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标准化养殖猪小区可研.doc

上传人:liyang3100 文档编号:2190298 上传时间:2018-09-04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10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养殖猪小区可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标准化养殖猪小区可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标准化养殖猪小区可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标准化养殖猪小区可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标准化养殖猪小区可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管部门:贵州省农业厅 建设地点: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二 OO 七年九月2目 录一、 项 目摘要 5二、 项 目建 设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6 (一) 项 目建 设 的必要性 (二) 项 目建 设 的可行性 三、市 场 供求分析及 预测 10 四、 项 目承担 单 位的基本情况 10 五、 项 目地点 选择 分析 .11 (一) 项 目 县 基本情况(二) 项 目 实 施地点基本情况 六、技 术 方案分析 .14 (一)技 术 方案(1)选 址与布局 (2)品种与 质 量(3)饲 养技 术 与 规 范管理(4)疫病防治与 卫 生(5)废 弃物 处

2、 理与利用(二) 产 品方案七、 项 目建 设 目 标 17 (一)指 导 思想 (二) 总 体目 标 (三)具体目 标 3八、 项 目建 设 内容 .18 九、投 资 估算和 资 金筹措 19 (一)投 资 估算 (二) 资 金筹措方案 十、建 设 期限和 实 施 进 度安排 20 (一)建设期限(二)实施进度十一、土地、 规 划和 环 保 .20 十二、 项 目 组织 管理与运行 .21 (一)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二)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三)组织管理措施(四)项目运行十三、效益分析与 风险评 价 .25 (一)生 态 效益 (二)社会效益 (三) 经济 效益 (四) 财务 效益分析 (

3、五) 项 目不确定因素分析 十四、 项 目招 标 方案 .29十五、 证 明材料 31 1、分析表(1)项目建设投资估算表4(2)固定资产折旧表(3)单位成本估算表(4)经营成本估算表(5)销售收入估算表(6)项目损益表(7)项目投资计划与年度分配表(8)现金流量表(9)敏感性分析表(10-1、10-2、10-3 )(10)各养殖小区基本情况表(表 14)2、项目区域布局图3、小区平面图4、土地利用手续5、环评手续6、项目呈报文件7、配套资金承诺函8、法人证书9、各小区建设投资分配情况表(表 14)十六、小结32十七、附表321、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基本情况表2、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

4、区建设内容、规模、及投资估算表5一 、项目摘要(一)项目名称: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二)项目建设单位: 贵 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 县 畜牧水 产 事 业 局(三)项目建设地点:泉坝乡泉坡村、淇滩镇茶坛村、黑水乡大山村、黑水乡建权村、板场乡徐家村、谯家镇水田村。(四)项目建设年限:1 年,即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9 月。(五)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圈舍标准化改造 8000 平方米,道路硬化 2000 平方米,净化池(坑)1500 立方米,完善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标准化养猪小区 6 个,年出栏优质商品猪 4000 头。(六)投资估算:总投资 218 万元。其中,

5、中央预算内国债资金105 万元,地方配套 10.5 万元,农户自筹 102.5 万元。(七)项目运行:按照“建小区、壮龙头、促连接、带农户” 的发展思路,采取“部门 引导,市场运作,业 主经营,自负盈亏” 的运行方式,扎实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示范带动全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向前发展。(八)效益分析:项目建成达产后,年销售收入 394.8 万元,年利润 72.1 万元,6受益农户 126 户 450 人,人均年收入增加 45 元,带动农户 200 户。(九)财务评价1、投资利润率:33.1%2、财务净现值(NPV):179.8 万元3、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8.9%4、投资回收期:4

6、.6 年二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是全面提高我县养猪技术水平,促进养猪生产方式转变,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县生猪生产是以家庭式小规模分散饲养为主。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拉动了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养殖业的规模化进程,使得传统的饲养方式受到严峻挑战。一方面,庭院限制了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而且在有限的庭院内搞养殖,人畜共处,不仅不卫生,而且极易造成人畜共患病的蔓延;另一方面,传统养殖过程中不仅品种改良难开展,先进饲养技术难推广,防疫措施难统一,猪肉质量卫生难保障,而且畜禽产生的大量粪便无法得到有效控制,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了养猪产业化进程。而实行小区

7、养殖,则是实现良种繁育、示范和推7广一体化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畜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传统养猪业向现代化养猪业转变,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具有重要意义。2、是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增强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需要。沿河虽然畜牧业发展基础好,但是牲畜良种化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缺乏专门化的品种。本地品种的产肉性能、生产潜力与优良品种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尚未建立起专门化的畜产品生产体系。通过项目建设,加强生态畜牧业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强品种改良,推广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积极推进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推进先进的质量安全和保障措施,有利于提高我县畜产品的市场竞争

8、力,促进生态畜牧业的发展。3、是增加猪肉贮备,稳定生猪市场供应的需要。猪肉仍然我国人民主要肉食品,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猪肉市场供应不稳定,将导致猪肉价格不稳定,同时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通过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生猪规模化生产,提高生猪贮备数量,是稳定肉价的一个治本之策,对于保持一个稳定有序发展的“菜蓝子” ,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4、是提高动物疫病防治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县养猪基本上是养殖户自行组织生产,畜禽防疫工作随意性很大。绝大多数养殖者未经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在生产中不能科学地选择和鉴8别种苗、兽药、饲料等,难免有购进劣质种畜禽、饲料、兽药等情况发生,在畜禽没

9、病时不闻不问,管理松懈,而畜禽发病时又随意用药,存在“有病没病磺胺 嘧啶、有救没救青链霉素、灵不灵氨基比林” 的现状,有的甚至将病死畜禽卖给不法商贩上市销售,这些行为既增加了动物疫病控制的难度,又影响了畜禽产品质量,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5、是生产无公害畜产品的需要。组织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前提是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目前,我县的养殖总量虽较大,但缺少严格规范高质量管理、高标准生产的养猪小区,无公害肉猪生产才开始起步,尚无严格的肉猪生产标准,质量控制能力不强,兽药、饲料的规范使用及畜禽产品药物残留问题难以从根本上得到保证。通过项目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走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的道路,有

10、利于提高我县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畜牧业向前发展。6、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三农政策,真正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水平的需要。发展养殖业,目的在于致富农民,提高生活质量。而一些养殖户防疫隔离意识差,场家合一,有的畜舍与居民住房仅一墙之隔,既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要求,也严重影响也养殖业者家庭及其周围居民的生活条件。通过标准化养殖,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9(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畜牧业大省的目标,铜仁地委、行署把发展生态畜牧业作为强农稳区的重要措施。沿河自治县县委、县政府把建设生态畜牧业大县作为“ 十一五” 期间的三大目 标之一,并围绕 生态畜牧业发展制定了

11、一系列措施,大力倡导和推广健康养殖。县里已成立了生态畜牧业生产领导小组, 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抓生态畜牧业生产,对生态畜牧业生产给予资金、土地、人才等多方面的政策倾斜,确保财政扶贫资金的 40%用于发展生态畜牧业,每年投入生态畜牧业的资金达 200 万元以上。2、项目建设的技术有保障。养猪业历来在我县畜牧业发展中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水产事业局在发展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一系列的科学技术推广和饲养管理经验,培养了一批基础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强、能吃苦耐劳的专业技术人才。全县现有畜牧科技人员 125 人。其中,高级职称 3 人,中级职称 55 人,在省级以上专业杂

12、志发表论文80 余篇,项目建设有技术保障。3、项目建设符合国家政策。今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指出:“通 过 小额 信贷、财 政贴息等方式,引导 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养殖小区。要增加投入,支持养殖小区建设畜禽粪便和污水净化处理设10施” ,项目建 设符合国家大政方 针。4、项目建设地饲养基础好。项目所选地交通、水源、电力条件均较好,突出当地养殖优势和特点,群众养殖积极性高,有利于项目建设。三、市场供求分析及预测(一)从猪肉市场情况看,我国城乡居民肉类消费中,猪肉占据主要地位,由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城镇人口总量不断提高,同时城乡居民尤其是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为猪肉消费提供了稳定上升的空间。(

13、二)从活畜供应情况看,受 2005 年 10 份以来生猪生产市场低迷影响,农户大量抛销、屠宰生猪,能繁母猪数量也有所调减,后期的商品猪供应量也会相应比例减少,生猪市场供应偏紧。商品肉猪市场将会有较大需求空间。 (三)从周边省、市生猪市场情况看,毗邻我县的省、市由于受动物疫病影响,养猪业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到正常生产水平,生猪供应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将会给我县生猪生产销售带来良好发展机遇。四、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建设单位为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水产事业局,是县政11府直属事业单位。下属事业单位有畜禽品种改良站、兽防站、饲草饲料工作站、山羊试验站、兽药饲料监督检验站、畜牧渔业综合执法大队。现有一个占

14、地 10 亩的畜禽良种场,一个占地 34 亩的水产良种基地。有办公用房 2000 平方米,职工住房 4000 平方米,汽车三辆,电脑 12 台;品种改良设备价值 10 万元,防疫设备价值 40万元。全县 22 个乡镇均设有畜牧兽医站,并归属县局管理,全局县有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155 人,其中县级站 75 人,乡级镇站80 人,高级职称 3 人,中级职称 54 人,专科以上学历 78 人,全县 432 个村均配有畜牧兽医防疫员。五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一)项目县基本情况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角,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的乌江中下游,离铜仁大兴机场 180 公里,距渝怀铁

15、路重庆酉阳火车站 60 公里,326 国道和 411 省道贯通县境。乌江流经沿河 132 公里,目前航运能力 300 吨级,彭水电站建成后通航能力可提高到 500 吨级。县城东风码头是乌江在贵州境内最大的码头,水上交通快速、便捷,上抵遵义余庆,下出涪陵直达重庆或江、浙、沪等地区。沿河区位优势明显,是黔、渝、湘、鄂边区物资的集散地,素有“黔东北门户,乌 江要津” 之称。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 2468.8 平方公里,辖 22 个乡镇,12总人口 57.3 万人,其中土家族占全县总人口的 53%。县城常住人口 6 万人。农村户数 13.1 万户,农业人口 53.5 万人,乡村劳动力资源总数 31

16、万人。沿河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区,生物、水能、矿产、旅游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仅生物资源就有 1000 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以水稻、玉米、黄豆、红苕、马铃薯、烤烟、油菜、花生为主;畜禽以猪、牛、羊、鸡、鸭为大宗。 自改革开放以来,沿河各族人民发扬“团结自信,奋力争先” 精神,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认真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富县、基础强县、三产兴县、旅游活县”和招商引资带动战略,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水陆交通便捷,电力与国家电网联网运行,22 个乡镇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和移动通讯,县城日供水能力 2.2 万吨,供水普及率达 100%。沿河山川秀丽,区位优越,资源丰富,民风淳朴,是乌江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国家

17、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乌江水电开发,为沿河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县委、县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生态畜牧业更是保持着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农林牧渔业稳步发展,截止 2006 年底,全县出栏猪 33.4 万头,出栏大牲畜 2.2 万头,出栏山羊 38.5 万只,出栏家禽 142 万羽;肉类总产量 4.3 万吨,禽13蛋产量 1860 吨,存栏大牲畜 16.8 万头,存栏猪 38.2 万头,存栏山羊 42.8 万只,存栏家禽 101.万羽。实现畜牧产值 43700 万元,占农业产值的 36.4%,比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18、(二)项目实施地点基本情况项目实施地点分布在五个乡镇的六个自然村。至 2006 年以来,均末发生过 W 病、高致病性猪 蓝耳病、猪瘟、猪狂犬病等重大动物疫情。项目实施地交通、水源、电力条件较好,群众养殖积极高,基本情况如下:水田村养殖小区:位于谯家镇,距 411 省道 500 米,距沿河县 12 公里。有 9 个村民组 350 户 1579 人,土地面积 7439 亩,其中水田 1127 亩,土 2904 亩。现年出栏生猪 550 头,建有沼气池28 口,水池 33 口,种草 36.5 亩。农民人均纯收入 1352 元,人均粮食 473 公斤。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 40.1。大山村养殖小区

19、:距黑水乡政府 7.5 公里处,距 326 国道线 1公里。有 11 个村民组 291 户 1064 人,土地面积 14626 亩,其中水田 195 亩,土 1964 亩。现年出栏生猪 530 头,牛 54 头,羊 2597只。农民人均纯收入 1372 元,人均粮食 350 公斤。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 39.5。 建权村养殖小区:位于 326 公路沿线,距黑水乡政府 8 公里处,距 326 国道线 500 米。有 13 个村民组 369 户 1472 人,土地面14积 15882 亩,其中水田 295 亩,土 5299 亩。现出栏生猪 520 头,牛 59 头,羊 2214 只。农民人均纯

20、收入 1393 元,人均粮食 385 公斤。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 42.6。泉坡村养殖小区:位于泉坝乡,土泉公路 10 公里处,距泉坝乡政府 6 公里。全村有 9 个组 310 户 1057 人,是今年开始新建的生态养殖小区,实施农户 25 户。现出栏生猪 343 头,牛 46 头,羊927 只,农民人均纯收入 1361 元,人均粮食 325 公斤。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 43.1。徐家村养殖小区:位于板场乡,距乡镇政府 1 公里,有 9 个村民组 403 户 1550 人,土地面积 8569 亩,其中水田 607 亩,土2119 亩。现出栏生猪 333 头,牛 46 头,羊 694 只

21、,农民人均纯收入 1296 元,人均粮食 412 公斤。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40.2。 茶坛村养殖小区:位于淇滩镇钟南办事东 1 公里处,辖 13 个村民组 332 户 1897 人,土地面积 1797 亩。该小区 2006 年开始实施生态养猪小区建设,新修统一设计猪圈 50 间 1600 多平方米。现年栏生猪 433 头,牛 56 头,羊 2292 只,建沼气池 19 口,种草69 亩。农民人均纯收入 1253 元,人均粮食 342 公斤。畜牧业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 39.8%。各养殖小区基本情况见表 9。六、技术方案分析15按照“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人畜分离、综合利用” 的思路,小区实行

22、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品种、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防疫、统一污染治理“ 五统一” 管理模式,主要技 术 措施如下:(一)技术方案 1、选 址与布局小区地址位于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通风良好,给排水、排污方便。距主要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距离满足防疫要求,有供电稳定的电源。在总体布局上做到生产区与生活区分开,净道污道分开,正常猪与病猪分开,种猪与商品猪分开。2、品种与 质 量小区实行统一饲养品种,饲养的母猪全部为长大二元母猪,公猪为台系和美系杜洛克,确保种质质量。3、饲 养技 术 与管理小区实行统一饲养标准,对生猪饲养过程中引种、饲养管理、疾病防治、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制订严格的规范程序,并重点监控兽药

23、、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控制药物残留。(1)建立规范的档案和生产记录16内容包括猪的品种、来源和数量、繁殖情况、生产性能、饲料来源及消耗情况、淘汰情况、发病用药情况、疫苗免疫和种类及免疫时间、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生猪销售记录等,记录资料应保存 2 年以上。(2)坚持自繁自养,除了必要时引进部分公母猪以更换老的公母猪外,所有饲养出售的商品猪全部由小区内饲养的母猪提供,既可降低疫病风险,也可降低生产成本。(3)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一般要求饲养户以一幢猪舍为一个单位,所有的猪同时进栏和出栏,防止上一批猪可能带有的病原带给下一批猪。(4)应用“三补一早 ”技术培育健壮仔猪。仔猪

24、 应用“三补一早”技术,即仔猪在出生后 3 日龄内补充铁、硒微量元素,减少仔猪腹泻,提高仔猪抗病力,在 7 日龄开始训练吃食,断奶日龄提早为3540 日龄,降低仔猪应激的发生,为培育健壮仔猪提供保证。(5)猪分阶段饲养方法。在猪的各生长时期喂以全价配合饲料,提供全面的营养水平,提高肉猪的育成率和生长速度;在饲料中不添加任何违禁药物,保证肉猪无公害标准要求。4、疫病防治与 卫 生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和贵州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规17定,在小区实行统一防疫。小区以县畜牧局、乡镇兽医站为技术依托,由各项目乡镇畜牧兽医站专门派出 1 名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小区内的防疫、检疫、消毒和技术咨询工作,同时签定防疫

25、责任书,建立防疫档案,确保重大动物疫病有效免疫密度达 100%。5、废 弃物 处 理与利用对猪舍内墙壁、地面、饲槽、用具要定期进行消毒,粪便和垃圾要及时清理,污物进入沼气池作无害化处理后,共居民日常生活燃气使用,沼气渣运送到附近农田、果园,达到资源循环利用目的。处理后的污物排放严格按照 GB18596 规定执行。(二)产品方案建标准化小区 引进二元母猪、杜络克公猪 生产三元仔猪 科学育肥 出售 获得利润 再生产。七、项目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 2007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指针,以提高畜产品质量和畜牧业整体生产水平为核心,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

26、资源节约、质量安全、环境友好” 的原则,尊重 农民群众意愿、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大力促进养殖小区和养殖大18户建设,全面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二)总体目标通过项目建设,科学、规范地做好场址的选择、圈舍设计、饲养规模和品种质量、饲料供应及排污处理等方面工作。 实行人居环境与动物养殖分离,改小而全为大而专 ,引导农户走养殖专业化、产业化的道路,同时减少资源耗损和环 境污染,在增加收入的同时,提升农民居住环境质量,建设秀美家园。 (三)具体目标圈舍标准化改造 8000 平方米,道路硬化 2000 平方米

27、,净化池(坑)1500 立方米,完善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发展养殖大户 60 户,培训农户 200 人,建成标准化养猪小区 6 个,年出栏优质商品猪 4000 头。八、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粪污处理、猪舍标准改造以及水、电、路、防疫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先安排粪处理设施建设。(一)基础设施建设1、改造圈舍 8000m2;192、道路硬化 2000m2;3、净污道 3000m;4、净化池(坑)1500 m 35、限位栏 120 个;6、防疫设备(冰箱、冷藏包、器械)6 套;7、消毒设备(高压喷枪、灭菌灯具)6 套;8、电路安装 1000 米;9、自来水安装 1000 米;九、投资估算

28、和资金筹措一一一 投资估算投资 218 万元,分项投资如下:1、建筑工程,需投入 197 万元。(1)改建猪舍 8000m2,150 元/m 2,计 120 万元。(2)道路硬化 2000 m2,100 元/m 2,计 20 万元。(3)净污道 3000m,50 元/m ,计 15 万元;(4)净化池(坑)1500 m 3,200 元/ m3,计 30 万元;20(5)限位栏 120 个;1000/个,计 12 万元;2、仪器设备购置:需投入 6 万元。(1)防疫设备(冰箱、冷藏包、器械)6 台、套,每台、套 0.5 万元,计 3 万元;(2)消毒设备(消毒灭菌灯具、高压喷枪等)6 台、套,每

29、套0.5 万元,计 3 万元;3、水安装工程,需投入 10 万元。(1)电路安装 1000 米,50 元/m 3,计 5 万元。(2)自来水安装 1000 米,50 元/m 3,计 5 万元。4、建设单位管理费 5 万元。(二)资金筹措方案采取以业主和农户投入为主体、财政资金适当补贴、引导投入的方式筹集资金。项目总投资 218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 105 万元,地方配套 10.5 万元,农户自筹 102.5 万元。十 、建设期限和实施进度安排(一)建设期限:1 年,即 2007 年 9 月至 2008 年 9 月。(二)实施进度(见表 7):212007 年 9 月10 月:完成项目申报,成

30、立领导机构,制订相关制度、方案;2007 年 10 月2008 年 3 月:完成圈舍,净污道、粪污处理池等基础设施建设及道路硬化,自来水安装,电路安装;2008 年 4 月8 月:引进种猪,购置必需的设备和仪器。十一、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保护项目地址符合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在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禁养区以外。本项目建设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对粪便、废弃物、病尸进行无害化处理,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排放量标准GB189562001予以控制, 废弃物实行零排放,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定期对小区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定期进行监测,并及时采取改善措施。在小区空旷地带进行绿化,确保养殖小区建成后不污染周围环境,周围

31、环境也不污染养殖小区。十二 、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为了使项目建设符合高起点、高标准、严要求的要求,取得预期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政府搭台、业主唱戏、部门服务、农民受益、各方满意”原则,加 强对生猪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一)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22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指挥、协调、实施、财务管理等相关方面的工作,狠抓落实,为项目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政府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县政府办、畜牧水产局、发改局、财政局、国土局、环保局、科技局、水电局、供电局、交通局、审计局、扶贫开发办及泉坝乡、淇滩镇、黑水乡、板场乡、谯家镇等单位和

32、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畜牧水产局局长高仕文兼办公室主任。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具体负责项目实施。(二)成立项目技术指导小组组 长:高仕文(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局长)副组长:张 捷(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副局长)成 员:刘永导 (县兽 防站站 长 、高 级兽 医 师 )陈碧高(县畜禽品种改良站站长、畜牧师)王秀全(县畜禽品种改良站、高级畜牧师)杜 勇 (县兽药饲 料 监 督 检验 站站 长 、畜牧 师 )王东飞( 县 畜牧 渔业综 合 执 法大 队队长 、畜牧 师 )杨 光 (县 畜禽品种改良站、畜牧师 )23技 术 小 组专门负责

33、各小区技 术 指 导 工作, 严 格按照 项 目 设计 要求搞好 项 目建 设 。(三)组织管理措施1、精心设计。严格按照项目的设计规模和进度要求,把“质量安全、环境友好、资源节约”摆在首要位置。各种基础设施建设必须按照领导小组的规定,接受统一的管理、指导,保质保量按时完工。同时,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充分整合各相关部门资金,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将养殖业扶贫项目、农村能源建设项目与之结合,切实解决建设和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确保项目建设达到预期目的。2、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严格按照项目管理法人责任制、合同制、招投标制和监理制要求,落实项目建设的组织管理,质量管理、财务管理、档案管理

34、以及进度安排。3、严格项目资金管理。项目的财务管理严格按照国家计委、财政部、农业部的有关规定,由实施单位实行专人专账管理,封闭运行,确保专款专用,杜绝挪用、截留、浪费资金等现象发生。要将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各项支出要根据资金使用计划,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使用。各种支出要有合理的凭证及经手人签字,经领导同意后方可核销,并自觉接受监督。244、加强宣传,统一标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采取各种方式,加大发展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宣传,加大对养殖小区工作成就和看点、亮点的宣传,进一步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要重视养殖小区的标识管理,在养殖小区要制定和外挂统一标牌,标牌上要有

35、统一的标识。5、严格检查验收。在项目实施中自觉接受上级计划、财政、审计和畜牧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在项目实施中,项目领导小组分阶段进行项目调度,检查项目工程。(四)项目运行按照“建小区、壮 龙头 、促连接、带农户” 的发展思路,采取部门引导,市场运作,业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行方式,扎实推进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示范带动全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向前发展。1、培育龙头企业。培育扶持 12 个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自己投资兴办养殖小区,与小区农户对接联系,实行订单养殖。龙头企业抓住政府实施养殖小区的机会,积极参与,利用好有限的补贴资金,小区建成投产后同等条件下优质优价,定单收购。252、成立

36、生猪养殖协会。积极开展生猪产销协作活动,充分发挥生猪养殖协会和营销组织在畜产品流通中的作用,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生猪产后服务,建立顺畅的销售渠道,搞活生猪流通,带动农户发展养猪生产。3、强化服务意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的,因此养殖小区业主、当地畜牧部门、龙头企业要合理定位。业务部门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对方需求,帮助饲养小区和企业开拓市场。要进一步规范订单行为,完善企业与小区、小区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使养殖小区成为加工龙头企业的生产基地,促进龙头企业与养殖小区的有效对接。在养殖小区建设工作启动以后,业务部门要结合“科技入户工程 ”,制订优惠政策,鼓励广大科技人员入区蹲点,开

37、展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切实解决好防疫、配种、诊疗等关键问题。十三、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一)生态效益1、本项目建设通过采取环保措施,养殖小区粪便、污水、废弃物全部进入沼气池发酵处理,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干粪堆积发酵后供附近农田、果园使用,形成“猪 沼果, 猪沼菜”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实现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又有利于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26(二)社会效益采用协会连小区,小区带大户模式,把一家一户的规模养殖户有效地组织起来,与他们建立稳定的关系,从而增加农民经济收入。并带动千家万户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提高养猪业的整体规模效益,使产前、产中、

38、产后环节紧密结合,从而推动养猪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三)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出栏商品猪 4000 头,按出栏每头平均体重 105kg,9.4 元/kg 计,每头售价 987 元,销售收入为 394.8 万元,销售利润 72.1 万元,项目受益农户 126 户 450 人,人均年纯收入增加 45 元,带动农户 200 户。(四)财务效益分析1、财务分析主要参数(1)项目建设期为 1 年(2)分析计算期为 10 年(3)财务基准收益率取 12%。2、财务分析指标评价(见表 8)27(1)投资利润率=71.9218100%=32.9%(2)投资回收期:4

39、.6 年。(3)财务净现值(NPV):179.8 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IRR):28.9%。(5)项目投资估算总投资 218 万元(表 1)单位成本估算(见表 2)每头猪需成本 803 元(以达产年出栏商品猪 4000 头计):饲料费:3.03kg/天.头,饲喂 180 天, 1.2 元/kg,每头猪需 655 元;防病治病费:每头 15 元;种猪饲养管理费摊销:按每头种猪每年需饲料费 1485 元,防病治病费 15 元计算,共需 30 万元,平均每出栏 1 头摊 75 元。折旧摊销费:年折旧费 14.9 万元,平均每头猪摊 37.3 元(见表3);由于本项目实施中,农民是项目实施的主

40、体,在财务评价中未将农民的活劳动计入成本。产量估算28母猪情期受胎率 88%,怀孕分娩率 96%,仔猪成活率(出生至断奶)95% ,母猪平均产仔:初产 9.5 头,二产 10.5 头,经产 12头,年均产仔 2 胎,则:2008 年产仔数为 3370 头2009 年产仔为 3540 头2010 以后产仔数 4000 头(6)结果评价财务净现值(NPV )均为正值,财务内部收益率(IRR)大于基准收益率 12%。表明本项目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五)项目不确定因素分析1、盈亏平衡分析该项目生产经营过程中,种猪饲养管理费、折旧摊销费为固定费用,则固定成本为 43.8 万元,可变成本为 269.1 万

41、元,销售收入为 394.8 万元,销售税金 10 万元。则:产量盈亏平衡点=43.8100%/(394.8-269.1-10)=37% 即销售收入达到 140.6 万元时,此点销售收入投资与生产成本相等,大于此点为项目盈利,小于此点为项目亏损。2、风险分析29影响项目投资效益的风险因素主要是销售收入、经营成本和项目总投资。根据销售收入下降 10%、经营成本上升 10%和项目总投资上升 10%,计算全部现金流量(见表 10-1、10-2、10-3)(1)当销售收入下降 10%财务净现值(NPV )为 56.9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IRR)为 16.1%。(2)当经营成本上升 10%财务净现值(

42、NPV )为 111.7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IRR)为 20.1%。(3)当项目总投资上升 10%财务净现值(NPV )为 204.3 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IRR)为 25.5%。(4)结果评价当销售收入下降 10%、经营成本上升 10%时和项目总投资上升 10%时 ,财务净现值(NPV)均为正值,财务内部收益率(IRR)均大于基准收益率(12%),项目可行。十四、项目招标方案30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严格执行招投标条约,向社会公开招投标。(一)招标内容按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贵州省招投标管理办法、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并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项目设计、建筑土建工程、种猪引进等实行公开招标。本项目招标基本情况如下:项目招标基本情况表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招标方式招标内容 全部招标部分招标自行招标委托招标公开招标邀请招标招标标段投标单位资质 、资 格要求土建工程 二 三级及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规范标准 > 国内外标准规范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