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农业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第 15 卷第 1 期福建水土保持2003 年 3 月 FujianSollAndWaterConservationVo1.151Mar.2003福建省农业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陈金华陈楷根(华侨大学旅游系 362001.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 350003)摘要本文在全面分析福建省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防为主,以生物措施为主,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治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农业环境;问题;保护;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X322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0022651(2003)01-0005-03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农
2、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农业生产的发展形态由粗放型的传统农业逐步向集约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生产结构由以种植业为主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转变,生产结构渐趋合理;农业产量有了较大提高.然而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和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生产污染和资源浪费不断加剧,致使农业环境日益脆弱,直接影响到今后福建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这些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1 现阶段农业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1 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福建省山地,林地多,平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由于农村集镇化和非农业发展占用耕地以及自然毁坏,造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从 1981“1998 年
3、的 18 年期间共减少耕地 11.3万 hmz,平均每年减少 6267hm,而且减少的多是平原 ,河谷中的良田.在耕地不断减少的同时,福建省的人口却在不断增加.1981 年全省人口为 25197i,到 1998 年已达到 3299万,平均每年大约增加 43.3 万人.人增地减的直接后果便是人与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目前,全省人均耕地仅为 0.036hmz,大大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 0.054hm 的警戒线.全省 1998 年粮食总产量达 958 万 t,按人均消费 36Okg 计算,粮食缺口达 230 万 t.随着人增地减的不断加剧,福建省的粮食缺口将进一步扩大.此外,由于长期忽
4、视用地与养地的结合,对耕地投入少,科学用地水平低,导致不少耕地的耕层变薄,土壤变酸,板结,肥力衰减,水肥气热不协调,耕地质量下降,全省耕地中有近6O 属于中低产田.1.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全省有 8O 的大型水库和 5O 以上的中型水库已经老化,截至 1998 年尚有 1/5 强的耕地不能保证有效灌溉.“五江一溪 “(闽江,九龙江,汀江,晋江,赛江,木兰溪)下游设防标准不高,尤收穑日期:200211-5*福建省科技厅资助课题(K1153)作者筒介:陈金华(1971 一),男,福建永定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贵 i 圈 I 与环境方向的学习研究.福建水土保持第 15 卷其是闽西北
5、山区是重要的产粮区,溪河两岸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全省有 1014km的江堤亟需加高加固,海堤也存在较多薄弱地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防灾抗灾能力差.福建省地处中南亚热带,受季风气候影响,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洪涝,更是心腹大患.灾害对农业,农业基础设施和人民生命财产都造成巨大损失.全省易旱和易涝耕地面积分别有3O 万 hm 和 6O 万 hm,因自然灾害每年都造成数十万 t 的粮食损失和几十亿元甚至上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如 1998 年,全省受灾面积 81.4 万 hm,受灾人口达 1144.6 万人,经济损失总值达108.45 亿元,约占当年全省 GDP 的 3.26.
6、1.3 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其一,三废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三废排放量日益增加.工业废气除了直接影响作物生长之外,其引发的酸雨对土壤的影响更大,使得土壤的宜种性变窄.据环保部门监测,1998 年全省 85 的城市及其周边乡镇出现过酸雨,年降水的 pH 值平均为 5.59,其中,闽东南沿海地区的降水酸性更强,对作物和土壤的影响更大.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未经处理或经处理未达标便排入水系,矿渣等工业废渣受雨水冲刷进入土壤耕作层,也影响作物的生长,加剧了农业环境的污染.其二,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的污染.1998 年全省农用化肥总施用量达 420.29 万 t,其中 N 肥204.14 万 t,P 肥
7、 105.61 万 t,K 肥 48.35 万 t,复合肥 62.19 万 t.据资料介绍,目前化肥的当季利用率偏低(N 肥为 3O5O,P 肥为 1O2O,K 肥为 355O), 也就是说,每年约有132.70 万 t 的 N 肥,84.49 万 t 的 P 肥,24.19 万 t 的 K 肥通过淋溶,固定,挥发等途径流失到水体,大气,土壤中.大量化肥的流失,造成土壤酸化,板结,养分供应不协调,降低土壤微生物量和活性,导致水质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1998 年全省化学农药的施用量为 5.03 万 t,虽然农药的大量使用可以挽回部分农作物因病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但农药也有其负面影响农药中的有毒活
8、性成分对人畜的毒性(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对非靶标生物(如害虫天敌,益虫,土壤微生物等)的伤害 ,对水体和土壤以及农产品的污染(残留或富集),因此大量和不合理的施用农药给整个生态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此外,1998 年全省农用薄膜 1.92 万 t,其中地膜 0.79 万 t,大多数农用薄膜使用后弃置不回收,降低了土壤的渗透性能和可耕作性,阻碍了农作物根系的发育,影响了作物的生长.1.4 森林功能日益降低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已达 57.3,居全国首位,但森林资源结构性矛盾突出,存在明显的“ 两多两少“.其一 ,中幼林多,近成熟林少 .全省用材林中中幼林面积占 92.4,近成或过熟林仅占7.6,可伐资源
9、匮乏;其二,针叶林多,阔叶林少,由于长期大面积砍伐森林导致天然林面积锐减,以杉,松为主的次生针叶林面积占 68.7,而阔叶林仅占 31.3,这种资源结构从整体上削弱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和防灾减灾能力,这一点在“98“洪灾中体现得特别明显.此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和短期行为思想的影响下,一些地区仍然存在森林资源的过量消耗甚至盗砍滥伐;特别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近年来全省林地资源被侵占他用的数量有所增加,因毁林占地使得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又趋恶化,这些人为因素进一步削弱了森林的生态,防减灾等功能.2 福建农业环境保护对策探讨2.1 稳定耕地面积,提高耕
10、地质量针对福建省人口多,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等情况,必须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严?6.第 1 期陈金华等:福建省农业环境问题及对策探讨格控制对耕地的占用,依法惩治非法占用耕地和将耕地抛荒闲置等行为,对全省120 万 hm2 的基本农田应严格加以保护,坚持耕地“占补平衡“ 和“用一造一“的原则,鼓励开发耕地后备资源,保持耕地面积的相对稳定.同时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的基础上,大力推行冬闲田种植绿肥,稻草秸秆回田,增施有机肥和水旱合理轮作等措施,确保耕地在总量上保持动态平衡,在质量上逐渐提高.2.2 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其一,建设高产稳产的生态农田按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11、完善农田生态条件,推行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水旱轮作,稻萍鱼立体种养,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技术,高效利用农田水土资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促进耕地良性循环,建设高产稳产的生态农田.其二,建设具有复层结构的生态林体系.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严禁砍伐天然阔叶林和列人保护的林木,加速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的建设.抓好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高质量的海岸基干林带,依靠科技做好木麻黄林带的更新改造,营造具有防浪护堤功能的红树林带,抓好沿海地区农田林网建设及村镇绿化,形成稳固的生态防御屏障;再者要抓好全省江河流域生态林工程建设,重点是做好“五江一溪 “源头和两侧 ,水库周围的针叶林地改造 ,逐步套种阔叶林树种.推广森林资源
12、监测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加强林区保护,防止污染,森林火灾和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森林破坏和退化,发展复层结构的生态林体系,增强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的生态功能和防灾减灾能力.其三,推广高效的生态农业模式.应重点推广沼气和太阳能的开发利用,结合农业产业特点,大力推广以沼气为纽带,集种植,养殖,能源为一体的大中型禽畜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模式和“猪 ,沼, 果“ 的小型农户能源生态模式.2.3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的防治力度 t首先,加强工业“三废“ 的治理 .严格执行“谁破坏,谁恢复,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政策,从源头上避免走“先污染 ,后治理“ 的路子,从根源上杜绝污染的发生 .同时
13、,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和质量评价制度,以废水,废气为防治重点,建立健全水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综合管理体系,切实抓好水泥,火电,造纸,石油化工等重要污染源的治理,尤其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山区,更应做好小工矿企业的“三废“ 治理工作.其次,做好农村生活污染源的防治.加强农村能源保障体系建设,大力发展沼气和推广太阳能.搞好村镇规划建设,并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解决住宅,给排水,家庭养殖业,乡镇企业以及农贸市场,垃圾场和厕所的合理布局问题,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再次,必须注意防治农业内源污染.一要改变施肥习惯,科学施肥,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N 肥深施,化肥与有机肥搭配施用,叶面喷施等施肥方式 ,减少化
14、肥流失,防止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再污染.二要推广使用低残留,高效,低毒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提高农药的利用率,降低化学农药的污染.三要加强农用薄膜的使用管理和回收,推广使用降解薄膜,减轻农村的白色污染.2.4 加强防灾减灾防御体系建设必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人,按照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工程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要加强气象预测预报和水文监测体系建设,提高自然灾害预报的准确率;建立健全抗灾救灾方案,落实防灾减灾各项措施 ,提高防御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下转第 39 页)?7.第 1 期林文莲: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存在问题的探讨2.3 深入宣传,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
15、意识和法制观念通过深入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的水土保持及法律,法规意识进一步提高,促使开发建设者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工程建设一线管理,监理人员的水保基本知识,增强水保法律观念,搞好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为水土保持监督执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2.4 加强水土保持方案审批管理,提高方案编制质量通过加强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核审批管理,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的编制质量,增强水土保持方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确保水保方案的有效实施.2.5 抓好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根据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督促建设单位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依法查处,以确保水土保持方案的落实.(上接
16、第 7 页)2.5 加快科技兴农步伐首先要提高农民的文化与科学素质.必须加快农村教育改革步伐,继续抓好扫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办好农业广播电视及函授教育,农业中等专业学校和农业职业中学;农村普通中学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农业劳动技术课程.省地两级要建立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县乡要举办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办好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继续抓好“绿色证书 “工程,以初高中毕业生为重点对象,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培养技术骨干力量;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示范户,普及科技知识,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其次要积极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必须解决地方农技推广体系中的“网破,线断,人散的
17、问题;要重视推动民间各种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和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 ,大力鼓励科技单位和科技人员到农村开展科学研究,技术承包,兴办经济实体,充分发挥其在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中的作用.狠抓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工程,实行大面积区域化种植,模式化栽培,加强农业示范村,示范片建设,促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3 结语本文虽然分析和总结了福建省农业环境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初步探讨了其对策,然而,这对于农业的环境保护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而言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在政府部门作出科学决策,同时公众积极而广泛参与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走高效集约的生态农业之路,方能真正实现福建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 陈阜.农业生态学教程 CM3,北京:气象出版社,1998,1221582 秦国明.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促进农业持续发展 CA).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C),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82843 张存信.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探讨 CA3.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CO,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90934福建年鉴编纂委员会.福建年鉴(1999)M3,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5 莫测辉,吴启堂,李桂荣.关于我国 21 世纪农业清洁生产的思考 CJ3.中国人口?资源?环境,2000,10(1):42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