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全科.zip
201606130149.doc
201606130150.doc
201606130151.doc
201606130152.doc
201606130153.doc
201606130154.doc
201606130155.doc
201606130156.doc
201606130157.doc
  • 全部
    • 201606130149.doc--点击预览
    • 201606130150.doc--点击预览
    • 201606130151.doc--点击预览
    • 201606130152.doc--点击预览
    • 201606130153.doc
    • 201606130154.doc--点击预览
    • 201606130155.doc--点击预览
    • 201606130156.doc--点击预览
    • 201606130157.doc--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读图,完成 1~2 题。1.反映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制约、息息相关的有( )A.a、b、c B.d、e、fC.a、c、e D.b、d、f2.下列各联系的举例,不正确的是( )A.b 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形成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B.c 泥石流流出的物质堵塞江河,破坏森林、农田C.c 三峡工程建成后,可提高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D.f 江淮平原把旱地改造成水田,加剧了土壤盐碱化现象读南美洲部分地区图,完成下题。3.图中能体现出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纬度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水量大B.纬度低—地形类型多样—植被类型多样C.山地海拔高—水热充足—自然带类型多D.东部为平原,河水流速慢—含沙量大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近年来,这些生物礁 的缔造者——珊瑚却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读图,回答 4~5 题。24.图中Ⅰ、Ⅱ两地纬度大致相同,但气候却差别很大,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 B.植被C.洋流 D.下垫面5.下列关于该地珊瑚大量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中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都会发生变化B.地理环境中各要素及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都是不变的C.只有气候因素变化 才能使生物因素发生变化D.澳大利亚的自然带具有整体性特征下图中的虚线 为某水平自然带在图示地 区分布的最北界线,据此回答 6~7 题。6.该自然带的植被类型为(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7.与该自然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 )A.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B.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不受西北季风影响C.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多山地、丘陵地形D.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该地受寒流影响大雪线是指常年积雪的下限,即年降雪量与年消融量相等的平衡线。读以北半球为主的一些著名山脉与山峰雪线高程图,完成 8~9 题。8.影响图中雪线高度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坡度 B.降水3C.海陆位置 D.气温9.下列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数量最多的是( )A.珠穆朗玛峰 B.横断山C.乞力马扎罗山 D.阿尔卑斯山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 800 米的低山、丘陵 地带随处可见。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完成 10~11 题。10.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B.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C.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11.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 )A.雨林生态农业 B.热带种植园农业C.基塘农业 D.河谷农业二、综合题(共 56 分)12.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 分)材料 1220 年,道教领袖丘处机西行途经张家口的野狐岭时,叹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 ”下图为华北部分地区示意图。(1)描述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的空间分布特点,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6 分)(2)分别说出丘处机登高之地南、北的自然带名称。(6 分)(3)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永定河下游常处于断流状态,试说明原因。(8 分)(4)运用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分析张家口以北地区植被破坏对环境的影响。(8 分)(2)南-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温带草原带。4(3)全球气候变暖 ,降水减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4)植被破坏会导致蒸发旺盛;地下水位下降;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13.阅读非洲气候分布图及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回答问题。(28 分)材料一 非洲气候分布图。材料二 乞力马扎罗山自然带垂直分布图。(1)简述非洲自然带的分布特点。(6 分)(2)A、B 两地纬度相差很大,但属于同一自然带,分析其原因。(10 分)(3)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完整,其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坡高于北坡,而雪线高度却是南坡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2 分)(2)A、B 两地同属于热带雨林带。原因:A 地受赤道低气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B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 形雨,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3)乞力马扎罗山所处的纬度低(赤道附近);海拔高,相对高度大。由于乞力马扎罗山南坡位于东南信风迎风坡,水分条件要优于北坡,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和草原带分布的海拔上限南坡高于北坡;降水量和气温是影响雪线的重要因素,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因此雪线高度低于北坡。5参 考答案:1、2、 【解析】 第 1 题,要求找出人类与地理环境各要素(气 候、地貌、水文、生物、土壤)之间的关系,d、e、f 反映了地理环境要素与人类的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第 2 题,江淮平原是我国的湿润地区,可将旱地改造成水田,不会产生盐碱化现象。盐碱化现象主要存在于干旱、半干旱区以及半湿润区。【答案】 1.B 2.D3、 【解析】 由图可知,该区域地处赤道附近 ,纬度低,形成常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降水量大,河流含沙量小,水量大,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 A4.5、 【解析】 第 4 题,澳大利亚大陆东岸(Ⅱ地)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岸(Ⅰ地)受寒流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第 5 题,珊瑚大量死亡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气候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某一要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产生影响。【答案】 4.C 5.A6.7、 【解析】 第 6 题,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为日本本州岛。四面临海,且受日本暖流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纬度范围高于我国。图示界线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布最北界线,B 正确。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是地中海气候的植被,A 错误。该界线以北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 错。亚寒带针叶林是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植被,D 错。第 7 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我国分布的最北界线相比,图示界线纬度较高,主要原因是该地受海洋和暖流影响大,A 正确。【答案】 6.B 7.A8.9、 【解析】 第 8 题,图中显示纬度越低雪线分布的海拔越高,则与气温 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所以主导因素是气温。第 9 题,乞力马扎罗山纬度低、海拔高(山体相对高度大),所 以自然带谱最多。【答案】 8.D 9.C10.11、 【解析】 第 10 题,由图示内容可知后面的各种现象都是由砍伐自然植被引起的,A、B、D 三项表述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故选 C 项。第 11 题,西双版 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可以判定这里发展的是立体农业与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光照与地形。【答案】 10.C 11.A12、 【解析】 第(1)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图示地区多年平均气温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是受纬度和地形的影响。第(2)题,丘处机登高之地以南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植被为温带草原。第(3)题,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来分析。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旺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6人为原因: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第(4)题,植被破坏会导致蒸发旺盛,进而导致地下水位下降;而地下水位的下降和蒸发的增强,会导致草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严重;草 场退化和土地荒漠化,加上蒸发强烈,会导致沙尘暴等灾害更加频繁。【答案】 (1)特点: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影响因素:地形、纬度。13、 【解析】 第(1)题,由非洲气候分布图可明显看出气候呈对称性 分布,则自然带也必然对称分布。第(2)题,A 地受大气环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带;B 地热带雨林带的形成是“地形雨+洋流 ”作用的结果。第 (3)题,注意本题实际上是三个问题:自然带完整、森林带和草原带南北坡高度差异、雪线高度南北坡差异等三个现象的原因,运用相关知识不难回答。【答案】 (1)非洲自然带以热带雨林带为对称轴,呈南北对称分布。1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的叙述都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净水剂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铁被腐蚀D.常温下,铝能被浓硝酸钝化,可用铝制槽车运送浓硝酸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Na 2O2与水反应、红热的 Fe 与水蒸气反应均能生成碱B.人造刚玉的熔点很高,可用作高级耐火材料,其主要成分是 SiO2C.MnO 2能加速 H2O2的分解,是因为 MnO2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D.苏打受热能分解产生 CO2气体,在食品工业中可作为焙制糕点的膨松剂3.向某晶体的溶液中加入含 Fe2+ 的溶液无明显变化,当滴加几滴溴水后,混合液出现红色,由此得出下列的结论错误的是 ( )A.Fe 3+ 的氧化性比溴的氧化性强B.该晶体中一定含有 SCN-C.Fe 2+ 与 SCN- 不能形成红色化合物D.Fe 2+ 被溴氧化成 Fe3+4.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①过量的 Zn 与浓硫酸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 ③过量的水与一定量的氯气反应 ④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反应 ⑤过量的铜与稀硝酸反应 ⑥过量的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 ⑦常温下过量的 浓硫酸与铝反应属于上述情况的是( )A.②③⑤ B.②③④⑥⑦C.①④⑤ D.①②③④⑤5.下列关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Fe 在常温下可与浓硝酸、稀硝酸、浓硫酸剧烈反应B.Al、S 均能和 NaOH 浓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两种单质的作用相同C.Na 久置于空气中,可以和空气中的有关物质发生反应,最终生成 Na2CO3D.直接加热 FeCl3溶液、Na 2SO4溶液可以得到对应的纯固体物质6.1 mol X 与足量 Y 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可生成 0.5 mol 气体的是( )2选项 X YA Al NaOH 溶液B NO2 H2OC Na2O2 CO2D Fe H2O(g)7.甲、乙、丙、丁、戊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略去,箭头表示一步转化)。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满足图示转化关系的是( )甲 乙 丙 戊A Cu FeCl3溶液 CuCl2溶液 FeB H2O Fe H2 O2C Al NaOH 溶液 H2 Al2O3D CH3CH2OH O2 CH3CHO H28.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转化的是( )①Si Na2SiO3(aq) H2SiO3― ― →NaOH aq ― ― →CO2 ②Na Na2O2 NaOH― ― →O2 常 温 ― ― →H2O ③CaCO 3 CaO CaC2 C2H4― ― →高 温 ― ― →C 高 温 ― ― →H2O ④饱和 NaCl(aq) NaHCO3 Na2CO3― ― →NH3、 CO2 ― ― →△ ⑤MgCl 2(aq) MgCl2·6H2O Mg― ― →△ ― ― →通 电 熔 融⑥CuSO 4(aq) Cu(OH)2 Cu2O― ― →NaOH aq ― ― →葡 萄 糖 △A.①④⑥ B.③④⑤C.②⑤⑥ D.①②③9.下列各 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3甲 乙 丙 丁A FeCl3 FeCl2 Fe2O3 Fe(OH)3B Cu CuO CuSO4 CuCl2C Na Na2O Na2O2 NaOHD Al Al2O3 Al(OH)3 AlCl310.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一定条件下它们有如图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已略去):下列有关物质的推断正确的是( )A.若丁为 KOH 溶液,则甲可能为 AlB.若丁为 Fe,则丙可能为 Fe(NO3)2溶液C.若丁为 O2,则甲可能为非金属单质硫D.若甲、乙、丙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丁一定为 CO211.球墨铸铁中含有一种铁碳化合物 X。实验室测定化合物 X 的组成实验如下:化 合 物 X18.0 g ― ― →足 量 空 气 高 温 煅 烧 固 体 1― ― →过 量 盐 酸 溶 液 甲 ― ― →足 量 Cl2 溶 液 乙 ― ― ― ― ― →加 热 、 蒸 发 灼 烧 固 体 224.0 g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固体 2 是氧化铁B.X 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 Fe3C2C.溶液甲中可能含有 Fe3+D.X 与足量的热浓硝酸反应有 NO2和 CO2生成12.以磷石膏(主要成分 CaSO4,杂质 SiO2、Al 2O3等)为原料可制备轻质 CaCO3。滤液 ……轻质 CaCO3磷 石 膏 粉氨 水 浆 料 转 化 ↓ CO2过 滤 高 温煅 烧 浸 取 ↓ NH4Cl溶 液(1)匀速向浆料中通入 CO2,浆料清液的 pH 和 c(SO )随时间变化见右图。清液2-4pH>11 时 CaSO4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提高其转化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填序号)。A.搅拌浆料B.加热浆料至 100 ℃C.增大氨水浓度D.减小 CO2通入速率(2)当清液 pH 接近 6.5 时,过滤并洗涤固体。滤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两种阴离子为________和________(填化学式);检验洗涤是否完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敞口容器中,用 NH4Cl 溶液浸取高温煅烧的固体,随着浸取液温度上升,溶液中c(Ca2+ )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 MgCO3、MgSiO 3、CaMg(CO 3)2、Al 2O3和 Fe2O3等,回收镁和 其中另一种金属单质的工艺流程如下:沉淀物 Fe(OH)3 Al(OH)3 Mg(OH)2 Ca(OH)2pH 3.4 5.2 11.2 13.1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上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可回收到的金属 A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3)“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写出两条措施)。(4)调 pH 时需要调多次,第一次调 pH 主要为了除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MgCl2·6H2O 在 HCl 氛围中灼烧后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得到单质 Mg。(6)Mg(ClO3)2在农业上有广泛的用途,可用 NaClO3与 MgCl2制备,已知四种化合物的溶解度( S)随温度( T)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反应物按化学反应方程式计量数比混合制备 Mg(ClO3)2,简述可制备 Mg(ClO3)2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升温、搅拌或适当增大酸的浓度(任意两种或其他合理答案) (4)Fe 3+ (5)MgCl2(熔融) Mg+Cl 2↑= = = = =电 解 (6)①2NaClO 3+MgCl 2===Mg(ClO3)2+2NaCl ②在相同温度下,由于 NaCl 溶解度较小最先析出,Mg(ClO 3)2剩余在溶液中通过蒸发结晶可得(其他合理叙述均得分)6参考答案:1.【解析】 A 项,明矾不具有强氧化性,错误;B 项,SiO 2可以与 HF 反应,错误;C项,铁比铜活泼,构成原电池时,铁先被腐蚀,错误;D 项,铝钝化后,会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从而对内部铝起到保护作用,可用于运送浓 HNO3,正确。【答案】 D2.【解析】 A 项,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B 项,人造刚玉的主 要成分是氧化铝;C 项,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 项,苏打是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答案】 C3.【解析】 某晶体的溶液中没有与 Fe2+ 发生反应显红色的离子,当加入溴水后,Fe2+ 一定被氧化成 Fe3+ ,此时溶液出现红色,说明原晶体是含有 SCN- 的盐,很明显判断出B、C、D 均正确,在 Br2与 Fe2+ 反应中,Fe 3+ 是氧化产物,Br 2是氧化剂,所以 Br2的氧化性应比 Fe3+ 氧化性强。【答案】 A4.【解析】 ①过量锌与浓硫酸先生成 SO2,浓硫酸变稀后生成 H2,硫酸最终完全消耗;②氢气与氮气生成氨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一种物质即使过量,另一种物质也不能被完全消耗;③水与氯气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氯气不能完全消耗;④铜和浓硫酸,加热时 开始生成SO2,随着浓硫酸变稀不再反应,即硫酸剩余;⑤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 NO,铜过量时硝酸会完全消耗;⑥硫酸与石灰石生成硫酸钙会覆盖在碳酸钙表面,使反应停止,碳酸钙有剩余;⑦常温下,浓硫酸会使铝钝化。故选 B 项。【答案】 B5.【解析】 A 项,铁在常温下与浓硝酸、浓硫酸发生“钝化” ;B 项,Al 与 NaOH 浓溶液反应,Al 作还原剂,S 与 NaOH 浓溶液反应时,S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项,Na 在空气中久置,依次转化为 Na2O、NaOH、Na 2CO3晶体,最终生成 Na2CO3;D 项,直接加热 FeCl3溶液得到固体为 Fe(OH)3。【答案】 C6.【解析】 A 项,根据 2Al+2NaOH+2H 2O===2NaAlO2+3H 2↑,1 mol Al 与足量 NaOH溶液反应生成 1.5 mol H2;B 项,根据 3NO2+H 2O===2HNO3+NO,1 mol NO2与足量水反应生成mol NO;C 项,根据 2Na2O2+2CO 2===2Na2CO3+O 2,1 mol Na2O2与足量 CO2反应生成 0.5 13mol O2;D 项,根据 3Fe+4H 2O(g) Fe3O4+4H 2,1 mol Fe 与足量水反应生成 = = = = =高 温 43mol H2。【答案】 C7.【解析】 A 项,丁为 FeCl2溶液,可实现图示转化;B 项,丁为 Fe3O4,可实现图示7转化;C 项,丁为 NaAlO2溶液,制取 Al 不能利用 H2与 Al2O3,而是电解熔融 Al2O3;D 项,丁为 H2O,可实现图示转化。【答案】 C8.【解析】 ①Si 可与 NaOH 溶液反应生成 Na2SiO3溶液,因碳酸酸性强于硅酸,故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 CO2可生成 H2SiO3;②Na 与 O2在常温下只能得到 Na2O,在加热的条件下才可生成 Na2O2;③CaC 2与 H2O 作用得到 C2H2;④是侯氏制碱法,可实现转化;⑤制取镁利用电解熔融 MgCl2而非熔融态氯化镁晶体;⑥新制 Cu(OH)2悬浊液与葡萄糖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 Cu2O,故答案为 A。【答案】 A9.【解析】 A 项,乙→丙不能一步实现;C 项,丁→甲,丙→甲难以 一步实现;D 项,乙→丙难以一步实现。【答案】 B10.【解析】 若丁为 KOH 溶液,甲为 Al,则只能生成 KAlO2一种物质,A 项错误;当丁为 Fe,甲为 HNO3,乙为 Fe(NO3)3,丙为 Fe(NO3)2时,符合图示转化关系,B 项正确;若丁为 O2,则甲不可能为单质硫,因为 S 与 O2反应不可能一步生成 SO3,C 项错误;若甲、乙、丙均为焰色反应呈黄色的化合物,则丁可以是 CO2或 SO2,D 项错误。【答案】 B11.【解析】 由题意知,最后的产物为氧化铁,A 项正确;由原子守恒:2Fe~Fe 2O3可计算化合物 X 中的铁的质量为 24.0 g× =16.8 g, n(Fe)= =0.3 mol,含 C112160 16.8 g56 g/mol的物质的量为 n(C)= 18.0 g- 16.8 g12 g/mol=0.1 mol,X 的化学式为 Fe3C,B 项错误;铁的化合物在空气中高温灼烧时,生成四氧化三铁,溶于盐酸中会有亚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生成,C 项正确;Fe 3C 与热的浓硝酸反应会生成三价铁离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D 项正确。【答案】 B12.【解析】 (1)向磷石膏粉、氨水浆料中通入 CO2,CO 2与 NH3·H2O 发生反应:CO2+2NH 3·H2O===2NH +CO +H 2O,CO 浓度增大,促进了 CaSO4沉淀的转化:+ 4 2-3 2-3CaSO4+CO ===CaCO3+SO ,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3 2-4CaSO4+2NH 3·H2O+CO 2===CaCO3+2NH +SO +H 2O。+ 4 2-4A.搅拌浆料,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加热浆料,由于 NH3的挥发,导致 NH3·H2O 浓度降低,不利于 CO 的生成,降低了 CaSO4的转化速率;C.增大2-3氨水浓度,有利于提高 CO 的浓度,从而提高 CaSO4的转化速率;D.减小 CO2通入速率,2-3不利于 CO 的生成,从而降低 CaSO4的转化速率。2-3(2)由图象可知,pH=6.5 时,溶液中的 c(Ca2+ )已经很小,此时通入的 CO2与溶液中浓8度较低的氨水反应生成 NH4HCO3,故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两种阴离子为 SO 和 HCO2-4。过滤得到的 CaCO3沉淀上会附着 SO 、NH 、HCO 等杂质离子。检验洗涤是否完全- 3 2-4 + 4 - 3时,可取少量最后一 次从过滤器中流出的洗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检验是否存在 SO 即可。若不产生白色沉淀,表明沉淀已洗涤完全。2-4(3)NH4Cl 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NH +H 2O NH3·H2O+H + ,温度升高,上述水解+ 4平衡右移, c(H+ )增大,导致部分 CaCO3溶解。【答案】 (1)CaSO 4+2NH 3·H2O+CO 2===CaCO3+2NH +SO +H 2O 或+ 4 2-4CaSO4+CO ===CaCO3+SO AC2-3 2-4(2)SO HCO 取少量最后一次的洗涤过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盐酸酸化的2-4 - 3BaCl2溶液,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表明已洗涤完全(3)浸取液温度上升,溶液中 c(H+ )增大,促进固体中 Ca2+ 浸出13.【解析】 (1)固体废料中只有 Al2O3能与碱溶液反应,故碱浸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l2O3+2OH - ===2AlO +H 2O。(2)~(4)分析工艺流程可知,滤液Ⅰ的主要成分为偏铝酸- 2盐,经过处理后即可回收到 Al。向滤渣Ⅰ中加入的试剂 B 应为酸。浸出后得到的滤渣Ⅱ为SiO2,滤液Ⅱ中主要含有的阳离子有 Fe3+ 、Mg 2+ 、Ca 2+ 等,再根据题中已知的Fe3+ 、Mg 2+ 、Ca 2+ 分别完全沉淀为 Fe(OH)3、Mg(OH) 2、Ca(OH) 2时溶液的 pH 可知,加碱液调pH 时最先生成 Fe(OH)3沉淀,故第一次调 pH 主要为了除去 Fe3+ 。(5)MgCl 2·6H2O 在 HCl 氛围中灼烧后得到 MgCl2,电解熔融的 MgCl2可得金属 Mg。【答案】 (1)Al 2O3+2OH - ===2AlO +H 2O- 21黑龙江省伊春市带岭高级中学 2015-2016 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间:6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战国时“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而秦汉以后开启了“布衣将相之局” 。这种新现象反映了( )A.官僚政治秩序稳定 B.自耕农阶层的分化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 D.小农经济的稳定性2.董仲舒以《春秋》中的事例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用经、义解释法律,编成《唐律疏议》 ,后来被唐高宗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这一变化表明( )A.独尊儒术已成定势 B.仁政思想等同于法律C.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D.儒学理念渐趋法制化3.宋出现交子后,南宋、元朝、明朝政府都曾大力推行纸币,可是都迅速贬值。明中期基本放弃纸币,最终白银获得政府认可并作为主要支付手段。古代纸币的兴衰表明( )A.民间贸易突破官府限制 B.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停滞C.政府对市场的控制遇挫 D.重农抑商政策遭到削弱4.恩格斯曾指出:“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有一点是必不可免的:古老中国整个传统的经济体系将完全崩溃……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从而把那种可以养活这亿万人口的旧体系完全摧毁。 ”据此,恩格斯认为( )A.战争是打破清朝 闭关锁国状态的唯一机会B.战败后的清政府将对欧洲国家全方位开放C.中国的自闭和崩溃状态必然导致战争失利D.战争必然使中国变革统治体系和对外开放5.孙中山是近代坚定的民主革命家,但他同时又说:“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 ” “夫今日立国于世界之上,犹乎人处于社会之中,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也。 ”在这里,孙中山主要强调的是( )A.革命是解决民生问题的主要手段B.民生问题解决要立足和谐互助C.国内各民族要平等、团结、互助D.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国民共享26.右图“滑稽魂”漫画,为民国初年画家周慕桥所绘。画中人物手拿一杆旱烟枪在楼梯口对着电灯泡,仿佛在说:“取个火吧。 ”漫画的内容反映出( )A.民国初年电灯已经在中国普遍使用B.当时的民众生活深受西方科学影响C.清末民初的广大民众生活贫困落后D.民众接触西方文明时出现认知反差7.从 1949 年 10 月到 1956 年底,中国私营工商业经历了两个阶段。首先,中央和各级政府根据“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和在国营经济领导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其次,对私营工商业的政策是逐步地、有计划地开展公私合营。这两个阶段( )A.工商业的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B.共同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C.发展目标主要是恢复国民经济D.分别属于过渡时期和建设时期8.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9.欧洲各地区农作物每粒种子的平均收益率(1500—1820 年)阶段 英格兰 法国 德国1500—1549 7.4 6.7 4.01650—1699 9.3 6.2 4.11750—1799 10.1 7.0 5.11800—1820 11.1 6.2 5.4上表主要表明( )A.英国农业生产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3B.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C.工业革命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D.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10.有学者认为:“尽管大西洋把英、美、法三国永远地分割开了,但三国的革命作为资产阶级革命不仅有一定的联系,而且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17 世纪和 18 世纪发生于大西洋两岸的这三个伟大历史事件的相同点是( )A.君主立宪制和民主社会的构建B.资产阶级和君主专制的斗争C.民主代议制和共和政体的建立D. “权利”的诉求和“人权”的伸张11.有学者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 ,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存在一些相同、相似点,两个运动之间存在着一种顺向关系。 ”其中属于两者“顺向”关系的是( )A.两者与世俗统治者(君主或地方长官)关系B.两者都主张宗教信仰自由C.两者都强调人的意志、理性与自由D.两者都强调人的伟大,以人为本,肯定人的价值12.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打破了地域相邻概念,出现了跨洲、跨洋的区域合作组织。不同区域经济集团之间也展开了连横合作。南锥体共同市场与欧盟之间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而东盟与欧盟外长会议之间就政治、经济问题的探讨业已制度化。这说明( )A.经济区域集团化已名不副实B. “冷战”后的世界经济获得加速发展C.经济合作的地域障碍日渐消失D.经济区域集团化有导向全球化的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分两部分,必考部分共 2 小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选考部分从第 15~18 题中任选一题作答,15 分。共 52 分)[必考部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太祖留下祖训:“与士大夫治天下” , “不杀士大夫及言事者” 。古代唯宋朝有此家法。宋真宗亲自写手诏,立 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流颁布,李流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用烛火将诏书烧了,并让回话:“就说李流认为不可。 ”真宗只得收回成命。……在北宋,御史台和谏院合称“台谏” ,是中央最主要的监察机构,官员并称“言官” 。台谏官直接参与决策、批评政事,既牵制宰 相,又约束皇帝。但台谏官的选择和去留4由皇帝亲自决定。……两宋共有 134 位宰相,其中有 123 人出身科举,涌现学者型官员。——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 18 世纪末,由于“恩赐制 ”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854 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 ,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杜维廉报告” 。……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 录取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官政治的特点。(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7 分)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西文官制度的异同。(10 分)14.第三产业经历了一个兴起、发展和兴盛的历史过程,也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所占比重)统计年份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1859 年 17.0% 52.6% 30.4%1889 年 17.9% 44.1% 38.0%1929 年 5.9% 48.4% 45.7%1953 年 5.5% 46.3% 48.2%1963 年 4.3% 45.3% 50.4%2005 年 1.3% 29.1% 69.6%根据材料,提取两项关于美国三大产业发展情况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 分)[选考部分]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显王十九年,商君使地皆为田,而田皆出税。故《秦纪》 《鞅传》皆云:“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汉董仲舒请限民名田。不使富者过制,则贫弱之家可足也。武帝时,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后魏孝文太和九年(485 年),诏均田: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5唐武德七年(624 年),初定均田。丁中之民,给田一顷。皆以什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至唐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田制为空文。南唐烈祖(888—943 年)分遣使者按行民田,以肥瘠定其税。材料二 明代“一条鞭法”和清代“摊丁入亩”等制度是按资产收税,收取货币……土地占有量是核定资产、征收赋税的首要依据,土地兼并不再是政府关注的主要问题,对土地实际占有状况的清查与登记成为政府经济管理的重要活动。——据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周至南唐田制的变化。(7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赋税征收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8 分)1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结果美国政府也被公正地称为一种妥协的制度,这就是说,一个缺少一致性的制度。它既不像欧洲旧政府那样建立在传统之上,也不像追随法国革命的政府那样建立在原则之上,而是建立在一系列的相互妥协和暂时搁置对立原则的对抗的做法上,这些原则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能居于支配地位。——[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美国革命的政治原因》材料二 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英]约翰·达尔贝格·阿克顿《法国革命演讲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美国宪政进程中存在哪些争执?最后做出怎样的选择?其理论原则是什么?(9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法两国宪政进程有何不同特点?两国民主政治的共同本质是什么?(6 分)17.[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双方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相关角色参战,这些角色又是根据其疆域边界、殖民地拥有量、陆军和海军力量的变化而定。虽然奥匈帝国预先就想吞并塞尔维亚,德国很快也认为比利时不再是 独立国家,但除了这两个小国(它们本就是在19 世纪才从较大的政治结构中脱胎出来)如人所料地消失以外,其他国家,特别是主要的大国,即便被 胜利者击败,也都幸存了下来。在此意义上,无论这场战争的手段是多么昂贵,多么具有破坏性,目的仍然是相当传统的。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有这一切都非常不同。从一开始,战争的意图就不一样。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岌岌可危的。对此,双方的领导人都承认。6……事实上,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对领土和资源的控制问题,也关系到谁能生存、谁能控制全球资源、哪些民族将完全消失(因为它们会被胜利者认为是劣等的、不受欢迎的群体)等问题。——[美]格哈特·温伯格《全副武装的世界》(1)根据材料,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的不同目的。这对两场战争的性质有何影响?(9 分)(2)以德国为例,说明“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岌岌可危的” 。(6 分)18.[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49 年 9 月 27 日,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10 月 1 日,侯仁之作为燕京大学的代表,出席了天安门广场的开国大典。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政治待遇,是新生的共和国对他的接纳和肯定。——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材料二 1955 年 9 月 17 日,钱学森和夫人蒋英,带着他们的孩子,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踏上返回祖国的旅程。起航前,钱学森当着记者的面发誓,再也不踏上美国的土地。——卞毓方《他们在历史的转折关头》材料三 我们如果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 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是他最基本的情感。……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杨绛《我们仨》(1)上述历史人物在中国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选择对新中国的意义何在?(9 分)(2)上述历史人物在关键历史时刻的选择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怎样的人格魅力?(6分)7参考答案:1、 【解析】 材料主要的意思是说从战国到秦汉官员的来源发生了变化,不是在说官僚政治秩序的稳定,故 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自耕农阶层的分化,故 B 项错误;材料中讲到了从战国到秦汉时期官员来源的变化,从“州部” “卒伍”到“布衣” ,说明了官员的来源不是固定的,而是变化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人才的流动,也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 C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小农经济的稳定,故 D 项错误。【答案】 C2.【解析】 汉代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独尊”地位已经确立,材料不是在说儒学地位的确立,而是在强调儒学在确立其主流地位之后的变化,故 A 项错误;董仲舒只是用儒家思想“补充”汉代法律,长孙无忌所编的《唐律疏议》不是法律,只是“被赋予同等的法律效力” ,儒家所提倡的仁政思想不等同于法律,故 B 项错误;材料只列举了两个文官对法律有影响,不能证明“文官阶层主导立法” ,故 C 项错误;董仲舒用儒家经典里的事例补充法律,长孙无忌用儒学理论解释法律,这说明 儒家思想被运用于国家法律上,儒学理念逐渐法制化,故 D 项正确。【答案】 D3.【解析】 民间贸易突破官府垄断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不是宋朝,故 A 项错误;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快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不是停滞,故 B 项错误;中国古代各专制王朝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力,使得专制政府滥发纸币的行为始终无法得到遏制,事实上导致古代专制政权无法有效控制市场,故 C 项正确;“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晚期并没有被削弱,反而是日益强化,故 D 项错误。【答案】 C4.【解析】 材料中“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说明是中日甲午战争。打破清朝闭关锁国状态的是鸦片战争,故 A 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仍然只是部分开放,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分析的是战争的影响,不是原因,故 C 项错误;中日甲午战争后引发民族危机,中国开始寻求变革政治体系的运动,故 D 项正确。【答案】 D5.【解析】 “纯用革命手段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说明革命不能解决民生问题,故 A 项错误;“相资为用,互助以成者”说明解决民生问题要靠和谐互助,故 B 项正确;材料与民族平等无关,故 C 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以和平方式实现财富国有” ,故 D 项错误。【答案】 B6.【解析】 漫画中人物不知道电灯无法点火,说明当时不可能普遍使用电灯,故 A项错误;漫画讽刺了当时民众的无知,故 B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生活贫困落后” ,故 C 项8错误;用电灯点烟枪正说明了“认知反差” ,故 D 项正确。【答案】 D7.【解析】 工商业的性质,通过三大改造转变为公有,故 A 项正确;前者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利用,后者反映了对资本主义的改造,故 B 项错误;前者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国民经济,后者是完成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改造,故 C 项错误;两个阶段都是过渡时期,故 D项错误。【答案】 A8.【解析】 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是制定罗马法的根本目 的而非直接目的,故 A 项错误;材料罗列的若干法律都表明,程序法优于实体法,且程序法有很多规定,表明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都是维护司法的公正,故 B 项正确;司法部门以权谋私与材料无关,故 C 项错误;所举关于原告的规定的示例,是为了说明程序法高于实体法,并不是为了保护原告,故 D项错误。【答案】 B9.【解析】 表格只比较英国、法国、德国农业生产的数据,不能说明持续大幅领先欧洲大陆,故 A 项错误;表格反映英国农业生产效率高,高效农业为英国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故 B 项正确;工业革命的开展,农业比重在下降,工业比重在上升,工业革命并没有使英国农业生产率大幅攀升,故 C 项错误;民主政治是发生农业革命的制度前提,但在表格中无法体现,故 D 项错误。【答案】 B10.【解析】 题目要求的是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点,君主立宪制只属于英国,故 A 项错误;美国没有经历封建社会,因此不存在君主专制,故 B 项错误;美国和法国确立的是共和政体,英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故 C 项错误;三国的革命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推动人类向着民主化方向发展,体现了对民主权利和人权的追求,故 D 项正确。【答案】 D11.【解析】 两者都是成长中的资产阶级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在一定程度上都依靠了世俗统治者的支持,故 A 项正确;文艺复兴是以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与宗教信仰自由无关,故 B 项错误;理性思想是在启蒙运动时期出现,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的时代不符,故 C 项错误;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封建斗争,故 D 项错误。【答案】 A12.【解析】 材料讲述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而不是其名不副实,故 A 项错误;材料讲述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而没有突出其加速发展,故 B项错误;经济合作突破地域相邻的概念仅仅是其区域 集团化发展的一个表现,故 C 项错误;地域概念被打破,不同集团之间相互合作,并且已经制度化,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导向,9故 D 项正确。【答案】 D13.【解析】 第(1)问可据材料一第一段宰相李流烧毁诏书可知,文官地位高,且对君权形成一定程度制衡;据材料一中台谏官的职能,可知文官参与决策制衡相权、君权,从其科举出身可知文官文化素质较高。第(2)问的第一小问,对材料进行分层、处理关键词句,可知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以及代议制的发展成为文官政治改革的直接原因或背景,同时联系此时英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其他国家文官制度的引入介绍都构成英国文官改革的原因。第二小问可从考试的形式、特点、考试来源、考试指导思想、考试目的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异同。【答案】 (1)文官地位高;对君权形成一定制约;参与决策和纳谏;制衡相权、皇权;官员文化素质较高。(2)原因:官员选拔方式落后,官僚体系紊乱;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工业革命;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借鉴其他国家(或民族)先进的选官制度。同: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公开考试,择优录用;考生来源广泛。异:中国主要受儒家思想影响,本质上服务于封建王权。英国独立于各党派,终身任职;理论实践并重;录取方式灵活,成为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14.【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第一小问提取有效信息,根据材料中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可知,第一产业成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总体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呈上升趋势,在提取信息时,应结合这一特点,特别是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说明,如二战后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二产业在 1953 年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等。第二小问需要结合所提炼的关键信息进行论述,要结合阶段特征,从科技发展、经济的发展趋势等角度分析,如二战后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且受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国民经济结构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得以调整,注意在答题中史实论证要充分。【答案】 信息一:二战后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说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信息二:1953 年以前,第二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说明:在两次工业革命中,以工业生产为主导的第二产业的地位较为突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中高科技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评分说明:提取一项准确信息 3 分,对应说明 3 分,提取两项准确信息 6 分,对应说明 6 分,满分 12 分。只提取准确信息而未说明的,只给提取信息的分数,只有说明而没有提取准确信息的,只给说明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1015.【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正确解读,并对古代中国历代田制及赋税改革的有关知识熟练掌握。第(1)问由“为田开陌阡封疆” “限民名田” “均田” “按行民田”等可归纳概括出各个时期的田制特征。第(2)问的第一小问从征收依据、税收管理方式等方面归纳特点;第二小问要结合所学知识从土地兼并、商品经济发展及财政收入等概括即可。【答案】 (1)周(战国时期)废除土地国有制,实行土地私有制;汉朝开始抑制土地占有过度不均的情况,不允许商人占有土地;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限制土地兼并;南唐不再实行国有土地,土地完全私有。(2)特点:逐渐以土地占有量为主要征收依据;以征收货币为主。赋税合一(税种减少),管理简化。原因:土地兼并趋势难以遏止,自耕农破产,租佃关系普遍存在;生产区域性特征日益显著,商品经济不断发展;政府适时调整税收政策,保证财政收入。16.【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开头的信息“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与英国的公民权与君权之争相类似,已成为美国宪政史的要义”归纳提炼争执。由材料一的最后一句,并结合美国 1787 年宪法内容和原则回答“选择”和“理论原则” 。第(2)问,由“法国从美国人那里学来的是革命的理论,而不是他们的政体理论,是他们一刀两断的气魄,而不是修修补补的艺术。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美国政治文明进程具有渐进性,而法国却具有激进性,爆发了多次革命,暴风骤雨。但是两者最终都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答案】 (1)争执:绝对权力与受限制的权力、中央集权和地方自治之争。选择:三权分立(受限制的权力)、联邦制、总统制。理论原则:制约与平衡。(2)特点:美国:在革命后通过一系列协商(妥协)完成的。法国:经历了长期的一次次革命(激烈的斗争)完成的。本质:资产阶级代议(民主)制。17.【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双方根据自己在世界上的相关角色参战,这些角色又是根据其疆域边界、殖民地拥有量、陆军和海军力量的变化而定”说明,一战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下按照新的力量对世界的瓜分;根据材料“世界秩序的重新安排在这场战争的一开始就是岌岌可危的……事实上,这场战争不仅关系到对领土和资源的控制问题,也关系到谁能生存、谁能控制全球资源、哪些民族将完全消失”可知,二战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第二小问,一战主要是为了重新瓜分殖民地,所以性质是帝国主义争霸战争;二战的爆发是德、意、日法西斯为了称霸世界,危及了世界人民的利益,由此世界人民组成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掀起了反抗法西斯的战争。第(2)问可从二战爆发的德国方面背景来分析,德国法西斯上台,出于民族复仇情绪,突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进 而称霸世界,从而发动战争,威胁世界秩序。11【答案】 (1)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按照新的力量对比重新瓜分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争夺对世界的统治权。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双方的争霸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2)从德国来看,希特勒从准备到发动战争,始终围绕着冲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希特勒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目的,采取法西斯手段。18.【解析】 第(1)问从材料一中“侯仁之几乎是踏着建国大典的鼓点返回北京”和材料二、三中的信息,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来归纳即可。第(2)问从材料三中“我们不愿意逃跑,只是不愿意离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 “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学,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中国的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的信息来提取归纳概括即可。【答案】 (1)为新中国的人民政权提供了积极的政治支持;为新中国全面建设的展开提供人才支持;保障了中华文化的有序传承。(2)热爱祖国,忠于信仰;传承传统文化;宽容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