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926452.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53.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54.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55.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56.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57.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58.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59.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60.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61.doc--点击预览
- 20160926462.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学习目标】 (在学习完本节课后检查检查自己学习目标是否完成)1、掌握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实验过程。2、知道理论结论和实验结论的区别,会分析实验误差。【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基本原理 难点:误差分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这里主要告诉你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阅读教材掌握实验目的、原理,明确实验过程2、通过做题你会知道这个实验是考试热点,请你要认真学习,学会分析问题。【课前预习】阅读教材回答1、简述实验目的,实验原理。2、结合右图说明所用器材3、结合右图简述实验步骤4、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自我检测】 (这里的题目是为检查基本概念理解的,做错的主动请同学帮助解决)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采取下列哪些方法或步骤可减小实验误差( ACD )A.两个分力的夹角要适中B.两个分力的大小也要适中,例如弹簧秤量程 5N,两个分力取 2.5N 左右正好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稍长一些D.实验前,先把所用的两个弹簧秤的钩子互相钩住,平放在桌子上,向相反方向拉动,检查读数是否相同. 2.关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D )A.实验的目的是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共点力的合力B.用两只弹簧秤拉橡皮条伸长某一长度时,必须记录的是结点的位置和两弹簧秤的读数,其余都不用记录C.换用一只弹簧秤拉时,应当使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与前次相同D.使用弹簧秤前,首先应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使用时要使弹簧秤与木板平行3、 (2014 年江南十校二模)某同学为了验证力的合成平行四边形法则,他在竖直墙壁上用图钉固定了一张方格纸,并调整方格线分别水平和竖直。他又在上方钉了两个钉子 A、B 将两个弹簧秤分别挂在两钉子上,两弹簧秤下面挂钩分别钩住两细绳套,两细绳套的结点 O通过另一细绳悬挂重 G=10N 的物块,静止时呈如图所示状态。读出两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F1=6.7N,F 2=5. 0N。并标记两力的方向,取下方格纸,按小方格每边长表示 1N 作出两力的图示。(1)在方格纸上继续完成力的合成作图,并标出合力 F;(2)本题中合力 F 与物块重力 G 的相互关系及理论依据是( )A、二力平衡,牛顿第三定律B、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二定律C、二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图 3-1-12D、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3)本实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两钉子 A、B 不等高B、两条细绳 Oa、Ob 不等长C、两弹簧秤拉杆和外壳间有摩擦D、力的读数及作图不准确4、 (皖南八校 2014 届第三次联考)在《验证二力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李华同学选用两个量程为 5N 的弹簧秤和其他实验器材进行实验:对于实验中的器材用途或实验操作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在拆去弹簧秤之前最重要的步骤是只记下弹簧秤的示数B.细绳套长短影响弹簧秤的拉力方向的准确记录C.实验中要保证弹簧秤的弹簧与其他外壳无摩擦D.某次实验中,李华用两个弹簧秤互成 600角拉橡皮筋,读出弹簧秤的读数都为 4N,接下来只要操作合理,就能顺利完成实验验证。5.[2014·江苏卷] 小明通过实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实验记录纸如题 111 图所示, O 点为橡皮筋被拉伸后伸长到的位置,两弹簧测力计共同作用时,拉力 F1和 F2的方向分别过 P1和 P2点;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筋时,拉力 F3的方向过 P3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 F1=3.30 N、 F2=3.85 N 和 F3=4.25 N.请根据图中给出的标度作图求出 F1和 F2的合力.6. (2011 年江苏高考)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弹簧测力计 A 挂于固定点 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 M。弹簧测力计 B 的一端用细线系于 O 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 O 静止在某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 A 和 B 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记录 O 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 N,图中 A 的示数为______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________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应测量重物 M 所受的重力(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D)、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 O 点静止在同一位置答案:(1)3.6 (2)D 7、 (2010 天津)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填字母代号) ( BD )○ 13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 BD ) (填○ 2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8.(铜陵一中 2012 届月考)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1)某同学在做该实验时认为:A.拉橡皮条的绳细一些且长一些,实验效果更好B.拉橡皮条时,弹簧秤、橡皮条、细绳应贴近木板且与木板平面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C.橡皮条弹性要好,拉结点到达某一位置 O 时,拉力要适当大些D.拉力 F1和 F2的夹角越大越好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2)若两个弹簧秤的读数均为 4N,且两弹簧秤拉力的方向相互垂直,则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一个量程为 5N 的弹簧秤测量出它们的合力,理由是____________. Ⅰ(1)ABC (2)不能 因为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超出了弹簧秤的量程每空 2 分【拓展提升】1. (2012 年浙江)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把弹簧秤。为完成实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实验数据如下表:弹力 F(N)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伸长量 x(10-2m)0.74 1.80 2.80 3.72 4.68 5.58 6.42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 53 N/m;(2)某次实验中,弹簧秤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其读数为 2.10 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 2.50N,请在答题纸上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 F 合 ;(3)由图得到 F 合 = 3.3 N。2、 (2013 年马鞍山市第三次质量检测)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 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 和 OC 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则:(1)图乙中的 F 是力 F1和 F2合力的 ; 是力 F1和F2合力的 。 (填“测量值”或“理论值” ) (2)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它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答: 。 (选4填“变”或“不变”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Ⅰ. (1)理论值 测量值 (2)不变 (3)B 3.(合肥市 2013 届第二次考试)某同学尝试用橡皮筋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两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与细绳连接,结点为 O,细绳下挂一重物,两橡皮筋的另一端也都连有细绳。实验时,先将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固定在墙上的钉子 A 上,另一条橡皮筋任其下垂,如图 1 所示;再将另一条橡皮筋的另一端的细绳也固定在墙上的钉子 B 上,如图 2 所示。(l)为完成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bce 。 a.两橡皮筋的另一端连接的细绳 a、 b 长度要相同 b.要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要测量图 1 和图 2 中橡皮筋的长度d.要记录图 1 中结点 O 的位置及过结点 O 的竖直方向 e.要记录图 2 中结点 O 的位置及过结点 O 的竖直方向(2)对该实验“两条相同的橡皮筋”的要求的理解正确的为 c a.橡皮筋的材料和原长相同即可 b.橡皮筋的材料和粗细相同即可 c.橡皮筋的材料、原长和粗细均要相同【课后总结】[学完本节课,你一定要归纳一下物理方法或解题方法,标记出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或者有疑问的点,并督促自己尽快解决。]归纳内容:1、2、1物体受力分析方法【学习目标】 (在学习完本节课后检查检查自己学习目标是否完成)1、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2、熟练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会分析动态物体受力【重点、难点】重点: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难点: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 动态物体受力分析【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这里主要告诉你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受力分析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基本也是关键,你要达到能熟练使用整体法和隔离法。2、受力分析方法掌握的成度直接影响你今后的物理学习,希望你投入精力和情感刻苦学习【温故而知新】 (做下面两题,回忆有关摩擦力概念)1、驱动轮在后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则( C )A、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均向后 。B、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C、前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后轮受到的摩擦力向前D、前后轮均不受到摩擦力2.(黄冈市 2013 届高三 4 月份模拟考试)如图所示,斜面体静止于水平地面上,斜面上的物块在竖直向上的力 F 作用下也处于静止,现保持力 F 的大小不变,将力的方向由竖直向上沿顺时针缓慢旋转到垂直斜面向下,该过程中斜面体和物块始终保持静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一直减小B.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C.地面受到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课前预习】1、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2、整体法和隔离法, (通过下面这个题目掌握怎样使用整体、隔离法,自我检测中的4、5、6 是对这个方法的训练题。 )1、如图 4-8 甲所示,两块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有质量均为 m 的四块相同的长方形砖,用两个大小为 F 的水平压力压木板,使砖块静止不动.设所有接触面均粗糙,则第 3 块砖对第2 块砖的摩擦力大小为( A )A.0、 B. mg C.mg D.2mg【自我检测】 (这里的题目是为检查基本概念理解的,做错的主动请同学帮助解决)1.如图 1-87 所示,细绳下悬一小球,球和光滑斜面接触,平衡时悬线沿竖直方向,则 ( BC )A.小球受重力、绳的拉力和斜面支持力的作用B.小球对斜面无压力C.绳的拉力和小球重力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D.绳的拉力小于小球重力22、如图 1-8 所示,A、B 两个相同的长方形物体并排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长方形物体 C叠放在 A、B 上 D 物体悬挂在竖直线下端,且与光滑斜面接触.若所有的接触面均光滑且各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B 对 A 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B、D 与斜面接触时,斜面未发生形变C、B 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 B 的重力D、C 受到竖直向上的弹力是由 C 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如右图所示,m 1、m 2两木块叠在一起以 u 的初速度被斜向上抛出去,不考虑空气阻力,抛出后 m2的受力情况是( A )A、只受重力作用B、受重力和 m1的压力C、受重力、m 1的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D、所受合力方向同初速度方向一致4.如图所示,轻绳两端分别与 A、C 两物体相连接,m A=1kg,m B=2kg,m C=3kg,物体A、B、C 及 C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0.1,轻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可忽略不计.若要用力将 C 物拉动,则作用在 C 物上水平向左的拉力最小为(取 g=10m/s2) ( B )A.6N B.8N C.10N D.12N5、 (2011 年安庆市高三二模)如右图所示,斜面体 B 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 A 放在斜面体 B 上,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 F 拉木块 A,在力 F 的作用下,物体 A 与斜面体 B 一起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已知斜面倾角为 θ,则关于斜面体 B 受力的个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可能是3个 B.可能是4个 C.一定是3个 D.一定是4个6. (2011 届陕西长安一中)如图所示,两个等大、反向的水平力 F 分别作厢在物体 A 和 B上, A、B 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若各接触面与水平地面平行,则 A、B 两物体各受几个力?( C )A.3 个、4 个 B.4 个、4 个C.4 个、5 个 D.4 个、6 个【课内探究】1、受力分析和加速度有关系(请你积极研讨分析的方法)1、如下图所示,质量为 m 的人站在自动扶梯上,扶梯正以加速度 a 向上加速运动,a 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 θ,求人受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2、两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 A、B 两圆环,两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物体,如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与杆垂直,B 的悬线竖直向下,则( )A、A 环与杆无摩擦力 B、B 环与杆无摩擦力C、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B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答案:ADBACF3【拓展提升】 (这里提供给你的题目题型较新、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1、(南京市 2011 二模)如图在倾斜的滑杆上套一个质量为 m 的圆环,圆环通过轻绳拉着二个质量为 M 的物体,在圆环沿滑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悬挂物体的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则( B )A.环只受三个力作用 B.环—定受四个力作用C.物体做匀加速运动 D.悬绳对物体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2、如图所示,小车 M 在恒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由此可判断( C )A、若地面光滑,则小车一定受三个力作用B、若地面粗糙,则小车可能受三个力作用C、若小车匀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D、若小车匀加速运动,则小车一定受四个力作用3.如图所示,物体 A 靠在竖直的墙面上,在竖直向上的力 F 的作用下,A、B 两物体均保持静止,则物体 A 的受力个数为( B )A.2 B.3 C.4 D.54.(2013 年上海卷)如图,质量 mA> mB的两物体 A、B 叠放在一起,靠着竖直墙面。让它们由静止释放,在沿粗糙墙面下落过程中,物体 B 的受力示意图是答案:A5、(安师大附中 2011 届高三一模)一个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图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 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 T,关于此时刻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若小车向左运动,N 可能为零B.若小车向左运动,T 可能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N 不可能为零D.若小车向右运动,T 不可能为零6.(蚌埠二中 2012 年期中考试)如图所示,截面为三角形的木块 a 上放置一铁块 b,三角形木块竖直边靠在竖直且粗糙的竖直面上,现用竖直向上的作用力 F,推动木块与铁块一起向上匀速运动,运动过程中铁块与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木块 a 与铁块 b 间一定存在摩擦力B.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水平弹力C.木块与竖直墙面间一定存在摩擦力D.上升过程中,木块 a 与铁块 b 系统的机械能守恒7、(南京市 2011 二模)右图是一根轻质细绳拴在两悬崖间,悬点等高,特种兵利用动滑轮在细绳上从一端滑向另一端,己知特种兵的质量为 m,特种兵滑到最低点时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θ,不计动滑轮重力和动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则在最低点绳中的张力 F 为( D )FBA4A、 B、2cosmgF2singFC、 D、i8、 (江苏省启东中学 2011 届高三物理)如图所示,挡板垂直于斜面固定在斜面上,一滑块m 放在斜面上,其上表面呈弧形且左端最薄,一球 M 搁在挡板与弧形滑块上,一切摩擦均不计,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 F 拉住弧形滑块,使球与滑块均静止,现将滑块平行于斜面向上拉过一较小的距离,球仍搁在挡板与滑块上且仍处于静止状态,则与原来相比( C )A.木板对球的弹力增大B.滑块对球的弹力增大C.斜面对滑块的弹力不变D.拉力 F 减小9. (海南 2011 届高三年级联考)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 MA、M B的 A、B 两物块用轻线连接放在倾角为 θ 的斜面上,用始终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 F 拉 A,使它们沿斜面匀加速上升,A、B 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μ,为了增加轻线上的张力,可行的办法是( AB )A.减小 A 物的质量B.增大 B 物的质量C.增大倾角 θD.增大动摩擦因数 μ【课后总结】[学完本节课,你一定要归纳一下物理方法或解题方法,标记出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或者有疑问的点,并督促自己尽快解决。]归纳内容:1、2、M F P m 1四边形法则 力的合成【学习目标】 (在学习完本节课后检查检查自己学习目标是否完成)1、熟练掌握矢量运算法则——四边形法则 三角形法则2、会判断合力、分力之间一个变化对另一个影响【重点、难点】重点:合力大小、方向计算 难点: 合力、分力有关讨论【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这里主要告诉你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阅读教材首先理解四边形法则和三角形法则,掌握作图法求合力2、通过做题、和同学讨论、和老师交流理解有关合力大小讨论【温故而知新】 (做下面题目,回忆受力分析方法,整体、隔离法使用)1.如图 4-16所示,质量为 m的人,用绳通过滑轮拉质量为 M的物体,不计绳的质量和滑轮摩擦力,当人拉绳向左走过一步,系统仍保持平衡,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B )A.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增大 B.地面给人的摩擦力增大C.人对地面的正压力减小 D.地面对人的最大静摩擦力不变【课前预习】1、平行四边形法则实验表明:求作用在同一点的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用表示两个共点力 F1和 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合力 F的大小和方向,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图 3-4-2所示。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应用于共点力的合成与分解运算,非共点力不能用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合成与分解运算;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切矢量合成与分解运算的普适定则,如:力、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的运算。2、三角形定则和多边形定则如图 3-4-3甲所示,两个力 F1、F 2合成为F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演变为乙图,我们将乙图称为三角形定则合成图,即将两分力 F1、F 2首尾相接(有箭头的叫尾,无箭头的叫首),则 F就是由 F1的首端指向 F2的尾端的有向线段所表示的力。如果是多个力的合成,则由三角形定则推广可得到多边形定则,如图 3-4-4为三个力 F1、F 2、F 3的合成图,F 为其合力。4、合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作图法: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如下图所示:由上述各图可知,合力大小的取值范围为:F 1+F2≥F≥|F 1-F 2|。此法的优点是,简捷、直观;缺点是,误差大。(2)公式法:依据余弦定理推导出的合力公式: 1212cos2合力 F的方向;设合力与 F1夹角为 α 21costaninF【自我检测】 (这里的题目是为检查基本概念理解的,做错的主动请同学帮助解决)1.关于两个大小不变的共点力与其合力的关系,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有哪些 ( C ) A.合力大小随两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B.合力大小一定大于分力中最大的力C.两分力夹角小于 1800时,合力随夹角的减小而增大 D.合力不能小于分力中最小者2.六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 F、2F、3F、4F、5F、6F,相互间的夹角依次都是 600,如图 1-57,所示,则它们的合力大小是 6F _N,方向为 3.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 F1和 F2,当它们间的夹角为 900时合力为 F,则当它之间夹角为 1200时,合力的大小为( B )A、2F B、 C、 D、2/ 3/2F4.(2013 年上海卷)两个共点力 Fl、 F2大小不同,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F,则A、 F1、 F2同时增大一倍, F也增大一倍 B、 F1、 F2同时增加 10N, F也增加 10NC、 F1增加 10N, F2减少 10N, F一定不变 D、若 F1、 F2中的一个增大, F不一定增大答案:AD5.(2007.上海高考题)如图 3-10所示,用两根细线把 A、B 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 0,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 A、B 两小球,然后用某个力 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 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 BC )A、F 1 B、F 2 C、F 3 D、F 46、两个大小恒定的共点力,当它们同向时,合力为 A,反向时合力为 B,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 ( B )A、 B、 22()/AC、 D、7.[2014·山东卷] 如图所示,用两根等长轻绳将木板悬挂在竖直木桩上等高的两点,制成一简易秋千.某次维修时将两轻绳各剪去一小段,但仍保持等长且悬挂点不变.木板静止时, F1表示木板所受合力的大小, F2表示单根轻绳对木板拉力的大小,则维修后( )A. F1不变, F2变大B. F1不变, F2变小C. F1变大, F2变大D. F1变小, F2变小14.A [解析] 本题考查受力分析、物体的平衡.在轻绳被剪短前后,木板都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木板所受的合力都为零,即 F1=0 N.因两根轻绳等长,且悬挂点等高,故两根轻绳对木板的拉力相等,均为 F2.对木板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则竖直方向平衡方程:2F2cos θ = G,轻绳剪去一段后, θ 增大,cos θ 减小,故 F2变大.选项 A正确.38、如图 1-59所示,BO 绳水平,绳 AO与水平成 600角.BO 绳拉力 F1=8N,AO 绳拉力F2=16N,用图解和计算两种方法求两拉力的合力.【课内探究】一、合力讨论:①在共点的两个力 F1与 F2大小一定的情况下,改变 Fl与 F2方向之间的夹角 θ,当 θ 角减小时,其合力 F逐渐增大;当 θ 角增大时,其合力逐渐减小;当 θ=0 0时,合力最大 F=Fl+ F2,方向与 F1和 F2方向相同;当 θ=180 0时,合力最小 F=|F1-F2 |,方向与较大的力方向相同。当 θ=90 0时, ;21②在两个力 F1与 F2夹角 θ 一定的情况下,改变 Fl与 F2的大小,合力 F如何变化,应该是:a,当 θ<90 0时,只要 F1、F 2的一个增大,合力 F一定增大;b、θ>90 0时,F 1、F 2的增大 F不一定增大。如图示:1、若两个力 F1、F 2的夹角为 α(α≠ )且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个分力增大,合力一定增大;B、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一定增大;C、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可能减小;D、两个分力都增大,合力可能不变。答案:CD二、正交分解法求合力2、已知共面的三个力 F1=20N,F 2=30N,F 3=40N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上,三力之间的夹角都是 120O,求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答案:10 N3【拓展提升】 (这里提供给你的题目题型较新、综合性强、有一定难度)1. (2012 山东卷)如图所示,两相同轻质硬杆 OO1、OO 2可绕其两端垂直纸面的水平轴O、O 1、O 2转动,在 O点悬挂一重物 M,将两相同木块 m紧压在竖直挡板上,此时整个系统保持静止。F f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的大小,F N表示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的大小。若挡板间的距离稍许增大后,系统仍静止且 O1、O 2始终等高,则( )A.F f变小B.F f不变C.F N变小D.F N变大17.BD 解析:把重物 M和两木块 m看成整体受力分析可得,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始终木块与挡板间摩擦力 ,选项 A错误 B正确;挡板间2fFg4的距离稍许增大后,对结点 O受力分析可得,轻杆弹力增大,对木块受力分析得木块与挡板间正压力增大,选项 C错误 D正确。2、如图 1-55所示,绳子质量、滑轮质量和摩擦都可忽略不计,两物体质量分别为 m1、m 2都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D )A.m lm2/2 B.m l=m2/2C.当 m1增加少许时,若绳子间的夹角 α 适当增加,仍可保持平衡D.当 m2增加少许时,若绳子间的夹角 α 也适当减小时,仍可保持平衡3、如图所示,绳子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天花板上的 A、B 两点,开始在绳的中点 0挂一重物 G,绳子 OA、OB 的拉力分别为 Fl 和 F2.若把重物右移到 O′点悬挂(O′A<O′B),设绳 O′A 和 O′B 的拉力分别为 F1′和 F2′,则力的大小关系应为( )A、F 1>F 1′,F 2>F 2′ B、F 1<F 1′,F 2<F 2′ C、F 1>F 1′,F 2<F 2′ D、F 1<F 1′,F 2>F 2′答案:D4、如图所示,光滑细杆竖直固定在天花板上,定滑轮 A、B 关于杆对称,轻质圆环 C套在细杆上,通过细线分别与质量为 M、m(M>m)的物块相连.现将圆环 C在竖直向下的外力 F作用下缓慢向下移动,滑轮与转轴间的摩擦忽略不计.则在移动过程中 ( C )A、外力 F保持不变B、杆对环 C的作用力不断增大C、杆对环 C的作用力与外力 F合力不断增大D、杆对环 C的作用力与外力 F合力的方向保持不变5. 如图所示,在一绝缘斜面 C上有一带正电的小物体 A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一带正电的小球 B沿以 A为圆心的圆弧缓慢地从 P点转至 A正上方的 Q点处,已知 P、 A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在此过程中物体 A和 C始终保持静止不动, A、 B可视为质点。关于此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 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先增大后减小B.物体 A受到斜面的支持力一直增大C.地面对斜面 C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D.地面对斜面 C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6.(皖南八校 2013年第三次联考)如图所示,人的质量为 M,物块的质量为m,且 Mm,若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则当人拉着绳向左跨出一步后,人和物块仍保持静止,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F1、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F2、人拉绳的力的大小为 F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F 1、F 2、F 3均不变B.F 1增大、F 2增大,F 3不变C.F 1增大、F 2减小、F 3减小D.F 1减小、F 2减小,F 3不变7.如图所示, A、 B是两个位于固定斜面上的正方体物块,它们的质量相等, F是沿水平方向作用于 A上的外力,已知 A与 B的接触面, A、 B与斜面的接触面均光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A.A 对 B的作用力大于 B对 A的作用力A BmMCF5B. A、 B可能沿斜面向下运动C. A、B 对斜面的压力相等D. A、 B受的合外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相等【课后总结】[学完本节课,你一定要归纳一下物理方法或解题方法,标记出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或者有疑问的点,并督促自己尽快解决。]归纳内容:1、2、1实验 探究弹簧伸长与弹力关系【学习目标】 (在学习完本节课后检查检查自己学习目标是否完成)1、掌握实验原理,知道使用的仪器,明确实验过程2、会分析实验误差产生原因【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原理,过程 难点:分析实验误差【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这里主要告诉你怎么样做才能完成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理解实验的目的、原理、器材、明了实验过程。2、认真做题目学会做图线的方法,注意事项,知道误差产生在哪几个方面。【课前预习】阅读教材简述:1、实验目的,实验原理2、结合右图写出实验器材3、简述实验过程【自我检测】 (这里的题目是为检查基本概念理解的,做错的主动请同学帮助解决)1.一根弹簧秤竖直放置,零点已调整,刻线均匀.用这只弹簧秤去测量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结果弹簧秤的示数比被测量的力的真实值大,下列所述原因中可能的是 ( D )A.弹簧秤时,弹簧的轴线方向与力的作用线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B.读数时,没有按读数规则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C.弹簧秤的弹簧伸长太短,产生的误差大D.零点时,弹簧秤的钩竖直向下,测量竖直向上的力,示数为力的真实值加弹簧秤本身受的重力,因而测量值比力的真实值大2.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 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也可在横梁的另一侧挂上一定的配重),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 2 个、3 个、4 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根据实验的实际操作过程,排列先后顺序为:C、B、D、A、E、F、G.箸:案:C、B、D、A、E、F、G3、 (09 年广东理科基础)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 a 和 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2表述正确的是A.a 的原长比 b 的长B.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C.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答案:B解析: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可知 a 的劲度系数比 b 的大,B 正确;与 l的截据表示原长则 a 的原长比 b 的短,A 错。4、下表是某同学为探索弹簧的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所测的几组数据.(1)请你在图 3 坐标纸上作出 F—x 图线.(2)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式(3)解释函数表达式中的常量的物理意义.(4)若弹簧的原长为 40 cm,并且以弹簧的总长为自变量,请你写出它的函数式.解析:(1)根据表中数据描点,按照图中各点的分布与走向,应作出一条直线.如图所示.(2)设直线斜率为 k,由数学知识,F= kx+C.在直线上取较远的两点(可以减小误差).如点(9.80,2.O)与(2.31,0.5)并代入上式可得 k=0.2 N/cm,C= 0.04 N,所以函数表达式为;F= (0.2x+0.04)N(3)由 F=kx+C 知,当 x=O 时,F=C,因此,式中常数表示弹簧的重量为0.04 N.若忽略弹簧的重量,则 F= kx,因此,式中常数 k=F/x 表示使弹簧形变单位长度时弹簧的弹力,即劲度系数.(4)设弹簧的总长为 L,则 F=kx+C=k(L x-40)+C=(0.2L x-7.96)N.答案:(1)见解析 (2)F=(0. 2x+0.04)N (3)见解析(4)F=(0.2Lx-7.96)N5.(屯溪一中 2013 届月考试题)某同学利用如图(a)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1) 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b) 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 x 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 x0= cm,劲度系数 k= N/m。(2) 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c)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 x= cm。 13. (1)4 5 0 (2)10 弹力 F/N 0.5 1.0 1.5 2.0 2.5伸长量 x/cm 2.31 5.08 6.89 9.80 12.43【课内探究】1.某学习小组要研究影响弹簧劲度系数的因素,他们猜想弹簧的劲度系数 k 可能与制成弹簧的钢丝的半径 r、弹簧圈的半径 R 和弹簧的圈数 n 有关。为此他们选择了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粗细的钢丝,分别绕成了弹簧圈半径不同的弹簧。再利用薄铁片做为卡片和指示弹簧被拉伸后所到位置的指针,用这个卡片选择对弹簧的不同位置施力,实现对同一个弹簧使用圈数的改变(如图甲所示) ,从而可得到圈数不同的弹簧。他们分别研究了 k 与 r、 k与 R 和 k 与 n 的关系(在研究 k 与弹簧的一个参量的关系时,另外两参量保持不变) ,并根据测得的数据,分别画出了 k-r、 k-R 和 k-n 图象如图乙、丙、丁所示。关于上面实验所采用的科学方法,以及 k 与 r、 R 和 n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D)A.等效替代法, k∝ B.控制变量法, k∝3rn3rC.等效替代法, k∝ D.控制变量法, k∝43rR43rRn【拓展提升】 (主要是提供给学生的较新题型、综合性、有一点难度的题目)1. (2011 安徽卷)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册除了砝码的质量 m 与弹簧长度 l 的相应数据,七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 (g=9.8m/s 2)(1)作出 m-l 的关系图线;(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0.248~0.262)2、(2012 广东卷)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①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②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时,长度记为 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 L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 10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 L1至 L6,数据如下表表:代表符号 L0 Lx L1 L2 L3 L4 L5 L6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4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分度为______。③图 16 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_的差值(填“L 0或 L1”)。④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_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_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 9.8m/s2)。解析:(2)① 竖直 ,② 静止 、L 3 、1mm 。③ L 0 ④ 4.9 、10 。3.(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选用的螺旋弹簧如图甲所示。①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弹簧钢丝的直径的示数 如图乙所示。可知此弹簧钢丝的直径是 mm。②先将弹簧的上端固定悬吊在铁架台上的 0 点,在弹簧旁边沿竖直方向置一刻度尺,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 O 点对齐,在弹簧的下部 A 处做一标记(比如固定一个指针);接着在弹簧下端的挂钩上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都是 50 g),读出指针在刻度尺上指示的刻度 x,然后逐个增加所挂钩码的个数,刻度 x 将随挂钩上的钩码重 F 而变化。几次实验测得相应的 F、x 值对应的各点已经描绘在图丙中。③请你在图丙中描绘出 x 随 F 变化的图象。④由图象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结果取 2 位有效数字);此弹簧的弹力大小 F 弹 跟弹簧伸长 Δx 的函数关系是 F 弹=____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 g=9.8 m/s2)答案:①1.009~1.011 ③如右图所示;④k=41~42F=41Δx 或 F=42Δx4. [2014·浙江卷] 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1 连接起来进行探究.钩码数 1 2 3 4LA/cm 15.71 19.71 23.66 27.76LB/cm 29.96 35.76 41.51 47.36(1)某次测量如图 2 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 cm.(2)在弹性限度内,将 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 A、 B 的示数 LA和 LB如表 1.用表 1 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 N/m(重力加速度 g 取 10 m/s2).由表Ⅰ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5第 21 题图 221. [答案] (1)(15.95~16.05)cm,有效数字位数正确(2)(12.2~12.8) N/m 能[解析] (1)由图 2 可知刻度尺能精确到 0.1 cm,读数时需要往后估读一位.故指针示数为16.00±0.05 cm.(2)由表 1 中数据可知每挂一个钩码,弹簧Ⅰ的平均伸长量 Δ x1≈4 cm,弹簧Ⅱ的总平均伸长量 Δ x2≈5.80 cm,根据胡克定律可求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 12.5 N/m,同理也能求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课后总结】[学完本节课,你一定要归纳一下物理方法或解题方法,标记出自己还没有掌握的或者有疑问的点,并督促自己尽快解决。]归纳内容: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