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80分)(2018沈阳模拟)地球表面有甲、乙、丙、丁四点(如下图),据图回答12题。1四个地点中线速度最慢的是()A甲B乙C丙D丁2在乙点上空俯视绘制的地球运动的投影图正确的是()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纬度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第2题,图示乙点大致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故形成的俯视图应以北半球中纬度为中心,可看到北极上空,其自转方向围绕北极呈逆时针,故A图符合;B图为赤道上空的俯视图;C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D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答案:1.A2.A(2018南京模拟)读下图,回答34题。3关于图示信
2、息的分析,正确的是()A从图示N极点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呈顺时针B地所在经线两侧分属东西半球C地位于地的东北方向D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4与地相比,地自转的速度()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B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C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D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解析:第3题,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结合图示信息,地所在经度为135E,不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结合经纬网知地位于地的西北方向;地位于地的西南方向。第4题,地纬度比地高,线速度小于地,但二者角速度相等。答案:3.D4.C(2018太原模拟)读极地投影示意图,图中小虚线圈为极圈,大虚线圈为回归线;弧线ACB为晨昏线,且AC段为昏线;C点为晨昏线
3、与极圈的切点,也是晨昏线与120E经线的交点。据此完成56题。5图示的日期可能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6此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A(120E,2326S)B(120E,2326N)C(60W,2326S)D(60W,2326N)解析:第5题,根据东经度递增为自转方向,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中心为南极点;根据“AC段为昏线”和自转方向,判断夜半球在右,120E为子夜0时;“C点为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推出南极圈出现极昼。第6题,南极圈出现极昼,所以太阳直射2326S;120E为子夜,故60W为12时,即太阳直射60W。答案:5.D6.C(2018濮阳模拟)
4、为避免人们交流中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了日期变更的方法。下图是某校同学自制日期钟,其中短指针所对应的日界线不动,通过长指针表示全球日期分布。读图回答78题。7当长指针指向Q时,伦敦时间为()A3时B9时C15时D21时8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在一个太阳日的周期内,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可长达()A6小时B18小时C20小时D24小时解析:第7题,图中长指针为自然日界线即0时经线,当长指针指向Q地时,Q地(135E)地方时为0时,伦敦位于Q地以西,相差9个时区,因此伦敦时间为15时。第8题,经度相差90的两地,地方时相差6小时;过了0时一地进入新一天,6小时后另一地也进入新一天,两地日期就相同了,
5、一个太阳日周期为24小时,因此两地属于同一日期的时间长达18小时。答案:7.C8.B(2018塘沽模拟)下图中大圆为35纬线圈,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据此完成910题。9此时北京时间为()A14时20分B15时20分C2时20分D3时20分10下列四幅图中,可能为该日日照图的是(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解析:第9题,图中实线部分为昼弧,虚线部分为夜弧,说明95W为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北京时间是14时20分。第10题,根据20W向西递增到170W,判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中纬线为35S,且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白昼越短黑夜越长。答案:9.A10.D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
6、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大圆。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二至日,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圆略小。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半球图的一部分,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1113题。11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A2时B12时C14时D20时12图示晨昏线()A呈西北东南走向B属于晨线C实际位置要偏向东南D在地面上不断移动,其周期为1个恒星日13图示时期()A乙地的白昼比甲地长B甲海域沿岸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C巴西高原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位于90E,
7、印度洋中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表明北半球正值夏季,北极圈内为极昼,则90E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2时。第12题,图中晨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上题可判定其为昏线;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地球上昼半球略大于夜半球,晨昏线实际上要向夜半球一侧偏移,即图示晨昏线实际位置要向东南偏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形成的,其移动周期为一个太阳日。第13题,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甲海域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因而森林火险等级高。答案:11.A12.C13.B(2018承德模拟)2016年3月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
8、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读下图,完成1415题。14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A23日20:30B23日10:30C24日20:30D24日10:3015当图中“今天”为3月23日时()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解析:第14题,据材料可知,23日当地时间20:3021:30,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0个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3日10:30。第15题,当图中“今天
9、”为3月23日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今天”的时间范围为0时到6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答案:14.B15.A16.一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图所示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C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D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解析:选B。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
10、会发生偏转运动。(2018开封联考)我国某中学天文观测地理兴趣活动小组经常观察天空中的恒星运动规律,该小组某学生于北京时间2016年9月23日21时看到织女星正好位于天顶,此时该地刚刚日落。如图为此时北极星和织女星的位置图。读图,完成1718题。17该地可能位于()A北京B黑龙江C新疆D西藏18该学生于9月25日在同样的位置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此时北京时间为()A21时0分0秒B21时3分56秒C20时56分4秒D20时52分8秒解析:第17题,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北京时间21时时,该地地方时为18时,则其位于75E,结合该地位于北纬40,可知应在新疆。第18题,地球自转一周(恒星日)的
11、时间为23小时56分4秒,因而在25日再次观测到织女星位于天顶的时间为20时52分8秒。答案:17.C18.D(2018天津南开区一模)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回答1920题。19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20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A增大B减小C不变D按日期作调整解析:第19题,夏至日太阳日出于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北方,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故D项正确。第20题,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又因为晷针指向北极星、垂直于晷盘,故晷盘与地面的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天津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海后,该夹角应该增大。答案:19.D20.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