱离了现实,神话也就不易广泛流传 ,因为小说创作,特别是神话创作,要能得到群众的欢迎,就要看它是否立足于现实。B.普通高中新课程在课程结构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课程结构的多样化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给学校课程的设置与管理增加了难度。C.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D.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 ,挖掘和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特色文化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答
4、案: B解析: A 项,一面对两面,前后表意不一致;C 项,搭配不当,应在 “快乐的人性化服务”前补出谓语“并提供”;D 项,搭配不当,应为“ 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挖掘特色文化内涵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神庙、祠堂里的戏台有些司空见惯, 。 , 。 。 。 ,也有的跨河而立,完全凌驾在河面上四根柱子架在河的两岸,柱子间铺上台板供演戏,观众看不见台板,感觉上面人影摇荡,演绎出无限的风流,更像是一场轻梦。 烟波浩渺的近水远山,那一座戏台就成了近景,在视线里聚焦如春天骤雨后的茶园,有着贴心贴肺的清雅它们有的正面立于水中,仅有一面傍岸,以减轻水流的冲击最值得一
5、说的,是那些临河而建的水上戏台它们将自然之美与人的智慧结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它们是真实中的幻景,是真正的“海市蜃楼”A. B.C. D.答案: C解析: “最值得一说 ”与前面“司空见惯”对应,紧承,是具体描绘,是描述中的“海市蜃楼”。从中“ 有的” 与横线后的 “也有的”对应,也可判断放在最后。注意标点符号的提示作用。二、延伸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第 58 题。头脑中的旅行彭 程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
6、幻想,在头脑中旅行。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
7、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黏合的。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
8、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在漫长寒冷的冬夜,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里的插图,让他想象遥远的热带。狭窄的独木船、拿着弓箭和长矛的光身子的人、椰子树林,都让他感到甜蜜和陶醉,产生了一种身临其境的幻觉:“我不但看到,而且以自己的整个身子感觉到了那么多干燥的炎热,那么多阳光!” 以至于多年后,他有机会来到那些地方时,心中浮现的第一感觉就是:对,对,所有这一切正如我三十年前首次“看到 ”的那样!拥有这样一种强大的想象能力,堪称是生命中获得的宝贵奖赏。它打通了一条连接诗和美的道路。以上种种都表明,一个善感的灵魂,可以创
9、造出怎样的奇迹。这是一些具有异禀的人,能够通过一棵树想象一片森林,借助一片贝壳想象一片大海。一些零散寒伧的线头布片,到了他们手中,竟被拼接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织锦。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这样的灵魂正是艺术的摇篮和息壤。当然,我们都是凡夫俗子,不具备那样卓越的才华。不过,从他们的这种嗜好中,还是可以悟出一些有益的东西。虽然如今旅行成本大大降低,但一个人的时间、精力、财力等,永远是处于一种短缺的状态。相对去过的地方而言,更多的地方是去不成的。这样,就不妨退而求其次,借助想象的力量来作为一种弥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有必要向那些杰出作家学习,培养和
10、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努力使自己变得细腻善感:欣赏一泓碧蓝的山涧溪水的图片 ,仿佛感觉到浸入脚底的丝丝寒凉; 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对于气氛、情调的细腻感知和把握,才堪称旅行最重要的收获。如今技术的快速进步,为这种想象的旅行提供了极好的帮助,鼠标轻轻一点,你可以从白雪皑皑的北极冰原,到花木葳蕤的热带海岛。瞩目于图片,充分调动想象力,把感受的旋钮调到最高档,庶几可以获得几分真切的、身临其境般的体验。当然,对于这种替代的旅行,你尽可以不以为然,但我只需要用一句话来辩护: 人生奄忽,步履真正踏及的地方,能有几处?(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
11、的两项是( )A.作者认为文人多与贫穷相伴,这使得他们对生活有着更加深刻的体验,从而拥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蒲宁就是明证。B.文章运用古今对照的手法,从文学写作延伸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说明以丰富的心灵展开对未知的想象是普通人培养审美化的生活态度的必要手段。C.“头脑中的旅行” 不是才华横溢的作家的专利,普通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变得细腻善感,同样可以在这种替代性的旅行里获得身临其境般的体验。D.第段中“目光流连于画面上一间江南小城临水的茶楼,似乎嗅到一缕明前龙井的清香”一句,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与嗅觉的角度展开联想。E.今天,科技的发达既使现实的旅行更加便利,也为想象的旅行提供了
12、帮助,瞩目于网上的各种图片,在头脑中旅行,我们可以“抵达”世界的各个角落。答案: CE解析: A 项,“蒲宁就是明证” 有误,由第段可知,蒲宁并不贫穷;B 项,“古今对照”错误,从古至今没有构成对照;D 项,“比拟”有误,应为“ 通感”。6.文章第段引用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以具体例子说明想象的旅行打开了诗人通向远方的道路。诗人虽然不能亲临其境,却能从丰富的想象中获得满足。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才华即使身不能至,也能够以超凡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生动传神地描绘出远方的风景,呈现出富有诗意、流光溢彩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染。解析: 本题要求回答第段引用散
13、文诗的作用 ,可以从承上和启下两个角度来分析,具体包括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要重点从内容方面分析,波德莱尔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的片段是个例子,可从前三段寻找关键语句供拟写答案参考,如第段,“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第段,“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第段,“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强大的想象力”。7.作者为什么说“读这样的作品,与其说是观赏作者借助于想象而描绘出的风景,不如说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 因为借助想象描绘出的风景并不完全是现实的复现,而是作家的艺术创造,其中蕴含了作家连通诗和美的生命感受。作家之所以能
14、够创造出这样的艺术世界,是源于其善感的灵魂、丰富的心灵。杰出作家想象中的旅行实乃心灵的探寻,他们描绘的动人风景,映现的正是作家心灵世界的奇景。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从 “与其说”“不如说”可以看出,本题既要比较两者,更要突出后者,即阅读就是“欣赏灵魂的奇观”,联系第段一些重点语句展开作答即可。8.与现实中的旅行相比,“头脑中的旅行”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它可以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吗?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答案示例: (1)头脑中的旅行足以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束缚不可避免,我们未必有条件、有能力踏遍万水千山。头脑中的旅行能超越现实旅行的局限,我
15、们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感受力可以领会旅行的真正精神,领略远方的精彩。我们向往远方,实质上是为了摆脱平庸的现实,获得别样的生活体验。精神的漫游可以拓展生活中的诗意空间,令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2)现实中的旅行与头脑中的旅行各有优势,互相不可替代 ,二者互补,能够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向往。百闻不如一见。条件具备时,我们不妨踏上旅途,去欣赏远方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如果不具备实地旅行的条件,大可借助想象,在心灵世界中构建“第二自然”,感受远方的魅力。现实有限而想象无垠。头脑中的旅行能够使我们超越现实,突破束缚。真实与想象交融,头脑中的旅行就能为眼前的风景增色添彩,令现实的旅行更加富有意
16、趣,从而更好地满足我们对远方的期待和向往,同时也使我们的想象力得到丰富和提升。(3)头脑中的旅行无法满足人们对远方的向往。现实中的旅行能够把我们带到真实的远方,在现场获得直接体验,而头脑中的旅行毕竟是一种替代性的旅行,想象出的远方再美好也不真实,不能提供我们关于远方的准确的认识。一些细腻微妙的感受与体验只有身临其境才能获得,不可能通过头脑中的旅行得到,远方风景里动人的韵致,不亲眼看见,不亲身感受,就永远无法真切地体会到。远方,如果只能想象,不能亲至,将是巨大的遗憾。头脑中的旅行能否满足对远方的向往,与人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密切相关。如果一个人没有善感的心灵,缺乏想象力,就无法想象充满魅力的远方,也
17、就不能满足他对远方的向往。解析: 本题将“现实中的旅行 ”与“头脑中的旅行”并置,就是让考生从不同的侧面思考问题,延伸思维的触角,充分发掘作品的意蕴。首先明确观点,再分条作答。要注意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生活体验,言之成理,自圆其说。三、语言运用9.阅读下面一则寓言,按要求用简练的语言写出寓言要表达的人生寓意。一只狐狸想钻过墙洞去吃院子里的葡萄。墙洞很小,狐狸钻不过去,只好在洞外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钻过墙洞。狐狸吃够了葡萄,身体长肥了,想钻出墙洞却钻不出来,只好又饿了七天,把身体瘦下来,才钻了出来。(1)从肯定的角度写(20 字内): (2)从否定的角度写(20 字内): 答案示例: (1)生
18、命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人生重在经历过。(2)人不能有贪欲,贪婪的结果还是两手空空。解析: 寓言故事的思想内容都源于生活 ,所以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概括含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0.请你描述这幅漫画弯与直的内容,并用简明的语言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描述内容: 概括寓意: 参考答案: 描述内容:一根笔直的木棍插在水中,一半露出水面 ,空中的鸟儿看到笔直的半截木棍,就认为整根木棍是笔直的;水中的青蛙看到半截“ 弯曲”的木棍,就认为整根木棍是弯曲的。概括寓意:当受到所处位置(包括空间位置与时间位置)制约时,就难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解析: 描述要全面,尤其是不要漏掉细节 ,比如青蛙、鸟儿说的话,该漫画的题目一定要作为一个参考的内容。可从木棍、鸟儿、青蛙三方面展开。寓意要结合画面和社会人生的实际综合思考,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