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zip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课件学案打包6套苏教版.zip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转化与分散系学案 苏教版.doc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转化与分散系课件 苏教版.ppt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学案 苏教版.doc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课件 苏教版.ppt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学案 苏教版.doc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课件 苏教版.ppt
  • 全部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转化与分散系学案 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转化与分散系课件 苏教版.ppt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学案 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课件 苏教版.ppt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学案 苏教版.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二单元 物质的量 物质的聚集状态课件 苏教版.ppt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 物质的分类、转化与分散系[考试标准]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1.物质的分类方法 b b2.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等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b c3.胶体的本质特征和鉴别方法 a a4.同素异形体与同素异形现象 a b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 Error!― ― →组 成 (4)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5)元素、微粒及物质间的关系图2.同素异形体(1)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的形成有两种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 O2和 O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2)同素异形体之间的性质差异主要体现在物理性质上,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3.混合物和纯净物(1)纯净物:由同种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2)混合物:由几种不同的单质或化合物组成的物质。2题组一 元素存在形态的判断1.下列元素①Na ②Mg ③Al ④Cu ⑤C ⑥Si ⑦O⑧S ⑨N ⑩Cl ⑪H ⑫ He在自然界中,(1)只以化合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2)只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既以化合态存在又以游离态存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①②③⑥⑩⑪ (2)⑫ (3)④⑤⑦⑧⑨题组二 物质组成的判断2.下列各组物质能真实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是( )A.NO、C 2H5OH、HNO 3、I 2B.CaO、N 2、HCl、H 2OC.NH 3、H 2S、Si、COD.CO 2、SiO 2、CH 3COOH、H 2SO4答案 A解析 CaO 是离子化合物,不存在分子;而 Si和 SiO2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组成混合物的物质可能只有一种元素B.纯净物只由一种原子组成,而混合物由多种原子组成C.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一定为纯净物D.同位素单质混合在一起一般是纯净物答案 A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冰水混合物 B.铝热剂C.水玻璃 D.漂白粉答案 A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纯净物 混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和结构 无固定的组成和结构3有一定的熔、沸点 无一定的熔、沸点保持一种物质的性质 保持原有物质各自的性质常见混合物:①分散系(如溶液、胶体、浊液等);②高分子(如蛋白质、纤维素、聚合物、淀粉等);③常见特殊名称的混合物:石油、石油的各种馏分、煤、漂白粉、碱石灰、福尔马林、油脂、天然气、水煤气、铝热剂、氨水、氯水、王水等。注意 分子式为 C5H10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考点二 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的概述(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科学方法。(2)分类应依据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 “标准”不同,分类方法不相同。2.分类法常用的两种分类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1)交叉分类法的应用示例(2)树状分类法的应用示例请把下列物质的序号填写到下图的括号中①硫黄 ②次氯酸 ③NH 3·H2O ④铜 ⑤硫酸氢钠⑥NO 23.熟记常见无机化合物的分类Error!Error!41.下列物质中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的是( )A.HCl B.H 2SC.HF D.NO答案 D2.从组成和结构上,下列物质中与其他三种所属类别不同的是( )A.SO 2 B.NH 3C.CO 2 D.NaCl答案 D3.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选项 碱 酸 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Na2CO3 H2SO4 NaOH SO2 CO2B NaOH HCl NaCl Na2O NOC KOH HNO3 CaCO3 CaO Mn2O7D NaOH HCl CaF2 Na2O2 SO2答案 C解析 A 项,Na 2CO3属于盐,NaOH 属于碱,SO 2属于酸性氧化物;B 项,NO 属于不成盐氧化物;D 项,Na 2O2不是碱性氧化物。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 2O、HCOOH、Cu 2(OH)2CO3均含有氧元素,都是氧化物B.HClO、H 2SO4(浓)、HNO 3均具有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C.HF、CH 3COOH、CH 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酸D.HCOOH、H 2CO3、H 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答案 B5.在下表的空格中写出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物质的类别(填单质、氧化物、酸、碱或盐)。物质名称 硫酸 氢氧化钡 铁化学式 MgO FeCl3物质类别答案 (从上至下,从左至右)H 2SO4 酸 氧化镁 氧化物 Ba(OH) 2 碱 氯化铁 盐 Fe 单质明晰分类标准是对物质正确分类的关键5考点三 物质的性质与转化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应注意:升华、萃取、分液、蒸馏(分馏)、吸附、盐析、金属导电、焰色反应、电离等都归为物理变化;脱水、蛋白质变性、水解、同素异形体互变、电解、熔融盐导电、电解质溶液导电等都归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2.物质的性质与转化(1)某种元素形成的单质及化合物间转化关系氢化物→单质→氧化物——酸或碱→盐。(2)以“H 2S S SO2 SO3 H2SO4 Na2SO4”转化关系为例,写出各― ― →① ― ― →② ― ― →③ ― ― →④ ― ― →⑤ 步转化的化学方程式:①2H 2S+O 2 2S+2H 2O;= = = = =点 燃 ②S+O 2 SO2;= = = = =点 燃 6③2SO 2+O 2 2SO3;   催 化 剂 △④SO 3+H 2O===H2SO4;⑤H 2SO4+2NaOH= ==Na2SO4+2H 2O;或 H2SO4+Na 2CO3===Na2SO4+H 2O+CO 2↑。题组一 正确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臭氧变成氧气是物理变化B.将蓝色的硫酸铜晶体放入浓硫酸中发生物理变化C.冰变成水是物理变化D.通电发光是化学变化答案 C2.下列物质的使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明矾用作净水剂 B.液氢用作制冷剂C.氢氟酸刻蚀玻璃 D.生石灰作干燥剂答案 B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B.NH 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 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D.热的饱和 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答案 C题组二 物质转化的正确判断4.下列物质转化不能一步进行的是( )A.S→SO 2 B.CO 2→COC.SiO 2→H 2SiO3 D.NO 2→HNO 3答案 C5.已知 A是单质,E 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A、B、C、D、E 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则 A可能是( )A.Cl 2 B.C C.N 2 D.Si7答案 C解析 A 是单质,能和氢气反应,则 A是非金属单质,A 能被氧气氧化生成 C,C 能被氧化生成 D,则 A中元素在氧化物中是显不同价态的,E 有强酸性和强氧化性,则 A中元素是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A 项,氯气和氢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氯化氢和氧气不反应,错误;B 项,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CO 和 O2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 2和 H2O反应生成碳酸,但碳酸是弱酸,错误;C 项,N 2和 H2反应生成 NH3,NH 3和 O2反应生成 NO,N 2和 O2反应生成NO,NO 和 O2反应生成 NO2,NO 2和 H2O反应生成硝酸,HNO 3是强酸且是强氧化性酸,正确;D项,硅和氧气反应时,无论氧气是否过量都生成 SiO2,且 SiO2和 H2O不反应,硅酸是弱酸,错误。识记常见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三馏 蒸馏、分馏 干馏四色 焰色反应显色反应、颜色反应、指示剂变色反应五解 潮解 分解、电解、水解、裂解十一化熔化、汽化、液化、酸化氧化、风化、钝化、歧化、硝化、酯化、裂化特别提醒 煤的气化和液化是化学变化。考点四 分散系 胶体1.分散系(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体系。(2)分类①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②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状态82.三种分散系比较分散系 溶液 胶体 浊液分散质微粒直径大小 100_nm分散质微粒成分离子或小分子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巨大分子或离子集合体外观特征 均匀、透明均匀、透明或半透明不均匀、不透明稳定性稳定,静置无沉淀较稳定不稳定,静置有沉淀分散质能否透过滤纸能 能 不能分类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固溶胶、液溶胶、气溶胶悬浊液、乳浊液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等Fe(OH)3胶体等泥水等3.Fe(OH)3胶体的制备向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即制得 Fe(OH)3胶体,化学方程式为 FeCl3+3H 2O Fe(OH)3(胶体)+3HCl。= = = = =△ 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铁胶体中滴入稀硫酸,先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而后沉淀溶解B.在溶有 1 mol Fe(OH)3的胶体中,含有 NA个 Fe(OH)3胶粒C.溶液呈电中性,胶体带有电荷D.胶体的分散质可以通过过滤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答案 A2.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胶体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100 μm 之间的分散系B.明矾净水的原因是 Al3+ 水解生成 Al(OH)3胶体9C.溶液是混合物,胶体是纯净物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答案 B3.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①有尘埃的空气 ②稀硫酸 ③油水混合物 ④稀豆浆,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②④答案 C胶体知识“6”提醒1.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颗粒直径大小(1~100 nm)。2.胶体微粒一般是离子、分子或难溶物的聚集体,但有些高分子化合物,如淀粉、蛋白质,因其分子非常大,其相对分子质量通常为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千万,因此一个分子就是一个胶体微粒,它们的溶液是胶体。3.区分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最简便方法是利用丁达尔效应。4.胶体具有介稳性的主要原因是胶体粒子可以通过吸附而带有电荷,且同种胶体粒子的电性相同。5.在 Fe(OH)3胶体中,Fe(OH) 3胶体粒子的数目要远远小于原 FeCl3溶液中 Fe3+ 的数目。6.掌握净水剂及其作用原理胶体粒子的直径一般在 1~100 nm之间,它决定了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吸附能力很强,能在水中吸附悬浮固体或毒素形成沉淀,从而达到净化水的目的,这就是胶体净水的原理。能在水中自然形成胶体,并且对水质无明显副作用的物质有 KAl(SO4)2·12H2O、FeCl 3·6H2O等,这样的物质被称为净水剂,其形成胶体的化学原理是Al3+ 、Fe 3+ 发生水解反应生成 Al(OH)3胶体、Fe(OH) 3胶体。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胶体的性质](1)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发生丁达尔现象(×)(2015·安徽理综,9B)(2)浓氨水中滴加 FeCl3饱和溶液可制得 Fe(OH)3胶体(×)(2014·重庆理综,3A)10(3)用可见光束照射以区别溶液和胶体(√)(2014·福建理综,8D)(4)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2013·四川理综,2B)(5)H+ 、K + 、S 2- 、Br - 能在 Fe(OH)3胶体中大量共存(×)(2013·安徽理综,9C)[概念的判断与理解](6)SiO2既能和 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2015·安徽理综,9D)(7)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D)(8)SO2、SiO 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2013·四川理综,2A)(9)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2013·四川理综,2D)(10)石油是混合物,其分馏产品汽油为纯净物(×)(2012·山东理综,7D)(11)金属氧化物均为碱性氧化物(×)(2012·山东理综,7B)[物质的性质和用途](12)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2015·江苏,3D)(13)石油裂解、煤的干馏、玉米制醇、蛋白质的变性和纳米银粒子的聚集都是化学变化(×)(2015·浙江理综,7C)(14)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2014·大纲全国卷,6B)(15)NH4F水溶液中含有 HF,因此 NH4F溶液不能存放于玻璃试剂瓶中(√)(2014·天津理综,3B)(16)可燃冰主要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水合物晶体,因此可存在于海底(√)(2014·天津理综,3C)(17)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7B)(18)用 SO2漂白纸浆和草帽辫(√)(2013·广东理综,11A)11(19)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2013·广东理综,11B)(20)用 Na2S作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 Cu2+ 和 Hg2+ (√)(2013·广东理综,11D)(21)石英只能用于生产光导纤维(×)(2013·福建理综,6A)2.(2015·北京理综,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答案 C解析 A 项,火药在适当条件下自身迅速燃烧生成大量气体,此过程涉及化学变化;B 项,粮食酿酒经历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C 项,转轮排字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D 项,铁的冶炼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铁元素还原为铁单质的过程。3.(2015·重庆理综,1)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答案 D解析 A 项,用胆矾炼铜,即由 CuSO4·5H2O生成 Cu,铜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B 项,用铁矿石炼铁,即由 Fe2O3生成铁,铁元素被还原,有新物质生成,发生化学反应;C 项,陶瓷是以粘土为原料高温烧结而成,发生化学反应;D 项,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物质外形改变,不涉及化学反应。4.(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7)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水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答案 A解析 A 项,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冰箱中的异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正确;B项,油污属于酯类物质,可以在热碱水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醇和有机盐,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C 项,该过程利用的是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水果产生的乙烯,属于化学12变化,故不正确;D 项,硅胶起吸水作用,铁粉起还原剂作用,防止食物被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不正确。练出高分1.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答案 B解析 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同一种元素可能形成几种单质,故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 O2和 O3组成的混合物。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B.纯净物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答案 A解析 纯净物不一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例如 H2O,B 不正确;混合物不一定是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等,C 不正确;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 KClO3(盐),D 不正确。3.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 2、SiO 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共价化合物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答案 D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纯碱、烧碱均属于碱B.SiO 2、SO 2均属于酸性氧化物C.凡能电离出 H+ 的化合物均属于酸D.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答案 B5.关于胶体的性质与应用,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或工厂废气中的飘尘是利用胶体粒子的带电性而加以除去B.医学上的血液透析原理与胶体的渗析类似,透析膜与半透膜类似13C.从颜色上无法区别 FeCl3溶液和 Fe(OH)3胶体D.由于胶粒之间的排斥作用,胶粒不易聚集成大的颗粒,所以胶体的性质相对比较稳定答案 C解析 中和胶体粒子的电性能够使胶体聚沉,如净电除尘器吸附带电的飘尘,而使之聚沉除去,A 项正确;血液是一种胶体,利用透析的原理可以除去血液中的毒性物质,B 项正确;Fe(OH)3胶体呈红褐色,FeCl 3溶液呈棕黄色,因此可以从颜色上区分,C 项错误;由于同种电荷的静电排斥作用,胶体相对比较稳定,D 项正确。6.下列事实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是( )A.在豆浆里加入盐卤做豆腐B.在河流入海处易形成沙洲C.一束平行光线照射蛋白质溶液时,从侧面可以看到一束光亮的通路D.向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答案 D解析 A 选项是蛋白质胶体遇电解质凝聚;B 选项是土壤胶粒遇电解质(海水中)发生凝聚;C选项是蛋白质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 选项发生化学反应:Fe 3+ +3OH - ===Fe(OH)3↓,此时生成的 Fe(OH)3是沉淀,不属于胶体。7.以水为分散剂的分散系,按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溶液、胶体、浊液 B.浊液、胶体、溶液C.胶体、浊液、溶液 D.浊液、溶液、胶体答案 A解析 溶液是最稳定的分散系。胶体虽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如受热条件下,会产生聚沉。浊液中的分散质与分散剂互不相溶,而且分散质颗粒比较大,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8.近年我国大部分地区被雾霾笼罩,PM2.5 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μm 的细小颗粒物,也称可入肺颗粒物。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雾霾的形成与汽车的尾气排放有一定的关系B.微粒直径为 2.5 μm 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属于胶体C.实施绿化工程,可以有效地防治 PM2.5 污染D.PM2.5 比表面积大,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吸入体内影响健康答案 B解析 当分散质微粒直径在 10-9 ~10 -7 m之间时,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直径为 2.5 μm(2.5×10 -6 m)的细小颗粒物与空气形成的分散系不属于胶体,B 错误。9.下列有关变化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提取镁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14B.用侯氏制碱法制纯碱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用“地沟油”纯化生产“生物燃油”的过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激光法蒸发石墨得 C60发生的是化学变化答案 C解析 从海水中提取镁的过程是 Mg2+ →Mg(OH) 2→MgCl 2→Mg,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A 项正确;侯氏制碱法的过程是 NaCl→NaHCO 3→Na 2CO3,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B 项正确;“地沟油”纯化是分馏的过程,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 项错误;石墨与 C60的结构不同,在转化的过程中有旧化学键的断裂与新化学键的形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 项正确。10.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剩饭变馊 B.自行车生锈C.牛奶变酸 D.电灯发光答案 D解析 剩饭变馊、自行车生锈、牛奶变酸均发生了化学变化。11.下列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A.S→SO 3 B.C→H 2CO3C.Mg→C D.N 2→NO 2答案 C解析 2Mg+CO 2 2MgO+C。= = = = =点 燃 12.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单质 氧化物 酸或碱 盐― ― →+ O2 ― ― →+ H2O ― ― →+ NaOH A.硅 B.硫 C.铜 D.铁答案 B1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下列各项在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①电子总数 ②原子总数 ③质子总数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所含的总能量 ⑥物质的种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都不变 B.都变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答案 D解析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质子守恒、质量守恒判断,电子总数、原子总数、质子总数、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 D。14.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漂白粉、水银 ②电解质:明矾、冰醋酸、石膏、纯碱 ③同位素: 1 H+ 、 2H+ 、 3H+ ④同素异形体:C 60、C 80、金刚石、石墨 ⑤弱电解质:Fe(SCN)153、SO 2、NH 3、H 2OA.②④ B.②③④C.②④⑤ D.全部正确答案 A解析 水银即汞单质,不是混合物,①错误; 1H+ 、 2H+ 、 3H+ 是三种离子,而同位素所描述的对象是原子,③错误;SO 2、NH 3溶于水中生成 H2SO3和 NH3·H2O,这两种物质电离可以导电,因此 H2SO3和 NH3·H2O是电解质,而 SO2、NH 3是非电解质。故②④正确。15.纳米是长度单位,1 nm=10 -9 m,当物质的颗粒达到纳米级时,会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由铜制成“纳米铜”具有非常强的化学活性,在空气中可以燃烧。下列关于“纳米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纳米铜”比铜片的金属性强B. “纳米铜”比铜片更易失去电子C. “纳米铜”比铜片的氧化性强D. “纳米铜”的还原性与铜片相同答案 D解析 “纳米铜”只是物质的长度变小,但不影响其化学性质,故选 D。16. “分类”是化学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同类的物质往往具有一些共性。有 9种物质:①CuO、②Na 2O2、③CaCO 3、④HCl 溶液、⑤H 2O、⑥Si、⑦Fe、⑧CO 2、⑨NaOH 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酸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盐的是________。(2)上述物质中,常温下能两两反应并且生成盐和水,除①④外,还有一组为________。答案 (1)⑧ ⑨ ④ ③ (2)④⑨(或⑧⑨)解析 (1)根据元素和物质的分类知识,①CuO 属于碱性氧化物,②Na 2O2属于过氧化物,③CaCO 3属于盐,④HCl 溶液属于酸溶液,⑤H 2O属于氧化物,⑥Si 属于非金属单质,⑦Fe属于金属单质,⑧CO 2属于酸性氧化物,⑨NaOH 溶液属于碱溶液。(2)碱性氧化物可以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如①④;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可以生成盐和水,如④⑨;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如⑧⑨。17.丁达尔效应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最常用的方法。(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效应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的一处明显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16(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2)清晨 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雾是胶体,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解析 (1)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该图中的明显错误是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2)清晨树林中存在水雾,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效应,所以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清晨。18.已知 A是一种不溶于水、易溶于 CS2的固体,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及 H2O省略):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由 B和 C反应生成 A,由 F的浓溶液生成 C的化学方程式:B+C―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浓)―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 D和 F的稀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SO 2+2H 2S===3S↓+2H 2OCu+2H 2SO4(浓) CuSO4+SO 2↑+2H 2O= = = = =△ (2)FeS+2H + ===Fe2+ +H 2S↑171第三单元 溶液的配制与分析 [考试标准]知识条目 必考要求 加试要求1.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 b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b b3.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c c考点一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概念:表示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 B 的物质的量。2.表达式: cB= 。nBV3.单位:mol·L -1 (或 mol/L)。题组一 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及溶解度概念的理解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1 L 水中溶解 5.85 g NaCl 所形成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0.1 mol·L-1②将 25 g CuSO4·5H2O 晶体溶于 75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25%③将 40 g SO3溶于 60 g 水中所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40%④将 62 g Na2O 溶于水中,配成 1 L 溶液,所得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⑤ T ℃时 100 g 饱和食盐水中,含有 NaCl 的质量为 m g,则该温度时,NaCl 的溶解度是 m gA.①⑤ 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答案 D2.观察两个试剂瓶上的标签,回答下列问题。(1)“5%硫酸铜溶液”中的 5%是什么含义?答案 5%表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即 100 g 硫酸铜溶液中含有 5 g 硫酸铜溶质。(2)0.4 mol·L-1 NaCl 溶液中的 0.4 mol·L-1 表示的含义是什么?2答案 1 L 该 NaCl 溶液中所含 NaCl 的物质的量是 0.4 mol。(3)从上述两种溶液中分别取出 5 mL,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NaCl 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答案 5% 0.4 mol·L -1解析 溶液一旦配好,它的质量分数及浓度就不再改变;从中取出部分溶液,其质量分数及浓度也不变。题组二 根据 cB= 的计算nBV3.若 20 g 密度为 ρ g·cm-3 的 Ca(NO3)2溶液中含有 2 g Ca(NO3)2,则溶液中 NO 的物质- 3的量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ρ400 20ρC. mol·L-1 D. mol·L-150ρ41 25ρ41答案 C解析 Ca(NO 3)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NO 的物质的量浓2 g164 g·mol- 120 g1 000ρ g·L- 1 25ρ41 - 3度为 mol·L-1 。50ρ414.在标准状况下,将 V L A 气体(摩尔质量为 M g·mol-1 )溶于 0.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 g·cm-3 ,则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 )为( )A. B.VρMV+ 2 240 1 000Vρ MV+ 2 240C. D.1 000 VρM (MV+2 240)MV22.4 V+ 0.1 ρ答案 B解析 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mol,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M+100)g,则此溶液的物质V22.4 V22.4的量浓度为 mol÷[( ×M+100)g÷(1 000 ρ g·L-1 )]V22.4 V22.4= mol·L-1 。1 000Vρ MV+ 2 240题组三 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的换算5.在一定温度下,某饱和氢氧化钠溶液体积为 V mL,溶液密度为 d g·cm-3 ,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1 ,溶液中含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m g,该温度下 NaOH 的溶解度为 S。3(1)用 w 来表示该温度下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S)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 m、 V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 w、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 c、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w)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用 S、 d 表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c)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g (2) mol·L-1100w1- w 25mV(3)25dw mol·L-1 (4) %4cd(5) mol·L-125Sd100+ S解析 (1) S= ×100 g(溶解度定义);w1- w(2)c= = mol·L-1 ;m g40 g·mol- 1V×10- 3 L 25mV(3)c= =25 dw mol·L-1 ;1 000 mL·L- 1×d g·cm- 3×w40 g·mol- 1(4)w= ×100%= %;40 g·mol- 1×c mol·L- 11 000 mL·L- 1×d g·cm- 3 4cd(5)c= = mol·L-1 。S40 g·mol- 1 100+ S gd g·cm- 3 ×10- 3 L·mL- 1 25Sd100+ S题组四 电荷守恒法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中的应用6.把 500 mL 含有 BaCl2和 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 5 等份,取一份加入含 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则该混合溶液中钾离子浓度为( )A.0.1( b-2 a) mol·L-1B.10(2 a- b) mol·L-1C.10( b- a) mol·L-1D.10( b-2 a) mol·L-1答案 D解析 根据题意,500 mL 溶液分成 5 等份,每份为 100 mL。每份中 n(Ba2+ )= a mol, n(Cl- )= b mol,根据电荷守恒关系得 n(K+ )=( b-2 a)mol,则 c(K+ )= =10( b-2 a) mol·L-1 。 b- 2a mol0.1 L7.(2015·上饶模拟)把 V L 含有 MgSO4和 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 a mol 4NaOH 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 b mol 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浓度为( )A. mol·L-1 B. mol·L-1b- aV 2b- aVC. mol·L-1 D. mol·L-12 b- aV 2 2b- aV答案 D解析 注意题中混合液分成两等份,由 Mg2+ +2OH - ===Mg(OH)2↓、Ba 2+ +SO ===BaSO4↓2-4可知原溶液中 n(Mg2+ )= mol= a mol、 n(SO )=2 b mol,依据电荷守恒可知原溶液中2a2 2-4n(K+ )=2 n(SO )-2 n(Mg2+ )=2(2 b- a) mol。2-4题组五 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8.两种硫酸溶液,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1,密度为 ρ 1;另一种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c2,密度为 ρ 2,将它们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密度为 ρ 3,则混合后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题中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密度单位为 g·mL-1 )( )A. B. c1+ c2 ρ 3ρ 1+ ρ 2 c1+ c2ρ 1+ ρ 2C. D. c1+ c2 ρ 31 000 ρ 1+ ρ 2 1 000 c1+ c2 ρ 3ρ 1+ ρ 2思路点拨 (1)在进行有关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时,要充分应用溶质的物质的量、质量及溶液中的电荷守恒。(2)溶液稀释混合时,溶液的体积一般不可直接相加,应用溶液的总质量和密度来计算。答案 A解析 据混合后 n(H2SO4)= n1(H2SO4)+ n2(H2SO4),设取混合前两硫酸溶液的体积均为 V mL,则有c= = = ,应选答案 A。n H2SO4V 溶 液   c1V+ c2V ×10- 3ρ 1V+ ρ 2Vρ 3 ×10- 3  c1+ c2 ρ 3ρ 1+ ρ 29.用溶质质量分数为 98%的浓硫酸和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稀硫酸配制 500 g 溶质质量分数为 28%的硫酸,需要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质量分别为( )A.62.5 g 437.5 g B.71.4 g 428.6 gC.437.5 g 62.5 g D.428.6 g 71.4 g答案 A解析 设需要浓硫酸和稀硫酸的质量分别为 x、 y。由题意得Error!5解得:Error!1.有关概念理解的易错警示(1)c= 中的 V 是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也不是溶质和溶剂的体积之和。nV(2)将 CuSO4·5H2O 晶体溶于水,其溶质是 CuSO4;将 Na、Na 2O、Na 2O2溶于水,其溶质是NaOH;将 SO3溶于水,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H2SO4。(3)在溶解度的概念中, “100”指的是 100 g 溶剂(通常是 H2O),而不是溶液。2. cB= 计算的两个易错点nBV(1)气体溶于水,溶质是该气体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NH 3溶于水后主要溶质是 NH3·H2O,但以 NH3计算。(2)气体溶于水,溶液的体积不是溶剂的体积更不是气体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应根据 V=进行计算。m 气 体  + m 溶 剂 ρ3.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一般方法(1)由定义出发,运用守恒(溶质守恒、溶剂守恒等)及公式 c= 、质量分数nV= ×100%进行推理,注意密度的桥梁作用,不要死记公式。溶 质 的 质 量溶 液 的 质 量(2)在进行物质的量浓度、质量分数、溶解度三者之间的转换时,除利用上述方法外,我们还可以运用假设法,使问题简单化。例如:已知溶质的质量分数 w,溶液的密度为 ρ g·cm-3 ,溶质的摩尔质量为 M g·mol-1 ,求物质的量浓度 c。我们可以假设溶液为 1 L,所以溶液质量为(1×1 000×ρ )g,溶质的质量为(1×1 000×ρ ×w)g,溶质的物质的量为 mol,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求出该溶液的物质的量1 000ρ wM浓度 c= mol·L-1 。1 000ρ wM4.溶液稀释与混合的守恒思想(1)溶液稀释定律(守恒观点)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m1w1= m2w2。②溶质的物质的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 c1V1= c2V2。③溶液质量守恒, m(稀)= m(浓)+ m(水)(体积一般不守恒)。(2)同溶质不同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混合计算①混合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时, c1V1+ c2V2= c 混 ×(V1+ V2)。6②混合后溶液体积发生改变时, c1V1+ c2V2= c 混 V 混 ,其中 V 混 = 。m混ρ 混考点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主要仪器天平、药匙、量筒、玻璃棒、烧杯、容量瓶、胶头滴管。2.容量瓶的构造及使用(1)容量瓶上标有温度、规格和刻度线。常用规格有 50 mL、100 mL、250 mL、1 000 mL 等。(2)容量瓶在使用前要检查是否漏水,其操作顺序为装水盖塞→倒立→正立→玻璃塞旋转180°→倒立。3.配制过程以配制 100 mL 1.00 mol·L-1 NaCl 溶液为例。(1)计算:需 NaCl 固体的质量为 5.9 g。(2)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 NaCl 固体。(3)溶解:将称量好的 NaCl 固体放入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溶解。(4)移液:待烧杯中的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玻璃棒引流将溶液注入 100 mL 容量瓶。(5)洗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内壁和玻璃棒 2~3 次,洗涤液全部注入容量瓶。轻轻摇动容量瓶,使溶液混合均匀。(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距瓶颈刻度线 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7)摇匀:盖好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配制流程如下图所示:7题组一 基本仪器的使用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都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中,均应放在两张相同的纸片上B.为了配制方便,可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或量筒)中进行溶解(或稀释)C.若量取 7.2 mL 溶液,应选用 50 mL 量筒D.称量 5.9 g NaCl 固体,若不慎将药品和砝码颠倒位置,则实际称量的 NaCl 质量为 4.1 g答案 D2.下列关于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容量瓶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专用仪器 ②使用前要先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液 ③容量瓶可以用来加热 ④不能用容量瓶贮存配制好的溶液 ⑤一定要用 500 mL 容量瓶配制 250 mL 溶液A.①③ B.①②④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答案 B题组二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3.有下列化学仪器:①托盘天平 ②玻璃棒 ③药匙④烧杯 ⑤量筒 ⑥容量瓶 ⑦胶头滴管 ⑧细口试剂瓶 ⑨标签纸(1)现需要配制 500 mL 1 mol·L-1 硫酸溶液,需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cm-3的浓硫酸______mL。(2)从上述仪器中选出实验仪器(按实验使用的先后顺序填写)__________________。(3)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27.2 (2)⑤⑦④②⑥⑧⑨ (3)玻璃棒的末端位于容量瓶刻度线以下并靠在容量瓶颈内壁上(注意:不要让玻璃棒其他部位触及容量瓶口),然后将烧杯中的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注入容量瓶中解析 (1)设需用质量分数为 98%、密度为 1.84 g·cm-3 的浓硫酸的体积为 V。 V×1.84 g·cm-3 ×98%=0.5 L×1 mol·L -1 ×98 g·mol-1 , V≈27.2 mL。(2)配制顺序:计算→量取→稀释→移液→定容,因此使用仪器的顺序为⑤⑦④②⑥⑧⑨。题组三 误差分析“10”例4.用“偏大” 、 “偏小”或“无影响”填空。(1)配制 450 mL 0.1 mol·L-1 的 NaOH 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 1.8 g________。(2)配制 500 mL 0.1 mol·L-1 的硫酸铜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胆矾 8.0 g________。(3)配制 NaOH 溶液时,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张质量相等的纸片,其他操作均正确________。8(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NaOH 溶液,需称量溶质 4.4 g,称量时物码放置颠倒________。(5)用量筒量取浓硫酸时,仰视读数________。(6)配制 NaOH 溶液时,将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入小烧杯中溶解,未经冷却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________。(7)定容时,加水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取多余的液体至刻度线________。(8)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下降,继续加水至刻度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定容时仰视刻度线________。(10)定容摇匀后少量溶液外流________。答案 (1)偏小 (2)偏小 (3)偏小 (4)偏小(5)偏大 (6)偏大 (7)偏小 (8)偏小 (9)偏小 (10)无影响1.质量百分比浓度、体积比浓度的配制(1)配制 100 g 10%的 NaCl 溶液。用托盘天平称取 10 g NaCl 固体,放入 100 mL 的烧杯中,再用 100 mL 量筒量取 90 mL 的水注入烧杯中,然后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2)用浓硫酸配制 1∶4 的稀硫酸 50 mL。用 50 mL 的量筒量取 40 mL 的水注入到 100 mL 的烧杯中,再用 10 mL 的量筒量取 10.0 mL 浓硫酸,然后沿烧杯内壁缓缓注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2.误差分析的理论依据根据 cB= 可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误差都是由溶质的物质的量 nB和溶液的体nBV积 V 引起的。误差分析时,关键要看溶液配制过程中引起了 nB和 V 怎样的变化。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 nB比理论值小,或 V 比理论值大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若 nB比理论值大,或 V 比理论值小时,都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大。3.仰视、俯视的分析结果:仰视时,容器内液面高于刻度线;俯视时,容器内液面低于刻度线。91.正误判断,正确的划“√” ,错误的划“×” 。(1) 配制 0.10 mol·L-1 的 NaOH 溶液( )(2015·安徽理综,8A)(2)称取 2.0 g NaOH 固体,可以先在托盘上各放 1 张滤纸,然后在右盘上添加 2 g 砝码,左盘上添加 NaOH 固体( )(2015·福建理综,8A)(3) ( )(2015·四川理综,3A)(4) ( )(2015·重庆理综,4B)(5)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2015·浙江理综,8D)(6)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12D)(7)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会使溶液浓度偏高( )(2014·大纲全国卷,6C)10(8) 配制溶液 ( )(2014·山东理综,10A)(9)因为 KNO3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重结晶法除去 KNO3中混有的 NaCl( )(2014·广东理综,9A)(10)因为 Ca(OH)2能制成澄清石灰水,所以可配制 2.0 mol·L-1 的 Ca(OH)2溶液( )(2014·广东理综,9D)(11)配制 0.100 0 mol·L-1 氯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2013·福建理综,10C)(12)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2013·天津理综,4B)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2015·山东理综,31(1)]实验室用 37%的盐酸配制 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a.烧杯 b.容量瓶 c.玻璃棒 d.滴定管答案 ac3.[2015·江苏,18(3)]如图可以看出,从 MnSO4和 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 MnSO4·H2O 晶体,需控制的结晶温度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高于 60 ℃解析 由图可知,要从 MnSO4和 MgSO4混合溶液中结晶出 MnSO4·H2O 晶体,温度应大于 60 ℃,其原因是此时 MgSO4·6H2O 的溶解度大于 MnSO4·H2O 的溶解度,有利于 MnSO4·H2O 晶体析出,MgSO 4·6H2O 晶体不易析出。练出高分1.下列关于 0.1 mol·L-1 Na2CO3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11A.该溶液中含有 Na2CO3的质量为 10.6 gB.1 L 该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2 mol·L-1C.从 1 L 该溶液中取出 100 mL,则取出溶液中 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1 mol·L-1D.取该溶液 10 mL,加水稀释至 100 mL 后所得溶液中 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01 mol·L-1答案 A解析 题中没有给出溶液的体积,故不可能求出溶质的质量,A 项错误; c(Na+ )与溶液的体积没有关系, c(Na+ )=2 c(Na2CO3)=0.2 mol·L-1 ,B 项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从 1 L 该溶液中取出 100 mL, c(Na2CO3)不变,仍为 0.1 mol·L-1 ,C 项正确;溶液进行稀释时,根据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c1V1= c2V2,可以求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为 0.01 mol·L-1 ,D 项正确。2.(2015·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是 1 mol·L-1 的是( )A.10 g NaOH 固体溶解在水中配成 250 mL 溶液B.将 80 g SO3溶于水并配成 1 L 的溶液C.将 0.5 mol·L-1 的 NaNO3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的溶液D.标况下,将 22.4 L 氯化氢气体溶于水配成 1 L 溶液答案 C解析 A 项, c(NaOH)= =1 mol·L-1 ;B 项, c(H2SO4)= =1 10 g40 g·mol- 10.25 L80 g80 g·mol- 11 Lmol·L-1 ;C 项,蒸发掉 50 g 水后,溶液的体积并不是 50 mL,NaNO 3的浓度也不是 1 mol·L-1 ;D 项, c(HCl)= =1 mol·L -1 。22.4 L22.4 L·mol- 11 L3.0.5 L 某浓度的 NaCl 溶液中含有 0.5 mol Na+ 。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 Na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B.该溶液中含有 58.5 g NaClC.配制 100 mL 该溶液需用 5.85 g NaClD.量取 100 mL 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 Na+ 的物质的量为 0.1 mol答案 B解析 由 c= = =1 mol·L-1 ,A 项正确;由 m= nM=0.5 mol×58.5 nV 0.5 mol0.5 Lg·mol-1 =29.25 g,B 项错误; 500 mL NaCl 溶液含有 0.5 mol Na+ ,100 mL 该溶液含有0.1 mol Na+ ,即含有 0.1 mol NaCl,其质量为 5.85 g,C、D 项均正确。124.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对 0.3 mol·L-1 K2S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1 L 溶液中含有 0.3NA个 K+B.1 L 溶液中含有 K+ 和 SO 的总数为 0.9NA2-4C.2 L 溶液中 K+ 的浓度为 1.2 mol·L-1D.将 0.3 mol 硫酸钾溶于 1 L 水中,所得硫酸钾溶液的浓度为 0.3 mol·L-1答案 B解析 0.3 mol·L-1 K2SO4溶液中, c(K+ )=0.6 mol·L-1 , c(SO )=0.3 mol·L-1 ,则 1 2-4L 溶液中含 K+ 的数目为 0.6NA,K + 和 SO 的总数为 0.9NA,A 项错误,B 项正确;物质的量2-4浓度表示的是 1 L 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受溶液体积大小的影响,2 L 0.3 mol·L-1 K2SO4溶液中 K+ 的浓度为 0.6 mol·L-1 ,C 项错误;物质的量浓度中的体积指的是溶液体积而不是溶剂的体积,D 项错误。5.下列溶液中 N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与 500 mL 0.4 mol·L-1 KNO3溶液中 NO 的物质的量- 3 - 3浓度相等的是( )A.50 mL 4 mol·L -1 的 KNO3溶液B.1 L 0.2 mol·L -1 的 KNO3溶液C.100 mL 0.2 mol·L -1 的 Ba(NO3)2溶液D.500 mL 0.4 mol·L -1 的 Ba(NO3)2溶液答案 C解析 0.4 mol·L-1 KNO3溶液中 N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1 ,A、B、C、D 中 NO- 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4 mol·L-1 、0.2 mol·L-1 、0.4 mol·L-1 、0.8 mol·L-1 ,故- 3选 C。6.将标准状况下的 a L HCl(g)溶于 1 000 g 水中,得到的盐酸密度为 b g·cm-3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mol·L-1a22.4B. mol·L-1ab22 400C. mol·L-1ab22 400+ 36.5aD. mol·L-11 000ab22 400+ 36.5a答案 D解析 溶液的体积:V= ×10-3 L·mL-1 , n(HCl)=a L22.4 L·mol- 1×36.5 g·mol- 1+ 1 000 gb g·cm- 313,则 c(HCl)= = mol·L-1 。a L22.4 L·mol- 1 n HClV 1 000ab22 400+ 36.5a7.某溶液中含有 0.2 mol·L-1 NH 、0.25 mol·L-1 Fe2+ 、0.4 mol·L-1 Cl- 及一定量的+ 4SO ,则 SO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4 2-4A.0.1 mol·L -1 B.0.3 mol·L -1C.0.5 mol·L -1 D.0.15 mol·L -1答案 D解析 根据电荷守恒得, c(NH )+2 c(Fe2+ )= c(Cl- )+2 c(SO ), c(SO )= ×[c(NH+ 4 2-4 2-412)+2 c(Fe2+ )- c(Cl- )]= ×(0.2 mol·L-1 +2×0.25 mol·L-1 -0.4 mol·L-1 )=0.15 + 412mol·L-1 。8.有 Al2(SO4)3和 Na2SO4的混合溶液 V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氨水,使 Al3+ 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BaCl2溶液,使 SO 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a mol NH3·H2O、 b mol 2-4BaCl2。据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c(Na+ )(mol·L-1 )为( )A.(4 b-2 a)/V B.(2 b-2 a)/VC.(2 b- a)/V D.( b-2 a)/V答案 A解析 根据题意 Al3+ 的物质的量为 mol,SO 的物质的量为 b mol,因 Na2SO4和 Al2(SO4)3a3 2-4的混合溶液不显电性,设每份混合溶液中 Na+ 的物质的量为 x mol,则根据电荷守恒可知,×3+ x×1= b×2, x=2 b- a,原混合溶液中的 c(Na+ )=(4 b-2 a)/V mol·L-1 。a39.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配得的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B.将溶液从烧杯转移到容量瓶中后没有洗涤烧杯C.定容时俯视液面D.定容时倒转容量瓶几次,发现凹液面最低点低于刻度线,再补几滴水到刻度线答案 C解析 A 项,溶液配制需加水定容,容量瓶中有少量的蒸馏水,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B项,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溶质的质量减少,浓度偏低;C 项,定容时俯视液面,使所配溶液体积偏小,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高;D 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继续滴加蒸馏水,相当于给溶液稀释,使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10.(2015·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联考)某学生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结果所配溶液的浓度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A.所用氢氧化钠已经潮解14B.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C.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D.用带游码的托盘天平称 2.4 g NaOH 时误用了“左码右物”方法答案 B解析 A 项,所用 NaOH 已经潮解,实际称量的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B 项,向容量瓶中加水未到刻度线时溶液的体积偏小,溶液的浓度偏大,正确;C 项,有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残留在烧杯里,造成了溶质的损耗,溶液浓度偏低,错误;D 项,称量时误用“左码右物” ,若不使用游码,对称取的氢氧化钠的质量无影响,对所配溶液浓度无影响;若使用游码,实际称取氢氧化钠的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错误。11.下列操作中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的是( )A.在烧杯中稀释浓硫酸后,立即转移到容量瓶中去B.在转移溶液的过程中,不慎有少量液体洒在容量瓶外,可忽略不计继续进行操作C.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以下 1~2 cm 时,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D.用胶头滴管加水后,发现凹液面超过了刻度线,赶紧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溶液吸出答案 C12.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 )A.1 L H 2SO4溶液中含 98 g H2SO4B.0.5 L 含 49 g H2SO4的溶液C.98 g H 2SO4溶于水配成 2 L 溶液D.0.1 L 含 24.5 g H2SO4的溶液答案 D解析 A 中 c(H2SO4)=1 mol·L-1 ;B 中 c(H2SO4)=(49 g÷98 g·mol-1 )/0.5 L=1 mol·L-1 ;C 中 c(H2SO4)=(98 g÷98 g·mol-1 )/2 L=0.5 mol·L-1 ;D 中 c(H2SO4)=(24.5 g÷98 g·mol -1 )/0.1 L=2.5 mol·L -1 。所以浓度最大的是选项 D。13.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 L 0.6 mol·L -1 的食盐水中含氯化钠 0.6 molB.0.5 mol 碳酸钠溶于水配成 0.5 L 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5 mol·L-1C.标准状况下,44.8 L 氯化氢气体溶于 1 L 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1D.20 g 氢氧化钠溶于水配成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的溶液,可得溶液 1 L答案 A14.有 BaCl2和 NaCl 的混合溶液 ω L,将它均分成两份。一份滴加稀硫酸,使 Ba2+ 完全沉淀;另一份滴加 AgNO3 溶液,使 Cl- 完全沉淀。反应中消耗 a mol H2SO4、 b mol AgNO3。据15此得知原混合溶液中的 c(Na+ )为( )A.(2 b-4 a)/ω B.( b- a)/ωC.(2 b-2 a)/ω D.( b-2 a)/ω答案 A解析 消耗 b mol AgNO3说明含有 b mol 氯离子,消耗 a mol H2SO4说明含有 a mol 钡离子,因为是一半溶液,所以原溶液中含有 2b mol 氯离子,含有 2a mol 钡离子,根据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守恒知,溶液中含有(2 b-4 a)mol 钠离子,所以其浓度是(2 b-4 a)/ω ,故选 A。15.在 200 mL 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 1.5NA个硫酸根离子(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同时含有 NA个金属阳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 -1 B.2.5 mol·L -1C.5 mol·L -1 D.2 mol·L -1答案 B解析 硫酸根离子和金属阳离子个数之比是 3∶2,根据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相等可知,设金属阳离子带 x 个正电荷,则 2×x=3×2,解得 x=3,所以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是 0.5 mol,因此其浓度是 0.5 mol÷0.2 L=2.5 mol·L -1 ,所以正确的答案选 B。16.实验室欲配制 100 mL 0.5 mol·L-1 的 NaOH 溶液,有以下操作步骤:①称量好的 NaOH 固体放在小烧杯中加适量的蒸馏水溶解,并冷却至室温;②将溶解冷却后的溶液小心地转移入容量瓶中;③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距刻度线 1~2 cm 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相切;④将容量瓶瓶塞塞紧,充分摇匀;⑤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 次,每次的洗涤液都小心转移入容量瓶,并轻轻摇匀。请回答下列问题:(1)需要称取 NaOH 固体的质量为________。(2)配制 NaOH 溶液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序号)。(3)下列操作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B.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溶液洒落在容量瓶外C.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答案 (1)2.0 g (2)①②⑤③④ (3)A解析 (1)需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m(NaOH)=0.1 L×0.5 mol·L -1 ×40 g·mol-1 =2.0 g。(2)操16作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所以操作顺序为①②⑤③④。(3)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高;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有溶液洒落在容量瓶外,转移到容量瓶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向容量瓶中滴加蒸馏水时,不慎超过了刻度线,使溶液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17.已知某“84 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该“84 消毒液”通常稀释 100 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84 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__ mol·L -1 。84 消毒液有效成分 NaClO规格 1 000 mL质量分数 25%密度 1.19 g·cm -3(2)某同学取 100 mL 该“84 消毒液” ,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 c(Na+ )=________ mol·L -1 。(3)该同学参阅该“84 消毒液”的配方,欲用 NaClO 固体配制 480 mL 含 NaClO 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称量 NaClO 固体的质量为 143.0 g答案 (1)4.0 (2)0.04 (3)C解析 (1)由 c= 得, c(NaClO)1 000ρ wM= mol·L-1 ≈4.0 mol·L -1 。1 000×1.19×25%74.5(2)稀释前后溶液中 NaClO 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有:100 mL×10-3 L·mL-1 ×4.0 mol·L-1 =100 mL×100×10-3 L·mL-1 ×c(NaClO),解得稀释后 c(NaClO)=0.04 mol·L -1 , c(Na+ )= c(NaClO)=0.04 mol·L -1 。(3)选项 A,需用托盘天平称量 NaClO 固体,需用烧杯来溶解 NaClO,需用玻璃棒进行搅拌和引流,需用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来定容,图示中的 A、B 不需要,但还需要玻璃棒和胶头滴管;17选项 B,配制过程中需要加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选项 C,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将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选项 D,应选取 500 mL 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 480 mL 即可,所以需要 NaClO 的质量为 0.5 L×4.0 mol·L-1 ×74.5 g·mol-1 =149.0 g。18.(1)在标准状况下,由 CO 和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 17.92 L,质量是 32 g。此混合物中 CO和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CO 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是________。(2)某人血液中的葡萄糖(化学式为 C6H12O6)含量为 66 mg·dL-1 (mg 为毫克,dL 为分升,1 g=1 000 mg,1 L=10 dL),如果以 mmol·L-1 表示,其数值为________(此空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1)1∶3 25% 40 g·mol -1 (2)3.67解析 (1)在标准状况下,17.92 L CO 和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8 mol,令 CO 和 CO2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mol、 y mol,则17.92 L22.4 L·mol- 1x+ y=0.8,28 x+44 y=32,解得 x=0.2, y=0.6。所以混合物中 CO 和 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0.2∶0.6=1∶3;CO 的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 ×100%=25%;混合气体0.20.2+ 0.6的平均摩尔质量为 =40 g·mol -1 。(2)葡萄糖(C 6H1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g0.2 mol+ 0.6 mol180,所以 1 dL 血液中 n(C6H12O6)= ≈0.367 mmol,因为 1 L=10 dL,所以66 mg180 g·mol- 1c(C6H12O6)= =3.67 mmol·L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