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2182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2006 年第 4 期No.4,2006阜阳师范学院(社会科学版)JournalofFuyangTeachersCollege(SocialScience)总第 112 期SumNo.112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类型郭琳(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39)摘要:北宋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期 .这一时期城镇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了前代,而且其的类型及职能,发展形态也日益多样化.分析北宋时期淮河流域的城镇的六种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指出这既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征兆,也是南方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关键词:北宋时期淮河流域城市市镇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2、 文章编号:10044310(2006)O4 一 o1loo3北宋时期的淮河流域是当时社会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其范围主要包括京畿路,京东西路,京东北路,京西南路,京西北路,淮南西路,淮南东路的大部分地区,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大部,山东西南,江苏,安徽大部及湖北东北部部分地区.这一地区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国家之命脉,“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至北宋,这一地区的地位更加重要,可以说是北宋政府赖以生存和统一的基础,如端拱二年(989 年), 王禹俑所说:“今郡县虽多,要荒且远,除河北备边外,民力可用者,惟东至登,莱,西尽秦,风,南抵淮,泗而已.此数十州者,中土之根本,不可不惜

3、也.“2因而,淮河流域在当时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社会经济地位.而北宋时又是我国城市发展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时期3,这一时期城镇的数量不仅远远超过了前代,而且城镇的类型及职能也愈来愈多样化.本文试图探讨作为北宋政府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淮河流域城镇的分布,类型及特点.一,淮河流域城镇的分布在没有探讨淮河流域的城镇分布之前,有必要先分析一下宋代城镇类型.宋代的城镇包括城市和市镇两大类,而宋代的市镇又可分为镇和草市两种.众所周知,北宋的地方实行三级行政区划,以路为首,为最高一级地方政权,宋太宗至道三年(997 年)初“分天下为十五路“,仁宗天圣年问又 “析为十八“,宋神宗元丰年问“析为二十三“,宋徽宗宣和

4、四年(1123 年),又“天下分路二十六“L,达到最多 .路下设府,州,军,监,属同级政权.府是州的别名,地位略高于州.凡皇帝即位前居住过或任职过的州,在其即位后,便升为府.另外,京都,陪都所在地也设府.军是冲要之地,在唐是为军区,由宦官监军,五代以后,逐渐演变为行政区.监,多设在矿区,一般不管民政.府,州下设县,且府州不单独筑城,一般与县同治.因而都,府,州,军,监,县之治所,往往是人口较为集中,经济较为繁荣的地区,多是由军事据点转变而来的新兴经济中心地,我们称县治以上城市为城市.在北宋的乡镇区划中,县下又设镇或市,其中镇是传统郡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经济纽带.市则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城

5、市周围及农村的交通要道附近出现的定期的集市贸易,在北方及江淮地区称为“草市“, 岭南称为“虚市“.也有称为“坊场 “的.马端临曾说 :“坊场即虚市也,商税,酒税皆出焉.“5众多的草市一般是人们自发形成的 ,政府不加管制;当草市的规模较大时,政府则设镇,设官以监之,征收商税.6 不管是由军镇转化的镇市也好,由草市升格的镇市也好,在淮河流域的数量都非常多,且发展较快.这些市镇发展到一定规模,便被升级为县级城市.北宋时期关于淮河流域城镇的记载,当以元丰九域志较为完备.根据元丰九域志统计,并参阅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及宋史? 地理志 ,淮河流域的州府军县镇分布大致如下:路名州,府,军数(县) 城数镇数京

6、畿路 ll326京西南路 22(边缘) 缺京西北路 83856京东东路 39l3京东西路 723l5准南东路 92754准南西路 3ll37准河之北 26lOll39准河之南 72262从上表可以看出:淮河流域共跨七路,涉及 33 州府军 ,共有 123 县,201 镇,其中淮河以北共跨 26 州府军,101 县,139 镇,占据这一地区的比例分别为 78,79,82,1l,收稿日期:2OO6 一 O3 一 l6作者简介:郭琳(1972 一), 女 ,安徽淮北市人,安徽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110?69,15%;淮河以南地区共跨 7 州府军,22 县,62 镇,所占比例分别为 21,21%

7、,17,89,3O,85.由此,淮河以南城镇密度高于淮河以北.城镇具有经济繁荣和人口相对集中这两个明显特点,城市的发展往往以农业生产的相应发展为前提,适应城市密集分布的地区,其经济也必然繁荣.相反,经济不发达地区,人口则很难集中.这就说明,淮河以南的经济也较宋以前有了明显的发展.这既是经济重心南移的征兆,也是南方城市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表现.二,淮河流域城镇的类型及特点北宋时期,淮河流域不仅城镇数量多于唐(唐共有 1 府21 州 133 县),而且城镇的发展形态也日趋多样化.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政治性城市所谓政治性城市,主要是指北宋王朝的国都,陪都以及州府县的治所所在地.如北宋的国都东京.这

8、些城市的社会功能主要是作为中央或地方的政治统治中心,对全国或地方施行政治统治.政治是主要职能,一旦政治中心转移,城市面貌就会大为改观.在淮河流域中此类城市的典型代表是东京,北宋的东京也就是今河南开封市.由于当时是国都,因而繁华无比,时称“人物繁阜, 市井尤盛“, 口添十数万众不觉多,减之不觉少“.E83 东京的繁华从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及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可窥一斑.东京的繁荣并未延续,到南宋时,由于国都南迁,东京失去其政治中心之位,昔日的繁华已是过往的云烟.交通型城镇这类城镇主要位于水陆交通线上,其主要特点就是交通繁忙,商贾云集,居民杂居.如开封府尉氏县朱家曲镇就是一个典型,朱家曲市地处黄淮平

9、原,在陆路与周围许多市,镇相通,它又旁临河流,有水路与各地相连,因而占有水陆交会的有利位置,并因此而发展成为繁华市镇,“自许县上赤冈,分道西行,入小路三十里,有村市,临古河.商贾之贩京师者,舟车皆会此,居民繁杂,宛如江乡.“9北宋的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城外有五里的“河市“, 五代时,官府罕至,及至宋,因其“ 城南抵汴梁五里,有东西二桥 ,舟车交会“, 】 D成为“ 四方商贾孔道也“,形成“ 官守民居 ,夹河万家,最为繁庶 “的繁华景象.Ett再如,位于汴河北边的甬桥镇,原是隶属符离县的一个小镇,由于其南临汴河,为“舳舻之会,运漕所历,防虞是资“.】因而在元和四年,在此置宿州,由镇升为州

10、.这无疑是从保证其交通便利,确保统治者“运路畅通“ 的需求而设置的.淮河流域因其处于黄淮平原,地势平坦,再加上河网密布,因而交通型城镇较多,这里不一一列举.工商业城镇这类城镇是在各地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兴起的,具有某种手工业专业化的特点或者是以商业发达而闻名.如河南登封曲河镇,在唐以前名不见经传,至北宋,随其烧瓷业的兴起与发达,而远近闻名,成为登封三大城镇之一.关于北宋时曲河的烧瓷兴盛情况,清嘉庆年间的一段文字记载可窥一斑:“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 年),在曲河村窑址附近重修了一座庙堂,庙里有一石碑,云“地名曲河 ,面水势也.其中风景物色,宋以前渺无可稽,当有宋时窑场环设,商贾云集,号邑巨镇“

11、. 【 13 位于汴河之畔的柳孜镇,唐至明皆为商业大镇,过往商旅行人多在此宿留停居.柳孜现存宋碑二块,其一是宋仁宗天圣年间所刻的塔碑,其文如下:维大宋国保静军临涣县柳孜镇天王院谨募在镇内外信士共修天圣砖塔一座,七级,高八十尺,计使工料钱五阡贯文.时天圣十年岁次壬中二月寅朔七日戊中.法眷僧义秀,宝和,定宁,文秀,从政.助缘修塔功德主僧定约住持修塔功德主僧宋开将仕郎守宿州临涣县尉刘涛登仕郎守临涣县主簿兼开治沟洫河道章异承奉郎守临涣县令兼管沟洫河道赵谆泰宁国节度使推官承奉郎试大理评事监柳孜镇盐酒税祖贻亮右班殿直前柳孜镇兵马监押兼巡检张处仁左侍禁柳孜镇兵马监押兼巡检丘裔天圣是宋仁宗的年号,天圣十年十一

12、月改元明道,故纪年书上又将这一年作明道元年.此塔建在改元之前,所以仍书天圣年号.按宋制,诸县千户以上置令,簿,尉,分掌一县主事;四百户以上,仅置令,尉,主簿事由县令兼管.临涣令 ,簿,尉兼有,知其为大县.兵马监押掌捉捕盗贼,屯驻兵甲训练差使之事,资高者为都监,浅者为监押.巡检职能与监押相似,一般置于州县或控扼要害及地分阔远处,额一员.柳孜镇有两兵马监押兼巡检,殆非寻常之比.县令,簿兼沟洫河道,始于大中祥符以后.监当官掌茶盐酒税,场务征输及治铸之事,诸州随事置官,无定处.从碑文所列官衔名称,可以看出柳孜在军事,交通,商业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南渡后,金人占据黄河流域,漕运中断,汴河也失去往日船流不息

13、的风采.位于汴河边,依托运河之利的柳孜镇也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四是商业转运型城镇这类市镇多分布于水陆交通便利之地,承担着商品和货物转运的职能.淮河流域土壤膏沃,物产丰富,自古就有“ 茶 ,盐,丝 ,帛之利“,“多高赀之家“1,且这里河网密布,许多沿河,运河城镇比较繁荣,如泗州,符离,谯,亳,临淮等,其中比较有名的,要数淮南东路的泗州(今江苏盱眙),泗州地处淮河北岸与汴河交汇处,“泗,天下之水汇也“.泗州是北宋时期东南六路物资的中转站,东南六路的物资多经运河集于泗,然后经汴渠(泗州为汴渠的入口),北上漕运至东京,“四方之舟车,其之乎东南者 ,十九出于泗“,L】成为北宋的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因而宋政府

14、不得不“置官员以管辖“.其它的商品集散重镇还有位于运河与淮河交汇口的楚州(今江苏淮安),也是南北货运的必经之地.且在北宋时,泗州,楚州不仅是漕运的重要中转站,也是着名的造船中心.环城市镇这类市镇规模不大,多是于繁华都市的周边地带.如东京开封旧城周围 2O 里 155 步,随着城外草市的发展 ,于是与旧城连结形成了新城市.大中祥符九年(1016 年)增筑新城,新设 9 个厢,共管 14 坊.至宋神宗时,新城外更加兴盛,“城门外草市“有“ 十二市之环城.“ 】寿州,徐州等一些规模较大的县级城市周围也兴起了许多草市.如宿州,其附城草市很具有代表性.如宋哲宗元佑七年(1092 年),苏轼乞罢宿州修城状

15、中明确指出:“诸处似此城小人多,散在城外谓之草市者甚众.“乞展筑外城十一里余“1B可以说,在北宋时 ,环城草市镇数量相当众多,这些环城草市镇的兴起,实际上使城市突破了城墙的限制,向周围扩张的一种形式.由于这?】11?类市镇依城而存,与原来的城镇连成一体,成为城镇体系中组成部分,推动了城镇规模的扩大.宋神宗熙宁七年四月甲午,“ 诏诸城外草市内保甲毋得入乡村都保.“妇可知,此时已把城外草市与市镇纳入到城市的区域.乡村墟市这类市镇多是分布于农村经济较为发达,交换较为频繁,交通较为便利之地.这类市镇规模较小,数量较多,多分布于广大农村,市场职能单一,多是从事简单的商品贸易,且这些商品多是自家生产的农副

16、产品,发展不稳定,一般只有几户或数十户居民,其贸易地点常随实际的需要而变动.以上是对北宋时期城镇类型及其特点的分析,当然许多城市并非只有单一的一种职能,如东京,虽然它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政治职能是其主要职能,但它也是盛极一时的大商业城市,其处于广济河,惠民河,汴河等交汇口,商贾云集,也非其它城市可比的,只不过作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其政治职能更加突出而已.再如一些州,县治所,其职能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但随着本地区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利,其他职能如交通,军事,商业等就会逐渐居于主导地位,如扬州,彭城,楚州,柳孜,寿州等城镇.这里不一一例举.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淮河流域时期城镇数目极其众多,类型也复杂多样

17、,规模也比较大,如位于汴河中游的宋州(今河南商丘)据史料载:开宝年间,宋州“大风坏官舍民居凡四千六百余间 “.2 妇(长编卷十七)可见其规模之大.汴河下流的宿州,在北宋亦是“承平百余年,人户安堵“,“居民六千九百家.“21 其城镇的分布反映了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这表明,至少从北宋起,经济重心和城市发展已明显向东南迁移了.参考文献:E13 樊川文集.上宰相求杭启 EM3.2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 1l2)M.E33 于云翰.略论北宋时代的城市分布 EJ3.社会科学战线,1998(2),167.43 宋史 .地理志M.2094.E53 马端临.文献通考.征榷考 EM3.538.E63 宋史.食货

18、志 EM3.E73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 32)EM3.E83 盂元老.东京梦华录 EM3.E93 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朱家曲 EM3.ElO3 宋朝事实类苑.河市乐 EM3.11苏颂.苏魏公文集 .奏乞差防河将副M.123 元和郡县图志.宿州M3.13-冯先铭.中国陶瓷 EM3.古籍出版社,1994,390.E143 脱脱.宋史.地理四 EM3.2185.153 淮河史 .536M.16-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 375)EM3.17-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卷 251)EM3.E183 苏轼.东坡奏议( 卷 12)EM3.544.19-长编( 卷 252)EM3.E2o3 长编(卷

19、 17)EM3.Ez13 东坡奏议(卷 12)乞罢宿州修城状 EM3.IIII(上接第 85 页)三是要实行轮岗,异地调动和离任审计制度,在关键岗位上,特别是与人,财,物直接打交道的岗位要实行任期考核,轮换岗位,以防在一地时间干长了扎下腐败之根.四是实行任期考核,民主测验,末位淘汰制度,要实行真正的民主测评,健全和完善干部考察,评价,监督,激励的科学机制,确保把人看准看真,防止考察失真失实,必须要充分发扬民主,考察要向深度和广度延伸,增加透明度,了解干部的各方面情况.对群众意见大的,不为民办事,不给好处不办事的领导干部要坚决给予处理,不要简单的挪挪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

20、突出问题,依纪依法严肃查办领导干部滥用权力,谋取私利,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等方面的案件,决不能手软.执政为民的关键在于努力实践,抓好落实.贯彻“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和一般要求上,而是要落实到制定各项方针政策上,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考虑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112?利益要求,从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事情抓起,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切实践行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参考文献: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E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Ec3.人民出版社 ,1972,262.2.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EA3.毛泽东选集(第四卷)Ec.人民出版社,l991,14381439.3.胡锦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85 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出版社 ,2006.4.中共中央工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N.人民出版社,2004.5.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N. 人民 El 报,2OO2 3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