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期末》课时同步 考试 (115).docx

上传人:曹唐睹 文档编号:21996164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83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期末》课时同步 考试 (11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期末》课时同步 考试 (11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1-2022学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期末》课时同步 考试 (11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2022人教版八下物理测试卷八年级下册物理期末测试学校:_ 姓名:_ 班级:_ 考号: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平地O点两侧粗糙程度不同,物体一直受到沿平方向3N的F。物体经过M点开始计时,每经过相同时间,虚线框记录物体的位置。物体在MQ段做匀速直线运动。F在MN、OP段做功分别为W1、W2,功率分别为P1、P2,则()AW1W2;P1P2BW1W2;P1P2CW1W2;P1P2DW1W2;P1P22如图甲所示,物体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沿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06s内拉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乙,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丙,则在24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A15JB30JC

2、50JD80J3下列与压强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宽大的车轮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力B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往来船只通航C液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小D茶壶盖上开一个小孔,主要是使热茶快速冷却4小强同学自己做帕斯卡桶实验,如图所示找一个喝过了的饮料瓶倒入大半瓶水,将一根较长的细铜管上端套上塑料漏斗,下端插入饮料瓶开口中,向管中倒入几杯水,结果实验失败。对这个实验的分析或评价正确的是()A帕斯卡所做的实验有偶然性B帕斯卡所做的实验是错误的C他所做与帕斯卡桶实验无关D应将瓶先装满且插管处密封5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同学们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

3、理实验的基础,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使用量筒测水的体积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最高处相平B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可以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C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使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受力方向一致D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过程中,发现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二、多选题1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塑料泡沫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如图甲,将塑料泡沫和正方体木块分别挂在刻度尺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力臂l1和l2;用刻度尺测出木块的边长为a,把木块放入水槽中,如图乙,用刻度尺测出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如图丙,用此装置使塑料泡沫浸没在水中,并使杠杆水平平衡(不计绳重、滑轮重和摩擦),读出力臂

4、l1和l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的质量m木=水a2hB塑料泡沫受到的重力G塑=水ga2hC木块的密度木=水D塑料泡沫受到的浮力F浮=水ga2h2如图所示,物体A重10N,物体B重7N。用细绳将两物体通过定滑轮连接,放手后,物体A沿着水平桌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绳重和滑轮轴摩擦,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物体A受到的拉力大小为7N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3NC物体A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10ND物体B受到的拉力大小为7N三、填空题1为庆祝建党100周年,科技小组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展示牌(含牌面和支架),展示牌的重力为40N、重心为O,支架的夹角为60。为测试该展示牌的抗风力大小,以防止展示牌

5、倾倒,小组同学将展示牌放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模拟测试,测试中假设风力F始终集中作用在展示牌的重心。(1)第一组同学施加的力F1始终与牌面垂直,当支架刚刚离开地面时,力F1的大小为_N。(2)第二组同学施加的力F2始终与水平面平行,当支架刚刚离开地面时,则力F2_F1(选填“”“”或“”)。2我国科学家造出了“世界上最轻材料 全碳气凝胶”,该材料的密度为0.16mg/cm3。如图是一块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放在一朵花上,花朵几乎没有变形,则这些“气凝胶”的质量为_g。研究表明,“全碳气凝胶”还是吸油能力最强的材料之一,它最多能吸收自身质量900倍的有机溶剂,则100cm3的“全碳气凝胶”最多

6、能吸收的有机溶剂重力为_N(g取10N/kg)。实验发现,将“全碳气凝胶”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将其压缩80%后,它的密度与压缩之前相比是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了。3如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其量程为_,其读数为_N。四、实验题1学习了功率知识后,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想测量纸锥下落时重力做功的功率,请你帮忙将实验过程补充完整。(1)实验原理是: _ (写公式)(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时间、纸锥的质量和 _ (写出物理量)。相应的测量工具为秒表、天平和 _ 。(3)如图是小明和小亮利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纸锥竖直下落时的照片,

7、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请根据照片判断下列关于纸锥在竖直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_ 。2同学们在学完弹簧测力计的相关知识后,自制了一个“橡皮筋测力计”,将橡皮筋不挂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零刻度线:挂1N重物时,下端对应位置标为1N;将这段距离等分为20格,每格表示0.05N。用此测力计测量物体重力时,发现测量值不准确。为了弄清其中的原因,同学们探究了橡皮筋的伸长与受到外力的关系。他们利用规格为0.05N的螺母若干、刻度尺、橡皮筋白板等进行了实验探究。不挂重物时,使橡皮筋下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挂不同重物时,橡皮筋下端对应不同的刻度值,作出标记,如图所示。(1)

8、螺母挂在橡皮筋下静止时,受到橡皮筋的拉力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它受到的重力;(2)同学们在橡皮筋下依次挂上个数不等的螺母,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试验次数123456789101112螺母个数n/个01234567891011螺母总重G/N00.050.10.150.20.250.30.350.40.450.50.55刻度尺读数L/mm0511203045607590110135158分析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橡皮筋下所挂重物越重,橡皮筋的伸长越_;进一步分析数据发现:每增加1个螺母时,刻度尺读数的变化量总体上是不同的,但中间有部分读数的变化量是相同的。若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7

9、0.0mm处,推测橡皮筋下所挂的物体重约为_N(结果保留两位小数);若挂另一重物,静止时橡皮筋下端对应刻度尺的15.0mm处。此时_(选填“能”或“不能”)确定此物体的重;(3)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用此橡皮筋重新制作一个刻度均匀的测力计,橡皮筋上端和刻度尺的位置保持不变。若使测力计的量程最大,零刻度线应标在刻度尺的_mm刻度处,此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_;(4)同学们更换不同的橡皮筋进行探究,发现其它橡皮筋的特点均与此相似,他们由此总结出,若要用橡皮筋制作测力计,受橡皮筋材料影响,刻度均匀部分可测量范围_,整体上测量不准确,所以橡皮筋不适合做测力计。五、计算题1如图甲所示,将一个边长为10cm的正

10、方体物块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物块漂浮在水面,物块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800Pa,已知水的密度,试求:(1)图甲中物块受到浮力是多大?(2)此物块的密度是多大?(3)如图乙所示,在物块上表面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要使物块全部浸没水中,F应为多少N?2考古工作者在河底发现了古代的石像,经潜水者测量它的体积约为2 m3。如图所示,在打捞石像的过程中,考古工作者用动滑轮将石像匀速提升,需要竖直向上的拉力F=1.610 N.在没有将石像提出水面前,若不计摩擦、液体阻力和滑轮重力,求:(水=1.010 kg/m ,g取10 N/kg)(1)石像受到的浮力;(2)石像的重力;六、作图题1画出滑轮组最

11、省力的绕线。2画出如图中木块所受重力,斜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七、综合题1请阅读空中自行车并回答问题。空中自行车骑自行车走钢丝,这么惊险刺激的场面相信您也只在杂技表演中见过吧。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发现A厅”就有这样一件展品(如图所示)。高空中有一条钢丝绳,钢丝绳上有一辆独轮车,独轮车下方连接有配重装置,连接杆可伸缩调节长度。自行车加上配重后,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重心在钢丝绳下方。支点在车轮与钢丝绳交接处,因此重心低于支点,实现了“稳定平衡”。因此,只要骑行人和车形成的合力矩小于配重形成的力矩时,任凭人和车怎样倾斜,都能够回复到平衡状态,而不会掉下来。比如说高高的塔式起重机之所

12、以能稳稳地把成吨的器材举上高楼,就是在其下边的压重架里放入很重的钢绽作为配重,把重心降下来了,提高了稳度。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使用配重来提高稳度了。明代航海家郑和在帆船的底舱里放置了大量的砂石当配重压载物,降低了船的重心,提高了船的稳度,在惊涛骇浪中穿越了太平洋、印度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空中自行车采用使用独轮车下方连接有_装置来降低重心的。(2)自行车加上配重后,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重心在_。(3)支点在车轮与钢丝绳交接处,因此重心_(选填“高于”、或“低于”)支点,实现了“稳定平衡”。(4)通过阅读材料,请列举出改变重心从而提高物体稳

13、度的一项应用: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2B3B4D5C二、多选题1AD2ACD三、填空题120 20.016 0.144 弹性 变大 30-5N 3 四、实验题1下落高度 刻度尺 C 2等于 越长 0.33 不能 30 0.2N 较小 五、计算题1(1)8N;(2)0.8103kg/m3;(3)2N2(1)2104N;(2)5.2104N六、作图题12七、综合题1配重 钢丝绳下方 低于 塔式起重机 【分析】(1)(2)自行车加上配重后,人、车、配重组成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重心在钢丝绳下方。(3)空中自行车的支点在车轮与钢丝绳交接处,因此重心低于支点,实现了“稳定平衡”。(4)根据文中的最后一段话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