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0-2014首都师范大学.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21012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2014首都师范大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0-2014首都师范大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0-2014首都师范大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0-2014首都师范大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0-2014首都师范大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0 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6 题,共 30 分)1教育 P162 “苏格拉底方法”P2313心理发展 P3134 “致良知”P1625. 1922 年“新学制”P1936. 1944 年教育法P254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 题,共 40 分)1试述创造性的心理结构及培养途径 P401。2试述教学的任务与过程 P64。3试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 P60 与特点。4试述德育的内容与过程 P81。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 题,共 80 分)1试论述教师素养 P97 的构成、教师专业发展 P99 的过程及途径。2试评述孔子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2、 。3试评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P353。4试评述杜威 P294 的教育实践与思想。2010 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6 题,共 30 分)1 【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的广义定义一般是指: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教育的狭义定义主要针对“学校教育” ,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现代教育是教师为主导的,师生之间互动的交互过程。2 【解析】 “苏格拉底方法”也称问答法,产婆术。在苏格拉

3、底看来,教师教学的过程就像是助产婆把胎儿从母亲的肚里接生出来一样,即思想之接生过程。所以称为产婆术。产婆术过程分成四步:讽刺教师以无知的面目出现,通过巧妙的连续提问,使学生意识到自己原有观点的混乱和矛盾,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或答案;归纳从各种具体事物中找到事物一般共性和本质;定义把个别事物归人一般概念,得到关于事物的普遍概念。3 【解析】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胚胎期经由出生、成熟、衰老一直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发生的持续而稳定的内在心理变化过程。心理发展反映的是个体心理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持续而稳定的系列变化过程,主要包括认知发展和人格发展两

4、大方面。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心理发展有一定的顺序性;心理发展过程呈现出许多阶段;各个心理过程和个性特点的发展速度不完全一样;心理的各个方面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心理发展有明显的个别差异。4 【解析】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理”存在于“心”中, “心即理” ;“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 。 “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也是伦理道德观念。“良知”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不会泯灭。然而, “良知”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教育的

5、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本心所具有的“良知” 。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 。5 【解析】1922 年 11 月 1 日以大总统令公布了学校系统改革案 。这就是 1922 年的“新学制” ,或称“壬戌学制” ,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该学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划分教育阶段,小学年限为 6 年,初中与高中分别为三年,其中中等教育是新学制的精髓。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

6、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归纳总结】简述壬子一癸丑学制与壬戌学制的区别与联系。1912 年 9 月教育部正式公布民国学制结构图,次年又陆续公布各级各类学校的法令规程,民初学制成型,史称“壬子一癸丑学制” 。学制主系列为三级四段:初等教育分为初等小学 4 年,为义务教育性质,高等小学 3 年,法定入学年龄为 6 周岁,不分设男校女校。中等教育 4 年,得专设女子学校,高等教育虽不分级,实际上是含预科(3 年) 、本科(34年)、大学院三级,主系列之外有师范系列,分师范学校和高等师范学校两级,分别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当,并专设女师和女高师。实业教育系列,分设乙种、甲种实业学校和专门

7、学校,分别与高小、中学和大学相当。民初学制仍保持以普通教育为主干,兼顾师范、实业教育。“壬戌学制” ,因其采用美国式中小学六三三分段法,又称“六三三学制” 。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影响。(1)规定 6 岁入学、小学 6 年、初中和高中各 3 年、大学 46 年的分段及各阶段的教育,基本上依据了我国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及特点,显得更合理。(2)小学由 7 年缩短为 6 年,又分为初小 4 年、高小 2 年,可由各地酌设,初小为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务实,并有利于初等教育普及。(3)中等教育是学制的精华,中学由 4 年延长为 6 年,克服了旧制 4 年造成中学基础知识薄弱的缺点,中学水平提高并改善了与大学

8、的衔接关系,也便于兼顾其他方面需要;中学分为初中、高中两级,增加了地方办学伸缩余地,也增加了学生选择余地;中学实行分科选科制,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加强职业教育,充分兼顾升学和就业。(4)师范教育种类增加,程度提高,设置灵活。(5)取消大学预科,缩短高等教育年限,既保障了中等教育的年限,也有利于大学专门化教育和提高研究水平。从二者的内容到年限到指导思想到中国化程度都有根本的区别,体现一种历史的进步。6 【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恢复因战争被破坏的教育系统,英国政府于 1944 年通过了以巴特勒为主席的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教育改革方案,即1944 年教育法 ,又称巴特勒教育法 。1944 年教育法

9、是英国教育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法令,它决定了英国战后教育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它对中央和地方权限的调整,建立了比较符合英国文化教育传统和不同党派利益的教育领导体制。双轨制的结束及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国民教育制度,确定了“人人受中等教育”的观念,扩大了国民教育的机会。它是英国教育制度的主要基础。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 题,共 40 分)1 【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部分第八章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第四节创造性及其培养的相关内容。2 【解析】确定教学任务,不仅要依据教育目的,而且要考虑教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据此,我国基础教育的教学任务有以下几个

10、方面: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体力、智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正确的思想、价值观、情感与态度。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教学过程必须以交往为背景和手段;教学过程也是一个促进学生身心发展、追寻与实现价值目标的过程。3 【解析】2001 年 6 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掀开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序幕,内容是: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的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

11、价体系;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的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新课程改革的特点:(1)注重课程的发展功能;(2)实现课程设置的整合性;(3)关注实施过程与科学评价;(4)进一步加大课程管理的弹性化。4 【解析】我国学校德育内容是多方面的,并且随着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在不断变化。中小学德育的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和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正确人生观和科学世界观教育。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品德的过

12、程。(1)德育过程是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能动地实现的;道德活动是促进德育要求转化为学生品德的基础;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2)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信意行的过程德育要有全面性,促进知情信意行的和谐发展;德育具有多开端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德育要有针对性,对知情信意行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3)德育过程是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过程在德育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培养他们的知情信意行和促进他们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都有赖于提高和发挥学生个人的自觉能动性和自我教育能力。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4 题,共 80 分)1 【解

13、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学原理部分第十二章教师第二节教师的素养的相关内容。2 【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中国教育史部分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第二节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3 【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三章学习及其理论第五节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的相关内容。4 【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外国教育史部分第七欧美教育思想的发展第十节杜威的教育思想的相关内容2011 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一、名词解释(每题 5 分,共 30 分)1义务教育 P482国家课程3学习策略 P3844最近发展区

14、P3195真实验设计6测验二、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40 分)1简述赫尔巴特 P279 在世界教育史上的学术贡献。2简述我国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演变 P45。3如何理解教育行动研究?4简述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基本内涵 P100。三、论述题(每题 20 分,共 80 分)1试论学生评价 P76 的类型及其教育作用。2试论教育研究范式的演进。3试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P323 以及教育应用。4试论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 P37 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2011 年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综合真题详解一、名词解释1 【解析】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

15、,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其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符合我国的国情,是适当的。2 【解析】从课程开发的主体来看,可以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 ,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一般来说,中央集权的国家比较强调课程的统一性,较多地推广国家课程,而地方分权的国家比较强调课程的多样性,较多地推广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府已经认识到,虽然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不同的课

16、程形式,但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在推广国家课程的同时,应该允许开发一定比例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而推行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学校,也不应该贬低或排斥国家课程。3.【解析】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用的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其中,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上的策略称为学习认知策略,用来调节控制学习过程,保障信息加工过程有效进行的学习策略则称为学习监控策略。4.【解析】维果茨基认为,在进行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维果茨基把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即独立解决问题

17、的真实发展水平和在成人指导下或与其他儿童合作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弄清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即最近发展区,将会大大提高教学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5.【解析】在随机化原则基础上分配被试,能够充分控制全部内在的无效变异源和外在无关因素的影响,以获得比较准确的实验结果的设计。它是相对于准实验设计而言的。所谓真实验设计是在各种设计方法中要求控制条件最严密、操纵自变量最有效和测定记录因变量最准确的一种。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常常需要将这类研究置于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也称为实验室研究设计。6 【解析】测验是用以测量个体的行为或作业的工具。它通常由许多经过适当安排的项目(问题、任务

18、等)构成,被试对这些项目的反应可以记分,分数被用于评估个体的情况。测验通常分为智力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成就测验、态度测验、价值测验,等等。各种不同的测验有着各自不同的特性、不同的适用范围、不同的测验规则与程序。测验的实施方式有个别测验和集体测验两种。二、简答题1.【解析】赫尔巴特是近代德国著名的教育学家,提出了建立在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上的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其理论注重课堂教学和知识传授,被认为是传统教育学的旗帜人物,其主要著作有普通教育学 、 教育学讲授纲要 。赫尔巴特教学形式阶段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在严格按照心理过程规律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中的一切因素和活动进行高度的抽象,以建立一种明确

19、的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形式阶段理论不仅反映了人类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本质认识的发展,而且具有广泛的实践意义。正因如此,教学形式阶段理论对 19 世纪后期、20 世纪前期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师范教育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另一方面,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固有的机械论倾向,也使它不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赫尔巴特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心理学化和科学的教育学之父。他丰富了近代教育学理论体系。其思想通过赫尔巴特学派影响了世界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进展,确立传统教育学派,对传统教育的影响巨大。但其理论过于强调教师作用,强调主知主义,从而导致了现代教育对其批判。2.【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

20、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学原理部分第六章教育制度第三节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3.【解析】关于行动研究法的定义,比较全面、系统地揭示这一研究方法的本质内涵的还是其创始人勒温 1944 年的定义:“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成果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 ”教育的行动研究法就是教师在研究人员的指导下,去研究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解决日常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研究方法,是从教育工作需要中寻求课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使研究成果

21、为实际工作者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改善行为的目的研究方法。行动研究法的主要价值:克服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脱节的弊端;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可行性强。教育行动研究关注的不是理论研究者认定的理论问题,而是教育实践者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行动研究不囿于某一种理论知识,而主动容纳和利用有利于解决实践问题、提高行动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特别重视实践者对问题的认识、感受和经验。归纳起来有以下三点:教育行动研究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教育行动研究以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的结合为主要表现形式;教育行动研究以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实际工作进行持续的反思为基本手段

22、。4.【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学原理部分第十二章教师的培养与提高。三、论述题1.【解析】参考答案参加本书教育学原理部分第八章教学(上)中的第六节教学评价。2.【解析】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虽然上述三种思想流派在教育研究中的论点不尽相同,但它们的基本观点还是有许多相通之处:首先,教育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不仅有事实问题,而且更多的是价值问题,教育现象充满着意义和诠释,教

23、育研究是对价值系统的互动关系予以整体性的深入理解,把握现象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其次,人本主义取向的教育研究强调应以整体的观点研究教育现象,研究者应对真实自然情境中的研究对象及与之相联系的全部背景因素进行整体研究,注重对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历史的理解;最后,都强调研究主客体的互动和融合,客体在和主体的积极互动中被重新建构,否认研究中的价值中立,重视主体知识的建构和意识形态能力的批判以及价值赋予和创造的可能性。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研究范式是在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对于社会人文科学研究中的局限性基础上提出的,但它们在克服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缺陷的同时,却也丢弃了实证主义研究式的精华部分,其局限性表现在:一是对“

24、当事人”意义解释的过分尊重势必导致相对主义;二是由于研究者本人是重要的研究工具,因而研究过程与结果直接受到研究者个人品质的制约。与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注重事实世界相反,它表达的是对价值世界的关注,但两者都是以事实与价值分离为前提的,因此对每一种范式的片面推崇都是不足取的。21 世纪是一个倡导多元、尊重个性的时代,随着人们对教育研究对象认识的深入,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最为复杂的社会现象,那么,对它的全方位的理解和把握也就不是一种研究范式可以做得到的,必须倡导一种多元的教育研究范式相互补充、互相融合。因此,正确地看待各种教育研究范式,以多元的范式去研究复杂的教育现象和活动,实现多种研究范式

25、的融合,应该成为新的世纪里教育研究者从事研究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3.【解析】参考答案参见编者的教育综合大纲解析教育心理学部分第二章心理发展与教育中的第三节人格发展理论与教育。4 【解析】参考答案参加本书教育学原理部分第五章中的第二节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首都师范大学 2012 年 333 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教师期待效应教师期望效应又叫“皮革马利翁效应” ,也叫“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教授等人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 6 个年级的 18 个班里随机的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的告诉他们,名单上的

26、这些学生是学校最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 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的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 ,后来又被教育界的人称之为“教师期望效应” 。二、简答奥苏伯尔 P345 关于学习的性质和学习的分类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真题班讲义三、论述1.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P3662.学生评价理论和实践的当代走向真题班讲义3.教育的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真题班讲义4.当代教师素养的构成 P975.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和意义真题班讲义首都师范大学 201

27、3 年 333 教育综合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 1.实验教育学 P2892.课程标准 P523.诊断性评价 P764.有意义学习 P3455.标准参照测验6.终身教育 P49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设计的基本特征 2.简述班级组织的特点 3.简述实验研究的特点 4.简述当代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三论述题 1.论述质性研究对教育的实战意义与影响 2.论述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对其成长的作用 3.论述皮亚杰的道德认识发展理论 P315 对教育的影响 4.试论教师的专业及教师专业发展 P99 的现实2014 年首都师范大学 333 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回忆版)一、名词解释学校教育制度 P43国家课程学习动机 P360教学 P64常模参照测验 P415还有一个不记得了二、简答题1 简述实用主义教育学 P7 的观点2 不记得了3 不记得了4 不记得了三、论述题1 移情的内涵及其意义2 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3 教师职业形象及其实现4 访谈法的适用情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