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7环保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十三).docx

上传人:西米老师 文档编号:2196498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环保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十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环保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十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 环保工程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十三)1401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社会经济调查内容的有( ABCD )。 A社会结构情况如人口密度、人均资源量、人口生活水平等B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如产业构成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等C规划调查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D移民问题的调查,包括迁移规模、迁移方式、预计移民区产业情况等 1402以下大气污染源中属于点源的是( BD )。 A道路机动车排放源 B集气筒 C垃圾填埋场扬尘 D烟囱 解题思路:选项 A 属于线源,选项 C 属于面源。 1403下列关于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D )。 A设施底部不一定高于

2、地下水最高水位,基础防渗做好也行B应建在易燃、易爆等危险品仓库、高压输电线路防护区域以外C应位于居民中心区常年最大风频的下风向D集中贮存废物的场址基础防渗层为至少 05m 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cms),或者 2mm 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 2mm 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cms) 解题思路:A 项中,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D 项中,集中贮存废物的场址基础防渗层为至少 1m 厚黏土层。 1404在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时段、内容和方法应根据( ABCD )来确定。 A评价工作的等级 B工程与环境的特性C当地的环境保护要求 D尽量考虑预测范围内所规划建设项目的影响 1405常规

3、高空气象探测资料的调查项目包括( AD )。 A探空数据层数 B降水类型 C相对湿度 D气温 1406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工作的说法,正确的有( BC )。 A危险废物贮存是指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理和最终处置前的存放行为,危险废物再利用前的存放行为不属于危险废物贮存B集中贮存是指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中所附设的按规定设计、建造或改建的用于专门存放危险废物的贮存设施和区域性的贮存设施C根据国务院关于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的批复 ,到 2006 年,在全国各省及部分市、地区将建成 30 多个危险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 300 多个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D所有危险废物产生者和危险废物经

4、营者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不可利用原有构筑物改建成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140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规定: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风险识别 B源项分析 C后果计算 D风险计算、评价和风险管理 1408一般来说,建设项目的生态监测包括的内容应当有( ABCD )。 A生态环境问题的概述 B重要生态因素、生态监测的因子或指标体系的确定C监测点位、时段和频率,监测人员、监测设备和经费D监测结果的评价与报告,提出的应急与持续改进措施 1409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实施,说法正确的有( ACD )。 A组织实施标准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B由省市

5、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C实施时应按国家规定选择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或断面D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1410被列为管理对象的重要生态因素应至少应具有的特征有( CD )。 A有较广泛影响的因素 B具有长期中长期影响的生态因素,尤其具有累积性影响C影响是不可逆转的或难以恢复的 D影响对象是受媒体和公众关注的或是非常敏感的 1411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过程中,一般应调查的河流水文特征值有( ABCD )。 A河宽、水深 B流速、流量 C坡度、糙率 D河道弯曲系数 141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规划方案的( A

6、BD )。A影响因子识别 B影响范围识别 C影响程度识别 D时间跨度识别 1413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中规定填埋场场址的地质条件应符合的要求包括( ABD )。 A能充分满足填埋场基础层的要求,现场或其附近有充足的黏土资源以满足构筑防渗层的需要B位于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主要补给区范围之外,且下游无集中供水井C地下水位应在不透水层 1m 以下,否则,必须提高防渗设计标准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取得主管部门同意D地质结构相对简单、稳定,没有断层 1414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堆放要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 CD )。 A危险废物堆要防风、防雨、防晒 B不兼容的危险废物不能堆放在一起C总贮存量不超过 50

7、0kg 危险废物要放入符合标准容器内,加上标签,容器放入坚固的柜或箱中D危险废物堆内设计雨水收集池,并能收集 50 年一遇的暴雨 24h 降雨量 1415下列常规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应正确的有( ABCD )。 A二氧化硫一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B一氧化碳一非分散红外法C二氧化氮-Saltzman 法 D臭氧一紫外光度法 1416下列有关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及其导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风险评价是估算不可预见事件发生概率和严重程度的方法学,环境风险评价只是其中一部分B环境风险是指突发性事故对环境(或健康)的危害程度C环境风险评价是对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发生的可预测突

8、发性事件或事故所造成的对人身安全与环境的影响和损害进行评估,提出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D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规定了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程度和方法 1417开发区环境影响评价中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指标因子有( ABCD )。ACOD B氨氮 CTN DTP 1418下列关于开发区水环境容量与废水排放总量控制主要内容的叙述,错误的有( BD )。 A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B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如常年径流的河流,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对季节性河流,原

9、则上也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C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虽然已实现达标排放,但水体已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排放总量D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基于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大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解题思路:B 项中对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D 项中应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 1419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包括( ABCD )。 A自然环境的调查与评价 B社会经济与资源的调查与评价C生态系统与生态景观的调查与评价 D环境敏感区和敏感目标的调查与评价 1420

10、下列关于水质数学模式的常用类型划分的表述,正确的有( CD )。 A照来水和排污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划分为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模式B按水质分布状况划分为动态、稳态和准稳态(或准动态)模式C按模拟预测的水质组分划分为单一组分和多组分耦合模式D按模式的求解方法及方程形式划分为解析解和数值解模式 解题思路:A、B 项两者混淆,对调即都正确。 142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要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环境空气敏感区,并列表给出环境空气敏感区内( ABCD )。 A主要保护对象的名称 B大气环境功能区划级别C与项目的相对距离、方位 D受保护对象的范围和数量 142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现状分析的内容包括( ABD

11、)。 A分析社会经济背景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确定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B分析生态敏感区,确定评价范围内对被评价规划反应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C分析对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 D分析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1423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适用于连续发生的( ACD )。 A稳态振动 B准稳态振动 C冲击振动 D无规振动 1424一级评价项目多源叠加的技术要求内容包括( ABCD )。 A计算该建设项目每期建成后备大气污染源的地面浓度,并在接受点上进行叠加B对于改扩建项目,还应计算现有全部大气污染源的叠加地面浓度C对于评价区的其他污染源以及界外区的高大点源,应尽可能叠加其

12、地面浓度D若难以获得相关污染源资料或其浓度监测值远小于大气质量标准时,也可将监测数据作为背景值进行叠加 1425目前,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思路是( AC )。 A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上,不分级别B排放标准限值建立在经济可行的控制技术上,明确级别C国家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逐步脱离对应关系,由地方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补充制定排入特殊保护区的排放标准D继续保持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的对应关系 1426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危险废物填埋场废物渗滤液第二类污染物排放控制的项目有( ABCD )。 ApH 值 B五日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C悬浮物(S

13、S) D氨氮(NH-N)、磷酸盐(以 P 计) 1427单一组分的水质模式可模拟的污染物类型包括( ACD )。 A持久性污染物 BS-P 模式 C非持久性污染物 D废热 1428开发区规划和开发现状章节中若有现状回顾部分,则应包含的内容有( ABCD )。A开发过程回顾及区内现有产业结构、重点项目B能源、水资源及其他主要物料消耗,弹性系数等变化情况及主要污染物排放状况C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D区内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1429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和评价范围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根据规划对环境要素的影响方式、程度,以及其他客观条件确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

14、B确定评价的地域范围时通常应考虑地域的现有地理属性、自然资源特征或人为边界C每个规划环评的工作内容随规划的类型、特性、层次、地点及实施主体而异D确定评价的地域范围时通常还会考虑地域已有的管理边界 1430下列关于环境影响时期划分和环境影响预测时段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 )。A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正常排放和不正常排放两种情况B建设阶段对噪声、地表水、大气等影响程度较重且影响时间较长的大型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建设阶段的环境影响预测C评价时间较短且评价等级又较低时,可只预测环境对污染影响承载力最差的时段D所有建设项目均应预测服务期满后的环境影响 解题思路:矿山开发等建设项目应预测服务

15、期满后的环境影响。 1431一般根据( ABCD )进行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级别的划分。 A建设项目的污水排放量 B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 C受纳水域的规模 D受纳水域的水质要求 1432下列关于危险废物填埋场入场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BC )。 A根据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 一 1997)和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GBT 15555 一 1995)测得的废物浸出液 pH 值小于 80 和大于 110 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B本身具有反应性、易燃性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C含水率高于 85的废物需经预处理后方能入场填埋 D医疗废物可直接入场填埋 1433下列对

16、于网络法具有的优缺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ABCD )。 A易于理解、透明,并有利于公众参与,快速、成本低 B无法定量,不能重现C能识别有效实施开发规划的环境制约因素 D不能反映空间关系和时间跨度的变化影响 1434在点污染源调查中,根据评价工作的需要进行下列全部或部分内容的调查( ABCD )。 A点源的排放 B排污数据 C用排水状况 D废(污)水的处理状况 1435网络法作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形式有( AD )。 A因果网络法 B对象网络法 C逆向网络法 D影响网络法 1436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调查包括( ABCD )。 A声源种类与数量 B各声源的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

17、间C声源的空间位置 D声源的作用时间段 1437下列属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风险识别的主要工作内容的有( ABCD )。 A建设项目工程资料、环境资料以及事故资料的收集B对项目涉及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风险识别,筛选环境风险评价因子。C根据建设项目的生产特征,结合物质危险性识别,对项目功能系统划分功能单元,计算各功能单元中环境风险评价因子储(积)存量,对各功能单元进行风险识别D分析潜在事故的类型、可能的危害及向环境转移的途径 1438为了( BD ),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A推进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研究 B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C环境影响评价实践检验的完善 D指导开展环境影响

18、评价工作 1439下列关于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 )。 A主要评价方法有单项评价法和多项评价法两种B单项评价法是以国家、地方的有关法规、标准为依据,评定与估价各评价项目的单个质量参数的环境影响C多项评价法适用于各评价项目中多个质量参数的综合评价,所采用的方法参见有关各单项影响评价的技术导则D采用多项评价法时需要包括该项目已预测环境影响的所有质量参数 解题思路:不一定需要全部包括,可以有重点地选择适当的质量参数进行评价。 1440环境影响预测中用到的环境质量参数可分为( BC )两类。 A标准参数 B常规参数 C特征参数 D相关行业指定参数 1441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工

19、作所包含的内容有( ABC )。 A规划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B规划对环境质量的影响C规划的合理性分析 D规划的可持续发展性分析 1442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 ABCD )。 A工程性质及规模 B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C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特点及去向 D生态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1443在公众参与工作中,可采取的公众参与方式有( ABCD )。 A媒体公布 B社会调查、问卷 C听证会 D专家咨询 1444与项目环评相比,规划环评的现状分析与评价更重视( AB )。 A社会方面 B经济方面 C生态方面 D自然环境方面 1445气象观测资料的调查要求与( ABCD )有关。 A项目的

20、评价等级 B地形复杂程度 C水平流场是否均匀一致 D污染物排放是否连续稳定 1446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进一步预测模式是一种多源预测模式,适用于( AB )评价工作的进一步预测工作。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N 级 1447环境监测方法标准中规定的环境监测中最常见的三种方法是( ACD )。 A分析方法 B检验方法 C测定方法 D采样方法 1448关于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中有关要点内容,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D )。 A本标准适用于一切危险废物,包括易爆的危险废物 D焚烧残余物按一般工业废物进行处置B新建集中式危险废物焚烧厂焚烧炉排气筒周围半径 200m 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必须高出最高

21、建筑物 5m 以上C危险废物焚烧厂排放废水时,其水中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解题思路:A 项中,本标准适用于除易爆和具有放射性以外的危险废物;D 项中,焚烧残余物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置。 1449下列有关湖泊、水库水质取样点布置有关内容及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A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上应尽量覆盖整个调查范围,并切实反映其水质水文特点B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的方法C在每个取样位置上按照水深布设取样点 D对大中型湖库,各取样位置上不同深度的水样均不混合 1450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的常用方法有( ABCD )。 A

22、数学模式法 B物理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 D专业判断法 1451规划目标和规划方案实施的环境限制因素主要有( ABCD )。 A跨界环境因素,因为许多环境影响是跨行政管理边界的B经济因素与环境问题的关系,经济效益是几乎所有规划最关注的问题,而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的规划方案通常会产生较大的环境问题C社会因素与生态压力,有些规划,如流域开发规划,可能影响到土著居民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环境D社会、经济、环境对评价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1452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的填埋场场址选择的要求有( ABD )。 A填埋场场址不应选在城市工农业发展规划区、农业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物(考

23、古)保护区、生活饮用水源保护区、供水远景规划区、矿产资源储备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B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800m 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C填埋场场址必须位于 50 年一遇的洪水标高线上,并在长远规划中的水库等人工蓄水设施淹没区和保护区之外D填埋场场址选在交通方便、运输距离较短,建造和运行费用低,能保证填埋场正常运行的地区 1453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篇章中的前言部分应包含的内容有( ABD )。 A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B评价范围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 C可能对规划发展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因素或条件D与规划层次相适宜的影响预测和评价

24、所采用的方法 1454下列有关环境噪声现状测量点布置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D )。 A测量点布置一般要覆盖整个评价范围,重点布置在对敏感区有影响的点上B建设项目包含多个呈现点声源性质的情况,测量点应布置在声源周围,布置密度为距声源近处较密,较远稀疏C建设项目呈现线状声源性质的情况,根据噪声敏感区域分布状况和工程特点确定若干噪声测量断面,在各个断面上距声源不同距离处布置一组测量点D对于新建工程,当评价范围内没有明显的噪声源且声级较低小于 50dB(A) ,噪声现状测量点可以大幅度减少或不设测量点 1455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目的有( ABCD )。 A使评价工作者掌握评价范围内的噪声现状

25、B便于与项目建成后的噪声影响程度进行比较C调查出噪声敏感目标和保护目标、人口分布 D为噪声预测和评价提供资料 1456敏感的生态因子包括(AD )几大类。 A敏感区域 B自然遗产 C珍稀物种消失 D敏感生态问题 解题思路:自然遗产属于敏感区域,珍稀物种消失属于敏感生态问题。 1457下列标准中属于我国目前主要的水环境质量标准的是( ABCD )。 A 地下水质量标准 B 海水水质标准 C 渔业水质标准 D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1458空气质量现状调查资料的来源有( ACD )。 A评价范围内及邻近评价范围的各例行空气质量监测点的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监测资料B收集近两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C进

26、行现场监测 D咨询有关专家 解题思路:选项 B 正确的说法是收集近三年与项目有关的历史监测资料。 1459在进行经济损益分析时,生态影响的经济损益原则包括( ABCD )。 A把生态质量作为生产力要素的原则 B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C终极影响原则,只考虑那些人类经济活动或生态环境直接相关的最终影响后果D一次性估价原则,要按有关规定依经济寿命年限折现,使估价具有可比性 1460感潮河口的水文调查与测量的内容除应包括与河流相同的内容外,还应有( ABCD )。 A感潮河段的范围 B涨潮、落潮及平潮时的水位、水深、流向、流速及分布C横断面形状 D水面坡度及潮间隙、潮差和历时 1461下列关于各国家

27、环境保护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 ABD )。 A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环境质量的目标标准B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的对污染源的控制标准C国家环境基础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D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可以用来评价分析者的技术 解题思路:国家环境标准样品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1462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工作的有关要求,表述正确的有( ABD )。 A所有项目均应预测生产运行阶段正常和非正常排放两种情况B应考虑水体自净能力不同的各个时段C二、三级评价一般只预测水体自净能力最小时段的环境影响D一级评价应分别预测水体自净能力最小和

28、一般两个时期的环境影响 1463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中一些要求、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 BC )。 A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采用现场实测的方法B水质调查时应尽量使用现有数据资料,资料不足时方实测C水质调查时所选择的水质参数应包括常规水质参数和特征水质参数两类D常规水质参数的选择只需根据建设项目特点、水域类别及评价等级自行设定 解题思路:A 项:基本采用收集资料的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D 项应为特征水质参数。1464根据环评法要求,下列规划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有(BC )。 A流域的开发利用规划 B农业规划 C旅游规划 D海域的建设利用规划 1465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

29、主要内容有( ABCD )。 A场址合理性论证 B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C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D大气、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66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说法,正确的有( AB )。 A非重大危险源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均为二级 B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均为一级C重大危险源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均为一级 D涉及剧毒危险性物质的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均为一级 1467下列关于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中各种河口水体的简化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河流汇合部可以分为支流、汇合前主流、汇合后主流三段分别进行预测B小河汇入大河时可以把小河看成点源C河口断面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进行环

30、境影响预测 D河口外滨海段可视为海湾 1468目前使用的较多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有( CD )。 A查阅资料法 B专家意见法 C类比分析法 D专业判断法 1469以下大气污染源中属于点源的是( BD )。 A道路机动车排放源 B集气筒 C垃圾填埋场扬尘 D烟囱 1470具体地说,建设项目的生态环境管理是为了( BCD )。 A保护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B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强调保护珍稀、濒危物种和脆弱的生态系统C为消除或消减建设项目可能引起的生态影响而制订行之有效的防护、补偿、替代、恢复的管理方案D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利用谁补偿“的政策 1471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适用于连续发生的

31、( ACD )。 A稳态振动 B准稳态振动 C冲击振动 D无规则振动 1472下列关于环境标准的实施,说法正确的有( ACD )。 A组织实施标准是指有计划、有组织、有措施地贯彻执行标准的活动B由省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C实施时应按国家规定选择环境质量标准的监测点位或断面D承担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应按照环境质量标准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解题思路:环境标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1473规划方案初步筛选的方法主要有( ABCD )。 A专家咨询法 B类比分析法 C矩阵法 D核查表法 1474生态环境现状评价的评价方法主要有( ABCD

32、 )。 A图形叠置法 B系统分析法和数学评价方法C景观生态学法 D生态机理分析法和质量指标法 1475下列关于获取噪声源数据的表述内容,正确的有( BCD )。 A各种评价等级均可引用已有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B引用类似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必须是公开发表的、经过专家鉴定并且是按有关标准测量得到的数据C报告书应当指明被引用数据的来源 D类比测量法为获取噪声源噪声级数据的首选方法 解题思路:只有二、三级可以引用已有的噪声源噪声级数据。 1476下列各项属于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中社会经济调查内容的有( ABCD )。 A社会结构情况如人口密度、人均资源量、人口生活水平等B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方式如产业构

33、成的历史、现状及发展等C规划调查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D移民问题的调查,包括迁移规模、迁移方式、预计移民区产业情况等 1477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调查包括( ABCD )。 A声源种类与数量 B各声源的噪声级与发声持续时间C声源的空间位置 D声源的作用时间段 1478下列有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生态环境监理工作的表述,正确的有( BCD )。A监理的范围一般在施工建设活动直接和间接影响区内B内容包括资源利用、水土保持、污染控制、野生动植物保护及施工废物管理C监理的方式有定点观察(长驻)、巡回监视、抽查以及仪器监控等D要求建立记录与报告制度,并做到准确记录,及时报告 1479河流完全

34、混合模式的适用条件为( ABCD )。 A河流充分混合段 B持久性污染物 C河流为恒定流动 D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1480 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应从环保角度论证开发区环境保护方案,下列方案需要进行论证的有( ABCD )。 A生态恢复方案 B水土保持方案 C污染物集中治理方案 D绿化方案 1481在下列环境监测活动中应使用国家环境标准样品的包括( ABCD )。 A对环境监测分析实验室进行质量考核控制B校准、检验分析仪器 C配制标准溶液 D分析方法验证 1482下列各项属于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的是( ABCD )。 A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及评价范围的确定

35、B大气污染源的调查与统计C大气环埔质量现状的调杏与监测原则 D大气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及影响评价 1483下列关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一些要点内容的表述,正确的有(BCD )。 A作为评价对象的规划分综合性规划、政策导向性规划、专项规划三类B对规划进行环评后所得最终规划方案通常是满足各方面要求的可行方案,而非一定要求是环境最优的规划方案C环境可行的推荐方案指由评价机构通过规划环评初步确定的环境上基本可行的方案D减缓措施是指用来预防、降低、修复或补偿由规划实施可能导致的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1484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可以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ABD )。 A准备阶段 B正式工作阶段 C预测评

36、估阶段 D环境影响报告编制阶段 1485下列所述各方法中,为规划的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中常用的方法的是( BCD )。A情景分析法 B加权比较法 C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法 D层次分析法 1486规划环评中,环境影响篇章中的前言部分应包含的内容有( ABD )。 A与规划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环境保护目标和标准 B评价范围与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C可能对规划发展目标形成制约的关键因素或条件D与规划层次相适宜的影响预测和评价所采用的方法 1487下列有关海湾水质取样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有( ABC )。 A一般按照一定的海湾水域面积来布设水质取样点位置B取样位置可以采用以污水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线布设或方格网

37、布点的方法C每个取样位置一般只取一个水样D在水深15m 时,在水面下 O5m 处和水深 15m 处且距海底O5m 处分别设取样点 1488下列对于矩阵法的优缺点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可直观的表示交叉或因果关系B对影响产生的机理解释不足,不能预测影响作用的发生和维持时间C可表示和处理那些由模型、图形叠置和主观评估方法取得的量化结果D难以处理间接影响,也难以反映规划在复杂时空关系上的不同层次的影响 1489下列有关生态恢复技术的内容阐述,正确的有( ABCD )。 A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改造生态系统的生长介质,使之变得更适合植物的生长B利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直接改良介质,使之能够

38、直接进行生态恢复C在被酸沉降所酸化的地区,施加一定量石灰快速改变土壤的 pH 值是生态恢复的必要手段之一D垃圾填埋场的生态恢复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填埋气体的排导问题 1490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中的要点,说法错误的有( AC )。A一级评价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或定性预测,说明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二级评价需进行风险识别、源强分析和对事故影响进行简要分析,提出防范、减缓和应急措施B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的主要区别是: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外环境的影响C根据评价项目的物质危险性和功能单元重大危险源判定结果,以及环境敏感程度等因素,将环境风险评价工作

39、划分为一、二、三级D地面水和海洋评价范围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规定执行 解题思路:A 项中,一级评价必须对事故影响进行定量预测;C 项中,环境风险评价工作划分为一、二两级。 1491建设项目的工程特点主要包括( ABCD )。 A工程性质及规模 B能源、水及其他资源的使用量及类型C污染物的排放量、排放特点及去向 D生态影响的性质和程度 1492因为生态系统不像大气和水那样是均匀介质和单一体系,所以在选择或制订生态标准时( ABCD)。 A应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特别能够衡量生态环境功能的变化B应能反映生态环境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尽可能定量化C应能用于规定开发建设活动的行为方式,

40、即具有可操作性D最困难的地方在于生态变化的定量判断 1493一般获得噪声源数据的途径有( AB )。 A类比测量法 B引用已有数据法 C对比测量法 D类比调查法 1494在进行规划方案分析中的规划协调性分析时,应将( ABCD )作详细对比。 A开发区所在区域的总体规划 B布局规划 C环境功能区划 D开发区规划 1495对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ABCD )。 A场址合理性论证 B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C工程污染因素分析 D大气、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496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规定危险废物填埋场排放污染物控制要求为( ABCD )。 A严禁将集排水系统收集的渗滤

41、液直接排放,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并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第 1 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要求及第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标准要求后方可排放B填埋场渗滤液不应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填埋场地下水污染评价指标及其限值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执行C填埋场排出气体应按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无组织排放的规定执行D填埋场在作业期间,噪声控制应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的规定执行 1497下列固体废物中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的有( BC )。 A粉煤灰 B生活垃圾焚烧炉飞灰 C煤矸石 D普通炉渣 1498以下大气污染源

42、中属于体源的是( AC )。 A焦炉炉体 B集气筒 C屋顶天窗 D烟囱 解题思路:选项 BD 属于点源。 1499下列有关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相关原则及要求的表述,正确的有( ACD )。 A地面水环境影响的评价范围与其影响预测范围相同B预测值包括环境质量现状值的,评价时应注意叠加环境质量现状值C所有预测点及预测水质参数均应进行各生产阶段不同情况下环境影响评价,且要有重点的进行D多项水质参数综合评价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水质参数应与环境现状综合评价相同 1500修改规划方案时应遵循的原则有( ABCD )。 A目标约束性原则:新的规划方案不应偏离规划基本目标,或者偏重于规划目标的某些方面而忽视了其他方

43、面B充分性原则:应从不同角度设计新的规划方案,为决策提供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C现实性原则:新的规划方案应在技术、资源等方面可行D广泛参与的原则:应在广泛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形成新的规划方案 1501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的目的包括( ACD )。 A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提供数据 B为建设项目的选址选线,设计方案提供依据C为建设项目的环境管理和采取相应环境措施提供基础 D为建设项目的环境决策提供服务 150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指出的我国的六种主要常规污染物是指( ABD )。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B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C铅、氟化物、苯并芘 D臭氧 1503下面关于环境现状调查常

44、用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有( ABD )。 A收集资料法的应用范围广、收效大、工作量小,但只能获得第二手资料,往往有待补充B遥感方法可从整体上了解区域的环境特点,但精度较低C使用遥感方法时多数情况下需要进行直接飞行拍摄D现场调查法的工作量大、限制因素较多,可针对需要直接获得第一手数据资料 1504下列对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有关说法,表述错误的有( AC )。 A规划环评得出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是综合考虑了社会、经济和环境因素之后得出的,是环境最优的B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C在拟定环境保护对策与措施时,应按照下列优先顺序:预防措施、减量化措施、最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

45、施、重建措施D在对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进行综合评述,提出供有关部门决策的环境可行推荐规划方案以及替代方案 解题思路:A 项中,规划环评得出的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不一定是环境最优的;C 项中,优先顺序为: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重建措施。 1505固体废物的来源十分广泛,种类也非常庞杂,大体上可分为( ABC )。 A生活垃圾 B农业固体废物 C工业固体废物 D危险废物 1506下列有关大气环境标准中一些重要规定的内容,叙述正确的有( ABCD )。 A排污单位排放的恶臭污染物,在排污单位边界上规定监测点的一次最大监测值都必须低于或等于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B在一类区内,除市政

46、、建筑施工临时用沥青加热炉外,禁止新建各种工业炉窑C1997 年 1 月 1 日起新、扩、改建的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应设置永久采用监测孔和采样监测用平台D在一类区内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 1507气候统计资料包括( ABCD )。 A年平均风速和风向玫瑰图 B年平均气温 C年平均相对湿度和降水量 D日照 1508规划方案的初步筛选工作的主要步骤有( ABCD )。 A识别该规划所包含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的经济活动B分析可能受到经济活动影响的环境要素C简要分析规划方案对实现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 D进行筛选以初步确定环境可行的规划方案 1509下列有关声源简化要求或简化条件的表述,正确的有( ABCD )。 A等效点声源的位置位于声源本身的中心B当许多点声源连续分布在一条直线上时,可以认为该声源是线状声源C当声源体积较大、声级较强,在声源附近的一定距离内会出现距离变化而声级基本不变或变化微小时,可认为该环境处于面声源影响范围D当城市市区主干道周边高层楼房建筑某一层附近出现垂直声场最大值时,可认为该层声环境受到主干道多条车道线声源叠加的影响 1510下列各项属于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的有( ABCD )。 A项目建设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