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内容 一个数乘分数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乘法计算。2、通过操作,观察,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课前分析及准备本课时的数学内容是课本 P39-40 页的例 2,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八的 611 题。例 2 着重教学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法练习八第 1 题。的计算方法。教学方法及媒体运用知识的迁移。通过画图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和几分之几都用乘法计算。教学预设 教学生成2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你想不想继续往下学?在学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上节课的
2、内容。复习: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2 1 537 58 110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二、探究新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 教学例 2出示例 2 的图,然后出示条件:小芳做了 10 朵绸花,其中 是红花, 是绿花。12 25引导学生理解:“其中 ”是什么意思?12使学生明白是 10 朵中的 ,然后出示问题12(1) 红花有多少朵?引导学生看图理解:求红花有多少朵,就是求 10 朵的12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学生可能列式:102=5(朵)在此基础上指出:求 10 朵中的 是多少,还可以用乘法计算。12教师说明要求,
3、学生列式解答。在此基础上教学第(2)题,怎样解决(2)绿花有多少朵?可以先让学生在图中圈一圈,借助圈的过程理解求绿花有多少朵,就是把 103朵平均分成 5 份,求这样的 2 份是多少,引导学生用以前的方法解决。1052=4(朵)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求 10 朵的是多少也可以用 10 来计算。25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指出:计算 10 可以下约分252、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通过对上述两个问题的计算,你明白了什么?小组讨论: 10 朵的 ,也就是把 10 朵花平均分成 5 份,求这样的 2 份是多少。25计算 10 时要先约分,实际上也就是先用 105,求出 1 份是多少,在乘 225求出 2 份是多少
4、。引导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三、练习1、做练一练的第 1 题。先让学生根据题意涂色,然后列式解答。2、做练一练的第 2 题。通过填空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2、 做练习八第 6-11 题。四、总结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五、作业同步相关的题目4教学评价及反思思考这一节课,我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在复习了昨天的计算之后,我从以前学习的倍的知识入手.教师先出示几个简单问题:(1)小明有 3 张邮票,小红的邮票张数是小明的 5 倍,小红有多少张邮票?(2)王大伯的果园里有
5、桃树 20 棵,梨树的棵树是桃树的 3 倍,梨树有多少棵?引导学生列示。出示这样题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回忆出求一个数的几倍是用乘法计算的。为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打下铺垫。出示例题:妈妈买了 20 个枣子,小明吃了其中的,小明吃了多少个枣子?你会列示计算吗?学生列示很容易。第一个起来回答的学生是用乘法计算的,而且能一下子说出答案。可能是由于预习的缘故,我在这里特意问了一下:你知道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吗?学生支支吾吾说不出来,问其他学生,其他学生也回答不出来。我在自己思考,如果让我回答这个问题,我该怎样回答?是否我不应该问这个问题或问题不应该这么说?或者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应该直接告诉学生?在学生没有回答出来的情况下,我只好让学生说出第二种方法,然后沟通两种方法之间的联系。在反思中,我觉得给学生的感性经验太少,直接一个例子就让学生来说,难度自然比较大,而应该让学生多一些例子再来总结,但这样又有一个问题:学生的乘法算式列出来了,这个时候还能只讲感觉不讲意义吗?这似乎又是矛盾的。在随后的练习中,我注意让学生回答出每个算式的意义,在学生列式的时候,强调的多一些,感觉学生理解的似乎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