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南省六市 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Ti 48 Br 80 Ba 137第卷选择题(本题共 13小题,每小题 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2、要求的。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作环境的杀菌消毒B. 硅胶可用作商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C. 爆竹燃放后,硫燃烧生成D. 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答案】C【解析】A,NaClO 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环境的杀菌消毒,A 项正确;B,硅胶具有较强的吸水性,可用作商品包装袋内的干燥剂,B 项正确;C,爆竹燃放后,硫燃烧生成SO2,C 项错误;D,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 K2CO3,氨态氮肥中含 NH4+,两者若混合使用,由于CO32-、NH 4+的水解相互促进,生成的 NH3逸散到空气中降低肥效,施肥时草木灰不能与氨态氮肥混合使用,D 项
3、正确;答案选 C。2. 设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 10B. 常温下,1L pH=12 的 溶液中含有的 离子数为 0.01C. 标准状况下,NO 和 各 11.2L混合充分反应,所得气体的分子总数为 0.75D. 50mL12mol 盐酸与足量 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 0.3【答案】B【解析】A甲基是中性基团,每个甲基含有 9个电子,1mol 甲基中含有电子数为 9NA,故 A错误;B常温下,pH=12 的 c(OH-)=0.01mol/L,则 1LpH=12的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 OH-离子数为 0.01 NA,故 B正确;CNO 和 O
4、2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 NO2,混合气体中存在 2NO2N2O4,故 C错误;D50mL12molL -1盐酸和足量 MnO2共热随反应的进行,浓度降低反应会停止,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 0.3 NA,故 D错误;答案为 B。点睛: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是解题关键,注意气体摩尔体积适用对象和条件;本题难点为 C选项,要知道常温下存在 2NO2 N2O4,易错点为选项 D是明白稀盐酸与 MnO2不反应。3.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碱性:KOHNaOH
5、B. 金属性:NaAlC. 稳定性:HF D. 酸性:HClO【答案】D【解析】ANa、K 位于周期表相同周期,金属性 KN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A不选;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B不选;C非金属性 F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C不选;DHClO 与 HClO4是同种元素的含氧酸,无法用元素周期律解释,故 D选;故选 D。4.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结构片段为 的高聚物,其单体是甲醛和苯酚标准状况下,22.4LHF 所含电子数约为 10甲醇通常是一种有毒气
6、体,分子中只含极性键苯酚与碳酸钠溶液的反应 的名称为:2,4,4-三甲基-1-戊烯3-甲基-1-丁烯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等物质的量的苯与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不相等其中正确的有 个。A. 4 B. 5 C. 6 D. 7【答案】A【解析】苯酚和甲醛发生缩聚反应得到酚醛树酯,结构片段 ,故正确;标准状况下,HF 为液体,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为,故错误;甲醇分子中只含极性键,是一种有毒性的液体,故错误;苯酚的酸性比 HCO3-强,苯酚和碳酸钠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故正确;有机物的名称为 2,4,4-三甲基-1-戊烯,故正确;碳碳双键只能确保与双键相连的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7、上,则 3-甲基-1-丁烯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正确;x+ =6+ =7.5,即 1mol苯消耗氧气 7.5mol,苯甲酸的 x+ - =7+ -1=7.5,即 1mol苯甲酸消耗氧气 7.5mol,所以等物质的量的苯和苯甲酸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量相等,故错误;共 4个正确,答案为 A。5. 下列离子组在一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且加入相应试剂后所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选项 离子组 加入试剂 加入试剂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 、 、 稀硫酸B 、 、 氢氧化钠溶液C、 、氢氧化钠溶液D 、 、过量氢氧化钠溶液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Fe 2+、N
8、O 3-、K +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加入稀硫酸,NO 3-表现强氧化性将Fe2+氧化成 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Fe2+NO3-+4H+=3Fe3+NO+2H 2O,A 项正确;B,Fe 3+、ClO -均具有氧化性,I -具有还原性,Fe 3+、ClO -均能与 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 项错误;C,Ba 2+、HCO 3-、Cl -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加入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Ba2+HCO3-+OH-=BaCO3+H 2O,C 项错误;D,Al 3+、Cl -、NO 3-相互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加入过量 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3
9、+4OH-=AlO2-+2H2O,D 项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离子共存和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理解各离子的性质和离子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注意 NO3-在酸性条件下会表现强氧化性、Al(OH) 3是两性氢氧化物能溶于过量强碱。6. 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A向某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 KMnO4溶液,然后滴加 KSCN溶液溶液最终变为红色 原溶液中含有B向浓度均为 0.1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C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
10、焰焰色为紫色 原溶液中一定只含D在试管中取少量淀粉,加入稀硫酸后加热片刻,冷却后取澄清液滴入 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淀粉未发生水解新制的 Cu(OH)2加热煮沸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酸性 KMnO4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将 Fe2+氧化成 Fe3+,向某溶液中滴入几滴酸性KMnO4溶液,然后滴加 KSCN溶液,溶液最终变为红色,原溶液中可能含 Fe3+,也可能含Fe2+,A 项错误;B,向浓度均为 0.1mol/LNaCl和 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 AgNO3溶液,出现黄色沉淀,说明先生成 AgI沉淀,则 Ksp(AgCl) Ksp(AgI) ,B 项正确;C,
11、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焰色为紫色,原溶液中一定含K+,因为蓝色钴玻璃滤去了黄光,原溶液中还可能含 Na+,C 项错误;D,淀粉水解液中含稀硫酸,加入的 Cu(OH) 2与稀硫酸反应,不能检验水解液中是否含葡萄糖,正确的方法:在试管中取少量淀粉,加入稀硫酸后加热片刻,冷却后取澄清液加入 NaOH溶液至溶液呈碱性,再加入新制 Cu(OH) 2加热煮沸,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淀粉发生了水解,若未见砖红色沉淀表明淀粉未发生水解,D 项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涉及物质的检验、沉淀的生成等知识。离子检验时必须排除其他离子的干扰,注意淀
12、粉水解的条件(酸性条件)和用新制 Cu(OH) 2检验醛基的条件(碱性条件) 。7. 某温度下,向一定体积 0.1mol 的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溶液中与 pH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点和 N点溶液中 的电离程度相同B. Q点溶液中,C. M点溶液的导电性小于 Q点溶液的导电性D. N点溶液加水稀释, 变小【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的定性判断,涉及水的电离程度、溶液导电性的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和变化。把握 pH、pOH 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pOH 越小、pH 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随着盐酸的滴入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溶液 pH减小、pOH
13、增大。判断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时巧用电荷守恒(B 项) 。8. 过碳酸钠( )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已知主反应: H0副反应: 50时 开始分解请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的关键是_,其原因是_。(2)在滤液 X中加入适量 NaCl固体的目的是_。(3)步骤中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_。(4)下列物质中,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的有_。A. B. C. D.HCl(5)过碳酸钠的产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碳酸钠,可用重量法测定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其操作步骤:取样品溶液加入 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重。需直接测定的物理量有:样品的质量 g,沉淀
14、的质量 g,则产品中过碳酸钠质量分数的表达式为:_。【答案】 (1). 控制反应温度不能超过 50 (2). 制备过碳酸钠是放热反应,防止H2O2和过碳酸钠分解 (3). 增大钠离子浓度,有利于过碳酸钠的析出,提高产率,减少损失 (4). 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损失,并带走水分利于干燥 (5). BD (6).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过碳酸钠的制备实验,涉及实验条件的控制和实验试剂的作用,过碳酸钠的性质,定量实验的计算。(1)根据题给已知:Na 2CO3与 H2O2生成过碳酸钠的反应为放热反应,H 2O2会发生分解反应,50时 2Na2CO33H2O2(s)开始分解,所以步骤的关键是控制反应温
15、度不能超过 50,原因是制备过碳酸钠是放热反应,防止 H2O2和过碳酸钠分解。(2)在滤液 X中加入适量 NaCl固体的目的是:NaCl 电离出 Na+,增大 Na+浓度,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盐析作用) ,有利于过碳酸钠析出,提高过碳酸钠的产率,减少损失。(3)由于乙醇与水互溶,乙醇沸点低易挥发,过碳酸钠在乙醇中溶解度小,步骤选用无水乙醇洗涤产品的目的是:减少过碳酸钠的溶解损失,带走水分,利于干燥。(4)A,NaHCO 3与过碳酸钠不反应,不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B,Na 2SO3具有还原性,过碳酸钠具有氧化性,发生反应 3Na2SO3+2Na2CO33H2O2=3Na2SO4+2Na2CO3
16、+3H2O,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C,Na 2SiO3与过碳酸钠不反应,不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D,HCl 与过碳酸钠发生反应,引起过碳酸钠失效;会引起过碳酸钠失效的是 Na2SO3、HCl,答案选 BD。(5)n(BaCO 3) 总 = mol,则 n(Na 2CO3) 总 = mol,m(Na 2CO3) 总 = mol 106g/mol=g,m(H 2O2)=(m 1- )g,n(H 2O2)=(m 1- )g 34g/mol= mol;n(2Na 2CO33H2O2)= n(H 2O2)= mol,m(2Na 2CO33H2O2)= n(2Na 2CO33H2O2)314g/mol= g,
17、产品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9. 为有效控制雾霾,各地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大气质量。有效控制空气中氮氧化物、碳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显得尤为重要。(1)在汽车排气管内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主要污染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循环物质。已知: H=180.5kJC 和 CO的燃烧热( H)分别为 -393.5kJ 和-283kJ则 2NO(g)+2CO(g)=N 2(g)+2CO 2(g) H=_kJ(2)将 0.20molNO和 0.10molCO充入一个容积为 1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物质浓度变化如图所示。CO 在 09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_ molL-1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 12m
18、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为_。A.升高温度 B.加入 NOC.加催化剂 D.降低温度该反应在第 18min时又达到平衡状态,此时 的体积分数为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化学平衡常数 K=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通过人工光合作用能将水与燃煤产生的 转化为 HCOOH和 。已知常温下0.1mol 的 HCOONa溶液 pH=10,则 HCOOH的电离常数 Ka=_。【答案】 (1). -746.5 (2). 4.410 -3 (3). D (4). 22.2% (5). 3.4 (6). 1.010-7【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盖斯定律的应用,图像的分析,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计算,外界
19、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1)N 2(g)+O 2(g)=2NO(g) H=180.5kJ/mol根据 C和 CO的燃烧热可写出热化学方程式C(s)+O 2(g)=CO 2(g) H=-393.5kJ/molCO(g)+ O2(g)=CO 2(g) H=-283kJ/mol应用盖斯定律, 2-得,2NO(g)+2CO(g)=N 2(g)+2CO 2(g)H=2 (-283kJ/mol)-(180.5kJ/mol)=-746.5kJ/mol。(2)由图像可知 09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CO)= = =4.4 10-3mol/(Lmin) 。根据图像 9min时
2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912min 保持平衡状态,12min 时改变条件,18min 达到新平衡,此过程中 (CO)= = =3.3 10-3mol/(Lmin) ,12min18min 内 NO、CO 浓度减小,N 2浓度增大,12min 时改变条件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 项不可能;B,加入 NO,NO 的浓度应突然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项不可能;C,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C 项不可能;D,降低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项可能;答案选 D。根据图像写出
21、到 18min时的三段式2NO(g)+2CO(g) N2(g)+2CO 2(g)c(起始) (mol/L) 0.2 0.1 0 0c(转化) (mol/L)0.06 0.06 0.03 0.06c(平衡) (mol/L)0.14 0.04 0.03 0.06此时 CO2的体积分数为 100%=22.2%。化学平衡常数 K= =3.4。(3)0.1mol/LHCOONa 溶液的 pH=10,溶液中 c(H +)=1 10-10mol/L,溶液中 c(OH -)=1 10-4mol/L,根据水解平衡方程式 HCOO-+H2O HCOOH+OH-,溶液中 c(HCOOH)=1 10-4mol/L,c
22、(HCOO -)=0.1mol/L-1 10-4mol/L 0.1mol/L,HCOOH 的电离常数 Ka= =1 10-7。10. 连二亚硫酸钠( )俗称保险粉,是一种强还原剂,工业上可通过吸收大气污染物(含有 、NO 等)制取,同时还可得到 产品,工艺流程图如下(Ce 为铈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可生成 。常温下 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_。(2)装置中酸性条件下,NO 被 氧化为 时,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3)装置中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装置中 的浓度为 11.5g,要使 1 该溶液中的 完全转化为 ,至少向装置中通入标准状况下的_L。(4) 在空气中容易被氧
23、化,其反应方程式可能为: ; 。请设计实验证明氧化时一定有反应发生_。(5) 一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如下:质子的流动方向为_(“从 A到 B”或“从 B到 A”)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答案】 (1). HSO 3-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HSO 3- SO32-+H+,HSO 3-+H2OH2SO3+OH-,由于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故溶液中的 c(H +)c(OH -) ,溶液呈酸性 (2). 1:3 (3). 2HSO 3-+2e-+2H+=S2O42-+2H2O (4). 2.8 (5). 取少量固体溶于水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24、则证明是(或取少量固体溶于水中,若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证明是) (6). 从 A到 B (7). SO2-2e- +2H2O=SO42-+4H+【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以 Na2S2O4的制备流程为载体,考查流程的分析、盐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原理和实验方案的设计。(1)装置 I中发生的反应为 SO2+NaOH=NaHSO3。NaHSO 3属于弱酸的酸式盐,在 NaHSO3溶液中HSO3-既存在电离平衡 HSO3- H+SO32-又存在水解平衡 HSO3-+H2O H2SO3+OH-,由于 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中 c(H +) c(OH -
25、) ,溶液呈酸性。(2)根据流程,NO 被 Ce4+氧化为 NO3-,N 元素的化合价由+2 价升至+5 价,NO 3-为氧化产物,Ce4+被还原为 Ce3+,Ce 3+为还原产物,根据得失电子守恒,3n(NO 3-)=n(Ce 3+) ,n(NO 3-):n(Ce 3+)=1:3,即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1:3。(3)在装置 III的电解槽中发生电解反应,Ce 3+被氧化成 Ce4+,HSO 3-被还原成 S2O42-,S 元素的化合价由+4 价降至+3 价,阴极电极反应式为 2HSO3-+2e-+2H+=S2O42-+2H2O。装置 IV中NO2-被氧化成 NO3-,N 元素的
26、化合价由+3 价升至+5 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2n(NO 2-)=4n(O 2) ,n(O 2)= n(NO 2-)= =0.125mol,至少向装置 IV中通入标准状况下O2的体积为 0.125mol 22.4L/mol=2.8L。(4)根据反应的原理,要证明氧化时反应一定发生,即检验固体中含 NaHSO4。证明氧化时一定有反应发生的实验方案为:取少量固体溶于水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一定有反应发生(或取少量固体溶于水中,若闻到刺激性气味,则证明一定有反应发生) 。(5)通入 O2的 B电极为正极,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e-+4H+=2H2O;通入 SO2的 A
27、电极为负极,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质子的流动方向从 A到 B。负极上 SO2被氧化成H2SO4,1molSO 2失去 2mol电子生成 1molSO42-,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SO2-2e-+2H2O=SO42-+4H+。11. 【化学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金属钛 号称航空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钛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_个,能量最高的电子占据的能级符号为_,该能级所在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_。(2) 中的化学键有_。a. 键 b. 键 c.离子键 d.配位键(3)纳米 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纳米 催化的一个实例如图所示。化合物甲的分子中采取 杂化方式的碳原子个数为_,化合物乙中采取
28、 杂化的原子的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4)工业上制金属钛采用金属还原四氯化钛。先将 (或天然的金红石)和足量碳粉混合加热至 10001100K,进行氯化处理,生成 。写出生成 的化学反应式程式:_。(5)有一种氮化钛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该晶体中 Ti原子周围与距离最近且相等的 N原子的个数为_。已知晶体的密度为 ,阿伏伽德罗常数为 ,则晶胞边长为_cm(用含 的式子表示) 。【答案】 (1). 2 (2). 3d (3). 9 (4). ad (5). 7 (6). CON (7). TiO2+2C+2Cl2 TiCl4+2CO (8). TiN (9). 4 (1
29、0). 【解析】(1)Ti 元素价电子排布式为 3d24s2,基态原子价电子排布图为 ,可见钛元素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 2个,能量最高的电子占据的能级符号为 3d,该能级所在能层为 M能层,有 3s、3p、3d,分别含有原子轨道数目为 1、3、5,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2)Ti(OH)2(H2O)42+中的化学键只有 键和配位键,即答案为 ad;(3)采取 sp2杂化的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 3,该分子中碳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 3的有:苯环上的碳原子、连接羰基的碳原子,所以一共有 7个;采取 sp3杂化的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是4,价层电子对个数是 4的原子有:连接甲基和羟基的碳原子、氧原子和氮原子
30、,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 VA族元素大于相邻元素,所以这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顺序是:CON;(4)TiO2和足量炭粉混合加热至 10001100K,生成 TiCl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2C12 TiCCl4+2CO;(5)观察晶胞 N位于立方体的顶点和面心位置,N 数=8 +6 =4;Ti 位于晶胞内,有 4个,化学式可写为 TiN;由晶胞图可知与 Ti相连的 N有四个,组成正四面体;晶胞质量为 4g,晶体的密度为 gcm -3,则晶胞边长为 = cm。点睛:考查物质结构和性质,涉及晶胞的计算、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大小的判断、基态
31、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的书写等知识点,这些都是高考热点,会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原子的杂化方式、第一电离能的规律、构造原理来分析解答,难点的晶胞密度的计算,根据密度公式进行解答。12. 【化学一选修:有机化学基础】聚芳酯(PAR)是分子主链上带有苯环和酯基的特种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应用。下图是利用乙酰丙酸 合成聚芳酯 E的路线:已知:.(1)乙酰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2)B 的分子式为_,D 的结构简式为_。(3)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为_。(4)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反应类型为_。(5)符合下列条件的 C的同分异构体有_种。a.能发生银镜反应 b.能与 溶
32、液反应c.分子中有苯环,无 结构(6)在上述同分异构体中,有一种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核磁共振氢谱图有 4组峰的物质,写出该物质与足量 NaOH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羰基、羧基 (2). C 19H2204 (3). (4). (5).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 (6). (2n-1)HCl (7). 缩聚反应 (8). 13 (9). 【解析】由聚芳香酯结构简式知结合 A的分子式知,反应为加成反应,且为酚羟基的对位加成,则 A为 ,反应为酯化反应,则 B为 ,反应为氧化反应,则 C为 ,反应为取代反应,则 D为 ,反应为缩聚反应,生成 E;(1)乙酰丙酸中含有的官能团是羰基和羧基;(2)通过以上分析知,B 为 ,其分子式为 C19H22O4,D 结构简式为;(3)反应为 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或取代反应) ;(4)反应为 和 发生缩聚反应生成 E,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缩聚反应;点睛:根据反应物、聚芳酯结构简式结合反应条件、物质分子式进行推断,由聚芳香酯结构简式知结合 A的分子式知,反应为加成反应,且为酚羟基的对位加成,则 A为,反应为酯化反应,则 B为 ,反应为氧化反应,则 C为 ,反应为取代反应,则 D为 ,反应为缩聚反应,生成 E,难点是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采用“定一议二”的方法判断同分异构体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