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 . s, , , 2004年高考综合能力测试基础训练 历史分册参考答案基础训练一 第一单元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一、选择题1.A 2.D 3.B 4.B 5.C 6.A 7. C 8.D 9.B 10.C 11.D 12.B 13.A 二、材料解析题14(1)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的各级官员吸食鸦片情况严重。材料2反映了鸦片贩子贿赂清政府各级官员,以便于鸦片走私。同时也反映了清政府各级地方官吏收受、索要贿赂,以供吸食鸦片之需。 (2)互为因果关系,由于大部分官员吸食鸦片,导致政治腐败,贪污受贿泛滥;同时官员的受贿又反过来为鸦片走私大开方便之门。 (3)。中国不但没有禁止住
2、鸦片走私,反而随着鸦片的走私助长了清朝的吏治腐败。 (4)。鸦片走私官员吸食鸦片,腐蚀了清朝官员,加剧了清朝腐败。三、问答题15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列强侵华主要以私鸦片、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为主要方式的经济侵略。外国商品由于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开始并没有打开中国市场。于是,列强以其强大的国力对中国发动二次武装侵略,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条约。列强凭借夺取的政治经济特权,如海关管理权,内河航运权,内地通商权,片面最惠国待遇权等,逐步实现了中国倾销商品的愿望。南京条约打开中国东南沿海五个通商口岸;天津条约增开10个商埠沿中国海岸线南北展开,又沿着长江向内地延伸;北京条约则把商埠开到了清政府的统治心
3、脏地区。1865年,中国对外贸易第一次出现逆差是一个重要标志。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基础训练二 第一单元 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2)一、选择题1.A 2.C 3.C 4. D 5.C 6.D 7.D 8. B 9.C 10.C 11.C 12.C 13.D 14.C 15.C 16.D二、材料解析题17(1)以天朝上国地位自居,表示欢迎外人来访,准许外人自由活动,希望他们帮助太平军反清。(2)承认西方国家的长处,主张有限度的开放,外人活动应有益于天国,不准毁谤天国的政策法制。 (3)共同处:都体现了太平天国的自主精神,表明了愿与外邦交往的态度。不同处
4、: 前者自尊自大抱有幻想, 后者较为切实且对外邦人有所警惕。 三、问答题18(一)新时代特点:太平天国运动在反封建主义的同时,又担负起反对外来侵略的任务。太平天国的一些领导人开始向西方寻求真理,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途径。(二)产生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这样一个新旧交替年代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片战争后,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启迪人们面对现实,探索救国之路。太平天国的一些领袖主张学习西方,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一
5、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三)评价:太平天国的反封建斗争,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对外国侵略者的大规模的武装斗争,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太平天国运动,揭开了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一种先进的思想,但由于缺乏实现的社会条件和阶级基础,没有能够实行,也没有在农民群众中产生实际的影响。基础训练三 第二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一、选择题1.B 2.B 3.B 4.A 5.B 6. A 7.B 8.B 9.B 10.C 11. B 12.B 13.B 14.A 15
6、.B二、材料解析题16.(1)购买制造性机器,培养近代工业技术人才;促进作用,加快发展。(2)政治制度,儒家思想。(3)学习外国先进技术为变,封建制度,儒家思想不能变。三、问答题17.(一)产生:鸦片战争后,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一些官僚地主商人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于是产生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伴随着近代工业的出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诞生了,而中国的无产阶级于19世纪40年代起,在外商企业里就早于中国资产阶级而诞生了。(二)特点:中国新的经济因素和新的阶级力量,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7、。因此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既有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压迫、束缚的革命性,又有依赖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妥协性。 中国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主要来源于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人数不多,但比较集中,深受三种压迫剥削,政治上毫无权力,因此具有强烈的革命精神。基础训练四 第二单元 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2)一、选择题1. C 2.B 3.B 4.D 5.C 6.C 7.B 8.C 9.C 10.C 二、材料解析题11.(1)君主立宪,三权分立学说。(2)利用变法来抵制农民起义;幻想得到帝国主义支持。(3)不敢触动封建统治基础,不敢发动农民阶级,不敢提
8、出反对帝国主义。(4)不正确。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决定实行改良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戊戌变法失败是必然的。三、问答题12.(1)表现: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输出资本;掀起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行动: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和农民阶级的义和团运动。(3)结果及原因:由于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及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这些斗争最终都失败。基础训练五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清朝的覆亡一、选择题1. B 2. B 3. D 4. A 5.C 6. C 7. A 8.B 9. D 10.D 11.D 12.B 13. C 14.B 15.D 16. A 二、材料解析题
9、17看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资本主义社会的土地问题。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夺富人之田,即没收地主土地。不能。孙中山提出的核定地价实际上是空想,不可能实现。三、问答题18历史功绩: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第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推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出现高潮
10、。失败原因: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得到彻底改变。第一,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第二,辛亥革命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第三,同盟会组织涣散,内部派系复杂,起不到革命政党的领导作用。第四,资产阶级革命派没有真正建立和掌握革命的武装。基础训练六 第四单元 北洋军阀的统治一、选择题1. C 2. B 3. C 4. C 5. A 6. C 7. B 8. D 9. B 10.D 11.D 12. A 13. B 14. C 15. A 二、材料解析题16第一,倡导发展民办纺织和钢铁工业“
11、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第二,合理引进外资,发展民族工业。第三,抓住一战有利时机,获得丰厚利润。一是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二是1901年新政,奖励实业;三是一战。帝国主义在华盛顿会议以后,侵略加剧,军阀混战。一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发展前途;二是实业救国的道路行不通。三、问答题17斗争:二次革命:由于国民党力量涣散和袁世凯实力强大,“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反袁的护国运动。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各地纷纷独立,蔡锷、李烈钧等宣布云南独立讨袁,袁世凯复辟失败,中国出现了军阀割据局面。护法运动。1917年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反对北洋军阀,1918年由于南北军阀勾
12、结,护法运动失败。 启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资产阶级革命派提不出科学理论,没有群众基础和力量;国民党组织涣散,革命缺乏一个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要想革命成功,必须有自己的武装;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是革命的敌人,要完成民主革命,必须反帝反封建并举。基础训练七 第五单元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运动(1)一、选择题1.A 2.B 3.B 4.C 5.A 6.B 7.A 8.c 9.D 10.D 11.B 12.A 13.B 14.A 15.B 二、材料解析题16(1)6月3日以后五四爱国运动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启导广大人民的觉悟”,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这场运
13、动的迅猛发展使北洋军阀非常恐惧。(3)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虽然起了先锋作用,但如果没有中国工人阶级参加,并发挥主力军作用,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就不能迫使北洋政府在人民面前低头。三、问答题17政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出现新调整,由日本独占到美国优势的共同支配,导致中国国内军阀混战加剧;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灾难深重,中国革命继续高涨。经济: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进一步发展,一战后又陷于萧条。思文: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传播。生活:人民民主觉悟提高,共产党应运而生。基础训练八 第五单元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运动(2)一、选择题1B 2.C 3.A 4.B 5.D 6.B 7.A 8.D 9.A 10
14、.B 11.C 12.A 13.A 14.B 15.B二、材料解析题16. 相似之处:反帝反封建的,建立统一的独立的共和国。区别:有原则区别。中共还有彻底实现人民权利,八小时工作制和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民主革命阶段之后,还有一个社会主义革命阶段,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高纲领。三、问答题17转变: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原因: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是运动的主力,运动中具有初步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如李大钊、陈独秀等起了领导作用。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中国无产阶级建立了自已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中国民主革命的
15、领导责任由中国共产党担负之后,其前途必须是社会主义,这一点清楚地体现在中共二大制定的纲领中。不同:19世纪40年代是中国革命性质的转变,由单纯的农民阶级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演变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民主革命,20世纪初是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从整个进程看,革命的任务和性质没有变化,变化的根本因素是领导力量。基础训练九 第五单元 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大革命运动(3)一、选择题1C 2.B 3.C 4.A 5.D 6.C 7.C 8.A 9.C 10.C 11.B 12.D 13.D 14.B 15.A 16.B 17.C 18.B二、材料解析题19(1)进出口贸易
16、税减说明省港大罢工沉重打击了英帝国主义经济利益。(2)旨在打破各帝国主义的联合,争取广东商人的中立,并繁荣广东经济以增加广东革命政府收入。(3)说明省港大罢工打击了英国利益,达到了预期目的。认识:省港大罢工是在革命统一战线领导下进行的反帝斗争,其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反帝怒火;大罢工的胜利是革命统一战线领导组织和全国人民支持的结果,其反映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二、问答题20当时中国仍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民主革命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构成革命的主力。在十月革命影响下,在工人运动发展和马克思主义传播基础上建立共产党,使中国革命出现两个领导阶级和政党听特殊局面。中共在这一
17、时期是在新三民主义旗帜下进行革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1)新三民主义不仅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也代表着工农利益,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基本一致,成为各阶层人民共同奋斗的旗帜。(2)无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在革命理论和实践上也尚显幼稚。(3)国民党力量及影响较大。基础训练十 第六单元 国共政权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D 2.c 3.D 4.B 5.A 6.A 7.C 8.C 9.C 10.A 11.C 12.C 13.A 14.C 15.C二、材料解析题16(1)西安事变发生后,日本企图挑起中国大规模的内战,乘机侵华;亲日派头子何应钦部署讨伐张、杨,企图置蒋于死地,以夺取统治地位;
18、宋子文等亲英美党派主张和平解决,以营救蒋介石和维护英美在华利益。(2)其含义是:如果使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则国共两党从此由内战走向和平,由分裂对峙走向合作抗日,中国革命就由国内战争时期进入抗日战争时期。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3)是指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围剿。由于西安事变阻止了他继续进攻红军,蒋介石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三、问答题17敌人营垒变化:国民党新军阀代替了北洋军阀;国民党各派系之间争斗和混战更加激烈;“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内部出现了新变化。社会矛盾变化:中国人民与北洋军阀的矛盾解决了,而与国民党新军阀的矛盾激化。“九一八”
19、事变后,民族矛盾上升,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对峙局面结束。革命形势变化: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随着“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革命形势重新高涨,但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革命遭受惨重损失。红军长征胜利后,逐渐形成抗日救亡的新局面,革命势力又重新上升。共产党内的变化:中共“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的“左”倾错误,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基础训练十一 第七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A 2.A 3.D 4.A 5.D 6.C 7.B 8.A 9.A 10.D 11.B 12.C 13.A 14.C
20、15.A二、材料解析题16(1)否。早在皖南事变前,蒋介石就密令对新四军以“极周密的处置”“勿再宽容”,并为此确定了“将其解决”的计划。(2)害怕中共在抗日战争中力量不断壮大,日本帝国主义的诱降。(3)影射中共“有意破坏抗战”,称江南、江北新四军为“江南匪部”“江北匪伪”。(4)坚决回击,重建新四军军部,新四军在大江南北继续抗战。目的是以斗争求团结,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问答题17.认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矛盾居第一位,阶级斗争必须服从民族斗争。但不能否认阶级斗争,必须以阶级斗争促进民族斗争。政策:对国民党实行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所谓联合,就是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维持国共合作,巩固和
21、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敌后战场,减轻国民党下面战场的压力,促使其继续抗战。所谓斗争,就是要阻止国民党顽固派的投降、分裂、倒退活动,必要时要针锋相对,予以揭露与回击,中国共产党处理皖南事变就是以斗争求团结。斗争中还要注意团结各民主党派,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破坏抗战的罪行,发展团结抗战的局面。评价:既联合又斗争的政策,既记取了大革命时期“一切联合,否认斗争”的教训,又接受了十年时期“一切斗争,否认联合”的教训,是中共统一战线思想的重大发展。实行这个政策,使党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始终能清醒地全面地看问题,保证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基础训练十二 第八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1)一、选择题1. D 2.A 3.
22、B 4.C 5.D 6.C 7.B 8.C 9.B 10.A 11、D 12、C二、材料题13.(1) 1945年秋,重庆。(2) 指,因为美蒋集团推行“假和平,真内战”。三、问答题14(1)国际方面:抗日战争胜利后,中日民族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战后的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妄图在中国建立一个稳定、统一的亲美反共政权,从而控制中国。 (2)国内方面: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阴谋发动内战,以消灭人民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主张避免内战,和平建国;改组国民政府,保证人民享有民主自由权利。民主党派
23、和无党派人士主张改组国民政府、召开国民大会、实施、整编全国军队、制定宪法。1946年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15政治方面: (1)1946年召开由国民党一党包办的国民大会,确认了以蒋介石独裁统治为核心的国家制度,遭到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抵制和反对,蒋介石在政治上空前孤立的境地。 (2)国民党制造一系列暴行,破坏民主团结,破坏和政协决议。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人民民主运动。 (3)以中国民主同盟为首的民主党派,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和蒋介石集团决裂,同中国共产党并肩战斗。 经济方面: (1)1946年中美签订关于,美国商品独占中国市场。 (2)财政金融方面,国民政府增加苛
24、捐杂税,滥发纸币,造成货币贬值,物价飞涨。 (3)由于美国商品的涌入和官僚资本的压制,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 (4)国统区的农业生产衰退,粮荒严重。基础训练十三 第八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2)一、选择题1. D 2.B 3.C 4.B 5.C 6.B 7.D 8.B 9.A 10.C 11.B 12.D 13.D 14.C 15.C二、材料题16. (1)因为革命胜利后,还面临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艰巨任务。 (2)因为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在全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在此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既要虚心学习建设国家的经验和方法,
25、又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进攻与腐蚀。三、问答题17.(1)国民党方面:发动内战,实行一党专政,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贪官横行,统治腐败,经济崩溃,物价暴涨;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共产党方面: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奋斗;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基础训练十四 第九单元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1)一、选择题1. B 2.D 3.C 4.A 5.C 6.D 7.C 8.A 9.B 1
26、0.D 11.B 12.D 13.B二、材料解析题14. (1)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2)发展生产是维持政权的先决条件,革命政权的最终目的是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3)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打击投机倒把活动;合理调整工商业;工矿企业进行生产改革和民主改革,在农村中引导农民互助合作,兴修水利。通过上述措施,到1952年底,国家财政经济根本好转,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三、问答题15. 严峻形势:(1)国内有国民党残敌和特务、土匪的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状态。 (2)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敌视新中国,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包围威胁,企
27、图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措施和斗争:(1)政治上:追歼残敌,统一祖国大陆;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剥削制度;镇压反革命,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抗美援朝,赢得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开展“三反”“五反”运动。(2)经济上: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稳定物价,统一财经;领导人民大力发展工农业生产,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3)外交上:积极开展独立自主的外交活动,与苏联等国建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提高国际地位。基础训练十五 第九单元 人民民主政权的巩固和 向社会主义的过渡(2)一、选择题1.C 2.C 3.B 4.B 5.C 6.C 7.D 8.D 9.A 10.B 11
28、.C 12.C 二、材料解析题13. (1)由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私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途径是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2)材料2中的成就是由于材料1中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说明当时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三、问答题14.(1)历史条件: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民主改革和社会斗争,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的国营经济,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合理调整工商业,使其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土地改革完成后在农村进行了各种形式的互助合作,积累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经
29、验;三年的经济恢复工作顺利完成,国家的经济状况有了根本好转,为国家有计划进行经济建设造了条件;抗美援朝的战局早已稳定,和谈即将达成协议,为国内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经验和经济制度对我国具有榜样作用。(2)基本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总路线规定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逐步进行并实现“一化三改”,符合当时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15.(1)1953年,中共公布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并制定“一五计划”,在进行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开始了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
30、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2)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大表大会,制定和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基础训练十六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一、选择题1. A 2. D 3. C 4. B 5. A 6. D 7. A 8. A 9. C 10.D 11. A 12. A 13. C 14. B二、材料解析题16大跃进人民公社“左”的错误导致严重经济困难,中共已认识到“左”的错误的危害,着手纠正“左”的错误。大会认真总结了“左”的错误表现和产生的原因,从中吸取了教训,这对进一步纠正“左”的错误有积极作
31、用,也为战胜经济困难、恢复国民经济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大会对大跃进人民公社基本方向和主要原则上的左倾错误认识不足,还没有从根本上纠正“左”的错误。三、问答题17中共八大提出的正确思想:主要矛盾是人民希望建立工业国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建设先进的工业国,经济建设应坚持综合平衡、稳步前进的方针。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并修正了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正确论断,对经济建设产生消极影响。1958年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违背八大经济建设稳步前进的方针,“左”的错误泛滥,经济建设蒙受巨大损失。1959年反右倾斗争使阶级斗争扩大发展到党内,经济建设“左”的错误更加严重,
32、导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1960年中共开始纠正“左”的错误,通过调整国民经济,召开七千人大会措施,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基础训练十七 第十单元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一、选择题1. B 2. A 3. C 4. C 5. D 6. D 7. C 8. B 9. C 10. C 11. C 12. D 13. D 14. D 15. B 16. A 二、材料解析题17认为一大批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要颠覆无产阶级专政,中国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对阶级斗争形势作出了完全错误的估计。思想上的目的是批判资产阶级反动思想,巩固无产阶级思想阵地;政治上的目的是夺取被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掌握的权力,巩固无
33、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实践的结果与原来的目的不一致。因为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理由是错误的,实践上混淆了是非界限、敌我界限,导致了内乱,经济建设蒙受了巨大损失,无产阶级政权和思想阵地不仅没有巩固反而削弱了。提出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三、问答题181967年2月,叶剑英挺身抗争,强烈批评江青和中央文革小组在“全面夺权”中的荒谬做法,遭到江青一伙的迫害,被诬陷为“二月逆流”。 1971年9月,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林彪策划的反革命政变,“九一三”事变后,林彪反革命集团垮台,也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破产。 “九一三”事变后,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
34、常工作,排除江青一伙的各种干扰,纠正“左”的错误,国民经济一度回升。 1976年4月,各地发生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的“四五”运动,虽受到镇压,但为后来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1976年10月,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和叶剑英采取措施一举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结束。基础训练十八 第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1)一、选择题1. B 2. B 3. A 4. C 5. A 6. B 7. D 8. B 9. A 10. C 11. B 12. B 13. A 14. C 二、材料解析题15仍然坚持“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继续犯“左”的错误,党的指导思想仍然没有改变。
35、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打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三、问答题1619491952年,虽然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党的工作重心放在恢复和发展生产上,但由于这一阶段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矛盾,巩固人民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成了党的主要任务,结果完成了民主革命,工农业生产得到恢复。19531956年,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党制定了“一化三改造”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把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同时并举。结果完成了三大改造,工业化建设
36、开始起步。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中共“八大”提出了建设强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任务,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时期。60年代初,随着党在阶级斗争问题的认识上不断发生偏差,“左”的错误逐步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造成了十年动乱。“文革”结束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十一届三中全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进入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认识:首先,党的工作重心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按客观规律办事。其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
37、力,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基础训练十九 第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2)一、选择题1. A 2. A 3. A 4. B 5. C 6. B 7. D 8. A 9. A 10. D 11. B 12. B 13. C 14. A 15. C 二、材料解析题16答案选A。除厦门外,深圳、珠海、汕头均在广东省。既便于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发展新兴工业,又可利用当地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发展出口加工业。答案选B。三、问答题1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对内改革,对外开放。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整个新时期改革开
38、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全面的阐述。中共十五大确定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基础训练二十 第十一单元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3)一、选择题1. A 2. D 3. D 4. B 5. D 6. B 7. B 8. C 9. A 10. B 11. D 12. A 13. D 14. A二、材料解析题15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39、求同”指共同的经历,即受过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掠夺和统治,同时希望解除殖民主义的奴役和灾难。“存异”指各国采取的不同社会制度和政策。我国与更多的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三、问答题16政策:孤立遏制。表现: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原因:第一,“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格局,美国凭借其实力谋求全球霸权。第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美国在远东的战略计划。结果:第一,中国实行“一边倒”方针,坚决地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第二,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和反帝立场,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调整:改善中美关系。原因:第一,长期孤立遏制中国的破产,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第二,美苏争霸中由攻转守处于不利地位。第三,国内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美国实力下降,需调整全球战略,收缩亚洲战线,集中力量与苏联争霸。表现及结果:第一,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发表,中美关系开始结束敌对状态,走向正常化。第二,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