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传播学,主讲教师:和 亮,参考书:1、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传播学 邵培仁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沃纳赛佛林 小詹姆斯坦卡德 著 郭镇之等译 华夏出版社,参考书目1、传播学引论增补版,李彬著,新华出版社2003 生动流畅 2、现代大众传播学,张国良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通俗易懂 3、传播学总论,胡正荣著,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丰富翔实 4、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成熟完备5、传播学概论,施拉姆著,新华出版社1984理论源头 6、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 赛弗林等著,华夏出版社经典教材 7、传播学史,罗杰斯
2、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学科历史 8、20世纪传播学经典文本,张国良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资料汇总,第一章 绪 论 第二章 教育传播系统 第三章 教育传播过程和模式 第四章 教育传播信息和符号 第五章 教育传播通道和媒体 第六章 师生的传播行为 第七章 教育传播效果,第一章 绪论,传播教育传播教育传播学,一、传播的含义传: 傳 “人、六寸簿、牵马” 播: 播种 ,广大田地上进行 北史突厥传:“传播中外,咸使知闻”;宋史贺铸传:“所为词章,往往传播在人口”,第一节 传 播,Communication起源于拉丁语的 communicatio和communis Communication :会话、通
3、信、交流、交往、沟通、交通、参与等含义。 传播与communication的基本含义: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美国传播学者丹斯(FrankDance)就在人类传播功能一书中对传播的定义作过统计,结果有126个各不相同的定义。,“ 共 享 ” 说,就是原为一个人或数人所有的化为两个或更多人所有的过程。(亚历山大戈德,1959),我们可以给传播下一个简单的定义,它即是对一组告知性符号采取同一意向。(宣伟伯,1971),传播乃是建立共同性,也就是设法共同享有一则消息、一个观念,或者一种态度。(徐佳士,1987),“ 影 响 ” 说,某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
4、以影响另一些人(接受者)行为的过程。(霍夫兰,1953)传播就是一个系统(信源),通过操纵可选择的符号去影响另一个系统(信宿)。(奥斯古德,1957)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全部程序。(香农-韦弗,1949),“ 反 应 ” 说,一个有机体对某种刺激的各不相同的反应。 (史蒂文斯,1966)一个来源透过对讯息的传达,能使接受者引起反应的过程。(理兹,1974),“ 互 动 ” 说,互动,甚至在生物的层次上,也是一种传播;不然,共同行动就无法产生。(米德,1963)通过讯息进行的社会的相互作用。(格伯纳,1967)在互动的情景中,有讯息价值的所有的活动都是传播。(瓦茨罗维克,1967),“ 过
5、程 ” 说,传播可视为一个过程,过程是一系列的活动及运动永远向着一个特定的目标在行动。传播不是一个时间和空间所固定的静止的实体。传播是一个恒动的过程用以运送意义,传递社会价值,并分享经验。(希伯特,1974)大众传播是通过某种媒介向许多人传递信息、思想和观念的过程。(彼得、桑德曼,1976)大众传播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职业传播者利用机械媒介广泛、迅速、连续不断地发出讯息,目的是使人数众多、成分复杂的受众分享传播者要表达的含义,并试图以各种方式影响他们。(德弗勒、丹尼斯,1989),传 播 的 概 念,“共享”说,“影响”说,“反应”说,“互动”说,“过程”说,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
6、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郭庆光),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与传播学,1845年至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作了确立唯物史观的第一部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书中在分析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的时候,使用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概念:Verkehr “交往”。,传播一般是在两个以上的若干人中进行的传播是一种过程,以发出刺激为开头,以产生反应为结果,没有反应,不算传播传播是一种互动,只有传播者的传递活动,没有受传者的接受活动,是不会有传播产生的,反之也一样传播者、受播者、信息和通道是传播的基本条件传播需以符号和信号为中介,运用符号、信号表达意义才能实现信息交流的活动,如何正确理解传播,传播可以通过语言、文字、音乐、图
7、画、戏剧、舞蹈甚至人的行为都可以是传递信息的媒体传播的目的,在于分享信息,互相影响,建立共识,不断调节各自的行为态度广义的传播包括机器传播、自然传播、动物传播和人的传播二、传播的类型,传 播,性质划分,规模划分,人内传播,人内传播:是在人体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活动。如面授机宜、促膝谈心等。 群体传播:是指在某一无组织的群体范围内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 组织传播: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组织内部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 大众传播:这是指通过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面对极其广泛的受众所进行的公开信息传播。,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 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或
8、要素 1感觉即人通过眼、耳等感官对事物的个别信息属性如颜色等作出的反映,是人内传播的出发点。2知觉即感觉的集合,是对事物整体的感性信息进行综合把握的过程。 3表象记忆中保存的感觉和知觉信息在头脑中的再现。 4概念对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属性的认识。 5判断对事物之间的联系或关系进行定性的思维活动。 6推理从已知的事物属性和关系中推导出未知的属性和关系的思维活动。,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 18631931,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符号互动论的奠基人。他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南哈德利(South Hadley)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因心力衰竭逝于美国芝加哥。
9、主要著作: 当代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Present. 1932 心灵,自我与社会:Mind, Self, and Society. 1934 十九世纪的思想运动: Movements of Thought in the 19th Century. 1936 行动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he act. 1938,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主我 I,客我 Me,有 意 义 的 象 征 符,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米德的 “ 主我与客我 ” 理论,主我(I)作为意愿和行为的主体;客我(me)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
10、;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性的体现。米德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就是在这种“主我”和“客我”的辩证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变化的。“主我”是形式(由行为反应表现出来),“客我”是内容(体现了社会关系的方方面面的影响)。“客我”可以促使“主我”发生新的变化,而“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两者的互动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介质(信息)不断形成新的自我。,人际传播的动机,基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求;建立与他人社会协作关系;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人际传播的动机罗洛夫认为,人际传播是一种社会交换,社会交换的主要是六种资源:物品金钱服务信息地位爱,人际传播的动机约哈里之窗,他人了解,他人不了
11、解,自己不了解,自己了解,哈里顿-英格拉姆(Harrington Ingram)和约瑟夫-鲁夫特(Joseph luft)提出的 “约哈里之窗“,库利的“镜中我”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如何理解“镜中我”也即“社会我”?,库利的“镜中我”概念,库利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一般来说,这种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
12、,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自我表达的媒体,组织内传播的正式渠道组织内传播的非正式渠道组织内的人际传播 & 非正式的小群体传播特点: 交流的信息广泛 交流的双向平等强 本意交流和感情交流的成分多,纵向传播,横向传播,下行传播,上行传播,正式渠道中的传播体现了组织成员作为“组织人”的特点,而非正式渠道中的传播则体现了他们作为“社会人”的特点。,霍桑实验,19241932年 ,以哈佛大学教授G.E.梅奥为首的一批学者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的总称。研究者预先设想,在一定范围内,生产效率会随照明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实验结果表明,不论增加或减少照明强度都可以提高效
13、率。随后,研究者又试验不同的工资报酬、福利条件、工作与休息的时间比率等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也没有发现预期的效果。发现在不同福利条件下 ,工人始终保持了高产量。在此基础上,梅奥等又对厂内2100名职工进行了访谈,让职工自由抒发意见,也造成职工的士气高涨,产量大幅度上升。霍桑实验第一次把工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并且提醒人们在处理管理问题时要注意人的因素,这对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梅奥根据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这一学说为西方管理科学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的方向。,大众传播的特点: 1、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2、大众传播是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
14、产业化手段大量生产、复制和传播信息的活动。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用传播学术语来说即“受众”。 4、大众传播的信息既具有商品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 5、从传播过程的性质来看,大众传播属于单向性很强的传播活动。 6、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赖特的“四功能说”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功能概括 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南国农的传播功能界定,三 、传播的功能,(一)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 拉斯韦尔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文章,最早提出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1)环境监测(2)社会协调(3)文化传承,(二)赖特的“四功能说”赖特1959年发表大众传
15、播:功能的探讨文章,在继承拉斯韦尔的基础上,提出大众传播具有四项社会功能:(1)环境监视(2)解释与规定(3)社会化(4)提供娱乐,(三)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功能概括 施拉姆1982年出版男人、女人、讯息和媒介专著,认为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可以概括为三种: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一般社会功能。 施拉姆的贡献:明确提出了大众传播的经济功能。认为大众传播通过经济信息的采集、提供和解释,能够开创经济行为。,(四)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1948年发表大众传播、通俗口味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特别强调了大众传播的三种社会功能:(1)社会地位赋予功能(2)社会规范强制功能(3)大量提供表层信息和通
16、俗娱乐所产生的精神麻痹功能,(五)南国农的传播功能界定1、沟通2、协调3、教育4、娱乐,关于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观点: “基于乐观主义期待”的肯定态度 “怀疑主义”的忧患观点,补充了解:,(一) 人与环境互动过程的变化: 人与环境的关系包含四个基本要素: 客观环境本身; 人对环境的认知; 人的行为; 人的行为对客观环境的反馈或影响。,传播、信息环境与人的行为,补充了解:,传统社会中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大众传播时代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二) 大众传播与现代化信息环境: 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特点:不能简单地等同客观环境本身,而是环境
17、的再现。 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播是信息环境的主要营造者。,(三) 现代社会中“信息环境的环境化”现象: 1、李普曼关于现代人“与客观信息的隔绝”的观点 李普曼认为: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信息环境,它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2、藤竹晓的“拟态环境的环境化”观点 大众传播所提示的信息环境虽然与现实环境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但是由于人们是根据媒介提供的信息来认识环境和采取环境适应行动的,这些行动作用于现实环境,便使得现实环境越来越带有了“拟态环境”的特点,以至于人们已经很难在两者之间作出明确的区分。,李普曼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和新闻工作者,他提
18、出了两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 和“刻版成见” 。 所谓“刻版成见”指的是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固有观念) 刻版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个人有个人的刻版成见,一个社会也有其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刻版成见,因而它也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李普曼是较早探讨了大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的学者之一。,传播学诞生在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1.客观条件(大众传播媒介的发达)政治角度看:经济角度看:社会角度看:2.主观条件(学科背景):德国纳粹党执政后,大批欧洲学者逃亡到美国,推动了美国
19、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四、传播学的形成,(一)拉斯韦尔 (Harold Lasswell) (19021980) 1、“五W”模式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s 2、“社会传播” 3、“内容分析法”,五、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二)卢因(Kurt Lewin)(18901947) 1、“群体动力论” 强调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和作用 2、“把关人”,(三)拉扎斯费尔德 (Paul . F . Lazarsfeld) (1901-1976) 1、“两级传播”理论大众传播 意见领袖 受众 2、实地调查法,(四)霍夫兰
20、 (Carl Hovland)(1921-1961) 1、传播技巧与传播效果的研究 2、“控制实验法”,(五)施拉姆 (Wilbur Schramm) (19071988),1、创建了传播学1949年大众传播学 2、著书立说,推进传播学的壮大30多部论著 500多万字 3、推进传播学的教育,扩大传播学在学术界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之前,传播学研究一直是经验学派的天下。后来欧洲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才打破了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渐趋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六、 两大学派的形成,1、传播学的经验学派 经验学派(empirical school ),广义上指的是主要以经验性方法的社会科学流派,与以思辩
21、性方法来考察社会现象的流派相区别。2、传播学的批判学派 传播学的批判学派(critical school)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影响下,以欧洲学者为主形成和发展起来,主要代表有M.霍克海默、H.马尔库塞、T.W.阿多诺等人,两大学派的形成的社会条件和思想来源:,社会条件: 科学主义 科学进步发展 思想来源: 三大来源,社会条件: 人本主义 精神价值人性 思想来源: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学派,经验学派,两大学派的形成的差异与比较:,研究内容:如何传播 Vs 为何传播 研究方法:经验事实、量化统计 Vs 价值判断、思辨全面 研究取向:“只知拜佛 ” Vs “只想拆庙”,传播学者E.M.罗杰斯的归纳:,经
22、验学派的特征 经验的 定量的 功能主义的 具体实证的 注重效果研究,批判学派的特征 批判的 思辨的 马克思主义的 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法2、内容分析法3、控制实验法4、个案研究法 定性研究方法,二七、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传播学的研究方法,Who (谁)Says what (说了什么)In which channel (通过什么渠道)To whom (向谁说)With what effect (有什么效果),个案研究,内容分析,调查研究、个案研究,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控制实验,第一节 传播小结: 1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 2 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3 三大来
23、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 4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5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补充了解: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一)放眼看世界引进与进步1950年代的早期引入郑北渭、张隆栋和王中等教授复旦新闻系内刊世界新闻译丛 1970年代的正式引入复旦新闻系外国新闻事业资料1983年社科院新闻所编写的传播学(简介)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一批西方传播学著作相继在大陆出版。报刊的四种理论(1983)、传播学概论(1984)、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1985)、传播概论:传媒、信息与人(1985),(二)投身改革潮纸上谈兵与介入实际对传统
24、新闻观念的冲击,新闻机构开始被称为“新闻媒介” 、“大众传播媒介”,从而回归并突出了媒介自身的特点。“信息”、“反馈”、“把关人”、“受众”“传播者”等一系列概念的引入,给新闻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至“新闻”“新闻传播学”;对于媒介功能的重新认识。促使实现由传者向受者本位的艰难转变(受众理论影响);对效果理论的研究。,补充了解: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补充了解: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三)洋为中用中国化与本土化1982年,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上提出的“系统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创新”的16字方针;1986年,第二次研讨会更是明确提出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的目标; 与此
25、同时,传播学者还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和传播实际出发,开展大规模的大众传播效果调查、受众调查、民意调查以及一系列专题调查, 传播学界探索性的尝试:,(四)世纪主题趋向多元与精致表现在学术研究上,就是分支方向的多元化和研究内容的日益深化。传播学学科本身的多元化也导致其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补充了解:传播学在中国的引入与发展,传播学发展轨迹上的几个亮点,早期为数不多的译作1978年7月,复旦大学新闻系创办的内部刊物外国新闻事业资料发表了郑北渭教授撰写的公共传播学的研究和美国资产阶级新闻学:公众传播学,较有代表性的译作包括: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新华版1980)、 美沃尔特李普曼:舆论学(华夏版1
26、989)、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新华版1984)、 美沃纳丁赛弗林、小詹姆斯坦卡特:传播学的起源、研究与应用(福建人民版1985)、 英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1987)、 美梅尔文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版1989)、 (日)竹内郁郎主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版1989)。为数不多的译本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大陆传播学寂寥的夜空。,日益规范的各届研讨会1982年,在社科院新闻所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参加人数和提交论文都非常少。但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学者们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对后来的传播学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16字方针,从而确定了中国传播学发展
27、的基本方向。会议还将开展传播学教育、研究提到议事日程,对后来一系列相关工作的开展起到了动员和组织作用。1986年,在黄山召开的全国第二次传播学研讨会上,已有学者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传播学;1993年,在厦门大学召开的第三次会议上,则出现了一批与中国传媒实践结合起来的课题;1995年,在成都召开的第四次研讨会开始关注传播学的学术定位,着重讨论传播学的本土化问题;,1997年,在杭州召开的第五次研讨会上,大陆、台湾、香港的传播学者首次欢聚一堂、共同探讨;1999年,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的第六次传播学年会,首次尝试采用与国际接轨的较规范的国际会议的操作方式,规模、议题、质量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的拓展,成为
28、世纪之交名副其实的传播学盛会,主题:面向21世纪的信息与传播:中国与世界;2001年,全国第七次传播学研讨会在南京大学召开,主题-新世纪的中国传播学研究:创新与发展 ;2004年,全国第八次传播学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主题:传播学研究融合与创新;2006年,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在河北大学召开,主题-传播学研究:和谐与发展,影响深远的受众调查要论传播学对中国新闻传播实践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受众调查的兴起。早在1979年,复旦大学七七级一批敏锐的学生,就曾用刚刚习得的传播学方法,尝试在传播学的理论框架下开展调查,进行现在传播学很时兴的“受众研究”,当时正赶上林彪江青集团受审。他们抓住这一重大新闻
29、,及时调查受众是通过什么渠道知道这一消息的。尽管调查规模很小,但因其时间较早而产生了一定影响。大规模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调查当属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首都新闻学会调查组共同发起的北京地区读者、观众、听众调查。,不断擢升的学科地位传播学在中国的引进更多的是走民间道路。早在1995年的国务院学科目录上就把新闻学和传播学并列为一个专门的二级学科;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传播学列入博士、硕士专业目录,新闻与传播学成为国家一级学科,这种学科地位的升格是传播学作为一门学问、一种学科正式被国家和社会所承认的重要标志。,截止到2005年10月,国内共有14家新闻传播学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30、其中包括一级学科点五家,他们分别是:复旦大学、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二级点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大学、浙江大学等四家院校;新闻学二级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五家院校。,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出版情况统计表,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出版数量的变化曲线图,另外,童兵、胡正荣、李彬、张咏华、陈崇山、明安香等作者,他们的著作虽然不多,但在中国大陆传播学研究中有其较大的影响。,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统计表-1,中国大陆传播学专著、译著主题统计表-2,中国大陆传播学发展各阶段专著、译著出版数量对比,中国大陆出版的译著按国别的数量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