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咬文嚼字练习(含答案)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C) 。A. 婵(ch n)娟 咬文嚼(ju)字 倒涎(xin)B锱铢(z zh)必较 没镞(z) 付梓(x n)C岑(cn) 寂 烹(png)茶 王嫱(qing)D尺牍(d) 灞 (b)桥 下乘(sh ng)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D ) 。A. 斟酌 剥啄有声 B辨惑 清沁肺腑C. 因缘 胸襟气度 D烂调 刻苦自励3解释下列词语。(1)援例:引用成例。(2)锱铢必较:对极少的金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3)中石没镞:射中石头,箭头没人其中。(4)岑寂:寂静。(5)付梓:古时用木版印刷,在板上刻字叫梓,因此把稿件交付刊
2、印叫付梓。(6)杀青:古人著书写在竹简上,为了便于书写和防止虫蛀,先把青竹简用火烤干叫杀青。后来泛指写定著作。(7)尺牍:书信。古代书简约长一尺,所以这样说。(8)下乘:下品、下等。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 朱光潜是我国现代美学家、文艺理论家。B “学富五车”典出庄子 ,用来形容书读得多,学问渊博。C “才高八斗”形容富有文才,三国时曹植自称 “才高八斗” 。D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这是宋代词人贺铸的词句。二、课文理解 l,课文从评论郭沫若的炼字说起,引出了什么观点? 随后又举了哪两个例子来证明的?这三个例子各具有怎样的典型性? 答:作者要引出
3、的观点是:文字与思想感情有密切关系,因此, “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随后作者又举了两个例子:一是对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故事的改写:一是对“僧推月下门”一句的推敲。这三个例子,三种类型,三层意思。第一例说明不同句式不同意味;第二例说明文字一增一减意味不同;第三例说明不同字眼意境不同。2文字的联想意义的使用,有正、负两面。其正面意义及负面作用分别是什么?作者各引用了哪些例子来阐明这些道理的?答:其正面意义:善用联想意义,可使意蕴丰富,有美妙的艺术效果;其负面作用在于“套板反应” 一派套语滥调,全无新奇的意味。论述其正面意义,举了“烟” “月轮”的联想意义,分析了苏轼“独携天
4、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两句诗丰富的意蕴。论述其负面作用,举了“柳腰桃面” “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春花秋月” “柳岸灞桥”等套语,并加以评析。3概括课文主旨。答:课文论述了阅读或写作中锤炼字句的重要性,指出字词的运用是和思想情感的表达分不开的,要达到艺术的完美,必须力戒套语滥调,善于“咬文嚼字” ,养成严谨的作风。三、语段精读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丈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
5、变。例如史记李广射虎一段: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更复射之,终不能复入石矣。这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说它“凡多三石字” ,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在表面上看,改得似乎简洁些,却实在远不如原文。 “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 。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这种分别,稍有文字敏感的人细心玩索一番,自会明白。有些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
6、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单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成“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 。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是他“推” 。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
7、副胸襟气度。 “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 “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 “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推”可以无声, “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
8、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1对“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一句中的“凝练”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B) 。A. 紧凑简练 B凝聚提炼 C. 凝重精炼 D凝固专一2作者引用王若虚修改史记 “李广射虎”的事例,目的是为了证明怎样一个道理?答:一句话换一个说法,意味就有变化。3作者通过对“僧推月下门”和“僧敲月下门”的细心玩索,指出“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 。那么在作者看来, “推”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敲”又表达了怎样一种意境?答:“推”字表达的是孤僧步月,归寺的冷寂情景。 “敲”则表明寺中还有人,是僧人不甘寂
9、寞,月夜访友归来的情景。4作者认为“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 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 ,理由是什么?答:“推”更符合寺院僧人修炼时那种清净冷寂的氛围,而“敲” ,则打破了岑寂,平添了搅扰,破坏了这种氛围。5概括语段的中心观点。答: 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四、延伸训练(一)阅读马南邮的不求甚解(节选) ,回答问题。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其实也不尽然。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他在五柳先生传这篇短文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
10、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完全不应该对他滥加粗暴的不讲道理的非议。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一下予想完全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完全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那除了狂妄自大的人以外
11、,谁也不敢这样自信。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可见这不求甚解四字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表示虚心,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得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在这一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
12、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 “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绝对不应该这样。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录中说:“读书且平平读,未晓处且放过,不必太滞。 ”这也是不因小失大的意思。所谓未晓处且放过,与不求甚解的提法很相似。放过是暂时的,最后仍然会了解它的意思。1根据文意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我们平常所说的“不求甚解”与陶渊明所说的意思是否一样 ?答:不相同。我们平常所说的“不求甚解”意思是
13、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陶渊明所说的意思是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死抠字句。(2)第四段中:“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里“咬文嚼字”的意思跟咬文嚼字中所说的意思是否相同?答:不相同。这里的“咬文嚼字”意思是过分地斟酌字句,死抠字眼,因局部而放弃了整体。文中“咬文嚼字”的意思是,在文字的运用上, “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达到思想情感和语言的精练与吻合。2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立论的依据主要有哪些?答:中心论点:读书要观其大略,虚心领会精神实质。立论的依据有陶渊明的话,诸葛亮成功的经验,以及陆象山的语录等。3朱光潜“咬文嚼字”的主张
14、与马南邮所提倡的“不求甚解”讲的是不是相同的问题?这两种读书态度是否矛盾?答:不是同一问题。这两种读书态度不矛盾。朱光潜主张“咬文嚼字” ,指的是精读,精读就得咬文嚼字,咀嚼文字的意味。马南邨所说的“不求甚解” ,是博览群书时应该注意的。如果固执于个别地方,就不能博览群书,获得渊博的知识。(二)课文说:“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 推敲 。 ”结合自己的体会,请就下列实例说明这个论断。王荆公(王安石)绝句云:“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 ,圈去“到”字,注曰“不好” ,改为“过” ,复圈去改为“入” ,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