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叙述与文学性的回归 2012 年02 月 24 日 张鸿声 吴 鹏 最近, 有两篇访谈颇耐人寻味。 一次是对导演张艺谋关于电 影 金陵十三钗 的访谈, 另一次是对作家格非的访谈。 两者有 一个相通之处, 无论是导演还是作家, 都强调了文学叙事 讲故 事的重要意义。 在对张艺谋的访谈中, 张艺谋认为 想表现人性的光辉, 讲 好故事是永远的功课 , 而所谓好的 作品就是 思想性、 文学性、 可读性三性统一 。 一直以来, 学界对张艺谋的诟病, 是其过于 突出电影的视觉化效果, 刻意追求电影宏大场面的刺激, 文本的 叙事性不足。 对于这一点, 张艺谋似乎是有苦难言。2010 年 人 民日报
2、曾对其有过一次专访, 他在 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中说 对今天的电影来说, 故事是最重要的, 故事包含着万物。 因为 今天的观众观影经验丰富, 花拳绣腿诱惑不了他们。 故事和人物 如果不好, 最终会失败 。 他认为 , 尽管自己非常重视文本的重 要性还一直受到批评, 是因为好的剧本太难产生, 而自己是 等 米下锅 。 而作家 格非的创作从 褐色鸟群 到 人面 桃花 山 河入梦 以及 春尽江南 , 这其中很明显的一条线索, 就是格 非从刻意的突出叙事技巧开始逐渐的开始重视作品的故事性。 格 非认为: 我所理解的故事是 一种隐喻, 这就涉及到我们写小说 的为什么要写故事, 这个问题是最重要的, 小说的
3、特质当然就是故事, 这是毫无疑问的。 两则访谈似乎传递给我们这样一个信 息,文艺创作开始重新重视文本叙事中的故事性了。 其实,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 是一直重视文学 故事性 叙述 的。 鲁迅说: 人 在劳动时, 既用歌吟以自娱, 借它忘却劳苦了 , 则到休息时, 亦必要寻一种事情以消遣闲暇。 这种事情, 就是彼 此谈论故事, 而这谈论故事, 正就是小说的起源。 郑振铎在 中 国俗文学史 中谈到, 中国古代的文学大抵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 类是登上大雅之堂的诗歌和散文。 这一 类是 庙堂文学 , 在传 统文化意义上属于文人创作的文学, 是真正的文学; 另一类则 差 不多除诗与散文之外, 凡重要的文体
4、, 像小说、 戏曲 、 变文、 弹 词之类, 都要归到 俗文学 的范围里去 , 而 俗文学 的特 质, 在于它是大众口口相传的, 其间, 其叙述的故事性功不可没 。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郑振铎接下来的描述。 他说: 因为正统的文 学的范围很狭小 只限于诗和散文。 所以中国文学史的主 要的篇页, 便不能不被目为 俗文学 , 被目为 小道 的 俗 文学占领。并且很多正统文学的文体原都是由俗文学 升格而来的 。 郑振铎的论述, 由于受制于 时代环境的影响, 可 能会有偏颇之处,但是有一点却是很明确的,那就是故事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叙事传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晚清以来, 由于整体社会环境的变化, 文学的社
5、会教化功能 , 造成以小说和戏剧为代表的俗文学地位的提高。从改良到革命,知识分子们意识到需要广泛的群众基础, 梁启超在 论小说与群 治之关系 中倡导 改良群治 、 新民 , 严复在 原强 中则说 今日要政, 统于三端: 一曰鼓民力, 二曰开民智, 三 曰新民德 。 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承担起了这种启蒙的重任。 梁启超的 改良群 治 和 新民 是要从 新 小说开始的。 他说: 欲新一 国之 民, 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 故欲新道德, 必新小说; 欲新宗教 , 必新小说; 欲新政治, 必新小说; 欲新风俗, 必新小说; 欲新学 艺, 必新小说; 乃至欲新人心, 欲新人格, 必新小说。 何以故? 小说有
6、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 由于启蒙对象主要是针对文 化水平相对偏低的普通百姓, 为了迎合他们的需求, 引起他们的 兴趣, 文学创作相应的发生了变化, 文言文向白话文创作的转变 , 创作文体更重视叙述的 故事性 , 小说、 戏剧等俗文学开始登 上大雅之堂,承担起民族启蒙的重任。 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创作,重视文学的通俗化和大众化。 1917 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表文学革命论,强调要创作 平民文学、 写实文学, 通俗的社会文学, 而陈独秀所要求的这种 文学创作是无法而且也必须要重视文学的故事性的。 而后的左翼 文学、延安文学以及解放后从延安文学延续到全国的文学创作, 基本都遵循了现实主义、 写实主义
7、的创作风格。 从新文化运动开 始一直延续到 20 世纪 80 年代, 中国 文学大部分都是以普通大众 作 为 创 作 的 接 受 者 , 一 定 时 期 内 甚 至 只 能 创 作 和 普 通 大 众 相 关 的, 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而其他创作手法都被作为可能的资本主义、 自由主义的创作倾向受到批判, 文学的 故事性 叙述 在 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创作中 一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20 世纪后半叶, 是文学 故事性 叙述边缘化的一个时期 ,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反对文学的工具化。 俗文学 从 小道 开始延续 到近代登上文学创作的大雅之堂, 一直到 20 世纪成为社会改革 、
8、文化启蒙等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其地位的逐渐提升都是和文学作 品的社会功能相联系的。 钱理群等学者认为 从 新青年 鼓动 文学革命 开始, 新文学的先驱者们就主张文学服膺于思想启 蒙, 注重将文学作为改造社会人生的工具 , 鲁迅在 20 世纪 30 年代谈到自己创作的时候也说 说到 为什么 做小说罢, 我仍 抱着十 多年前的 启蒙主义 , 以为必须是 为人生 , 而 且要 改良这人生 。1937 年全面抗战爆发以后, 文学开始服从于 救 亡 这一主题, 强调文学的功利宣传性, 强调 文章下乡, 文章 入伍 , 而这种文学创作一方面适应了时代的大环境, 同时也是 以丧失文学的多样化、 文学的自主化
9、为代价的。 毛泽东 在延安 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指出: 在现在世界上, 一切文化或文学 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 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无产阶级 的 文 学 艺 术 是 无 产 阶 级 整 个 革 命 的 一 部 分 是 整 个 革 命 机 器 中的 齿轮和螺丝钉 。 新中国建立以后, 延安讲话的精神走 向全国, 成为 惟一合法和正确的文学创作方向, 讲话 关于文学是 齿轮和螺丝钉 的表述在 文革 时期的文学创作中更是 达到极致。 文革 以后, 学界开始清理一系列不正常的文学创 作方式, 而这种清理却同样是在政治话语体系下完成的, 也是文 学工具化的另一种表述方式。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10、 出于对文 学太多干预社会生活的强调, 要求文学回到自身, 导致了文学创 作中另一创作倾向的产生 , 那就是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先锋文学 、 现代派文学等的创作。 这一创作潮流在反对文学社会功能, 反对 文学作品的工具特性的时候, 也同时把文学重视叙事性的传统丢 失了。 文学叙事 性的边缘化还有另一个影响, 这是世界工业革命 以来,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大都市的兴起, 原来的创作方法已经 不足以把握和书写当时的时代。 从英国的象征诗歌、 现代派创作 思潮到国内的新感觉派等创作, 都力图用一种新的方式把握时代 的变化,用一种新的文学书写方式表达内心的感受。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文学创作
11、环境已经逐步放开, 西方一系列的文艺理论 进入中国, 同时由于周围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一些知识分子开 始 有 意 识 的 用 不 同 的 理 论 方 式 进 行 创 作 。 而 这 种 倾 向 也 是 文 学 故事性叙述逐渐边缘化的又一原因。 这就产生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20 世纪80 年代以来文学对 于创作技巧和创作手法的追求是为了回归文学自身, 为的是对抗 文学的社会功能, 祛除文学工具化的特征, 而文学叙事性的边缘 化却是这一愿望的不自然结果。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是 故事性 和诗性的统一, 实验和运用不同的形式是为了把作品内容表述的更加生动、 活泼, 表述的内容更加丰富和贴切
12、。 不 过, 对作品形式 、 文学技巧的刻意追求却丢失了文学的某些基本 特性 。 曹文轩在 小说门 中说: 小说离不开故事 , 而只要有 故事, 就一定会有小说。 小说是那些杰出的叙事家在对故事有了 深刻领悟之后的大胆而奇特的改写。 故事随时都可能 被一个强有 力的叙事家演变成小说。故事与小说的这种关系是无法解除的, 是一种生死之恋。 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前几年, 电影界存在一个 普遍的倾向就是在电影制作过程中大量使用拍摄技巧, 一味追求 场面、 镜头的宏大感, 这在最开始的电影上映中受到了观众的追 捧。但是,当电影的大场面、炫耀拍摄技术成为一种习惯之后, 人们开始产生审美疲劳。 大片 纷纷落马, 票房一落千丈。 与 之相对应的是今年上映的一部小成本电影 钢的琴 , 这部电影 拍摄的场地是老东北的废旧钢厂, 没有庞大的演员阵容, 没有豪 华的后期制作, 只是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下岗工人父亲要为女儿 制 造一架钢琴的故事。 然而, 就是这部小成本电影却屡获大奖, 也 是 2011 年仅有几部不但没有责骂、反而好评连连的电影之一。 可以说, 叙事性以及叙事中的 故事性 的被强调是一种必然的 趋势,是文学性回归的一种表现。 ( 张鸿声 吴 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