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课件+讲+练+测)(提升版)(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燕歌行课件讲练测提升版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zip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专题08燕歌行课件讲练测提升版打包4套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zip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课件(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练)(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全部
    •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课件(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测)(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点击预览
    •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练)(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点击预览
    • (同步精品课堂)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8《燕歌行》(讲)(提升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燕歌行》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边塞与边塞诗①边塞诗的兴盛在唐代,那时候,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陇右自古为羌戎之地、华夏边陲,是历史上民族大迁徙、大融合的舞台,历经汉唐王朝的大力开发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这里便成了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乃至西方文明交流、融合最活跃的地区。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今甘肃敦煌);狭义的陇右则具体为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在古代,军事家们有一个共识: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保陇右,先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陇右,一直是历代中原王朝军事防御的核心区域,在唐初,突厥军队曾经逼近大唐帝国的首都长安城,甚至差点迫使大唐帝国迁都。此时的突厥汗国,已控制了东至辽河上游、西至里海沿岸、南至大漠以北、北至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边塞的战事,使众多的诗人们豪情满怀或者悲苦结肠,尤其是河西走廊,在石羊河流域、黑河流域、疏勒河流域,留下了不朽的边塞诗篇章。 ②追溯历史,西汉与匈奴南北对峙,互相抗衡,汉朝为防御匈奴南犯,不惜倾尽国力,修筑了扼守边防的长城 ,当时称为边塞,简称塞,或称障塞。沿边塞修筑的障、城、亭、燧,是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一段时期,这样的地区成为典型的边塞。随着时间的推移,唐朝的国力逐渐殷实。突厥的骚扰逐渐平息,就在高昌设立了驻守西域的最高统治机构——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直至碎叶河以南地区。在那个鼎盛的时期,边塞又指向了敦煌郡的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不少的优秀诗作已经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汉书》《后汉书》《魏书》《北史》《隋书》直到《明史》都为边塞立传。唐代边战频繁的地区,主要在三边——西北、朔方、东北。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 首,而其中 1500 首与西北边塞有关。 ③到唐代,由于中国历史舞台上活跃着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这就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以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因为边防的战事,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这是军事防卫的需要。另一方面。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这些,在边塞诗的歌吟中,是不可回避的。然而,随着战争的发生,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格调高挑的边塞诗也开始黯然神伤。 ④边塞毕竟是边塞,其地理上的偏远,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 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也是锤炼边塞诗不可或缺的元素。如果没有边塞的艰苦和 遥远,就没有边塞诗的磅礴气势和苦难锋刃。在边塞诗中旅行,边塞的风,边塞的沙尘,边塞的壮丽与辽阔,边塞的风俗与美味,会磨砺我们的风骨,会滋生我们的豪情。放达的人生,尽在边塞诗中。(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09 年第 2 期 )1.下列选项不属于唐代边塞诗内容涉及范围的一项是( )(3 分)A.为了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一座座城堡拔地而起。 2B.地方的行政核心区逐渐发展为城市,城市的经济文化辐射力又影响和促进了整个边防线上的生产发展和商贸往来。 C.战争的发生,使城堡遭遇了强大的破坏力,民不聊生,生灵涂炭。 D.为防御外敌南犯而不惜倾尽全力修筑扼守边防的长城和沿之修筑的障、城、亭、燧等驻军防戍的军事建筑。【答案】D【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分)A.边塞就是陇右。广义的陇右,东起陕西甘肃的界山陇山,西达沙州。 B.盛唐时期不少的优秀边塞诗作涉及到了新疆的广大地区,是由于这一时期唐朝国力逐渐殷实,边塞的范围指向阳关和玉门关以西。 C.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增强边地的防御能力的原因是吐蕃、突厥、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加大了对唐朝的侵扰力度。D.唐初,突厥汗国觊觎中原内地,那时的边塞一直是指甘肃黄河以东、青海青海湖以东至陇山一带地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项概念范围扩大,原文①段中“边塞的概念是具体的——基本上是陇右”。C 根据原文,“唐、吐蕃、突厥以及后起的回鹘、南诏等几大政权,他们相互角逐、相互兼并,相互扩充各自的势力范围”“ 促使唐朝政府大力在边地修筑城堡”。D 项对应的原文是“在唐初……中原内地自然早成了他们觊觎的对象。因而那时边塞逐步收缩于陇右的狭义概念上”,强调是“逐步收缩”,而不是“一直”。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原文中引用古代军事家们的共识,意在强调只要排斥、打击甚至消灭西域的各少数民族就可以保全关中地区。 B.一部《全唐诗》中,边塞诗约 2000 首,而其中 1500 首与西北边塞有关,这说明唐代边战主要发生在包括西北在内的三边地区。 C.边塞诗形成的原因之一是边塞特有的地理、文化、物质、环境特点。文化上的边缘,物质上的单调,环境上的严酷,造就了边塞诗,锤炼了边塞诗。 3D.边塞诗记录着边塞,表现着边塞。阅读边塞诗,可以让我们的风骨、豪情得到磨砺、滋生,边塞诗包含了人生的放达。【答案】A【解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18 分)高适传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少落魄,不治生事。客梁、宋间,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举有道科中第。调封丘尉,不得志,去。客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禄山乱,召翰讨贼,即拜适左拾遗,转监察御史,佐翰守潼关。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不省。天子西幸,适走间道及帝于河池,因言:“翰忠义有素,而病夺其明,乃至荒踣。监军诸将不恤军务,以倡优蒲簺相娱乐,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又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南阳,而一二中人监军更用事,是能取胜哉?臣数为杨国忠言之,不肯听。故陛下有今日行,未足深耻。”帝颔之。俄迁侍御史,擢谏议大夫,负气敢言,权近侧目。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俄而永王叛,肃宗雅闻之,召与计事,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帝奇之,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诏与江东韦陟、淮西来瑱率师会安陆。方济师而王败。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梓屯将段子璋反,适从崔光远讨斩之。而光远兵不戢,遂大略,天子怒,罢光远,以适代为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取陇右,适率兵出南鄙,欲牵制其力,既无功,遂亡松、维二州及云山城。召还,为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永泰元年卒,赠礼部尚书,谥曰“忠”。 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遭时多难,以功名自许,而言浮其术,不为搢绅所推。然政宽简,所莅,人便之。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每一篇已,好事者辄传布。其诒书贺兰进明,使救梁、宋以亲诸军,与许叔冀书,令释憾;未度淮,移檄将校,绝永王,俾各自白。君子以为义而知变。 4.对文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宋州刺史张九皋奇之 奇:以……为奇B.天子西幸 幸:帝王到某地 C.监军诸将不恤军务 恤:忧虑 D.肃宗雅闻之 雅:向来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C 项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大意内容可知,C 项,恤:体恤。所以选 C。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45.下列语句能够表现高适傲视权贵敢于直言的一组是( )(3 分)①适从崔光远讨斩之 ②浑、陇武士饭粝米日不厌,而责死战,其败固宜 ③帝以诸王分镇,适盛言不可 ④故陛下有今日行 ,未足深耻 ⑤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 ⑥适尚节义,语王霸衮衮不厌 A.②③⑤ B.①②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答案】A【解析】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高适年轻时候不得志,又不治产业。他在诗歌创作上起步较晚,但得到人们的青睐,每写完一篇,当时的人就将其传播开来。 B.安禄山反叛时,高适辅佐哥舒翰镇守潼关。玄宗逃难时,高适为玄宗全面分析了兵败的原因,并献上了如何对付叛贼的计策,玄宗赞同他的看法并采纳了他的计策。C.玄宗想让 诸位皇子分别镇守不同地方,高适极力劝说不可以。后来永王李璘起兵谋反,肃宗召高适商量对策,并让他领兵平定叛乱。D.高适生于多难的时代,他认为自己能建立功业。永王谋反,他曾移檄将校,让他们与永王断绝联系,以澄清自己。所以当时有些人认为他明白道义,了解时局。 【答案】B【解析】考 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1)翰败,帝问群臣策安出,适请竭禁中之宝藏募死士抗贼,未为晚。 (3 分)(2)李辅国恶其才,数短毁之,下除太子少詹事。(3 分)(3)年五十始为诗,即工,以气质自高。(3 分)【答案】(1)哥舒翰兵败,玄宗问群臣有什么好办法,高适请求用尽宫中收藏的珍宝作为经费招募勇士来抗击贼寇,为时还不晚。 (2)李辅国嫉妒高适的才华,在皇上面前多次诋毁高适,于是皇上下令授予高适太子少詹事。 (3)他五十岁才开始写诗,一开始就写得很好,他也很满意自己的诗有气质。5【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策”“禁中”“恶”“毁”“除”“工”、自高。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参考译文:高适,字达夫,沧州渤海人。他年轻时候潦倒失意,不置办家产。后来客居在梁州、宋州一带。宋州刺史张九皋认为他是个奇才,推举他参加有道科考试,他考中了。调任封丘尉,他不满意,便离开了。后客居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上表举荐他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禄山叛乱,玄宗征召哥舒翰讨伐叛贼,任命高适为左拾遗,后转任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哥舒翰兵败,玄宗问群臣有什么好办法,高适请求用尽宫中收藏的珍宝招募勇士抗击贼寇,为时还不晚。皇帝未加考虑。(安禄山兵逼西安)玄宗向西逃难,高适从小路追赶,在河池追上他,于是进言:“哥舒翰平素忠义,因为生病使他不能明断,才导致失败。督率军队的各位将领不关心军务大事,(每天)以歌舞赌博相娱乐,浑州、陇州两地的士兵每天吃粗糙的饭食,而且不能吃饱,要求这样的军队去拚死作战,失败当然就是很自然的事。另外,鱼炅、何履光、赵国珍屯军南阳,而一两个太监在监督军队时又大权独揽,这样怎能取胜?我多次向杨国忠说到这些事,他不肯听。所以陛下有今天的西行逃难,不值得深以为耻。”玄宗非常赞同他的说法。高适不久迁任侍御史,后来又提拔为谏议大夫,他率性敢言,权贵近臣都害怕他。玄宗打算用诸 位王子分别镇守各地,高适极力反对。不久永王叛乱,肃宗早就听说高适有才能,于是召见他一起商议大事,高适就断言永王将要失败,不值得忧虑。肃宗觉得他是一个奇才,任命他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命令他和江东的韦陟、淮西的来瑱率领军队在安陆会师。军队正在渡黄河时,永王就已经失败了。李辅国嫉妒高适的才能,在皇上面前多次诋毁高适,于是皇上下令授予高适太子少詹事。梓屯守将段子璋反叛,高适跟随崔光远去征讨并斩杀了段子璋。然而崔光远没有约束好士兵,士兵大肆抢掠百姓,皇帝非常生气,把崔光远撤了,用高适取代他做西川节度使。广德元年,吐蕃夺取了陇右,高适率兵到南鄙,想牵制吐蕃的兵力,(但最后)没有立功,还把松州、维州和云山城丢掉了。皇帝召他回来,让他做了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封他为渤海县侯。高适在永泰元年去世,朝廷追赠他为礼部尚书,谥号 “忠”。 高适崇尚气节道义,喜欢滔滔不绝地谈论王霸大业。他生逢乱世,一生以建功立业作为理想追求,但实际能力不足以实现理想,因此,不被官员们所推重。但是他为政宽容简明,每到一地任职,大家都觉得很方便。他五十才开始写诗,一开始就写得好,他也很满意自己的诗有气质。他每写完一篇,当时的人就将其作品传播开来。他写信给贺兰进明,建议急速援久梁州、宋州,以亲近各军;写信给许叔冀,告知要消除对他人的怨恨,共同援救梁州、宋州;渡淮河前,他在给各将校的公文中,告诉他们同永王断绝关系,以表明自己清白无辜。当时上层社会都认为他是合乎道义并且是了解 时局变化的。三、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6除夜作[唐]高适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邯郸冬至夜思家[唐]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8.两首诗均写到节日、馆舍、灯,且用意基本相同。请问,用意是什么?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5 分) 【答案】营造氛围:凄凉、凄清、冷寂 抒发心绪:孤独、寂寞、伤感 (氛围 1 分,心绪 2 分,意思接近即可,抓住意象分析,酌情给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9.“故乡今夜思千里”与“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在写法上的共同点是什么?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哪两句诗也用了这样的写法?高适的《除夜作》末句表达了什么情感?(6 分)【答案】共同点:借对方写自己,以想象对方想“我”,表达我的思乡、思念亲人的感情。(或:共同之处在于将故乡之思与羁旅寒灯之下的凄然感受放在具有欢乐色彩的节日之夜)(2 分) 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2 分) 感情:老大无成或离乡日久、客居多年(或:将“愁鬓“的生命体验至于“明朝又一年“时间流逝的临界点,将生命有限的无奈与故乡千里的空间阻隔对应,增加表达效果。)(意思对即可,2 分)【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的情感角度答题,这两首诗都运用了对写法,以写对方对自己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第二问 是文学常识题,可根据积累答出即可。“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为诗人增添新的白发。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 分)送郑侍御谪闽中⑴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⑵。大都秋雁少⑶,只是夜猿多。7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自当逢雨露, 行矣慎风波。【注】⑴侍御:官名,即侍御史。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谪:指官吏因过失,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⑵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⑶大都:大概。10.诗歌的颔联选取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意境特点?试做简要分析(4 分)【答案】①秋雁、夜猿。(1 分)②闽中偏远,秋雁少至,夜里众多的猿猴哀鸣。(1 分)一少一多,写出了闽中环境的偏僻闭塞、凄苦恶劣。(2 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诗句“大都秋雁少,只是夜猿多”以及注释中“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⑶大都:大概。”等加以分析概括出答案。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11.请简要赏析尾联的表现手法。(3 分)【答案】尾联运用了象征(或比喻)和双关的表现手法。答出其中一种手法(1 分)“雨露”象征(或比喻)皇帝的恩泽,“逢雨露”是说对方肯定会得到赦免,回到京都;“慎风波”一语双关,表面是写路途艰险,要小心在意,实则告诫友人慎言慎行,避免招祸。分析其中一种手法(1 分)表达了对友人的安慰、劝勉、告诫、关心之情。(1 分)【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五、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后面的题。(15 分)阳 关 雪余秋雨①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冽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冬夜摸到了寒山寺。我的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多数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人们来寻景,更来寻诗。有时候,这种焦渴,简直就像对失落的故乡的寻找,对离散的亲人的查访。②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他们褪色的青衫里,究竟藏着什么法术呢?③今天,我冲着王维的那首《渭城曲》,去寻阳关了。出发前曾在下榻的县城向老者打听,回答是:“路又远,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一些文人辛辛苦苦找去。” 老者抬头看天,又说:“这雪一时下不停,别去受这个苦了。”我向他鞠了一躬,转身钻进雪里。④一走出小小的县城,便是沙漠。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么也没有,连一个皱褶也找不到。在别地赶路,总要每一段为自己找一个目标,盯着一棵树,赶过去,然后再盯着一块石头,赶过去。在这里,睁疼了眼也看不见一个目标,哪怕是一片枯叶,一个黑点。于是,只好抬起头来看天。从未见过这样完整的天,8一点儿也没有被吞食,边沿全是挺展展的,紧扎扎地把大地罩了个严实。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侏儒也变成了巨人。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⑤天竟晴了,风也停了,阳光很好。天边渐渐飘出几缕烟迹,并不动,却在加深,疑惑半晌,才发现,那是刚刚化雪的山脊。地上的凹凸已成了一种令人惊骇的铺陈——那全是远年的坟堆,那么多,排列得又那么密,只可能有一种理解:这里是古战场。⑥我在望不到边际的坟堆中茫然前行,心中浮现出艾略特的《荒原》。这里正是中华历史的荒原:如雨的马蹄,如雷的呐喊,如注的热血。中原慈母的白发,江南春闺的遥望,湖湘稚儿的夜哭。随着一阵烟尘,又一阵烟尘,都飘散远去。我相信,死者临亡时都是面向朔北敌阵的;我相信,他们又很想在最后一刻回过头来,给熟悉的土地投注一个目光。于是,他们扭曲地倒下了,化作沙堆一座。⑦远处已有树影。急步赶去,树下有水流,沙地也有了高低坡斜。登上一个坡,猛一抬头,看见不远的山峰上有荒落的土墩一座,我凭直觉确信,这便是阳关了。转几个弯,再直上一道沙坡,爬到土墩底下,四处寻找,近旁正有一 碑,上刻 “阳关古址”四字。⑧这是一个俯瞰四野的制高点。西北风浩荡万里,直扑面来,踉跄几步,方才站住。脚是站住了,却分明听到自己牙齿打战的声音。这儿的雪没有化,当然不会化。所谓古址,已经没有什么故迹,只有近处的烽火台还在,就是刚才看到的土墩。土墩已坍了大半,可以看见一层层泥沙,一层层苇草,苇草飘扬出来,在千年之后的寒风中抖动。眼下是西北的群山,都积着雪,层层叠叠,直伸天际。⑨王维实在是温厚到了极点。对于这么一个阳关,他的笔底仍然不露凌厉惊骇之色,而只是缠绵淡雅地写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杯酒,友人一定是毫不推却,一饮而尽的。⑩这便是唐人风范。他们多半不会洒泪悲叹,执袂劝阻。他们的目光放得很远,他们的人生道路铺展得很广。告别是经常的,步履是放达的。这种风范,在李白、高适、岑参那里,焕发得越加豪迈。在南北各地的古代造像中,唐人造像一看便可识认,形体那么健美,目光那么平静,神采那么自信。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王维诗画皆称一绝。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允许他们以卑怯侍从的身份躬身而入,去制造一点娱乐。阳关的风雪,竟越见凄迷。⑪于是,九州的画风随之黯然。阳关,再也难于享用温醇的诗句。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即便是土墩,是石城,也受不住这么多叹息的吹拂,阳关坍弛了,坍弛在一个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⑫谁也不能想象,这儿,一千多年之前,曾经验证过人生的壮美,艺术情怀的弘广。⑬回去罢,时间已经不早。怕还要下雪。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5 分)A.第①段提及的“焦渴”,正是“文人的魔力”的具体体现之一。B.作者驻足阳关,用大量笔墨写坟堆,只想给阳关涂上了凄惨的色彩。C.第②段承上启下,使文章结构严谨。D.作者写阳关的树影、水流、苇草,暗示这里依稀还有当年“客舍青青柳色新”的影子。9E.从第③段开始,作者采用游记笔法,以时间为序,即打听阳关、走向阳关、阳关怀古和离开阳关。【答案】BE【解析】 试题分析:B 项只给阳关涂上了凄惨的色彩有误;E 项应是以行踪为序,答对一项给 3 分。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3.本文重点写寻访阳关,但开头两段却不写阳关,用意何在?文中不止一次写到“雪”,写 “雪”有什么作用?(4 分) 【答案】开头两段,作者由己及人,写到了今人的历史文化情结,不仅为寻访阳关蓄势(1 分),而且暗示作者的阳关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1 分)。文中不止一次写雪,在不断点题的同时(1 分),也为全文营造了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增添了阳关的沦桑之感(1 分)。(有其他解读言之有理也可给分)【解析】考点: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14.本文选自《文化苦旅》,结合本文内容,回答作者阳关之旅“苦”在何处。(6 分)【答案】天气寒冷,路途遥远,作者孤身前往(3 分),曾经验证过人生壮美和艺术情怀弘广的阳关没能继续享用温馨的诗句,而今成为废墟(3 分)。(有其他解读言之有理也可给分)【解析】 试题分析:作者阳关之旅“苦”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自身,二是阳关。就作者而言,在文章的第③④两段有所涉及:独自一人苦,环境天气、路远苦。再就阳关的本身而言,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身后,沙坟如潮,身前,寒峰如浪。”,所以“苦”。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体会语句的丰富内涵和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C.D 级。1《燕歌行》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 (11 分)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微山亭赋韵江总①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②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注】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此诗写于南归途中。②岑参,盛唐边塞诗人。安史之乱中,长安沦陷,故有此 诗。1.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同中有异, “同”与“异”分别指什么?简要分析。 (5 分)【答案】同:都是对家乡的思念。 (1 分)异:(1)江诗:从诗的第三句中“篱下菊”的典故(1 分)可知,诗人在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 思归之情的同时,流露出了归隐田园(1 分)的情怀。 (2)岑诗:该诗是在长安沦陷时所作,故第三句有“遥怜” (1 分)二字,表现了诗人面对故乡长安遭受战乱时的痛苦之情及收复失地的渴望(1 分) 。【解析】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2.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相同之处?分别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 分)【答案】对比和想象。 (2 分)江诗以“心逝”和“形来”对比,想象故乡的菊花开放了几朵;(2 分)岑诗以“强欲登高去”与“无人送酒来”对比,想象故乡的菊花在战场旁开放。 (2 分)对比与想象的运用,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解析】试题分析: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要结合文本来分析,江诗前两句“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 “逝”与“来”构成对比;而“今日几花开”则是联想想象;岑诗“前两句“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一去一来构成对比,而后两句则是想象故乡的菊花在开放。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二、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完成问题。碛西头送李判官入京2岑参一身从远使,万里向安西。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送子军中饮,家书醉里题。①碛西,即安西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库车附近;②寻河:史载张骞出使西域时曾去寻找黄河源头。3. “汉月垂乡泪,胡沙费马蹄。寻河愁地尽,过碛觉天低。 ”运用了多种手法,请列举其中的两种,并简析其艺术效果。 (4 分)【答案】①运用拟人的手法。诗歌把无生命的月亮人格化,生动地描写了在长安与家人见惯了的一轮明月,此时却挂在沙漠上,显得有几分愁惨,仿佛在对人垂泪一样。②运用主客换位的方法。诗人不说自己因对月思乡而垂泪,却反说明月对己垂泪。而自己的思乡之念,已形象地寄托于月亮这个物象之中。③融情于景。 “汉月”高照, “胡沙”无边,遥相对应,天上地下的景物融成一片,更衬托出孤身一人在苍凉沙漠上行进的艰难。④“费”字炼字极佳。诗人没有直接写沙漠夜行的困难,而用“费马蹄”间接体现, “马蹄”之“费” ,明指对马蹄的磨损,暗含沙软难行,足见行进的艰难。⑤运用对偶的手法。两联对仗工整,而且上下句意义互补,上句“汉月” ,下句“胡沙” ,点明了月照沙漠的情景(或,“愁地尽”与“觉天低”互补,点明沙漠的广袤,路途的遥远) ,丰富了词语表达的内涵。⑥用典贴切,内涵丰富。一是点出张骞出使西域与诗人戍边的自然环境接近,二是用这个典故寓指简直要走到天地的尽头,表现路途遥远。【解析】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4.请简要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分)【答案】诗人通过自己由长安入安西时的情景和在军帐中与临行的李判官痛饮,以及酒酣作书,托李判官带回的细节描写,表达诗人不畏艰难、远戍边疆的报国之心(或暗含了李判官人京,旅途艰难 ,须多保重之意) ,抒发了怀念亲友的乡思。【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感情的能力。应根据诗歌写作背景及注释,结合着诗歌标题,根据对诗歌整体内容的感知与理解,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全诗气魄沉雄,在远行的豪情中有思乡的清泪,在艰辛的磨难中又表现出勇猛奋进的精神。且都是通过对安西的新奇而特有景物的描写,曲折表现出来的。3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夜游宫 记梦寄师伯浑①陆游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注释:①师伯浑,陆游的 友人。5.词中“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与陆游《书愤》中“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相比较,两处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异同?【答案】相同点:词句和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爱国之志和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不同点: a 词句抒发了对自己不被理解的慨叹,突出了烈士墓年壮心不已的心境。b 诗句着重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却已年老鬓衰的悲愤情怀。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美文欣赏论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唐代边塞诗人常常在诗中以汉代唐,并多次提到汉代的军伍英雄,以往评论者多将此视为一种修辞方法 ,或认为是诗人就一事而发感慨。笔者则认为,唐代边塞诗人对汉代情有独钟,既有唐代复杂的社会原因.又有汉代军伍文化传承的原因。它虽然通过诗歌反映,但并不是语言现象,而是文化现象。唐代边塞诗人的汉代情结,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深刻的文化背景和厚重的历史意识。 汉代和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两个强盛的朝代。汉唐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势强盛,疆域辽阔,都是刚刚结束纷争的局面而定都长安,同时又都面临着北方少数民族南下的威胁。汉代的边疆保卫战和开疆拓土常常被后人传为美谈,一大批优秀的军伍英雄被后人奉为楷模。卫青、霍去病、李广、李蔡、张骞、傅介子、马援、班超、窦宪等人物,雄姿英发,战功卓著,成为功名的化身和人们崇拜的偶像。唐代开国以后,北方少数民族南下,致使边塞战争不断,社会的尚武氛围相当浓厚。比较而言,唐代诗人比以往朝代诗人要活跃得多。他们关心国事,注目边塞,渴望在盛世做一番事业建功立勋。在时代的呼唤下,他们摒弃了读经应考入仕的老路。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寒微,仕途之路坎坷崎岖, “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1], “尚有芹心,无因见明主”[1],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1]。边塞战争的兴起,使他们看到了一条光明之路,军中将士的功业使他们跃跃欲试。在他们看来既然“无由谒天阶” ,倒不如走军旅之路实现他们的梦想;而军中主帅也需要文人到幕府中来,高适《送董判官》:“幕府为才子,将军作主人”.即是指此。于是,他们响应时代呼唤,放弃延续多年的传统老路,踏上了文人从戎的新路。火热的激情,异域的风光,战争的场面,渴望与梦想,使他们热血沸腾,豪气冲天。 “天子不召见,挥鞭遂从戎’ ’[1],4“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东走到营州,投身事边将。在军伍精神的感召和功名心的驱使下,其尚武精神超出以往任何朝代诗人。 上述现象的出现并不是孤立的,它只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法国美学思想家丹纳说:“艺术家不是孤立的人。我们隔了几个世纪只听到艺术家的声音,但在传到我们耳边来的响亮的声音之下,还能辨别出群众的复杂而无穷无尽的歌声,像一大片低沉的嗡嗡声一样,在艺术家四周齐声合唱。 ”这段话用来解释唐代边塞诗人和整个社会的关系是非常恰当的。确实。呐喊着从军边塞的并不只是诗人,整个社会的人都在憧憬着走这样一条路。除了张扬尚武精神外,整个社会都在从历史当中 汲取精神资源,寻求可继承的历史文化。这样,汉代的军伍英雄便非常自然地成了唐代整个社会的一种精神动力。我们可以通过史料看清当时整个社会是怎样把汉代英雄视为楷模,鼓舞着人们走向边塞战场,也可由此看出唐代边塞诗人产生汉代情结的时代环境和文化背景。我们首先看史书是如何记载的。 《旧唐书•魏元忠传》曰: 夫有志之士,在富贵之与贫贱,皆思立于功名,冀传芳于竹帛。故班超投笔而叹,祖逖击楫而誓,此皆有其才而申其用矣。……汉文帝时,魏尚、李广并身任边将,位为郡守。文帝不知魏尚之贤而囚之,不知李广之才而不能用之,常叹李广恨生不逢时,令当高祖日,万户侯岂足道哉。夫以李广才气,天下无双,匈奴畏之,号为“飞将” ,尔时胡骑凭凌,足伸其用。文帝不能大任,反叹其生不逢 时。此是仪凤年间,吐蕃犯边,魏元忠上书言用兵之事,举出汉代班超、魏尚、李广三名将,希望朝廷举贤用能。 《旧唐书•解琬传》称其“器局坚正,才识高远,公忠彰其立身,贞固足以干事,类张骞之出使,同魏绛之和戎” 。以汉代出使西域立功边塞的张骞比之。 《旧唐书•刘子玄传》:“至如李广北征,解鞍憩息;马援南伐,据鞍顾盼。 ”也引出汉代名将李广、马援。 《旧唐书》列传第五十三中记述郭虔璀等六边将事迹后评价道:“史臣日:‘郭虔 璀、郭知运、王君龟、张守琏、牛仙客、王忠嗣立功边疆,为世虎臣,班超、傅介子之流也。”’将唐代边将比做汉代英雄,评价是相当高的。 下面,我们再来通过唐代墓志铭的记载,看看在唐代人的心目中,汉代的军事英雄占有多么崇高的地位。温彦 博墓志铭称其“如傅介子之斩楼兰,暴胜之静渤海也” 。杨顺墓志铭称其“昔霍去病以功深冠军,益封骠骑,今之此任,无替前规。……(公)投笔以申班燕,弯弧而妙李猿,立事立功,以取富贵” 。 “班燕”指班超, 《后汉书•班超传》:“相者指日:‘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 ”’李猿是指李广,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 ”韩逻墓志铭称其“慕班定远之绝域,慷慨口平;抱马伏波之殊勋,夙兴忘寐” 。王思讷墓志铭称其“君亦占募从戎,随广、陵以深入;投名壮籍,逐卫、霍而横行” 。靖策墓志铭称其“捐躯许国,慕班超之投笔;向月弯弓,学王粲之从军” 。苑玄亮墓志铭称其“战争必克,若卫青之开幕;蛮貊是服,信马援之南征“L3J。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尚武和边塞立功已不是个人兴趣与爱好,而成了大多数人要走的一条道路。据《旧唐书》载:张仲武“少业《左氏春秋》 ,掷笔为蓟北雄武军使” ,李抱玉“少长西州,好骑射,常从军幕” ,马炫“少以儒学闻于时,隐居苏门山,不应辟召。至德中,李光弼镇太原,辟为掌书记” ,郑云逵“大历初客游两河,以画干于朱此,此悦,乃表为节度掌书记” ,杜亚在至德初年杜鸿渐为河西节度使时被辟为从事,哥舒翰任陇右节度使时奏充严武为判官。 在这种时代气氛的熏染和感召下,边塞诗人走上军旅之路乃是非常光荣而自豪的事情。过去常有人说5唐代诗人走向边塞是对社会的一种反叛,实际上,更为确切的说法是,他们的言行是对潮流的顺应,是唐代诗人放宽历史视野、开阔胸襟的反映。唐代诗人从军幕府或游边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罢官遭遣,心情愤郁,从军边塞改变环境另谋出路,如骆宾王被罢去东台详正学士以后,到西北边塞入裴行俭幕府;(二)仕途无进身之阶,只好从军幕府求取功名,如高适入哥 舒翰幕 府,岑参入高仙芝、封常清幕府,张谓入封常清幕府,李益入李怀光幕府;(三)漫游边地,访察军情,考察山川地理, “歌从军,吟出塞” ,鼓吹呐喊,寻找机会,如王之涣、王昌龄等。汉唐相似的时代形势和边塞状况,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几百年前发生在不同时间而相同地域的战事以及那些叱咤风云的汉代英雄,他们认为边塞立功并非只属于武将,文人照样可以在边塞大有作为。唐代边塞诗人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汉代文人出塞者少而武将未留诗作,南北朝诗人边塞诗多而又未亲临边塞。唐代诗人既出塞又能写诗,目光和脚步移向了江山与塞漠,浓重的汉代情结也在心中萦绕。如果说跃马扬鞭赴边塞反映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渴望建功的雄心,是属于与时代相和相应,那么,汉代情结则反映出诗人在渴望从历史文化中寻求精神力量,使他们的行为更符合已被历史认可的一种价值评判。 骆宾王《宿温城望军营》说:“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霍顾。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 ”驻足凝望之际,思绪遥接汉代,以班超、霍去病的业绩来激励自己。岑参在《银山碛西馆》中感慨:“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希望自己能像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立功边塞,青史留名。 《后汉书•班超传》载:“超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日:‘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 ’班超的壮举在唐代诗人心中引起了广泛而强烈的共鸣,弃文从武成为盛行一时的风尚。崔融说:“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 ”一方面效仿班超投笔从戎,一方面又以窦宪为榜样要立功边塞。他们耻笑那些儒生,虽然他们也是文士,但心态和身份刚一改变,便对文士投去鄙夷的目光。杨炯说:“宁为 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维说:“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 ’;就连孟浩然这样的诗人也似乎体察到了时代的浓厚气息,在送人赴边从军诗中高唱:“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他们崇尚汉代的军伍文化,景仰汉代立功边塞的武将英豪,甚至对汉代的历史地理也颇感兴趣。岑参在北庭时说:“尝读《西域传》 ,汉家得轮台。 ”汉代西域有三十六国,郑吉、张骞、赵破奴、李广利、王恢、傅介子等出师征讨西域,皆立功封侯。往事历历,神思悠悠,古今对比,更激发了岑参在西域边塞施展抱负的决心。甚至见到边塞风物,也顿时令人想起汉代英雄叱咤风云的形象。高适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中回忆他在北游蓟门时说:“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 ”思绪遥接汉代,暗含对现实不满之意。唐天宝年。高适在哥舒翰幕府时,看到武威的汉代军垒遗迹,也引发联想, “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这些英雄人物,已经在他们心中成了鲜活的形象。 唐代边塞诗人凝聚的汉代情结,激发了他们的豪情,使他们在汉唐对比之中找到了人生的希望之路,重新确定了人生价值的坐标,使他们在艰苦 的战争环境中受到感染鼓舞,呈现出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 唐代诗人的汉代情结,其意义并不在于仅仅反映了诗人本身的追求和渴望,更深层的意义在于通过这一情结,反映了唐代军中和社会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在进行汉唐对比时则更加显而易见。 汉代和唐代虽都是盛世大国,却又有不同处。汉代北有匈奴,但青藏高原的吐蕃尚未崛起,所以,汉6军北击匈奴深入几千里,并无后顾之忧。唐代则不同,北方的突厥和回纥始终对唐王朝构成危胁,而吐蕃又迅速崛起。受经 济、地理因素的影响,中原的农耕文明受到了游牧文明的挤压,唐代的边疆危机要甚于汉代。紧张危急的边塞形势,使诗人们忧虑万分。他们在诗中描述了战争的频繁和惨烈、士兵的艰辛和无奈、将帅的无能和贪婪都令人深思感慨。唐代边塞诗人由军中的现实想到汉代,渴盼威震边塞、体恤士兵的汉代英雄似的将军再现。高适的《燕歌行》写士卒冒死奋战,却受到非人待遇,边帅只关心自己升迁和欢乐,根本不管士兵死活。高适在诗的结尾发出呐喊:“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汉代李广率兵北击匈奴,与士卒同甘共苦,战时身先士卒。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汉唐相比,真是不可同日而语。王昌龄《出塞》首句言“秦时明月汉时关” ,互文见义只是修辞方法,勾起汉代情结的还是唐代军中现实,所以,与秦汉相对的有一个没有在诗中出现的“唐”字。当然,这里不是围绕表面文字做文章。王昌龄呼唤的是泱泱大汉精神的复活。但是,那不求功名献身边塞的汉代军伍精神到唐代时似乎式微了。这种时代危机并不是仅仅出现一个李广似的人物就能解决的,更深层的原因 则在于社会。所以,这里的“飞将”是一种时代精神的象征,不能单从字面上狭隘理解,或囿于某一个人物,因为唐代确也有如李广似的将军如王忠嗣、封常清等,但以他们个人之力仍不能改变整个军中状况和边塞形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