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尤溪七中20172018学年(下)“周学习清单”反馈测试高二历史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80.0分)1、据史书记载,太公吕尚被封于齐,征服了当地土著人“莱夷”。于是“太公修政,因其俗,简其礼”。周公长子伯禽受封于鲁,亦“变其俗、革其礼”。这表明分封制()A. 扩大了地方权力B. 推动了经济发展C. 强化了中央权力D. 促进了文化整合2、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A. 商鞅变法十分彻底B. 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 秦国重视招揽人才D. 贵族势力严重削弱3、唐中期以后,出现
2、退任宰相之职改做节度使仍享有宰相荣誉之衔或者更多由地方权势强大的节度使出任宰相的“使相”。下列关于“使相”的认识理解正确的是A. “使相”的出现反映了中央势力的衰退B. “使相”笼络了节度使,强化中央集权C. “使相”有利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D. 标志着唐中期以后中枢权力制衡加强4、宋初,“艺祖有天下,首置诸州通判,以朝官以上充,实使督察方镇”。北宋真宗以后,通判因“太平既久,其任稍削矣”。南宋时期,更是每况愈下,通判对知州“知享平分之乐,而不能为关决之助”。这说明宋朝通判A. 行政地位在逐渐降低B. 监察职能在逐渐减弱C. 兼具监察和行政功能D. 加强了宋朝中央集权5、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
3、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时,皇帝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外”“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 宦官与内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6、“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
4、调()A. 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B. 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 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 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7、著名史学家苏秉琦先生指出,中国农业起源具有“满天星斗”的特点,以下选项中,最能印证该观点的是A. 北京人遗址已发现采集和猎取食物的遗迹B. 湖南玉蟾岩,陕西半坡遗址、浙江河姆渡遗址等地都发现了原始农业的遗存C. 除了黍、粟、水稻外,起源于战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大豆等D. 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存在的大量稻谷的遗存8、盐铁论记载:“民大富,则不可以禄使也;大强,则不可以罚威也。非散聚均利者不齐。故人主积其食,守其用,制其有余,调其不足,禁溢羡,厄利涂(途)
5、,然后百姓可家给人足也。”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国家要调剂贫富以利治国B. 应认可民众拥有财产的权利C. 这时期百姓富足经济繁荣D. 主张平衡物价鼓励商业发展9、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 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 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D. 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10、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 由官府控制B. 不受官府的干预C. 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 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11、宋代官方设店宅务管理经营官房租赁事务。天禧元年,汴京店宅务辖下有公租屋两万多间,每间月租金1
6、70文。这一措施A. 反映了小农经济衰退B. 开启了城市化的进程C. 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12、下面的郡县增置表可以反映出 时期 郡县数 西汉 西晋 唐前期 苏南浙江 会稽郡北部31县 5郡57县 苏州等13州74县 江西 豫章郡18县 6郡58县 洪州等7州34县 福建 会稽郡南部1县 建安、晋安2郡14县 福州等5州28县 汉至唐前期东南三区的郡县增置A.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B. 政治重心不断东移C. 经济重心已经南移D. 郡县制度逐渐完善13、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董仲舒主张“限民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7、关于二者的思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者主张都具有代表了人民的利益B. 两者主张都有利于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C. 两者主张都抑制土地兼并D. 两者主张都得到统治者认同14、儒学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与创新的过程。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相同之处是()强调制度与秩序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重视道德与人伦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A. B. C. D. 15、朱子语类大全中认为:“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清朝康熙帝对朱子“最为尊崇,天下士子莫不奉为准绳”,一时朱子学大兴,学者遍及全国。这里的“朱子学”认为A.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B. 君主要用权术驾驭大臣震慑臣民C. 人性在于追
8、求自由和幸福D. “格物致知”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16、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A. 中央集权B. 腐败严重C. 高效清明D. 机构臃肿17、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博士和余秋雨都曾向往宋朝,宋朝能够吸引他们的原因主要包括()宽松的经济环境发达的工商业繁荣绚丽的文化君主专制的弱化。A. B. C. D. 18、二十四节气是古代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这一成就()A. 推动了古代天文学的发展B. 促进了男耕女织小农经济的形成C. 反映了较浓厚的迷信色彩
9、D. 体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实用性的特点19、下列是已经发现的甲骨文中的部分文字,其中直接描述分封制度的是()A. 四手共抬一物件B. 巡行以卫城安全C. 阡陌纵横之农田D. 执干戈以卫社稷20、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明末工商阶层急于改变自身的社会形象、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模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了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互动()A. 实现了工商业者自身的优雅化B. 改变了当时的阶级结构C. 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D. 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 地方行政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
10、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变革完善。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 (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材料二元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元行省制所体现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主辅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中央集权或单纯的地方分权。李治安元代行省制的特点与历史作用材料三从秦到清,地方行政制度的形态有过纷纭繁复的变化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域废置
11、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度沿革益损,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后世对秦始皇在地方行政制度方面的哪一做法“盛赞不已”?概括这一做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是什么?(8分)(2) 据材料二,说明元行省制与秦地方行政制度之间的关系及行省制“优”在何处。(4分)(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朝对我国地方行政制度的最大创举。(2分)(4)据材料三,你如何理解从秦朝到清朝地方行政制度“无根本性质的变动”?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演变中得到的基本认识。(6分)高二历史周测答案【答案】(每题4分,共20题)1. D2.
12、C3. A4. B5. B6. D7. B8. A9. C10. A11. D12. A13. B14. D15. D16. D17. A18. D19. D20. C21. (共20分)(1)8分做法:全面推行郡县制。影响: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制度为后世所沿用。混合体:郡国并行制。 (2)4分关系:行省制是郡县制的继承与发展(或较高级演化形态)。“优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3)2分创举:开创省制(设立行省)。(4)6分理解:始终维护中央集权。认识:地方行政制度的调整关乎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主要调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制度随社会发展需要而变化。(任答两点即可,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