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寡人之于国也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鱼鳖(bi) 数罟(sh) 庠序(yng)王好战(ho)B曳兵(y) 颁白(bn) 鸡豚(tn)涂有饿莩(t)C洿池() 狗彘(zh) 衣帛(y)养生丧死无憾(sng)D饿莩(f) 孝悌()胜食(shng)然而不王者(wng)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A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B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C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鱼鳖不可胜食也胜:尽B数罟不入洿池数:密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D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发:打开4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请以战喻
2、以五十步笑百步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申之以孝悌之义斧斤以时入山林皆以美于徐公A.B.C.D.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项是( )A树之以桑B五十者可以衣帛矣C谨庠序之教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C申之以孝悌之义D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7对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B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C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D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8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B邻国之民不加少 加:更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检:通“捡”,捡拾D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归罪9选出对下列文言句子中的划线部分翻译不正确的一句()A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河东发生了灾害(我)也这样做】B王好战,请以战喻。【大王喜欢打仗,请您打一仗就明白了】C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这样就会让百姓生养死葬都不会有遗憾)
4、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这便是王道的开端】10.关于孟子下列说法不当的一项是()A.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儒家“四书”。B.孟子是一部记录春秋末期思想家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C.孟子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D.多用比喻、对比度、排比手法,长于论辩是孟子散文的主要特色。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自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6)是何异于刺人而
5、杀之,曰非我也,兵也?12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1)_,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2)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_。(3)_,王道之始也。(4)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参考答案】1.B(A项中“数”应读c,“庠”读xing;C项中“衣”应读y,“丧”读sng;D项中“莩”应读pio,“胜”应读shng。)2.B(A、“无”通“毋”,C、“颁”通“斑”,D、“涂”通“途”) 3.C(检:约束)4.B(介词“用”,介词“拿”,介词“把”,介词“把”,介词“按照,动词“认为”)。5.C(C项形容词作动词,认真从事;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树:种植,衣
6、:穿衣,王:为王。)6.B(B项宾语前置,其他三项是状语后置。)7.D8.C(C项中的“检”应解释为“制止、约束”。)9.B(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用打仗来比喻。)10.B(孟子是战国时期人。)11.(1)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2)(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3)五亩大小的建宅基地,如果种上了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也能穿上丝织衣服了。(4)如果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称王,这种情况是从未出现过的。(5)大王如果做到不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就都会来归顺了。(6)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而是兵器”的说法有什么不同?12.(1)或百步而后止(2)数罟不入洿池材木不可胜用也(3)养生丧死无憾(4)申之以孝悌之义。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