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课后训练提能达标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共48分)(2018安徽蚌埠期末)北京时间2017年10月18日上午9:00,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据此完成12题。1美国纽约(西五区)华侨观看实况转播的时间为()A18日20:00 B18日13:00C17日20:00 D19日9:00解析:西五区比东八区晚13个小时,当北京时间为18日9时时,西五区区时为18日9时13时17日20时,C项正确。答案:C2两地时差形成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C太阳活动 D国家规定解析:时差产生的原因是由
2、地球自转造成的,故B项正确。答案:B(2018重庆巴蜀中学期末)2018年1月,重庆某大学邀请英国牛津大学格雷斯教授来渝讲学。下图为格雷斯教授通过微信与重庆某大学王教授联系接机事宜的截图。据此完成34题。3根据格雷斯教授与王教授的微信聊天信息可推知,格雷斯教授飞抵重庆江北机场的时间(北京时间)约为()A10日05:00 B10日21:00C11日04:00 D11日12:00解析:依据图中信息可知,格雷斯教授于伦敦时间10日13时起飞,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日21时,飞行时间为15小时,飞机飞抵重庆江北机场的北京时间为10日36时,即11日12时,D项正确。答案:D4伦敦和重庆两地相比()A伦敦和
3、重庆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伦敦和重庆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重庆小于伦敦D角速度相同,线速度重庆大于伦敦解析:伦敦和重庆两地相比,角速度相同;重庆纬度低于伦敦,故线速度重庆大于伦敦。故D项正确。答案:D一艘轮船于北京时间5月22日8:00从上海横渡太平洋驶往旧金山(西经124度),航行30天零10小时后到达目的地。据此回答56题。5在船上的人看到昼夜更替的周期是()A.24小时B23时56分4秒C.比一个太阳日长D比一个太阳日短解析:船上的人从上海到旧金山是向东航行;太阳是东升西落向西落下,与太阳相对而行,因此看到的昼夜交替应该比一个太阳日短,D正确。答案:D6到达时,旧金山的
4、区时是()A.6月22日2时B6月22日10时C.6月21日2时D6月21日10时解析:先算出到达时北京时间为6月21日的18点,旧金山位于西八区,比北京时间晚十六个小时,因此到达旧金山的区时是6月21日的2点,C正确。答案:C(2018湖南衡阳八中期末)在世界某区域图中,纬线L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00千米/小时,纬线L2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大约是1 320千米/小时,读图回答78题。7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解析:中纬度地区的线速度约介于8371 447千米/小时之间,故图示地区应位于中纬度;又因为图示越往北线速度越小,根据
5、线速度分布规律可知其位于北半球。故A项正确。答案:A8图中a、b两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差异和原因是()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Ca点纬度高,自转线速度大Db点地形平坦,自转线速度大解析:a、b两点纬度相同,在此情况下,地势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A项正确。答案:A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图,阴影部分表示泥沙沉积。读图回答910题。9若此河是一条自南向北流的河流,则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南岸B北岸 C东岸 D西岸解析:图中河流右岸受侵蚀,该地位于北半球;北半球自南向北的河流东岸侵蚀比较严重,因此东岸应该特别加固,C正确。答案:C10若该河是一条直线河流,则该河一定位
6、于()A北半球 B南半球 C东半球 D西半球解析: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向哪岸偏,哪岸河流受侵蚀;从图中看,河右岸受侵蚀,一定位于北半球,A正确。答案:A下图光照图中北京时间为9时,回答1112题。11.A地经度为()A60W B60EC30W D30E解析:图中位于夜半球中间的经线时刻是0点,若此时北京时间为9时,可以计算出图中时刻为0点的经线度数是15W。结合图中的等份关系,一份是45,则A地经度为60W,A对。答案:A12此时,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经度范围()A小于90 B大于90 C等于90 D等于180解析:结合前面分析,15W时刻是0点,
7、此时,赤道上与昏线的交点时间是18点,经度是105W,与晨线的交点时间是6点,经度是75E。即从105W向东到75E是赤道上位于夜半球的范围。东半球范围是20W向东到160E。所以赤道上东半球范围内处于夜晚的那一段范围是20W向东到75E,经度差约是95,大于90,B对。答案:B二、综合题(共52分)13(26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若AB为晨线,日期为_月_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_。(2)若DF为昏线,此时北京时间为_。(3)在乙图中绘出当甲图DF为昏线时的光照情况(绘太阳光线、晨昏线,用斜线标出夜半球),并判断乙图中G点太阳高度为_,其依据是_。答案:(1)1222(0,2326
8、S)(2)6月22日20点(3)绘图略。0G点在晨昏线上,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为014(26分)读图,根据给出的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根据太阳光线用阴影绘出夜半球。(2)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是_(填“晨”或“昏”)线。(3)此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_。(4)物体从C 点向正北方向作水平运动,实际的运动方向是_。(5)此时,北京时间为_月_日_时。解析:(1)因为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因此正对着太阳光线的半球为昼半球,C点所在的半球为夜半球。(2)顺着自转方向过了图中的晨昏线就进入了夜,因此图中的晨昏线是昏线。(3)图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因此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23.5S)。(4)C点位于赤道上,向北运动就进入了北半球,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因此实际的运动方向为向东北方向。(5)根据图中的0经线可知,0经线地方时为零点,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时间为12月23日8时。答案:(1)略(2)昏(3)23.5S(4)东北(5)12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