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当堂达标(无答案)(打包5套) 新人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当堂达标无答案打包5套新人教版.zip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当堂达标无答案打包5套新人教版.zip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当堂达标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77.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80.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自学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81.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达标1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78.doc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达标2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79.doc
  • 全部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当堂达标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77.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升训练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80.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自学检测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81.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达标1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78.doc--点击预览
    • 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龙岗镇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时达标2无答案新人教版20180825379.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当堂达标—《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共 5题,共 100分)1.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最彻底的土地法令是( )A.《天朝田亩制度》B.《资政新篇》C.《 土地改革法》D.《中国土地法大纲》2.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 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 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 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A.挺进大别山B. 百万雄师过大江C.挺进大西南D.会师大西 北3.1948年 10月,一个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着非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 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见,他感叹的战役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 渡 江战役4.哪一战役的胜利,使华北全境解放(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5.一位参加过解放战争的老战士珍藏着一枚战争纪念章,虽已锈迹斑斑,但辉煌的过去仍能勾起他对那段激情燃烧岁 月的回忆。该纪念章上镌刻的时间为“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一日”,请你判断,这位老战士 参加的是(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提升训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共 6题,共 86分)1.1947年,解放区土改能够普遍实行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土地法大纲》顺应农民的要求B.人民解放军已开始战略进攻C.中共制定了正确的土改总路线D.地主 阶级已经消灭2.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历史作用是(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C.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D.宣告了延续 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3.1947年的最后一天,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 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 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 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人 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人民解放军的战略进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C.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D.“双十协定”的签订4.以下三幅图片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史实,请你根据三幅图片,确定一个研究主题( )2A.全面内战爆发B.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C.战略大决战D.百万雄师过大江5.毛泽东生前写了不少诗词,每一首背后都有一件甚或数件中国近现代史上惊天动地的大事。下列诗句所反映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解放战争期间的是( )A.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B.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D.—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6.“最 后一碗米饭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制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3D.解放战争的影响二、材料分析 题(共 1题,共 14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 电影《大决战》共分 3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的失败为结局,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创作者对双方统帅部门的战略方针、作战计划、战役指挥的记录忠实于历史事实;在细节描写上、战争场面上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进行适度的渲染、铺衬,因而使银幕形象在巨大的、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更加丰满、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影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它表明决战的胜负并非单纯是军事指挥决定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请回答:(1)材料一是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的数据。列出这次战役的中心地点、人民解放 军 指挥员和参 战部队。这次战役的影响是什么?(2)依据材料二,电影《大决战》描绘 了解 放战争期间哪三次重大战役的恢弘场面?三大战 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多少人?其中哪次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4)通过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1自学检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填空题(共 6题,共 100 分)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1)时间:1947 年。依据:(1)《中国土地法 大纲》:没收地主土地,废除__ ____的土地制度,实行耕 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 配土地。(2)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______消灭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2)结果:农民 分得了______、房屋、粮食和衣物。(3)意义:(1)使农村的______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 生产的积 极性。(2)农民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______、物力保障。2.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1)挺进大别山:(1)概况:1947 年夏,______、______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在山东西南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2)意义:直接威胁______、武汉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2)三大战役:(1)背景: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精锐 200 多万,迫使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沈阳、北平、徐州等孤城,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2)概况。战役名称时间指挥者参战部队战果意义______21948 年 9—11 月林彪、罗荣桓东北人民解放军歼敌 47 万余人,解放了______全境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淮海战役1948 年 11 月—1949 年 1 月______、陈毅、______、粟裕、谭震林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歼敌 55 万余人,解放了______的广大地区平津战役1948 年 11 月 —1949 年 1 月林彪、罗荣桓、聂荣臻东北人民解放军、华北人民解放军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 52 万余人,______全境基本解放(3)渡江战役:(1)概况:1949 年 4 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结果:占领______,结束了______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 势力退往______。1课时达标 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共 7题,共 88分)1.对解放区的土 地改革,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B.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 力、物力保障C.实行耕者有其田D.没收地主和中农的土地2.1947年夏,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揭开这一序幕的军事行动是( )A.百团大战B.转战陕北C.挺进大别山D.解放南京3.辽沈战役发生于 1948年 9月至 11月,是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在辽沈战役中,解放军先后解放的城市是( )①锦州②长春③沈阳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①②D.①③②4.1949年 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这一战役的战果是( )A.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B.拉开了战略大决战的序幕C.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D.基本上消灭了国民 党军队主力5.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与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6.“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人民解放军推翻以蒋介石为首的 国民党政权的标志是( )A.长春解放B.沈阳解放2C.北平解放D.南京解放7.下 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国民革命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二、材料分析题(共 1题,共 12分)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3材料二 电影《 大决战》共分三部,影片以史诗般宏伟的 气魄艺术地再现了人民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战役。战役以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和国民党军队的失败而告终,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是人民革命战争史上的光辉篇章。创作者对双方统帅部门的战略方针、作战计划、战役指挥的记录忠实于历史事实;在细节描写、战争场面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进行适度地渲染、铺陈,因而使银幕形象在巨大 的、 真实的历史背景下显得更加丰满、生动,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影片最大的成功 之处在于,它表明决战的胜负 并非单纯是由军事指挥决定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战争结果,说说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是什么。对此,你有何感想?(2)依据材料二,电影《大决战》描绘了解放战争期.间哪三次重大战役的恢弘场面?三大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3)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多少人?其中哪次战役使华北全境基本得到解放?1课时达标 2—《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一、单项选择题(共 10题,共 79分)1.1947年,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的土地改革( )A.发生在三大战役结束以后B.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C.解决了全国农民的土地问题D.在中国彻底废除了封建制度2.1947年 6月 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 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A.刘伯承、邓小平B.谭震林、贺龙C.林彪、罗荣桓D.陈毅、粟裕3.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胜仗,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三个胜仗”是指( )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 ③淮海战役 ④百团大战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4.有一座城市,见证了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成为中国屈辱外交的起点,它同时也是蒋介石国民政府统治的终点。这座城市是指( )A.北平B.南京C.武汉D.台北5.东北解放纪念碑,位于沈阳市和平广场。碑文记载了东北三省军民浴血奋战、解放全东北的业绩。下列战役与东北解放相关的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6.“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我们要缅怀淮海战役,应该选择去下列哪个2城市( )A.锦州B.北京C.徐州D.南京7.平津战役前,著名建筑史学家梁思成曾十分担心北平文物和古城墙毁于战火,但事实上它们最终几乎完好无损地得以保存。这主要是由于( )A.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B.解放军采取速战速决的策略C.北平人民群众的全力保护D.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退8.毛泽东在《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中写道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诗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 )A.渡江战役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9.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国家的独立、人民的幸福,浴血奋战,威震敌胆。下列军事行动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渡江战役②南昌起义③平津战役④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⑤百团大战A.①②③④⑤B.②⑤④③①C.②⑤③①④。D.⑤②④③①10.“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送到战场上。”这首流行于解放战争期间的民谣最能够说明( )A.解放战争爆发的原因B.解放战争的进程C.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D.解放战争的影响二、材料分析题(共 3题,共 21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3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1)这首七律所反映的战役是什么?(2)诗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中的“霸王”指的是谁?诗句的寓意是什么?(3)“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开始的?(4)“百万雄师过大江”的结果是什么?2.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图一 三大战役示意图4图二 人民解放军人城(1)写出图一中 A、B、C 长条形框内的战役名称。A: B: _ C:(2)图二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进人北平的情景。为了使这座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无损地保存下来,也使该城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的将领是谁?(3)三大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大决战。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运筹帷幄,前线将领各展才智。请至少写出四位三大战役中前线主要指挥员的名字。(4)请简要回答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1)文中“陪都”是指哪座城市?这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2)蒋介石为何电邀毛泽东到“陪都”谈判?材料二 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他。——毛泽东材料三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5(3)结合解放战争的史实,分析人民解放战争有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材料四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材料五 广大农民以“支援大反攻,参加胜利军,打倒蒋介石,拔掉老祸根”为口号,普遍掀起了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整个解放战争期间,华北解放区有近百万农民参军,东北解放区有160万人参军。吉林蛟河一位杨志太太先后将她 5个儿子中的 4个送上前线。山东农民从 1946年7月到 1948年 9月,就有民工 580余万人支援前线。在淮海战役中,山东莒南民工在雨雪交加中,每天在 15千米的运输线上来回 5次,为一线部队供应粮食。广大农民还积极参加民兵组织,对敌斗争。(4)与淮海战役同属于三大战略决战的战役有哪些?这些战役取得了哪些战果?(5)阅读上述两则材料后,你有何感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