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实验中学、南海桂城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联考语文试题第 I 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在中国所有艺术门类中,诗歌和书法最为源远流长,历时悠久。它们同在唐代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高峰。正如工艺和赋之于汉,雕塑、骈体之于六朝,绘画、词曲之于宋元,戏曲、小说之于明清一样,它们都分别是一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唐代书法与诗歌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其中与盛唐之音若合符契、体现出盛唐时代风貌的是草书,又特别是狂草。与唐诗一样,唐代书法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初唐的书法,就极其漂亮。由于皇室宫廷的大力提倡,其风度
2、体貌如同从齐梁宫体摆脱出来的诗歌一样,以一种欣欣向荣的新姿态展现出来。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王羲之的真实面目究竟如何,兰亭真伪应是怎样,仍然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究。但兰亭在唐初如此名高和风行,像冯、虞、褚的众多摹本,像陆柬之的文赋效颦,似有更多的理由把传世兰亭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正如把刘希夷、张若虚作为初唐诗的代表一样。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和多种兰亭摹本,确是这一时期书法美的典型。那么轻盈华美、婀娜多姿,或娟婵春媚、云雾轻茏,或高谢风尘、精神洒落。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当时年少春衫薄”式的风流、潇洒和婷婷玉立么?它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的气质风神恰好一致,鲜明地共同具有着那个时代的
3、审美理想、趣味标准和艺术要求。走向盛唐就不同了。孙过庭书谱中虽仍遵初唐传统,扬右军而抑大令(1) ,但他提出“质以代兴,妍因俗易” , “驰骛沿革,物理常然” ,以历史变化观点,强调“达其情性,形其哀乐” ,明确把书法作为抒情达性的艺术手段,自觉强调书法作为表情艺术的特征,并将这一点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 。就像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召唤着盛唐诗歌到来一样,孙过庭这一抒情哲理的提出,也预示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的到来。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的草书和狂草,如李白诗的无拘无束而皆中绳墨一样,它们流走快速,连字连笔,一
4、派飞动, “迅疾骇人” ,把悲欢情感极为痛快淋漓地倾注在笔墨之间。并非偶然, “诗仙”李白与“草圣”张旭齐名。韩愈说:“往时张旭善草书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天地万物之变,可喜可愕,一表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 ”不只是张旭的狂草,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 宣和书谱说贺知章“草隶佳处,机会与造化争衡,非人工可到。 ”一切都是浪漫的,创造的,天才的,一切再现都化为表现,一切模拟都变为抒情,一切自然、世事的物质的存在都变而为动荡情感的发展行程。这不正是乐么?是的,盛唐诗歌和书法的审美实质和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摘自李泽厚美的历程盛唐之音 ,有删节)【注】大令:指
5、晋王献之。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唐代的书法和诗歌达到了顶峰,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它们相辅而行,具有同一审美气质。B. 王羲之书法的真实面目仍需探究,不过,完全可以把兰亭序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C. “草圣”张旭的草书和狂草,流走快速,一派飞动,把悲欢感情倾注在笔墨之间,这是当时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D. 盛唐把书法作为抒情传达的艺术手段,并将此提到与诗歌并行、与自然同美的理论高度,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是一种音乐性的美。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工艺、赋之于汉等事例进行比较类推,用类比的方法论证书法和诗歌是
6、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B. 文章一方面论述初唐书法风度体貌欣欣向荣,一方面以初唐诗歌作为比较对象,指出它们都共同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理想。C. 文章把冯、虞、褚、陆的兰亭摹本与刘、张、四杰的诗歌并行论述,有着共同的论证目的。D. 文章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论述张旭的狂草,其实也在以此来论述盛唐整个书法的时代风貌。B. 初唐书法、诗歌的欣欣向荣,奠定了唐代及后世艺术繁荣的基础。C. 盛唐诗歌和书法的艺术核心都具音乐美,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D. 孙过庭与陈子昂以巨大的历史责任感,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
7、大的历史责任感。【答案】1. B 2. D 3. A【解析】1. 试题分析:“完全可以把兰 亭序作为初唐美学风貌的造型代表”不准确,原文“似有更多理由” ,非确定性表达。2. 试题分析:引用孙过庭书谱中的话,不是为了论证盛唐书法中浪漫主义高峰必将到来。3. 试题分析:B 项,无中生有。C 项,推不出“可见张旭与李白艺术特点是一样的” 。D 项,“使得盛唐书法都有强大的历史责任感”不对。(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文后各题。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李良旭安德鲁大学毕业后,来到巴西西部山区当了一名美术老师。这一当,就是整整 20 年。他教的那些山区小孩,送走
8、了一批又一批,有的长大后也像他一样成了一名美术老师。安德鲁创作的一幅美术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 ,在巴西利亚美术节上参展,得了金奖。一天,一辆小车开进了安德鲁的学校,从车上下来几个衣冠楚楚的人。走在中间的那个人看见安德鲁,愣了好一会儿,惊呼道:“老同学,怎么会是你呀?在这里见到你,真让我太惊讶了!”安德鲁这才想起,这是他的大学同学乔治,俩人还是宿舍室友,毕业后,他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安德鲁热情地拥抱着乔治,惊讶地问:“你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乔治说:“我是在巴西利亚美术馆看到那幅获得金奖的作品山村小学的阳光后,专程找到这里来的。 ”安德鲁问:“有什么事吗?”乔治兴奋地说:“我现在是一名收藏家,看了
9、你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作品后,我准备高价收购,老同学,你开个价吧。 ”安德鲁这才明白,乔治是专程来收购那件美术作品的。安德鲁无奈地耸耸肩,说:“很遗憾,我已将那幅作品送给我们学校小男生卡卡了。这是一个很有绘画天赋的学生,也许有一天,他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 ”“什么?你将那幅画送给你们学校一个小男生了,我的上帝啊,那幅画至少值 40 万美元啊!”乔治用手捂住胸口,一脸痛苦状。安德鲁看了乔治吃惊的神色,笑道:“噢,能值那么多钱?”乔治一把搂住安德鲁的肩膀,哀求道:“老同学,我给你 60 万美元,你去把那幅画要回来,怎么样?”安德鲁掰开乔治的手,一口拒绝:“如果那幅画真的值那么多钱,放在卡卡那不正
10、合适吗?也许他将来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来!”乔治望着安德鲁,皱着眉,不解地说道:“老同学,你傻啊?60 万美元啊,有了这笔钱,你马上可以改变命运,我帮你联系下,你马上到美术馆里专门从事创作,到时,你可就财源滚滚发大财了!”安德鲁也不解地说道:“我的命运现在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改变呢?正是我在这小山村里当老师,才创作了那幅山村小学的阳光 ,如果我离开了这里,坐在美术馆里,能创作出那样的作品吗?”乔治有些气恼地埋怨道:“咱们大学那些同学就你混得差,20 年啦,你还在小山沟里,如果不是看了那幅画,我在这里意外碰到你,恐怕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到这里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在你眼前,你却看不见,这不是傻子是什么
11、?”安德鲁眺望着远处,层峦叠嶂,迢迢渺渺。只听见他喃喃地说道:“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我在这里,享受到人生别样的快乐和幸福,正是在这里,我的绘画,才注满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 ”乔治再也听不下去了,他阴沉着脸,拂袖而去。一天,乔治在巴西利亚巴西利亚邮报上,看到这样一则报道:20 年前,亿万富翁之子安德鲁,谢绝了父亲让他到自己公司任副总裁的邀请,孑然一人来到巴西利亚边远山村当了一名小学美术老师。20 年过去了,他依然在那里当美术老师,他创作了一幅幅美术作品送给了那些山区的孩子。他送给孩子们的,不仅仅是普通的一幅画,还是一个个希望的种子。他在那边远的山村里,找到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和坐标,他活在自己的故
12、事里。不知不觉,乔治的眼睛里噙满了泪花,他哽咽道:“我终于懂了安德鲁说过的一句话,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 。 ”(演讲与口才2015 年 17 期)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小说开头简单交代了安德鲁大学毕业后的概况,表明安德鲁在美术方面的造诣,这为后文作了铺垫,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B. 乔治特意专程来收购安德鲁获奖的那幅美术作品,并提出改变老同学的工作环境,这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同学情谊。C. 小说后文乔治看到报道的插叙,方便了读者理解安德鲁这个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也使小说的叙事出现波澜,增强了故事性。D. 本文叙事清晰,故事情节简单,却包涵深刻
13、的哲理,如环境与艺术创作的关系,人生定位与人生意义的关系等。5. 小说中的安德鲁有什么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这句话,既是理解安德鲁的关键,也是理解小说主旨的关键。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答案】4. B 5. 特立独行,对人生定位有清晰的规划,并努力实现。 心怀善良,希望通过个人的才华给山区孩子带来希望。甘于平淡,拒绝物质,深谙艺术创作的真理。 6. “你的故事”是指乔治那样抓住发财机会改变命运的上等人的生活故事;“不是我的”是指安德鲁对前面乔治那样的生活的拒绝。“那是你的故事不是我的”表明安德鲁更喜欢能带给他创作灵感、能给贫困的人们带来希望和改变的生活,他追求高远、
14、注重人生意义。通过安德鲁的这句话,小说旨在表明每个人的人生故事是不同的,我们应该努力构建有意义的人生故事。【解析】4. 试题分析:“这说明他们之间有着深厚的同学情谊”错误,乔治只是希望通过高价达到收购的目的,而改变工作环境是安德鲁如果接受“高价”后可能的“待遇” 。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希望通过个人的才华给山区孩子带来希望”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心怀善良”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
15、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特立独行” “心怀善良” “甘于平淡”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6. 试题分析: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和文章的情节、结构、人物(或物象) 、主旨的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情节主要分析文章的情节以什么为主,结构看文章的标题是否能串联文章的内容或是否是文章的线索,人物(或物象)看标题是否能暗示人物的命运或物象的特征,主旨上看是否能够暗示或点明主
16、旨,有时还从制造悬念和吸引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有时还要分析标题中艺术手法,如双关、反语等。含义的分析注意从表层和深层的角度进行分析,表层含义注意结合小说的情节作答,深层含义注意结合文章的主旨作答。此题注意从情节的概括、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的角度分析。(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小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心智不全的枪手打死 12 人迈耶伯杰(美国)28 岁的霍华德昂鲁是个退伍军人,曾参加过发生在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德国的装甲兵炮战。今晨,他用自己的战争纪念品,一把鲁格尔手枪,杀死了 12 人,打伤了 4 人。令人费解的是昂鲁经常读圣经 、练枪法。他没
17、有精神失常的病历,但据专家们今晩的分析说,他无疑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偷偷酝酿害人计划已两年有余了。片段一霍华德昂鲁在“3200 街区”从一家店走向另一家店,神态极其镇静,手里的鲁格尔不断向外喷射。昂鲁首先走进了约翰皮拉契克的修鞋店。修鞋匠 27 岁。当昂鲁离他不到一码地时,他抬起头来,口张得大大的。鞋匠从板凳上跳了起来,紧接着肚子上就挨了一枪倒了下去。昂鲁走出店门,来到了阳光灿烂的大街上。“我先对着他的胸口开枪,然后瞄准脑袋。 ”事后,他对检察官说,服役期间,昂鲁的枪法达到了神枪手的水平。昂鲁后来告诉检察官,他脑袋里有一个名单,列着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杂货店老板科恩和其他邻居如理发师、鞋匠
18、、裁缝都在他的名单上。他要有条不紊地、挨一挨二地将他们消灭掉。但奇怪的是,他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才去收拾。片段二 昂鲁走进了河流路 32l4 号,一家小裁缝店。裁缝的老婆,28 岁的扎戈林独自一人在那。这对夫妇结婚才一个月。当昂鲁手持鲁格尔进门时,她尖声叫了起来。接着枪声响起,她倒在血泊中。在河流路 3210 号,克拉克胡佛开了一家理发店。店正中摆着一匹白色旋转式木马,只有一个 6 岁的白人小孩坐在上边。他正在剃头,他母亲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瞧着。昂鲁朝孩子走去,把鲁格尔对准了他的胸口。枪声响了,小孩的头歪倒了,头发刚剃了一半,沾满了鲜血。昂鲁一句话没说
19、,当着那惊惶失措的母亲的面,他把另一粒子弹射入了胡佛的身体。退伍军人没想杀死史密斯夫人,对她的叫喊仿佛充耳不闻。他转过身,不慌不忙地大踏步出了店门。昂鲁回到街中心,对着河流路 3208 号开了一枪。两岁的托米汉密尔顿头部中弾,倒了下去。此时,小小一条街,到处可以听见女人和孩子们惊恐尖厉的叫声。七八个小孩从昂鲁身边逃过,嘴里尖声叫喊着“疯子“和一些含含混混的话。但昂鲁对之似乎置若罔闻。片段三卡姆登信使晩报的本市新闻编辑副主任巴克斯顿在电话本上找到了昂鲁的名字,拨了个电话。这时刚过上午 10 点,恰好昂鲁回到房间里。使巴克斯顿先生惊讶的是,昂鲁接了他的电话。他用平静、清晰的声音答应后,巴克斯顿先生
20、问:“是霍华德吗?“是的,你要的霍华德姓什么?”“昂鲁。 ”退伍军人问巴克斯顿先生想干嘛。这位新闻编辑问道:“是否能告诉我,他们在那里对你做了些什么?”昂鲁沉吟片刻,说:“他们没对我做什么不过,我倒对他们干了不少事。 ”他的声音仍很平稳,没有一丝歇斯底里的痕迹。巴克斯顿先生问他杀了多少人。退伍军人答道:“我不知道,好像有 l2 个吧。 ”“你干嘛要杀人?”“不知道。 ”回答很干脆。电话“砰”的一声挂断了。警察的子弹劈劈啪啪地打在他周围的墙壁上。射击停止的间歇,痩削的杀人者走了出来,举着双手。一个警察火气十足地教训道:“你神经不正常?”昂鲁眼睛直勾勾地冷冷盯着这警察说:“我没神经病,我脑袋很好使
21、。 ”吼叫着、拥挤着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激动地谈论着枪击事件和霍华德昂鲁的为人。人们承认,也许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那些熟悉昂鲁的人不厌其烦地说他怎么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怎么带着母亲上教堂,怎么在圣经特别是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那一天河流路和邻近的街区谈论的话题就这一个。震动是巨大的。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 ”(本文有删节)【相关链接】(1)据美国洛杉矶时报报道,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等战争的退伍军人很多有严重的心理问题。2014 年,有 7400 名老兵自杀。此外,老兵面临严重的心理问题,有约 14 万人因犯罪入狱。(2)普利策新闻奖,1917 年
22、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的遗愿设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成为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昂鲁没有精神失常的病历,和专家们分析说他是个精神病患者,其实并不矛盾。B. 昂鲁并未从似乎他最痛恨的杂货店老板身上开刀,而把他几乎留到最后,并不意味着他精神恍惚。C. 昂鲁对检察官说他要报复那些“对他品头论足的人” ,事实上他却滥杀无辜,可见其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D. 其实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因为他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并且在圣经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
23、 巴克斯顿与昂鲁的电话交流写得很细腻,目的是证明昂鲁没有精神问题。B. 以人们不断地说“我们不明白,真不明白”来结束全文,意味深长,令人反思。C. 文章重视细节描述,也有较高的精确性,反映了伯杰作为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D. 伯杰以客观的笔法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不幸的真实故事及其原委,让我们对这个不幸有更深刻的思考。E. 本报道基本没有心理分析和观点,这样会导致读者难以判断当事人的内心。9. 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本文概述获奖的原因。【答案】7. D 8. AE 9. 有极强的发现能力、调查能力,事实材料充实; 公正客观,以最充实的事实展现客观世界; 主题深刻,揭示社会问题(退休军人问题)
24、 ,令社会反思;结构安排和叙述方式独特。把杀人者、受害人及其他邻居在每阶段的行为如实地展现了出来。【解析】7. 试题分析:对于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把握如下几点,一是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一项,二是选择“一项”或是“两项” 。比如本题中,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D 项, “其实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因为他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有误,此因果不能反推;文章倒数第二段说的是“人们承认,也许昂鲁精神是不正常的。那些熟悉昂鲁的人不厌其烦地说他怎么寡言少语,说话细声细气,怎么带着母亲上教堂,怎么在圣经特别是主祷文的段落间点点画画” ,这只是人们的猜测。8. 试题分析:本题题干问的
25、是“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 ,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 “两项” 。A 项, “目的是证明昂鲁没有精神问题”有误,从文中来看,从“巴克斯顿与昂鲁的电话交流写得很细腻”这一内容推不出这个结论;E 项, “本报道基本没有心理分析”有误,通过当事人的话语和动作可以看出他们的心理活动情况。9.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本文概述获奖的原因” 。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要明确“新闻”的特点,然后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可。新闻指的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一般要具有如下特点:时效性,真实性和客观性。 “真实”指的是事实必须
26、真实,表现手法的真实。从本文来看,所报道的是真实的事件,文中通过当事人、编辑人以及旁观者来展现具体的事实,揭示了退休军人这一社会问题。点睛:对于此类题目,考生应先审题,分析题干要求,比如本题中, “本报道曾获得普利策新闻奖,请结合本文概述获奖的原因” , “普利策新闻奖” “获奖的原因” ,可见考生应先分析“新闻”的特点,然后结合本文的内容、表现方式、揭示的主题来分析。答题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方面分点作答,如内容上、手法上、主题上等。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敬俨,字威卿,善属文。选充中书省掾。大德六年,擢礼部员外
27、郎。七年,拜监察御史。时中书省臣有既黜而复收用者,与相比周,以黩货挠法,即日劾去之。九年,入御史台为都事。中丞何某与执政有隙,省议欲核台选之当否,俨曰:“迩者省除吏千余人,台亦当分别之邪?”语闻,议遂寝。江南行御史台与江浙省争政,事闻,俨曰:“省台政事,风化本原,各宜尽职,顾以小故忿争,而渎上听乎?”入为右司郎中。武宗临御,湖广省臣有伪为警报,驰驿入奏,以图柄用者,俨面诘之曰:“汝守方面,既有警,岂得离职,是必虚诞耳。 ”其人竟以状露被斥。旱蝗为灾,民多因饥为盗,有司捕治,论以真犯。狱既上,朝议互有从违,俨曰:“民饥而盗,迫于不得已,非故为也。且死者不可复生,宜在所矜贷。 ”用是得减死者甚众。
28、仁宗践阼,召为户部尚书,廷议欲革尚书省弊政,俨言:“遽罢钱不用,恐细民失利。 ”不从,以疾辞。皇庆二年,拜江西等处行中书省参知政事。其年冬,移疾退居真州。除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不赴。四年春,诏促就前职,以疾辞。七月,召为侍御史。湖广省臣以赃败,俨一日五奏,卒正其罪。赐大学衍义及所服犀带。每入见,帝以字呼之,曰威卿而不名,其见礼遇如此。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四年九月,拜中书平章政事,复以老病辞。天历改元,居月余,伤足,告归。家居十余年,痹不能行,犹劬书不废。临终,戒子弟曰:“国恩未报,而至不禄,奈何!汝曹当清白守恒业,无急仕进。 ”
29、正冠帻,端坐而逝。赠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柱国,封鲁国公,谥文忠。(节选自元史敬俨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B. 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C. 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D. 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30、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践阼, 指走上阼阶主位,意为即位、登基。古代庙寝堂前两阶,主阶在东,称阼阶,阼阶上为主位。亦叫“践祚”“践胙” 。B. 改元,指改变纪年的年号。每个年号开始的第一年称元年。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元” ,而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C. 不禄,指死亡。在古代,不同身份的人去世有不同的称呼,根据礼记记载,天子死叫“崩” ,大夫死叫“不禄” ,庶人死叫“死” 。D. 赠,指追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这里皇帝给敬俨追赠的都是官爵。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敬俨守正不阿,严厉打击贿赂。敬俨担任监察御史
31、时,弹劾了中书省贪污违法的官员;湖广省臣贪赃枉法,敬俨一天五次上书,终使贪赃者认罪伏法。B. 敬俨目光如炬,往往一语中的。湖广省臣向朝廷谎报有警情,被敬俨当面拆穿其为谎报;中书省要审核御史台的人选, 敬俨指出其不当之处。C. 敬俨心系百姓,多次为民执言。百姓因饥荒沦为盗贼,敬俨认为应理解其苦衷,从轻发落;敬俨建议不要突然废除通行货币,以免损害百姓利益。D. 敬俨尽职尽责,深受皇帝器重。皇帝对敬俨言听计从,委以重任,先后授予户部尚书和中书平章政事等职位,可惜敬俨因身体生病而辞官或没有赴任。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省台政事,风化本原,各宜尽职,顾以小故忿争,而渎上听乎?(2
32、)每入见,帝以字呼之,曰威卿而不名,其见礼遇如此。【答案】10. B 11. C 12. D 13. (1)行省与御史台的政事,以教化天下为根本,各自应该尽忠职守,怎么反而因为小事忿恨争执,而亵渎皇上的耳朵呢?(2) (敬俨)每次入朝觐见皇帝,皇帝都用他的字称呼他,叫他“威卿”而不叫他的名字,敬俨受皇帝礼遇到这样的地步。【解析】10.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首先把语句放入文本,结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义, “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 ,这句话的含义是“六年,敬俨告病,皇帝赏赐一件衣服,派遣医生探视治疗。敬
33、俨因为他的家乡在附近,害怕又被征召起用,于是迁徙定居到淮南。六十五岁时,敬俨就告老辞职,朝廷没有听从他的请求” ,这段话主要是叙述事情,句中出现的名词较多, “俨” “淮南” “朝廷” ,然后抓动词,依据语法关系来断,如“赐” ,其宾语是“衣一袭” 。这句话的标点如下:六年,告病,赐衣一袭,遣医视疗。俨以其乡在近圻,恐复征用,徙居淮南。年六十五,即告老,朝廷未从其请。1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平常的学习中,考生应有意识的进行分类识记,比如科考类、官职升迁贬谪类、官职名称类等等。C 项,大夫死叫“卒” ,士死叫“不禄”。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考
34、生应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然后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D 项, “皇帝对敬俨言听计从”错,因为敬俨认为“遽罢钱不用,恐细民失利” ,皇帝没有听从其建议。敬俨辞任户部尚书,生病只是托辞。点睛:这道题目是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
35、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比如本题,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 D 项对应的内容,从文中来看,皇帝并未对敬俨言听计从,并且敬俨并不是“因身体生病而辞官或没有赴任”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中, “顾” ,反而;“以” ,因为;“渎” ,亵渎;“省台政事,风化本原” ,行省与御史台的政事,以教化天下为根本;“各宜尽职” ,各自应该尽忠职守。第二句中,补充主语“敬俨” ;“名” ,名词
36、做动词;“见” ,表被动;“帝以字呼之” ,皇帝都用他的字称呼他;“如此” ,这样的地步。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敬俨字威卿,擅长写文章,被选入中书省任职。大德六年,晋升为礼部员外郎。七年,拜监察御史。当时中书省中有一些官员是原被罢黜后又起用的,结党营私,贪污违法,敬俨马上弹劾他们,令他们罢官。大德九年,敬俨入御史台为都事。中丞何某与执政者不和,中书省要审核御史台的人选,敬俨指出:“近来中书省任命官吏千余人,难道御史台也要去一一审核吗?”中书省再也不提这件事了。江南行御史台与江浙行省在一些政务上有争执,上报朝廷,敬俨指责他们:“行省与御史台的政事,以教化天下为根本,各自应该尽忠职守,怎么反而因为小
37、事忿恨争执,而亵渎皇上的耳朵呢?”后来敬俨任右司郎中。武宗即位,湖广省臣向朝廷谎报有警,从驿站奔驰入朝上奏,对当权者别有图谋,敬俨当面责问:“你镇守一方,既然有警岂能擅离职守,必是谎报。 ”湖广省臣最终因为真相暴露被斥骂。旱蝗成灾,百姓很多因为饥饿沦为盗贼,有关部门逮捕关押了他们,以犯罪论处。案件呈上朝廷后,朝廷上的讨论有赞成的也有反对的,敬俨说:“百姓因为饥饿而成为盗贼,是被不得已的理由逼迫,不是故意要这样做的。而且死了的人不能够再活过来,应该有所宽恕。 ”因为他的话而减免死刑的人很多。仁宗即位,召敬俨为户部尚书。朝廷提出要革除尚书省的弊政。敬俨认为:“突然废除已通行的钱不用,百姓会受到损害
38、。 ”这意见未被采纳,他便称病辞职。皇庆二年,敬俨担任江西行中书省参知政事。这年冬天,敬俨因病退居真州。后起朝廷授予他担任江南诸道行御史台侍御史,他没有赴任。延祐四年春,朝廷督促他就任前职,他仍称病辞谢。七月,敬俨被召回朝任侍御史。湖广省臣贪赃枉法,事情败露,敬俨一天五次上书,终使贪赃者认罪伏法。皇帝赏赐他大学衍义书一部及犀牛皮带。敬俨每次入朝觐见皇帝,皇帝都用他的字称呼他,叫他“威卿”而不叫他的名字,敬俨受皇帝礼遇到这样的地步。六年,敬俨告病,皇帝赏赐一件衣服,派遣医生探视治疗。敬俨因为他的家乡在附近,害怕又被征召起用,于是迁徙定居到淮南。六十五岁时,敬俨就告老辞职,朝廷没有听从他的请求。四
39、年九月,敬俨被授予中书平章政事,再次用年老生病的理由推辞。天历年改元,敬俨过了一个多月,伤了脚,向朝廷禀告辞职归家。敬俨在家里住了十多年,不能走路,还坚持写作。临终时,敬俨告诫子弟说:“国家恩情没有报答,而我就要死了,有什么办法!你们要清白地守着田地,不要急于做官。 ”正正帽子头巾,端正地坐着去世了。朝廷追赠敬俨为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柱国,封鲁国公,谥号文忠。(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共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送路六侍御入朝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桃花红似锦,生憎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注
40、】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两人重见,杜甫已 51 岁。不分:犹言不满,嫌恶的意思。 “分” ,一作“忿”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首句不仅点明分别的时间之长,更表明两人源于童年时代的友情之深。B. 该诗前四句由过去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体现了时间的层次性。C. 诗人之所以嫌恶桃花和柳絮,是因为它们分别比云锦鲜艳,比棉花白净。D. 作者气恼剑南春色的“无赖” ,因为它加重了诗人在别筵上的离愁别感。E. 该诗先情后景,与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景表达的套路相同。15. 请结合诗歌前两联,分析诗人的复杂情感。【
41、答案】14. CE 15. 首句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第二句写出了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第三四句写出了当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使相见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乍逢又别,后会无期) 。【解析】14. 试题分析:C 项,诗人是用乐景来反衬与路六侍御离别的悲哀; E 项,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先写景后抒情,与本诗先抒情后写景不同。15. 试题分析:注意结合适中的重点词语“童稚情亲” “两茫然” “知何地” “相逢是别筵”和注释分析“重逢的喜悦” “感伤离乱”之情和“
42、飘零之感” 。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此题注意抓住首歌后面的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词语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5 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_,_”两句,表现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
43、。(2)苏轼赤壁赋中认为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而“_”和“山间之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 _,_” 。【答案】 (1). 沉舟侧畔千帆过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 惟江上之清风 (4).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5).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畔” “惟” “适”等。第 II 卷 表达题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佛山黄岐龙母
44、诞近日在黄岐龙母庙拉开帷幕,吸引了大批市民及海外乡亲来到现场,万人空巷,争睹龙母祭典。曾几何时,戴眼镜是有文化的象征,而如今近视却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 防治刻不容缓。天气预报显示,未来一段时间天气状况不佳,五风十雨,市气象局提醒大家出门注意安全,注意保暖,谨防感冒。近些年来,随着反腐的深入推进,一些“老虎” 、 “苍蝇”陆续被绳之以法,正气上升,歪风收敛,民众额手称庆。经过多年的攻城略地、浴血奋战,项羽成为坐拥百城、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西楚霸王,足以问鼎中原了。闻立鹏教授是闻一多先生的小儿子,他最近在一次访谈中指出,父亲一生危言危行,对自己的人格养成起到重要作用。A. B. C. D.
45、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成语意思和用法的辨析。首先把握成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万人空巷” ,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符合语境。“曾几何时” ,指时间没过多久。不符合语境。“五风十雨” ,形容风调雨顺。不符合语境。“额手称庆” ,双手合掌,举到额头,表示庆幸,褒义。符合语境。“坐拥百城” ,比喻藏书极丰富。不符合语境。“危言危行” ,说正直之言,行正直之事。符合语境。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比如“五风十雨” ,从句中来看, “未来一段时间天气状况不佳” ,可见此处
46、是把该成语理解成指天气不好,故错误。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最近,微软推出了聊天机器人微软小冰的原创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 100%由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B. 在高考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能否学好语文,对考生考取
47、重点大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语文将成为拉分的关键科目。C. 在退赛事件后,中国乒乓球队深夜提出致歉,表示将汲取教训,深刻反省,切实加强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D. 佛山市南海区争取在今年内开放不少于 130 间的读书驿站,实现平均每 2 万常住人口就拥有一个小型图书馆。【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 项, “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 100%由人工智能创造的诗集”主语中途易辙,应在“是”前加上“这部诗集” 。C 项, “提出致歉”语意重复, “致”意为“表达” ,
48、和“提出”语意重复。D 项,成分残缺,应在“图书馆”后加上“的目标”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最近工作很忙,但我会拨冗参加贵公司的开业大典。预祝贵公司开业大吉!B. 我收到昔日好友的来信,他在信中问候说:“家严身体安康吗?”C. 您送给我的书内容丰富,充满真知灼见,我会好好惠存,常常研读。D. 小张在投稿信的最后写道:“我不揣谫陋,寄来拙作,请编辑斧正。顺颂编安!”【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表达得体的一句” ,这是考查用语的得体与否,考生应关注场合、对象、对象间的关系。A 项, “拨冗”指请对方百忙中抽出时间,不能用于自身,句中说“我” ,错误;B
49、项, “家严”意为自己的父亲,谦辞,此处是称对方的父亲,应该用“令尊” 。C 项, “惠存”是敬辞,不能用于自身。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字。在说话时,我们可以不注意文法。_,而是因为我们有很多辅助表情来补充传达情意的作用。我们可以用手指指着自己而在话里吃去一个“我”字。_。于是我们得尽量依着文法去写成完整的句子。不合文法的字词难免引起人家的误会,所以不好。_,不但显得迂阔,而且可笑。这是从书本上学外国语的人常会感到的痛苦。【答案】 (1). 并不是说话时没有文法(或:并不是说话时可以不注意文法/并不是说话时不需要文法) (2). 在写作时却不能如此(或:在写作时却并非如此) (3). 说话时我们如果用了完整的句子(或:如果说话时也依文法用完整的句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意完整连贯。这是一道语言综合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