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一、单项选择题(共40小题 每小题1.5分 共60分 答案必须涂在答题卷上)1.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以宗族关系为基础 B神权与王权结合 C权力的高度集中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2.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家长的喜好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 分封制的形成 D.宗法制的影响 3下表是西周的封国齐国某位卿大夫的家庭成员表,你认为将来谁会是权位的合法
2、继承人( )妻妾儿子一般称谓妻(正室)三子(20岁) 四子(13岁)妾一(侧室)长子(27岁)妾二(侧室)二子(24岁)A B C D 4.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5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西周分封的主体是( )A功臣 B同姓王族 C先代贵族 D士大夫6. 春秋初期,楚国君主首先称王。随后,吴、越等国国君也相继称王。上述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 专制制度动摇 B. 江南经济超过北方C. 分封制的动摇 D. 周王实行宽松的统治策略7.嬴
3、政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体现了秦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权力高度集中 C秦始皇非常勤政 D严格的等级制8.春秋时期各国货币形制各异,秦朝以圆形方孔“半两钱”通行天下,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 A由诸侯割据到中央集权 B由“天下共主”到“皇权至上”C由农工商全面发展到重农抑商 D由分封制到郡县制9. 某次考古中发现出一块古代石刻石,上有记文曰:“追念乱世,分土建邦,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复起。”据此判断,这块石刻最早应处自( )A. 秦代 B. 西周 C. 汉代 D. 元代10.秦朝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公元前221 年秦灭楚,立长沙郡,下设益阳等九县。根据
4、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当时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郡守是长沙郡的最高行政长官C长沙郡无权任免益阳的县令 D益阳县是长沙郡守的封地11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频繁换相,并特意从身份低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主要决策。汉武帝这样做意在( )A打破政治上的特权垄断 B巩固和扩大统治基础C分散和限制丞相的权力 D纠正察举制度的弊端12.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B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3.苏东
5、坡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材料中“汉以后出于郡县吏”所指的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14.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演变过程。下列描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金榜高悬姓字真,分明折得一枝春C.龙生龙,凤生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15.唐朝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中央集权 B减少决策失误 C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D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16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
6、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 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 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 D清代设军机处17明成祖设内阁,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皇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A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B明清重视翰林院学士C翰林院学士享有特权D明成祖和康熙帝处于危机境地1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
7、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B汉、宋、明C秦、元、清 D秦、唐、明19.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 简评秦朝御史大夫的监察职能 B. 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C. 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 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20清初设置的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跪受笔录,
8、上传下达C辅佐皇帝,参与决策 D陪读陪写,赋诗作画21.“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这场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2. “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后,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23.电影甲午风云中有这样的场景:北洋舰队士兵,捕获一外国间谍,水师提督丁汝昌欲审问之,该间谍却在堂上大声咆哮,
9、抗议中国人破坏了外国在华取得的“某项权利”。该间谍说的“某项权利”指的是( ) A片面最惠国待遇 B设立租界的特权 C领事裁判权 D在通商口岸传教、租地和居住权24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B扩大资本输出 C割占香港岛 D瓜分中国25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事实应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26.甲午战争后,俄国纠合德、法两国迫使日本把辽东半岛归还中国,表明( )
10、A 俄、德、法三国敢于坚持正义 B日本的大肆掠夺使俄、德、法三国为中国不平C日本的做法妨碍了俄、德、法三国的在华利益D外国列强在侵略中国的问题上矛盾重重27. “紫禁城内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等处,各宫中累代珍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一次侵华战争( )A.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 甲午中日战争C.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28一位学者在他的著作里说:在20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这一集体亮相”带来的严重后果是A打开了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B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设厂开矿、修建铁路 D列强共同宰
11、割中国29. “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家室田庐须保卫,不待鼓声群作气;妇女齐心亦健儿,犁锄在手皆兵器。”这首诗体现了什么精神( )不畏强暴的精神 团结一心的精神 敢于造反的精神 抵御外侮的精神A. B. C. D. 30与“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一诗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A甲午中日战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日俄战争 D抗日战争31.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诗是歌颂( )A. 丘逢甲、徐骧义军反割台斗争 B. 左宗棠收复新疆C. 曾纪泽收回伊犁 D. 黄海海战
12、北洋水师的英勇抗日32. “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烧了毛子楼,灭了耶稣教。”该材料反映出的历史本质是( )A. 义和团中男女平等 B. 反对西方的政治制度C. 排斥外洋一切事物 D. 反对洋人的生活方式33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反割台斗争 C黄海海战 D南京保卫战341937年,国民政府组织了太原会战,国共两党合作抗击日寇。下列各项中,属于太原会战有机组成部分的是( )A平型关伏击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35.“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
13、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 )A. 甲午悲歌 B.台湾沦陷 C. 日寇投降 D. 珍珠港祭36下列太平天国的主张,直接体现抗灾意愿的是( )选项ABCD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迁彼丰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资政新篇内容统一政令,依法治国听取社会舆论;反对迷信兴办保险事业兴办医院和慈善机构37.“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
14、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38“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B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39.1911 年4 月21 日,中国海军巡洋舰“海圻”号出航,出使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国王的加冕庆典,并出访美国、古巴。13 个月后,它回到上海时,应该升起的中国国旗是( )A大清王朝的龙旗 B中华
15、民国的五色旗C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旗 D军政府的十八星旗40.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B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C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41题22分,第42题18分,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22分) 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16、,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材料二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汉书材料三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
17、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4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意义?(12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临时大总统统帅全国海陆军队。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
18、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帝国”,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哪些特点?有何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谈谈你对中华民国的成立“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方面的一大跃进”的理解。高一历史试卷参考答案1-5 BDACB 6-10 CBAAD 11-15 CDBBC 16-20 CADDB 21-25 C
19、ACAB 26-30 CABBA 31-35 BCBAC 36-40 CAABC41、答案(1)制度:郡县制。(2分)作用:加强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4分)(2)原因: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2分)影响:地方割据、叛中央集乱,影响中央集权。(2分)(3)特点:疆域辽阔。(2分)制度:行省制度;宣慰司。(4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6分)42【答案】(1)特点:中国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权力受到较大制约。临时约法被袁世凯废除,存时短暂。(4分)意义:临时约法是中国和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2分)(2)政治制度上:推翻了2000多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按实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政治体制(或确立了民主共和制。答“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和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也可得分。);实行责任内阁制。(6分)社会思想上:人民享有言论、集会等自由,提高了人民参政议政的意识,让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6分)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