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1-5(课件+试题)(打包31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部分专题1-5课件试题打包31套.zip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必考部分专题1-5课件试题打包31套.zip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2讲 化学用语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2讲 化学用语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3讲 化学常用计量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3讲 化学常用计量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5讲 离子反应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1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1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2讲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2讲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1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1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2讲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2讲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4讲 电解质溶液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4讲 电解质溶液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5讲 电化学原理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讲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四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第1讲 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四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第2讲 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ppt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四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素能演练(含解析).doc
  • 全部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2讲 化学用语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2讲 化学用语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3讲 化学常用计量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3讲 化学常用计量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4讲 氧化还原反应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 第5讲 离子反应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1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1讲 常见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2讲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三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第2讲 常见金属元素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1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1讲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2讲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2讲 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3讲 物质结构与性质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4讲 电解质溶液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4讲 电解质溶液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二 化学基本理论 第5讲 电化学原理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1讲 化学实验基础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讲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五 化学实验基础 第2讲 综合实验探究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四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第1讲 有机物的结构与同分异构现象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四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 第2讲 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应用课件.ppt
    • 【志鸿 赢在高考】(新课标)2016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必考部分 专题四 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素能演练(含解析).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专题一 化学基本概念第 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MgO、Na 2O2均属于碱性氧化物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所示解析:A 项中,Na 2O、MgO 均属于碱性氧化物,Na 2O2属于过氧化物,故 A错误;B 项中,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纯碱属于盐,故 B错误;C 项中,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硝酸和氢氧化亚铁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故 C错误;D 项中,胶体属于分散系,分散系属于混合物,故 D正确。答案:D2.(2014课标全国Ⅰ,8)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现象或事实 解释A 用热的烧碱溶液洗去油污 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B 漂白粉在空气中久置变质 漂白粉中的 CaCl2与空气中的 CO2反应生成 CaCO3C 施肥时,草木灰(有效成分为 K2CO3)不能与 NH4Cl混合使用 K2CO3与 NH4Cl反应生成氨气会降低肥效D FeCl3溶液可用于铜质印刷线路板制作 FeCl3能从含 Cu2+的溶液中置换出铜解析:A 选项,烧碱是 NaOH,错误;B 选项,漂白粉变质是因为 Ca(ClO)2与空气中的 CO2、H 2O反应,生成 CaCO3、HClO,HClO 见光分解,错误;D 选项,原因是 Fe3+与 Cu反应生成 F与 C,错误。答案:C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油脂、淀粉、蛋白质均为可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B.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时释放的两种放射性核素 I与 Cs的中子数相等C.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属于胶体D.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解析: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A 项错误 I与 Cs的中子数分别为 74和 82,不相等,B 项错误;生理盐水、葡萄糖注射液都属于溶液,C 项错误。答案:D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中常见的石英玻璃、普通玻璃、陶瓷都属于硅酸盐产品B.棉、麻、丝、毛、油脂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C.白菜上洒少许福尔马林,既保鲜又消毒D.合金材料都是导体,可能含有非金属元素解析:石英玻璃的成分为二氧化硅,不属于硅酸盐,A 项错误;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B 项错误;福尔马林是甲醛的水溶液,有毒,不能用来进行食品消毒和保鲜,C 项错误;合金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都能导电,D 项正确。答案:D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手段。下列分类依据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HCOOH、H 2CO3、H 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都是二元酸2B.CH3CH3、CH 3CH2Br、CH 3CH2OH均可由乙烯经加成反应制得,都是烃的衍生物C.HF、CH 3COOH、CH 3CH2OH都易溶于水,都是电解质D.HClO、HNO 3、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解析:二元酸是电离过程中生成两个氢离子的酸,HCOOH、H 2CO3、H 2SO4分子中均含有两个氢原子,但H2CO3、H 2SO4是二元酸,HCOOH 是一元酸,故 A错误;CH 3CH2Br、CH 3CH2OH均可由乙烯经加成反应制得,两者都是烃的衍生物,CH 3CH3是烃,不是烃的衍生物,故 B错误;HF、CH 3COOH都易溶于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都是电解质,CH 3CH2OH能溶于水,但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是非电解质,故 C错误;依据物质性质分析,HClO、HNO 3、浓硫酸都具有强氧化性,都是氧化性酸,故 D正确。答案:D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油、乙烯均为石油分馏产品B.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呈黄色,是因为生成的 Na2O2为淡黄色固体C.铁丝在 Cl2中燃烧有红棕色的烟,是因为生成的 FeCl3为红棕色固体D.煤的气化、液化、干馏和石油的裂化、裂解、催化重整不全是化学变化解析:乙烯为石油的裂解产品,A 项错误;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火焰呈黄色,是因为金属钠的焰色反应使火焰颜色呈黄色,B 项错误;铁丝在 Cl2中燃烧生成的红棕色烟是 FeCl3固体的小颗粒,C 项正确;D项中涉及的变化均为化学变化。答案:C7.磁流体是电子材料的新秀,它既具有固体的磁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制备时将等物质的量的FeSO4和 Fe2(SO4)3的溶液混合,滴入稍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随后加入油酸钠溶液,即可生成黑色的分散质粒子直径为 5.5~36 nm的磁流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得的分散系属于溶液B.所得的分散系中分散质为 Fe2O3C.当一束强可见光通过该分散系时会出现光亮的“通路”D.该分散系很不稳定解析:由题给信息可知该磁流体分散质粒子直径是 5.5~36 nm,则该磁流体属于胶体,A 不正确;具有磁性的铁的化合物是 Fe3O4,B不正确;胶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D 不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小题,共 58分)8.(14分)实验室里常用的干燥剂有:①生石灰 ②固体氢氧化钠 ③变色硅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其中又掺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钴(CoCl 2)作指示剂] ④五氧化二磷 ⑤无水氯化钙 ⑥浓硫酸 ⑦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氧化钙)等。(1)上述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⑥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2)上述②④⑤⑥四种干燥剂中,其主要化学成分所属的类别依次为 、 、 、 。(填序号) A.酸 B.碱C.盐 D.氧化物(3)硅胶中无水氯化钴(CoCl 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 CoCl2·6H2O,该变化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下列气体中,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CO2 B.HCl C.NO 2 D.NH 3 E.NO(5)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久置后易失去干燥能力,其原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上述干燥剂中,只有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为液体干燥剂,干燥效率高,能用于干燥所有的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3解析:(1)变色硅胶是二氧化硅和氯化钴的混合物;浓硫酸是 H2SO4的水溶液;碱石灰是氢氧化钠、氧化钙的混合物;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无水氯化钙均属于纯净物。(2)固体氢氧化钠是碱,五氧化二磷属于氧化物,无水氯化钙属于盐,浓硫酸中的 H2SO4属于酸。(3)无水氯化钴(CoCl 2)呈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 CoCl2·6H2O,有新物质生成,为化学变化。(4)碱性干燥剂不能干燥酸性气体,固体氢氧化钠可干燥氨气和一氧化氮。(5)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6)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蔗糖炭化,故 A错误;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可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故 B错误;浓硫酸具有酸性,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同时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来干燥 HI、HBr、H 2S等还原性气体,故 C错误;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故D正确。答案:(1)C (2)B D C A (3)化学变化 (4)DE (5)CaO+H 2O Ca(OH)2 (6)D9.(15分)(1)人体的胃液酸性很强,其中的酸性物质为盐酸,胃液中的盐酸维持在一定浓度是最合适的,如果胃酸过多则需要服用药物,这些药物可以是 。 A.NaOH B.Al(OH)3C.碳酸钠 D.碳酸氢钠(2)人体体液中最常见的电解质之一是氯化钠,目前我们食用的食盐中常常加入碘酸钾(KIO 3),其目的是防止人体缺碘。写出碘酸钾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 (3)人体血液中的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A.碳酸 B.水C.碳酸氢钠 D.葡萄糖(4)血液属于分散系中的 ,手指出血时可用 FeCl3溶液止血,其原理是 。 (5)假设血液中的酸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写出在酸性血液中碳酸氢根离子参与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答案:(1)BD (2)KIO 3 K++I (3)D(4)胶体 FeCl 3是电解质,可使胶体凝聚,故可止血 (5)H ++HC CO2↑+H 2O10.(14分)以下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的分类图。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 A、B 组的依据)是 。 (2)C组物质中某一物质常温下能与冷水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3)D组中与水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之比为 1∶1 的物质,除了 Cl2外还有 (填化学式)。 (4)F组中的氨水呈弱碱性,用电离方程式表示呈弱碱性的原因: 。 (5)由 Al3+制备 Al(OH)3,最好不选择 F组中的 NaOH溶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理由: 。 解析:(1)将这些物质与 H2O反应,B 组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A 组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所以 B组与 H2O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A 组与 H2O的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2)钠和铁分别和水反应时,水得电子作还原剂。能与冷水反应的金属是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2O 2NaOH+H2↑。(3)过氧化钠和水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4)氨气和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从而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溶液呈碱性。4(5)氢氧化钠溶液和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答案:(1)与 H2O发生的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或与 H2O发生反应的过程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化合价变化) (2)2Na+2H 2O 2NaOH+H2↑ (3)Na 2O2 (4)NH 3·H2O N+OH- (5)Al(OH) 3+OH-Al+2H2O11.(15分)结晶氯化铁(FeCl 3·6H2O)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具有净水作用,三氯化铁被称为净水剂,并且具有实用价值。明矾[KAl(SO 4)2·12H2O]也是具有实用价值的净水剂,城市自来水厂常用其在常温下对大量的水进行净化。(1)如果选择合适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结晶氯化铁和明矾这两种不同的物质划归为同一类物质,请你来划分(只要答出两项即可):①分类标准: 。物质类型名称: 。 ②分类标准: 。物质类型名称: 。 (2)联想三氯化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的化学方程式,写出明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胶体的化学方程式: 。 (3)取黄河水 50 mL盛在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明矾粉末并用玻璃棒将水搅拌。发生的现象是 。 (4)食盐水和明矾水溶液都是无色、澄清、透明的液体,对这两种液体进行鉴别的方法很多,现如果不用任何试剂进行鉴别,请写出有关的方法、现象和结论: 。 解析:(1)根据二者的组成和用途可从以下角度分类:①含有结晶水,②用作净水剂,③都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④都不含碳元素,则有以下具体分类:①分类标准:都是含有结晶水的晶体。物质类型名称:结晶水合物。②分类标准:都可用作净水剂。物质类型名称:净水剂。③分类标准:都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物质类型名称:金属化合物。④分类标准:都不含碳元素。物质类型名称:无机物。(2)明矾为强酸弱碱盐,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溶液呈酸性。(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除去溶液中悬浮物使溶液澄清。(4)食盐水属于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明矾溶液属于胶体,有丁达尔效应。答案:(1)①都是含有结晶水的晶体 结晶水合物 ②都可用作净水剂 净水剂 ③都是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 ④都不含碳元素 无机物(任意选两种)(2)2KAl(SO4)2+6H2O 2Al(OH)3(胶体)+K 2SO4+3H2SO4(3)产生泥土状的沉淀,水由浑浊、不透明变为澄清、透明(4)取两种液体各 50 mL,分别盛在两个烧杯中,在暗室里用聚光手电筒从侧面照射液体,从光的垂直方向观察液体中的现象。如果液体中有光亮的通路,则该液体就是明矾溶液;反之,则该液体就是食盐水1第 2 讲 化学用语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2 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8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Na2O2的电子式为 Na∶∶Na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为 SiO2C.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3H6D.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6解析:过氧化钠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 Na+[∶∶] 2-Na+,A 项错误;二氧化硅为硅原子和氧原子按照原子个数比为 1∶2 组成的空间网状结构,不存在分子,B 项错误;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3CH CH2,C项错误。答案:D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氟化铵的电子式:N[∶∶] -B.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CH3C.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3D.甲醛分子的比例模型:解析:氟化铵的电子式为[H∶∶H] +[∶∶] -,故 A 错误;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 CHCH3,故 B 错误;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3,故 C 错误;甲醛分子 C 的原子最大,其次为 O,最小的为 H,比例模型正确。答案:D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B.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12C.次氯酸的电子式:H∶∶D.亚硫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S+2H 2O H2SO3+2OH-解析: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为 ,故 A 正确;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2,故 B 错误;次氯酸的电子式为 H∶∶,故 C 错误;亚硫酸钠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 S+H2O HS+OH-,故 D 错误。答案:A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I 和 I2互为同位素B.NH5的电子式为[H∶∶H] +[∶H]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7D.中子数为 146、质子数为 92 的铀(U)原子可表示为 U解析:同位素是不同原子间的关系 I2为单质,故 A 错误;NH 5为离子化合物,阴离子为 H-、阳离子为铵根离子,其电子式为[H∶∶H] +[∶H] -,故 B 正确;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17,故 C 错误;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 92 的铀(U)原子,质量数应该为 238,正确表示为 U,故 D 错误。答案:B5.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离子结构示意图+17 只能表示 35Cl-B.水的球棍模型:C.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NaHCO 3 Na++HCD.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 C解析:离子结构示意图+17 可表示 35Cl-或 37Cl-,故 A 错误;水的球棍模型中间的为 O 原子,应比 H 原子大,该模型与事实不符,故 B 错误;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NaHCO3 Na++HC,故 C 正确;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为 C,故 D 错误。答案:C2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2O2的电子式:H +[∶∶] 2-H+B.NaHSO4熔融时的电离方程式:NaHSO 4 Na++H++SC.Ca2+的结构示意图为+20D.淀粉和纤维素的实验式都为 CH2O解析:H 2O2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电子式为 H∶∶H,故 A 错误;NaHSO 4是由钠离子与硫酸氢根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熔融时电离方程式为 NaHSO4 Na++HS,故 B 错误;Ca 2+的质子数为 20,核外电子数为 18,有 3 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 8,钙离子结构示意图为+20,故 C 正确;淀粉和纤维素的分子式都是(C 6H10O5)n,二者的实验式为 C6H10O5,故 D 错误。答案:C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2B.乙炔的键线式:≡C.用于文物年代测定的原子 OD.NH3的电子式:H∶∶H解析: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CH2 CH2,故 A 错误;乙炔的键线式为 ≡,故 B 正确;用于文物年代测定的原子为 C,故 C 错误;NH 3的电子式为 H∶∶H,故 D 错误。答案:B8.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 8 的氮原子 N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H 2CHCH3￿C.醛基的电子式:H∶·D.乙醇的结构式:解析:中子数为 8 的氮原子,其质量数为 7+8=15,则该氮原子的符号为 N,故 A 错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故 B 错误;醛基中氧原子的周围有 8 个电子,醛基的电子式为·∶H,故 C 错误;乙醇的结构式为 ,故 D 正确。答案:D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基的电子式:H∶—B.NH4H 的电子式:[H∶∶H] +[H∶] -C.硝基苯的结构简式:D.键线式 表示的有机物是 CH4解析:甲基的电子式中碳原子最外层有 7 个电子,电子用小黑点或小×表示,不能用短线表示,故 A错误;NH 4H 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要加“[ ]”和电荷,所以 NH4H 的电子式为[H∶∶H] +[H∶] -,故 B正确;硝基苯中硝基中的 N 原子与苯环相连,氧原子只能与 N 相连,故 C 错误;D 中的键线式表示的有机物应是 C4H4,故 D 错误。答案:B10.(2014 山东理综,7)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CH3CH3+Cl2 CH3CH2Cl+HCl+HCl CH3CH2Cl均为取代反应B 由油脂得到甘油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3由淀粉得到葡萄糖C Cl2+2Br- 2Cl-+Br2Zn+Cu2+ 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D 2Na2O2+2H2O 4NaOH+O2↑Cl2+H2O HCl+HClO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解析:A 项, 与 HCl 的反应为加成反应,故 A 错;C 项,Zn+Cu 2+ Zn2++Cu,单质 Zn 被氧化,故 C 错;D 项,两个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只有 B 项两个反应均为水解反应。答案:B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S2-的结构示意图:+16B.原子核内有 10 个中子,8 个质子的原子 OC.HS 的电离方程式:HS H++SD.2 g H2在 25 ℃ 101 kPa 下燃烧,生成液态的水放出 285.8 kJ·mol-1的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2(g) 2H2O(l) Δ H=-285.8 kJ·mol-1解析:S 2-的最外层有 8 个电子,故 A 错误;根据质子数判断出该元素为 O,再由质量数=中子数+质子数,求出质量数,故可表示为 O,故 B 正确;HS 的电离是部分电离,所以应该用“ ”表示,故 C 错误;Δ H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要对应,2 g 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1 mol,所以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O2(g) H2O(l) Δ H=-285.8 kJ·mol-1,故 D 错误。答案:B1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氟化铵的电子式:N[∶∶] -B.电子式·∶H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C.离子结构示意图+17:可以表示 35Cl-,也可以表示 37Cl-D.比例模型 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解析:氟化铵中铵根离子的电子式没有表示出来,其电子式为[H∶∶H] +[∶∶] -,故 A 错误;羟基的电子式为·∶H,·∶H 不能表示氢氧根离子,OH -的电子式应表示为[∶∶H] -,故 B 错误; 35Cl-和 37Cl-是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所以离子结构示意图相同,故 C 正确;Cl 原子的半径大于 C 原子的,四氯化碳分子的比例模型不能用 D 选项中的比例模型,故 D 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1 小题,共 16 分)13.(16 分)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为下列离子组成的可溶性化合物,组成这四种物质的离子(离子不能重复组合)有:阳离子 Ag+、Mg 2+、Al 3+、Ba 2+阴离子 Cl-、S、N、OH -现进行以下实验,①将乙的溶液分别加到足量甲、丁两溶液中时均产生稳定的白色沉淀;②将少量丙溶液滴入丁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当丙过量时沉淀完全溶解;③甲、丙两溶液混合时产生的白色沉淀,经分析其中含有两种成分。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电解质的化学式:甲 ,乙 。 (2)丙的阴离子的电子式是 ,丁的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 。 (3)写出相应离子方程式:①甲溶液与丙溶液混合: ; ②乙溶液与丁溶液混合: 。 解析:Ag +与 Cl-、S、OH -不能大量共存,故四种物质中一定有 AgNO3;OH-与 Ag+、Mg 2+、Al 3+不能大量共存,则四种物质中一定有 Ba(OH)2。4由②可知白色沉淀能够溶解于过量的丙溶液,即②中发生的是 Al3+与 Ba(OH)2的反应,若丁是Al2(SO4)3,沉淀不能完全溶解,故丁是 AlCl3,丙是 Ba(OH)2。根据信息③可知,甲应该是 MgSO4,与 Ba(OH)2反应会产生 BaSO4和 Mg(OH)2两种沉淀,而乙为AgNO3。利用信息①验证上述推测是正确的。答案:(1)MgSO 4 AgNO 3(2)[∶∶H] - +13(3)①Mg 2++S+Ba2++2OH- Mg(OH)2↓+BaSO 4↓②Ag ++Cl- AgCl↓1第 3 讲 化学常用计量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9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54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4 山东潍坊一模)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24 L CH 4中含有 0.4NA个共价键B.100 mL 1 mol·L-1 NaAlO2溶液中含有 0.1NA个 AlC.常温条件下,5.6 g Fe 与足量稀硝酸反应,转移 0.2NA个电子D.标准状况下,1.12 L 1H2和 0.2 g2H2均含有 0.1NA个质子解析:A 项,不是标准状况下,故 A 错误;B 项,该溶液因 Al 水解,致使含有 Al 的数目小于 0.1NA,故 B错误;C 项,常温下 5.6 g 铁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全部生成 Fe3+,转移的电子数为 0.3NA,故 C 错误;D 项,标准状况下,1.12 L 1H2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2=0.1 mol,0.2 g2H2的物质的量为=0.05 mol,含有质子的物质的量为 0.05 mol×2=0.1 mol,故 D 正确。答案:D2.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0 g O 含有的中子数为 5NAB.1 mol 羟基(—OH)含有的电子数为 10NAC.1 mol 氯气参加反应时,电子转移数目一定为 2NAD.标准状况下,11.2 L 己烷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解析:A 项,10 g O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1 mol O 分子含 10 mol 中子,0.5 mol O 含有的中子数为 5NA,故 A 正确;B 项,1 mol 羟基含有的电子数为 9NA,故 B 错误;C 项,氯为变价元素,因没有说明氯气参加什么反应,故无法判断其在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故 C 错误;D 项,标准状况下,己烷为液体,11.2 L 己烷含有的分子数大于 0.5NA,故 D 错误。答案:A3.用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16.9 g 过氧化钡(BaO 2)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为 0.2NAB.7.8 g Na2O2分别与足量的 H2O 和 C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均为 0.1NAC.a g 某气体含分子数为 b,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D.某密闭容器盛有 0.1 mol N2和 0.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0.6NA解析:BaO 2由 Ba2+和(过氧根离子)构成,16.9 g 过氧化钡为 0.1 mol,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0.2NA,A 项正确;Na 2O2与 H2O 或 CO2反应均生成 O2,1 mol 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NA,7.8 g 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 0.1NA,B 项正确; a g 某气体含分子数为 b,则其摩尔质量为,故 c 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L,C 项正确;D 项忽视了合成氨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彻底,错误。答案:D4.(2014 福建莆田一模)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C2H6中共价键数为 8NAB.3.2 g O2和 O3的混合气中氧原子数为 0.2NAC.1 L 0.1 mol·L-1 Al2(SO4)3溶液中 Al3+数为 0.2NAD.标准状况下,22.4 L 甲醇的分子数为 NA解析:A 项,1 个 C2H6分子中含 7 个共价键,故 A 错误;B 项,3.2 g 该混合气中含有 0.2 mol 氧原子,故 B 正确;C 项,由于 Al3+水解,故 Al3+数小于 0.2NA,C 错误;D 项,标准状况下甲醇呈液态,故 D 错误。答案:B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2NAB.2 L 0.5 mol·L-1硫酸钾溶液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NAC.1 mol 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 4NAD.丙烯和环丙烷组成的 42 g 混合气体中氢原子的个数为 6NA解析:FeI 2与足量的氯气反应,Fe 2+被氧化成 Fe3+,I-被氧化成 I2,1 mol FeI2反应转移电子数目为3NA,所以 A 错误;S 带两个单位负电荷,1 mol 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 2NA,所以 B 错误;Na 2O22中阴离子是,所以 1 mol Na2O2中含离子总数为 3NA,C 项错误;丙烯和环丙烷的分子式都是 C3H6,42 g 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 mol,则混合气体中氢原子数目为 6NA,D 项正确。答案:D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N 2和 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 N2所含原子数相等B.标准状况下,28 g CO 与 22.4 L SO3所含分子数相等C.等温等压下,2 mol O 2(g)和 1 mol SO2(g)的密度相等D.等物质的量的 C 和 N 所含电子数相等解析:A 项,N 2为双原子分子,O 3为三原子分子,相同条件下,N 2和 O3的混合气体与等体积的 N2所含原子数不相等;B 项,忽视了标准状况下 SO3为固态而不是气态;C 项,等温等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与气体的物质的量多少无关;D 项,C 和 N 均为 10 电子微粒。答案:D7.下列实验过程能引起结果偏高的是( )①配制 100 g 10%CuSO4溶液,称取 10 g 硫酸铜晶体溶于 90 g 水中②测定硫酸铜晶体中结晶水的百分含量时,所用的晶体已经受潮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 H2SO4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④质量分数为 10%和 90%的两种硫酸等质量混合配制 50%的 H2SO4溶液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解析:①忽视了硫酸铜晶体中含有结晶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②中受潮吸收的水会被当作结晶水,故所测结果偏高;③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俯视,所加水偏少,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④中所配制溶液没有偏差。答案:C8.标准状况下, m1 g 气体 A 与 m2 g 气体 B 的分子数相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个 A 分子质量是 1 个 B 分子的质量的倍B.同温同体积的 A 与 B 的质量比为C.同温同质量的 A 与 B 的分子数比为D.同温同压下 A 与 B 的密度比为解析:B 选项,没有注明压强,不能比较,错误;C 选项,分子数比为,错误;D 选项,密度比为,错误。答案:A9.(2014 四川理综,5)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高温下,0.2 mol Fe 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 H2分子数目为 0.3NAB.室温下,1 L pH=13 的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的 OH-离子数目为 0.1NAC.氢氧燃料电池正极消耗 22.4 L(标准状况)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2NAD.5NH4NO3 2HNO3+4N2↑+9H 2O 反应中,生成 28 g N2时, 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3.75NA解析:高温下 Fe 与水蒸气反应:3Fe+4H 2O(g) Fe3O4+4H2,0.2 mol Fe 反应生成 0.27 mol H2,A 错误;室温时 pH=13 的 NaOH 溶液中, c(H+)=10-13 mol·L-1,由于在任何水溶液中水电离的 H+和 OH-相等,所以水电离的 OH-的数目为 10-13 mol·L-1×1 L×NA mol-1=10-13NA,B 错误;氢氧燃料电池正极参与反应的气体是 O2,1 mol O2反应转移 4 mol 电子,C 错误;在所给反应中-3 价的氮元素化合价升高到0 价,共失去 5×3 mol 电子,生成 4 mol N2,当生成 28 g N2时,转移电子为 mol,即 3.75NA个电子,D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3 小题,共 46 分)10.(10 分)将 190 g MgCl2溶于水配制成 1 L 溶液。(1)该溶液中 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2)配制 1 mol·L-1的 MgCl2溶液 500 mL,需该溶液的体积为 。 (3)向(2)中 500 mL 溶液中再通入一定量的 HCl 气体后,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1(假设溶液体积不变),则溶液中 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通入 HCl 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 解析:(1)MgCl 2的物质的量为=2 mol,则 MgCl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 c(Cl-)=2c(MgCl2)=4 mol·L-1。(2)因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所以需该溶液的体积3V==0.25 L。(3)因(2)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 2 mol·L-1,通入一定量的 HCl 气体后,溶液中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3 mol·L-1,所以由 HCl 气体溶于水后产生的 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H+的物质的量浓度也为 1 mol·L-1,HCl 的物质的量为 1 mol·L-1×0.5 L=0.5 mol,HCl 的体积为 0.5 mol×22.4 L·mol-1=11.2 L。答案:(1)2 mol·L -1 4 mol·L -1 (2)0.25 L(3)1 mol·L-1 11.2 L11.(14 分)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盐酸分子式:HCl相对分子质量:36.5密度:1.19 g·cm -3 HCl 的质量分数:36.5%(1)该浓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 。 A.溶液中 HCl 的物质的量B.溶液的浓度C.溶液中 Cl-的数目D.溶液的密度(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 50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 0.4 mol·L-1的稀盐酸。①该学生需要量取 mL 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无影响”)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b.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4)①假设该同学成功配制了 0.4 mol·L-1的盐酸,他又用该盐酸中和含 0.4 g NaOH 的 NaOH 溶液,则该同学需取 mL 盐酸。 ②假设该同学用新配制的盐酸中和含 0.4 g NaOH 的 NaOH 溶液,发现比①中所求体积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 。 A.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B.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C.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D.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解析:(1)1 L 溶液中 HCl 的物质的量n(HCl)==11.9 mol,故该浓盐酸中 HCl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11.9 mol·L-1。(3)①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量不变: c1V1=c2V2,可得 11.9 mol·L-1×V1=0.4 mol·L-1×0.5 L,V1=0.016 8 L=16.8 mL。②a.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读数偏小;b.配制的溶液体积变大,浓度偏小,故选B。(4)①由 NaOH 和 H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OH+HCl NaCl+H2O,可知 n(HCl)=n(NaOH)=0.01 mol,需要用到的盐酸的体积 V(HCl)==0.025 L=25 mL。②浓盐酸挥发,浓度不足,配制的标准液浓度偏小,滴定时消耗盐酸体积偏大,故 A 不符合题意;配制溶液时,未洗涤烧杯,标准液浓度偏小,消耗体积偏大,故 B 不符合题意;配制溶液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配制的标准液浓度偏大,滴定时消耗的体积偏小,故 C 符合题意;加水时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标准液浓度偏小,滴定时消耗标准液体积偏大,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1)11.9 (2)BD (3)①16.8 ②偏小 偏小 (4)①25 ②C12.(2014 上海松江区一模)(22 分)绿矾(FeSO 4·7H2O)在化学合成上用作还原剂及催化剂,工业上常用废铁屑溶于一定浓度的硫酸制备绿矾。4(1)浓硫酸(密度为 1.84 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 98%)在稀释过程中,密度会下降,当稀释至 50%时,密度为 1.4 g·cm-3,50%的硫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保留两位小数),50%的硫酸与 30%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则混合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 (2)0.77(3)FeSO4·Fe2(SO4)3·10H2O(4)①42 V60 ②33.33%1第 4 讲 氧化还原反应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7小题,每小题 6分,共 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氧化还原反应中,水的作用可以是氧化剂、还原剂、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既非氧化剂又非还原剂等。下列反应与 Br2+SO2+2H2O H2SO4+2HBr 相比较,水的作用不相同的是( )①2Na 2O2+2H2O 4NaOH+O2↑②4Fe(OH) 2+O2+2H2O 4Fe(OH)3③2F 2+2H2O 4HF+O2④2Al+2NaOH+2H 2O 2NaAlO2+3H2↑A.③④ B.①②C.②③ D.①④解析:在反应 Br2+SO2+2H2O H2SO4+2HBr 中 H2O 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③中 H2O 作还原剂,④中 H2O 作氧化剂。答案:A2.(2014 浦东新区一模改编)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被还原与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的是( )A.NO2+H2OB.NH3+O2(生成 NO)C.Cl2+NaOHD.CaH2+2H2O Ca(OH)2+2H2↑解析:3NO 2+H2O 2HNO3+NO,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2 mol NO 2作还原剂时,1 mol NO 2作氧化剂,则被还原与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故 A 符合题意。4NH3+5O2 4NO+6H2O,氨气为还原剂,氧气为氧化剂,被还原与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4,故 B 不符合题意。Cl 2+2NaOH NaCl+NaClO+H2O,Cl2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作氧化剂和作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故 C 不符合题意。CaH 2+2H2O Ca(OH)2+2H2↑,CaH 2为还原剂,水为氧化剂,被还原与被氧化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故 D 不符合题意。答案:A3.在酸性介质中,往 MnSO4溶液里滴加(NH 4)2S2O8(过二硫酸铵)溶液会发生如下离子反应:Mn 2++S2+H2OMn+S+H+,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 Mn2+B.氧化性比较:S 2MnC.该反应中酸性介质可以为盐酸D.若有 0.1 mol 氧化产物生成,则转移电子 0.5 mol解析:反应后生成的 Mn 为紫红色,故可以利用该反应检验 Mn2+的存在,A 项正确;氧化剂 S2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 Mn 的氧化性,B 项正确;若酸化时加入盐酸,则 S2能把 Cl-氧化,C 项错误;反应中锰元素由+2 价变为+7 价,有 0.1 mol Mn 生成,转移电子 0.5 mol,D 项正确。答案:C4.已知在酸性条件下有以下反应关系:①KBrO 3能将 I-氧化成 KIO3,本身被还原为 Br2;②Br 2能将 I-氧化为 I2;③KIO 3能将 I-氧化为 I2,也能将 Br-氧化为 Br2,本身被还原为 I2。向 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 KI 的硫酸后,所得产物除水外还有( )A.Br-、I 2 B.Br2、Br -、I 2C.Br2、I 2、I D.Br2、I解析:①KBrO 3能将 I-氧化成 KIO3,本身被还原为 Br2,KBrO3的氧化性大于 KIO3,I-的还原性大于Br2。②Br 2能将 I-氧化为 I2,Br2的氧化性大于 I2,I-还原性大于 Br-。③KIO 3能将 I-氧化为 I2,也能将 Br-氧化为 Br2,本身被还原为 I2,KIO3的氧化性大于 I2、Br 2,I-的还原性大于 Br2。向 KBrO3溶液中滴加少量 KI 的硫酸后,结合上述分析即可作出判断,得到的产物为 KIO3和 Br2。答案:D25.已知:将 Cl2通入适量 KOH 溶液,产物中可能有 KCl、KClO、KClO 3,且的值与温度高低有关。当n(KOH)=a mol 时,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若某温度下,反应后=11,则溶液中B.参加反应的氯气的物质的量等于 a molC.改变温度,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 ne的范围: a mol≤ ne≤ a molD.改变温度,产物中 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a mol解析:Cl 2+KOH KCl+KClO+KClO3+H2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生成 11 mol KCl,则得 11 mol e-,生成 1 mol KClO,失 1 mol e-,还需生成 2 mol KClO3,失去 10 mol e-,则,A 项正确。根据产物KCl、KClO、KClO 3,由元素守恒,知 n(Cl)=n(K),则 n(K)=2n(Cl2),B 项正确。根据极端假设法,假设产物中只有 KCl、KClO、H 2O,则转移电子为 mol,假设产物中只有 KCl、KClO 3、H 2O,化学方程式为6KOH+3Cl2 5KCl+KClO3+3H2O,则转移的电子为 a mol,KClO3的最大理论产量为 a mol,C 项正确,D项错误。答案:D6.新型纳米材料 MFe2Ox(3y D.SO2发生了置换反应解析:由 MFe2Ox能使工业废气中的 SO2转化为 S,M 化合价不变,则 MFe2Ox中 Fe 元素的化合价必升高,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 0 的原则, y 必增大,即 yx,故 B、C、D 三项错误,A 项正确。答案:A7.在离子浓度都为 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在含 Fe3+、Cu 2+、H +的溶液中加入锌粉:Cu 2+、Fe 3+、H +B.在含 I-、S、Br -的溶液中不断通入氯气:I -、Br -、SC.在含 Al、S、OH -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氢钠溶液:OH -、Al、SD.在含 Fe3+、H +、N 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烧碱溶液:Fe 3+、N、H +解析:氧化性 Fe3+Cu2+H+,A 项错误;还原性 SI-Br-,B 项错误;D 项,加入烧碱溶液,首先发生中和反应,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4 小题,共 58 分)8.(14 分)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 3、H 2SO4、KBrO 3、K 2SO4、H 3AsO4、H 2O 和一种未知物质X。(1)已知 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2)已知 0.2 mol KBrO3在反应中得到 1 mol 电子生成 X,则 X 的化学式为 。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 a.氧化性:KBrO 3H3AsO4b.氧化性:H 3AsO4KBrO3c.还原性:AsH 3Xd.还原性:XAsH 3(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计量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解析:(1)KBrO 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另外一种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所给物质中 AsH3中 As 原子失电子、As 元素化合价升高,AsH 3作还原剂。(2)0.2 mol KBrO3得到 1 mol 电子,说明 Br 元素在反应中降低了 5 价,所以 X 的化学式为Br2。(4)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相等的规律可配平该方程式为3+4H2SO4 4K2SO4+4Br2+5H3AsO4+4H2O答案:(1)AsH 3 (2)Br 2 (3)ac(4)9.(15 分)高锰酸钾是一种典型的强氧化剂。(1)在用 KMnO4酸性溶液处理 Cu2S 和 CuS 的混合物时,发生的反应如下:Ⅰ.Mn+Cu 2S+H+ Cu2++SO2↑+Mn 2++H2O(未配平)Ⅱ.Mn+CuS+H + Cu2++SO2↑+Mn 2++H2O(未配平)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下列关于反应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元素是 Cu 和 SB.Mn 是氧化剂,Cu 2S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5D.生成 2.24 L(标准状况下)SO 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8 molE.氧化性的强弱关系:MnMn 2+Cu2+②用单线桥表示反应Ⅱ中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Mn+CuS(2)①在稀硫酸中,Mn 和 H2O2也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H 2O2-2e- 2H++O2↑还原反应:Mn+5e -+8H+ Mn2++4H2O写出该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中若有 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 。由上述反应得出的氧化性强弱的结论是 。 ②实验中发现,当加入的少量 KMnO4完全反应后,H 2O2仍能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其可能的原因是 。 解析:(1)①Mn+Cu 2S+H+ Cu2++SO2↑+Mn 2++H2O 中,Mn 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u、S 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的元素是 Cu 和 S,故 A 正确;Mn 是氧化剂,Cu 2S 是还原剂,故 B 错误;由电子守恒可知,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8∶5,故 C 正确;生成 2.24 L SO2(标准状况下),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0.1 mol×[4-(-2)]+0.1 mol×2×(2-1)=0.8 mol,故 D 正确;由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知,氧化性的强弱关系:MnCu 2+Mn2+,故 E 错误。②反应Ⅱ中,Mn 由+7 价降低为+2 价,则单线桥法标电子转移的方向与数目为 。(2)①得失电子守恒时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相加得到氧化还原反应为:5H2O2+2KMnO4+3H2SO4 2MnSO4+5O2↑+K 2SO4+8H2O,1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 2 mol 电子,则 0.5 mol H2O2参加此反应,转移电子的个数为0.5×2×NA=NA,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氧化性:KMnO 4O2。②H 2O2仍能发生反应放出气体,在 Mn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答案:(1)①BE ② (2)①5H 2O2+2KMnO4+3H2SO4 2MnSO4+5O2↑+K 2SO4+8H2O NA KMnO4O2 ②还原产物 Mn2+催化 H2O2分解生成氧气10.(2014 课标全国Ⅱ,27)(15 分)铅及其化合物可用于蓄电池、耐酸设备及 X 射线防护材料等。回答下列问题:(1)铅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 4 个电子层,铅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第 周期,第 族;PbO2的酸性比 CO2的酸性 (填“强”或“弱”)。 (2)PbO2与浓盐酸共热生成黄绿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PbO2可由 PbO 与次氯酸钠溶液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PbO 2也可以通过石墨为电极,Pb(NO 3)2和 Cu(NO3)2的混合溶液为电解液电解制取。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阴极上观察到的现象是 ;若电解液中4不加入 Cu(NO3)2,阴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这样做的主要缺点是 。 (4)PbO2在加热过程发生分解的失重曲线如下图所示,已知失重曲线上的 a 点为样品失重 4.0%(即×100%)的残留固体,若 a 点固体组成表示为 PbOx或 mPbO2·nPbO,列式计算 x 值和 m∶ n 值 。解析:(1)Pb 是碳的同族元素,比碳多 4 个电子层,因此为第六周期,第ⅣA 族,PbO 2酸性比 CO2的弱。(2)类似于 MnO2与浓盐酸反应:PbO 2+4HCl(浓) PbCl2+Cl2↑+2H 2O。(3)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得 PbO+ClO- PbO2+Cl-。由题意为用电解法制 PbO2,Pb 价态升高,PbO2应为阳极产物,即可写出。阴极 Cu2+放电,现象为:石墨极上包上铜镀层。若不加 Cu(NO3)2,则阴极为 Pb2+放电,缺点为:损失 Pb2+,不能有效利用 Pb2+。答案:(1)六 ⅣA 弱(2)PbO2+4HCl(浓) PbCl2+Cl2↑+2H 2O(3)PbO+ClO- PbO2+Cl-Pb2++2H2O-2e- PbO2↓+4H +石墨上包上铜镀层Pb2++2e- Pb不能有效利用 Pb2+(4)根据 PbO2 PbOx+O2↑,有×32=239×4.0%, x=2-=1.4根据 mPbO2·nPbO,=1.4,11.(14 分)FeBr 2溶液与氯气的反应中,Cl 2既可氧化 Br-为 Br2,也可氧化 Fe2+为 Fe3+。Cl 2氧化 Br-与 Fe2+是否有先后顺序呢?某学习小组做如下探究:(1)配制 100 mL 0.10 mol·L-1 FeBr2溶液: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 。 ②溶解 FeBr2固体时,用稀的 HBr 溶液而不用蒸馏水的原因是 。 (2)向足量 0.10 mol·L-1 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的 Cl2后,溶液变为黄色。(3)提出合理假设:假设 1:有先后顺序,Cl 2先氧化 Br-,生成 Br2使溶液显黄色假设 2:有先后顺序,Cl 2先氧化 Fe2+,生成 Fe3+使溶液显黄色假设 3:无先后顺序, 。 (4)实验探究:完成实验步骤及预期现象与结论。[限选试剂:0.10 mol·L -1 AgNO3溶液、淀粉 KI 溶液、10% KSCN 溶液、四氯化碳、稀硝酸]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 1:将所得黄色溶液分别取少许于 A、B 两个试管中 —步骤 2: 步骤 3: 解析:(1)①配制 100 mL 0.10 mol·L-1 FeBr2溶液,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转移、定容、摇匀等,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100 mL 容量瓶。②Fe 2+在溶液中发生水解,用稀的 HBr 溶液而不用蒸馏水的目的是抑制 Fe2+水解。(3)无先后顺序,Cl 2同时氧化 Br-、Fe 2+,生成 Br2、Fe 3+使溶液显黄色。(4)检验溶液中的 Br2与 Fe3+,检验 Br2用萃取法,检验 Fe3+用 KSCN 溶液。据此可设计方案。答案:(1)①100 mL 容量瓶 ②抑制 Fe2+水解 (3)Cl 2同时氧化 Br-、Fe 2+,生成 Br2、Fe 3+使溶液显黄色(4)5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步骤 2:向试管 A 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静置①溶液分层,下层无色,则假设 2 成立②溶液分层,下层呈现橙红色,则假设 1 或假设 3成立步骤 3:向试管 B 中滴入几滴 10% KSCN 溶液,振荡①若溶液颜色没有变化,则假设 1 成立;②若溶液出现红色,结合步骤 2 中②,则假设 3 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