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219611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北省2018届高三5月冲刺模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北省 2018 届高三 5 月冲刺模考文综试题第卷本卷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商朝信仰天帝的权威, 礼记则有“君天下曰天子”的记载,唐代经学家孔颖达对此的注释“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 。由此可见周朝“礼”的文化A. 有效维护了分封制和宗法制 B. 为周取代商提供了社会基础C. 使神权王权的结合更为密切 D. 为强化王权提供了理论依据【答案】D【解析】据材料“是上天之子,又为天所命子养下民”可以得出,其强调的是君主代表天在治理百姓,体现了对王权的神化,以达到强化王权的目的,D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

2、分封制和宗法制,A 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周礼的相关内容,是在周建立后才有的,B 不正确;材料所述的“周礼”借助天以神化王权,不是要密切王权和神权的关系,C 不正确。2.2.下图是根据从河南辉县和山西长治出土的战国时期铁农具绘制的,从左至右分别为锄、斧、铲、犁、铧。这些农具的使用A. 缓解了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B. 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 说明铁犁牛耕在全国范围推广D. 促进了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铁质生产工具的出现,所述工具有利于锄地翻地,有利于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D 符合题意; AB 均属于无关项;材料没收涉及铁犁牛耕的相关信息,C 不正确。3.3.

3、唐宋笔记中对当朝君主的记载较多。唐人用诸多异象来表明皇帝非凡人,宋人对“人事”的关注加强了。在君臣关系上,唐人多涉及前代,并叙述较少,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这种变化反映了宋代A. 明君贤臣共治天下的理想诉求 B. 理学成为封建正统思想C. 市民阶层的普遍文化心理倾向 D. 社会舆论影响政治生活【答案】A【解析】由材料“宋人往往切近作者自身所处时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多详载内廷变革与矛盾”可以得出,宋代比较注重君臣关系的相关内容的记载,体现了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A 符合题意;理学的核心在于维护皇权,与材料所述无关,B 不正确;C“普遍”

4、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社会舆论的作用的相关信息,D 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的思维逻辑是“现象本质”。本题的现象是宋代对君臣关系更加关注,这从实质上反映出士人企图实现君臣共治的理想.4.4.洪武二十四年(1391)秋,山东东昌征棉绒仅 250. 12 厅,而到嘉靖年间山东六府“棉花皆有之,东昌尤多。 ”在济宁“环城四五里皆种烟草,制卖者贩郡邑,皆遍富积巨万” 。材料反映出当时A. 跨区域的长途贩运贸易兴起 B. 经济作物的商品化生产C. 棉花烟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 D.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朝的棉花和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的增加,说明了在

5、明代南方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升,B 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长途贩运的信息,A 不正确;C“普遍种植”的说法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雇佣关系等,不能得出资本主义萌芽,D 不正确。5.5.王夫之的著作在生前身后相当长时间内未曾整理出版。1840 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 ,形成著作 18 种 150 卷。1865 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 56 种 280 卷。这主要体现了A. 传统思想文化具有持久生命力 B. 洋务思想植根于湖湘文化C. 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 D. 王夫之唯物思想的先进性【答案】C【解析】材料“1840 年湖南人邓显鹤主持校刻船山遗书 ,形成著作

6、 18 种 150 卷。1865 年由曾国荃主持重刻、曾国藩校阅的船山遗书正式出版,共 56 种 280 卷”反映的是近代知识分子对王夫之的著作的整理和出版,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C 符合题意;A 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相关信息,B 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王夫之的主张是否先进,D 不正确。点睛: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以转化为“问题意识”, 本题可转化为曾国藩等人为什么要重刻、校阅船山遗书?是为了保存和宣扬王夫之的思想,这体现了近代士人的历史责任和使命感。6.6.19 世纪末的湖南维新派要求全盘移植西方的民主制度;另一方面,他们又在各种学堂、学会、刊物上极

7、力推崇孔教。在其时务学堂学约中专列“传教”一项,说“今设学之意,以宗法孔子为主义” 。这反映了A. 维新派在思想和实践上的错位 B. 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复杂性C. 维新志士以大众传媒开启民智 D. 中体西用是维新派的宗旨【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维新思想家在宣传近代西方民主的同时,由主张推崇孔教,说明其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束缚,使得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充满了复杂性,B 符合题意;A 与材料无关;材料没有涉及报刊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C 不正确;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D 不正确。7.7.阅读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A. 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 实业救国和社会主义成为两大社会

8、思潮C. 经济发展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D. 该历程折射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答案】D【解析】由表中数据看该时段中国对外贸易中进口大于出口,中国处于入超地位,A 不正确;材料所述与社会主义无关,B 不正确;材料所述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C 不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到 1921 年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情况,侧面可以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信息,D 符合题意。8.8.下图为 1949-2013 年人民日报有关“对外援助”报道中的援助事由统计,由此可见,20 世纪 80 年代对外援助A. 带有明显的不结盟色彩B. 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C. 被报道的数量日趋减少D. 以援助亚非拉革命为

9、主要目标【答案】B【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中国 20 世纪 80 年代对外援助中“外国侵略”急剧减少, “常规发展”、 “自然灾害”、 “内战内乱”有所提升,这说明此时中国的对外援助由政治导向为主转向多元需求,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不结盟色彩,故 A 项错误;C 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故错误;报道中“外国侵略”急剧减少,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图中的曲线发展趋势,结合图例进行判断排除。9.9.从亚里士多德的记载来看,克利斯提尼改革的核心是确定了村社为最基本的政治单位,所有的政治和军事制度如五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法庭和将领等都以村社为基础而组织起来。这A. 打破了部落贵

10、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 B. 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C. 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 D. 推动了雅典城邦国家的形成【答案】C【解析】克利斯提尼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 4 个血缘部落,并以此为基础设立五百人会议、十将军委员会、重新组织了公民大会等,这些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制度的基础,故 C 项正确;克利斯提尼用 10 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 4 个血缘部落,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从而为民主政治奠定基础,故 A 项不合适;梭伦改革促进了雅典工商业快速发展,故 B 项错误;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因此 D 项是 C 项的结果,故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选项的逻

11、辑关系,AD 项是迷惑性非常大的选项,这两个选项和 C 项构成了因果关系,但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故排除。也就是说, 所选选项必须能直接从材料信息中得出才能入选。10.10.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 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 B. 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 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 D. 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答案】C【解析】“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 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成为这整个社会的主流,故 A 项错误;意大利是文

12、艺复兴的中心,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 B 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 D 项错误。11.11.罗斯福指出:1936 年全国 47%的家庭和个人的年均收入不足 1000 美元,而 1.5%的家庭的收入相当于这 47%的家庭的总收入;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这表明“新政”的目的在于A. 完善社会福利制度 B. 防止贫富差距过大C. 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 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答案】C【解析】由材料信息“少数人暴富而多数人贫穷,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就不会是安全的”可知,罗斯福新政是为了维护民主制度国家的自由,即维护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故 C 项正确;完善

13、社会福利制度是手段,不是目的,故 A 项错误;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故 B 项从属于 C 项,故错误;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就业也是手段,不是目的,故 D 项错误。12.12.下表为主要西方国家的工业制成品贸易表由上表可以推知,这一时期A. 发展中国家经济在全球化中有了重大进展B.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发展中国家C. 冷战的结束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D. 西方国家失去了工业生产的优势【答案】A【解析】由材料数据可知,1995 年相比 1963 年,发达国家出口减少,进口明显增长,这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而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重大进展,故 A 项正确;发达

14、国家经济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其经济发展速度落后于发展中国家,故 B 项错误;材料是发达国家贸易情况,体现不出世界贸易的发展情况,故 C 项错误;西方国家的工业生产仍占主导地位,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高度关注图中的数据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和排除。13.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宋代整体社会经济引人瞩目的发展,可被喻为中国历史上从传统向近代转变的首次启动。宋代城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当时整个大宋国的海岸线,北至胶州湾,中经杭州湾和福州、漳州、泉州金三角,南至广州湾,再到琼

15、州海峡,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历代盛行的官营作坊,在明清时期受到冲击。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 “尽逐绫绸之利” ,渐成风尚。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明初以铜钱、纸钞为法定货币,白银在禁止流通之列。但纸钞因政府未能控制投放量而渐至名存实亡,铜钱则因币材缺乏,铸币量难以满足流通的需要。明朝中期中国精美的丝瓷等商品通过几条航线大批输往海外,世界各地的白银源源不断地输入中国,一个以白银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网络逐步形成,大量流入中国的白银弥补了国内银矿不足的缺陷。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

16、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材料二 1550 年后,由入股组成的企业在英国和尼德兰普遍确立起来。1553 年,英国成立了第一个股份公司莫斯科公司。16 世纪,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首先在尼德兰出现。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素” 。马世力世界史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宋朝和明清时期“商业革命”的表现。(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商业革命与西方商业革命的不同。【答案】 (1)宋代:城市经济和

17、社会功能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对外贸易发达。明清: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白银成为主要货币;实行一条鞭法,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高产农作物大量引进,民众的衣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2)不同: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自然经济仍然是经济主体;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虽然推动了反封建民主思想的出现,但没有动摇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未能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解析】第(1)问, “表现” ,依据材料一信息“宋代城

18、市发展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的限制,经济和社会功能显著增强。城市商业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近代型城市风貌已可初见端倪都对外开放,与西洋南洋诸国发展商贸,宋代货币,几乎成为国际货币” 得出宋代的表现;由材料一信息“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时,即规定赋税折银征收,说明民间使用白银已较普遍。清朝用银之势也已不可遏制”并结合高产农作物的影响来概括明代的表现。第(2)问, “不同 ”,依据材料一信息和材料二信息“在相对较弱的封建王权与人文精神的苏醒的背景下,商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西欧商业资本的发展,成为促使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一个主要因

19、素”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商业革命没有突破农耕经济的范畴,资本主义萌芽只出现在手工业和江南地区 ,没有推动社会向近代转型 ;西方的商业革命推动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人文主义的传播,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等角度对比分析。14.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整个历史上,每逢较弱的社会受到较强的、好战的社会威胁时,就会产生两种相反的反应:第一种是割断同入侵势力的一切联系,撤回到与世隔绝的境地中,在传统的信念和习惯中寻求安慰;第二种却是力图采纳外国社会的许多特别吸引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人们以平等的地位对付外国社会、从而有效抵抗外国社会所必须的

20、。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观点:中国近代化在传统与变革中曲折发展。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顽固派坚持盲目排外固守中国传统。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派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以农民阶级为主体的义和团运动,高举“扶清灭洋”为口号排斥一切西方文明。总结:因此,中国近代化是在传统与变革中曲折发展的

21、。【解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题的思维过程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该观点必须合理、明确;然后,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观点” ,由材料信息“第一种反应表现为退却和逃避;第二种反应则体现为调整和适应”可提炼出中国近代化在传统与变革中曲折发展。 “论证” ,可依据的史实有:第二次鸦片战后中,洋务派和顽固派的行为活动;甲午战后,维新派和义和团运动的行为活动。15.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民主的发展,农民要求实现政治民主的愿望越发迫切。1980 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人民公社率先在全国取消人民公社,改社

22、建乡。村民自治制度和村民委员会体制开始萌芽,其直接使命是解决人民公社制度解体后家庭经营农户的重新组织问题。1981 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决议确定“在基层政权和基层社会生活中逐步实现人民的直接民主” 。1982 年中共十二大再次强调,要发展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1992 年中共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应加强基层民主,切实发挥村民委员会作用。1998 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改变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成员可连选连任。从 1988 年至 2003 年初,全国大多数省份完成了三到四轮

23、村委会换届选举。迄今,村民自治制度走过了萌芽、创立和法制化三个历史阶段。其制度设计是“四个民主” ,即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调规范的选举程序,强调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组织和议事、决策制度建设,而且程序越来越严格,违法纠正日益加强。摘编自仝志辉农村政治体制改革三十年的回顾与前瞻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制度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村民自治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历史意义。【答案】 (1)背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政治体制改革,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视(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

24、;农民民主参政意识的提高。(2)特点:民主化导向,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相结合;注重程序规范和民主监督;不断完善,法制化特征日益明显。意义: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激发了广大村民的政治热情;推动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有利于形成农村的基本社会秩序,促进农村社会稳定;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解析】第(1)问, “背景” ,依据材料信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农村经济民主的发展,农民要求实现政治民主的愿望越发迫切1998 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概括得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国家对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视、农民民主参政意识的提

25、高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完善等 。第(2)问, “特点” ,依据材料信息 “1998 年,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改变过去由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做法,规定村民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和委员,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成员可连选连任迄今,村民自治制度走过了萌芽、创立和法制化三个历史阶段强调规范的选举程序,强调村民大会、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委员会组织和议事、决策制度建设,而且程序越来越严格,违法纠正日益加强”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民主化导向、注重程序规范和民主监督、不断完善发展等。 “意义” ,依据所学知识从保障了农民的民主权利、推动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建

26、设和法制建设、促进农村社会稳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16.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39 年德国进攻波兰,二战爆发。1940 年 6 月法国败亡。1940 年 9 月,德国、意大利、日本签订德意日三国同盟奈约 ,其主要内容有:“德意志、意大利和日本的政府认为世界一切国家各据有应有的空间是任何持久和平的先决条件,决定在致力于大东亚以及欧洲各区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为在各该区域建立并维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进有关人民的共同繁荣与福利。 ”该条约的签订标志着德意日三国由原来的反共政治集团正式转变为政治、经济、军事集团,开始了全面对

27、外侵略及合作。1940 年 10 月德国法西斯从西线和其他地区向德苏边境调集军队,希特勒签发了巴巴罗萨对苏作战计划,进而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日本法西斯抓住时机在远东地区采取行动,迫不及待地把称霸远东及太平洋的愿望变成现实。1941 年 12 月 7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摘编自崔洪利德意日同盟条约对世界战略格局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日三国签署同盟条约的目的及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签订的影响。【答案】 (1)目的:结盟争夺世界霸权。背景:德意日三国建立法西斯统治,德、日分别在欧洲、亚洲发动侵略战争;德意日与英法美争夺

28、世界霸权的矛盾尖锐;英、法、美等西方大国的抵制或干预使三国很难独立取得优势。(2)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使二战规模扩大;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解析】第(1)问, “目的 ”,依据材料信息 “决定在致力于大东亚以及欧洲各区域方面互相援助和合作,其首要目的为在各该区域建立并维持事物的新秩序,旨在促进有关人民的共同繁荣与福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结盟争夺世界霸权。 “背景” ,依据所学知识从:法西斯专政建立、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德意日与英法美争夺世界霸权的矛盾尖锐、三国很难独立取得优势等角度分析。第(2)问, “影响” ,依据材料信息 “1940 年

29、 10 月德国法西斯从西线和其他地区向德苏边境调集军队,希特勒签发了巴巴罗萨对苏作战计划,进而发动了对苏联的全面进攻。日本法西斯抓住时机在远东地区采取行动,迫不及待地把称霸远东及太平洋的愿望变成现实。1941 年 12 月 7 日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助长了德意日法西斯侵略气焰、加速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等角度分析。17.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经济全球化的的概念开始流行于 20 世纪 80 年代,但实际上早在 150 多年前,马克思(18181883)就已经致力于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指出

30、,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马克思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在一国内,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发展的惊人生产力和财富增长的狭小基础形成矛盾,资本输出国外,不是因为它在国内绝对过剩,而是因为在国外利润率更高。所以,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生命线。由资本对外扩张推动的全球化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属性,既实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体现了国际剥削关系,又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呈现

31、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摘编自富丽明经济全球化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比较等(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有关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思想主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马克思经济全球化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答案】 (1)主张: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兼具侵略性和建设性双重性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危机和灾难的全球化。(2)背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入研究;工业革命的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欧洲三大

32、理论成果提供了思想基础。【解析】第(1)问, “主张” ,依据材料信息 “他指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推动了人类历史由狭隘性的地域性历史发展为开放的世界历史,也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产生。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世界历史形成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者由资本对外扩张推动的全球化使世界市场不断拓展,兼具破坏性和建设性双重属性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呈现出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趋势。因此,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是难以避免的”概括得出: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出现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资本主义推动的全球化兼具侵略性和建设性双重性质、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危机和灾难的全球化。第(2)问, “背景” ,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马克思对人类社会历史和资本主义发展的深入研究、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欧洲三大理论成果提供了思想基础等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