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包目录
-
全部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0练 解读蛋白质分泌的流程图与曲线.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1练 对比分析细胞模式图相关试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2练 理选材,重步骤,解决观察类实验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3练 聚集渗透系统、解答质壁分离与复原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4练 比较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5练 梳理酶及ATP的关键点.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6练 准确解答酶的相关实验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7练 多角度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8练 准确解答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及实验及计算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9练 辨析合作用过程,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1练 辨析核生物与原核生物.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0练 正确推理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1练 辨析相关曲线,解决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应用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2练 准确解答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实验探究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3练 聚集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的实验.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4练 梳理细胞周期和有丝分裂.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5练 正确推理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DNA数目变化.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6练 聚集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实验.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7练 准确解答有丝分裂相关综合应用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8练 把握特征,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9练 分析减数分裂异常原因及放射性标记DNA变化.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2练 提升显微镜使用的操作技能.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0练 区分细胞的分化、全能性、衰老和癌变等概念.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1练 训练与遗传规律相关的概念、方法及实验设计.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2练 应用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3练 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4练 解答遗传规律习题中的特殊比例问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5练 集训与困蝇相关的遗传问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6练 透析性遗传的系谱图及实例.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7练 集训与人类遗传病及其调查方法相关的应用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8练 依据系谱图,正确推理遗传病类型.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9练 梳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相关实验.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3练 联系功能,解决元素和无面物相关易错点.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0练 理解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过程.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1练 正确推理DNA相关计算.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2练 科学区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3练 梳理中心法则,分析基因性状的关系.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4练 对比分析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5练 理解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6练 分析生物变异及其实验设计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7练 聚集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8练 区分概念,理解生物进货的基本环节.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9练 准确解答与基因频率相关的计算.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4练 透析蛋白质结构层次、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联系.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0练 梳理体液的组成、理化特性及内环境稳态.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1练 正确理解兴奋的产生、传导与传递.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2练 集训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3练 理解血糖调节与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4练 对比分析体温和水盐平衡调节.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5练 比较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6练 与生长互相关的图形、曲线分析.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7练 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对比.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8练 归纳整合种群的特征.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9练 正确分析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5练 运用守恒规律,解答蛋白质合成的相关计算.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0练 分析种间关系,对比群落的结构与演替.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1练 辨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2练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分析.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3练 集训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计算.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4练 解读碳循环及应用.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5练 理解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稳定性与保护.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6练 集训基因工程相关试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7练 对比植物、动物细胞工程.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8练 联系实践,解答胚胎工程相关试题.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9练 分析生物技术和安全性和伦理问题,掌握生态工程原理.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6练 多角度分析糖类、脂质和核酸的分子组成及其功能.doc--点击预览
-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7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71练 第70练 梳理发酵技术、微生物和培养和利用.doc
文件预览区
|
|
资源描述
1解读蛋白质分泌的流程图与曲线1.(2015·黑龙江联考)下面为某物质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结构。其中甲、戊中含有 RNA。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B.图示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C.在图中戊结构内,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 CO2的阶段没有 O2参加D.X 的分泌过程能发生在无甲、乙、丙、丁、戊等结构的原核细胞中2.下图为某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正常生理状态下,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种细胞中发生的是( )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葡萄糖→淀粉;H 2O→[H]+O 2C.氨基酸→RNA 聚合酶;[H]+O 2→H 2O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3.(2015·盐城模拟)下列生理过程中,能用图示表示的是( )A.神经细胞排出钠离子B.垂体细胞分泌生长激素C.肾小管细胞排出钾离子D.肝细胞排出葡萄糖分子4.(2015·南京二模)如图甲是某生物细胞的模式图,图乙是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2泌的途径。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吸水或失水主要与 9 有关B.图甲中基因表达发生的场所主要是 5 和 7C.用 18O 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图乙所示细胞,H O 的生成部位是②182D.图乙中的③④结构直接相连,所以能将分泌蛋白运出细胞5.下图为细胞中某分泌蛋白的加工和运输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的运输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B.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C.在化学成分上,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具有相似性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6.如图表示用 3H-亮氨酸标记细胞内的分泌蛋白,追踪不同时间具有放射性的分泌蛋白颗粒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和运输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7.如图是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和转运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3A.多肽合成时,mRNA 在核糖体上移动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3 种C.合成完成的多肽经过胞吞的形式进入细胞核D.进入细胞器 a 的多肽,部分具有催化作用8.(2015·济南模拟)用 35S 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研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测得与之密切相关的三种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中 a 曲线对应的细胞器是核糖体B.图中 b、c 属于细胞中的生物膜系统C.图中 a、b、c 都具有蛋白质加工功能D. 35S 进入细胞和被细胞排出都要通过细胞膜完成9.下图甲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合成和分泌消化酶的胰腺细胞,图乙表示为该细胞提供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测出标记氨基酸出现在核糖体和内质网上的数量。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酶经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________,该过程的进行依赖细胞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2)细胞中,控制消化酶特异性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消化酶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各种生物膜之间的相互转化依次为__________(用箭头和图中数字表示),这反映了生物膜在______________上具有紧密联系。(4)乙图中内质网与核糖体所对应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_______。410.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过程,a、b、c、d 表示细胞器,下表是其中三种细胞器的化学成分。请回答相关问题:细胞器 蛋白质(%) 脂质(%) 核酸(%)甲 67 28 微量乙 59 40 0丙 39 0 59(1)图中物质 X 以__________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图示生理过程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表中甲、丙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3)图中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____________类 RNA 参与。(4)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化学成分相似,但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在下面的坐标系中用柱形图表示表中数据。5答案解析1.D [物质 X 是分泌蛋白,图示过程可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互联系,A 正确;物质 X 的分泌依赖于膜的流动性,即与生物膜上的脂质分子、蛋白质分子的运动有关,B 正确;戊是线粒体,在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 CO2,没有 O2参加,C正确;甲为核糖体,是原核细胞中唯一的细胞器,且是蛋白质合成所必需的,D 错误。]2.C [胰岛素分泌只能在胰岛 B 细胞,该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为胰岛 A 细胞,A 项错误;葡萄糖→淀粉只在部分植物细胞中发生,B 项错误;氨基酸→RNA 聚合酶,[H]+O 2→H 2O,是正常生命活动代谢过程,C 项正确;染色质→染色体,发生在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中,D项错误。]3.B [题图所示为胞吐过程,生长激素是分泌蛋白,通过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4.D [图甲是高等植物细胞模式图,9 是液泡,与渗透吸水或失水有关。5 是细胞核(转录场所),7 是核糖体(翻译场所)。图乙中①为核膜、②为核糖体、③为内质网、④为高尔基体、⑤为细胞膜,其所示过程表示为:合成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初步加工场所:内质网→运输:通过囊泡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场所:高尔基体→分泌:包裹着分泌蛋白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整个过程由线粒体供能)。由此可知,内质网与高尔基体之间是通过囊泡运输物质的,所以它们之间并非直接相连。]5.B [依图示可知,囊泡由内质网形成,与高尔基体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A 项正确;囊泡与高尔基体的融合需要消耗能量,B 项错误;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在成分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C 项正确;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中,内质网膜“出芽”形成囊泡,囊泡与高尔基体融合进而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做进一步修饰加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结合,高尔基体膜的成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更新,D 项正确。]6.C [ 3H-亮氨酸首先在附着于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经内质网初步加工后,再转移到高尔基体中,最后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后排出细胞。所以放射性颗粒数依次增加的顺序为: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7.D [多肽合成时,核糖体在 mRNA 上移动;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有 2 种,分别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多肽经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细胞器 a 是溶酶体,内含多种水解酶。综上所述,D 项正确。]8.C [分泌蛋白合成过程是:核糖体(无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不是细胞器),据题图分析可知,a 是核糖体,b 是内质网,c 是高尔基体,其中 a 合成蛋白质,b、c 都具有蛋白质加工功能,A、B 正确,C 错误; 35S 标记的氨基酸进入细胞需通过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结合,合成蛋白质后经细胞膜通过胞吐的方式排出,D 正确。]9.(1)胞吐 流动性 (2)DNA(或遗传物质)(3)②→④→⑥→① 结构和功能 (4)①、②6解析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是:合成(核糖体)→初加工(内质网)→终加工(高尔基体)→分泌(细胞膜),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消化酶的分泌方式为胞吐,依赖于膜的流动性。10.(1)主动运输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d a (3)a、d 三(4)b、c、d 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5)见下图解析 (1)据图可知 a、b、c、d 分别表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物质 X 是氨基酸,以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一般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2)根据表中各细胞器的化学成分,甲含脂质和少量核酸,所以甲是线粒体,乙不含核酸,故是内质网或高尔基体,丙不含脂质即无膜结构,所以丙是核糖体。(3)可以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结构是核糖体、线粒体,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有 mRNA、tRNA、rRNA 参与。(4)生物膜系统包括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均属于生物膜系统;蛋白质是各种生物膜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所以生物膜功能差别较大的原因是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1对比分析细胞模式图相关试题1.根据甲、乙、丙、丁四幅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幅图表示的都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B.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含有 DNA 和 RNAC.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具有双层膜结构D.具有丁结构的生物一定具有乙、丙两结构2.(2015·温州十校期初联考)如图是某真核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糖蛋白主要分布在④的内外表面B.⑤、⑦具有双层膜结构C.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②有关D.⑥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3.下图 a、b、c 是三种生物体的细胞,关于三种细胞结构的总结,不合理的是( )A.a 和 b 是真核细胞,c 是原核细胞,因为 c 中无成形的③B.a、b 分别是高等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因为 a 有细胞壁、无 b 中的⑧,b 无细胞壁C.c 和 a、b 共有的结构是①⑥⑦,共有的有机物是蛋白质、DNA、RNA 等D.用纤维素酶分别处理 a、b、c 细胞的外层结构,a、c 外层结构被破坏,b 无影响4.如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于分裂间期时的模式图,根据此图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2A.图中出现了三处明显的错误,体现在结构 2、4 和细胞形态上B.被人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的是结构 4C.在细胞分裂末期,结构 7 的活动会增强,合成结构 8D.如果用一定手段破坏结构 7,细胞的结构可能会出现多个结构 95.LDL 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即胆固醇包裹于蛋白质内部。人体内有 2/3 的 LDL 经受体途径进行代谢,下图表示 LDL 的降解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溶酶体是单层膜构成的细胞器,其内的水解酶能降解 LDLB.胆固醇从溶酶体中释放出去,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LDL 进入细胞内与线粒体无关,仅与膜上的受体有关D.在 LDL 的降解过程中,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6.内质网中的蛋白质运输到高尔基体后,存在着不同的去向,其转运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 A 能降解侵入细胞内病菌的结构B.蛋白 B 通过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协助分泌到细胞外C.图示蛋白质转运过程中高尔基体膜面积保持相对稳定D.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分别形成的囊泡中的蛋白 B 空间结构不同7.下图 1 是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离子通道是一种通道蛋白,通道蛋白是横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图 2 表示磷脂在3细胞膜内外两侧分布的百分比。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 1 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B.物质通过离子通道不需要消耗 ATPC.由图 1 和图 2 可知,膜脂和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D.丁的存在决定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8.如图所示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是⑤⑥⑦,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①B.结构⑥⑦中增大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基粒和嵴C.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转录,甲表示的物质是 mRNAD.能进行 DNA 复制和转录的结构有⑤⑥⑦9.图 1 表示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图 2 表示动物细胞某种活动情况。据图作答。4(1)图 1 细胞内能产生 ATP 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标号和名称);该细胞在离体条件下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会消失的结构有________(填标号和名称)。(2)研究图 2 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图 2 细胞表示动物胰脏内的细胞,③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图 2 中可看出,通过形成囊泡形式进行转化的生物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图 1 是油脂腺细胞,参与油脂合成与分泌过程的细胞结构和参与图 2 所示物质的合成和分泌活动的细胞结构相比,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2015·武汉高三调研)如图甲、乙分别是两类高等生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在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存在,且含有 DNA 的场所有________(填编号),其中的 DNA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的是________(填编号)。(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________(填编号);图乙中能够产生 ATP 的场所是________(填编号)。(3)图甲、图乙所示的两细胞均经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在形成过程中,表现不同的时期是________期和________期。(4)在光照充足处,给图甲所示细胞提供含 14C 的 CO2,在结构⑨中 14C 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箭头和物质名称表示)。5答案解析1.B [图中甲表示原核生物细菌,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丁表示细胞核;四种结构中都含有 DNA 和 RNA;原核生物细菌中不具有双层膜结构;真核生物中,动物细胞无叶绿体。]2.A [糖蛋白分布在细胞膜④的外表面,A 错误;⑤线粒体和⑦细胞核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B 正确;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与②中心体有关,C 正确;⑥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D 正确。]3.D [a、b 中均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为真核细胞,c 中无成形的细胞核,为原核细胞,A 项正确;a 中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无中心体,是高等植物细胞,b 是动物细胞,B 项正确;c 和 a、b 共有的结构是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a、b、c 中均有 DNA、RNA 和蛋白质,C 项正确;a、c 均有细胞壁,但 a、c 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不同,用纤维素酶处理,对 c的细胞壁不起作用,D 项错误。]4.B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且没有结构 4(叶绿体)和 2(液泡),A 项正确;结构5(内质网)是脂质、蛋白质等有机物的合成和加工车间,被称为有机物合成“车间” ,B 项错误;细胞分裂末期,植物细胞中结构 7(高尔基体)活动增强,该结构参与结构 8(细胞壁)的形成,C 项正确;破坏结构 7(高尔基体)会导致细胞壁不能形成,细胞中细胞核数目增加,D 项正确。]5.A [溶酶体是单层膜细胞器,含有多种水解酶,能水解 LDL 形成胆固醇,所以 A 正确;胆固醇从溶酶体释放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所以 B 错误;LDL 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与线粒体有关,所以 C 错误;LDL 降解是酶促反应,与选择透过性无关,所以 D 错误。]6.B [由题图可以看出,蛋白 A 进入到细胞的溶酶体中,成为溶酶体中的某种酶,能够降解侵入细胞内的病菌,A 项正确;蛋白 B 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B 项错误;图中内质网形成的囊泡转运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再形成囊泡转运到细胞膜,所以高尔基体的膜面积保持相对稳定,C 项正确;蛋白质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形成成熟的蛋白质被分泌到细胞外,蛋白 B 在内质网、高尔基体内都会有不同的变化,所以空间结构不同,D 项正确。]7.D [图 1 中丁是糖蛋白,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故图 1 所示生物膜最可能是细胞膜,A项正确;由题干信息可知,物质顺浓度梯度通过通道蛋白,因此不消耗 ATP,B 项正确;由图 1 和图 2 可知,膜的成分在膜上的分布是不对称的,C 项正确;图 1 中的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决定了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D 项错误。]8.C [分析图解中各种细胞器的形状可知:①是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可以通过翻译过程合成蛋白质,此过程的模板是甲(mRNA),原料是氨基酸。②是内质网,可以对多肽链进行6加工处理和合成脂质。③是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④是细胞膜。⑤是细胞核,具有双层膜结构。⑥是叶绿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和基粒,基粒能够增大膜面积。⑦是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以增大膜面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含有 DNA,均能够进行 DNA 的复制和转录。]9.(1)1 线粒体、3 细胞质基质、6 叶绿体 4 核仁、5 核膜、8 液泡 (2)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胰液(消化酶)、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4)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 (5)合成和分泌油脂不需要核糖体参与解析 (1)能产生 ATP 的结构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在成熟细胞脱分化后,增殖过程中,核膜、核仁以及大液泡会周期性的消失。(2)在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3)胰腺包括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内分泌部可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外分泌部分泌胰液,内含各种消化酶。(4)以形成囊泡形式转化的生物膜是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以及高尔基体膜和细胞膜。(5)分泌性油脂在内质网上合成后,经高尔基体再加工后分泌排出,核糖体不参与此过程。10.(1)③④ ④ (2)④⑨ ④⑥ (3)前 末 (4)CO 2→C 3→(CH 2O)解析 (1)图甲代表高等植物细胞,图乙代表高等动物细胞。图甲、图乙所示细胞中都含有DNA 的场所是③细胞核(染色质)、④线粒体。其中线粒体 DNA 上的基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2)图甲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是④线粒体、⑨叶绿体。图乙中能够产生 ATP 的场所是④线粒体和⑥细胞质基质。(3)图甲、图乙所示两细胞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细胞质分裂方式不同。(4)在叶绿体基质中, 14C 的转移途径是 CO2→C 3→(CH 2O)。1理选材,重步骤,解决观察类实验题1.某同学以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材料,经不同处理和染色剂染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红色的细胞核B.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可观察到绿色的细胞质C.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D.经苏丹Ⅲ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颗粒状的蛋白质2.欲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新鲜菠菜叶片中的叶绿体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线粒体,应该分别使用的染色剂是( )A.无需染色;健那绿染液B.甲基绿;吡罗红C.甲基绿;健那绿染液D.健那绿染液;无需染色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有丝分裂的实验的评价合理的是( )A.剪取洋葱根尖 3 mm 左右,因为该区域属于根毛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B.该实验步骤中唯一错误的是在②和③之间缺少用清水漂洗这一环节C.在观察的图像中,b 属于分生区的细胞,细胞已死亡D.若用图中 b 区域的细胞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现象明显4.某同学从紫色洋葱植株上取该植株上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浸润在质量浓度为 0.3 g/mL 的 KNO3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2A.该实验中从洋葱植株上所取的细胞为鳞片叶外表皮细胞B.由图甲中 O 的通透性特点可知,Q 处充满了 KNO3溶液C.只有将图甲中细胞浸润在清水中,质壁分离才能复原D.图乙中①可表示 K+ 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5.小陈在观察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照片后得出如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A.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双层膜B.核糖体附着在高尔基体上C.内质网膜与核膜相连D.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6.(2015·合肥模拟)将洋葱细胞放入大于细胞液浓度的 K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该细胞未发生质壁分离,其原因可能是该细胞( )①是死细胞 ②大量吸水 ③是根尖分生区细胞④大量失水 ⑤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A.①②③ B.①③⑤C.②③⑤ D.②④⑤7.成熟植物细胞的主要吸水方式是渗透吸水。某兴趣小组为研究渗透吸水做了一个实验,该实验的简易渗透吸水装置如下图甲所示,图甲中液面上升的高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一成熟植物细胞被放在某外界溶液中发生的一种状态(此时细胞有活性)如图丙所示。请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由图甲中漏斗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 b 侧液体的浓度大于 a 侧的B.由图乙可知图甲中漏斗里溶液的吸水速率在下降C.图丙中相当于图甲中 c 结构的是③④⑤D.把图丙所示状态的细胞放在清水中,会发生质壁分离8.(2015·皖北十二校联考)下列有关“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3A.分生区的细胞既小且方B.根尖的整体呈乳白色,尖端(根冠)略显淡黄C.处于分裂前期的细胞均无核仁D.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像向右上方移动9.下表列出了教材中部分实验所用材料、实验条件和观察内容,请回答有关问题:组别 材料 实验条件 观察内容A 浸泡过的花生种子清水、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乙醇溶液等细胞中着色的小颗粒B 菠菜叶 无水乙醇、层析液等 滤纸条上的色素带C 洋葱根尖 解离液、龙胆紫溶液等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A 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 50%的酒精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B 组实验中,若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但得到的滤纸条上的色素带颜色均非常淡,可能的原因除了滤纸条湿度大,没有预先进行干燥处理外,最可能的原因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做 C 组实验时,应选择图甲________(填编号)处细胞为材料。某同学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图乙所示图像,此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a.视野选择不合适b.取材时间不合适c.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d.解离时间不合适(4)研究洋葱根尖处于有丝分裂各阶段细胞核中 DNA 和细胞质中 mRNA 的含量变化,获得如图丙所示曲线。在 a 和 c 两时期,__________酶催化 mRNA 分子合成,在 e 时期,最活跃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图丁①→②、②→③表示的生理变化过程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____(时期)。10.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可发现,有丝分裂过程中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不能向两极移动,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为研究 Cd2+ 能否诱导龙葵根尖细胞产生微核,将培养的龙葵幼苗分别用浓度为 5 μmol/L、20 μmol/L、50 μmol/L、100 μmol/L 的氯化镉溶液4处理 3 d、5 d,以完全营养液作对照(CK)。取根尖制片观察,按“微核细胞率(%)=(微核细胞数/观察细胞数)×100%”统计微核细胞率,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发生在有丝分裂的______期。观察计数微核的最佳时期应是细胞有丝分裂的______期。(2)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核的形成可能引起生物体的变异,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了在显微镜下观察龙葵根尖细胞是否产生微核,实验中使用卡诺氏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据图中实验结果分析,你可得出的结论是(写出两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答案解析1.C [用新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做材料,经吡罗红甲基绿染色,细胞质应该被染成红色,细胞核应该被染成绿色,经健那绿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经苏丹Ⅲ染色,看到的应该是脂肪,而不是蛋白质。]2.A [叶绿体内含有大量的叶绿素,观察时无需染色;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需经健那绿染液染色。]3.C [根尖 2~3 mm 的区域属于分生区,A 错误。在②和③之间增加清水漂洗这一环节,而③和⑤之间的清水漂洗环节应删除,B 错误。分生区的细胞呈正方形,细胞经解离已死亡,C 正确。b 区域的细胞属于分生区细胞,其液泡较小,渗透作用不明显,D 错误。]4.C [洋葱植株上最适合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是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A 项正确;图甲中 O 指的是细胞壁,因细胞壁具有全透性,所以 Q 处充满 KNO3溶液,B 项正确;将图甲中的细胞置于低渗溶液中也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或当 KNO3溶液浓度适宜时,图甲中的细胞能够自动复原,C 项错误;图乙中曲线①对应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与 K+ 进入洋葱细胞的方式相同,D 项正确。]5.B [在成熟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中,不仅可以看到大液泡、叶绿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还可以观察到叶绿体、线粒体的双层膜。其中大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核糖体有的游离分布于细胞质中,有的附着在内质网上;内质网膜向外连接细胞膜,向内连接核膜。]6.B [死细胞不可能发生质壁分离;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所以细胞不可能大量吸水;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一段时间后观察,细胞可能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7.D [漏斗内液面上升是由渗透吸水引起的,水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因此,由图甲中漏斗内液面上升可知,实验初始 b 侧液体的浓度大于 a 侧,A 项正确;图乙反映的是随吸水时间的延长,漏斗内液面的高度趋于定值,这是图甲中 c 两侧液体浓度差逐渐缩小造成的,因此溶液吸水速率在下降,B 项正确;图甲中 c 表示半透膜,在图丙中可将细胞膜③、液泡膜⑤和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④视作一层半透膜,C 项正确;观察图丙细胞的状态,可以确定图丙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如果把这样的细胞放在清水中,由于清水一定比细胞液浓度低,所以细胞会吸水,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 项错误。]8.C [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且排列紧密,A 项正确;洋葱根尖整体呈乳白色,尖端略显淡黄,B 项正确;有丝分裂前期,细胞中的核膜逐渐消失,核仁逐渐解体,处于分裂前期的部分细胞中仍有核仁,C 项错误;移动装片时物像与实物移动方向相反,所以向左下方移动装片,图像应向右上方移动,D 项正确。]9.(1)洗去浮色 (2)画滤液细线次数不够或层析时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 (3)③ a、b (4)RNA 聚合 高尔基体 间期、前期6解析 (1)A 组实验中体积分数为 50%的乙醇溶液的作用是洗去花生子叶切片表面的浮色,便于在显微镜下观察。(2)由题干所给信息“取材合适且提取色素的过程操作很规范”推测,色素带颜色浅的原因可能是画滤液细线的次数少,或滤液细线没入了层析液液面以下,或滤纸条湿度大。(3)在观察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应选择根尖分生区③细胞为材料;若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过少,可能是观察时选择的位置不恰当,还有可能是取材时间不合适,该时间段内有丝分裂不旺盛,因此观察到的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少。(4)根据曲线图判断,a、c 两个时期 mRNA 的含量高,是转录旺盛的时期,RNA 聚合酶催化 mRNA 的合成;e 时期植物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进而形成细胞壁,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①→②为 DNA 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②→③为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发生在分裂前期。10.(1)后 间 (2)DNA 和蛋白质 染色体(结构)变异 (3)固定细胞形态 使染色体着色 (4)①浓度低于 20 μmol/L 的氯化镉溶液处理龙葵幼苗,统计所得龙葵根尖分裂细胞的微核细胞率为 0 ②超过一定浓度后,氯化镉溶液浓度越大,处理时间越长,微核细胞率就越高(其他答案合理也可)解析 (1)有丝分裂后期时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两极移动。根据题意,微核“游离于细胞核之外” ,故观察微核应选择间期细胞核完整时。(2)丧失着丝点的染色体断片游离于细胞核之外形成微核,故其化学组成主要是 DNA 和蛋白质。染色体断片的形成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3)卡诺氏液能够固定细胞形态,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用于染色体的染色,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分布和形态。(4)根据实验结果曲线图分析得出相应结论,答案合理即可。1聚集渗透系统、解答质壁分离与复原题1.如图甲、乙所示是渗透作用装置,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蔗糖分子不能通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图中溶液 A、B、a、b 均为蔗糖溶液,实验开始前其浓度分别用 MA、M B、M a、M b表示。一段时间达到平衡后,甲、乙装置中漏斗的液面上升高度分别为 h1、h 2,a、b 的浓度分别为 M1、M 2,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若 h1h2,M A=M B,则 MaMbB.若 h1h2,M A=M B,则 MaMAMB,则 h1M2D.一段时间后,A→a 与 a→A、B→b 与 b→B 的水分子扩散速率均相等2.将甲、乙、丙三个未发生质壁分离的成熟植物细胞置于同一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持续观察它们的状态,直到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时,三个细胞的状态如下:细胞种类 细胞状态甲细胞 刚发生质壁分离乙细胞 没有发生质壁分离丙细胞 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形态不再发生变化是因为细胞已经死亡B.实验前甲、乙、丙三种细胞细胞液浓度关系是乙甲丙C.实验后甲、乙、丙三种细胞细胞液浓度关系是乙h2,M A=M B,说明 a 从 A 中吸收的水分子比 b 从 B 中吸收的多,即 a 与 A 的浓度差比 b 与 B 的大,因此 MaMb,A 正确、B 错误;若 Ma=M bMAMB,说明 a 与 A 的浓度差比b 与 B 的浓度差小,a 比 b 吸收的水分子少,则 h1M2,C 正确;一段时间后装置中的液面不再变化,说明半透膜两侧的水分子运动处于平衡状态,D 正确。]2.B [形态不发生变化并不代表细胞已经死亡,可能正处于水分子进出的平衡状态,A 项错误;质壁分离程度越严重,细胞内外浓度差越大,因外界溶液浓度相同,故实验前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小,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B 项正确。达到平衡状态时,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质壁分离越严重的,失水越多,外界溶液浓度越小,故实验后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小,C、D 项错误。]3.B [在“探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质壁分离的前后可以对照,质壁分离过程和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也可以对照,所以本实验有对照,A 项错误;在逐渐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的浓度增加,细胞液的渗透压升高,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B 项正确;用龙胆紫对细胞进行染色后,细胞已经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因而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C 项错误;使用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会使细胞由于大量失水而死亡,不会再出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 项错误。]4.C [丙细胞失水最多,细胞液的浓度最小;乙细胞只有少量失水,细胞液的浓度较小;甲没有失水,细胞液浓度最大。]5.D [将同一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溶液中,X/Y 值越小,则说明该细胞中的液泡失水越多,液泡的紫色越深,其蔗糖溶液的浓度越高,A、B 错误;将不同细胞置于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X/Y 值越小,则说明细胞失水越多,越不易复原;X/Y 值越大,则说明该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越高、失水越少,故 C 项错误,D 项正确。]6.A [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乙的半透膜的面积比甲小,单位时间内渗透的水分子数相对较少,漏斗液面高度升高得相对较慢,但最终到达的平衡点甲、乙应该相同,故图 2 中曲线 3代表乙,曲线 2 代表甲。甲和丙比较,半透膜的面积相同,蔗糖溶液体积丙多于甲,漏斗液面高度丙应该比甲高,曲线 1 应代表丙。]7.C [刚开始 KNO3溶液能够使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失水,同时吸收了 K+ 和 NO ,使细胞液浓度增大,最终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现象。]- 38.D [保卫细胞浸入甘油后,会先发生质壁分离,再自动复原,故 D 项正确。]9.B [高等植物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①细胞是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中央液泡);②处在高于细胞液浓度的环境中。]10.(1)渗出 变大 (2)不变 蔗糖溶液 清水或低于细胞液浓度的其他溶液 (3)乙二醇 变大 (4)大液泡解析 (1)依图分析可知:浸泡在两种溶液中的植物细胞原生质体体积 A→B 段都变小,说明7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水势减小。(2)处于 2 mol/L 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 1 分钟后,原生质体体积不再发生变化,说明水分子进出原生质层达到动态平衡,细胞液浓度不变。细胞壁是全透性的,而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不允许大分子通过,因而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了蔗糖溶液。若使其复原,则必须使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3)由图可知:在没有改变外界溶液的情况下,处于乙二醇溶液中的细胞原生质体体积逐渐增大,自动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推断出细胞液与外界溶液间不仅产生了水分子的渗透,同时溶质分子被细胞选择吸收。此溶液溶质是乙二醇,为小分子物质,正符合通过选择透过性膜的条件,而使细胞液浓度升高。(4)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发生质壁分离,所以从结构上看,必须具备大液泡才可发生质壁分离。11.(1)细胞壁和原生质层分离 硝酸钾溶液(2)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K + 和 NO 逐步运输到细胞内部,使细胞液的浓度升高,水- 3分子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3)在高浓度溶液中,细胞因失水过多而死亡,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 (4)0.12~0.125 mol/L解析 植物细胞吸水或失水是根据渗透作用原理,当细胞失水时,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当细胞再从外界吸水时,又会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硝酸钾溶液中,K + 和 NO 进入细胞是主动- 3运输的过程,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12.(1)原生质层 2 4 (2)外界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 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细胞液的浓度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4)①高 ②降低解析 (1)质壁分离是原生质层和细胞壁的分离,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二者之间的细胞质。(2)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而植物自身具备的结构特点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3)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当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时,此时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离过程,也可能质壁分离完成,细胞原生质层大小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还可能处于质壁分离的复原过程中,因此,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的关系可能是细胞液浓度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溶液浓度。(4)①由图中两种红心萝卜的质量变化结果可知,甲~戊五种蔗糖溶液的浓度大小为丙戊甲丁乙,甲为红心萝卜 A 的等渗溶液,戊为红心萝卜 B 的等渗溶液,因此红心萝卜 A 比红心萝卜 B 的细胞液浓度高。②在甲蔗糖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清水,溶液浓度降低,红心萝卜 A 吸水一段时间后,细胞液浓度降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