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9条原理) 第一部分、原理名称盘点 1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原理(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2、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1)、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辩证关系原理 (3)、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原理(5)、理想和现实辩证关系原理 第二部分:答题模式(一)“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知识答题模式(第11、12课)1、运用“寻觅社
2、会的真谛”=“历史唯物论”的知识答题(第11课)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运用矛盾和阶级分析法,认识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
3、主义事业前进。 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要通过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但发展的过程又是曲折的。要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推动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为义社会,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社会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要看抓住机遇,坚持改革开放。社会历史
4、的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例题:分析人士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古代与都国贸易和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当代再建“海上丝路”无疑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历史意义。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中国提出建设新的“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同东盟携手合作,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不仅将为双方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也将为世界繁荣稳定作出更大贡献。从“寻觅社会的真谛”的角度,结
5、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正确性。答案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时代潮流。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当前,亚太和世界格局正处于深度演变与调整之中,全球经济复苏一波三折,我国提出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是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作出的正确判断。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建设新“海上丝绸之路”能为中国与东盟的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不竭商机,将为世界繁荣稳定做出更大贡献。2、 “实现人生的价值”=“价值观”的知识答题(第12课)总的: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反作用,对
6、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观对认识和改造世界以及人生选择起积极的导向作用,错误的价值观则起消极误导的作用,倡导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坚持真理,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具有社会历史性;不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评价也
7、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并得到社会的尊重和满足。社会价值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而社会必须尽可能为实现自我价值创造各种条件。人生价值的实现方式:A根本途径立足实践,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B重视客观条件,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C积极创造主观条件,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努力发展才能,全面提高素质,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是辩证统一关系。例题1:多年来我国一直用单纯
8、的GDP指标作为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近年来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诟病。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都和唯GDP论存在关系。为此,“十二五”规划对GDP增速不再作硬性量化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要求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2013年12月9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要求改进政绩考核,今后不能仅仅把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作为政绩评价的主要指标,不能搞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排名等等,力图推动科学发展。运用价值观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改变唯GDP论的干部政绩考核评价标准。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9、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唯GDP论不利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对其做出改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唯GDP论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改变这一评价标准,有利于科学发展,既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又维护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例题2:中国梦是中国文化土地上生长出来的绚丽花朵。在百余年的追梦中,中国梦被过度“功利化”“物质化”。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得之于经济,失之于文化,文化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有学者认为:我们重视了文
10、化的产业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却忽视了文化作为文化的自身逻辑;我们看到太多国人文化不自信、不自觉和不认同,而皆西方为是的倾向和现象。 充实中国梦,文化不可缺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强国,首先意味着先进性文化总引领着时代进步的潮流,代表人类文明未来发展的方向;其次,表现在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的同时发挥其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更重要的是使核心价值观念植根于历史传统,穿越不同时代,为时代变革提供最基本最稳定并富有吸引力的文化认同。请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唤醒国人
11、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来自于对时代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表现为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强大影响力,最重要地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作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求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
12、财富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唤醒国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关键要增强全民族文化的自主性和创造力。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优秀文化的真正创造者。例题3:材料1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指出,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深化改革必然带来固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要深刻认识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地深化重要领域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材料2决定第42条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进行了战略部署,明确提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
13、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班,破解择校难题,标本兼治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政策目标,促进人民受教育的公平正义。教育公平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是把政策落到实处。迄今为止,国家先后出台过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政府部门必须牢记改革使命,努力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公平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保证;教育部门必须谨记自身职责,把改革政策部署一一落到实处,力争教育公平早日实现。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材料中深化改革的价值选择的正确性。(8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决
14、定了当前改革要有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篱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通过深化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价值观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必须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让改革的红利惠及全体人民群众。(每点2分,若从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历史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角度作答也可。)例题4:新中国建立
15、初期有4亿多人口,当时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全国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裕和富强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出现绝对数下降,2013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人突破两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负担加重,独生子女政
16、策引发了许多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可以有效应对和积极缓解人口结构性矛盾的长期影响,保持合理的劳动力数量和结构,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优势,准备更为有利的人口条件。请运用唯物史观解读我国人口政策的演变。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不断变化,人口政策也要作相
17、应调整。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人口政策的演变,体现了我国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对人口问题进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变化。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人口政策的调整,能够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例题5:2014年某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2014年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而为,量力而行,巩固完善已出台的民生政策,继续兴办一批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舒心、更有尊严。全省新增财力的七成投向民生,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达到54.8。运用社会历史观知识,分析说明该省政府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做法的正确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巩固
18、完善已出台的民生政策,可以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该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价值选择。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该省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做法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例题6:十二生肖源于中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以十二生肖来纪年。十二生肖既反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又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同时,十二生肖也随着算命术的盛行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把生肖与人的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与西方的十二星座说相似。 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
19、一切” 等“马上体”立刻成为网络热词。有不少人包括不少中学生在热衷于推算自己马年的运势,希望马年好运相伴。某校高三(6)同学就此展开讨论。同学甲认为:“属相、星座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运势,不得不信。”同学乙则认为:“人的命运与属相、星座等外在因素没有任何关系,改变自身命运完全靠主观努力。”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就如何才能把握命运实现梦想提出你的建议(8分)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脚踏实地,顽强拼搏;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指引,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梦想;正确处理个人志向与社会需要的关系,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梦想;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在砥砺自我中实现梦想。 例题7
20、:针对石家庄市春节期间是否应该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组织了一次社会讨论。材料一 支持春节禁炮的人认为:“放炮虽然是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但它是农耕社会的产物。当时地广人稀,人们居住以平房为主,冬季的农田空旷,因此不会造成空气污染和噪音污染。今天,我们的城市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燃放烟花爆竹必然会污染环境。”“放炮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还可能导致伤人、火灾的发生。”“燃放电子炮、社区演节目,贴对联、挂灯笼也挺有年味。反对春节禁炮的人认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燃放鞭炮是千年以来的传统,应该允许放炮,否则就没有过年的气氛了。”“空气污染不是禁几天炮就能好转的。”“有人担心安全问题,这应该增强安全意识,不
21、能因噎废食。”材料二2014年1月15日发布的石家庄市人民政府关于春节期间销售和有限制燃放烟花爆竹的公告规定,2014年春节石豪庄市区允许放炮4天,分别为除夕、初一、初五、十五,每天允许燃放的时间均为7时至24时。针对上述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受到的教育等不同,所以对春节是否应该禁炮的态度不同。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或“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人们对春节是否应该禁炮的不同态度正是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作出的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对于春节是否应该禁炮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
22、看法。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春节是否禁炮应该作出既符合规律又合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例题8: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此,山东省在全省广大人民群众中推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为主体的”四德”建设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8分)答案: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引导广大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
23、核心价值观,可以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促进社会发展。价值观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进步。例题9: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一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改进美育教学。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等。二要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
24、试多次选择,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等。 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角度,分析党中央为加快社会事业改革作出的努力。(12分) 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用正确的的社会意识推进社会的发展。党中央加快社会事业改革是对我国社会现实的正确反映,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积极意义。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要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看问题。党中央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党中央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25、,从根本上解决一考定终身的弊端,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党中央坚持提高国民素质,实现发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若考生回答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则等同给分,回答“社会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原理则等同给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例题10: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新人口管理,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好辖区内农业转移人口在本地城镇的落户问题。到2020年,中国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问题。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加快
26、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和政策改革的哲学依据。(12分)答案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加快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各地区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关政策,不能“一刀切”。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求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在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过程中必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自觉遵循城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遵循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客观规律。从实际出发进行改革,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和相关政策。(每点4分,任意3点即可满分,总分不超过12分)例题11
27、:“民众从投资角度衡量教育,得出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以北京市为例,北京市生育成本是276万元,全国排名第一。按家庭年收入12万元计算,夫妻二人不吃不喝工作20年以上才能负担。生育成本中,教育投入约180万元.占总花费三分之二左右,大城市的子女教育负担越越重。”“数据显示,一个本科生培养成本相当于一个农民35年纯收入。”“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培育模式僵化、理念保守、管理失效,加之缺少科学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等,造成毕业生能力和水平日益贬值,无法满足就业市场需求。”鉴于以上种种理由,有人提出了“新读书无用论”。实际上,学历与身价不能简单划等号,这是常识。所谓知识改变命运,往往不过是增加了人生
28、向上的机会,而不是立竿见影的物质财富。请结合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分析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新读书无用论”的变化。 (12分)答案:社会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经济在发展变化,社会在进步,人们对知识、读书的看法也必然发生变化。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从“知识改变命运”到“新读书无用论”正体现了这一点。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和评价也就不同。在错误的功利性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得出了“读书无用论”的结论。(二)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29、=历史唯物主义”的微观知识答题模式(第11、12课)1、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改革的有关知识答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的发展。改革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作用: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能进一步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怎么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生产
30、关系,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怎么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通过政治文化体制改革使之不断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如何实现?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例题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
31、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的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手段。怎么改?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环节和方面,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不适应经济基础的环节和方面。例题2:全会审议通过中共温州市委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紧密结合温州实际,重点抓好“六大领域改革”:以深化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为牵引,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积极推进社会体制改革,努力构建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党的建设制度。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原理,分析全会强调实施深
32、化改革思路的原因。(12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未来发展的方向,具有导向和促进作用。深化改革的思路符合了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会推动温州在新形势下取得新发展。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一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这些矛盾是非对抗性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深化改革能推动温州的发展例题3:自18世纪后期发生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经济大体上经历了5次长周期,
33、每一次长周期都对应着一次科技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进而引发经济社会的结构性转变。在转变过程中,多种力量的综合作用往往会诞生集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金融优势于一身的新兴超级大国。中国作为一个开放发展的大型经济体,金融体系的改革发展必须在科学总结全球主要国家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宏微观金融理论的系统整合,总结梳理出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基本规律,并以此作为整体蓝图和实践路径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一直以来,中国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采取了渐进式的路径,取得明显成效。央行宣布会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货款利率管制。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关键一步,实现改变中国经济过度依赖投资
34、的增长模式。 结合材料二,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知识,分析我国应如何推动金融改革。(12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科学总结世界经济增长周期发展过程中全球主要国家形成的金融发展经验,作为整体蓝图和实践路径设计的基本理论依据,来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了社会发展。总结梳理出现代金融体系发展的若干基本规律,做到经济发展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通过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例题4: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
35、路。新一届中央政府改革举措频出:从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到建立上海自贸区;从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到推动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从全面放开贷款利率,到取消公司最低注册资本门槛、减免小微企业税负,无不彰显中央加快改革的决心和信心,改革红利正在不断释放。运用生活与哲学中“社会发展规律”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的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坚持各项领域的改革,改革红利正在
36、不断释放。实践证明,改革是成就“中国梦”的必由之路。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要求从社会存在做出决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则阻碍社会发展,要求树立先进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例题:改革开放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化,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化。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杜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十八大进一步明确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
37、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杜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的知识,对材料一进行分析。 (6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和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和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的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我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的认识也不断深入。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指导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3、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的矛
38、盾运动原理:(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要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社会规律办事。例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真正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新阶段。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据调查,种粮户的规模达到百亩以上时,土地利用率会提高10%以上,经济效益会
39、提高15。同时,可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更多的人口和劳动力。结合材料,运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的合理性。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要求实行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跨越的强大动力。(2)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
40、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适时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例题:2011年6月30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34票赞成、6票反对、11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修改后的税法于2011年9月1日起实施。 在此之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广泛征求了社会公众对修改草案的意见。4月25日,全国人大公布草案全文,并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专家、媒体、公众纷纷发表看法,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参与热情超过其他参与征集意见的法律,创人
41、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 运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原理,说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必要性。 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法律属于上层建筑范畴。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社会的政治、法律思想和制度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分配关系存在不合理之处,应该适时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修改。 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时,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全国人大修改个税法,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从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推动社会进步。4、社会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的实现原理(1)总趋势: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42、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点是非对抗性矛盾,不会通过阶级斗争的方式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主要方式),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例题:中国正在努力发展惠及1 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建立权威、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是当前的重大任务。加强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立法,提高不同主体对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化参与程度,建立各方之间的合作关系。要“推广政府购买服
43、务,凡属事务性管理服务,原则上都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合同、委托等方式向社会购买”。各级政府要拟定购买服务目录,严格资金管理,把有限的资金用到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严禁转包行为,逐步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财政部门牵头,民政、工商管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职能部门履职,监督部门保障的工作机制。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为什么要努力发展惠及13亿人的基本公共服务。(10分)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答题模式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一切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
44、作用。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6、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的内容?群众观点: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路线:a一切为了群众,b一切依靠群众,c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7、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哲学依据有哪些?(1)唯物史观角度: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辩证法角度: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3)认识论角度:认识运动的总规律。例题:B村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村民收入低,精神生活
45、贫乏。村干部为了增加村民收入,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分头走村入户,了解到许多村民想发展山羊养殖和药材种植,不少村民喜欢越剧、书法和绘画,但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等困难,他们的愿望不能实现,特长难以发挥。为此,村干部发动村民集资,并向政府申请了部分资金,创办村越剧团、书画室;举办养殖和种植培训班,组织村民发展高山药材、养殖;并组织村民修建了乡村公路。两年之后,村民收入增加,精神面貌大为好转。上述材料如何体现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12分)村干部围绕增加村民收入,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开展工作体现了一切为了群众。发动村民集资,组织村民修路和发展高山经济,发挥村民特长表明一切依靠群众。村干部通过走村入户,了解村民愿
46、望、特长、缺乏技术和资金等困难说明从群众中来。村干部在了解村民愿望、特长和困难的基础上,通过多种途径解决村民资金困难,举办培训班解决村民技术困难,帮助村民发展高山经济,增加收入;创办剧团和书画室丰富村民精神生活,体现了到群众中去,为村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8、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知识答题模式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段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和评价也就不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正确价值判断与正确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
47、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自强不息,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补充:如何真正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当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利益。当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的利益没有冲突时,要把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例题1:中国的梦归根结底就是民族的梦,人民的梦。其内容就是民族的追求和人民的抱负。寻梦。作为一个文明的、历史悠久、勤劳勇敢的伟大
48、民族,中国人从人类进入文明纪元以,就不乏对和平、安乐、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的追求:从古代的老子的“小国寡民”到孔子的“天下大同”再到陶渊明的“世外桃”,到近代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又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从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知识,分析中国人民社会理想的变化。(12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基于不同时代的经济社会状况,不同时期的人们会有不同的社会理想。价值判段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的思想家基于自身的需要、立场、认识水平和角度,从而提出不同的社会理想。正确价值判断与正确价值选择必须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符合这一标准,有利于实现我们的强国富民之梦。例题2:我们身边越来越频繁出现的雾霾,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紧迫性。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