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 02高频考点再突破 高频考点1-15(打包15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1-15打包15套.zip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1-15打包15套.zip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一两汉的政治制度201608160230.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七“一五”计划的实施201608160221.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三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201608160216.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九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201608160219.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二古代的商业和城市201608160218.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五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1608160229.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八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201608160217.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608160220.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201608160227.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三工业革命201608160224.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二美国1787年宪法201608160223.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五苏联的工业化建设201608160226.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四罗斯福新政201608160225.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201608160222.doc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四抗日战争201608160228.doc
  • 全部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一两汉的政治制度201608160230.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七“一五”计划的实施201608160221.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三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201608160216.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九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201608160219.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二古代的商业和城市201608160218.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五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201608160229.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八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201608160217.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六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1608160220.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与完善201608160227.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三工业革命201608160224.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二美国1787年宪法201608160223.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五苏联的工业化建设201608160226.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四罗斯福新政201608160225.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十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201608160222.doc--点击预览
    • 创新方案新课标2017届高考历史总复习02高频考点再突破高频考点四抗日战争201608160228.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高频考点一 两汉的政治制度1.汉武帝的集权措施(1)背景①汉初郡国并行制的弊端。②汉景帝采纳晁错的建议,着手削夺诸侯国的封地,结果爆发七国之乱。(2)措施:建立中朝;设置刺史监察地方;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3)作用: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的局面,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2.选官制度——察举制(1)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评价:察举制是当时比较完善的选官制度,但从考选对象、内容、方式和程序上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实质是以官选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1.西汉初期,丞相集决策、行政、司法各项大权于一身。相权的膨胀不可避免地会侵夺皇权,二者之间的矛盾导致汉武帝时期中央官制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具体表现为( )A.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C.创设刺史制度 D.形成中外朝解析:选 D 郡国并行制度属于中央与地方的行政关系问题, “推恩令”用于解决诸侯王国混乱问题,刺史制度是监察地方官吏的制度,均与君相矛盾无关,故 A、B、C 三项错误。据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特意破格选用人才,参与国家中枢的主要决策,形成与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即中外朝制度,故 D 项正确。2.(2016·永州调研)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都城在城北二里;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国为泉陵县。材料表明( )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 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C. “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D.封国自主权削弱,加强了皇权解析:选 C 材料反映的是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其结果是王国越分越小,已不是2“严重威胁” ,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故 A、B 两项错误,C 项正确;“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是解决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而非“加强了皇权” ,故 D 项错误。3.公元前 106 年,汉武帝将全国除京师直辖区以外的其他地区划分为 13 州部,每州置刺史 1 人,刺史“奉诏六条察州” ,主要依据“六条问事” ,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这说明刺史制度的建立( )A.完善了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机构B.均衡了州郡和封国的地方权力分配C.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D.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解析:选 D 汉武帝时期的州属于监察区域,不属于地方行政机构,故 A 项排除;B 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材料不能说明刺史制度消除了地方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故 C 项错误;据材料“因郡守和国相官秩为二千石,故在六条法律条文中有五条是针对‘二千石’的”可知刺史制度重在发挥太守在地方治理中的作用,故 D 项正确。4.某文记载:“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诸侯人来攻盗,不坚守而弃去之若降之,及谋反者,皆要斩。 ”由此可知,汉朝设置亭的主要作用是( )A.保障边疆安全 B.强化对地方的控制C.强化皇权 D.强化地方行政官员的军权解析:选 B 材料未涉及“边疆” ,故 A 项错误;据“以城邑亭障反,降诸侯,及守乘城亭障”可知是防止地方反叛,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中央集权,未直接涉及“皇权” ,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军权” ,故 D 项错误。5.汉和帝早期规定:“自今郡国率二十万口,岁举孝廉一人,四十万二人,六十万三人,八十万四人,百万五人,百二十万六人。不满二十万二岁一人,不满十万三岁一人。后修改为: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进仕路狭……其令缘边郡,口十万以上,岁举孝廉一人;不满十万,二岁举一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 ”由此可见汉代孝廉察举制( )A.名额分配的变化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B.在人才选拔的对象上,对普通民众逐步倾斜C. “孝” “廉”标准不易掌握,实际操作难度大D.是为政以德理念的实际运用,体现公正性解析:选 A 根据题干中地区人才选拔名额分配的变化,可知其有利于边远地区人才的选拔,故 A 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及 B、C、D 三项。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再说到(汉代)选举制度,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3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至少他们已懂得该项标准,不该是血统的亲疏,不该是势力的大小。亲的、贵的、强的、富的,都不够此项标准,而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而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这也不能不说是在当时已算合理化,已算开明与进步的了。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所有的行政官员,除军事基金司库官、观剧基金管理官以及水井监督官外,都由抽签任用;这三个官吏则用举手选举,他们的任期从一次泛雅典娜节到下一次。所有军事官吏也用举手选举。 ——摘编自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选举制度的特点,并概括该制度中“开明与进步”的地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汉代与古代雅典民主制时期的选举制度的不同之处。(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古代中外选举制度?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一“不该是血统的亲疏……采取一项以教育与知识与行政实习之成绩,来定取舍进退之标准” “又懂得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并结合所学分析即可。第(2)问,由第(1)问所得结论,比较与材料二中雅典民主选举方式等方面的差别。第(3)问,结合所学,遵循文明史观,从不同文明的特色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等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以教育、知识及行政实习之成绩为客观标准。开明与进步之处:打破血缘关系,以教育、知识、行政实习成绩为标准;录取名额平均分配到全国各地区。(2)中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标准;全国平均分配名额;由地方官举荐。雅典:特殊情况特殊对待;采用抽签、举手等方式选举。(3)古代中外选举制度各具特色,既要借鉴古代选举制度中的可取之处,也要摒弃古代选举制度中的弊端。1高频考点七 “一五”计划的实施1.特点(1)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渐进性和长期性。(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相辅相成。2.实质:既是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又是国家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1.1957 年全国工业总产值达到 783.9 亿元,超过原定计划 21%,比 1952 年增长128.3%,平均每年增长 18%。其中,重工业生产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 1952 年的 35.5%提高到 45%。这种变化反映了( )A.三大改造已经完成 B.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D.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解析:选 C 三大改造在 1956 年底已经完成,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我国国民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是在 1952 年底,故 B 项错误;1953~1957 年是“一五”计划实施时间,故 C 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是在 1956 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2.如图为 1950~1956 年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示意图,对其原因解读准确的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C.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解析:选 C 1949 年,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故 A 项错误;1957 年,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故 B 项错误;1956 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2三大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材料中“工业所有制结构变化趋势”数据正是其反映,故 C 项正确;1958 年,开始人民公社化运动,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3.(2016·惠州质检)1953 年中共中央通过的一份决议指出:领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点到面;就能够引导农民群众——在开始是一部分,随着将是大部分,而最后将是全部——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 ”此决议目的是( )A.动员农民打土豪分田地B.推动农业合作化运动C.鼓励农民加入人民公社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选 B 注意题干信息“1953 年” “跟着我们走向社会主义”可知是与 1953 年开始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有关,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故 B 项正确;A 项发生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 项始于 1958 年“人民公社化”运动,D 项始于 1979 年,均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4.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对我国建国后某个时期的评价甚高:“从经济增长的数字看……是相当成功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 8.9%……具有决定性加速作用。 ”但是这个成就也是有代价的,它使中国的供求关系由市场机制参与调节的基本平衡转变为国家按计划实行资源配置的“短缺经济” 。这一时期指的是( )A. “一五”计划时期 B. “大跃进”时期C.中共十四大之后 D.改革开放初期解析:选 A 由市场经济转变为计划经济可推断此时期正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进行“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是也照搬了苏联模式,确立计划经济,为后来的发展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故 A 项正确;“大跃进”时期已经实行计划经济,故 B 项错误;中共十四大之后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题意不符,故 C 项错误;改革开放初期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故 D 项错误。5.下表是 20 世纪 50 年代清华大学院系调整前后的状况。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院系调整前 院系调整后 法学院 建筑工程系 农学院 土木工程系 文学院 水利工程系 工学院 机械工程系 理学院 动力工程系 3航空学院 电机工程系 - 无线电工程系 - 石油工程系 A.国家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B.有计划地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适应“211 工程”建设的需要D.适应国家大规模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解析:选 D 在 20 世纪 50 年代,我国的教育方针并没有发生变化,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并不是对旧教育的改造,而是对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内部院系的调整,故 B 项错误;20世纪 50 年代我国还没有实施“211 工程” ,故 C 项错误;院系调整后理工科学院增多,满足和适应了我国“一五”计划中工业化的要求,故 D 项正确。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 19 世纪 40 年代,从 1843 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 1949 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 100 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材料二 从 1953 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工业化道路的原因。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 19 世纪 40 年代……虽然经历了100 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 “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 “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等信息逐条分析即可。第(2)问,近代以来中国近代工业发展长期受制于外国列强,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苏联奉行“斯大林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取得巨大的经济建设成果,为中国工业化提供了宝贵的建设思路;新中国初期,周边国际环境不利于国民经济建设,需优先发展重工业以保卫国家安全。 4答案:(1)特点:历时长而成效低;受外国资本的压迫;行业发展不平衡。(2)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非常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防建设急需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1高频高点三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1.创立和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和“礼” ;孟子将孔子的政治主张发展为“仁政” ,提出“民贵君轻” ,主张“性善论” ;荀子认为治国应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儒学体系更加完整。2.改造与独尊——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独尊儒术、兴办太学,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3.进一步改造——魏晋至隋唐:儒、佛、道“三教合一” ,儒家思想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进一步被官方所接受。4.转型与成熟——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出现,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 ,进一步形成封建伦理精神体系。元朝理学官方化,在明朝时成为八股取士的唯一学术根据。王阳明心学的形成,标志着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5.批判和继承——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在继承传统儒学的基础上,着重对其弊病进行批判,提出“经世致用”和批判君主专制的主张,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1.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这表明孔子在当时( )A.希望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 B.改进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C.推翻现有秩序重建礼乐文明 D.不满社会现状回到远古社会解析:选 B 分封制是造成春秋社会混乱的政治根源,恢复西周社会政治秩序的说法有误,故 A 项错误;据材料“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局面,孔子为重建社会秩序,提出‘克己复礼’的主张,希望重建‘礼乐文明’的社会”可知孔子希望改进西周制度适应现实需要,故 B 项正确;C 项与材料意思不符,错误;题干所指并不是要回到远古社会,故 D 项错误。2.(2016·绵阳调研)“大一统”是中国传统社会呈现的著名特色,秦汉时期形成,包括了地理一统、制度一统、经济一统、文化一统、思想一统。作为对古代中国“一统”思想基础的表述准确的是( )A.外儒内法,济之以道 B.罢黜百家,表彰六经2C.礼法并用,君舟民水 D.礼乐文明,仁人志士解析:选 A 汉代董仲舒兼采儒家、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主张,故 A 项正确;“罢黜百家,表彰六经”是汉武帝时期独尊儒术的内容,与材料意思不符,故 B 项错误;“礼法并用,君舟民水”是战国时期儒家荀子的思想,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礼乐文明,仁人志士”乃儒家所强调的,与材料主旨不符,故 D 项错误。3.(2016·惠州质检)如图《一团和气图》粗看似一笑面弥勒佛盘腿而坐,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道冠老者,右为一方巾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弥勒佛手搭两人肩上,借用道者与儒士的五官,合成一张正面像。它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对这一思潮表述正确的是 ( ) A.西汉初年初露端倪彼此有影响B. “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内容C.推动了宋代新儒学体系的诞生D.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解析:选 C 图片体现的是佛、道、儒三教合一的趋势,这使儒学在宋代发展为理学,理学在宋元时期成为官方哲学,故选 C。三教并立出现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排除 A 项;图片不能反映出“三教合归佛”为其核心,排除 B 项;“三教合一”并未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排除 D 项。 4.淳熙二年,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会” 。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据此可知,两者的分歧在于( )A.世界本原之争 B.治学方法之争 C.理气关系之争 D.道统思想之争解析:选 B 据材料“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与“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可知治学方法的不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 ,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 ,故 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 A、C、D 三项,排除。5.有专家认为,黄氏(黄宗羲)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谋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尺度。材料中“新见”是指( )3A.保留君主制 B.君民分治 C.以民为本 D.民贵君轻解析:选 B 明清时期,黄宗羲对传统的儒家思想进行批判性地继承,提出新的政治主张,他批判君主专制,认为其为“天下之大害” ,但是仍主张保留君主制,因此不是“新见” ,故 A 项错误;黄宗羲要求对原有的制度进行改革,主张建立“学校” ,实行君民分治,这体现了新的主张,属于“新见” ,故 B 项正确;中国的儒家思想一直倡导“以民为本” ,因此不属于“新见” ,故 C 项错误;“民贵君轻”思想是孟子提出的,不属于黄宗羲提出的“新见” ,故 D 项错误。1高频考点九 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1.主权在民:雅典所有合法的公民均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权利,城邦各机构内部实行集体负责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雅典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等。2.法律至上:雅典实行严格的法治,提出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法律神圣不可侵犯。3.轮流执政: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经抽签选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由民主选举产生,都有一定任期。4.权力制约:体现在公民对官吏的监督和制约,如陶片放逐法、官吏任期制、民众法庭等;雅典公民广泛参与民众法庭,对官员和法律进行监督。5.公民意识:关心雅典、参与政治,城邦为上、政治为本是雅典人的共识。1. “由于原先的血缘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去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就意味着他们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 ”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A.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 B.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C.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 D.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解析:选 B 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利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此时仍然是以四个血缘部落为基础,血缘家族没有被打破,故 A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克利斯提尼改革内容,即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故 B 项正确;实行职务津贴制和公民大会向民众开放与农民权力行使的改变无关,故 C、D 两项错误。2.(2016·新乡质检)伯利克里时期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雅典人相信抽签是天意所归,赋予它以一定的神圣意义,因此也更显得公平。这表明雅典( )A.政治环境阻碍人文思潮产生 B.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C.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 D.宗教势力操控政治生活2解析:选 C 雅典宽松的民主政治环境,推动了人文思潮产生,不是阻碍,故 A 项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并不能说明旧有贵族退出政治舞台,故 B 项错误;“几乎各级官职向一切公民开放,并都以抽签方式产生”说明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相对广泛的参政机会,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势力,故 D 项错误。3.雅典每年从年满 30 岁的公民中抽签选出 6 000 名陪审员,再以抽签的方式分配到10 个法庭审案,以抽签方式参审案件,以秘密投票方式判决案件。这反映了( )A.陶片放逐法的实施能力B.雅典各部落轮流执政C.雅典公民大会的盛况 D.雅典公民广泛参政解析:选 D 题干中并未提及陶片放逐法、各部落的执政方式及公民大会,故A、B、C 三项错误;题干中年满 30 岁的公民都可以通过抽签方式参与国家政事说明了雅典公民广泛参政的现象,故 D 项正确。4.公元前 415 年,雅典发生毁坏神像案,迅即与酒会联系在一起。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被判有罪。材料表明在古代雅典城邦( )A.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 B.众人都生活在城邦集体之中C.个人都有参与城邦管理的权利D.集会只能在市政广场举行解析:选 A 据材料“报案者称,虽然没有目睹神像被毁的过程,但以前经常看到阿西比德和他的同伴一起聚饮,其间诸多可疑言行,定为他们所为,结果身为雅典将军的阿西比德及其同伴均判有罪”可知私人生活空间不被尊重,故 A 项正确;B、C、D 三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5.(2016·徐州模拟)“接下来的公元前 4 世纪首先是一个政治上衰落的时代……(雅典)所有类型的人都可以跻身高层,政府办事机构的设置就是为了供人挑选,就像是一个市场上的货摊一样。 ”这一局面体现了( )A.城邦制度优越 B.财产等级分明 C.地域选区合理 D.民主政治泛滥解析:选 D “接下来的公元前 4 世纪首先是一个政治上衰落的时代”没有体现城邦制度优越,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财产等级,故 B 项错误;地域选区合理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雅典)所有类型的人都可以跻身高层……就像是一个市场上的货摊一样”3说明了直接民主的弊端导致民主政治泛滥,故 D 项正确。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秦朝以来,在中国社会治理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度,这与西方中世纪政治分裂、王权式微的状况截然不同。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秦汉以后,皇权集中成为中国政治的一大趋势。到清代,皇权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君主独裁成为清朝的“祖制” “家法” ,神圣不可侵犯,即所谓“天下大事,皆朕一人独任” 。16世纪以后,随着世界格局的变化,西方殖民势力的东来, “大一统”具有了新的时代意义。在这个时期,实现国家统一、抵御外来侵略成为明清两朝中央政府肩负的重要历史任务。 ——摘编自高翔《中国古代政治的三大传统》材料二 公元前 5 世纪中期,雅典公民总数大约 4 万人。在大约 10 年的时间里,有近5 000 名公民,即 30 岁以上公民的四分之一左右,担任过负责为公民大会决定议案、接待外来使节、负有重要监督职责的议事会议员。在此期间,议事会每天需要通过抽签产生一名主席。一个雅典公民担任议事会主席的机会,比一个赌徒掷出某个点的概率都要大。还有陪审法庭,它让雅典 30 岁以上的公民中,每年大概有四分之一以上有听审经历。正因如此,雅典民主政治也成为一种迄今为止公民最广泛参与国家管理的制度。 ——摘自晏绍祥《雅典民主政治的危机与民主信仰的重塑》(1)据材料一、二指出古代中国与雅典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异,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形成原因。(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古代中国与雅典两种不同政治制度的利弊。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中央集权的核心是君主专制”并结合雅典民主政治分析作答;第二小问分别从文明特色、国家形态、经济基础、思想意识等方面分析作答。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社会、人民权力等方面分析作答。答案:(1)差异:君主专制;人民主权。原因:中国属于大陆文明,大一统帝国,集权思想,农业立国;雅典属于海洋文明,小国寡民,重视民主,工商业发达。(2)中国: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但也容易引发腐败、损害民权。雅典:成为人类政治民主的源头,有利于保障民权;但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局限于小国寡民的城邦。1高频考点二 古代的商业和城市时期 商业 城市商周时期(1)商:出现职业商人(2)周:实行“工商食官”制度春秋战国 私商成为商人主体隋唐时期(1)长安、洛阳等城市商业繁荣(2)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3)出现“柜坊”和“飞钱”(1)严格的坊市制(2)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活动受官府严格控制宋元时期(1)宋朝: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市打破时空限制,商业贸易发达(2)元朝:广泛流通纸币(1)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2)坊市的界限不复存在明清时期(1)出现专业性工商业城市(2)农产品商业化(3)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1)出现商业性大都会(2)兴起一大批工商业市镇1.(2016·苏州质检)“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 。 ”对“商人”产生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分工扩大,商朝时商业活动出现 B.商朝重商抑农,其他时期重农抑商C. “工商食官”使工商业空前繁荣 D.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依靠买卖为生解析:选 D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商业已经有了初步发展,而非“出现” ,故 A 项错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 ,故 B 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 “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故 C 项错误;依靠买卖为生,与“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相符,故 D 项正确。2.春秋战国时期,商人频频交结王侯,各诸侯国君也非常重视商人阶层。如郑国国君与商人“世有盟誓” ;晋国“绛之富商……能金玉其车,文错其服,能行诸侯之贿” 。材料表明各诸侯国君重视与商人阶层关系的主要目的是( )A.成就霸业政治的需要 B.实行宽松商业政策C.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 2D.重建官营商业制度解析:选 A 据材料可知诸侯重视商人阶层,发展经济,为争霸奠定了基础,故 A 项正确;材料涉及诸侯国君重视商人,并未涉及实行宽松商业政策,故 B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改变社会斗富逐利之风,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官营商业制度,故 D 项错误。3.白居易的《盐商妇》有如下描述:“婿作盐商十五年,不属州县属天子。每年盐利入官时,少入官家多入私。官家利薄私家厚,盐铁尚书远不知。 ”材料中白居易所描述的经济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唐中央政府财政十分困难 B.盐铁尚书执行政策不力C.州县的盐利比中央政府少 D.州县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解析:选 A 由于政府财政困难,导致官员贪腐严重,故 A 项正确;B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C 项不是材料中反映主旨;重农抑商是中央推行的政策,故 D 项错误。4.北宋词人裴湘在《浪淘沙·汴州》中写道:“万国仰神京,礼乐纵横。葱葱佳气锁龙城。日御明堂天子圣,朝会簪缨。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别有隋堤烟柳暮,千古含情。 ”这一描写反映出北宋开封( )A.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 B.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都市C.已经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 D.成为中外经济交流的枢纽城市解析:选 A “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体现出商贸繁荣,娱乐活动众多,故 A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当时中国最繁华” ,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打破市、坊之间的界限” ,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外经济交流,故 D 项错误。5.(2016·潍坊调研)明清时期,江南本地农村过剩人口、外来人口大量汇聚于城镇,促使多种服务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观的服务大军,包括轿夫、脚夫、饮食、旅馆、盘夫、土工、吹手、剃头、整容、饭馆、面馆、酒馆、膳食馆铺、娱乐服务业等。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 B.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选 B 江南地区人口结构变化是材料所述现象的结果,故 A 项错误;明清时期江南城镇工商业发展,吸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故材料反映出南方经济获得较快发展,故B 项正确;据材料不能推论出中原地区经济的急剧衰退和政治重心南移,故 C、D 两项排除。1高频考点五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1.一个趋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曲折发展。2.四个表现:外商企业出现;“耕” “织”分离;洋务企业产生;民族资本主义兴起(19 世纪六七十年代)。3.五个特点(1)由单一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变为多种经济形式并存(自然经济、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2)由以手工生产为主变为多种生产方式并存,近代机器大生产方式产生。(3)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由工场发展为工厂。 (4)生产部门和流通方式发生变化:轻工业发展,重工业起步;商品流通方式多样化。(5)官僚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业工人等新兴社会阶层出现。1.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A.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B.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C.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 D.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解析:选 C 上海一地的商业变化不能直接说明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故 A 项错误;仅靠轧车不能反映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小轧车……日可出衣十数斤……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可知,C项正确;仅靠轧花的变化,不能说明整个传统工业消失,故 D 项错误。2.下表为 1840 年前与 1856 年、1894 年中国生丝销量(单位:万包)对比表。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时间 总销售量 出口量(占总量%) 内销量(占总量%) 1840 年前 6.4 0.9(14.06%) 5.5(85.94%) 1865 年 10.1 4.4(43.56%) 5.7(56.44%) 1894 年 16.02 8.32(51.94%) 7.7(48.06%)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 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 2D.中国生丝业发展仍然非常缓慢解析:选 C 材料显示生丝在出口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但是没有显示在所有的出口货物中生丝业所占比重的变化,不能体现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故 A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使用机器生产,故 B 项错误;材料显示中国出口生丝比重越来越大,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世界市场的依赖逐渐增强,故 C 项正确;由总销售量一列可以看出中国的生丝业发展迅速,故 D 项错误。 3.在工业浪潮冲击下,一些国家依靠政府力量调动资源推进工业化进程。以下企业符合这一特征的是( )A.1771 年阿克莱特设立的第一座水力纺纱机B.1865 年李鸿章在上海兴办江南制造总局C.1902 年荣氏兄弟与他人合股创办无锡保兴面粉厂D.1895 年清末“状元”张謇成立大生纱厂解析:选 B 抓住题干的关键词:依靠政府力量。四个选项中只有 B 项与题意相符,A、C、D 三项都是民间力量(私人)创办。4.1883 年,某报报道:“凡开矿公司如长乐、鹤峰、池州、金州、荆门、承德、徐州等处,一经禀准招商集股,无不争先恐后,数十万巨款,一旦可齐。 ”这一报道反映了( )A.近代企业分布日益合理 B.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C.兴办实业热潮迅速掀起 D.近代企业竞争渐趋激烈解析:选 B 材料与企业的分布无关,故 A 项错误;“数十万巨款”体现了近代企业规模逐渐扩大,故 B 项正确;兴办实业的热潮出现在 19 世纪末,尤其是在甲午战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企业的竞争激烈,故 D 项错误。5.下表为清末 1888 年 5 个地区的雇工经营与土地出租的收益比较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中国 ( )地区 土地出租收益/雇工经营收益 江苏南部 1.34 浙江杭州 2.79 广东汕头 1.56 湖北广济 2.05 山东莱州 0.83 A.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缓慢C.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加剧 D.南方的土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解析:选 B 材料没有反映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故 A 项错误;1888 年民族资本主义已经产生,但是从数值来看发展缓慢,故 B 项正确;题干表明当时存在土地出租但是没有体现出雇佣关系,没有反映出农业经营的资本主义化,故 C 项错误;题干无法说明南方的土3地比北方更加市场化,故 D 项错误。6.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因其满足人们衣被之需的重要作用而为历代统治者所督导推广,到明代棉花已遍及全国各省区。……到了清代中叶,人口急剧增长的巨大压力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另一方面又进一步推动各种农作物首先是粮食和棉花向着各自适宜的地区集中。……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 ,呈现出时人所称的“棉花寸土皆有” “织机十室必有”的景象。 ——摘自《城乡产业互动与近代内地民族棉纺织企业的发展》 材料二 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棉纺织业的工业化,还缺乏可资利用的现存的手工业基础。民族机器棉纺织业的纱锭数,截至 1895 年底, “共为 197 396 枚,工作纱锭 162 396 枚,布机累积数 4 008 台,工作布机 3 550 台” 。1895 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据统计,“至民国 2 年(1913),中国全国华洋各厂共有纱锭 982 812 枚,其中华商 651 676 枚,日商 233 448 枚。全国布机 9 389 台,其中华商 4 633 台,日商 3 546 台,英商 1 210 台” 。 ——摘引自《中国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二元模式》(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棉纺织业发展的特点和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近代棉纺织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并说明近代棉纺织业发展的影响。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棉花自宋代传入中国后……到明代棉花已遍及全国各省区” “一方面推动棉花种植继续向更广大区域分散” “手工棉纺织业也从发达的江南而几乎‘广布到全国的每个州县去了’ ”可回答;第二小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生活需要、政策推动、棉花自身种植等方面分析。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经济中能够直接应用机器生产的棉纺织工场微不足道” “1895 年后,机器棉纺织业成为华商投资设厂热潮的重点”并结合所学即可回答;第二小问从社会转型、抵制侵略、阶级基础等方面回答。答案:(1)特点:棉纺织的范围日益扩大;棉纺织业成为主要的纺织部门。原因:人们生活的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动;棉花种植范围的扩大。(2)变化: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由工场到工厂。影响: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奠定了经济基础;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为近代民主革命奠定了阶级基础。1高频考点八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2.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1)以产权制度改革和产权关系调整为核心和主线。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的改革,或者二者相关的改革,都是以责权关系及其制度的调整为核心和主线。(2)以旧制度最薄弱或新制度需求最强烈的环节——农业制度为突破口。(3)允许旧体制外生产新体制,即体制增量调整与体制存量调整并行,而且以前者促进后者。(4)包括政府在内的多元主体联合创新体制,政府扮演重要角色。(5)从制度变迁的规律和中国实际出发,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或道路。1. 《小岗村的四次红手印》中写道:“30 年前的分田单干,只能保证肚子问题,不能保证致富。……2006 年 1 月 25 日,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提出把土地集中起来,以合作社为龙头,整合资源搞适度规模经营,村民以土地持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 ”小岗村的变化反映了( )A.合作社经济有持久生命力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C.农村生产关系的适时调整 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发生变化解析:选 C 材料反映了小岗村从分田单干到土地再次集中的变化,不能说明合作社有持久的生命力,故 A 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必须废除不符合史实,故 B 项错误;小岗村的变化体现了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故 C 项正确;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是集体所有制,故 D 项错误。2.(2016·荆州质检)1979 年,国务院 183 号文件指出: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品的供应。材料表明我国农工商联合企业生产经营的特点是( )A.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 B.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C.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 2D.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解析:选 A 据材料“农工商联合企业有权对已经完成购销任务的农产品自行组织加工生产,各相关部门应当将这种加工生产纳入计划范围,对其进行所需物品的供应”可知在计划经济主导下,具有一定自主权,非单纯执行国家统购统销的计划生产任务,故 A 项正确,C 项错误;1979 年尚未以市场为导向,享有独立自主权,故 B 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高度的专业化和社会化相统一,故 D 项错误。3.(2016·资阳模拟)1986 年的《时代》周刊写道:这一次邓小平再次当选为年度风云人物是源于他持续不断地推动中国的改革。那些“持续不断的改革”中除积极推进对外开放外还包括( )A.发表南方谈话,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B.提出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C.推进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D.增强企业活力,稳步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解析:选 D 1992 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1992 年 10 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B 项错误;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扎实推进基层民主,保障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与题干时间不符,故 C 项错误;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中心转向城市国有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故 D 项正确。4.改革开放初期,国民经济主要由卖方市场主导;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供求关系实现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进入 21 世纪,大量产品销往国外。这反映了( )A.供求关系决定了我国工业生产的产量B.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际市场的需求D.我国总体上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解析:选 B A 项说法本身错误;材料讲述了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重要时间点卖方市场地位的变化,实际上是在说明改革开放大大提高了我国工业生产能力,故 B 项正确;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国内市场,故 C 项错误;21 世纪初我国已经基本上建成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系,故 D 项错误。5.1993 年 3 月到 1998 年 2 月,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了 40 多个有关市场经济的法律,如《公司法》 《票据法》 《保险法》等。这些立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保障企业的合法地位C.维护企业的经济利益D.限制企业的不法行为3解析:选 A 市场经济下市场是资源调配的主要手段,但市场调节有其局限性,因此要通过立法规范市场的行为。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立法,维护企业的正当利益,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 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