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2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docx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2014023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2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开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1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

2、,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当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依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三种基本要素是干脆从心发出,是从人生命根源流出来,且具有明确节奏。但乐器是通过协作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艺术精神。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人只是“表出”,有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人是在创建自己这种艺术精神。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须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观赏,一边开发你

3、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须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究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四周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索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起先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洁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

4、缺乏气韵则会立刻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究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驾驭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爱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究。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2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书画诗歌之中。其实音乐或者书画只是古人用于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工具或手段,从而他们的艺术精神就隐藏在里面。古代的音乐,也就是礼乐,在孔子的改良传承后,最终起了一种教化的作用。孔子的艺术精神是做到“美”与“善”的统一;而孟子

5、的艺术精神是做到“仁”与“乐”的统一。总结起来说,儒家的艺术精神就是由一人之修养而通于天下: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应当是中国最早的从艺术精神里抽出来的精髓。依据乐记记载,构成音乐的三要素是“诗”,“歌”,“舞”。这三个基本要素,是不借助于自身之外的客观事物就可以成立的。有了这三种要素,就能借乐器以文之。同时,乐的三种基本要素是干脆从心发出的,是从人的生命根源流出来的,且具有明确的节奏。但乐器是通过协作这种节奏而发生作用的,从而激发或者引导处藏于人生命中的艺术精神。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的人只是“表出”,有的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的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的人只是享受

6、这种精神,有的人是在创建自己的这种艺术精神。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须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观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须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究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四周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索事物。两者要求做到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起先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

7、,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洁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立刻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究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驾驭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爱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究。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3书籍简介:中国艺术精神,徐复观著,由台中中心书局于1966年首次刊行,以后改由台北学生书局出版,几十年间不断再版重

8、印,影响深远。大陆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华东师大出版社20xx年版,广西师大出版社20xx年版。全书共计十章,前两章分别论述儒家孔子与道家庄子各自所代表的艺术精神,其余八章均为论述绘画艺术及其所蕴涵的中国艺术精神。感想:艺术的精神是什么?是乐?是游?我国古代最初是以音乐为中心教化,渐渐的就变成礼到后来的法律条文规定了。其实我在想,大同社会是不是就是最初的乐高于礼的状况呢?应当是吧,在我眼里,这只是一种美妙的心愿。乐高于礼?可能吗?完全不行能?社会是不行能倒着发展的。社会恒久是前进的,就算你是退,也只是你个体的退。事实上以人性来说,是一种进步。但是群体意义的用“乐”去陶冶,是不现实的。我

9、觉得社会发展到巅峰状态,确定是要毁灭的。不管说是天灾还是人祸,我倒觉得人祸的可能性还大点。倒也不是说这个毁灭就非得是今年的“20xx”。李复观讲到孔子对乐的追求,举孔子学鼓琴师襄子的例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人格与磬声为一体,这样的大才智才令人折服。讲庄子的其次章,我不得不说,真的很难懂。徐复观先生认为,庄子精神上的自由,以一个“游”字可以加以象征。即艺术上的东西,来源于嬉戏。因为在艺术上所得到的快感,是不以任何利益为目的的。

10、事实上,我对此有一些的怀疑。很多时候,对于艺术的.创作,都是创作者对于自身某种情感的一种宣泄。宣泄自己的情感获得一种欢乐莫非不是一种利益吗?那么艺术的精神原委是什么呢?唯恐谁也无法将它精确定义。那么原委又为什么要来定义?道可道,特别道,名可名,特别名老子说的好,顺其事物自然的发展就好了。无即是有。探讨过去探讨过来,于我而言,也只不过是找到了数学上的一根渐近线。另外,我觉得对于不是学画画的人来说,徐复观先生对于那些画的整理、探讨与考证,真的很让人佩服和赞美。不仅为他的作品这本书,也为他的这种精神。真的很好,或许这就是卫夫人所说的“善写者不鉴,善鉴者不写”吧。中国艺术精神读后感4所谓艺术精神,就是

11、指一种艺术独自具有的、内在的品质或气质,更或说是蕴涵一种文化的根本理念。谈及中国的艺术精神,徐复观先生就其中国艺术精神是庄子精神的论述详细在本书中有所阐述:庄子之所谓道,落实于人生之上,乃是崇高的艺术精神;而他由心斋的工夫所把握到的心,实际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由庄子所显出的典型,彻底是纯艺术精神的性格,而主要又是牢固在绘画上面;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当庄子从观念上去描述他之所谓道,而我们也只从观念上去加以把握时,这便是思辨的形而上的性格。但当庄子把它当作人生的体验而加以陈述,我们应对这种人生体验而得到了悟时,这便是彻头彻尾

12、的艺术精神。庄子所追求的道,与艺术家所呈现出的最高艺术精神,在本质上是完全相同的;对儒家而言,或可称庄子所成就为纯艺术精神。人人都有艺术精神,但有人只是“表出”,有人是“表现”。这就是个人艺术精神层次不同,有人只是享受这种精神,有人是在创建自己这种艺术精神。艺术精神,其实也就是美学,美的精神。这是一条走不完的路,你须要在美的这条路上一边观赏,一边开发你的艺术精神。这条路有两个站,心斋和坐忘,达到这两者的历程,就是达到美的终点站的历程。心斋,就是内心纯粹,无欲无求,我们须要有着这么一颗空灵的心去探究我们的艺术精神。坐忘,就是摒弃四周环境的一切无关事务,做到只有用纯粹的意识去思索事物。两者要求做到

13、虚,静,明。心斋是指内在的要求,坐忘是外在的条件,两者组合完成艺术精神的要求。其中,心斋之心是艺术精神的主体。说到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精神的是书法绘画。而书画从魏晋时期起先出现艺术精神的气息。书画讲究的是气韵,在古人看来,光是气韵生动一词,就能穷中国艺术精神的极谊了。简洁点说,气韵是评判一副作品好坏的标准之一,气韵生动可体现这幅作品有艺术精神;而缺乏气韵则会立刻使人觉得这作品水平不到位,体现不出艺术精神。当今我们要做的是,读懂古人的作品,分析其中作者的艺术精神进行批判创新,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探究自己的艺术精神。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结合当今信息技术,对我们目前所驾驭的艺术精神进行传播。这不仅是对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的爱护与传承,同时也是对中国艺术精神的一种不断的探究。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9页 共9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第 9 页 共 9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