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单元 感受艺术魅力,单元学习导引,内容概述,在一生当中,经常会有这样的体验:或者是一首乐曲的某个音符,或者是一幅画的某个意韵,或者是一首诗的某个词语,或者是一尊雕塑的某个造型会引得你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份感情在刹那间有了着落,你会感动得有一种要哭的冲动,你会感觉自己的灵魂如受洗礼般的纯净,甚至高尚,你会觉得自己已经超脱了世俗间的一切琐屑,走向了一个无限广阔的世界。 琵琶行(并序)叙述琵琶女中年沦落的遭遇,把琵琶女的命运和诗人的身世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感伤意味较重。 蒙娜丽莎的魅力阐释了“蒙娜丽莎”的艺术魅力,揭示了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的由来。 贝多芬田园交响乐
2、再现了田园交响曲的形象,表达了对贝多芬无限敬仰的感情。,学法指导,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品味优美的语言,感悟丰富的内涵,体会文中的艺术表现力。这就要求我们对课文要反复诵读、品味,熟背精彩段落和名句,活学活用,只有如此,我们才能领略艺术魅力,学到感受艺术魅力的方法。 在感受艺术魅力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些文章在写作上对我们的借鉴意义。琵琶行(并序)将无形的琵琶乐声,刻画得真切动人,创造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蒙娜丽莎的魅力为我们提供了细致观察的范例。贝多芬田园交响乐通过比喻等修辞手法、极富表现力的语言,为我们展示了奇特壮美的想象空间。,6 琵琶行(并序),开篇得益,课前预习,文本精解,课堂演练,
3、美文“悦”读,素材积累,开篇得益,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在唐代,冬至是一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鉴赏:诗的一、二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冬至夜晚独宿邯郸驿里,抱膝灯前,只有自己的身影与自己相伴,可谓形影相吊。思家之情油然而生,但这里诗人还未点明思家之意。 诗的三、四两句,正面表现诗人思家,诗人思念家人,但在诗中却想象家里人怎样想念自己。诗人想象家中人夜深了仍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说了什么,未加点明,这就给读者留下一片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使诗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
4、。此诗以直率而质朴的语言,道出了一种人们常有的生活体验,因而才更显得感情真挚动人。,课前预习,一、资料卡片 1.走近作者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在文学上,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写作背景 主要作品有讽喻诗秦中吟新乐府,长篇叙事诗琵琶行长恨歌,还有卖炭翁钱塘湖春行等。著有白氏长庆集。 唐宪宗元和十年,跟拥兵割据的藩镇吴元济勾结的朝中重臣派人刺死宰相武元衡,长安城顿时一片混乱
5、。白居易当时任东宫赞善大夫,是个陪侍太子的闲职,不能过问朝政,但他压抑不住自己的愤怒,上书请求缉捕凶手,终以越职言事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并序)是白居易被贬官后次年的作品。诗人因这次政治迫害而愤懑、感伤,在荒僻的江州,无处发泄,只好将一腔愁闷郁积心底。一个萧瑟的秋夜,当诗人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遭遇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天涯沦落的痛苦心情,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诉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并序)。诗篇一问世,即广为传播,远扬塞外。唐宣宗曾在白居易去世后作悼词:“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3.相关知识 (1)关于“行
6、” 行,又叫“歌行”,是乐府歌辞的一种体裁。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自由,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琵琶行(并序)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名作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明朝胡震亨唐音癸签说,“歌”是曲的总称,“行”是“衍其事而歌之”,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2)关于古代官员升降任免常用的词语 “三省六部制”出现以后,官员的升降任免由吏部掌握。官职的升降任免常用以下词语:拜。用一定的礼仪授予某种官
7、职或名位。除。拜官授职。擢。提升官职。迁。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为易于区分,人们常在“迁”字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字,升级叫迁升、迁授、迁叙,降级叫迁削、迁谪、左迁,平级转调叫转迁、迁官、迁调,离职后调复原职叫迁复。本文“左迁九江郡司马”就是被降职。谪。降职贬官或调往边远地区。“始觉有迁谪意”,“谪”被贬官。黜。“黜”与“罢、免、夺”连用都是免去官职之意。去。解除职务,其中有辞职、调离和免职三种情况。辞职和调离属于一般情况和调整官职,而免职则是削职为民。,(3)白居易名句集锦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
8、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二、知识积累 1.通假字,( ),“篦”通“ ”,钗,古代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首饰,2.一词多义,名词,话,名词,字,动词,说,指示代词,这,此,动词,是,动词,写,作,读wi,动词,弹奏,读wi,介词,替,给,读wi,动词,哭泣,名词,眼泪,介词,在,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对于,介词,被,歌,名词用作动词,作歌,下,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流下,浔阳江头,名词作状语,在浔阳
9、江头,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重、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第二年,于是写。是两个单音词,突然冲出,在中心,整理,脸色,容貌,年龄大,难以,不能,刚才,先前,5.特殊句式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 (2)转徙于江湖间( ) (3)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 (4)使快弹数曲( ) (5)送客湓浦口( )( ) (6)妆成每被秋娘妒( ),状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省略句,省略句,省略句,状语后置句,被动句,6.名句默写 (1)琵琶行(并序)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是: , 。 (2)诗人用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描绘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音乐境界的诗句是:, 。
10、(3)运用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4)琵琶行(并序)一诗具体描写琵琶女的演奏时,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来 描写琵琶乐曲,表现了其乐曲的不同特点:其中表现了乐声粗重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轻细的特点的句子是 , 表现了乐声流畅的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了乐声冷涩的 特点的句子是 ,表现乐曲激越雄壮的特点的句子是 , 。 (5)在琵琶行(并序)中,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 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了“我”的情感共鸣,于是发出了“
11、 ., ”的感慨,因此才有了同病相怜、 同声相应的诗文,才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文本精解,一、整体感知 1.结构图解,2.整体把握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参考答案:诗人在这首诗中着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通过她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伤害的乐伎、艺人的悲惨命运,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情。社会的动荡,世态的炎凉,对不幸者命运的同情,对自身失意的感慨,这些本来积蓄在心中的沉痛感受,都一起倾注于诗中。,二、局部揣摩 1.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参考
12、答案:“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渲染出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的环境。最后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参考答案:,2.琵琶行(并序)第二节中,诗人对琵琶曲调的描写使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琵琶曲调什么样的特点?暗示了琵琶女怎样的生活状态?,参考答案:对“声”的表现,主要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句,使用了形象感很强的拟声词,来对音乐效果进行渲染;对“情”的表现,
13、主要描写了琵琶女优雅的举止,娴熟的动作,以及琴声和心音的完美融合。这样,就达到了以“声”带“情”,以“情”传“声”,声情并茂的效果。,3.简要解说诗人是如何表现琵琶女弹奏时的“声”和“情”的。,参考答案:诗人是通过两种途径来认识琵琶女的:听她弹奏琵琶和听她诉说 身世。 诗人借助琵琶曲,听出了琵琶女的“平生不得志”,感觉到了她心中的“无限事”,还从她弹奏的乐曲的不凡,举止仪容的端庄,隐约地猜到她的来历,所以有“我闻琵琶已叹息”之语;听琵琶女诉说身世后,则更是直接地了解到她昔日的风光和今天的落魄。 琵琶女的经历,从某种程度上说和诗人有共同点。诗人在长安期间,以极大的政治热情参与朝政,忧国忧民,不顾
14、身计,结果落得远谪僻地、无所事事的下场。在中国文学中,自屈原的离骚起,就有“香草美人以喻君子”的传统,女人的容颜盛衰、得宠失意往往使人联想到男人的仕途穷通,所以诗人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4.联系诗歌内容,简要解说琵琶女的琴声和身世引起诗人强烈共鸣的具体原因,分析“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两句诗的意蕴。,三、开放探究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诗人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呢?,思路提示:诗人泪洒青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伤琵琶女:正如诗中云:“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诗人情感的共鸣,在听了琵琶女苦
15、楚身世的倾诉后,诗人更是产生了深深的怜悯。(2)伤己:诗人才华横溢,誉满天下,然而今朝沦落,幽愁悲愤;再加上朋友一别,更感孤寂难耐。人悲,己怜,“同是天涯沦落人”。伤人,伤己,两重感伤融为一体,积累沉淀,诗人怎不悲怆满怀,泪洒青衫?这“泪”,既是诗人对被压迫妇女的同情与尊重,又是对当时社会的控诉。,课堂演练,基础知识,剖析:A项,“qin”应为“tin”;B项,“xun”应为“xin ”,“zh”应为“zh”; D项,“qio”应为“xio”。,C,剖析:D项,古今义均为志愿没有实现之意。,2.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D,剖析:A项,“主人客人下马在船”;C项,“秦
16、汉时明月秦汉时关”;D项, “叫嚣乎东西南北,隳突乎东西南北”。A、C、D三项都是互文。,3.下列各句中不具备“互文”特点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主人忘归客不发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B,剖析:A项,“夜”,时间名词用作状语,在夜晚;B项,“重”“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重,以为轻;D项,“小”和“大”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4.下列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句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商人重利轻别离 C.同是天涯沦落人 D.小学而大遗,C,剖析:“颜色故”中的“故”意思是“衰老”。,5.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
17、确的一项是( ),D,美文“悦”读,起伏致白居易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人,变得高大,又重归默默无闻。白居易的一生有了太多的起伏。呼吸着封建礼教的气息,一个人,从年少走向衰老。被世俗的洪流压榨的一滴不剩之后,被遗忘在一个沉闷的江边听着琵琶的旋律,踩着醇厚的酒香,徒有一人,存活在他的世界。渲染了,整个虫鸣的夜晚。在那个世界之中流离失所着。一阵阵琵琶声,拆除了整个宁静的夜。更是拆除了白居易最后一道防线。声音的波澜渐渐荡漾离去,侵入了白居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每一条神经。,把他,活生生从现实拖回了回忆。回忆,多是些不可信的东西,从未停息侵蚀人们的灵魂的策略。一走一停,刺痛每一寸活着的肌肤。这就是那个星
18、斗陨落的时代,总不会停息当琵琶之音渐渐停歇,回忆却不能自拔地散向远方。自己曾经也拥有过光荣,也曾无数次的被胜利的喜悦所包围。可是,当一切都成为过去,一起重返现实才渐渐品尝到世态炎凉的滋味伤心化为泪水奔涌了整个世界的黯淡赏析:人生中有很多起伏,白居易的人生起伏跌宕,与琵琶演奏的节奏相谐,如果能从中品出他感触颇深的世态炎凉的滋味,那么我们就读懂了文人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素材积累,【内容素材】 琵琶行(并序)记叙了诗人谪居江州,月夜江边送客遇沦落异乡的琵琶女一事。诗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琵琶女与诗人。诗人将对琶琶女不幸的遭遇的同情与自身无辜被贬的沦落感融合为一,诚如唐宋诗醇所评:“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意焉。”诗的结句“江州司马青衫湿”是对全诗主旨的形象说明,江州司马之泪,既是同情琵琶女沦落之泪,也是伤感自己遭贬之泪。 【适用话题】 知音、情感、音乐、审美、沦落、关注弱者、同情心是人性的标志、要忧民之忧、流泪如何不丈夫。,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