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山东科技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20388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0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科技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科技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科技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科技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科技大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道路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年级学号: 201001020229 姓 名: 王鹏 指导教师: 高文乐 设计时间: 2013.182013.24 2目 录1 设计总说明 11.1 目的和要求:.11.2 设计依据:.11.3 公路设计概况:.11.4 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11.5 路线起讫点.11.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2 道路参数 22.1 道路等级的确定.2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22.3 控制要素.22.4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22.4.1 圆曲线最小半径.22.4.2 圆曲线最大半径.32.4.3 圆曲线半径的选用.32.4.4 平曲线最小长度.32.4.5

2、 缓和曲线技术要求.42.4.6 平曲线要素的确定.52.4.7 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72.4.8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72.5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72.5.1 选线的依据:.72.5.2 选线的原则:.72.5.3 三方案综述及比较.82.5.4 两方案比选结果.92.6 道路平面设计.92.6.1 平面选线的原则:.92.7 道路纵断面设计.102.7.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102.7.2、最大纵坡.102.7.3、最小纵坡.112.7.4、坡长限制.112.7.5、平、纵组合的设计原则.1232.7.6、平、纵组合的基本要求.132.7.7、纵面线形设计中应注意避免的组合:.132

3、.8 道路横断面设计.132.8.1 行车视距.142.9 土石方量计算及调配.142.9.1 土石方数量计算.153 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 153.1 计算说明部分(附表).153.2 图纸部分(附图).15参考文献1941 设计总说明1.1 目的和要求:道路工程课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部分。通过本次课程设计,要求熟悉公路设计规范,理解、掌握道路勘测设计的基本概念,综合运用本课程和其他有关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和发展;学习道路路线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通过设计,培养学生初步具备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动手的能力,使学生具有

4、初步的工程设计概念;培养学生具备道路路线设计的基本技能。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并确定各结构层的合理厚度。1.2 设计依据:根据山东科技大学土建学院道路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指导书。1.3 公路设计概况: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小时1.4 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二级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 60 公里/小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 10 米。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道路勘测设计.杨少伟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

5、,2010 年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年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年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交通部.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年5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年1.5 路线起讫点比例尺:1:10000;公路等级:二级;起点桩号 K0+000,坐标终点桩号K3+300,坐标起点高程: 534.6 米,终点高程:539.7 米。1.6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山岭地区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地面自然坡度大、地形复杂,日温差和年温差较大、暴雨多、河流水位变化幅度大等特点。山岭地区路线弯多坡陡、标准低、工程量大,由于受山岭区地

6、形、水文、地质、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道路平、纵、横都受限制。2 道路参数2.1 道路等级的确定根据所给资料,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4(以下简称标准)、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以下简称路线规范)确定路线的设计等级,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设计车速为 60Km/小时,路基单幅双车道,宽 10 米。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本路段按二级公路标准测设,设计车速 60KM/h,测设中在满足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及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2.3 控制要素(1)

7、道路等级:二级(2)设计车速:60km/min。62.4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2.4.1 圆曲线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 1一般最小半径平面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不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 3最小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圆曲线半径要求如表 2.41 所示表 2.3 圆曲线半径要求 技术指标 二级公路一般最小半径 (m) 200极限最小半径 (m) 125路拱 %0.2150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路拱 19002.4.2 圆曲线最大半径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

8、,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 米。2.4.3 圆曲线半径的选用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了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 250 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72.4.4 平曲线最小长度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或超高,加宽缓和段)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不应小于 2 倍的缓和曲线的长度。由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其平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 9s 的行驶距离,由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 6s 的行驶距离。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一般不应短于车辆在 3s 内的行驶距离。2.4.5 缓和曲线技术

9、要求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以下几方面:(1) 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2) 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3) 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4) 符合视觉要求;因此,规范规定:地区二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 60m.。一般情况下,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可不设缓和曲线。平面设计计算有关内容及计算公式(1)、交点间距、坐标方位角及转角值的计算:设起点坐标为 ,第 个交点坐标为),(0YXJDi,则:niYXJi 3, 21 ,)(122 : (): iiXYL坐 标 增 量交 点 间 距象 限 角 arctg 0, : 180XYfw计 算 方 位 角

10、当 时 当 时当 1 , : 36: iiifA时当 时转 角 “ “i当 为 时 路 线 右 偏 当 为 时 路 线 左 偏82.4.6 平曲线要素的确定(1) 圆曲线要素及其计算根据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力的平衡式得: )(127hiVR式中:V-行车速度( km/h);-横向力系数;-超高横坡度。hi(2) 主点桩号的计算直线上中桩坐标计算:设交点坐标为 ,交点相邻两直线方位角分别为) ,(YXJD, 则:21 fw和1: cos(80) inZHZHTfwY点 坐 标点 坐 标设直线上加桩里程为 , , 为曲线起点、终点里程,则前直L线上任意点坐标为: 1 () cos(80) inXTZL

11、fwYH后直线上任意点的坐标为: 2 () cos infTLZw单曲线内中桩坐标计算: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横距为:52 40slxRL式中: 缓和曲线上任意点到 点的曲线长;l )(HZ或缓和曲线长度。sL第一缓和曲线( )上任意点坐标YZH9212 21230 cos30cos sin sZH ssZH ssxlXfwRLlRLlYfl式中: 转角符号,右偏时为“+” ,左偏时为“-” 。圆曲线内任意点坐标( ):YH1190902 sin cos i i sHY slLlXRfwRllf 式中: 圆曲线上任意点至 点的曲线长;l HY转角符号,右偏时为“+” ,左偏时为“-” 。第二缓和

12、曲线( )内任意点坐标:YHZ222 222 30 cos18 30cos sin0s sHZ ssxlXfwRLlRLlYfl 式中: 第二缓和曲线内任意点至 点的曲线长。l Z10(2)、曲线要素计算: 2243 (m) 068() tg () sssLqRpTqLy2 ()ec ERpRJ2.4.7 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在路线选定和曲线计算完成之后,要将路线加桩,直线段为 100 米加桩.2.4.8 曲线主点桩号计算计算结果详见附表 “直线、曲线及转角表”。2.5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2.5.1 选线的依据:(1) 道路选线就是根据路线的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当地的地形、地质、地物及其它沿线条件和施工条件等,选定一条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又能符合使用要求的道路中心线的工作。(2) 选线是道路路线形设计的重要环节,选线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道路的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选线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政策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2.5.2 选线的原则:(1) 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先进的手段对路线方案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在方案论证、比较的基础上,选定最优的路线方案。(2) 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使工程数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量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不宜轻易采用低限指标,但也不应片面追求高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