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6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教案+习题)(打包7套)岳麓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教案习题打包7套岳麓版.zip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教案习题打包7套岳麓版.zip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201608190346.doc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岳麓版2016081903115.ppt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强化练岳麓版201608190347.doc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岳麓版201608190348.doc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岳麓版2016081903116.ppt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强化练岳麓版201608190349.doc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2016081903117.ppt
  • 全部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岳麓版201608190346.doc--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件岳麓版2016081903115.ppt--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2讲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强化练岳麓版201608190347.doc--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教案岳麓版201608190348.doc--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岳麓版2016081903116.ppt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3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时强化练岳麓版201608190349.doc--点击预览
    •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课件岳麓版2016081903117.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 6 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 12 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教案 岳麓版阶段 先秦时期 秦汉时期 隋唐时期单元概览主要内容小农经济逐步成为中国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态;手工业由官营独占到开始三种形态并存;商业打破官府垄断小农经济继续发展,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对外贸易初步发展犁耕技术完善,农田水利发展,手工业技术进步,国内商业发达,海外贸易发展阶段 宋元时期 明清时期单元概览主要内容农业经济发展,手工业发达,制瓷业大放异彩,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经济部门。国内商品经济繁荣,对外贸易繁盛小农经济继续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一些地区的个别行业出现;城镇商业繁荣,地域性商帮兴起;对外贸易因闭关锁国日渐萎缩单元主旨精耕细作、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古代中国手工业历史悠久,部门齐全,多种经营模式并存。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第 12 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考点 1|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土地制度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农业的起源①农业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②地域差别:北方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2③农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④主要家畜:有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种。(2)从耒耜到曲辕犁——生产工具的改进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主要劳动工具是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的劳动工具。②春秋战国:借助铁农具和牛力的农业耕作方式,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业生产效率。③生产模式:借用牛力耕田和不断改良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农具改革:唐代出现了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⑤灌溉工具:是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①上古时代: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时代先民兴修水利的艰苦历程。②春秋战国: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兴修芍陂、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工程。③西汉时期:建成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理黄河工程。④边疆地区:因地制宜,兴建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就是其中的代表。⑤经验总结:在 300 多种古代的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小农经济的形成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由于农具原始,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②个体农耕a.产生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b.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c.历史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32.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土地所有制度的演变①原始社会:实行土地公有。②商周时期:实行井田制。a.特点:名义上为国家公有, “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b.瓦解:春秋时期,各诸侯国进行税制改革,加速其瓦解。③封建社会:实行土地私有制。a.确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从法律上正式确立土地私有制。b.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2)土地兼并①根本原因:土地私有制的存在。②发展历程a.战国:地主土地主要有贵族占有公田、军功授田、购买三个来源。b.汉代:土地买卖成为主要途径,汉武帝时土地兼并现象严重。c.宋初:“田制不立” , “不抑兼并” ,兼并更为激烈。d.明清:通过买卖广占田土的现象日益普遍,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③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减少,激化了阶级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不安。④政府对策:限制土地高度集中,保护自耕农经济。如北魏的均田令。(3)租佃关系日趋普遍化①概念:地主把土地出租给别人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称为租佃经营方式。地主与佃农之间形成租佃关系。②发展a.战国时期已经产生。b.宋代日益普遍化,租佃经营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经营方式。c.明清时期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③影响:佃农对地主和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佃农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有利于农业的稳步发展。均田制均田制实行于北魏至唐前期,是一种土地国有制度,其实施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均田制下分露田和桑田两种,其中桑田可世代相传,限制其买卖;露田归国家所有,不能自由买卖。政府授田于农民有年龄、性别限制,且受田农民要承担一定的徭役杂税,均田制的实行有利于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但均田制并未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实质,也不包含平均地权的意义。至唐中叶,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4发展,土地兼并空前激烈,曾受田的农民或逃亡或沦为佃农,均田制最终瓦解。3.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原因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②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过程朝代 表现 特征孙吴、东晋、南朝时期 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很大发展,出现了像建康这样的大城市江南初步开发中唐以后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期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南方正式成为中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一)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演变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宗庙之牲为①畎亩之勤。——《国语·晋语》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②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李群《农业科技史》史料三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示意图史料四 《尚书·禹贡》据称是夏朝的古文献,这一先秦文献将当时认识到的黄河与5长江流域分为九个大的区域即“九州” ,该文献根据适合农业与否,③将各地土壤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等级,称以渭河平原为中心的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学会读史]四则史料叙述了我国古代农业在生产技术、水利灌溉等方面水平的提高。史料一中的①说明牛耕技术的出现;史料二中的②说明农业技术划分非常细致;依据史料三中的图片可以概括出“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的结论;史料四中的③说明农业的灌溉水平高。[学会用史](1)四则史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体现在哪些方面?【提示】 特点:精耕细作。体现: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水利灌溉水平高。(2)根据史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有利于汉代关中地区农业发展的条件。【提示】 密集的水利工程分布,农业灌溉水平高;关中地区开发早,自然环境有利于发展农业;汉代都城在长安,政治中心的经济需求;先进的农耕技术的应用,例如耦犁、代田法等。思维拓展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的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农业环境的改善: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气候条件。(二)小农经济史料一 ①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叔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纟困布纟参,此其分事也。——《墨子·非乐上》史料二 (20 世纪初)②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③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②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史料三 (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④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6——《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研读史料]史料一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①分别反映了男耕和女织的内容。史料二反映了 20 世纪初当地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由②可以得出自给自足的特点。由③可以得出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特点。史料三反映了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④从官员动员、改进技术和赈灾减负两个方面概括政府官员对农业采取的措施。[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提示】 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提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3)根据以上史料,分析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提示】 ①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②不利因素:自身具有脆弱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思维拓展 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1)特点①分散性: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②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交换少。③落后性: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④脆弱性: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⑤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因素①有利因素a.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如铁器、牛耕的普及。b.农民自身的因素: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c.封建政府的扶植:采取重农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②不利因素a.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7十分薄弱。b.由于自耕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古代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水平,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c.封建政府统治腐朽、剥削沉重及社会动荡。1.(2016·广东六校联考)《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 “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A. “重农”的思想 B. “靠天吃饭”的观念C. “不误农时”的思想 D. “精耕细作”的特点【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可知,精耕细作的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很大,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故 D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如何尽地力的问题,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农业与商业的关系以及农时问题,A、C 两项错误。【答案】 D2. “戽车寻丈旧知名,谁料飞空效建瓴。一索缴轮升碧涧,众筒兜水上青冥。溉田农父无虞旱,负汲山人赖永宁。颠倒救时霖雨手,却从平地起清泠。 ”诗中所述工具( )A.推动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B.促使汉代灌溉技术进一步提高C.表明水力鼓风冶铁技术成熟D.属于古代农业耕犁技术的进步【解析】 根据“溉田农父无虞旱”可知,该工具属于灌溉工具,因此对农业有利,能够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故 A 项正确;据“众筒兜水上青冥”可知,这种灌溉工具是唐朝创制的筒车,故 B、C、D 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A3.(2016·湛江调研)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每次动乱中,农业生产都会遭到打击,然而小农经济又会在原地或异乡僻壤恢复,成为新王朝发展的前提。这说明小农经济具有( )A.脆弱性 B.封闭性 C.再生性 D.落后性【解析】 材料中只涉及动乱对农业的影响,不能据此证明农业的脆弱性,A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小农经济封闭性的内容,B 项错误;根据材料“遭到打击” “恢复”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的再生性,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出现关于小农经济落后的信息,D 项错误。【答案】 C考点 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81.主要成就冶金业①青铜铸造:商周时期是其繁盛时期②冶铁炼钢: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③燃料变化:从汉代开始使用煤,北宋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使用焦炭冶铁,明朝时流行开来丝织业①上古时代:人们学会了养蚕缫丝②西周以后:丝织工艺发展迅速③汉代:丝绸远销欧洲,获“丝国”称号④唐代:出现缂丝技艺纺织业棉纺织业①元朝时期:黄道婆发明了脚踏三锭纺车②元明时期:江苏的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业中心③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烧陶陶器是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手工业成就陶瓷业制瓷①东汉晚期烧出了青瓷②南北朝时期烧出了白瓷③唐朝时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④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⑤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⑥明清时期,瓷器与丝绸一起成为对外出口的大宗产品2.经营方式(1)家庭手工业①特点:家庭手工业是农业的副业,产品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很少进入市场。②影响:家庭手工业生产对于稳定小农经济起到一定作用,但妨碍了市场发育。(2)官营手工业①概况: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管理。②特点: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分工细密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局限:生产不计成本,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强制工匠服役。④调整:从征役制到雇募制。(3)私营手工业①兴起: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关系的变革,私营工商业蓬勃兴起。9②发展:明代中叶以后在制瓷等诸多行业中,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③变化:明中后期,孕育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计工受值”式的雇佣劳动关系。理解三种手工业经营方式的地位古代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史料一 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①不贰市、不移官。——《礼记·王制》史料二 大约公元前 5000 年,印度河流域开始了棉花种植。棉花种植技术传入中国后,自汉至唐,只②在今新疆、西南部分地区有零星种植,南宋末,长江流域植棉渐广。元初③“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 。黄道婆在松江④传授学自南海的技术,改良织机,使这里迅速成为棉纺织中心, “松江棉布,衣被天下” 。元明时,⑤各种农书都积极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棉花种植迅速发展并超过桑麻,棉花成为我国纺织业的主要原料。——白寿彝《中国通史》[学会读史]史料一指出了官营手工业的组成与管理特点。其中①说明了官府严格控制官营手工业。史料二从不同角度概括了棉纺织业进步的原因,其中②③④⑤分别从棉花种植范围、国家政策、纺织技术、农书推广四个方面概括了我国棉花种植业的发展。[学会用史](1)史料一反映出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提示】 官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2)“松江棉布,衣被天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南方经济的特点。这能否说明当时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为什么?【提示】 不能说明。原因:尽管工商业相对发达,但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明时期棉花成为中国纺织业主要原料的原10因。【提示】 棉花种植面积扩大;棉纺织技术的改进与推广;国家政策的推动;农书的推广。思维拓展 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方式的特点经营方式 管理方式 产品及流通方式 劳动力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私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分出售农民自身4.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赡(人名)初造墨,遇异人传和胶法。……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 ”这表明当时民间手工业( )A.开始超越了官营手工业B.手工技术传承具有封闭性C.在官府压制下艰难发展D.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解析】 从“赡死,婿董仲渊因其法而加胶,墨尤坚致,恨其即死,流传不多也”可知其体现了民间手工技术不外传的特点,故 B 项正确;A、C、D 三项虽在不同朝代都有体现,但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 B5. “乡村纺织,尤尚精敏,农暇之时,所出布匹,日以万计。以织助耕,女红有力焉。”材料主要表明( )A.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B.自然经济受到了明显冲击C.重农抑商的观念有所淡化D.社会生产中出现雇佣关系【解析】 依据材料“乡村纺织” “以织助耕” “所出布匹” “日以万计”可知,家庭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故 A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自然经济的衰落,而且是以织助耕,不能体现自然经济受到明显冲击,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商业和农业关系的叙述,故 C 项错误;虽然布匹产量较大,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 D 项错误。11【答案】 A6.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有官营、私营、工场手工业三种基本形态 ②官营手工业对商品经济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③明清时期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④从唐代起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 古代中国手工业包括官营、私营以及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故①错误;官营手工业由于产品不进入市场,缺乏竞争,因此生产效率低下,阻碍手工业进步和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故②正确;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是在明朝中期以后,故③正确;唐朝瓷器具有“南青北白”的特点,成为中华文明新的象征,故④正确,C 项符合题意。【答案】 C近年新课标全国卷命题考查情况分析考纲 近年全国卷已考试题 情境创设 相关考点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的描述小农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7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经济发展与科举制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41汉唐地方区划变迁江南经济;经济重心南移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25宋代“不抑兼并” 土地兼并2012·新课标全国卷·24汉代对豪强“田宅逾制”的监察土地兼并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手工业的发展2010·新课标全国卷·40江南手工业发展 手工业发展主题一 “昼出耕田夜绩麻”的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主题立意]12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为主要形式的小农经济形成。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形成并日益成熟,也推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思想和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高考对古代中国农业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上,如精耕细作、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脆弱性、受制于自然条件等,此外还考查了古代统治者的农本思想和土地兼并问题。如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4 考查了小农经济这一考点;另外,经济重心南移也是近几年高考重点命题区域,如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26、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27、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41 均考查了江南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问题。[知识交汇]1.我国古代农业起源早,耕作技术先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有哪些?【提示】 (1)政治环境: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2)统治阶级:鼓励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改良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3)人民群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在古代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古代农业有哪些基本特点?【提示】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以家庭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3.黄河流域是我国最早的经济中心,魏晋南北朝时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在南宋至元朝,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到明清时期南方经济中心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并在江南的一些地方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有何特点?产生了哪些影响?13【提示】 (1)原因: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特点:经济重心的南移伴随着北方人民的南迁。南移趋势往往在封建割据、战乱时较为突出。政治中心的南移对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一定的影响。(3)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推动了南方沿海沿江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有了很大的改善,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后的元明清时期,南方工商业城市增多,商品经济发达,一直到现在都受益匪浅。北方人口的南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而经济重心的南移又反过来吸引了北方人口的南迁。经济重心的南移,也促进了南方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导致南方某些地区的过度开发,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跟踪训练]1. 《墨子·鲁问篇》记载:“鲁之南鄙人有吴虑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 ”从这一史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B.自耕农经济在当时已经出现C. “礼崩乐坏”的现象向社会下层转移D.生产关系的变革是自下而上的【解析】 管仲和商鞅的改革承认了土地的私有,但材料与土地私有制确立无关,故A 项错误。题干材料意思是:鲁国南边村野之地,有个叫吴虑的人,冬天做陶夏天耕田,逍遥自在好比古代的舜。由此可见,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已经出现,故 B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礼崩乐坏” ,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生产关系的变革,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4·重庆高考)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从材料中“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可知,此时我国经济重心仍然在北方,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故 A、C、D 三项错误;从材料中“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14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可知 B 项正确。【答案】 B主题二 享誉世界的“名片”——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主题立意]中国古代手工业存在三种经营方式,其中官营手工业对提高工艺技术起过重要作用,但官僚衙门式的管理遗害深远;私营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转变,至明朝中后期,在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中国古代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其中青铜器、丝绸、瓷器是古代中华文明享誉世界的三张“名片” 。高考对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考查,主要包括其经营方式、发展特点;冶铁业、制瓷业和棉纺织业等生产部门的成就;不同时期手工业产品的特色等。考查时一般将其与农业、商业综合考查,要求认识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知识交汇]1.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但在明朝中期以前发展艰难,导致其艰难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不大。(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强烈冲击。(3)政策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2.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的成就,但在生产领域没有出现技术革命,为什么?【提示】 (1)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基础。(2)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不能向社会推广,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技术传承的封闭性,使技术难以交流提高。(3)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4)统治者:对私营手工业的发展往往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3.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享誉世界,官营手工业的发达和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构成了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提示】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且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15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4)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方式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私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的变化。(7)明中叶后私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跟踪训练]3.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特别是我国的古代陶瓷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关注和研究中国古代陶瓷历史文化是当前挖掘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据《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 ”这个记载表明( )A.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B.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C.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生产D.政府对官窑的工艺水平要求日益提高【解析】 题中材料并未体现“官窑瓷器明朝时大量投放市场” ,故 A 项错误;“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体现了官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官府控制了全国的民窑生产” ,故 C 项错误;“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继而复增八万”只是表明政府对官窑的数量有要求,并未谈到质的要求,故 D 项错误。【答案】 B4.后晋天福二年(937 年)的诏令中明文规定, “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 。这表明( )A.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十分发达B.官营手工业与市场发生联系C.铜镜是百姓最重要的必需品D.中外之间贸易交流非常频繁【解析】 由“官铸造” “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可知,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也可拿到市场上去买卖,说明官营手工业与市场发生了联系,故 B 项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答案】 B[展答题模板]16说明型非选择题解答技巧说明型非选择题是 2013 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出现的新题型,它发展了原来 solo 评分标准下的论述题,这是全国高考试题的一个亮点,也体现了新课标全国卷的某种引领作用。该题型背景材料短少,但蕴含信息丰富,考生的阅读量小,但思维含量大,可以更充分的考查运用历史学科学逻辑思维和学科语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深刻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成果和精神。和小论述题相比,此类题目难度有所降低,更接近于教材和客观标准,也更易于操作和解答。它整体考查的是调用知识和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而不是空泛的谈论。具体解题步骤如下:(1)第一步:明主旨。通过认真分析题设,找出答题的主旨和切入口,这是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如果答题的方向错误,后期答案的组织都将是无效的。(2)第二步:列提纲。根据答题方向,观察题目背景,粗列出提纲,这是答案雏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尽量使所列提纲精炼、科学紧密扣合材料信息。(3)第三步:调知识。紧紧围绕答案方向和角度,调用所学知识,条目化列举,这是答案雏形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包含很多得分点,应该重视。这个提纲列举时,尽量不和第二步的提纲重复,而是使二者形成最终的互补关系。(4)第四步:列要点。这是答案最终落实到答题卷上的一步,一定要综合第三步和第四步的答案。组织答案要条目化、精炼化、科学化、清晰化。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宁多勿少” 。[示经典例题]【例】 (2013·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图一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二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比较图一、图二,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点拨】 17【答案】 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练全国考题——引领]1.(2015·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分析问题。战国时期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生产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家的基本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在有限的土地上,农民会努力改进耕作技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农业收益的增加,会进一步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 A 项正确。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是农业收益增加的原因之一,故排除 C 项。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B 项说法错误,排除。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大土地所有者通过多种形式尤其是土地兼并,来不断扩大地产,故排除 D 项。【答案】 A2.(2015·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18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 项符合题意;A、D 两项是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影响,故排除;土地集中加剧是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结果,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关联不大,故排除 B 项。【答案】 C3.(2015·全国卷Ⅰ)下面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唐 宋 明 清河南 15 16 2 1江苏 7 8 17 49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由表格数据分析,在唐宋时期的科举考试中,河南的状元人数多于江苏。而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的状元人数远超河南。河南地处北方的中原地区,在唐宋时期经济发达,江苏地处江南,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兴盛,故选 B 项。【答案】 B4.(2013·全国卷Ⅱ)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 。据此可知宋代( )A.中央集权弱化 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 D.自耕小农衰退【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悉与宋代有关的政治经济知识及理解“不抑兼并”及其产生的影响。宋初中央集权高度加强,A 项的说法不正确;由材料中的“不抑兼并”可知宋代土地兼并缓和的说法错误,C 项不正确;宋代土地兼并严重,使得租佃经营有较大的发展,大量失去土地的自耕农租种地主的土地,使得自耕小农衰退,也使得流民问题得到缓解,故 B 项的说法也不正确,应选 D 项。【答案】 D5.(2012·全国卷)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 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19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抓住“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 ,“田宅逾制”说明当时存在土地兼并现象,兼并土地的往往是地方豪强大族,因此政府通过抑制豪强来缓解土地兼并,故选 C 项;豪强大族只是汉代地方上的一股强大势力,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经济支柱是农业,排除 A 项;汉代豪强大族不仅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往往在政治上也拥有很大的权力,排除 B 项;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不仅有经济手段,还有政治手段、思想手段等,题干中“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就属于政治手段,排除 D 项。【答案】 C[练分省考题——借鉴]6.(2015·天津高考)“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由“高可三尺……盛种粒……一人执耧……种乃自下”可知,该农具为播种的工具,即耧车,故选 B 项。A 项体现的是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C 项是灌溉工具——翻车,D 项是曲辕犁,均不具备播种的功能,故排除。【答案】 B7.(2015·福建高考)《景德镇陶录》记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记载:“景德镇……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20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解析】 材料“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说明了陶玉将质量精良的瓷器带到关中,并以“假玉器”为名献给朝廷,这是手工业者提升产品知名度的常用做法,故选 D 项。宋景德年间才设景德镇,且景德镇成为“瓷都”是在唐朝之后,故A 项说法错误;材料没有反映 B、C 两项的内容,故排除。【答案】 D三大能力培养两大素养讲练课时强化练采集经济 种植业牛力曲辕犁 坎儿井 简单协作家庭 家庭手工业井田 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制赋税均田租佃租佃经营1第 6 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 12 讲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和农耕时代的手工业课时强化练 岳麓版(限时:40 分钟)A 组 跨越本科线1.(2016·包头一模)《荀子·富国篇》认为:“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夫天地之生万物也,固有余足以食人矣。 ”这反映出古代农民提高农业产量的主要方法是( )A.种植五谷 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 D.男耕女织【解析】 五谷是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农作物,与提高农业产量之间没有联系,故 A项错误;题干中“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可以体现出当时人们在土地上认真细致地耕作,符合精耕细作的含义,故 B 项正确;题干中并没有提到铁犁和牛耕,故 C项错误;男耕女织是古代中国农业生产形式的特点,与提高农业产量没有联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B2.(2016·大连高三双基测试)春秋时期随着农户分散经营的生产关系慢慢固定下来,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这一进步使得“民不肯尽力于公田” ,于是税制改革势在必行。促使这一时期税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A.维持国家财政 B.小农经济出现C.私田大量开垦 D.耕作技术提高【解析】 由西周那种“千耦其耘”的集体耕作场景逐步消失可知描述的是井田制的瓦解,土地私有的出现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私有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和铁犁牛耕的使用,故选 D 项。【答案】 D3.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以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 。这种做法(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解析】 宗法关系是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关系,材料中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使大家庭分解,没有体现血缘关系的变化,A 项错误;大家庭变为小家庭有利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严刑峻法,C 项错误;由“民有二男以上不分2异者,倍其赋”可知,按照法令分户的农民赋税负担不会增加,D 项错误。【答案】 B4.(2015·渭南一模)《左传·昭公四年》记载:桓公曰:“伍鄙(人民)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 ”材料中“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 )A.按照土地的多少和好坏而征税B.有利于调动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C.所有制形式的变更D.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解析】 A 项属于“相地而衰征”的内容,错误;B、D 两项是“相地而衰征”的影响,不符合题意;“相地而衰征”的实质是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推动了所有制形式的变更,C 项正确。【答案】 C5.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钱穆《国史大纲》)此田亩最有可能是(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解析】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该田制为均田制,均田制分配的前提是国家掌握大量的无主荒地,D 项正确。【答案】 D6.下面为唐江南九州户数表(单位:户),由此可知( )州名 苏州 鄂州 洪州 饶州 吉州 衡州 邵州 泉州汉州开元户数 68 093 19 19055 40414 06234 38113 51312 33030 754477元和户数 100 808 38 61891 12946 11641 02518 04718 00035 571889A.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B.江南经济得到一定开发C.北方人口大量南迁D.江南农业比工商业发达【解析】 从题干中唐朝的时间信息来判定,A 项“已经转移到南方”说法错误;从表格数据来看,反映了唐朝时期江南人口增长的历史现象,说明了江南经济得到一定开发,B 项正确;C 项无法从题干中反映出来;题干材料没有涉及农业与工商业的比较,排除 D 项。3【答案】 B7.某同学暑假到一博物馆参观,看到的下列文物,其中一定为赝品的是( )①夏朝的瓷器 ②商朝的青铜农具 ③唐朝的秘色瓷 ④北朝的青花瓷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解析】 东汉晚期瓷器才可能出现,故①错误;商朝的青铜农具和唐朝的秘色瓷是可能看到的,故②③正确;青花瓷在元朝才出现,故④错误,D 项符合题意。【答案】 D8.(2016·长春调研)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表明这一时期(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生产技术提高,商品经济发展C.官府控制民窑生产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了经济发展【解析】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之后,时间不符,故 A 项错误;宋代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数量和规模逐渐超过官窑,说明了此时商品经济的发展,故 B 项正确;材料中讲官府委托民窑生产瓷器而不是控制,故 C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及资本主义萌芽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故 D 项错误。【答案】 B9.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 20 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向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解析】 通过提炼材料关键信息,秦防金属腐蚀技术失传、元代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在清代终止,归纳其共性,均在于王朝更迭,导致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故 A 项正确;行业内部的保守封闭性,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有可能导致技术失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 B、C 两项错误;虽然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但中国古代的手工技术仍然在艰难中进步,故 D 项错误。【答案】 A10. 《福建史志》记载:南宋建安、瓯宁两县(今建瓯)共有进士 994 人,占全国进士总4数的 1/34,为全国之冠。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闽北书院教育兴盛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 D.建安雕版印刷发达【解析】 两宋时期,中国经济政治重心南移,文化中心随之转移到南方地区,南方地区人才汇聚,C 项正确;A、B、D 三项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答案】 CB 组 名校必刷题11.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解析】 手工工场存在雇佣关系,但材料没有体现雇佣关系,故 A 项错误;“桑植满田园,户户皆养蚕”说明农业生产在该地占重要地位,故 B 项错误;材料“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说明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故 C 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业、手工业状况,没有体现商业,故 D 项错误。【答案】 C12.史载,明中期江南某地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 。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这一变化反映出当地( )A.资本主义萌芽已高度发展B.工匠群体的斗争意识增强C.政府实行积极的抑商政策D.私营手工业发展规模扩大【解析】 材料只能说明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不能体现其发展水平,故 A 项错误;根据材料“清朝初年,衙门则对工匠‘倡众歇作,另投别户’之行为严加禁止”可知,清政府在制止罢工行为和另投别户的行为,说明出现了工匠的群体斗争,故 B 项正确;材料中政府在压制“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并没有抑商政策,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私营手工业的规模,只是强调出现雇佣关系以及政府对“倡众歇作,另投别户”的行为进行压制,故 D 项错误。【答案】 B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西汉高祖七年规定, “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西汉会要》卷 475东汉章帝元和二年下诏,除规定“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外,又“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 。——《东汉会要》卷 28唐太宗贞观元年正月发布《令有司劝勉庶人婚聘及时诏》 ,规定“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及妻丧达制之后,孀居服纪已除,并须申以媒媾,命其好合……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如其劝导乖方,失于配偶,准户减少,以阶殿失。 ”——《唐大诏令集》卷 110清康熙五十一年规定,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元年又逐步实行“摊丁入亩” ,取消了全部人头税。材料二 清朝前期人口变化与人均耕地情况表年度 公元 口数(口) 每口平均亩数顺治十二年 1655 年 14 033 900 27.63康熙五十年 1711 年 24 621 324 28.15雍正十二年 1734 年 27 355 462 32.54乾隆十八年 1753 年 102 750 000 6.89乾隆三十一年 1766 年 208 095 796 3.56——据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绘制材料三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的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乃粒·稻工》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蓄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太湖地区农业史稿》材料四 据谭其骧、邹逸麟的研究,秦汉时关中地区,由于黄土高原的大量开垦,黄河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平均为 5.7 次。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利用方式以畜牧业为主,因而河水决溢每百年平均只有 1.3 次。隋唐五代时期,土地利用方式是半农半牧,河水每百年决溢为 10.3 次。北宋至明清时期,黄土高原都大量开垦农耕,河水每百年的决溢次数增加到 375 次……——张子珩《论生态环境对古代中国人口分布的作用》(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统治者推行的人口政策。为保证这一政策的落实,又采取了哪些措施?结合中国古代文明形态,分析古代统治者采取这些政策措施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清代前期人口数量变化的特点。根据材料二、三、四,分析人口数量的变化导致的社会问题。【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可知当时统治者对产子者减免赋税和徭役,体6现出统治者的政策为鼓励人口增长;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民产子,复勿事二岁” “人有产子者,复勿算三岁”可以得出减免税收的政策,依据“今诸怀妊者,赐胎养谷人三斛,复其夫,勿算一岁”可以得出减免税制的政策,依据“刺史县令已下官人,若能使婚姻及时,鳏寡数少,户口增多,以进考第”可以得出将人口数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和鼓励婚嫁;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农业是我国基本经济形态,农业的发展水平低,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农民还是国家税收和兵役、徭役负担的主要承担者,所以统治者比较重视人口的增长。第(2)问依据材料中数字可以得出人口数量迅猛增加,结合图表可知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田亩数在不断减少,说明人地矛盾日渐突出,依据“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可以得出养牛成本提高,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依据材料四可以得出土地过度开垦使环境破坏,自然灾害不断。【答案】 (1)人口政策:鼓励人口增长。措施:调整税收政策;国家给予物质奖励;将人口数量作为官员政绩考核指标;鼓励婚嫁。原因:农业(耕)文明,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者的数量多少决定农业盛衰;人口的多少关系到赋税的征收、兵役和徭役的征发,是国家强盛与否的重要标志。(2)特点:人口增长迅速。社会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与耕地有限的矛盾越来越严重;养牛成本提高,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土地过度开垦,导致河水泛滥,破坏农业生产。14.制瓷业被称为“土与火的艺术” ,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奋、智慧和创造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材料二 万历时王世懋《二酉委谭摘录》说“天下窑器所聚,其民繁富,甲于一省” ,“万杵之声殷地,火光烛天,夜令人不能寝” ,因而他戏称之为“四时雷电镇” 。万历三十四年,萧近高说:“(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清代唐英在《陶冶图说》中也记载了当时的实况:“景德镇袤延仅十余里……以陶来四方商贩,民窑二三百座,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藉此食者甚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哪些特点?这能否说明中国经济结构发7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什么?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分析,可从历史悠久、器物种类繁多、工艺先进、 “远飘世界各地”几个方面回答,这些特征也是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特征。第二小问从手工业对农业、商业的影响角度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清时期制瓷业的特点,主要有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者占主导地位等;中国经济结构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较简单,由于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不能说明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答案】 (1)特征:历史悠久;工艺技术不断发展,产品精美;产品种类繁多;走向世界。影响:有利于商业和城市的繁荣;促进了中外经济交流。(2)景德镇制瓷业繁荣发达(或“景德镇是全国制瓷业中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产生;私营手工业者占据主导地位。不能。因为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