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 板块3 现代文阅读(课件+试题)(打包28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课件试题打包28套.zip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课件试题打包28套.zip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20170104237.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三20170104236.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20170104235.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1理解句段作用教师用书20170104231.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1理解句段作用课件201701042108.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2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教师用书20170104232.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2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课件201701042109.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3分析语言特色教师用书20170104233.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3分析语言特色课件201701042110.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4探究教师用书20170104234.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4探究课件201701042111.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用书20170104238.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201701042112.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20170104247.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三20170104246.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20170104245.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结构思路教师用书20170104239.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结构思路课件201701042113.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理解句意教师用书20170104240.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理解句意课件201701042114.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3概括要点教师用书20170104241.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3概括要点课件201701042115.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4欣赏作品形象教师用书20170104242.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4欣赏作品形象课件201701042116.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5鉴赏技巧教师用书20170104243.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5鉴赏技巧课件201701042117.ppt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6探究教师用书20170104244.doc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6探究课件201701042118.ppt
  • 全部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20170104237.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三20170104236.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20170104235.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1理解句段作用教师用书20170104231.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1理解句段作用课件201701042108.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2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教师用书20170104232.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2筛选整合文中的信息课件201701042109.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3分析语言特色教师用书20170104233.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3分析语言特色课件201701042110.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4探究教师用书20170104234.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10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4探究课件201701042111.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师用书20170104238.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8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课件201701042112.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20170104247.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三20170104246.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20170104245.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结构思路教师用书20170104239.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1分析结构思路课件201701042113.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理解句意教师用书20170104240.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2理解句意课件201701042114.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3概括要点教师用书20170104241.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3概括要点课件201701042115.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4欣赏作品形象教师用书20170104242.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4欣赏作品形象课件201701042116.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5鉴赏技巧教师用书20170104243.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5鉴赏技巧课件201701042117.ppt--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6探究教师用书20170104244.doc--点击预览
    • 课堂新坐标山东专版2017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与策略板块3现代文阅读专题9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6探究课件201701042118.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一)(建议用时:3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 【导学号:98142039】走向海洋阿 来①当站到一幅巨大的地图前,就发觉自己的目光已经改变。过去关注点总是高山与大河,那种蜿蜒与逶迤,给人已经上路、地平线上景色不停变幻的感觉。 自从在中国渔政南海总队 302 船上有一次南海之行后,当我再次面对地图时,眼光就不由自主地投注于那片宽阔的蓝色海疆。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②海洋像天空一样展开在我们眼前的时候,她是多么陌生啊!③当她平静的时候,我们难以忍受她的单调,当她迎风起舞时,我们又无法面对她野性的动荡。我们在黄土中的根,扎得实在太深太深了,我们在陆地上的安居,也实在是太久太久了。很久以来,中国人就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中央之国,是大地的中央。天空出现在头顶,是为了完成穹庐般罩子的使命;大海呢,那是大地床帏一样的漂亮的镶边。大海在中国人的主流观念中,从来不是出发之地,而是边缘与尽头。直到近代,才有一群群中国人来到海边,向遥远的彼岸瞭望,才有一些勇敢的中国人到了海上,不是为了像收获庄稼一样用网打捞一点鱼虾,而是为了一个遥远的强国富民的梦想。④对一个生命意识与文化传统都深深扎根于黄土之中的民族来说,海洋或者是遥远的传说,或者就是外敌侵入的风险。所以,明代虽然有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他督造的七宝楼船,也只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孤独的辉煌。郑和的故事,只有在今天中国人充分意识到海洋重要的时候,才被重新发掘出来,这个另类的英雄才被真正地记忆。更能让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是,同样是在明代,就在郑和七下西洋的船队消失于海上之后不久,并非正规国家军队的倭寇,从海疆上不断地侵扰,居然成为明帝国的心腹大患。 中国在海洋上遭受屈辱,并不是到近代才有的事实,而是当中央之国尚称强大的时候就已经发生。明代,郑和的船队至少到达了非洲。但在同一个明代,面对倭寇的骚扰,来自农耕文明的军队只是在陆地上筑起城墙,而不是到广阔的大海上展开抵御外侮的战场。⑤就在来自海上的倭寇之患平息不久,一个叫利玛窦的传教士经过漫长的充满风险的海上航行登陆中国。他在书信中向自己远方的国人报告对这个新到国家的印象:“我们依然很难相信,一个疆域如此广阔的庞大帝国,拥有的军队不计其数,却始终生活在持续不断的恐惧之中。 ”利玛窦还有些费解地指出:“他们害怕那些小国家。 ”⑥明代早已成为编年史的一个逝去的段落,但这种文化习性却带着巨大的惯性在持续着。对灾难与风险,更多国人的选择是视而不见,或者遗忘。⑦面对来自海洋的危险,封建帝王的选择是海禁。这让我想起一个二战时的故事。诺2曼底登陆前夕,盟军秘密集中了大量的舰船在英国海岸。舰船实在太多了,为了不走漏风声,以艾森豪威尔为首的盟军司令部,决定让英国沿海居民后撤一段距离。但这个决定引得丘吉尔首相愤怒咆哮:英国人的习惯从来就是逼近,而不是离开海岸!不行,任何理由都不能让我们做出这样的决定!结果盟军不得不采取别的措施来保证计划的施行。⑧而在我们漫长的历史上,海洋只是海边渔民收获一点鱼虾的水上牧场,至多,也只是在故乡无以为生的人们流浪异国求生的危险丛生的通道。使国人海洋意识苏醒,切肤感受到海洋主权之痛的是一部血腥的近代史,一个帝国幻梦的破灭,中华民族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⑨因此,南海总队这次巡航守礁的行为本身,就蕴含了更为丰富的意义。一个后发的国家,开始意识到海洋的重要,并且行动起来,开始维护自己天然的权利的时候,却因为曾经的被殖民,因为后发,因为文化基因中海洋意识的缺乏,而使维护主权的行为,也那么艰难曲折,波诡云谲,那么需要智慧与坚定。好在,我们已经在海上了。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我站在 302 船的驾驶舱里,看到中国海上,台风过后,终于迎来壮美的日出!⑩那时,我感到不是一艘船在劈波斩浪,而是整个中国,正在走向海洋!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选自《看见》 ,有删改)1.理解文中两处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1)感到脚下坚实的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海图上的航线虽然有些曲折,但终归是指向遥远海疆。(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此类题目要联系上下文,如第(1)句,下文说,中国人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度是大地的中央,而把海洋当作边缘与尽头。而当作者有了一次海上航行的经历之后,再面对地图,看那宽阔的海疆,就感觉“土地开始起伏,开始晃荡” ,显然,这种感觉的产生是因为作者意识到海洋也是国土。第(2)句,要联系文章内容,理解重要词句的象征意义:“有些曲折”象征中国人认识海洋的重要性和对海洋的维权经历了一个漫长曲折的过程;“指向遥远海疆”象征中国将坚定地维护海洋主权。理解了这些,不难得出答案。【答案】 (1)“我”已经意识到国土不再仅限于陆地上的“坚实的土地” ,(1 分)也包括广阔无边的海洋。(1 分)(2)对海洋重要性的认识和对海洋的维权过程是曲折而漫长的,(1 分)但我们今天已明确了目标,并将坚定地维护海洋主权。(1 分)32.本文哪些内容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根据文章的思路,首先确定答题区间为③-⑧段。然后依照筛选标准——说明了历史上中国海洋意识的缺乏——去筛选相关信息,最后总结概括,分条列举。【答案】 ①认为海洋是大地的“边缘与尽头” ;②认为海洋是遥远的传说,或者是外敌侵入的风险;③虽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却只能御敌于陆上;④面对来自海上的危险,封建帝王实行海禁;⑤只把海洋当作水上牧场和异国求生的通道。(每点 1 分,答对四点即可)3.在第⑦段中,作者写二战时的故事的作用是什么?(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此类作用题,应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内容上,写二战时的故事反衬了我们对海洋认识的落后和保守;结构上,为下文关于海洋重要性和走向海洋必要性的议论张本。【答案】 ①体现英国人对海洋的重视,反衬我们对海洋认识的落后和保守(答“对比”亦可)。②引起下文关于海洋重要性和走向海洋必要性的议论。(每点 2 分)4. “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你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认识。(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中国要走向世界,没有办法不走向海洋”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要走向世界,就要走向海洋。理解这句话,要从原因和作用两方面入手。原因,即分析为什么要走向海洋;作用,即分析走向海洋对中国、对中国走向世界的重要性。考生按照这一思路,分别从文中找出相关信息,分点作答即可。【答案】 ①海洋是民族安身立命的坚实国土,体现着不可侵犯的神圣主权;②控制了海洋就能获得走向全球的通道;③能够在战争中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御敌于海上;④国家要发展,民族要强大,就必须重视海洋,走向海洋。(每点 2 分,答对三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先驱·画隐·宗师4侯 军一生,成就一部中国现代美术史;一人,开辟一段独特的美的历程。1900 年 11 月 22 日,林风眠出生在广东省梅县的一个石匠家庭。祖父时常带着幼年的林风眠上山打石头,山野林木、潺潺小溪,给林风眠留下了美好的记忆。1919 年 12 月,中学毕业的林风眠踏上欧洲求学之路。在法国,他完全沉迷于细致的写实主义学院派画风之中,后经爱才的耶西斯校长一记“当头棒喝” ,他才从对西方古典画风的沉迷中猛醒,重新发现了“东方艺术”的魅力。1924 年秋天对林风眠来说是一个可喜的季节——巴黎秋季沙龙选中了林风眠的两幅画作,一为油画《摸索》 ,一为彩墨画《生之欲》 。更难得的是, 《生之欲》体现了林风眠力图把“东方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当旅居法国的蔡元培看到这幅画时,不由得击节而赞:“得乎技,进乎道矣!”1926 年,由于蔡元培先生鼎力推荐,远在欧洲的林风眠被任命为国立北京艺专校长。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还是断崖绝壁。上任伊始,林风眠即致力于把齐白石的传统国画与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希望培养出第一批实践“中西融合”艺术理想的新生力量。然而,他的努力并不顺利。不过,林风眠没有放弃,于 1927年 5 月发起并组织了“北京艺术大会” ,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展出 2 000 多件展品。此时,年轻的林风眠校长就像一个充满浪漫气质的理想主义斗士,希望通过一场“艺术运动”来改变黑暗的现实。然而,残酷的社会现实和无情的政治干扰,注定了这次艺术大会最终难逃夭折的命运。1927 年 9 月,林风眠任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兼教授。这是他得到的又一次实现“艺术救国”理想的良机。然而,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总会在不经意间悄然袭来,令林风眠进退维谷,为改变沿袭已久的“视国画与西画截然不同”的传统格局,林风眠提出中西画系合二为一的建议,这引发了与潘天寿的论争,还有后来的“西湖一八艺社”的分裂[注],对林风眠所倡导的“艺术至上”的理念,客观上造成了不小的冲击。日本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彻底击碎了林风眠“艺术救国”的梦想。从国立艺专隐退后,他在嘉陵江南岸一个大佛殿附近租了一间旧泥房,他要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以一己之力去改写中国绘画史,他要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和绘画作品向世界证明:“我林风眠倡导的道路不但是行得通的,而且是一条宽广的新路!”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从 1938 年直到 1991 年去世,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林风眠大多数时候过的都是半隐居式的生活。他如同一个独自登山的探险家,在险绝的山崖间踽踽独行,没有人知道他的甘苦,也没有人了解他的艰辛,人们只看到那一行行不断向前延伸的足迹,如同为后来者昭示着登顶的路标。5林风眠耗尽半生心血和才智创造出来的“风眠体”绘画,极大地丰富了 20 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对后来者具有度世金针的作用——如今, “方形布阵”的中国画早已司空见惯,而“风眠体”的后继者更是比肩接踵,绵延不绝,且名家辈出,风靡世界。林风眠也由此成为世人公认的标领时会、开资后学的一代宗师。在林风眠 90 岁时,有一位香港实业家捐款为林风眠建立纪念馆,他却将这笔巨款捐给了中国美术学院(其前身即杭州艺专),设立“永芳艺术基金” 。这一年,在北京和台北分别举办了林风眠九十诞辰大型回顾展。年底,这个展览终于回到了林风眠的故乡广东梅州。林风眠,这个从小就陪着祖父打石头的山里孩子,如今以他的作品回报了他的家乡。他可以问心无愧地告诉家乡父老:“祖父是在沉重的、粗硬的石头上消磨了一生,而我却是在轻薄的、光滑的画纸上消磨了一生……”他说:“我不能不感谢祖父对我的训诫:脚下磨出功夫,将来什么路都可以走!”1991 年 8 月 12 日,92 岁的林风眠在香港溘然长逝。由此,中国现代美术史有了一个新的标识:在林风眠以后,中国绘画的整体格局已经与林风眠之前迥然不同了。(选自《人物》 ,有删改)【注】 1930 年春天,部分画社社员推重“为人生的艺术”这一富于时代特色的口号,与支持林风眠倡导的以“为艺术而艺术”为宗旨的社员发生争论,最终导致“西湖一八艺社”分裂。5.文中哪些事情能够表明林风眠先生是画界中西融合的“先驱”?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要着眼于全文,从全文中筛选整合信息。如文章第三段写林风眠的作品《生之欲》 “体现了林风眠力图把‘东方艺术’与西方现代绘画融为一体的艺术主张” 。第四段的“上任伊始,林风眠即致力于把齐白石的传统国画与克罗多的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 “发起并组织了‘北京艺术大会’ ,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展出 2 000 多件展品” ;第五段的“林风眠提出中西画系合二为一的建议” ;第八段的“林风眠耗尽半生心血和才智创造出来的‘风眠体’绘画,极大地丰富了 20 世纪中国绘画的创作面貌” ,这些都是林风眠是画界中西融合的“先驱”的表现,考生据此概括作答即可。【答案】 ①创作《生之欲》时将东西方绘画艺术融为一体;②把传统国画与新印象主义画风一并注入中国绘画教学;③第一次以不分中西的混合陈列方式举办美术展出;④尝试将中西画系合二为一;⑤创造出“风眠体”绘画。(每点 1 分,答出四点即可)6.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现手法与表达效果。(4 分)6(1)重回祖国,年轻的校长就如同站在一片榛莽丛生、无人涉足的荒原,他不知道自己“中西融合之路”的前面是通衢大道,还是断崖绝壁。(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艺专校长到普通画师,从洋派教授到苦行之僧,离群索居,寒锅冷灶,林风眠对此却安之若素,泰然处之。(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语句的表现手法,然后分析运用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1)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前后文不难看出,本体是“还没人尝试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局面” ,喻体是“荒原” ;本体是“即将面对的遭际” ,喻体是“通衢大道”和“断崖绝壁” 。考生将运用比喻手法达到的生动形象的效果答出即可。(2)句,运用了整句和四字短句,回答出整句的表达效果如增强语势、高度凝练等即可。【答案】 (1)运用比喻手法,将还没人尝试融合中西绘画艺术的局面比作“荒原” ,把即将面对的遭际比作“通衢大道”和“断崖绝壁” ,形象地写出了林风眠融合中西绘画艺术事业前途未卜的情形。(手法 1 分,效果 1 分)(2)运用整句和四字短语,使句式整齐,增强语势,高度凝练地表现了林风眠为了艺术甘于贫苦和寂寞的求索精神。(手法 1 分,效果 1 分)7.文章以“先驱·画隐·宗师”为题有什么好处?(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标题的作用,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①从内容方面分析,三个词语概括了传主的成就;②从结构方面分析,三个词语是文章的行文脉络;③从思想感情方面分析,表达了作者对传主的赞美之情;④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兴趣。 【答案】 ①高度概括林风眠的人生历程,评价了林风眠的艺术成就,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2 分)②统摄全篇,使文章脉络清晰。(2 分)8.林风眠先生的人生经历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要全面把握文章内容,从传主林风眠先生的人生经历中提取值得人们学习的精神品质。具体作答时,可先明确得到了何种启示,再联系文章内容予以阐释。【答案】 ①治学要兼收并蓄,勇于创新。林风眠博采众长,融中西绘画艺术为一体,独创“风眠体”绘画。②做事要直面艰难,矢志不渝。林风眠积极践行自己的艺术理想,即使遇到艰难险阻也决不放弃。③为人要热爱祖国,不计名利。林风眠积极通过“艺术救国”的方式改变现状;用建纪念馆的捐款设立“永芳艺术基金” 。(每点 2 分)1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三)(建议用时:30 分钟)一、(2016·山东名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 【导学号:98142041】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访谈录2014 年 9 月 28 日, “东方葵:许江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期间,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专访。记者:你画了 10 多年的葵,为何对葵如此情有独钟?许江:2003 年 8 月的某日,我在土耳其马尔马拉海附近的小亚细亚高原上,邂逅了一片广袤的葵园,钢浇铁铸般和大地融为一体。那一瞬间,我所有关于向阳花的经验被激活,我不仅看到了葵,也看到了一个自己,从此开始我的葵园创作。2008 年冬季,作家余华来到我画室,看到满屋的葵。第二天,他在文章中写道:“向日葵是我们共同的一个记忆,是让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热泪盈眶的一个意象。 ”记者:你说你这一代人被三列火车裹挟,第一次是坐着火车“大串联” ,第二次是坐着火车“上山下乡” ,第三次是坐着火车去上大学。今天的年轻人没有这样的经历,怎么来理解你的葵和你这一代人?许江:对画家来说,如果我们创作的东西只是一个符号,那就很值得商榷和警觉。真正好的形象不是符号,而是一个真实的生命。唤起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并不是我画葵的最终目的,真正的归宿是我们要“重归东方” 。我们之前总是向西方学习,永远纠结于能为自己的家园带回什么。这塑造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独特表情:负重、刚烈、自强。这些表情,会带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味道,我称之为“历史性” ,年轻的“葵花们”能够理解的。记者:西方艺术中也有葵的形象,如,凡·高的《向日葵》 。你强调“重归东方” ,当你的作品在西方巡展时,西方人怎么理解“东方葵”的形象?许江:德国德累斯顿是一座在二战中被彻底摧毁的城市,博物馆的展厅就是一片废墟。在莱茵河和莫索尔河交汇的三角地带,近处是百舸争流,远处是古堡荒原,我的 800 棵老葵在那里“盛开” ,是如此契合。每天数以万计的西方游客来这里,当他们知道这是来自东方的葵园时,都很惊叹。 东方文化能否和西方文化共生,我想通过葵园,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记者:你是一个艺术家,同时也是一个学校的管理者,这两种身份是如何统一的?许江:绘画中的很多思想和管理学校是统一的。我的绘画坚守传统,强调远望,所以我营造了一个大学的望境。就像“清末四大家”之一况周颐所说:“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 ”中国美院的象山校区,因为设计者王澍获得了普利兹克奖,名满中国。但是学生在那里看到的并不是一个建筑奇观,而是面对春夏秋冬,望到青山绿水,也望到一个遥远的自己。2记者:中国美院成立了一个“跨媒体艺术学院” ,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艺术呈现形式,有人说你给传统绘画制造了一个敌人。许江:这个敌人不是我制造的,是时代制造的。我们要承认,在今天这个时代,绘画面临挑战。但用手机拍照,里面的图像只有一个质感——玻璃质感。其实世界有不同的质感,怎么让绘画去表现这种质感的力量,怎么在下笔之间,把人所有的思想都蕴含在里面,这就是绘画的使命。我们这代人有责任和义务,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性的东西融在里头,把年轻人推向不至于轻佻的舞台。记者:在中国美院 2014 级新生开学典礼上,你送给每个新生一份开学礼物:两支毛笔,一瓶墨汁,一百张宣纸和一册《智永真草千字文》 。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份礼物?许江:我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箱,而是一个根源性的东西。不论你学习什么艺术形式,都不能割离和传统的关系。现在的孩子在中学学文化课,学绘画,实际上对艺术理解甚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更少。所以,要对新生进行手的训练,开启他心中“中国人”的情结。靠什么?就是书法。你拿一支毛笔,才知道什么叫虚实,什么叫方圆。 中国人词语世界中一些很关键的东西,可以通过书法去体会。在电脑时代,我更强调“劳作上手,读书养心” 。学生要像工匠一样劳作,像哲学家一样思考。《千字文》中讲到了天地、五行、历史、人文,这是中国人认识世界的方式。 《千字文》中有关王羲之、周兴嗣、智永的故事,又让传统文化如此生动。我相信总有一天,全国的中小学会有书法课;总有一天,中国会有“书法节” 。(选自 2014 年 10 月 8 日《中国青年报》 ,有删改)1.文中,许江先生认为他画的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概括。(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作答本题时,首先要分析题干,找到关键信息点,如“他画的葵” “作用” 。然后回到原文,找到答题区间,即前三组对话。最后抓住答题区间中的关键信息,分析许江先生对他画的葵的看法,从而总结出答案。【答案】 ①证明东方文化可以和西方文化共生。②唤起他们那一代人的记忆,呼唤“重归东方” 。2.请概述许江先生与葵有关的主要经历。(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从文本中找到与许江先生和葵都有关的语句,如“那一瞬间,我所有关于向阳花的经验被激活,我不仅看到了葵……开始我的葵园创作”等。 然后对语句中的相关信息加以概括即可。 注意,不要遗漏要点。【答案】 ①2003 年 8 月,关于葵花的经验被激活,开始“葵园”系列作品的创作。②葵花作品在西方巡展。③主办“东方葵:许江艺术展” 。3.对于弘扬传统文化,许江先生持哪些看法?(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可从文本中记者和许江先生的对话中找出相关内容。如“你强调‘重归东方’ ”“不论你学习什么艺术形式,都不能割离和传统的关系”等,然后对相关内容进行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答案】 ①提出要“重归东方” 。②不论学习什么艺术形式,都不能割离和传统的关系,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精神性的东西融在绘画里头。③要对新生进行手的训练,开启他们心中“中国人”的情结。4.请根据文意,谈谈许江先生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解答此题时,需要通读全文,分析文章主要写了关于许江先生的哪些事情。然后对这些事情进行分析提炼,明确这些事情反映的许江先生的特点。最后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将其分点表述出来即可。【答案】 ①专注:画葵十多年,对葵情有独钟。②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弘扬传统文化不懈努力,主张对年轻一代进行传统文化的训练。③有创新意识: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艺术呈现形式,成立了“跨媒体艺术学院” 。(言之有理亦可)二、(2016·威海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18 分)抗生素滥用是所有人的事谢蜀生曾有一个著名的实验是这样的:在细菌培养液中加入青霉素,当青霉素的浓度为 300微克/毫升时,大多数细菌死亡,只有少数细菌可以存活。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菌分离出来,继续放在相同浓度的青霉素培养液中。一段时间后,开始逐渐增加青霉素的浓度。结果发现,在 400 微克/毫升、500 微克/毫升的浓度下,细菌竟然也能逐渐存活下来。以浓度渐4增的方法,研究人员对细菌进行耐药性筛选,最终获得了完全耐青霉素的菌种。20 世纪 30 年代,经典遗传学理论确立后,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就开始走向衰落了。但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在细菌研究领域中,拉马克主义仍大行其道。上述细菌耐药实验似乎更证明了拉马克主义的观点:环境的变化(青霉素)使细菌的性状逐渐发生了变化(耐药),细菌“获得”的耐药性逐渐遗传下去,最终产生了完全耐青霉素的“新种” 。但在 1943 年,德国科学家麦克斯·德尔布吕克和萨尔瓦多·爱德华·卢里亚的噬菌体实验已经证明,某些细菌对噬菌体的抗性突变是自然发生的,与噬菌体的存在与否无关。1952 年,著名遗传学家约书亚·莱德伯格夫妇用“影印培养法”直接证明了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是细菌自然随机突变的结果,而与青霉素的诱导无关。莱德伯格夫妇的实验是这样的:先在普通的培养皿上培养细菌,等细菌长满培养皿后,用一个与培养皿同样大小、无菌的“细菌影印器”压在培养皿的菌落上,然后通过这个吸附了细菌的“影印器” ,将细菌转移到带有青霉素的培养皿上。上述操作重复三次,莱德伯格夫妇获得了三块影印了细菌的、带有青霉素的培养皿。结果发现,在这三个培养皿上,大部分转移过来的细菌都被青霉素杀死了,因而培养皿的大部分区域没有细菌生长。但有少量的细菌仍然能存活,并都在培养皿上的相同位置上长出了菌落。显然,这些菌落是由抗青霉素的细菌生长而成的,而这些耐药菌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青霉素,因此这就证明,细菌的耐药性与青霉素的存在与否无关。上述实验还证明,在一个细菌群体中,细菌会产生某种自发的突变(这种随机、无方向性的突变是经常发生的),其中一些是抗青霉素的突变,会让细菌具有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因此,这种细菌对青霉素的耐药性,在青霉素发明以前就存在了,与青霉素的使用并无关系。上述关于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研究,将拉马克主义逐出了细菌学这个“拉马克主义的最后堡垒” 。那么,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现在认为,在某一细菌群体中,存在一些耐药突变的菌株,但它们只是少数,在正常的群体生态中它们不可能无限扩张。因此,大多数感染人体的是非耐药菌株,它们对抗生素敏感,因此很容易被控制。而滥用抗生素会破坏细菌的群体生态平衡,敏感菌株都被杀灭了,耐药菌则开始变为优势菌株。这样,整个菌种就产生了耐药性。细菌耐药性已成了当代医学的大难题。为有效遏制日益严重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就应当在人类群体水平上防止抗生素滥用。但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不少人认为,我们平时尽量少用抗生素,一旦感染了细菌,就可以保持自己对抗生素的敏感性。这实际上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因为耐药菌的出现是群体水平的,一旦某种细菌(如肺炎双球菌)对某种药物(如青霉素)的耐药性已经形成,那么每个感染者感染的都是耐药菌,它们可不管你平时是否滥用抗生素。5因此,制止滥用抗生素应是人类的群体行为,只要有相当部分的人在滥用,并最终形成了耐药菌种,所有人都要为因此而产生的耐药性买单。在青霉素发明之初,只要肌肉注射几十万单位的青霉素就能控制细菌感染,到现在初次注射就达几百万、上千万单位已成常规。防止细菌耐药性这件事的艰巨性和严酷性就在这里。因此,我们必须把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滥用的关系讲清楚,使人人都能自己避免滥用抗生素,这样才能对付耐药菌。(选自《环球科学》 ,有删改)5.拉马克“获得性遗传”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确定答题区间,即文章第二段。然后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如“证明了拉马克主义的观点:环境的变化……‘新种’ ”,对其进行概括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理论并不是只针对细菌的耐药性而言的,所以概括观点时应将涉及范围扩大。【答案】 环境的变化使生物的性状逐渐发生了变化,生物“获得”的性状基因逐渐遗传下去,最终产生了生物“新种” 。6.请简述当代医学中关于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的认识。(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找到描述当代医学对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的看法的段落,然后在筛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提炼出对两者关系的表述,最后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即可。【答案】 当代医学认为,在某一细菌群体中,存在一些耐药突变的菌株,而大多数感染人体的是非耐药菌株,它们对抗生素敏感,很容易被控制,而滥用抗生素会破坏细菌的群体生态平衡,非耐药菌被杀灭了,耐药菌则开始变为优势菌株,这样,整个菌种就产生了耐药性。7.本文详细描述了两个比较重要的细菌实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时,要注意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普文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如科学性、趣味性、准确性等,文中详细描述的这两个重要的细菌实验即体现了这些特点。6考生在此基础上去思考组织答案,最后分点作答即可。【答案】 ①这两个实验写出了对细菌耐药性的研究,引出了下文关于细菌耐药性与滥用抗生素之间的关系的讨论。②两个实验集中表现了科学世界的奇妙、探索过程的巧妙、科学原理的精妙,从而使这篇科普文充满趣味性。③两个实验能体现科普文十分强调科学、准确的特点。8.请简要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写作意图一般与作者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提出的解决方案有关。本文主要写了抗生素滥用这一问题,考生对文章划分层次,然后结合文章的中心内容概括各层主要内容,总结出其写作目的并分点列出即可。【答案】 ①揭示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机理;②提出现实生活中滥用抗生素的事实和问题;③提醒人们走出滥用抗生素的误区,呼吁全体社会成员避免滥用抗生素。1实用类文本阅读专题卷(二)(建议用时:30 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8 分)徐光宪:他的世界“祖国最大”王庆环5 月 6 日, “稀土之父”徐光宪遗体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他是我国著名化学家和教育家,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稀土化学的奠基人之一……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告别的时刻,感念先生作为一代科学巨匠走过的一生,人们发现,他留给科学世界的宝贵财富是如此厚重与绵长。“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祖国。 ”正是这一信念,支持徐光宪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放弃留在美国的优厚待遇和科研前景,放弃妻子高小霞一两年后可能得到的博士学位,毅然回国。回顾徐光宪先生的一生,爱国,不仅是他个人崇高的情感,更成为他科学工作的最高准绳。他常说“科学研究应该时刻关注国家目标” ,国家需要你改变方向时,科学家应该服从国家需要。他曾在科学研究中四次改变科研方向,先是从量子化学转到络合物化学,再转入核燃料萃取方向,接着是稀土分离,最后又回到量子化学方向。这种情怀,让徐光宪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一方面,他强调要思考纯科学研究如何衍生出应用价值,考虑其远期的应用背景,使基础研究的成果尽可能应用到实际中去,产生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他又特别强调基础研究,他常说,没有基础研究,引进国外的技术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且自己的基础研究不行,就没能力消化,更谈不上创新。 “他这么做,完全站在‘祖国最大’的高度上,非常了不起,所以我们看他,觉得他就是黄河,就是泰山,就是北斗。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说。徐光宪生前经常讲他年轻时一段“塞翁失马”的经历。1939 年夏,徐光宪从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土木科毕业,有机会获聘成为昆明铁路局的铁路练习工程员,铁路局派来一个人,把徐光宪及其他 7 名同学带到上海,并安排他们住进一家小旅馆,谁知这个人却带着 8 个人的路费趁着兵荒马乱跑了。没办法,徐光宪只能投奔在上海当初中教师的哥哥,得以有机会备考上海交大。每次回忆这段往事,他都会感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从生活小事中也能看出哲学意义的徐光宪,在科学道路上有着非常宽广的学术视域,十分关注化学学科的基本问题,对科学史、传统文化均有所思考,其中哲学思考更是贯穿其一生的科研工作。徐光宪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对化学哲学相关问题进行讨论的自然科学家之一,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等经典理论,他在 20 世纪 50 年代对“物质和运动”进行了考察,其成果属于中国化学哲学最早问世的一批成果。科学发展史也是徐光宪感兴趣的领域,他善于从科学史的重大发现中来获取科学研究2中的科学方法,他的许多分类学与方法学思想即从科学史当中获取灵感。他的报告,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徐光宪自美国留学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工作,既从事科学研究,也从事教学工作,两项工作都做得十分成功。他常说,作为教师,讲课比天大。徐光宪上课从不迟到,他曾说:“我从学生的脸上,看到他们对我的讲课是满意的,我就感到很高兴,很幸福。 ”就像他做科学研究一样,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单纯” 。正是因为意识到逻辑思维训练与科学创新的重要性,他编写的讲义与教材,都特别注重习题练习与训练,课前五分钟的习题测验,是他上课的特色。他希望学生做完习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学到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他的课程一般都是与科研需要结合起来的,在教学中引入自己研究的新成果,介绍研究领域所需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及时反映国际学术界的最新研究成果。徐光宪非常关心青少年的科学教育,1999 年 8 月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初建时,他是俱乐部第一批学术指导中心导师。 “那时徐老年近八旬,亲自做讲座、答疑,让我们尽情享受了科学的魅力与活力,那场景,仿佛就在昨天……”已经毕业多年的俱乐部老会员闻讯来到灵堂祭奠,并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对老师最突出的感受是他的为人,他特别乐于助人。物质上,捐钱捐物的事情做得真不少,帮助困难职工和学生;精神上,凡是向他求教的人,无论是不是他的学生,他都热心帮助。他对年轻人特别好,担负责任,给予帮助,让年轻人放手去干,成长起来。还有,他无论做什么都坚持不懈,遇到困难用几年的时间去解决也不怕。 ”黎乐民院士说。(摘自新华网,有删改)【相关链接】①在 20 多年前,国外稀土行业的跨国企业,被迫经历过一次巨变,他们称这次巨变为“中国冲击” 。中国终于实现了由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生产大国、稀土出口大国的转变。为此,徐光宪被称作“稀土界的袁隆平” 。(余玮《徐光宪:举重若重的“稀土之父” 》)②“科学家中有两种人,一种是‘工匠’ ,还有一种是‘大师’ 。前者的目光局限在具体的研究中,而后者则研究科学的哲学层面。徐光宪就是后者的境界。 ”徐光宪的学生严纯华院士说。(马荣真、彭广舟《“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逝世:一生“扎根”稀土》)1.徐光宪被称为“稀土之父” ,可是文中并没有突出他在稀土方面的贡献,原因是什么?(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解析】 作答本题,首先要从文中找出传主在研究方面的内容。文中说徐光宪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可知在稀土方面的成就只是他成就的一部分,不必特意突出,由此可得出第一点答案。从作者的写作意图的角度分析,可得出第二点答案。徐光宪既然被称为“稀土之父” ,则其成就早已尽人皆知,由此可得出第三点答案。【答案】 ①徐光宪多次改变研究方向,在每个领域都有杰出成就,稀土方面的成就只是其中之一,不必单独介绍。②从文章标题中的“他的世界‘祖国最大’ ”可以看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讲徐光宪的精神世界的,没有必要突出他在稀土方面的成就。③徐光宪在稀土方面的成就巨大,其他报道已很多,不必细说。(第①点 2 分,后两点任意答出一点给2 分)2.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 分)(1)他就是黄河,就是泰山,就是北斗。(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单纯”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句是三个比喻句,从其喻体的特点来思考黄河(徐光宪)与祖国的关系以及泰山、北斗(徐光宪)与学术的关系即可。(2)句是有言外之意的句子,出现在文章第十一段,而第十二段是对“他的教育教学工作从来都不‘单纯’ ”的具体解释,仔细阅读第十二段不难看出“不‘单纯’ ”具体指什么。【答案】 (1)“他就是黄河”突出徐光宪在科学研究方面对祖国贡献之大。 “就是泰山,就是北斗”突出徐光宪在科学研究方面地位之高。(2 分)(2)这句话说明了徐光宪的教学工作不只是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他的课程一般都是与科研需要结合起来的。(2 分)3.文章结尾引用黎乐民院士的话有何作用?(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人物传记中,分析引用传主之外的人物的话,一要把握说话人的身份和话语的内容,二要明白引用的常见作用有突出传主某一(某些)方面的品质或传主的内心(精神)世界、增强所叙事情的真实可信性、有利于读者理解等。从这几个方面考虑黎乐民的话的作用,就可得出答案。4【答案】 ①黎乐民作为院士,他的话具有权威性,引用他的话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可信度。②黎乐民院士的话是对徐光宪为人的介绍,突出了徐光宪乐于助人、坚持不懈等精神品质。③黎乐民院士的话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徐光宪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阅读价值。(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4.徐光宪“留给科学世界的宝贵财富”有哪些?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宝贵财富” ,从原文第二段的“斯人已逝,精神长存”和文章主要内容可知,这里的“宝贵财富”主要是指人物精神方面的财富。从前到后逐一梳理文章内容,筛选出相关信息,从中提炼出答案要点即可。【答案】 ①以祖国需要为研究方向的爱国精神。他四次改变科研方向,都是因为国家的需要。②在科学研究中引入哲学思考的思想。哲学思考贯穿其一生的科研工作,他在科学道路上有着非常宽广的学术视域。③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方法的经验。他编写的教材和讲义,注重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精神。④良好的科学家风范。他乐于助人,勇于负责,坚持不懈,这些品格都影响着同事与学生。(每点 2 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5~8 题。(18 分) 【导学号:98142040】材料一新华网北京 12 月 13 日电(记者吴植、魏梦佳) 当来自汉江的一库清水从渠首倾泻而出,蜿蜒北上,泽被北方时,有一个需要我们铭记的群体——移民。为成就中国半个世纪的调水梦想,湖北、河南 34 万多库区移民告别了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水土,放弃了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生计,服从了迁徙再迁徙、改变再改变的命运。这是继三峡工程之后,我国规模最大的水库移民“大迁徙” ,其强度之大、速度之快,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没有这群人巨大的付出与牺牲,南水北调这项世纪工程不可能成功。南水北调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跨流域生态调水工程,旨在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其中线工程于 12 月正式通水,主要向京津冀豫地区送水。为实现中线工程调水目标,湖北省十堰市 5 个县市区 18 万多人口,以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 16 万多人口必须搬迁。鄂东黄冈市团风镇黄湖移民新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近 200 个外迁移民安置点之一。4 年前,鄂西北郧县安阳镇有 874 户 3 721 人跨越千里,把新家安在这里。可当初,没有人乐意迁往他乡。按照移民政策,时任安阳镇余嘴村党支书的赵久富本可在老家安置,但为了用实际行动说服和带领大家,他主动选择外迁,舍下 80 多岁的父母。5赵久富的父亲心中不舍,嘴上却说,你是干部,要是你不带头走,南水北调就办不成了。刚到黄冈,移民们都不适应,许多人情绪波动。为了能让乡亲们稳住并发展起来,作为新任移民新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的赵久富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移民们都找到了比过去在偏远山区更多元的致富出路。但今年 59 岁的老赵心里一直觉得愧对父母。去年,他的父亲在老家去世了,母亲的腿脚也越来越不便。今年中秋,老赵赶回老家与母亲团聚。临走时,他来到汉江边,装了点家乡的水和土。他说:“把老家的水土带到新家去,要世世代代水土相连。 ”材料二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 2013 年主体工程完工,2014 年汛后通水,是最早通水的工程项目,届时“长江水” ,将补给京津地区。如果说东线工程的主要压力在于治污,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为保证丹江口水库具备足够的容量和高度,顺利流入京城,降低因落差不够引起的技术难题,中线工程的重要内容就是加高丹江口水库大坝,由原来的 162 米加高到 176.6 米,水位要从 157 米提高到 170 米。为此,丹江口水库上游地区需要淹没面积 144 平方公里,移民 34.5 万人。移民作为世界性难题,难度不言而喻。 日本一位官员曾经在参观中国南水北调移民工程时称,他们修建一个水利项目,为搬迁 260 户前后用了 11 年。而按照 2008 年 10 月31 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建委会确定的工期,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必须集中在 2010、2011 年完成,其中 2011 年要完成近 19 万人的搬迁安置,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为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 ,南阳取缔非法选矿,整治排污等企业,关闭取缔企业 135 家,淘汰小冶炼炉32 台。丹江口水库周边 1 000 米以内禁止建设任何污染项目,不能有居住人群,3 000 米之内仅有部分旅游项目可以开发。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毗邻处,域跨鄂豫两省。南阳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财力有限。南阳市南水北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南水北调和治理丹江水,当地投入大量资金,同时关停企业,财政损失数以亿计。他们特别希望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与北京开展对口协作,以加快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据透露,湖北、河南等输水地区已经联名向中央提出,实施受水城市对输水城市的对口帮扶计划。他们希望尽快制订《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对口帮扶(或协作)工作方案》 ,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对水源区生态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水污染防治等工作的扶持,确保水源区经济社会发展。(选自 2011 年 8 月 20 日《京华时报》 ,有删改)材料三6在丹江口库区,保护一库清水是人们的共识。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这需要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生活方式。61 岁的丹江口市茅腊坪村农民辛喜玉曾两次移民。十多年前,她和家人在丹江口水库边承包了一片荒山,经过艰辛劳动,漫山遍野已都是郁郁葱葱的核桃树。辛喜玉还带领村民们喂起了牛、羊、鸡,收入大大提高。但辛喜玉意识到,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2009 年,她决定带头摸索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在她的示范和政府的扶持下,库区移民在荒山上建起了生态种养基地。大家把自家的玉米、麸皮和豆粕制成饲料喂给家禽和牲畜,再将它们的粪便收集起来放进沼气池,产生的沼液能代替农药打在果树上,沼渣能代替化肥洒在地里,影响库区水质安全的污染得到有效遏制。(选自 2014 年 10 月 24 日“新华网” ,有删改)材料四发现工程与施工规范相差 0.1%,立即要求推掉重来, “稽查、巡查、飞行检测”三位一体,始终保持质量监管高压态势,才有了工程的良好质量。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细节上1%的缺陷,能带来 100%的失败。高标准、严把关,才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工程质量。移民的稳定发展历来困扰全球,创新移民村管理方法、发展模式,16.54 万移民在异乡实现了“稳得住、能发展、快致富” 。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移民干部披肝沥胆,无私奉献,赤子情怀满中原。心中有责方能砥砺奋进,甘于奉献,尽职履责,工作才能越干越好,事业才能长兴不衰。他们把对群众的深情化为干事创业的热情,让发展的“活水”汩汩长流。(选自 2015 年 3 月 10 日《河南日报》 ,有删改)5.材料二第二自然段列举了六个具体的数字,在表达上有哪些作用?请具体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要从数字本身入手,因为是具体的数字,自然就能够使内容具体而客观;同时由于是新闻,又可以增加其真实性。这是两点基本作用,但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具体内容。如所引数字前四个是关于坝高与水位的数字,后两个是关于移民的数字,以此突出移民的难度之大。【答案】 ①前四个数字具体而客观地说明了坝高与水位的变化,后两个数字表现了移民的规模之大,这些数字体现了移民难度之大,强调了移民付出之多。②增强了新闻的真实性,符合新闻的要求。(数据的列举,产生了视觉冲击力,加深了读者印象。)6.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两家媒体对南水北调工程中的移民一事都做了报道,概括说7明它们报道的重要信息的相同点与不同点。(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此题,要认真阅读两则材料。材料一中有“在世界水利史上几无前例” ,并且举赵久富的例子,说明移民群体的付出和牺牲。材料二中第一段中说“那么中线工程的主要难题在于移民” ,第三段有“这在世界水利移民史上都是绝无仅有的” ,和日本相比我国移民工程速度快、用时短,又列举南阳市为此所做的努力,此外还提到关于移民对口帮扶问题等。简单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相同点:①南水北调工程中中线移民是主要问题。突出移民的觉悟和巨大牺牲。②本次移民规模大、速度快,是世界水利移民史上绝无仅有的。不同点:①材料一以赵久富为例说明移民群体巨大的付出与牺牲;材料二以南阳市为例突出政府的努力。②材料二,和日本对比突出我国完成移民工程速度快、用时短。并提到了对移民的对口帮扶问题。7.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在丹江口库区,为确保清水永续北送,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请简要概括。(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此题,要认真阅读材料。材料二中,第四段重点讲坚决取缔污染企业;第五、六段则讲开展对口协作,加快经济发展,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材料三则重点从改变移民生产生活方式方面来谈如何避免污染等。简单概括,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①落实《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 ,坚决取缔污染企业。②积极开展对口协作,设立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基金,用于生态建设。③扶持库区移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建起生态种养基地。(意思对即可)8.从这四则材料来看,南水北调工程相关人员有哪些可敬可佩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作答本题,重点就是针对不同的对象,对其品质进行概括。四则材料中涉及的对象主要有:移民、建设者、移民干部等。针对文本中的内容,把其精神品质概括出来。如移民的舍小家、顾大家的顾全大局精神,寻找致富出路的积极进取精神等。【答案】 ①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移民)为了国家的发展离开故土,舍小家为大家。②积极进取:(移民)寻找多元的致富出路,摸索发展生态农业。③严谨:(建设者)高标准、8严把关,保证工程质量。④创新:(移民干部)突破思维定势,激发创造活力。⑤有担当:(建设者、移民干部)尽职履责,做好本职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