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注传统文化的缺失我们现在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生存是必须的,竞争是残酷的,孩子美好的未来没有必要的、基础的知识是不行的。所以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担忧和焦虑,唯恐孩子学不好知识和技能,影响未来的前程。孩子除了学校的正规教育之外,还要上各种特长技能培训班。家长觉得该教的都教了,孩子该学的也学了,但是广大的家长仍然忽视了一个方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可能家长会说,我们孩子学这个有必要吗?全球的文化发展中一个新的趋势是中华文化正在崛起,现在全球设置的孔子学院已经有80 多所,有更多的国外人士在了解和学习中国语言和中国传统文明。如果现在我们仍不能珍惜我们祖上留下的宝藏,我们中华的文明精髓不能很好地代代传承,
2、我们的子孙就活不出中国人真正的精气神。我们民族是个了不起的民族,我们的宝贵文化财富千年传承,是多少世界上其他的民族所仰慕。很多国外的人到中国来留学,来旅游,正是心中带着对中国文化的崇敬所来。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根,不要丢了西瓜拣芝麻。很多的学生语文学的不怎么样,不会阅读文章和分析文章,不会写篇像样的作文,更有多少孩子能读懂文言文?但是这些孩子整天在学英语,英语是有用,但是你毕竟是生活在中国,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现在我们看到很多的青少年“哈韩” ,穿着肥大的裤子,其实现在流行的这种肥大的裤子正是韩国传统的民族服饰所演化而来的。韩国人把他们的民族服饰流行到了世界,起码是流行了中国。中国呢?喝杯好
3、茶要比喝可乐、果汁等任何饮料都要好 ,中国的瓷器、丝绸等真正的好东西都卖给了外国人,国内的人是越来越少能享用到这些中国特有的东西。人们用眼前的小利而牺牲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大财富。中国的文化精华是完全地走向世界,它在国内的根生长的越来越细小,越来越脱离土壤。好在有很多的人已经警觉,开始关注这一问题。让你的孩子学点中国传统的知识吧,汉语要比英语运用的地方多,连母语都不重视学习的学生,对自己的民族历史都不熟知都不热爱的人,你能指望这样的孩子有多出色?我们培养的是中国人,不是英国人或美国人,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该坚持的就一定要坚持,完全的西化而没有根的人,其实就不再是中国人了。我们家长能做的是给孩
4、子创造一些接触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比如去博物馆、去旅游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当然途径很多,也包括用心学好语文、历史等学科。 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这样的教育意识和用心,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才能代代传承。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儿 谁还在守卫传统?!想问问 我们这个时代的孩儿 喝牛奶吃面包长大的孩儿 谁还坚守在我们的传统文化这边 请顶一下 日本有成人礼 一些节日要求每个人都要身着和服 韩国每一个小孩都有自己的韩服 我们有什么? 我们还剩什么? 想想过去 我们也是玩拾果果 丢沙包 跳皮筋 弹玻璃球长大 可现在 整天与网络为伍的我们不妨问问自己 平时学汉语的时间有没有学英语的时间长? 古诗能背出几首? 国画家能认
5、识几个? 古典乐器谁能叫上它们全部的名字? 泱泱华夏的灿烂文化 只成了我们课本里形容的空洞文字 或许 在我们这代的手里 有些就要失传了 我想 如果我们还有那么一点点愧对祖宗的心情 就该行动了 哪怕我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每人都守卫一项传统 都可以想像那该多好啊 新儒学大师杜维明教授:中国儒学比韩国弱多了(图)有关儒家文化影响力的调查显示,韩国首尔领先,中国上海排在最后 国学班开办、国学大师开评、国学短信开通、国学博客开放中国的“国学热”可谓持续升温,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论。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被认为是新儒家第三代的领军人物,日前, 环球时报记者在哈佛燕京学社社长官邸,就中国儒家文化的
6、一系列问题对杜教授进行了专访。 1、 中国的文化断代很严重 曾有一个关于“儒家文化在东方各国影响力”的调查,结果受调查的几个国家和地区中,最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是韩国,中国内地排在最后一位。作为儒学的母国和发源地,中国的处境为何如此尴尬? 杜维明:不仅要打倒孔家店,其实从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社会,特别是知识分子阶层,有好几个特别有影响力的传统。一个是悲愤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受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又无能为力。再一个就是革命主义传统,还有一个就是反传统的传统,甚至造反有理的传统。这几个传统结合起来,发生了“化学变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当中,传统文化的声音的确相对薄弱。如果把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分开来,在
7、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传统中,传统文化的比重并不很大。目前的这个情况是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变局,也就是李鸿章所说的“三千年来未有的大变”。但慢慢地,这种传统现在正在恢复,可能会逐渐回到一种正常的情况。 记者:近代以来,儒家文化受到了怎样的冲击呢? 杜维明:从鸦片战争(1840 年)到新中国成立(1949 年)的 109 年当中,每 10 年就会出现一次大的变动,如太平天国、不平等条约、日本的侵略、清朝的覆灭、军阀割据、国共两党抗衡等。从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每 5 年就有一次大的变化:从朝鲜战争到大跃进,从三年自然灾害到集体农场,再到文化大革命,每次变化都惊天动地。如果从教育角度来
8、看,中国文化的确是源远流长,但近代中国 166 年文化断裂的情形非常严重。所以中国人才会出现“集体健忘”,甚至这个“集体健忘”还是我们主动自觉的。这使得我们对历史的重新改写和回顾,看起来就多元多样。我们认为,整个传统文化的发展就是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现在要进入一个新的社会发展阶段,儒学是应该扬弃的糟粕。 记者:现在有人常提文化的断代,您认同这种说法吗? 杜维明:中国的文化断代的确很严重,主要表现在五四以来,尤其是现代,影响了很多代人。这种情况非常让人忧虑。举个例子,北京大学是中国最老的现代大学之一,但是京师大学堂时期的北京大学、五四运动时期的北京大学、五四以后国民党当政时期的北京大学、解放以
9、后的北京大学、文革以后的北京大学都很不一样。这中间不仅北大的校址变了,它的教育理念、理想人格、学术目的都变了,学校的很多档案也流失了。 可以说,在全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出现文化断代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个情况和日本、韩国和美国都有很大不同。虽然在二战中吃了原子弹,但日本的学术谱系从来没有中断过。相比之下,从五四以来,在中国大陆,一个人从小学到大学中间不受干扰的人几乎很少。韩国有专门的儒教大学,跟其他精英大学能相提并论 记者:跟韩国、新加坡乃至中国台湾相比,中国大陆在保持儒学传统方面的差距主要在哪里? 杜维明:第一,知识精英是否认同儒家文化。在韩国,有专门的儒教大学,名叫成均馆,跟韩国其他最好
10、的精英大学可以相提并论。成均馆的命名来自中国元代的太学、国子监,有超过 600 年的历史,我去参观过。相比之下,中国有一些知识精英都强烈反对儒学,认为儒学是造成中国长期落后的重要原因。 第二,政界和企业界是否推崇儒家文化。在韩国和日本,很多政界和企业界领袖都非常重视儒家文化。比如韩国三星集团一直在赞助成均馆,它每年都向成均馆投入成千上万的资金,三星集团认为这对它是莫大的荣誉。 第三,生活世界是否体现儒家文化的精神,这是最有趣的。比如在韩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重视儒家礼节,韩国人每年都要祭孔。而且韩国人很较真,认为祭孔必须使用明代的仪式,清代的仪式不够正宗,这是韩国的传统。十五六世纪,儒学在朝鲜
11、族全面发展,韩国的年号基本上是顺着明代的年号,他们认为满清入关是对儒学的摧残。韩国的祭孔仪式非常庄严,弥漫着祭奠至圣先师的氛围,政府也很重视,经常是教育部长以上的官员亲自出席。在中国台湾地区,人们也搞祭孔,也至少是台北市市长和“教育部长”出席。大陆最近也恢复了祭孔,但相比之下,旅游观光的色彩太浓,不够庄重,无法跟韩国比。 另外,韩国对儒家文化的推崇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节。比如 1000 韩元是韩国流通最广的货币,大约相当于 1 美元。这张钞票的正面印着一位慈祥长者的人像,他就是韩国大儒李退溪,像下是他的生卒时间(15011570 年)。李退溪号称“韩国朱熹”,是朝鲜李朝时代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为
12、朱子学说在朝鲜半岛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有人评价他为“朝鲜五百年推为第一儒家”。李退溪的人像旁边印着一个投壶,这是古代儒家学者游戏用的。钞票的反面印刷的建筑群是陶山书院,由李退溪一手创办,地位相当于中国的白鹿洞书院。 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学术地位比商学院要高 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大陆出现了祭孔、读经、建立国学院等现象,如此密集地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学进行重新认识与推崇,但总的说来我认为还是力量太薄弱,因为我们毕竟是从零开始。如果与日本对日本传统文化、美国对美国传统文化、法国对法国传统文化、韩国对韩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相比较,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的境遇是很糟糕的。我们必须考虑,怎么才能把民间社会很
13、薄弱的儒家文化资源变厚实。 现在在中国,影响社会的力量多半来自学术领域之外,突出表现在超女、歌星影星等。真正的英雄似乎都是企业界领袖、歌星影星或者运动员。我很希望影星歌星运动员或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们都能够有比较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但很多人对于宣扬传统文化并不是很自觉。 中国人接触的价值领域太单一,过于突出政治经济,对文化不重视。比如中国的精英绝大多数愿意考理工或者医学,所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认为学习文史哲好像没什么出路。就是学习社会科学的也大多选择企业管理和外文。从事中国文化研究的,不仅在大陆,就是在整个华人文化圈中都比较少。在美国,从事文史哲研究的大半是出于自己的兴趣。而在文史哲
14、研究中从事中国研究的,又是精英中的精英。美国的大学校长,多半也是文史哲出身。在哈佛大学,文理学院的学术地位比商学院要高。在日本,清流(人文学者)比较清苦,但社会地位极高。我很熟悉的一个日本学者冈田武彦,他的亲戚中企业家不少,他的薪水比他兄弟低得多,但他在家里最受尊重。另外,学术界的工作比较稳定,可以长期发展,容易得到满足感。比如医学外科手术,做上 1000次,是很乏味的重复劳动,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所以医生多半会自己另外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或是音乐或是其他艺术等。现在西方开始逐步接纳儒家文化,开始思考它的人文价值。比如,美国国会图书馆就把论语当作受教育的西方知识分子必须学习的一个文本。 论语是唯一入选的非西方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