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20160903152.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53.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54.ppt
- 20160903155.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56.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57.ppt
- 20160903158.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59.doc--点击预览
- 20160903160.ppt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ATP 与细胞呼吸演练真题 领悟考向1.(2014·江苏单科,14)下列生命活动中不需要 ATP 提供能量的是( )A.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输到果实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过程C.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为葡萄糖D.细胞中由氨基酸合成新的肽链解析 叶肉细胞合成的糖运出叶肉细胞及糖在运输路径中的跨膜过程均需 ATP 提供能量;吞噬细胞以胞吞方式吞噬病原体的过程需消耗能量;细胞中小分子的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肽链的过程需要 ATP 供能;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为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能量。答案 C2.(多选)(2012·江苏单科,23)如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和③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①和②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②和③都能产生大量 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解析 分析题图可推测①为细胞质基质,②为线粒体基质,③为线粒体内膜;甲为丙酮酸,乙为[H]。由上述分析可知 A 错;①与②中的反应类型不同,故所含酶也不同,B、D 正确;③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 ATP,②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 ATP,故 C 错。答案 BD3.(2013·江苏卷,17)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 )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 aB.经管口 3 取样检测酒精和 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 2 连通解析 管口 3 只能检测非气态的产物,如酒精等,B 错误。答案 B4.(2015·海南卷,3)ATP 是直接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有机物。关于 ATP 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酒精发酵过程中有 ATP 生成2B.ATP 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C.ATP 中高能磷酸键水解可释放能量D.ATP 由腺嘌呤、脱氧核糖和磷酸组成解析 酒精发酵是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无氧呼吸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生成少量ATP,A 正确;ATP 可以用于细胞的主动运输,如:Ca 2+ 、Mg 2+ 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番茄细胞时要消耗能量,直接由 ATP 提供,B 正确;A-P~P~P 中的“~”高能磷酸键中储存着大量能量,ATP 水解时,高能磷酸键断裂,大量的能量会释放出来,C 正确;ATP 的结构简式由腺嘌呤、核糖、三个磷酸组成,所以 D 错误。答案 D5.(2013·课标Ⅱ,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指导合成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解析 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在有氧的环境中,破伤风芽孢杆菌的代谢要受到抑制,C 错误。答案 C1ATP 与细胞呼吸限时训练 提升考能(时间:20 分钟)达 B 必练一、选择题1.(2015·扬州中学开学考)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 ATP 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中的“A”代表腺嘌呤B.一个 ATP 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C.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不多D.ATP 可由 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解析 ATP 中的“A”代表腺苷,A 错误;一个 ATP 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B 错误;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不多,C 正确;ATP 与 ADP 的转化依赖酶的催化,且 ADP合成 ATP 需要 Pi,D 错误。答案 C2.(2015·苏锡常镇二模)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通过提供能量或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B.酶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C.ATP 彻底水解的产物为磷酸、核糖和腺嘌呤D.酶促反应均需 ATP 水解提供能量解析 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A 错误;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化学反应前后酶的结构和性质不改变,B 错误;ATP 是三磷酸腺苷,由磷酸、核糖和腺嘌呤构成,C 正确;有些酶促反应如 H2O2的酶促分解过程,不需要 ATP 水解提供能量,D 错误。答案 C3.(徐州期中)关于人体细胞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需要氧的参与,该过程与有氧呼吸完全不同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和二氧化碳,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只有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解析 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参与,但其第一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A 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 错误;体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但人体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C 错误;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产生的能量只有一部分用于合成 ATP,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D 正确。答案 D4.(2015·江苏淮安二模,7)下图表示人体内主要能源物质氧化分解的部分途径,其中X、Y、M、N 代表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骨骼肌细胞中B.X→Y 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2C.M、N 分别代表乳酸和酒精D.Y、M、N 中的氧元素均来自于 X解析 糖原水解主要发生在肝细胞中,A 错误;X 是葡萄糖,Y 是丙酮酸,X→Y 过程是呼吸作用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B 正确;人体无氧呼吸产物 M 是乳酸,有氧呼吸产物为 CO2和水(N),C 错误;H 2O 中的氧来自于氧气,D 错误。答案 B5.(2015·苏锡常镇二模)某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进行了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其中通入的空气已去除 CO2,实验过程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前需将葡萄糖溶液进行煮沸,其目的是杀灭溶液中的微生物和去除空气B.为减少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对照组可用加热杀死的等量酵母菌代替活酵母菌C.打开阀门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关闭阀门进行实验则无此现象D.为了进一步确认酵母菌是否进行无氧呼吸,还需检测培养液中有无酒精产生解析 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排除其他微生物的干扰,在培养前应对培养液进行灭菌处理,经煮沸后不仅起到灭菌作用,还能去除葡萄糖培养液中的 O2,A 正确;为减小实验误差,对照组中应加入加热杀死的酵母菌培养液,B 正确;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会释放 CO2,阀门关闭与否,试管中的颜色都会由蓝变绿再变黄,C 错误;酵母菌无氧呼吸除产生 CO2外,还会产生酒精,D 正确。答案 C6.(2015·洛阳统考)下图表示生物体内部分物质之间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 a 只能在植物的叶肉细胞内进行B.过程 c 的每个阶段都有[H]生成C.过程 b 能在酵母菌缺氧时进行D.过程 d 只有乳酸菌能进行解析 过程 a 表示光合作用,植物叶肉细胞可以进行,原核生物蓝藻也可以,A 错误;过程 c 为有氧呼吸,只有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H],B 错误;过程 b 为无氧呼吸,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型生物,C 正确;过程 d 为无氧呼吸,除了乳酸菌外,甜菜块根、玉米的胚等均可发生,D 错误。答案 C7.如图为每 10 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3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解析 读图可知,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A 正确;种子成熟后期,细胞代谢较慢,原因是细胞内自由水含量减少,进而导致呼吸速率下降,B 正确;脱落酸在成熟的种子中含量较高,种子成熟后期细胞呼吸速率会下降,C 正确;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可减少于物质的消耗,但不会有利于干物质的合成,D 错误。答案 D8.(多选)(2015·徐州期中)研究发现,冬小麦在秋冬受低温袭击时,呼吸速率先升高后降低。持续的冷害使根生长迟缓,吸收能力下降,但细胞内可溶性糖的含量有明显地提高。下列与前述现象相符的推断是( )A.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减弱,影响可溶性糖合成淀粉B.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有利于抵御寒冷C.低温时细胞液浓度上升,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D.低温使根细胞呼吸减弱,使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能力下降解析 持续低温使线粒体内氧化酶活性降低,体内淀粉分解成可溶性糖增多,A 错误;冷害初期,呼吸作用增强,增加产热,有利于抵御寒冷,B 正确;低温时细胞液浓度上升,抗冻能力增强,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C 正确;根细胞吸收矿质营养需细胞呼吸提供的能量,根细胞呼吸作用减弱,提供的能量减少,根吸收矿质营养的能力下降,D 正确。答案 BCD9.(多选)(2015·宿迁三校质检)为研究淹水时 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 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有氧呼吸生成 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B.图中 A 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C.淹水时 30 mmol·L-1 的 KNO3溶液缓解水淹作用效果最好D.实验过程中可改用 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解析 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 CO2,场所为线粒体基质,A 错误;据图可知, A、 B、 C三点中, A 点的有氧呼吸速率最大,因此产生的[H]最多,B 正确;在淹水同一时间内 30 4mmol·L-1 的 KNO3溶液有氧呼吸速率最大,缓解水淹作用效果最好,C 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 CO2,CO 2不能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D 错误。答案 BC二、非选择题10.图甲是细胞内部分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图乙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 CO2释放量和 O2吸收量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图甲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A 表示________,D 表示________。产生能量最多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填数字)。(2)图乙中只完成图甲中生理过程①、②、③的氧浓度是________。图乙中最适合储存水果或蔬菜的氧浓度是________。(3)氧浓度为 b 时,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解析 (1)图甲中生理过程①为呼吸作用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生理过程②为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生理过程③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其产生的能量最多;生理过程④为无氧呼吸第二阶段。A 物质是丙酮酸,B 物质为[H],C 物质为乙醇,D 物质为乳酸。(2)图乙中氧浓度为 a 时,该器官没有吸收O2,只有 CO2生成,因此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d 时,O 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相等,植物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氧浓度为 b 和 c 时,CO 2的释放量大于 O2的吸收量,则植物细胞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氧浓度为 c 时,植物细胞进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最少,故 c 是储存水果或蔬菜的最佳氧浓度。(3)氧浓度为 b 时,O 2吸收量为 3,则有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 3,无氧呼吸产生 CO2的量为 5,根据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化学反应式可知植物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是有氧呼吸的 5 倍。答案 (1)③ 丙酮酸 乳酸 ③ (2)d c (3)5冲 A 提升一、选择题11.(2015·南通扬州三模)下列有关微生物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醋酸杆菌细胞中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乳酸菌发酵制作酸奶时,需提供无氧的环境C.制作面包的原理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CO2D.硝化细菌的呼吸为其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解析 醋酸杆菌是原核生物,细胞中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此菌为需氧菌,能进行有氧呼吸,A 正确;乳酸菌为严格的厌氧生物,发酵时不需要提供氧气,B 正确;制作面包是利用酵母菌有氧呼吸释放 CO2,C 错误;硝化细菌呼吸作用释放的 CO2可以重新被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而利用,D 正确。答案 C12.如图所示为生物界部分能量转换关系图解,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5A.①过程可发生在蓝细菌叶绿体类囊体膜上B.发生②过程的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称为生产者C.③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能发生D.⑥过程可用于⑤过程解析 蓝细菌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虽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没有叶绿体。答案 A13.将苹果储藏在密闭容器中,较长时间后会闻到酒香。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 O2的消耗量和 CO2产生量如表所示(假设细胞呼吸的底物都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氧浓度/% a b c d eCO2产生量/(mol·min -1 ) 1.2 1.0 1.3 1.6 3.0O2的消耗量/(mol·min -1 ) 0 0.5 0.7 1.2 3.0A.氧浓度为 a 时,苹果的细胞呼吸只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氧浓度为 c 时,苹果产生 C2H5OH 的量为 0.6 mol/minC.氧浓度为 d 时,消耗的葡萄糖中有 1/4 用于酒精发酵D.氧浓度为 b 时,较适宜苹果的储藏解析 氧浓度为 a 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氧浓度为 c 时,两种呼吸方式并存,无氧呼吸产生的 CO2与酒精均为 0.6 mol/min;氧浓度为 d 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 CO2产生量分别为 1.2 mol/min 和 0.4 mol/min,消耗葡萄糖之比为 1∶1,即有 1/2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CO 2释放量最少的氧浓度点是储藏苹果的最佳氧浓度点。答案 C14.(多选)(2015·南通一模)下图是酵母细胞中的部分代谢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B.过程②需要含氮物质作原料C.过程③合成 ATP 最多D.过程④在氧充足和缺氧时都能发生解析 分析题图:葡萄糖形成丙酮酸的过程①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A 错误;丙酮酸形成丙氨酸的过程②是氨基转换作用,该过程是丙酮酸和其他氨基酸通过氨基转换作用形成的,B 正确;③是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产生 ATP 最多的阶段,C 正确;④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只在缺氧时发生,D 错误。答案 BC二、非选择题615.(2015·南通中学期中考)不同种类的种子中储存的营养物质的种类不同。在科学研究中常用呼吸熵 RQ(RQ=释放的二氧化碳体积/消耗的氧气体积)来表示生物的有氧呼吸的能源物质的不同。下面是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两个装置图,请回答:(1)装置一中的小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发芽种子已长出幼苗,进行该实验时,应将装置放置在何种条件下进行?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琪同学来做这个实验,她将同一种正在发芽的种子等量分装入两个装置。假定其他操作步骤无误,她发现装置一中的着色液向左移动,而装置二中的着色液位置却不发生改变,则可推定该种子发芽过程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若发现装置一与装置二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则该种子发芽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主要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在该测定发芽种子呼吸熵的装置中,装置一中加入 NaOH 溶液的目的是吸收发芽种子产生的 CO2,从而可以根据着色液移动的刻度测出呼吸作用消耗的 O2的体积。装置二的作用是比较种子发芽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的 O2体积和释放 CO2的体积变化大小。(2)幼苗进行光合作用,会干扰呼吸作用的气体量的变化,则应将该装置放于黑暗条件下。(3)装置一中的着色液向左移动说明呼吸消耗了氧气,进行有氧呼吸;装置二中的着色液位置却不发生改变,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与产生的 CO2量相等,因此说明呼吸作用消耗的底物是葡萄糖。装置一与装置二中的着色液均向左移动,说明进行有氧呼吸,且产生的 CO2比消耗的 O2少,说明底物主要是脂肪,原因是脂肪中碳、氢百分比含量较高,吸收的氧气量大于释放的 CO2量。答案 (1)吸收发芽种子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2)黑暗条件 避免幼苗进行光合作用,干扰细胞呼吸的气体量变化(3)葡萄糖(或糖类) 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进行有氧呼吸时,吸收的氧气等于释放出的二氧化碳 脂肪(或脂质) 脂肪中碳、氢百分比含量较高,吸收的氧气大于释放的二氧化碳16.为探究 Ca2+ 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一)材料用具:略(二)方法步骤:组别 步骤 1 步骤 2 步骤 3 步骤 4甲 清水浸辣椒种子 正常条件下(不淹水)培养幼苗乙 ? 淹水条件下培养幼苗丙 CaCl2溶液浸辣椒种子催芽、育苗及选择幼苗?测定辣椒幼苗根系总长度及根细胞乳酸脱氢酶(LDH)和乙醇脱氢酶(ADH)的酶活性(三)实验结果:7请回答:(1)乙组步骤 1 的处理是________;丙组步骤 3 的处理是________。(2)已知,LDH 催化丙酮酸转化为乳酸,ADH 催化由丙酮酸转化来的乙醛还原为乙醇(即酒精)。据实验结果分析:①淹水导致辣椒幼苗根细胞无氧呼吸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从而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根的生长。②若分别制取三组辣椒幼苗根系提取液,并滴加溶有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则三组中,丙组提取液颜色变为________色,且程度最________(填“深”或“浅”)。③淹水条件下,适当施用 Ca2+ 可减少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物________的积累,从而减轻其对根细胞的伤害。解析 (1)首先根据实验目的(探究 Ca2+ 对淹水处理的辣椒幼苗根细胞呼吸作用的影响)判断丙组除了步骤 1 的 Ca2+ 处理外,还应该有步骤 3 的淹水处理,然后根据实验的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可以判断乙组步骤 1 应用清水浸辣椒种子。(2)①据“根系总长度结果图”可知,淹水条件下根系总长度比正常条件下短,说明淹水会抑制根的生长,淹水时缺氧,使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②重铬酸钾在酸性(浓硫酸溶液)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呈灰绿色,据“ADH 结果图”可知,丙曲线位于最上方,说明 ADH 的酶活性最高,即产生的乙醇最多,所以丙组提取液变为灰绿色的程度最深。③结合“LDH 和 ADH 的结果图”和题干信息可知,淹水条件下,适当施用 Ca2+ 可减少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物乳酸和乙醛的积累,从而减轻其对根细胞的伤害。答案 (1)清水浸辣椒种子 淹水条件下培养幼苗(2)①增强 抑制②灰绿 深③乳酸和乙醛(只写乳酸也可)1酶的本质、特性及相关实验探究演练真题 领悟考向1.(2015·江苏卷,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烧时,食欲减退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失去了活性B.口服多酶片中的胰蛋白酶可在小肠中发挥作用C.用果胶酶澄清果汁时,温度越低澄清速度越快D.洗衣时,加少许白醋能增强加酶洗衣粉中酶的活性解析 高烧使体温升高,降低了体内酶的活性而不是失活,使消化功能减退,导致食欲减退,A 错误;口服多酶片由于有肠衣、糖衣的保护使胰蛋白酶到达小肠才被释放,发挥作用,B 正确;在一定范围内,温度越低,酶活性越低,果汁中果胶的分解速度越慢,C 错误;洗衣粉中的碱性蛋白酶在弱碱性条件下活性最强,D 错误。答案 B2.(2015·海南卷,15) 关于人体内激素和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B.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高效性是酶的重要特性之一D.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可影响细胞的代谢解析 激素的化学本质可以是蛋白质,但并不都是蛋白质,如:性激素主要是类固醇,A错误;酶的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并且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所以酶具有高效性,B、C 正确;激素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等,D 正确。答案 A3.(2013·课标Ⅱ,6)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解析 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并没有改变酶的空间结构,当温度回到最适温度时,酶的催化效率仍然可以达到最大;而高温、强酸和强碱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从而导致酶活性的降低甚至丧失,所以 B 错误。答案 B4.(多选)(2013·江苏,23) 为了探究温度、pH 对酶活性的影响,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实验编号 探究课题 选用材料与试剂①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过氧化氢溶液、新鲜的肝脏研磨液②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③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蔗糖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④ pH 对酶活性的影响 新制的淀粉酶溶液、可溶性淀粉溶液、斐林试剂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解析 过氧化氢的分解速度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都受温度的影响,故实验①不合理;温度影响淀粉酶的活性,但不影响淀粉的分解,通过碘液可检测淀粉的量,故实验②合理;蔗糖酶对淀粉不起作用,故实验③不合理;斐林试剂中有碱性物质,会影响实验溶液的 pH值,且鉴定时需要水浴加热,改变了实验温度,故实验④不合理。2答案 ACD5.(2015·重庆卷,10)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1)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分组步骤 红粒管 白粒管 对照管① 加样 0.5 mL 提取液 0.5 mL 提取液 C② 加缓冲液/mL 1 1 1③ 加淀粉溶液/mL 1 1 1④ 37 ℃保温适当时间,终止酶促反应,冷却至常温,加适量碘液显色显色结果 +++ + +++++注:“ + ”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步骤①中加入的 C 是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____________;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________。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________。(2)小麦淀粉酶包括 α-淀粉酶和 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X 处理的作用是使____________________。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 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粒管颜色显著________白粒管(填“深于”或“ 浅于”) ,则表明 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解析 (1)对照组 C 应加入等量的 0.5 mL 蒸馏水,缓冲液具有维持 pH 相对稳定的作用,所以步骤②中加入缓冲液的目的是控制 pH,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根据显色效果,红粒管中显色结果深于白粒管,说明红粒小麦的淀粉酶活性低于白粒小麦,可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低。若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而酶的量不变,为保持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缩短。(2)小麦淀粉酶有两种:α-淀粉酶和 β-淀粉酶,为研究其中一种酶的活性,则在实验不同组别中应使另一种酶失活,则 X 处理的作用是使 β-淀粉酶失活。由于红粒小麦种子的穗发芽率低于白粒种子,若 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红粒和白粒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则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Ⅱ中红粒管颜色明显深于白粒管。答案 (1)0.5 mL 蒸馏水 控制 pH 红粒小麦 低 缩短 (2)β-淀粉酶失活 深于1酶的本质、特性及相关实验探究限时训练 提升考能(时间:20 分钟)达 B必练一、选择题1.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不同酶的最适温度可能相同B.随着温度降低,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下降C.酶活性最高时的温度不适合该酶的保存D.高温下酶失活是酶空间结构破坏的结果解析 在某种恒温动物如人体内各种酶的最适温度均为 37 ℃左右,A 正确;随着温度降低,酶的活性下降,酶促反应的活化能不变,B 错误;低温有利于酶的保存,C 正确;高温下酶空间结构破坏导致酶失活,D 正确。答案 B2.(2015·苏北四市一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酶通过提供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酶是由内分泌腺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D.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解析 同一种酶可以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如呼吸酶、ATP 合成酶、ATP 水解酶等,A 正确;酶的催化作用机理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而使化学反应更容易进行,从而提高反应速率,B 错误;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C 错误;低温下酶的活性只是受到抑制,酶的空间结构未被破坏,D 错误。答案 A3.(2015·安徽六校联考)如图为酶与底物结合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的形状在催化过程中会发生改变B.底物与酶特定部位的结合具有专一性C.此图可表示 1分子蔗糖经酶催化后产生 2分子葡萄糖的过程D.适宜温度能够保证酶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解析 1 分子蔗糖经酶催化后产生 1分子葡萄糖和 1分子果糖,故 C错误。答案 C4.(2015·南通中学期中考)如图表示不同 pH及温度对某反应产物生成量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2A.随着 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增大B.该酶的最适温度是 35 ℃C.酶的最适 pH是一定的,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解析 由图示可见,随着 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增大,后降低,直至失活,A 错误;图中曲线显示的几个温度中 35 ℃时酶的活性最高,但不一定是酶的最适温度,B 错误;图中数据显示 pH=8 时,酶活性最高,酶的最适 pH不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 正确;一定范围内随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超过一定温度后,酶活性逐渐降低,直至失活,D 错误。答案 C5.(2015·南京、盐城一模)下表为某同学探究影响酶活性因素的一组实验,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组别步骤 甲 乙 丙1 质量分数为 2%的蔗糖溶液 2 mL 质量分数为 2%的蔗糖溶液 2 mL 质量分数为 2%的蔗糖溶液 2 mL2 蒸馏水 1 mL 酵母提取液 1 mL 稀释唾液 1 mL3 37 ℃恒温水浴,保温 10 min4 斐林试剂 1 mL5 50~65 ℃温水中加热 2 min结果 蓝色 砖红色 蓝色A.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 B.酶具有专一性C.蔗糖不是还原糖 D.高温使酶失活解析 蔗糖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还原糖,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在水浴加热的情况下,能生成砖红色沉淀。根据乙组的实验结果可知,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A 正确;乙组酵母提取液含有蔗糖酶,丙组稀释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乙组和丙组的实验结果不同,能说明酶具有专一性,B 正确;根据甲组的实验结果可知 C正确;实验在 37 ℃恒温水浴中保温10 min,蔗糖已充分反应,50~65 ℃是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的条件,因此不能得出高温使酶失活的结论。答案 D6.(2015·宿迁三校质检)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彻底水解的产物都是氨基酸B.同一个体的各种体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数量不同C.酶通过降低或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D.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部分酶是蛋白质,少部分是 RNA,A 错误;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各自功能不同,因此所含的酶不完全相同,B 错误;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C 错误;代谢产物的量会影响底物的反应速率,D 正确。答案 D7.取 5支试管,编号为 1~5,分别加入 2 mL物质的量浓度为 1.0 mol/L的 H2O2溶液,进行如表所示实验。据表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试管编号 1 2 3 4 5加入物质 蒸馏水 锈铁钉 生土豆块 熟土豆块 生土豆块、稀NaOH溶液3实验结果 几乎无气泡 少量气泡 大量气泡 几乎无气泡 几乎无气泡A.1号和 3号对比,说明酶具有高效性B.2号和 3号对比,说明不同种酶的催化效率不同C.4号和 5号对比,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pH 的影响D.本实验不能用来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解析 分析 5支试管所加入的物质及实验结果可知,2 号中锈铁钉含有的 Fe3+ 可以催化H2O2分解,但气泡较少;3 号中生土豆块含有的 H2O2酶能催化 H2O2分解,气泡很多;4 号中熟土豆块因高温导致 H2O2酶失活,不能催化 H2O2分解,几乎无气泡产生;5 号中稀 NaOH溶液导致生土豆块中的 H2O2酶失活,不能催化 H2O2分解,几乎无气泡产生。1 号作为对照组,3号和 1号对比,说明酶具有催化作用。2 号和 3号对比,说明 H2O2酶的催化效率比 Fe3+的高,即说明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3 号和 4号对比,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影响。5 号和 3号对比,可以说明酶的活性受 pH影响。由于没有设置多种不同温度,故本实验不能用来探究酶作用的最适温度。答案 D8.(多选)(2015·南通中学期中考)1982 年科学家在四膜虫体内发现一种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的核酶,并因此获得 1989年诺贝尔奖。下列有关核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彻底水解的终产物是 CO2、H 2OB.作用条件温和C.能大大降低相关反应的活化能D.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合成解析 核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水解的终产物是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A 错误;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外界条件,B 正确;酶通过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进而催化反应,C 正确;核酶的化学本质是 RNA,主要在细胞核中通过转录产生,D 错误。答案 AD9.(多选)(2015·苏北四市一模)下表是关于酶专一性的实验设计,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1 2 3 4 5步骤编号 注入淀粉溶液 注入蔗糖溶液 注入某种酶溶液 注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 观察现象试管Ⅰ 2 mL - 2 mL 2 m A试管Ⅱ - 2 mL 2 mL 2 mL B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无关变量是底物的用量、反应温度等B.步骤 3可以选用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C.若步骤 3选用新鲜的淀粉酶,则现象 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B 无砖红色沉淀D.该实验还可选用碘液作为检测试剂解析 本实验用同种酶催化两种不同的物质来研究酶的专一性,自变量是底物的种类,酶可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或蔗糖酶,A 错误,B 正确;若选择新鲜的淀粉酶,试管 I中的淀粉被水解成还原糖,所以现象 A是产生砖红色沉淀,试管Ⅱ中的蔗糖不能被淀粉酶催化水解,蔗糖是非还原糖,所以现象 B是无砖红色沉淀,C 正确;蔗糖及蔗糖水解产物都不能跟碘液发生颜色反应,故用碘液无法判断蔗糖是否被催化水解,D 错误。答案 BC二、非选择题10.(2015·贵阳质检)实验室中提供了新取的唾液(含唾液淀粉酶)、新鲜的肝脏研磨液、可溶性淀粉溶液、H 2O2溶液、碘液及实验所需的全部仪器、工具等(溶液浓度符合要求)。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以下实验方案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请回答:4组别甲 乙 丙步聚A试管 B试管 C试管 D试管 E试管 F试管1.加入底物 5 mL - 5 mL - 5 mL -2.加入酶液 - 5滴 - 5滴 - 5滴3.在一定温度的温水中水浴 5 min 9 ℃ 9 ℃ ? ? 65 ℃ 65 ℃4.将__?__,继续在相应温度下水浴保温 5 min 5 min 5 min5.检测 ? ? ?注 “-”表示该步不处理。(1)步骤 1应选择____________(填“H 2O2溶液”或“淀粉溶液”)作为反应底物。(2)步骤 2加入的是含____________酶的溶液;步骤 3乙组 C、D 两试管的水浴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__℃。(3)请完善步骤 4的操作:____________。(4)步骤 5应选用____________(填“碘液”或“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测。解析 (1)本实验自变量是温度,而温度会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步骤 1中的底物应选择淀粉溶液。(2)步骤 2应加入的是唾液淀粉酶溶液。甲组的温度为 9 ℃,温度较低,丙组的温度为 65 ℃,温度较高,所以乙组温度应设置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即在35~40 ℃范围内。(3)在每组的两试管中分别加入底物和酶溶液保温一段时间后,应将每组两支试管中的溶液混合,然后在对应温度下保温。(4)因所用底物为淀粉,而淀粉遇碘会变蓝,所以,检测时应加入碘液。答案 (1)淀粉溶液(2)(唾液)淀粉 35~40(3)每组的两支试管的溶液混合 (4)碘液冲 A提升一、选择题11.某同学在进行某一酶促反应实验时,第一次实验测得产物生成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中曲线 a所示,第二次实验仅对第一次实验中的条件进行了一处调整,实验结果如曲线 b所示。该同学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A.改变了酶的种类 B.改变了酶的用量C.改变了底物浓度 D.改变了反应温度解析 从两条曲线可以看出,两次实验中反应速率均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反应终止,产物不再增加,但两次实验中产物生成总量不同。如果改变酶的种类或反应温度,反应无法进行,或者反应总时间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产物总量不会改变;如果改变酶的用量,反应总时间可能发生改变,但反应终止后产物总量不会改变;如果改变底物的浓度,将会影响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生成总量,反应终止后产物总量必然改变。答案 C12.(2015·南通扬州三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5A.同一生物体的不同功能细胞中,酶的种类相同B.加酶洗衣粉中常添加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C.酶在完成催化作用后即降解为氨基酸或核苷酸D.用包埋法将果胶酶固定化后,其活性明显增强解析 不同功能的细胞,所含酶的种类不完全相同,A 错误;在洗衣粉中加入蛋白酶和脂肪酶可有效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并且酶本身能被分解,不会造成环境污染,B 正确;酶可以被重复利用,反应完成后不会被降解,C 错误;果胶酶被包埋后,不能直接与底物结合,其活性降低,D 错误。答案 B13.(2015·南通一模)向装有 5 mL体积分数为 3%的 H2O2溶液的密闭容器中,加入 2滴新鲜的肝脏研磨液,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容器中 O2浓度,得到如图中曲线 a(实线)所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 a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H 2O2分解速率呈现由快转慢直到停止的特点B.在 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 2滴新鲜肝脏研磨液,可以得到曲线 b所示结果C.在 t2时,向容器内再加入 2滴质量分数为 3.5%的 FeCl3溶液,可以得到曲线 c所示结果D.在 t2时,向容器内再加入 5 mL体积分数为 3%的 H2O2溶液,可以得到曲线 d所示结果解析 在 t1时,向容器内再加入新鲜肝脏研磨液,提高了反应速率,但没有改变反应底物的量,最终生成的 O2浓度不变,得到曲线 b所示结果,B 正确。在 t2时,向容器内再加入FeCl3溶液,没有改变反应底物的量,最终生成的 O2浓度不变,不可能得到曲线 c所示结果,C 错误。在 t2时,向容器内再加入 H2O2溶液,增加了反应底物的量,最终生成的 O2浓度增加,得到曲线 d所示结果,D 正确。答案 C14.(多选)(2015·南京盐城二模)如图表示淀粉酶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催化淀粉水解反应时,淀粉的剩余量和反应时间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实验条件为不同温度,则 b曲线对应的温度为最适温度B.若实验条件为不同 pH,则 c曲线对应的 pH条件下,酶已失活C.若实验条件为不同的酶浓度,则 a曲线对应的酶浓度最大D.若 a、 b、 c分别表示加入 K+ 、蒸馏水、Mg 2+ ,则 c曲线表明 Mg2+ 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解析 若实验条件为不同温度,则 a温度下酶活性最强, b对应的温度不是最适温度,A 错误;若实验条件为不同 pH, c曲线对应的 pH条件下,酶活性未丧失,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淀粉的剩余量逐渐减少,最终为零,B 错误;若实验条件为不同酶浓度,酶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C 正确;根据图示,加入蒸馏水的 b组为对照, a反应速率比 b快,故促进酶的活性,而 c反应速率比 b慢,曲线 c表示 Mg2+ 对淀粉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D 正确。6答案 AB二、非选择题15.解读下面与酶有关的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酶的作用机理可以用甲图中________段来表示。如果将酶催化改为无机催化剂催化该反应,则 B在纵轴上将________(填“上移”或“下移”)。(2)乙图中 160 min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联系所学内容,分析丙图曲线:①对于曲线 ABC,若 x轴表示 pH,则曲线上 B点的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②对于曲线 ABD,若 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 y轴可表示____________。制约曲线 BD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4)若该酶是胃蛋白酶,其作用的底物是________。若胃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 pH由 10逐渐降低到 2,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 (1)在无酶催化时,必须提供 AC值的活化能,反应才能顺利进行;有酶催化时,必须提供 BC值的活化能,因此降低的活化能用 AB段表示。无机催化剂也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只不过没有酶显著,因此 B点上移。(2)乙图反映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当曲线达到最大值时,意味着反应物被消耗尽了。(3)丙图中,若 x轴表示 pH,则曲线 ABC表示不同 pH对酶活性的影响,曲线最高点表示在最适 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若x轴表示反应物浓度,则曲线 ABD表示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当底物浓度增大到一定值后,酶促反应速率不再增加,此时受到酶浓度的制约。(4)胃蛋白酶的最适 pH在2左右,在 pH为 10时,胃蛋白酶的活性丧失,即使 pH再降低到 2,酶的活性也不会恢复。答案 (1) AB 上移 (2)底物已被完全消耗掉(3)①在最适 pH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 ②酶促反应速率 受酶浓度的限制 (4)蛋白质 不变 胃蛋白酶的最适 pH在 2左右,pH 为 10时胃蛋白酶已经失活,再改变 pH,酶的活性不变16.(2016·泰安期中)植物细胞受损后通常会释放出酚氧化酶,使无色的酚氧化生成褐色的物质。人们利用酚氧化酶的功能和特性加工制作商品。请分析回答问题:(1)植物细胞中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在细胞质中是分隔开的,是因为细胞内具有________系统。(2)把含有酚氧化酶的提取液作如下表的处理:步骤试管 ①酚氧化酶提取液的处理②加入缓冲液③加入酚类底物实验后的颜色A 不作处理 2 mL 2 mL 褐色B 加入蛋白酶,10 min 2 mL 2 mL 无色C 加入三氯乙酸(强酸),10 min 2 mL 2 mL ?从催化反应条件看,酚氧化酶的作用条件________。实验后试管 C中的颜色是________。7试管 A、B 对照,说明酚氧化酶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试管 A、C 对照,能获得的结论是________。(3)茶树叶细胞中存在众多种类的酚类物质与酚氧化酶。绿茶制取过程中必须先进行热锅高温炒制以防变色,其原理是________。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充分发挥了________的作用,使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大量________(减少或增加),也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明显增加。答案 (1)生物膜(2)温和 无色 蛋白质 强酸使酶失去活性(3)高温使酚氧化酶失活 酚氧化酶 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