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4.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701130365.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3.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72.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无答案201701130368.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无答案201701130367.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9.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6.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70.doc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71.doc
  • 全部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4.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201701130365.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3.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72.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无答案201701130368.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无答案201701130367.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9.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66.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70.doc--点击预览
    • 江西省桑海中学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201701130371.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江西桑海中学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化学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 需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e—20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 火药使用 B 粮食酿酒 C 活字印刷 D 造纸技术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②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③利用金属钠可区分乙醇和乙醚④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⑤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说明该钾盐是 K2CO3⑥欲配制 1L1.00mol/L 的 KCl 溶液,可将 74.5gKCl 溶于 1L 水中⑦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一种粒子。A.全部 B.①②③④⑦ C.①②④ D.③④3. 下列有关实验的选项正确的是( )A.配制 0.10mol/L NaOH 溶 液B.观察 Fe(OH)2的生成C.除去氯气 中的氯化氢D.记录滴定终点读数为 12.20mL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2.0gH 218O 与 D2O 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 NAB.1 mol 氢氧化铁胶粒所含氢氧化铁的分子数为 NAC.标准状况下,5.6LCO 2与足量 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5 NAD.足量的 Fe 和 1mol Cl2完全反 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3NA5.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酸性氧化物 一元酸 强电解质 分散系A Mn2O7 丙酸 三氧化二铝 黄河水B NO2 高氯酸 盐酸 有色玻璃C SiO2 石炭酸 氢氧化铝 云、雾D SO2 硝酸 溴化氢 冰水混合物6.向含 2mol NaOH、1mol Ba(OH)2、2mol NaAlO2的混合液中慢慢通入 CO2至过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整个过程中共发生四个离子反应。B. 根据现象可判断酸性强弱为:H 2CO3HAlO2HCO3-C. 通入 3molCO2和通入 5molCO2都只产生 3mol 沉淀D. 整个过程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 CO2的体积的图象如右图所示:7.某 溶 液 中 可 能 含 有 Na+ 、 NH 、 Ba2+ 、 SO 、 I- 、 S2- 。 分 别 取 样 :① 用 pH 计 测 试 ,溶 液 显 弱 酸+ 4 2-4性 ;② 加 氯 水 和 淀 粉 无 明 显 现 象 。 为 确 定 该 溶 液 的 组 成 ,还 需 检 验 的 离 子 是 ( )A.Na + B.SO C.Ba 2+ D.NH2-4 + 48.已知非金属单质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岐化反应 ,而其生成物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发生归中反应。现将 aKOH、bH 2O、cKCl、dKClO、eCl 2、fKClO 3可组成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c、d、f 之比可能为 16:1: 3B.一定有 a=2e,b=eC.若 n(KClO):n(KClO 3)==1:1,则 a、b、c、d、e、f 依次为 8,4,6,1,4,1D.若将该方程式拆开写成两个“半反应” ,其中一定有 Cl2-2e- = 2Cl- 9. 在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 KSCN 溶液显红色的溶液:K +、NH 4+、Cl - 、I -B. =0.1 mol·L -1 的溶液:Na + 、K + 、SiO 、NOKwc(H+ ) 2-3 - 3C.FeCl 3溶液:K + 、Na + 、SO 、AlO2-4 - 23D.含 0.1mol/LNH4Al(SO4)2的溶液:K +、Ca 2+、HCO 3- 、Cl -10.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HCO 3- +Ca2++OH- =CaCO 3↓+H 2O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CO2:CO 2+H2O+2C6H5O-→2C 6H5OH+CO32-C.向 FeBr2溶液中通入等物质的量 的氯气:2Fe 2+ +2Br - + 2Cl2===2Fe3+ +Br 2+4Cl -D.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Fe(OH) 3+3H+=Fe 3++ 3H2O11.下列关于物质性质或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溶液中加 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 Fe3+,无 Fe2+B. 气体通过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试纸变红,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氨气C. 用铂丝灼烧白色粉末,火焰成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 Na+,可能有 K+D.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 CO212. 下 图 是 某 学 校 实 验 室 从 市 场 买 回 的 试 剂 标 签 上 的 部 分 内 容 。 据 此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硫 酸 化 学 纯  CP 500 mL品 名 : 硫 酸化 学 式 : H2SO4相 对 分 子 质 量 : 98密 度 : 1.84 g·cm- 3质 量 分 数 : 98%A.该硫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约为 18.4mol·L-1 和 6.3mol·L-1B.各取 5mL 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C(H 2SO4)6.45mol·L-1C.各取 5mL 与等体积的水混合后,ω(H 2SO4)12.5%D.各取 10mL 于两烧杯中,再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水即可得到较稀的硫酸溶液和氨水13. 下列反应中,相关示意图像错误的是( )A B C D将二氧化硫通入到一定量氯水中将氨水滴入到一定量氯化铝溶液中将铜粉加入到一 定量浓硝酸中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氯化铁溶液中14. 向含有一定量盐酸和少量 Mg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 m 与氨水 化学纯CP500ml品名:氨水化学式:NH 3相对分子质量 17密度:0.88g·cm -3 质量分数:25%4加入 Ba(OH)2 的物质的量 n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O → a 时 的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Ba2++ 2OH- +SO42-+Mg2+ = BaSO4↓ +Mg(OH)2↓B.a→b 时发生的离子反应为 H++OH-=H2OC.从 a→b→c 说明溶液中结合 OH-的能力强弱为:H +Mg2+ D.原混合溶液中 C(HCl): C(MgSO4) = 4:115. ag 镁铝合金投入 x mL 2mol/L 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 y mL 1mol/L 的 NaOH 溶液,沉淀达到最大值,质量为(a+1.7)g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镁铝合金与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1NA B. 产生的 H2在标况 下体积为 1.12LC. x 一定等于 50 D. a 的取值范围为 0.9p(A)p(C),则A、B、C分别是( )A.Ne、H 2、O 2 B.O 2、N 2、H 2 C.NO、CO 2、H 2 D.NH 3、O 2、NO 2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2分)17. (12 分)2015 年 8 月 12 日 23:30 左右,天津滨海新区的一处集装箱码头发生爆炸,发生爆炸的是集装箱内的易燃易爆物品氰化钠,数量为 700 吨左右。资料:氰化钠化学式为 NaCN,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 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 563.7℃,沸点 1496℃。易溶于水,易水解生成氰化氢,水溶液呈强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于电镀、冶金和有机合成医药、农药及金属处理方面。a321 4m(沉淀)/gn[Ba(OH)2]/mol0b c d5(1)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水溶液呈强碱性的原因: (2) 氰化钠要用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中和。①用双氧水处理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用硫代硫酸钠中和的离子方程式为 CN-+S2O32-===A+SO32-,A 为 (填化学式)。(3)含氰废水中的 CN- 有剧毒。①CN - 中 C 元素显+2 价, N 元素显-3 价,则非金属性 N C( 填)②在微生物的作用下,CN - 能够被氧气氧化成 HCO3-,同时生成 NH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③ 用右图所示装置除去含 CN- 、Cl - 废水中的 CN- 时,控制溶液 PH 为9~10,阳极产生的 ClO- 将 CN- 氧化为两种无污染的气体,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A.用石墨作阳极,铁作阴极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l - + 2OH- -2e - = ClO- + H2O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 2O + 2e- = H2↑ + 2OH -D.除去 CN- 的反应:2CN - + 5ClO- + 2H+ ===N2↑ + 2CO 2↑ + 5Cl - +H2O(4)过碳酸钠(2Na 2CO3·3H2O2)是一种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的氧系漂白剂,也可用于含氰废水的消毒。某兴趣小组制备过碳酸钠的实验方案和装置示意图如下:H2O2(aq)Na2CO3(aq) 控①①①①①30 min①①①①X①①①①①①① ①① ① 2Na2CO3 3H2O2①已知:2Na 2CO3 (aq) + 3H2O2 (aq) 2Na2CO3·3H2O2 (s) Δ H (1 分 ) ② 2CN - + 4H2O + O2 2HCO3- + 2NH3 (2 分) ③D (1 分)(4)①C (1分) ②25.50 % (或0.2550 ) (2分)18.(11 分) (1) C A B E F G (2 分)(2)①10 mL 量筒(或量筒) 100 mL 容量瓶。(2 分)②ad (2 分)③加水接近刻度线 1 cm~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加水,使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2 分)(3) 取一片 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稀硫酸点在 PH 试纸中央,然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 照 读数。 (2 分) 可能先把 PH 试纸湿润了(1 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19.(8 分,每空 2 分)(1)2Mg+CO 2====2MgO+C(2 分)(2) 11CO2 + 17OH - = 6CO 32- + 5HCO 3- + 6H 2O(2 分);(3) (2 分);2CO 2+2Na 2O2=2Na 2CO3+O 2(2 分)20.(12 分)Na+[:O:O:]2-Na+。。。。。。。。10(1)把 B、D 中导管下端浸入水中,用洒精灯给烧瓶微热,看到 B、D 中导管下口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后,有一段稳定的水柱,说明装置不漏气;(2 分)(2)HCl; 易发生倒吸,缺少防止水蒸汽进入 C 中装置。 通入氯化氢(赶尽装置中的空气)。(各 1 分)(3)①4KAl(SO 4) 2•12H2O+3S=2K2SO4+2Al2O3+9SO2↑+48H 2O(2 分)② 蒸发结晶 (1 分) 2Al 2O3 4Al+3O2↑ (2 分)③ 216a/b (2 分)21.(共 8 分,每空 2 分)(1)C (2)①50.8% ②Fe 3O4 (3)1江西桑海中学 2016—2017 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历史试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说 明 :1 本卷共有两大题2 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 题卷,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第 I 卷(选择题)一、 选择题(本题共 25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公元前 513 年,晋国赵鞅将刑书条文刻铸在铁鼎上,公之于众,史称“铸刑鼎” 。孔子对此批评说:“晋其亡乎!”孔子认为,将治理民众的刑法铸于鼎上,混淆了贵贱尊卑的等级。 “贵贱无序,何以为国?”这反映了( )A.“刑鼎”体现青铜器冶铸技术的进步 B.孔子反对以严刑峻法治理国家C. 孔子力图维护传统的等级秩序 D.“贵贱无序”会危及到君主专制统治2.汉语中“父子” “婆媳” “君臣” “将士” “男女” “父母” “夫妻”等,这些称谓语尽管都是并列关系,但是不能把其顺序颠倒,比如“主仆”不能说成“仆主” , “父母”也不能说成是“母父” 。该现象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影响 B.小农经济下的生产关系C.严格的尊卑贵贱宗法观念 D.男性占据社会主导地位3.战国以来,郡县制逐渐得到推广,但分封制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这一现象反映了( )A.君主专制影响国家制度变革 B.郡县制度还不够完善C.分封制利弊并存 D.分封制不利于中央集权4.1938 年,蒋廷黻先生在其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 。材料中人们认识的变化主要表明( )A.五口通商危害减弱 B.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影响加大C.民族危机日益深重 D.人们的国家主权意识逐渐增强5.2016 年 1 月 18 日,蔡英文获得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胜利。美国、德国等多国发表声明说,将 维持着一贯的“一个中国”政策,与台湾保持合作关系。下列有关台湾的历史事实阐述正确的是( )A.邱逢甲是甲午战争后反割台斗争中著名的清军将领B.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都明确陈述台湾是中国领土C.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出动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密 封 线 ●●●●●●●●●●●●●●●●●●●●●●●●●●●●●●●●●●●●●●●●●●●●●●●●●●●●●●●●●●●●●●●●●●●●●●●●●●●●●●●●●●●●●●●●●●●●●●●●●●●●●●●●●●●●●●●●●●●●●●●●●●●●●●●●●●●●●●●●●●●●●●●●●●●●●●●●●●●●●●●●●●●●●●●●●●●●●●●●●●●●●●●●●●●●●●●●●●●●●●●●●●●●●●●● ●●●●●●●●●●●●●●●●●●●●●●●●●●●●●●●● ●●●●●●●●●●●●●●●●●●●●●●●●●●●●●●●● ●●●●●●●●●●●●●●●● 2D.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并宣布停止炮击大小金门6.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 年代“一边倒” 、60 年代“两条线” 、70 年代“一条线” 、80 年代以来 “独立自主” 。 (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 ) “一条线”主要是指( )A.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 B.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C.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D.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7.《十二铜表法》规定,提起“请求返还所有物的诉讼”时,必须携带有争执的实物到庭。如果物品不便携带,要拿出能代表其实物的一些东西如土块或树枝,同时当事人在诉讼时要用一根木棒触到该实物。该项规定说明罗马法( )A.注重维护公平、公正 B. 注重司法程序和形式C.主要保障贵族的利益 D.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8.英、法、美、德在近代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但各国模式又不完全相同,其共同点不包括( )A.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B.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C.国家元首拥有行政实权 D.法律规定议会享有立法权9.1918 年《土地法令》规定,立刻无偿地没收地主土地,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项措施的实施( )A.促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 B.具有杜会主义革命的性质C.促进了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 D.使农民成为土地的所有者10.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缺乏法律约束,也无必要的检查和监督手段,对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带有歧视色彩,损害了总协定的自由贸易原则,最终被世界贸易组织(WTO) 所取代。可知 1995 年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 )A.适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B. 开启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C.可彻底消除国家贸易纠纷 D.使国际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1.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写道:“食谓农殖嘉谷可食之物,货谓布帛可衣,及金刀龟贝,所以分财布利通有无者也,二者,生民之本……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而教化成。 ”以下对班固经济思想的理解准确且全面的是 ( )A.重视农业生产 B.承认商业的重要性C.继承重农抑商思想 D.提出农商并重思想12.曾国藩说:“余以为欲制(夷)人,不宜在关税之多寡、礼节之恭倨上着眼。……吾辈着眼之地,前乎此者,洋人十年八月入京,不伤毁我宗庙社稷,目下在上海、宁波等处,助我攻剿发匪。二者皆有德于我,我中国不宜忘其大者而怨其小者。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作炸炮、学造轮舟为下手工夫。 ”曾国藩这段话旨在( )A.用外交的挫败来宣扬内政改革的必要性 B.主张处理好和西方国家的关系3C.宣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 D.要求实行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13.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有这样一幕:上世纪 80 年代初期,以田源为代表的大量知青返回城市,为解决就业问题,田源联合几个云南知青偷摸卖鸡蛋、卖煎饼,后来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 ,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 7人,企业主自己也必须从事劳动” 。这说明( )A.国家经济所有制结构有所突破 B.国家已开始探索市场经济体制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突破 D.我国改革开放已取得重大突破14.《上海社会现象》记载:“自脚踏车风行沪地,初唯一二矫健男子取其便捷,互相乘坐,近则闺阁中人,亦有酷喜乘此者。每当那个马路人迹略稀之地,时有女郎三五,试车飞行,燕掠莺梢,钗飞鬓颤,颇堪入画。 ”从这段材料不能得出的信息是 ( )A.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 B.男尊女卑的旧观念已经消除C.近代上海女性追求时尚 D.西方文明冲击国人传统观念15. “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深情地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据此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判断下列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A.天朝惊梦一专制梦醒一自强梦碎一建国梦成一富强梦扁航B.天朝惊梦一自强梦碎—专制梦醒一建国梦成一富强梦启航C.天朝惊梦一富强梦启航一专制梦醒一自强梦碎一建国梦成D.天朝惊梦一专制梦醒一自强梦碎一富强梦启航一建国梦成16.二战后 70 年代,美国有些经济学家倡导“既然危机如同人体感冒发烧一样,感冒本来是排毒,是人体的自然调整,感冒一来就上抗生素,表面上看好了,但深层次的矛盾却被掩盖了……正是说明面对危机不能反应过度” 。下列主张与该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增大自由经济比率,削减国有化比B.充分发挥计划杠杆,收缩市场经济调节C.完善福利国家制度,缩减社会贫富差距 D.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7.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对这里的“模仿”表述正确的是( )A.从根本上调整了生产关系 B.完全照搬了苏联的经济发展手段C.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 D.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兼顾了社会各阶层18.“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如图 7 所示)2013年 9 月和 10 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这一构想( )4A.将在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下,作为新实体与机制,实现优势互补B.顺应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C.将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一东盟等产生重叠或竞争D.是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政治经济文化往来通道的丝绸之路的继续发展19.《荀子·礼论》记载“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三者偏亡,则无安人。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 ”在此荀子主张( )A.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B.以礼治国、礼法并施C.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D.以礼为序、稳定社会20.《四库全书总目》一共评价了 37 部明末 清初在华传教士及其协作者的著作。其中对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的《乾坤体义》有这样的评价:“是书上卷皆言天象,以人居寒暖为五带,与周髀七衡说略同。以七政恒星天为九重,与《楚辞·天问》同……”这表明( )A.传统科技与西方科技根出同源 B.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心理优势C.意大利成为世界科技创新中心 D.明清政府文化开明的心态21.近代中国人的观念不断更新:“师夷长技”更新了“华夏变夷”的观念, “维新变法”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更新了“君权神授’ ’的观念,理智、务实更新了偏颇,尚虚的观念;男女平等更新了男尊女卑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传统文化的渐趋衰落 B.民主宪政的艰苦探索C.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D.人性束缚的逐渐解放22.1928 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5法分配之: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 ”这一政策( )A.有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 B.形成了成熟的土地革命原则C.满足了农民土地私有的愿望 D.否定了苏俄革命经验的指导23.1977 年高考,有一个考生在作文中,以优美的文字、犀利的笔触,直接抨击“文化大革命” ,引起评卷人员的极大争议,在给满分还是给零分问题上“官司”一直打到教育部和邓小平那里。这说明( )A.解放思想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B.改革初期人们的认识存在差异C.过度的拨乱反正引起思想混乱 D.教育和考试必须坚持政治原则24.有学者认为,15 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理论前提。该观点( )A.描绘了艺术与科学的必然关系 B.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 C.否定了神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D.诠释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历史条件25.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中写道:“牛顿革命的影响远远超出了自然科学 的范畴,事实上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 ”这主要说明牛顿革命( )A.激发了法国人极富玄想的探索精神 B.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开展C.确立了理性化或科学化的思维传统 D.推动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第 II 卷(非选择题)二主观题(本题共 4 道小题,第 1 题 11 分,第 2 题 13 分,第 3 题 11 分,第 4 题 15 分)26.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同特色的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交融,共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 分)材料一:“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人生而是自由的,可是现在他却处处带着镣铐。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归纳材料一中两国思想家主张的相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思想产生的不同影响。(5分)6材料二:伏尔泰说:“欧洲的王族和商人发现东方只晓得追求财富,而哲学家则在那里发现了一个新的精神与物质的世界。 ”他赞美孔丘“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 ”他相信儒学是最好、最合人类理性的哲学,并以中国为理想国,提倡以中国文化为标准。……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庞忠甲《论儒学的国际影响》(2 )据材料二,指出 欧洲思想家对待中国文化的两种不同观点。 (4 分)材料三:80 年来,中国人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始,进而“中体西用” ,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认识世界同时又认识自身,其中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高扬民主和科学之旗,包含着 80 年中西文化论争所积累起来的认识成果,又体现了认识的一种飞跃,它由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又是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的历史概括。中国人因此而找到了一个最重要、最本质的是非标准,而后才可能有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和近代中国人。——摘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说明近代中西方启蒙运动发展的相似之处。 (2 分)27.(13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滨海居民不许与外洋番人贸易” “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将人口军器出境7及下海者,绞。 ” ——《明太祖实录》“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下海,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 ”“不许片帆入口。 ” ——《清世祖实录》材料二 洋货“充积于厦口” 。洋布、洋棉“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因此, “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 “闽产之土布……不能出口。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时间 茶叶 生丝1840 年前 5000(年平均值) 5000(年平均值)1846 年 7010 132201854 年 14122 628961871 年 1022159 126000——整理自《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三 “近年来,全球贸易开始了新一轮竞争,面对这一系列变化,我们不主动 对接,就面临再次入世的可能。 ”上海自由贸易区的试验……这是顺应全球经济治理新秩序,主动对接国际规则的战略举措。先行先试国际经贸新规则新标准,推进中国的新一轮开放,提升中国经济转型速度和质量,这成为上海自贸区试验的重要使命。——2013 年 9 月《人民日报》:上海自贸区撬动新一轮改 革开放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明清王朝实行的是一种什么政策?(1 分)结合明清(鸦片战争前夕)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分析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3 分)(2)材料二反映了 1840 年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2 分)结合所学知识指 出造成这些变动的主要原因。 (2 分)8(3)改革开放 30 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向开放的?(3 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政府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 (2 分)28.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 料 一 “倘 使 我 们 说 , 中 国 传 统 政 治 是 专 制 的 , 政 府 由 一 个 皇 帝 来 独 裁 , 这 一 说 法 , 用 来 讲 明清 两 代 是 可 以 的 。 ”——摘 自 黄 仁 宇 《 中 国 人 历 史 》(1) 用 明 清 相 关 史 实 说 明 材 料 一 中 “政 府 由 一 个 皇 帝 来 独 裁 ”的 观 点 。 (2分 )材料二 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在我们的私人生活中,我们是自由的和宽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务中,我们遵守法律。——伯利克里的演讲(2)依据材料二,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2 分)材料一、二的政治制度有何本质区别?(2 分)材料三 我今只说要定一条: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一经表示我党国民革命真意 义之所在,一以杜防盗憎主人者,与国民共弃之。9--------孙中山(3)想了解孙中山先生关于“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精神,应查阅他颁布的哪一部法律文献?分析这部法律文献对中国民主化进程有何重要历史意义?(4 分)(4)结合材料一、三归 纳 中 国 历 史 上 政 治 制 度 发 展 所 反 映 的 历 史 趋 势 。 (1 分 )29.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材料三 (康)有为以好博好异之故,往往不惜抹杀证据或曲解证据,以犯科学家之大忌,此其所短也。 ……有为之为人也,万事纯任主观,自信力极强,而持之极毅;其对于客观的事实,或竟蔑视,或必欲强之以从我。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1) 指出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认识的异同(8 分)10(2)指出材料三中梁启超观点的史实依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7分)1江西桑海中学 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地理试卷考试时间: 90 分钟 试卷满分: 100 分一、 选择题(共60 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2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6月18日在墨西哥召开,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9月5-6日在圣彼得堡举行,下图为山东 省某地的汽车停车场示意图,箭头①②③代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根据 材料,完成1~2题。1.2012 年和 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召开期间,与图中的节气最为接近的是A.①③ B.①② C.③② D.②③2.2013 年二十国集团峰会(G20)在圣彼得堡举行期间,山东省A.正处梅雨季节 B.全省冰雪覆盖C.盛行东南信风 D.各地昼变短,夜变长下图示意我国 1960~2045年每五年的劳动人口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 3~4题。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A.1965 年 B.1980 年 C.2015 年 D.2045 年24.未来 10年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导致A.老龄人口增加 B.人口增加 C.用工成本上升 D.人才外流严重读东亚部分地区 2016年 3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形势图,回答 5~6 题。5.此刻,首尔的风向最可能是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6.该时段,东京的天气状况是A.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 B.受台风影响,狂风暴雨C.受低压控制,阴雨天气 D.受 暖锋影响,阴雨连绵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 7~8 题。7. 2000年~2012 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8. 2000年~2012 年,城市重心变化对南京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A.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C.减轻市区通勤压力 D.增大中心区人 口密度读 X、Y、Z 三种不同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的距离变化示意图,完成 9~10题。2000 年2012 年39.若仅考虑收益高低,则适宜种植 Z作物的区间为A.O—A B.A—B C.B—D D.A—C10.随着市场不断变化,X、Z 两作物收益相对稳定,Y 作物收益变化为 Y’。则下列变化可能出现的是A.农民更倾向于扩大 Y的种植面积,减小 X、Z 的种植面积B.农民更倾向于减小 Y的种植面积,扩大 X、Z 的种植面积C.图中 A点会向右移动,B 点会向左移动D.图中 A、B 点会同向移动,但左右方向不定“岱崮地貌”(如下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 ,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 11~12 题。11.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A.花岗岩 B.大理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12.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为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下表示意 Y国 1999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完成 13—14题。 413.根据表中资料可知 Y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 B.属于发展中国家C.水资源严重匮乏 D.水资源利用率低1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 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 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④某地理兴趣小组 4月初前往皖南某村观赏“油菜花” ,发现当地山坡上分布着坡耕地和梯田两种耕地形态(如下图),统计表明开垦初期向阳坡的坡耕地农产品亩产量普遍高于同等条件(包括海拔、坡向、农作物类型等)下的梯田,但以后逐渐逆转。读图回答 15~16 题。坡耕地 梯田15.坡耕地的农产品亩产量普遍高于梯田的原因是①农作物生长期内坡耕地地表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②坡耕地的平均日照时间长 于梯田③坡耕地的农作物植株接受太阳照射的表面积大于梯田④坡耕地的太阳辐射被削弱的强度小于梯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图中的坡耕地对当地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不可信的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 B.下游的江河湖塘淤积严重C.水土流失加剧 D.地下径流显著增加水库具有多种功能,如防洪、发电、灌溉、养殖等,并且能改善局部地区的气候。下左 图是某5水库洪水时径流调节示意图,右图是某水库蓄水前后对库区周围地区 降水量的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 17~18 题。17.图中水库最高水位出现的时间是A.t 1 B.t 2之前 C.t 1之前 D.t 218.读图,导致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年降水量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库中心区蓄水后冬季气温升高,大气上升运动旺盛 B.常年在高气压的控制下C.蓄水后夏季水域增温慢,大气的上升运动不旺盛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降水变率是用以表示降水量变动程度的统计量,读我国部分地区按纬度、经度平均的逐月降水变率的季节变化图,回答 19~20 题。19.图中逐月降水变率总的情况是A.从 7月到 12月降水变率趋小B.从 1月到 7月降水变率趋大6C.12 月是西高东低,8 月是东高西低D.南方地区各月降水变率比北方地区低20.有关逐月降水变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洞庭湖地区 7月降水变率较大,主要是副热带高压的年变化较大B.广东、广西一带 11月降水变率最大,主要是锋面雨带移动造成的C.华北地区 1月降水变率最小,此时冷空气势力最强,降水稳定D.华北地区最大变率出现在 7月,此时夏季风不稳定,降水也不稳定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1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21~ 22 题。2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A.① B. ② C.③ D. ④22. 画③中 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冰川作用C. 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 生物作用、流水作用5 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2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 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23~ 24 题。2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① B.② C. ③ D.④72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③ B.④ C.⑤ D.⑥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 题。25.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 合最好的 设计是A.① B.② C.③ D.④26.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下图 6 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 27 ~28 题。27. 下列时 间点中至少有 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A. 北京时间 8 点 B. 北京时间 11 点C. 北京时间 14 点 D. 北京时间 17 点28. 图示 5 个城市中A. 有 4 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8B. 有 4 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C. 巴黎和的成因相同D. 有 3 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下图 7 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29~30 题 。29. 图 7 中最有可能是住宅区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30. 沿甲-乙方向,气温、地租变化趋势曲线最有可能的910江西桑海中学 2016—2017学年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三年级地理答题卡一.选择题(60分,每个2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计40 分。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湄公河发源于中国青海省,注入南海,在中国境内称澜沧江,出境后称湄公河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资源丰富,人口众多,但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并不高。材料二 受强厄尔尼诺的影响,2015 年底以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遭受异常严重旱灾。中国于2016 年3 月15 日开始经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以帮助缓解旱情。为致力于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该流域各国在不同领域开展了广泛的 合作。材料三 图14 为澜沧江-湄公河示意图,15 为流域内三城市的气候资料图。(1)图15 中气候资料②与图14 中所示城市对应的是 ,其气温年变化的特点是,这主要是因为 。(3 分)(2)简述湄公河 的水文特征。(3 分)号考名姓级班校学11(3)分析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每年都要经历一次强度不等和历时不同的干旱的原因?(2分严重的干旱可能对湄公河河口三角洲地区产生哪些影响? (4分)(4)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和地区在哪些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4分)为了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2 分)123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 分)材料一 “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 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 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 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 图16 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表1 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1)分析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 (2分)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2分)(2)从地理学科的角度说明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原因。 (4分)13(3)分析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的积极影响? (4 分)33.下面两图分别为广州和成都 PM2.5浓度月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 分)比较广州与成都 PM2.5浓度月度分布的异同,并分析其自然原因。141~5 BDCCB 6~10 CCBCA 11~15 CCCAB 16~20 DDCCA31.(1)昌都 冬冷夏凉 海拔高(地处高原)(2)降水(雨水) 水位季节变化大 4(或 3~4)(3)冬半年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河口受海浪侵蚀作用,三角洲后退 工、农业生产缺水 生活用水困难 海水倒灌,生态环境恶化(4)旅游 航运 资源开发利用 安全 环境保护 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 促进开发水能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 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32. (1)煤铁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经济增长乏力 产业结构单一 环境污染严重(2)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 交通便利 环境优美 旅游资源丰富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试题分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攀枝花有煤铁资源,靠近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老工业基地会面临资源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乏力动力。(2)老年人冬季怕冷,攀枝花冬季气温较高, 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人生活有利。其他原因可以从交 通、 环境、 旅游等方面分析。(3)人口迁入对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另外,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文化交流也有一定的作用。考点:工业区位和人口迁移33.相同点:两地 PM2.5浓度冬季高,夏季低。 (2 分)原因:两地降水冬季少,夏季多,夏季降水多有利于空气中 PM2.5的沉降。 (2 分)不同点:成都 PM2.5浓度比广州高。 (2 分) 原因: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地形较封闭,不利于 PM2.5扩散;冬季逆温严重,不利于 PM2.5扩散。 (每点 2 分,共 4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