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短缺之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22023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短缺之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短缺之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短缺之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短缺之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短缺之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短缺之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现.再就业过程中一定要服从全局利益.树立全局利益的观念就是为了避免在改制问题上只为争局部利益而阻挠改革进程.或者以牺牲全局为代价来保障局部利益.再就业的过程同时也是资源和利益的重新配置的过程,在新的利益均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时.往往容易发生局部与全部争利益的问题.结果一定要大家共同承担损失.因此,最优均衡是从全局出发将整块蛋糕做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提倡和谐社会目标.能够通过人们之间的互相帮助,诚信友爱.达到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协调.因此.就应该认真贯彻这种利益的和谐相容.集体要用团结的力量扶助个人利益的实现.个人也要为集体

2、共同利益多做贡献.良性互动的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必将有助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培育出和谐社会所必须的互助友爱精神.公正与差距较大收入分配关系.经济增长,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并不完全能够走向一致和协调.从理论上说.经济增长确实是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不会有收入增长.更谈不上收入分配.但是.收入分配实际上也反过来作用于经济增长.会影响经济增长,甚至会决定经济能否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一般来说.在当经济增长处在一个供给约束即短缺经济状态时.实施适当不平等的收入分配政策有助于经济增长.因为适当不平等条件下,首先是富人加快储蓄,进而储蓄转化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

3、产生收入增长效应;但是当经济增长处在需求约束下即过剩经济状态下时,实施适当平等条件下,包括消费和投资需求在内的社会内需比较充分.从而有助于扩大内需;如果这个时候.继续推行原有的收入分配政策.收入分配差距过大.高收入者消费倾向下降,而中低收入者则因为没有消费能力.反而导致内需严重不足.影响经济增长和收入增长.坚持公正的收入分配的原则.下岗失业再就业中坚持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是按照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必须 A,I-0 牢记和谐社会的总目标.一切为了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要以人为本.改革 2O 多年的成果来之不易,依靠的是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经验告诉我们,没有一个稳定的社会,所

4、有的改革都无从谈起,而稳定来源与社会的公平正义,来源于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来源于以人为本.有了这一观念,才能将再就业工作平稳推进.并且不断探索出一套成熟的利益均衡机制.使之成为保证社会和谐运行的制度基础.国家税收政策可以更大地发挥公平收入的作用.避免收入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失衡;国家和地方财政可以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拿出一定资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国企改制过程中产生的贫困人 13 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落实这一目标.摆在像东北老工业基地等一些地区的首要任务.就是切实推进全民创业就业,再就业.也就是说,全民创业,再就业既是实践社会和谐的历史过程.又是迈向

5、和谐社会的重要步骤.这一步走得好就为今后的改革铺平了道路.就能在稳定的环境中向和谐社会迈进.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状况调查文/韩雪洁鹤洋在知识经济风起云涌的今天.专家,教授等高级人才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同样在各行各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显得有些默默无闻.殊不知.生产的进行,技术的进步,企业的发展.无不凝聚着这些高技能人才的心血和汗水,聪明和智慧.在吉林省振兴老工业基地,发展加工制造业的经济战场上.急需各类高技能人才.据吉林省劳动保障部门测算.每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将达到 4 万多人.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吉林省每年能够培训的高技能人才只有 2 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正面临着严重的短缺.高技能人

6、才:企业的“香饽饽“据有关部门统计,截止到 2005 年末.吉林省共培养高技能人才2Ol2 万人,比 2003 年增长 46%,其中,高级工 16 万人,技师和高级技师 4.2 万人,高技能人才队伍得到了较大/3n2J,.优秀高技能人才.是企业的“金字招牌“, 也是企业的财富之源 .汽铸造模具设备厂的模具制造钳工李凯军,技艺精湛.打破了一汽乃至全国压铸模具只有进口,没有百万美元以上出口的历史.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赞叹.不仅为企业引来了大批国内外订单.同时打响了一汽铸造模具的品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了脚跟.李凯军的名字.也在铸造行业形成了响亮的品牌.他 2002 年被授予“中华技能大奖获

7、得者“. 今年又光荣地被评为 “省管专家“.同李凯军一样成为“省管专家 “的还有长客公司转向架厂焊接车间焊工何建英.他技术熟练.是改革创新能手.出色地解决了很多焊接技术难题,为企业制造出高质量产品发挥了重要作用.像他们这样身怀绝技的高技能人才还有很多.他们在企业生产一线,充分发挥其技能优势,成为技术攻关的行家里手.高技能人才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一汽集团二轿厂维修电工技师孙长春.大胆改革.自行编制出 3O 余种自动喷涂控制程序,消除了外部环境对喷涂质量的影响,仅 2OO1 年就节约资金112.5 万元.通化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第二炼钢厂炉前工技师秦绪华.为提高转炉炉龄,引进了新工艺.平均炉龄

8、达到 9009 炉.全年累计增创效益 77 万元.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据不完全统计.吉林省高技能人才每年通过技术设备改造,技术攻关.为企业开源节流,提高效益数千万元.不仅如此.高技能人才还通过师带徒的开工.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工人.高技能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是企业名副其实的“香饽饽“.短缺的尴尬尽管近两年吉林省高技能人才数量有较大幅度增长.但仍面临着总体数量短缺的局面.我省高技能人才仅占技术工人的比例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而且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从年龄结构来看偏大.35 岁以下的技师,高级技师占技师,高级技师总数的 123%.36_4O 岁的技师,高级技师占技师,高级技师总数的

9、 2O_7%,415O 岁以上的技师,高级技师占技师,高级技师总数的 67%:从学历上看偏低 .初中以下学历的技师,高级技师占技师,高级技师的 1O.6%,中专及高中学历的技师,高级技师占技师,高级技师的 88.4%.大专以上学历的技师,高级技师仅占 1%;从行业分布上看,大都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民营企业寥寥无几,尤其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全省竟没有一个农艺技师或高级技师.何种原因造成吉林省高技能人才短缺?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培训处负责人告诉记者.首先是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还有偏见.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重视轻工的观念根深蒂固.2005 年.吉林省劳动部门做对六所学校上千名中学

10、生做的抽样调查显示.准备上大学的占问卷人数的 985%.上中等职业学校的仅占问卷人数的 15%.毕业后准备从事管理岗位的占问卷人数的 97.5%,准备从事生产岗位的占问卷人数的25%.长期以来,大学生,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被看作是人才,而在一线生产岗位的高级技术工人却被排在人才队伍之外.这对于技能人才的培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导致人们不愿学技术,不愿在生产岗位工作.造成企业技术工人青黄不接.技术工人“断档 “.很多企业的负责人都反映 ,急需一些专业的高技能人才.还有一些企业,不惜重金,高薪在网上聘请高技能人才.其次,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待遇明显偏低.目前吉林省执行的技师,高级技师津贴标准是 1

11、986 年制定的,技师每月津贴为1525 元,高级技师每月津贴为 4565 元.技师和高级技师现行的津贴标准和本人给企业创造的财富已经不成比例.有的企业技师,高级技师在岗虽然享受与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同等的福利待遇,但在退休时,却不能与专业技术人员一样享受同等要企培训.形成良好社会环境,鼓励高技能人才为现代化贡献力量的同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待遇水平,促进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快速成长.使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在技术工人中的比重有大幅度提高.据悉.为加强吉林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劳动保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抓好培训项目.二是积极帮助技工学校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在 2O 所教学能力较高,实训设置较强

12、的国家重点和省部级技工学校开设高级工班,每年培养 1000 名高技能人才,同时为 1O 所技工学校投入资金.用于教学和实训条件的改善.三是在高职院校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高等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在 33 所高等院校分别建立了职业技能鉴定所.使这些学校毕业生都获得中级以上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拓宽了吉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截至目前,吉林省鉴定人数达 16.7 万人,其中高校学生鉴定人数 2l2 万人.四是抓住企业主体.在吉林省基础比较好的大中型企业中建立了 2O 个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积极支持企业行业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竞赛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技能竞赛.全省涌现了一大批高技

13、能人才,其中近百人破格晋升为技师和高级技师.成为企业的生产技术骨干.目前,吉林省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工程“ 实施意见.劳动部门将围绕吉林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重点做好几大产业基地所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建立与企业需求紧密联系的用人机制.保证高技能人才与吉林省经济进步协调发展.如完善技能人才奖励政策,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大技师社会化考评工作力度.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年轻化,对在企业中有特殊贡献的技术工人.可破格晋升技师.吸引,疏导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入高技能人才队伍;多渠道筹措资金,努力增加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投入;建立高技能人才库,统筹管理,使用高技能人才资源,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合理配置.同时,努力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的舆论氛围,使高技能人才同科学家,工程师一样,受到社会的广泛尊重,成为劳动者普遍性的职业选择.一劳动保障世界-_暖_啊一百家观点一一 0o6 年第 u 期的观才国吉用理能工足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