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百年辛亥记忆对华侨爱国精神的激励广东社会科学 2011 年第 5 期百年辛亥记忆对华侨爱国精神的激励徐炳三提要百年来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在激发华侨爱国精神方面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辛亥记忆在 20 世纪前期加速了华侨民族精神的合一和民族主义的形成,在日本侵华时期成为华侨支援抗战的精神动力,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发挥了团结人心的功能,在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促进华侨支持两岸统一的历史资源.此种功效的发挥,与华侨精英对辛亥革命的现代性诠释密不可分,也和华侨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渊源,以及侨界加强自身凝聚力的内在需求有关.一方面,辛亥记忆激励了华侨的爱国精神;另一方面,华侨对辛亥革命的纪念,也是其爱国精神加强的
2、表现 ,二者互为因果.关键词 辛亥革命历史记忆华人华侨爱国主义中图分类号K25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 114X(2011)05002708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封建王朝走向现代国家的转折点,是包括海外侨胞在内的所有炎黄子孙共同的历史记忆.一个世纪以来,每逢辛亥纪念日,侨界都会举行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人们在缅怀先烈的同时,还以辛亥革命为切人点纵谈时事,发表政见,将辛亥革命作为一种历史资源,从中汲取养分来砥砺人心,这既传承和发扬了辛亥精神,又关怀和关照了中国的命运.在此过程中,海外侨胞的斗志得到砥砺,精神得到鼓舞,凝聚力得以增强,民族情感得以激发,辛亥记忆成为激励华侨爱国精神的重要源泉.一,民族
3、精神合一的催化剂不同时期华侨社会有不同的时代主题.20 世纪初至抗战爆发前,华侨界面临着如何加强自身凝聚力和如何激发民族情感的问题,华侨的民族主义正是在这一时期,在民族危机的砥砺下建立并不断强化的.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在此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华侨曾为辛亥革命开筚路蓝缕之功,对革命之情感尤为挚诚.每年 10 月 10 日,华侨各界都会积极组织辛亥纪念活动.通常中国驻外使领馆和总商会联合发出号召,响应者多为华侨学校和本文系教育部重大委托项目“辛亥革命百年记?tc-b 诠释“(项目号 093JZDWO04)的阶段性成果.27民间社团.社团包括地缘,业缘,血缘,政治,经济,娱乐,文化,宗教,慈善等类型
4、,涵盖了侨界各个阶层,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总体而言,华侨对辛亥纪念的重视程度随时间推移逐步加大,而知识阶层对辛亥纪念的重视程度逐渐超过下层群众,华侨精英成为辛亥宣传的主角.每逢“ 双十节“, 各大华人公司 ,堂会,学校,店铺等张灯结彩 ,高挂国旗,犹如新年.侨界精英尤其注意国旗的庄严性,常号召华侨尊重国旗,以免贻笑外人.一些店铺学校还以革命标语或对联为挂饰,表达对祖国前途的美好祝福.民众多通过纪念会,演出,游行,运动会,游艺会等方式庆祝,包括向国旗鞠躬,向总理遗像行礼,读总理遗嘱,唱国歌等程序.照例也少不了围绕“双十 “的演讲,多以回顾辛亥历史 ,强调国庆意义 ,号召发扬革命精神为主题.如192
5、7 年某学校“双十“ 日,校董在盛赞辛亥烈士的同时,希望学生继往开来,为实现自由平等而努力.同年新加坡侨领陈嘉庚在筹赈会“双十“ 典礼上 ,号召华侨为祖国捐款.庆典的组织者大都重视仪式对华侨民族精神的激发.如提灯游行注意凸显辛亥的意义,某地崇正学校的灯上有汉满蒙回藏五个小人,养正学校有“双十“ 形状五色高灯一座 ,皆寓共和之意.各社团在庆典中演出的戏剧也颇有教育性.1921 年某银行的戏剧以秋瑾为题材,1924 年某工商补习学校的戏剧为改良私塾,劝戒鸦片,劳工神圣等内容,娱乐之中皆蕴含国家意识.在辛亥纪念中,华侨常利用辛亥话语表达民意.侨众一度不满国内政局,某华侨扼腕叹息:“试观今日之武夫纵横
6、,小人之弄政 ,割地卖国,版图分裂,杀戮无辜,枉死俊秀,寡人妻,孤人子,虚人室家,暴人骸骨,种种痛心疾首之举,曷可胜数?“另一华侨也对先烈“ 掷无限之头颅,只换得假面之共和“感到无限忧伤 ,希望后起之士“ 勿忘先烈之痛苦,而克承其志,以求完全之共和“.华侨虽然有诸多不满 ,但并未心灰意冷,很多人认为军阀祸乱是暂时的,只要大家都对国事负责,就不必担心没有和平.“所谓勉励后人者,万望吾人务必保守共和,不许帝制之复生,且当赞助政府,期达到收回领事裁判权及一切不平等条约,俾我国民得完全为独立国家也.“ 华侨亦提出诸多救国主张.有人认为欲救国必须发起国民运动,“方有民主实现之可言“.也有华侨主张“须欲于
7、庆祝声中 ,不存偏向而有真切之表示,急电祖国,吁请诸巨头,早息内争,一致对外“,此举若成,则内战可息 .有人则指出党争源头在于民众贪图利禄,选出了无德政客;军阀混战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众未能觉悟,军阀之兵源于民众 .此后民众当慎重选举,明辨是非.当然,华侨在政治上发挥的作用毕竟有限,他们真正能做的莫过于发展实业,在经济和舆论上影响国内政局.如某华侨提出要改进同业公会,振兴制造业,投资祖国实业和教育,用具体行动救国.另一华侨主张民众要继先烈未竟之功,与恶军政军阀斗争;要增强斗争能力,不为权势所左右;要实行彻底的改革,坚决改造罪恶社会 .抗战前华侨的辛亥革命纪念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影响力,庆典被注人
8、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元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华侨的民族情感.华侨围绕辛亥发表的政论也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心理效应.上述效应的出现,主要是因为辛亥纪念活动符合了 20 世纪前期华侨渴望祖国强大的心理趋向,也与当时国内形势引发的危机感有关,华侨需要辛亥革命这样一种国家符号来增强其内聚力.辛亥纪念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华侨的民族主义,而华侨对辛亥纪念的热衷亦为民族主义加强的表现,两者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二,抗战救国的精神动力19311945 年日本侵华时期,海外侨胞与国内民众一样肩负着抗日救亡的使命.华侨精英在抗战宣传和社会动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这种动员的一个重要载体即辛亥革命的历史记忆.侨界精英以辛亥革命为
9、依托的诠释方法和动员手段,极大地激励了华侨的救亡斗志.每年辛亥纪念日,华侨精英都会在侨报上发表抗日主张.华侨在盛赞革命丰功伟绩的同时,更将辛亥革命的荣光与现实的颓败作比较,以激励人们的救亡斗志.有人指出,“回忆往昔之光荣历史,民国之缔造艰难,以视今日寇深祸亟,河山破碎,抚躬自问,将何以对列祖慰先烈乎?“在这种情形下,“追溯到先烈无数次的革命纷争而流血的功绩,还不自觉得汗颜无地吗?“革命远未成功,国人须卧薪尝胆,“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之义,正已适合其时“,“惟是民非亡国之民,国家尚有可为之会.“华侨精英认为,军政当局在外敌人寇问题上难辞其咎,内外交困,民不聊生的局面,无不与当政者有关.当然,包括
10、华侨在内的所有国人也都有责任,“当此国势垂危,千钧一发,我国人大都犹浑浑噩噩,如人大梦“,无疑是日寇侵华的重要原因.国人必须“ 本着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之义,设法去拯救这垂危的民族,冲破这严重的国难“.囤华侨各界几乎无一例外地呼吁团结:“有组织有系统的结合,以往之仇怨,全部捐弃,共同意志联系行动,不为日寇利用残害同胞,各尽所能,共赴国难.“华侨精英十分注重以辛亥精神勉励民众,指出革命先贤“以此不计成败,牺牲之勇气,杀身成仁之精神,虽清政府势力遍天下,终知其必有推翻之一日也“.这种情形与日军铁蹄蹂躏中华的情形很相似,只要发扬志士的精神,驱逐敌寇出中国指日可待.“革命之精神,乃万众一心,先公后私,誓
11、为主义而牺牲,精诚团结以救国之决心所组成也.“圆民众若皆能传承此种牺牲精神,胜利必将属于中华民族.华侨尤其重视利用辛亥庆典来鼓舞人心.他们认为,庆祝“ 双十“ 可提升民族意识,培养民权思想 ,奋兴抗敌精神,减轻外寇野心,强化救亡意识,复兴民族精神.此时的辛亥庆典形式与以往相似,所不同者,其中大都包含国难和救国的内容.如1931 年“双十节 “,新加坡机器行工友皆臂缠黑纱 ,演讲日本占领东北情形 .圆同年马六甲野新埠华侨国庆大会,与会者臂缠黑纱,悬挂“国哀“ 字样白纸旗 ,警示标语和地图,默哀追悼东北殉难同胞,演讲者多以号召抗日为演讲内容.抗日战场上的胜利常会给庆典带来欢腾气氛,如 1939 年
12、和 1941 年的湘北大捷即在华侨中引起强烈反响,“双十“ 前后捐款捐物,义演义卖活动频繁,“一般商店社团 ,莫不忙着张灯结彩 ,大事铺张,数年前的盛况,重现于今日.“就具体救国策略,华侨首先寄希望于国民政府,反对政治分裂.华侨对国民党消极抗日十分不满,“ 希望此后的中央政府,抱定收复失地,还我主权的决心,勿再使国内的民众陷于水深火热的绝境,海外的侨胞失望悲观.“中共“ 把日寇驱逐到鸭绿江对岸 “的抗战决心得到华侨的赞同. 华侨坚决反对党争和内讧,只要是坚持抗战复兴民族者,“不问其所属党派之如何,侨胞无不热烈拥护.“固华侨也希望政府加强与反法西斯国家的合作.圆华侨普遍认为发展实业与教育意义重大
13、,“ 夫今欲救我国之危亡,舍教育与实业,无他道也.教育之效,在开民智; 实业之功,在厚民生.“ 而国难时当首推实业,“我人欲图补救,宜振兴实业,使国民所需物品,不仰给外人,挽回利权,以巩固国家经济之地位.“锣道德沦落也是导致外敌入侵的重要原因,须支持国民政府的新生活运动以挽救道德.固侨界精英同样也对民众,尤其是华侨提出期望,号召民众在物质和精神支援方面作抗战的坚实后盾.日本侵华时期,侨界精英有意识地将辛亥历史与国难现实相结合,以革命精神鼓舞人,召唤人,顺应了华侨的心声和民族救亡运动的潮流,具有积极意义和现实价值.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29存亡的特殊时期,辛亥记忆成为华侨参与抗战重要的精神动力.三,
14、呼吁和平的时代话语抗战胜利后不久,内战的爆发打破了短暂的和平局面,经历了八年深重苦难的中国人民再度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海外侨胞再次以辛亥革命为出发点,发出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呼声,并在此过程中逐步转变思想,走上支持人民解放的道路.这一时期国内的政治斗争波及到海外,使侨界出现不同的政治倾向.就“双十“ 而言,庆与不庆,庆什么,如何庆等问题在侨界出现了争端,实质是政见分歧的反映.比如是否向国民政府发贺电的问题,华侨内部就曾出现争执和冲突.虽然华侨有一定的政治倾向,但总体上持中间立场者居多,他们支持的并非某党某派,而是能够促使中华富强的领导力量.正如某华侨所言:“我们不需要夸张的宣传,不需要破坏性的
15、攻讦,我们只要一个强盛的国家,谁能使祖国强盛,我们就信任.“呼吁团结 ,反对分裂是绝大多数华侨的共同心声,“ 团结“成为华侨在辛亥纪念中的关键词.华侨认为,中国社会政治动荡的根本原因在于民众智识太低,道德观念淡薄,未负起国民责任和行使民权.而造成这种事实的主因在于人民之间缺乏团结.作为国家领导力量的政党更是没有尽到职责.华侨深望各党派牢记“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之古训“,“凡我黄帝苗裔,不受外力所胁,共谋国是为前提.“在这“ 双十“日,还须“唤醒中华民族四万万七千万的心结成一条心“,共同护卫病弱的中华 .华侨在“双十 “前后发表的政见 ,往往以三民主义立论 .民族主义方面,华侨主张走不赖外邦,独立
16、自主的发展路线.华侨对以美苏为依托的国共两党均提出批评,认为美国讲自由而缺乏平等,苏联重平等却自由缺失,“有自由意志而无平等生活之保障,则自由意志失其价值;有平等生活之保障,而元自由意志,则平等生活等于机械性.“因此,“ 吾人应为中国民族独立自由而创造,而解放,而非附庸为他人之与国也.“民权主义方面,华侨呼吁国民党整顿吏治,还政于民;呼吁国共停战,建立联合政府.华侨指出,“民国者是人民共有的国家,绝非一系一姓专有的统治.“希望国共还军于国 ,还政于民,“ 建立联合政府 ,反对帝国主义新的侵略阴谋,自力更生,使多难的祖国成为一个统一的,民主的,团结的,强盛的国家.“民生主义方面,华侨希望国民政府
17、改革经济,造福民生.他们呼吁国民党扫除贪腐,打击奸商;平抑物价,改革币制;广纳人才,唯才是举;以身作则,厉行节约;平等分配,秉公执法.华侨的三民主义理想与国民党独裁内战的伪三民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与中共的根本目标虽然相同,但也存在诸多差异,是一种中问主义路线.可见,很多华侨受到国民党的迷惑,初时仍寄希望于国民政府的改革.他们主张“不分党派,不以主义而摩擦,共同协助政府,接受建国任务.“ 圆华侨的上述态度, 固然表明该时期他们对国内政治未能彻悟,但另一方面也可看出其独立思考的精神.他们并不盲从某党某派的宣传,而是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问题,稳定和团结是他们追求的第一要义.而一旦认定国民党不可救药,
18、华侨最终还是会做出明确的抉择.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华侨中出现为中共捐款捐物,回国参加解放战争的热潮,陈嘉庚,司徒美堂等一批着名侨领回国与中共领导人共商国是,筹建新中国.经过认真思考后的选择才是理性的选择,广大华侨最终顺应了历史潮流.华侨的可贵和可爱之处在于,无论祖国处于何种危机,他们从来都不弃不离,即便言语多有不满,爱国赤诚也从未稍减,华侨界的辛亥纪念活动并未因政治而消歇即是明证.华侨也从未将30救国责任推诿他人,而是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义,将复兴民族的伟业视为己任.侨界精英号召全侨鼎力支持祖国慈善,教育,公益等事业,救助国内灾民.希望华侨志士“急起直追,联合各党各派暨社会贤达,登高呼
19、吁,策动全侨,共谋一致团结,众志成城,纠正国是,以苏民困.“回国家历经磨难 ,但华侨从未丧失希望.某侨领的话直指根本:“如今政治军事因内战而陷于混乱当中,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田,莫不重重的担忧,感到万分的关怀,但是我们若把历史翻开来看看,便知道这半个世纪来,我国莫不处于动乱之当中,但我们能于千钧一发之际,渡过难关,这是表明大众的基本力量,从未遗失.这个力量便是奠定国家基石的元素.“华侨从历史发展的眼光看到人民的力量,体现出特有的睿智,与中共的思想不谋而合,此或为华侨最终走上支持人民解放道路的内在渊源.四,促进祖国统一的历史资源1949 年以后,华侨的政治态度比较复杂,就辛亥纪念而言,政治性与非政治性的纪念兼而有之.当然,政治性纪念不乏对辛亥历史的缅怀,非政治性纪念亦难免夹杂政见,只是出发点和侧重点有所不同.每年 lO 月 10 日坚持以“国庆 “的名义进行辛亥纪念的华侨多持台湾立场 .但这种情形也须辩证分析.初时很多华侨对新中国心存恐惧,且与国民党素有渊源,他们坚持庆祝“ 双十国庆“ 也很正常.此后直到 20 世纪 7O 年代末,大陆一直处于封闭状态,出洋者多为港澳台民众且以台湾为主,他们自然会倾向台湾.而老华侨多数已归化人籍,当时多国出现排华浪潮,华族身份使他们不敢公开地纪念辛亥革命,即便有纪念也较少有政治意涵.故早期侨界较大规模的辛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