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宋明理学北师大版必修3.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837687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宋明理学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宋明理学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0_2021学年高中历史课时分层作业2宋明理学北师大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分层作业(二)宋明理学(建议用时:35分钟)1下图是嵩山少林寺“三教合一碑”(即“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上的一幅图画,从正面看是一位和尚的图像,即释迦牟尼,左侧头戴方巾者为孔子,右侧头后挽个发髻的是老子。三教共存一碑,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一种社会思潮。这一思潮() A开始出现在隋唐时期B推动了宋代理学的产生C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 D体现三教合归佛的趋势B解读材料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三教合一的局面。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合一的趋势开始出现,A项错误;宋代理学吸取了佛教和道教思想,三教合一的局面推动了理学的产生,B项正确;三教共存一碑,无法体现佛教的主流地位,且佛教处于主流地位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三教

2、合一的发展趋势是三教合归于儒,D项错误。2朱子语类中记有“天理流行,触处皆是。暑往寒来,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其要说明的是()A良知即天理B理为宇宙本原,又存在于现实世界C格物以求理D存天理,灭人欲B题干信息说明朱熹认为理无处不在,存在于现实世界,是万物的本原,故选B项。31227年,宋理宗发布诏书,追赠朱熹为太师、信国公,提倡学习他的四书集注。此后,朱熹学说作为官方哲学,成为声誉隆盛的显学,流传数百年而不衰。据此可知,当时()A理学成为了社会的主导思想B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C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D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A材料表明朱熹思想被统治者高度重视,四书集注突出

3、的是孔孟之道,故A项正确;由材料不能得出儒家思想已完成思辨化、格物致知成为官民行为准则、理学是儒佛道融合产物,故排除B、C、D三项。4“自宋以来,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A程朱理学崇尚道德,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故多“仗义死节之士”,所以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并未表明程朱理学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故

4、C项错误;材料并未表明程朱理学促进文化教育普及,故D项错误。5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逐渐成为中国大多数家族推崇的经典家训之一,该家训反映出儒家学者所强调的()A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 B“存天理,灭人欲”主张C道德与知识修养并重 D“格物致知”的认识论C材料“宋代以后”“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说明,人品德忠厚和文化知识在家族传承中的作用,材料强调的是儒家学者道德和修养并重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人的社会责任,故A项排除;B、D两项材料中没有体现。6王阳明认为,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立心、立功的基本生活目标。由此可知王阳明()A以致良知为

5、思想核心 B提倡“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C具有强烈的功利思想D具有“经世致用”的思想色彩D从材料“致良知必须实地用功”“为学不能与为政任事分离”“经世求治成为其生活目标”中可以看出,王阳明认为做学问必须对社会有实用,这体现了王阳明的思想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故D项正确;A项符合史实,但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学习方法和功利思想,故B、C两项排除。7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相对于程朱理学而言,王阳明更()A注重德性培养 B强调主体意识C认同先秦儒学 D追求个性自由B程朱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都注重德性培养,A项错误;“存天理,灭人欲”强调

6、理在心外,主张格物致知,“天理即是人欲”强调理在心中,主张不断地进行内心反省以达到认识理的目的,B项正确;理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C项错误;理学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不会追求个性自由,D项错误。8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B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朱熹强调的是社稷应该为民而立、国家应该以民为本,这与孔子所宣扬的“仁”、孟子主张的“民贵君轻”一脉相承,因此这一言论体现了儒家的民本思想,故B

7、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属于程朱理学,但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程朱理学推动儒家思想新发展的表现是其提出“理气关系”“格物致知”和“正君心”等内容,D项错误,排除。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在哲学本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他认为,人性本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在认识论上,他提出“格物致知”。“物”就是天理、人伦、圣言、世故;朱熹认为,如果放弃对天理的追求,“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里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 。材料二有一天王阳明和朋友去看花,朋友问他,

8、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你看这朵花,在山中自开自落,不随你的心而开落,你做何解释?王阳明回答:“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阳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定会动恻隐之心,倘若顺着这种恻隐之心的自然发展,他必定会奔走呼救。 王阳明说:“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1)根据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朱熹在哲学本体论和认识论上的主要观点,并分析指明其精华与糟粕。(2)根据材料二,指出王阳明的主要儒学思想,联系所学知识,分析王阳明这些儒学思想的意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一中“在哲学本

9、体论上,他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可知其本体论是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根据材料一中“在认识论上,格物致知”可知其认识论是“格物致知”;第二小问“精华”与“糟粕”,根据材料一中“天理就是作为道德标准的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兀然存心乎草木、器用之间,此何学问,如此而里有所得,是炊沙而欲成饭也”可知其糟粕是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一味强调封建天理,轻视科学研究;其精华是强调控制人欲,遵循正确的道德规范。 第(2)问,第一小问“主要思想”,根据材料二中“你常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当有一个人看见一个小孩子掉到井里面,必定会动恻隐之心”“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等信息可知

10、其思想包括“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人固有善性;强调知行合一;第二小问“意义”,根据其思想内容可知其倡导人心向善,严格律己,因而对加强道德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不被私欲所蒙蔽、实现人的价值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答案(1)观点:本体论上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认识论上是“格物致知”。糟粕:天理就是三纲五常,这是唯心主义;“存天理,灭人欲”违背人性,太绝对,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一味强调封建天理,轻视对于“草木”“器用”的科学研究,是一种思想上的误导。精华:强调控制人欲,遵循正确道德规范的要求是对的。(2)思想: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即理也”;人固有善性;强调知行合一。 意义:加强道德修养,严

11、格要求自己,不被私欲所蒙蔽,实现人的价值,这些认识对于我们今天及其以后都有重要意义。10黄斡(11521221年)曾说:自周以来,任传道之意,得统之正者不过数人。而能使斯道章章较著者,一二人而止耳。由孔子而后,曾子、子思日继其微,至孟子而始著。由孟子而后,周、程、张子继其绝,至先生而始著。材料中的“先生”是指()A朱熹B陆九渊C王阳明 D黄宗羲A材料指出朱熹是继孟子之后,在儒家传道系统中继承和发展道统学说的又一位杰出人物,高度评价了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南宋前中期是程朱理学臻于完善的时期,以朱熹为杰出代表的理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故A项正确;B、C两项提出了心学;D项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

12、想家。11下面是宋明理学家对之前儒学家关于儒学思想的评价一览表。孟子荀子董仲舒不够充分混乱不清或错误粗浅,已误入歧途由此可知宋明理学具有()A传承性 B批判性C佛学化 D超前性B理学家对于先秦时期孟子、荀子和西汉时期董仲舒均进行了批判,说明宋明理学具有批判性,B项正确;其他三项不符合题意。12冯天瑜在中华文化史中写道:“明朝统治者曾一度以心学为诋毁先儒传习邪说的向导,而士子们则从王学中感悟到震霆启寐、烈耀破迷的思想启蒙。”其主要原因是王阳明()A否定孔孟权威 B否定“存天理,灭人欲”C高扬人的主体地位 D强调知行合一C王阳明强调内心反省达到良知,突显了人的主体地位,带有人性觉醒的意味,被后来追

13、求平等的早期启蒙思想家所利用和发展,故C项正确;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以儒学为基础,并未否定孔孟权威,故排除A项;其仍然要求人们克服私欲,以儒家伦理纲常规范行为,并未否定“存天理,灭人欲”,故排除B项;知行合一强调道德实践,并不具有思想启蒙的内核,故排除D项。13在知与行的关系上,朱熹主张知、行分际,“先知而后行”;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认为知而不行,是不知。据此可知()A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对立B阳明心学主张以行代知C朱熹重知轻行、知行脱节D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D结合材料“知而不行是不知”可得出王阳明心学更注重道德实践,故选D项;A项表述有误,排除;不能概括为以行代

14、知,排除B项;C项表述有误,知行脱节,排除。14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做出了创造性贡献。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西汉大儒董仲舒建议武帝“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正是这种容纳、吸收和融会的精神,使儒家学说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材料二北宋时期,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为风气。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参与治理国家政事。他们将个人修养与天下国家之兴亡联系起来,将自我道德名节的完善视为最终目标

15、。袁行霈等中华文明史(第三卷)材料三王阳明认为“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反对宋儒把知与行看作两事,认为“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阳明学的学术大旨以注重自我,不受传统之藩篱为特色。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董仲舒提出的建议。根据材料一,汉代儒学为什么能成为当时社会的指导思想?(2)材料二中的“新儒学”是指哪一思想体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儒学”的集大成者。(3)根据材料三,指出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概括阳明学说的特色。(4)综合上述材料,儒家对构建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贡献表现在哪些方面?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诸不在六艺(六

16、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可以归纳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第二小问可从材料中“经由董仲舒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汉代儒学广采了阴阳、墨、名、法、道各家之长。”得出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第(2)问第一小问,可从材料中北宋的新儒学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理学”的结论;第二小问理学的集大成者,从课本中可知为朱熹。第(3)问第一小问,可以从材料“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和“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中归纳出来;第二小问,可以归纳材料“阳明学的学术大旨以注重自我,不受传统之藩篱为特色”。归纳第(4)问从材料及所学知识可以归纳材料一中主要讲儒家学说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吸收其他思想学说以丰富自己;材料二中新儒学的学者们把治学与从政联系起来,以“天下”为己任;材料三中心学注重个人的修养;由此可以得出结论。答案(1)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吸收诸子百家学说。(2)思想体系:理学。集大成者:朱熹。(3)思想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特色:倡导个性解放。(4)革故鼎新,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崇尚道德修养。-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