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1法学是“是对神和人的事务的认识、关于正义和不正义的科学” ,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A) 。A乌尔比安 B亚里士多德 C伊壁鸠鲁 D托马斯 阿奎那2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曾明确宣布“法学是哲学的一个部门” ,直到(B )以后,法学才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A18世纪中期 B19世纪中期 C19世纪晚期 D20世纪初期3法学与逻辑学共同关注的焦点是(C)问题。A法律论证 B法律辩论 C法律推理 D法律概念4历史法学派是19世纪兴起的一个法学派别,下列哪个选项代表该学派的观点?(B)A法是一种历史现象,是阶级社会的产物B法像语言、风俗、政制一样,是随着民族的成
2、长而成长的C法是由事物的性质产生出来的必然关系D法是在所有的人中确立的,并得到全人类平等遵守的自然理性5从认识论的角度,学者们通常将法学划分为(C) 。A国内法学和国际法学 B立法学和法律社会学C理论法学和应用法学 D法学本科和法学边缘学科1法学与历史学的密切关系表现在(ABCD) 。A法律是凝结的历史 B法律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经验C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法学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D法学中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学说、学派都是历史的产物2下列哪些学科属于人们通常所说的“边缘法学” ?(ABCD)A法律社会学 B法律心理学 C刑事侦查学 D法医学3下列关于马克思主义法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的说法哪些
3、是正确的?(ABC)A马克思主义法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B马克思主义法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C马克思主义法学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和思想D可以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真、善、美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论代替法学的具体原理和方法4法律职业者应具备以下哪些文化素质?(ABC)A广阔的知识背景 B工具性技能 C人际沟通能力 D恪守职业道德5以下哪些是教育部确定的高等法学教育核心课程名称?(BC)A行政法 B商法 C法理学 D外国法制法6以下属于理论法学的是(BCD) 。A犯罪学 B法律史 C法哲学 D比较法总论第二章 法学的研究方法1根据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重要程度,法学方法可分
4、为(A) 。A基本方法和具体方法 B主要方法和次要方法C理论方法和实践方法 D原始方法和派生方法2列宁指出,为了解决社会科学问题,为了用真正获得正确处理问题的本领而不被一大堆细节或各种争执意见所迷惑,为了用科学的眼光观察这个问题,最可靠、最必需、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基本的历史联系,考察每个问题都要从某种现象在历史上怎样产生,在发展过程中经过了哪些主要阶段,并根据它的这种发展去考察这一事物现在是怎样的。以上描述的以下那种法学研究方法?(B)A历史的比较 B历史考察的方法 C逻辑分析方法 D语义分析方法1方法论是指(AC) 。A关于方法的理论 B论证的方法 C关于方法的体系 D关于方法的学科2马克
5、思主义法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分为(ABD) 。A阶级分析方法 B价值分析方法 C比较分析方法 D实证分析方法3实证分析方法主要包括(ABCD) 。A社会调查方法 B历史研究方法 C逻辑分析方法 D语义分析方法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与发展1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作了(C) ,强调不是公平的观念决定法,而是社会经济关系的运动决定法的现象,并且揭露了资产阶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虚伪性。A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B 论犹太人问题C 神圣家族D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2马克思主义法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这两位科学巨人合著的(A)是马克思主义法学诞生的标志。A 德意志意识形态B 共产党宣言C 论住宅
6、问题 D 反杜林论3 (C)特别强调,无产阶级专政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核心。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4下列有关马克思主义法学的表述,错误的是(A) 。A仅指马克思、恩格斯的法律学说 B代表无产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的利益C以唯物史观为基础 D使法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5 (B)同志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1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价值论意义包括(ABC)A致力于分析法的现象的功能状态 B把握法权关系发展的社会人类学向度C深入探
7、求法的现象的价值基础 D “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2下列哪些表述代表着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看法?(ABD)A法不是单个人的个人恣意横行 B法既执行政治职能,也执行社会公共职能C法最终决定于历史传统、风俗习惯、国家结构、国际环境等条件D法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3列宁对关于新的政权建立后如何发展民主、建设法制等问题进行阐述的著作包括(ABCD)A 国家与革命B 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 C 论国家D 无产阶级专政时代的经济和政治 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的准确表达包括(ABC)A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当代中国法律调整的
8、一项基本功能在于合理地协调和平衡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关系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包括(ABCD)A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的社会 B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正的社会C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稳定的社会 D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权威的社会第四章 法理学概述1法理学与部门法的关系是(A)的关系。A一般与特殊 B整体与局部 C理论与实际 D论与史2 “法理学所关心的不是法律的知识(knowledge) ,而是法律的思考或者思想(thought ) 。 ”这一观点是(C)提出的。A罗尔斯 B庞德 C哈特 D卢曼3在中国, (C)在其中国法理学发达史论中最早使用了“法理学”一词。A康有为 B黄宗羲 C梁启超 D杨度1以
9、下哪些是法理学研究的一般性问题(AB) 。A法律解释 B法的适用 C刑事责任 D行政处罚2美国法学家霍尔认为,法理学包括(ABCD) 。A法律价值论 B法律社会论 C法律形式论 D法律本体论第五章 法的概念1法的最终决定因素是(C) 。A统治阶级意志 B阶级斗争状况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历史传统2由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称为(D) 。A行政规章 B行政法C法律 D行政法规3中国古代把“律 ”字解释为“均布”,着重体现的含义是(C) 。A规范 B刑罚 C公平 D正义4在我国现代法律制度中,狭义的法律是指(C) 。A包括宪法、行政法规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B不包括宪法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
10、件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D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5被认为是法律的由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包括(C) 。A国家行政机关的裁决 B审判机关的判决C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 D公安机关的逮捕证6法的调整的对象(A) 。A行为关系 B思想社会关系C利益关系 D各种社会资源7法之所以具有特殊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在于法是(B) 。A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B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的C上层建筑之一 D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8法律创制的主要方式是(B) 。A民间社会逐渐形成 B国家制定和认可 C国家领导人颁布 D天才人物的创造9下列不属于法的特征的是(C)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
11、家意志性的B、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C、法是由原始社会的习惯演变而来的,具有历史性D、法是由严格程序规定的,具有程序性10法在其生效期间是反复适用的,而不是仅适用一次;它所适用的对象是一般的人而不是特定的人。 这些都表明了法具有(D) 。A强制性 B统一性 C权威性 D规范性11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B)意志。A社会 B共同 C集体 D个别1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根本区别在于(D) 。A规范性 B物质制约性 C意志性 D国家强制性1以下哪些表述是非马克思主义的(ABC) 。A “法律政令者,吏民规矩绳墨也”B “法者,刑法也,所以禁强御暴也”C “法是使人们的行为服从规则治理的事
12、业” D “法律就是取得胜利并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的意志的表现”2以下哪些观点不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观点?(ABD)A “法是公共意志”B “法是民族意志”C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 “法是主权者的意志”3法的规范性表现在(ABC) 。A法对人们如何行为提出了明确的指示 B法的内容具有一般性和概括性C法是反复适用的 D法表现为权利和义务4马克思曾经指出:“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马克思的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BCD) 。A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 B人的行为是法的调整对象C法的调整对象是社会关系 D法仅仅调整和约束人的外在行为5法的特征
13、表现为(ABCD) 。A规范性 B统一性 C普遍适用性 D强制性6法同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在(ABCD) 。A制定的方式不同 B表现的形式不同 C对人们的要求不同 D发展的前途不同7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基本形式是(BD) 。A修改 B制定 C颁布 D认可8法与法律的关系(ACD) 。A含义不完全相同 B含义完全相同 C法是法律的内容 D法律是法的形式9法与统治阶级的利益关系是(ABCD) 。A法反映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 B法不是统治阶级个人或集团利益的反映C有些具体的法律规范不一定符合统治阶级的利益D统治阶级的利益是通过一定的个人和机关的活动上升为法10法与国家意志的关系是(ACD) 。A法是
14、国家意志的体现 B国家意志就是法C法是以国家意志的形式表现的 D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利益1法的性质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并且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2任何法都既有阶级性又有社会性。 ()3法愈能反映客观规律,其科学性就愈强。 ()4法由经济基础所决定,只要经济基础没有根本变化,法也不会发生变化。 ()5法所体现的意志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其他因素不能对这种意志的内容发生重大影响。 ()6法具有阶级性,因此法调整的社会关系都是阶级关系、政治关系。 ()7各个社会中法的阶级本质是不同的,但它们所执行的公共事务的内容是相同的。 ()8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凡具有强制力的规范
15、就是法律规范。 ()9在阶级社会,一国范围内的法与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10法是一定阶级的意志的表现,但法不是以意志为基础而是以社会为基础的。 ()11法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它只能是对社会现实的承认和对现状的维护。 ()12在我国当代法学理论中,狭义上的法律专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13法律是一般的概括的规则,可以反复适用,因而具有概括性。 ()14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域的。 ()15法的实然与应然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 ()16法律创制的惟一方式是制定。 ()第六章 法的渊源、形式和效力1根据法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
16、为(A)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2根据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A) 。A根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3根据法的所规定的内容不同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D) 。A根本法和特别法 B国内法和国际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4根据法的创制方式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法可以划分为(B) 。A公法和私法 B成文法和不成文法C制定法和判例法 D普通法和衡平法5在普通法国家中,除制定法外,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还有(B) 。A权威性的法学著作 B判例 C正义和公平概念 D道德6大陆法系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文献是(B)
17、。A 德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B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民法典C 法国民法典和人权宣言 D 法国民法典和德国刑法典7法对其生效以前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在法学上称为(A) 。A法的溯及力 B法的空间效力 C法的时间效力 D法的对象效力8关于法的溯及力的正确表述是下列哪项?(C)A新法制定颁布后对旧法是否有效 B新法生效后,原有法律是否有效C法律溯及既往的效力 D法律颁布后,对它制定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有效力的问题9法的溯及力是指法律颁布后(C)是否适用,适用,则为有溯及力;否则,则没有溯及力。A、对其生效以后发生的事件 B、对其生效以后的行为C、对其生效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D、对其生效以
18、后发生的事件和行为10对于旧法的废止,当今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方法是(A) 。A明示废止 B默示废止 C立即废止 D共同废止11当前各国在法律溯及力问题上,采用的一般原则是(C) 。A从新兼从轻 B从新 C从旧兼从轻 D从旧12中国的法律只适用于中国领土上的公民,这体现了法律对人效力(B)的原则。A属人主义 B属地主义 C保护主义 D综合主义13公私法逐步混合的现象最早出现在(D) 。A1718世纪 B1819世纪 C20世纪中 D20世纪初14下列法律关系中,属于公私混合法律关系的是(B) 。A婚姻法律关系 B票据法律关系 C公司法律关系 D合同法律关系15在当代中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法律关系
19、属于(D) 。A公法法律关系 B私法法律关系 C绝对法律关系 D公私法混合法律关系16根据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从高到低排列的是(C) 。A法律、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 B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C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 D宪法、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17行政法规的制定主体是(B)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国务院总理 D省、自治区、直辖市18地方性法规如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时, (B)有权撤销地方性法规。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全国政协19公法与私法的划分源自(D) 。A古中国 B古希腊 C古印度 D古罗马20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
20、问题的意见(试行) 第184条规走:“外国法人以其注册登记地国家的法律为其本国法,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依其本国法确定。外国法人在我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活动,必须符合我国的法律规定”。该条款所体现的是哪一原则?(D)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原则21A 国公民汤姆劫持 B 国航空器,试图进入 C 国,但在强行驾机飞越 D 国和中国领空交界处时,油料耗尽,飞机只得迫降在中国领域内。适用中国刑法对汤姆追究刑事责任,依据的是(B)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原则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本法规定之罪的,适用本法,但是按
21、本法规定的最高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该条款所体现的是以下哪一原则?(A)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原则2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4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外国人结婚适用婚姻缔结地法律,离婚适用受理案件的法院所在地法律。 ”这反映法的(C)效力。A对象 B对事 C空间 D时间24从1999年11月1日起,对个人在中国境内储蓄机构取得的人民币、外币储蓄存款利息,按20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某居民2003年4月1日在我国境内某储蓄机构取得1998年4月1日存入的5年期储蓄存款利息5 000元,如果该居民被征收了1 000元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处理,违背了
22、法的效力规则中的(C) 。A法律优位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法不溯及既往原则 D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1以下哪些是当代中国法的形式?(AB)A宪法 B行政法规 C经济法 D司法判例2下列哪些选项是法典编篡的特点?(BC)A不改变法的内容 B可以改变法的内容 C是国家立法活动 D不是国有立法活动3以下哪些是当代中国法的正式渊源(ABCD) 。A国家机关制定的决策和决定 B国家和有关社会组织的政策C国际法 D司法机关的司法判例和法律解释4宪法在法的形式体系中居于最高、核心地位,其根本大法的地位表现为(BCD) 。A宪法由全国人大以出席会议的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B宪法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三
23、分之二以上多数通过C宪法的修改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议D宪法的修改应由五分之一全国人大代表提议5根据立法法 , (ABCD)属于基本法律,应由全国人大制定和修订。A特别行政区法 B行政诉讼法 C人民法院组织法 D居民委员会法6以下关于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CD) 。A基本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修改,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进行修改B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的效力低于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C法律的地位和效力低于宪法而高于其他法D商标法属于基本法律,只能由全国人大制定7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主体包括(ABD) 。A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 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C市人大 D较大的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8以下关于公法和私
24、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率先提出公法和私法的划分的是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B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主要存在于民法法系C普通法法系过去没有公、私法划分的传统,即使到现在也不认同这种划分D公法一般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程序法。9法理学所称法的效力,通常指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一般法的效力,即在适用(ACD)方面的效力范围。A对象 B对事 C空间 D时间10各国法的对象效力所实行的原则有(ABCD) 。A属人原则 B属地原则 C保护原则 D综合原则11中国公民甲在日本盗窃了美国公民乙价值2 000元人民币的财物,对于此案的甲(AB):A日本国可以属地原则为依据适用日本刑法审判B中国可以属人原则为依据适用中
25、国刑法追究乙的刑事责任C依据中国刑法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求乙的刑事责任D依据中国刑法不应当适用中国刑法追求乙的刑事责任第七章 法的要素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这一规则是(C) 。A规范性规则B标准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D构成性规则2 “在住宅区内机动车车速应限制在每小时20公里以内” 这一规则是(A) 。A规范性规则 B标准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3根据内容的不同,法律规则可以划分为(A) 。A授权性规则、义务性规则和权义复合规则B调整性规则与构成性规则C强行性规则与指导性规则D规范性规则和标准性规则4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21条
26、第3款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 该规定属于(C) 。A规范性规则 B标准性规则 C授权性规则 D构成性规则5将法律规则分为主要规则和次要规则,主要规则是设定义务的规则,次要规则是授予权利的规则,这是新分析法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法学家(C)的观点A庞德 B边沁 C哈特 D奥斯丁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这是一个(A)规则。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权义复合规则 D禁止性规则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17条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
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 ”这是一个(D)规则。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标准性规则 D规范性规则8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2条规定:“股东应当按期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以非货币财产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这样的规则属于(A) 。A强行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指导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9联合国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的规则课以联合国成员国以保护
28、人权的义务,这样的规则属于(C) 。A强行性规则B义务性规则C指导性规则D禁止性规则10根据原则产生的基础不同,可将法律原则分为(A) 。A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B基本法律原则和具体法律原则C实体性原则和程序原则D公法原则和私法原则11我国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该条款的内容属于哪种规则?(A)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命令性规则 D禁止性规则12下列选项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 。A既有强行性规则又有指导性规则 B有强行
29、性规则而无指导性规则C无强行性规则而有指导性规则 D既无强行性规则又无指导性规则1综合各家关于法律要素的学术,法律要素包括(ABC) 。A法律规则 B法律原则 C法律概念 D法律解释2下列关于法律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ACD) 。A法律规则的改变要比法律原则容易B法律要素包括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意识C法律规则是构成法律的主要要素D法律原则可以指引人们正确地适用规则3判断一个社会的法律要素质量高低的标准通常有(ABC) 。A法律要素涵义的明确性与确定性程度B法律要素间联系的紧密性及协调性程度C法律要素的专门化、技术化程度D法律要素的分类的科学程度4新自然法学派的德沃金认为法是由(B
30、CD)组成的。A概念 B原则 C规则 D政策5社会法学派泰斗庞德将法律归结为(ABD)要素。A律令 B技术 C规则 D理想模式6以下关于法律要素的观点正确的是(ABCD) 。A法律要素质量的优劣通常是衡量法律合理化、科学化程度的重要标志B法律进化的过程本身就是法律要素的质和量提高的过程C法律要素质量越高,法律的可预测性程度就越高D法律要素的确定性程度越高,所包含的正义和理性就越多7法的要素具有(ABCD)的特征。A个别性和局部性 B多样性和差别性C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D稳定性和灵活性8依法律概念涉及的内容来分,法律概念有(ABC) 。A涉人概念 B涉事概念 C涉物概念 D涉时概念9在美国的黑格
31、斯诉帕尔默案中,16周岁的男孩毒死了他的祖父,为的是更快地继承祖父的财产,而那时没有法律规则规定在这种情况下继承人不能继承遗产,我们可以如何处理(BCD) 。A按照严格法定原则,没有法律规则规定的这种情况,必须按照一般法律规则让继承人继承遗产B一般的法律原则在这里与社会伦理不符C可以适用“ 一个人不能从他的不当行为中得利”的法律原则D剥夺继承人的继承权10就适用行政诉讼法法律原则来说,以下(ABD)原则属于基本法律原则。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C原告、被告恒定原则 D辩论原则11下列何种表述不属于法律规则?(ABD)A公民的权利能力一律平等B民事活动应当自愿、公平、等价
32、有偿、诚实信用C合同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全部履行自己的义务D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12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使用人应当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该规范属于(BCD) 。A授权性规则 B义务性规则 C强行性规则 D确定性规则1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94条规定:“本法所称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责的工作人员。 ”这里的司法工作人员概念和日常生活用语中的司法工作人员概念是不一致的。 ()2法的要素是制定法不可或缺的基本质料,习惯法、判例法中没有要素。 ()3将法归结为单一的“命令” 要素的理论,始于法国人博丹,经英国法学家霍布斯,到分析法学派创始人奥斯丁手中,
33、成为主宰西方法学一个多世纪的强势理论。 ()4在法的要素模式道德原则和法律规则模式中,道德原则确定法律原则。 ()5我国法学界长期以来关于法的要素通行的是“法律规范” 说,将法律归结为法律规范单一模式。 ()6法律概念是与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相并列的法的要素。 ()7按概念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将法律概念分为确定性概念和不确定性概念,这样的划分概念就是说有的概念绝对确定,有的概念绝对不确定。 ()8法律规则即法律规范。 ()第八章 法律体系1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的关系是(B) 。A法制体系与法律体系是两个完全不相关的概念B法制体系包含着法律体系C法律体系说明的是呈静态状的法律本身的体系构成,法制体系
34、说明的是呈动态状的法制运转机制系统D法制体系组合在法律体系之中2法律体系是一个重要的法学概念,人们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来理解、解释和适用这一概念,但必须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哪种说法未能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基本特征?(D)A研究我国的法律体系必须以我国现行国内法为依据B在我国,近代意义的法律体系的出现是在清末沈家本修订法律后C尽管香港的法律制度与大陆的法律制度有较大差异,但中国的法律体系是统一的D我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 ,没有部门法的划分,不存在法律体系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可称为(C) 。A法规体系B立法体系C法律部门D法律
35、体系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 。A宪法是我国法律体系的基础性和主导性的部门法B特别行政法是指对特别的主体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的总称C行政法和行政法规是法律体系中两个不同的部门法D民法是指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5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A) 。A法学体系为健全和发展法律体系指出方向、目标和任务,法律体系为法学体系提供条件和对象B从版权法和专利法的主导因素看,将它们列入行政法部门比列入民法部门更合适C作为部门法的行政法,是指国务院以及地方行政机关所制定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D作为一个部门法的经济法,是指调整经济生活领域的一切法律规范的总称1最早的制定法有(ACD) 。A习惯法的
36、整理和记载 B法典 C个别立法文件 D最主要的判决的记载2以下关于法律体系概念叙述正确的有(BCD) 。A法律体系不仅包括一国正在施行的法律,也包括一国将要制定的法律B法律体系包括现行的国内法和被本国承认的国际法C法律体系是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组合,呈现为一个体系化、系统化的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D法律体系的理想化要求是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在协调3划分部门法的标准有(AB) 。A法律的调整方法 B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C社会关系法律所调整的机制 D法律的制定时间4下列诸项中正确的说法是(BC) 。A法律体系是关于法学研究的范围和分科B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法律体系 ,就不会有立法体系;没有一定系
37、统的立法,也就不会有什么法律体系C法律体系是一个国家统一协调的各个部门法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而每个部门法又是由相对独立各具特征的法所构成的D划分部门法的目的是为了方便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国历史上和现行的法5下列诸项中说法的正确是(ABC) 。A法律体系中的各部门法是由同类法律规范构成的B法律调整对象和法律调整方法都是划分部门法的客观标准C一个部门法包括了很多法律规范和具体的法律制度,一个具体的法律制度往往也可以涉及多个部门法D环境保护法是保护自然环境的,因此它所调整的对象是自然现象而不是社会关系6我国的基本法律部门包括下述哪些?(BD)A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B宪法、民法、刑法、诉讼法
38、、行政法C婚姻法、仲裁法、律师法、商法D经济法、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环境法7法律部门划分的原则包括(ACD) 。A整体性原则B规范性原则C均衡原则D以现行法律为主,兼顾即将制定的法律8以下关于宪法的论述正确的是(ABCD) 。A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B宪法是我国最重要的主导的法律部门C宪法是我国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关的组织与活动的原则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根本问题,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基本原则第九章 权利和义务1以下关于西方思想史上权利概念的说法错误的是(D) 。A在罗马法中没有确定的、单独的权利概念和权利分类B中世纪末期权利观念
39、逐渐成为普遍的社会意识C19世纪中期以后, “权利” 和“义务”被作为法律(法学)的基本概念总结出来,权利和义务研究进入实证化阶段D20世纪初期,英美自然法法学家摆脱权利分析中的形式主义和简单化,而注重分析权利概念包含的丰富内容,深化了对权利的理解2关于中国思想史上的权利和义务概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A在中国古代, “权利” 和“义务”的词语已经出现,并且已具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定权利义务的观念B中国古代有关权利和义务及其社会价值的观念、思想、理论相当匮乏C法家的代表人物管仲所说的,社会之需要法律,在于“定分止争” ,其实质并非要明确权利和义务及各自的界限D法律权利和义务概念在中国的出现是
40、19世纪西学东渐之后的事情,经历了漫长的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的认知过程。3甲京剧团与乙剧院签订合同演出某传统剧目一场,合同约定京剧团主要演员曾某、廖某、潘某出演剧中主要角色,剧院支付人民币1 万元。演出当日,曾某在异地演出未能及时赶回,潘某生病在家,没有参加当天的演出,致使大部分观众退票,剧院实际损失15 万元。后剧院向法院起诉京剧团,要求赔偿损失。针对此案,下列意见中正确的是(C) 。A在这一事例中,法律关系主体仅为甲京剧团与乙剧院B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关系为保护性法律关系C京剧团与剧院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都不是绝对的D在这一事例中,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针对的主体是不特定的4以下哪一个不属于我国
41、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C)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选举权和被选举权C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人格尊严不受侵犯5 (A)是典型的一般权利。A物权 B债权 C知识产权 D继承权1从权利和义务的存在形式可以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ABCD) 。A应有权利和义务B习惯权利和义务C法定权利和义务D现实权利和义务2以下哪些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ABCD) 。A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B依法纳税C依法服兵役D遵守宪法和法律3以下哪些原则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AB) 。A劳动权B受教育权C休息权D检举权4 (ABC)属于第二性权利。A恢复原状B停止侵害C起诉权D缔约权5
42、根据权利和义务主体的不同,可以将权利和义务划分为(ABCD) 。A个体权利和义务B集体权利和义务C国家权利和义务D人类权利和义务第十章 法律行为1判断一个行为的法律性质和类别,除了要看有没有法律规定和有什么样的部门法规定以外,还应当参考以下标准(ABC):A行为的主体B行为的程序C行为的时效D行为的客体2法律行为的特征是(ABCD) 。A法律行为是具有社会意义的行为B法律行为具有法律性C法律行为具有意志性D法律行为是能够为人们的意志所控制的行为3以下哪些是事实行为(ACD) 。A先占B赠与C遗失物的拾得D埋藏物的发现4根据行为主体的特性不同,可以把法律行为分为(ABD) 。A个人行为B集体行为
43、C团体行为D国家行为5以下属于多方行为的是(BCD) 。A遗嘱B赠与C代理行为D缴纳个人所得税6以下属于从行为的是(BC) 。A遗嘱B添附C担保D赠与1法律行为包括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但仅包括表示行为,不包括事实行为。 ()2一般意思上的“法律行为” 是各法律部门中的行为现象的高度抽象。 ()3在刑法中,认识错误可构成免责的前提。 ()4马克思在评论普鲁士莱茵省林木盗窃法时说到:“我只是由于表现自己,只是由于踏入现实的领域,我才进入受立法者支配的范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 ”这句话表明了,人的意志或意思只有外化为行动并对身外之世界(对象)产生
44、影响,它才能成为法律调整的对象。 ()5当法律要求行为人做出消极行为时他/她可以做出积极行为。 ()第十一章 法律关系1根据法律主体在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不同,可以将法律关系分为(C) 。A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 B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C纵向法律关系和横向法律关系 D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2根据法律关系发生的方式不同,可以将其分为(A)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 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权的法律关系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 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3按照法律关系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把法律关系分为(D) 。A调整性法律关系和创设性法律关系 B隶属的法律关系和平
45、权的法律关系C双边法律关系和多边法律关系 D第一性法律关系和第二性法律关系4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称为(B) 。A法律事实 B法律关系客体C法律关系 D法律关系的内容5 (C)是法律关系主体实际取得权利、承担义务的前提条件。A财产权 B人身权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6凡是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和现象称为(C)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7法律关系主体能够通过自己的行为实际取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称为(D) 。A法律关系的内容 B法律事实 C权利能力 D行为能力8下列有关公民权利能力的表述,那一项是错误的?(B)A权利能力是公民
46、构成法律关系主体的一种资格 B所有公民的权利能力都是相同的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是具有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也包括公民承担义务的能力或资格9 (B)是法律规范与法律关系联系的中介。A法律主体 B法律事实 C法律关系的客体 D法律关系的内容1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BD) 。A法律关系主体 B法律关系客体 C法律规范 D法律事实2在中国,根据各种法律关系的规定能够参与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ABC) 。A公民(自然人)B组织 C国家 D动物3确定公民有无行为能力的标准是(ABCD) 。A能否认识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 B能否控制自己的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C公民是否达到一定年龄 D公民神志是否正常4公民的行为能力根据其内容不同分为(ABC) 。A权利行为能力 B义务行为能力 C责任行为能力 D权利能力5世界各国一般把本国公民的行为能力划分为(ABC) 。A完全行为能力人 B限制行为能力人 C无行为能力人 D不完全行为能力6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以下几类(ABCD) 。A物 B人格 C精神产品 D行为7某甲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了一套价值34万元人民币的商品房,银行每月从某甲的工资存折上扣划1 300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某甲和银行之间的这种法律关系属于(CD) 。A基本法律关系 B隶属性法律关系 C相对法律关系 D普通法律关系8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