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张之洞和盛宣怀关系评析第 23 卷第 2 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2010 年 6 月张之洞和盛宣怀关系评析刘立强王亮停(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邯郸 056oo5)摘要:通过对张之洞和盛宣怀 20 余年交往关系进行研究和评析 ,推进二人关系研究,更全面地了解我国洋务运动和近代化成败得失的原因,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某些鉴戒.关键词:张之洞;盛宣怀;关系;评析中图分类号:K2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5462(201O)02001304张之洞和盛宣怀是晚清两个十分重要的历史人物.张之洞(183719o9)科举人仕,出掌文衡,迭鹰疆寄,服官 4o 余年,“宣勤最久 ,勋望卓
2、着“,一生政绩斐然,主要致力于洋务运动,在政治,经济,军事,文教等多方面都有建树,尤其在倡导和兴办实业方面,更是后期洋务运动的巨擘;盛宣怀(1844 1916)早年纳赀为官,先后人李鸿章和张之洞幕,由道台累官至邮传部尚书,成为清廷炙手可热的大员.他从 l9 世纪 7O 年代开始一手创办和经营了中国迫切需要的轮船,电报,矿产开发,铁路,纺织,银行以及新式的正规大学等多项事业,为推进中国早期现代化和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研究中国近代化历史,张之洞和盛宣怀研究是不可或缺的,而二人关系研究是近代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薄弱环节.二人早在 1883 年 1O 月便开始通电联系,次年 5 月在天
3、津晤面,1896 年盛宣怀人张之洞幕,二人交往 20多年,其恩怨离合值得研究.二人走的是不同的人生道路:张之洞科举入仕,步步高升,最终步人权力中枢;盛宣怀由幕僚兴办实业,继而做官,“亦官亦商 “,成为显赫人物.分析评述张之洞和盛宣怀的关系应以 1896 年为分水岭:之前,盛宣怀是李鸿章淮系集团洋务运动的积极实践者,是李鸿章的亲信干将,二人关系自然以李张关系的好恶为转移;之后,盛宣怀进入张之洞幕府,任汉阳铁厂和铁路总公司督办,二人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一,1896 年前的相知与交往张之洞和盛宣怀何时开始交往?据盛宣怀档案记载:1883 年 10 月 25El,盛宣怀电告即将任两广总督的山西巡抚张之
4、洞,报告黑旗军与法军对抗情况,这是张之洞和盛宣怀通电来往的开端.次年 5 月,盛宣怀与张之洞“在津始识面,赴粤后屡有电谕各事,皆随时电答,从未通函“-2J.1886年盛宣怀“六月廿一后曾接香帅电报,商调天津等语“L3,张之洞拟邀盛宣怀去广东人幕,办理两广洋务事业,但此时李鸿章如日中天,权倾朝野,地位势力均是初出茅庐的张之洞无法相比的,力图“办大事兼做高官“ 的盛宣怀当然不愿舍李而就张.正如他自己所说:“然读书素知自爱,在师门怜如骨肉,尚不敢以私面求.并蒙密许周道升任时尚可栽培.oo(宣怀)非木石,岂不知利钝悉出裁成,谁肯以丑恶无益之干求,商诸爱憎无常之大吏.“_4 显然,盛宣怀认为李鸿章待他不
5、薄 ,若离开李鸿章而就张之洞,既对不起李鸿章,也对自己无益.此后盛宣怀作为李鸿章的亲信大员,同张之洞的关系自然随李鸿章与张之洞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张之洞早年曾为清流派健将,以李鸿藻等为首的清流派多是负有“清流雅望 “又未掌握实权的京官.他们以“维持名教为己任 “,在朝廷内外评议时政,上疏言事,弹劾大臣,指斥宦官,对外反对列强蚕食,对内主张整饬纪纲.此外,清流派的批评锋芒还指向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对外妥协收稿日期:20100421作者简介:刘立强(1964 一),男,河北邯郸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公室主任,副教授.?l3?Vo1.23No.2JoumalofHandanPolytechnic
6、CollegeJune2010政策,“ 一时尊王攘夷之论, 靡漫于全国.“_5 张之洞与李鸿章之间久存芥蒂,时相攻诘.“6 张之洞依恃慈禧的垂青,军机大臣张之万和阎敬铭的呵护,加上自己才华横溢,勇于任事而官运亨通,自然不肯趋同于主和的李鸿章.在对待崇厚擅订里瓦几亚条约的事件中,张之洞和李鸿章势同水火.张之洞任山西巡抚后,立足山西,放眼全国,开始热心洋务事业,逐渐由清流派向洋务派转化.他羡慕淮系集团炙手可热的权势,产生了与李鸿章相颉颃的思想.“在中法战争期间 ,张既因与李鸿章的政见不同而对李抱有隐憾“7,“又敢于重用因弹劾李鸿章而免官的梁鼎芬“8,这就使二人矛盾表面化.盛宣怀作为李鸿章的亲信,对
7、李鸿章与法国的软弱外交也有不满,数次致电张之洞,说明中法交涉情况和中国抗法战争的形势,以及对中国必胜的决心和希望,并为了战争的需要极力筹款加速架设云南,广西电报线,这使张之洞对盛宣怀颇有好感,对盛宣怀的能力也有所了解,这才有了招盛宣怀去广东人幕的想法.盛宣怀对张之洞的爱国抗法之举恭维有加,但对张之洞的性格却颇有微词,当然这主要是受李张关系影响的结果.在 18881889 年李鸿章奏请修筑津通铁路引起的中国铁路问题大讨论中,张之洞匠心独具,提出了芦汉铁路的修筑方案,先筹款办铁厂储铁,而后筑路,这调停了各方面言路,为清廷和海署所赞同.而李鸿章认为“至粤督所奏津通宜审五端 ,本拟逐条驳斥.继思香涛之
8、意,不过调停言路,不值与之辨难“L9J.很明显,李鸿章并不赞同张之洞的看法,只是迫于大势暂且不言而已.至 1890 年,李鸿章抓住沙俄欲南扩之机,上奏清廷“移缓就急“, 把每年 200 万两芦汉路的筑路经费移至关东铁路.在此次芦汉铁路的张李角逐中,张之洞胜而复败,只好先办汉阳铁厂.不过,雄心勃勃的张之洞此时“自命深明时务 ,欲在南方造一局面 ,与北洋大臣李鸿章建树功业相颉颃“n.,除铁厂外,还创办了枪炮厂和布,纱,丝,麻四局等一大批军工民用企业.这一时期李张矛盾虽未激化,但二人明争暗斗,争夺铁路,铁厂,枪炮厂等实业主办权的斗争早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盛宣怀作为李鸿章的亲信自然站在李鸿章一方,表示要
9、为李鸿章建成煤铁矿,铁厂,铁路,银行诸大政,而与张之洞争夺铁厂,铁路的主办权.盛宣怀和张之洞在?14?18891896 年间对汉阳铁厂主办权的争夺,实质上是张之洞与李鸿章淮系集团为维护和扩大自己政治经济势力的斗争.甲午战前,张之同之所以敢和以李鸿章为首的淮系集团抗衡,除了上文所说的张之洞依恃的三个方面的原因外,还与当时晚清复杂的政治斗争形势有关.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以后,汉人新兴势力崛起,清政权已成外重内轻之势.当时李鸿章久任直督并兼北洋大臣,掌握着清朝最强大的陆军和海军,又通过盛宣怀等亲信控制轮,电两局和开平煤矿等重要洋务事业,势力之盛,可以想见.清廷既不得不倚任之以维持统治,但又担心其尾大不
10、掉而时加猜防.而张之洞出身“清流“,不畏权贵而勇于任事,“出为督抚 ,亦颇能自创一格,与湘淮首长并立,而深得中枢之青睐“n.因此,他成为清廷大力扶植以遏止李鸿章淮系势力而利于统治的政治工具.精明的张之洞对此心领神会,自然极力争揽铁厂,铁路,枪炮厂,纺织厂等洋务事业的主办权,更不会轻易地交给李鸿章的心腹盛宣怀以拂清廷之意.因此,盛宣怀要争夺汉阳铁厂的主办权,失败是必然的.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虽然主战的张之洞同主和的李鸿章矛盾尖锐,但盛宣怀因和张之洞都怀爱国之心,抗日之志而关系较为和谐,函电不断.战后,淮系势力分崩离析,李鸿章遭贬离直督任,盛宣怀失去了政治靠山和洋务事业的奥援,为办大事做高官
11、不得不另寻靠山,遂人张之洞幕.1896 年以前盛宣怀与张之洞的关系既反映了张之洞和李鸿章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关系,也反映了洋务派同清流派和顽固派的矛盾和斗争.二,张盛主宾相得益彰甲午战后,形势发生了急剧变化.李鸿章失势,担任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失去政治靠山.其时,汉阳铁厂因种种原因难以为继,张之洞屡遭清廷斥责,责令限期改归商办.张之洞拟将汉阳铁厂包与粤藉商人和洋商的企图失败后,准备让盛宣怀接办.适值清廷让王文韶和张之洞主持修筑芦汉路,于是张之洞会同王文韶力保盛宣怀任铁厂和铁路总公司督办,得到清廷批准.1896 年 5 月,盛宣怀入张之洞幕,二人合作由此开始.张之洞看重盛宣怀的经验和管理才能,极力在
12、税收,销路等方面给盛宣怀以帮助而不干预其第 23 卷第 2 期邯郸职业技术学院 2010 年 6 月内部经营管理.在芦汉,沪宁,粤汉等铁路的兴办中,张之洞给盛宣怀奏请事权地位,让他放手督办;盛宣怀在招股,借款等大事上积极向张之洞请示.两人相敬如宾,紧密合作,为中国近代化事业做出了贡献,两人关系达到了最好的时期.二人之所以能够合作,是因为盛宣怀要借重张之洞的力量实现自己办大事兼做高官的愿望;而张之洞也要借助盛宣怀的财力,能力实现他庞大的洋务计划,扩大自己的政治经济实力,实现富国裕民的愿望.他们的合作,客观上有利于洋务事业的发展,加速了中国的近代化.湖广铁路借款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皆肇始于张之洞而实
13、施于盛宣怀,说明两人借款筑路观点的一致性,但这与当时中国人民已经觉醒,反对外敌夺取铁路权利和推翻腐朽清王朝的斗争蓬勃发展的现实相矛盾,保路运动和辛亥革命最终埋葬了张之洞和盛宣怀导演的湖广铁路借款和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埋葬了腐朽的清王朝,这是二人所不愿看到也始料不及的.张之洞和盛宣怀的合作,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第一,两人都出身于封建官僚地主家庭,自幼接受儒家忠君爱国思想,都有跻身官场,飞黄腾达,维护封建王朝统治的愿望和目的.两人虽然所走道路不同,但忠君爱国之心则无不同,这是两人能够合作的政治背景与思想基础.第二,二人各自发展的需要.张之洞虽官居总督,但自己缺乏经营资本主义现代化大企业的知识和经验,
14、他的幕僚中除蔡锡勇等少数人外,大多既缺乏洋务知识和经验,又无雄厚的资本,因此,张之洞需借助于盛宣怀的财力和能力为其兴办汉阳铁厂,铁路等洋务实业.张之洞在甲午战前以兴实业,办学堂,练新军的实绩享誉中外,威望直追洋务领袖李鸿章,正如时人所言:“现今有为之士,不北走北洋,即南归武汉,朝官外出,可寄托者,李与张耳.“1 李鸿章因甲午战败而声名狼藉,盛宣怀要想有大的作为,必须另找靠山,张之洞当然是最理想的人选.因此二人合作是互相借重,互相利用的结果.第三,二人政见趋同.在列强对中国蚕食鲸吞的险恶处境中,两人都加入了洋务运动富国强兵,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的大潮中;都有振兴中国实业的愿望,在兴办实业中经办过官办
15、,官督商办等经营方式的摸索后,思想认识逐渐趋于一致.抵制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侵略之心和兴办实业经营方式的大体相同是二人合作的前提条件,这就使他们具有反侵略的民族性;同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他们无法摆脱和排除外来势力的影响,都想依赖帝国主义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这又使他们具有依赖帝国主义的妥协性,因此,二人能够合作.在中俄交收东三省事件中,二人都向清廷,李鸿章和驻俄公使杨儒施压,不惜冒中俄开战之危险,坚决要求清廷拒绝在中俄协约上画押,并最终取得了胜利,戳穿了沙俄外强中干的本质,使中国避免了一场遭列强瓜分的危机,显示出二人高度的爱国精神.义和团运动期间,在清廷对外宣战的前提下,盛宣怀多方斡旋
16、,积极协助张之洞策划实施了东南互保.东南互保既是向帝国主义妥协,又是向帝国主义抗争的产物.二人既凭自己的实力和能力博取帝国主义的某种信任和支持以向顽固守旧的清政府施压,又在一定程度上取信于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以便向帝国主义讨价还价.三,矛盾与分歧当然,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两位强人,张之洞和盛宣怀在紧密合作的同时,也会因观点,认识的不同而出现分歧和矛盾.早在盛宣怀创办中国通商银行之初的 1896 年,两人就因认识不同出现了第一次大的矛盾,虽经王文韶出面调停得到解决,但也不能不影响到二人关系.不过这是张之洞在保护盛宣怀的前提下出现的分歧,还没有动摇两人关系的基础.1904-1905 年以后的中美粤汉路
17、废约事件却使二人关系的基础动摇,最终导致两人关系恶化.二人的矛盾表面上是张之洞认为盛宣怀不积极开展中美粤汉废约交涉,甚至阻碍中美交涉的结果,实质上则是两人对中美交涉的观点和认识不同的结果.张之洞和盛宣怀产生分歧和矛盾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社会地位,政治利益不同.张之洞贵为总督,在洋务运动中是“官“的代表和化身,他的洋务活动虽有抵制帝国主义侵略和顺应,促进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作用,但他进行洋务活动是要借助资本主义的先进生产力来维护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而盛宣怀是一个典型的“既似商又似?15?v01.23No.2JournalofHandanPolytechnicCollegeJune2010官,由
18、似官而为官;用商力以谋官,由倾向于官发展到利用官势以凌商“1.的人物 .他的官与商的双重身份使其既有封建官僚地主阶级的特征又有资产阶级的属性,使其既要做封建高官,维护封建王朝的统治,又要努力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自己用商本谋利,发财致富的愿望.在二人合作的官督商办企业中,盛宣怀“商“ 的一面使他要处处维护资产阶级投资者的利益,以与张之洞为首的“ 官“争夺利权 ,这是二人分歧和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第二,思想认识不同.科举正途出身,身居高位的张之洞以儒臣清官自居,从心底看不起经商出身,唯利是图的盛宣怀,每每流露出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而盛宣怀虽“学仕不成 “,但握有国家急需的经世致用之术兴办洋务实业
19、的本领,使他对张之洞的官气和霸气心怀不满.同时在对各帝国主义的亲疏认同上,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倾向,二人往往难以一致.在物色芦汉铁路的借款对象时,盛宣怀倾向于美英,并已同英国谈妥了条件,但张之洞看中了小国比利时,要盛宣怀“万不可用英款“,并警告他 “若尊意 (借英款) 已定,必无可商,弟惟有将此段议论设法存案,以免他日朝廷及天下之责耳“_1 引.当时中国正面临被列强瓜分的危机,无论借何国之款,谁也不能确保无弊.其实,借款与否,若列强欲占某地,随时可借端占领之,德占胶州即为明证,这样,盛宣怀只能听命借比利时之款.后来比利时屡次毁约,虽在盛宣怀的意料之中,也只能亦步亦趋地遭人摆布,因此,他对张之洞心生怨言是自然之事.粤汉路借美款本来是经张之洞同意的,但当他看到三省群起反对中美粤汉路约而清廷又支持收回路权自筑铁路时,便坚定地站在了废约者一方,要盛宣怀“系铃解铃“ 同美交涉废约.盛宣怀意识到以当时中国国力“ 废约必吃亏“, 但若不去同美交涉 ,马上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若交涉结果不理想或无结果,仍会遭国人谴责;若同美国达成赔偿巨款收回路权的协定,也会遭国人反对;若要既不失利权又顺利收回路权,显然很难办到.这样,张之洞态度的变化使盛宣怀进退维谷,因而,盛宣怀对张之洞心生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