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节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外科护理学,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刘伟道,学 习 目 标,1.了解腹外疝的病因、组成与病理类型 2.熟悉腹股沟斜疝、直疝和股疝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掌握腹外疝病人手术前和手术后的护理措施护理,一 概 述,腹外疝的定义腹外疝是指腹内脏器或组织离开了原来的部位,通过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包块,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腹壁薄弱或缺损 是形成腹外疝的解剖基础。 (1)先天性因素 (2)后天性因素 2.腹内压增高 是引起或诱发腹外疝形成的重要因素。,病 因,腹壁强度降低: 某些组织穿过腹壁的部位,如腹股沟管、股管、脐环等处;腹白线发育不全
2、;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外伤、感染、老年、久病等。 腹内压力增高: 慢性咳嗽、慢性便秘、排尿困难、搬运重物、举重、腹水、妊娠、婴儿经常啼哭等。,【病理解剖】典型的腹外疝是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和疝外被盖组成。 1.疝门也称疝环,是疝突出体表的门户,为腹壁薄弱或缺损处,是腹外疝命名依据,如腹股沟疝、股疝、切口疝等。,2.疝囊 是壁层腹膜从疝环向外突出所形成的囊袋状结构,可分颈、体、底三部。疝囊颈由于受进出疝内容物的摩擦而增厚变白,是高位结扎疝囊的重要标志。3.疝内容物 是进入疝囊内的腹内组织或脏器,最常见疝内容物是小肠其次是大网膜。4.疝外被盖 指覆盖在疝囊以外的腹壁各层组织,通常是由筋膜、肌肉、皮
3、下组织和皮肤构成。,【病理类型】 1.易复性疝 疝内容物很容 易回纳入腹腔的疝,称为可复性疝。 其特点:当病人站立、行走、举重、 咳嗽及排便等腹内压增高时, 疝内容物进入疝囊,在腹壁 上出现包块;而当平卧休息 或用手推送疝块时,疝内容物 可回纳腹腔,腹壁上出现包块 便消失,故俗称“疝气”。 临床上最为常见。,2.难复性疝 疝内容物 不能完全回纳入腹腔的疝, 称为难复性疝。其特点: 无论病人是在站立、劳动 等腹内压增高的情况下, 还是在平卧或用手推送 疝块等情况下,疝块均 不消失。引起的原因常 是疝内容物与疝囊壁发生 了粘连。,3嵌顿性疝 (incarcerated hernia): 疝囊颈较小
4、而腹内压突然增高时,疝内容物可强行扩张囊颈而进入疝囊,随后因囊颈的弹性收缩,将内容物卡住,使其不能回纳,这种情况称为嵌顿性或箝闭性疝。,4.绞窄性疝:嵌顿疝未能及时解除,肠壁及其系膜受压情况不断加重,使动脉血流减少,最后导致完全阻断,即为绞窄性疝。此时,肠系膜动脉搏动消失,肠壁失去光泽、弹性和蠕动能力,变黑坏死。,绞窄性斜疝:术中见疝内容物为小肠,肠管色泽变黑、变暗,蠕动减弱,系膜血管博动消失,肠管已发生血供障碍。,二、 腹股沟疝,概述 凡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区的薄弱或缺损处向体表突出形成的疝,称为腹股沟疝。腹股沟疝在各类疝中的发病率最高,约占腹外疝的90%以上,且多发生于男性,男、女发病
5、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凡腹内脏器或组织经腹股沟管的内环进入腹股沟管,再从腹股沟管的外环突出于体表者,并可进入阴囊,称为腹股沟斜疝。 凡腹内脏器或组织从直疝三角区突出于体表者,称为直疝。 凡腹腔内脏器或组织经股环、股管而自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股沟管深环(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穿出腹股沟管浅环(皮下环),并可进入阴囊。腹股沟直疝:疝囊经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分 类,双侧腹股沟直疝,内口:精索或子宫圆韧带穿过腹横筋膜而形成的 一个卵圆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深环(内环 或腹环)。 外口:腹外斜肌腱膜纤维在耻骨结节上外方形
6、成 的一个三角形裂隙,即腹股沟管浅环(外环或皮下环)。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 后壁:腹横筋膜。 上壁: 腹内斜肌和腹横肌形成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和腔隙韧带。 内容物:精索或子宫圆韧带。,腹股沟管解剖,直疝三角,直疝三角(Hesselbach 三角,海氏三角)是由腹壁下动脉、腹直肌外侧缘、腹股沟韧带三者之间形成的一个三角区。 该处腹壁缺乏完整的腹肌覆盖,且腹横筋膜比周围薄,故易发生疝 由该处发生的疝称为腹股沟直疝。,发病机制,发病机制,典型的腹股沟疝的临床表现是腹股沟区有一突出的肿块,站立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消失。疝内容物回纳后用手指紧压腹股沟管深环,让病人起立并咳嗽,斜疝疝块并不出现
7、,出现者即为直疝。 难复性斜疝的主要特点是疝块不能完全回纳。 嵌顿性疝临床上表现为疝块突然增大,并伴有明显疼痛,平卧或用手推送不能使疝块回纳,并有明显触痛。 绞窄性疝的临床症状多较严重,可发生疝外被盖组织的急性炎症及肠袢坏死穿孔,严重者可发生脓毒症。,临床表现,鉴别项目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发病年龄 多见儿童及青状年 多见于老年 突出途径 经腹股沟管突出 由直疝三角突出 进阴囊 可进入阴囊 不进入阴囊 疝块外形 椭圆或梨形, 半球形,基底宽上部呈蒂柄状 回纳疝块后压迫内环 疝块不再突出 疝块仍突出 手术检查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外侧 疝囊颈在腹壁下动脉内侧嵌顿机会 较多 极少,腹股沟斜疝直疝
8、的鉴别,【处理原则】 1.非手术治疗 腹外疝一般应及早施行手术治疗,但对半岁以内婴幼儿、年老体弱或伴并有严重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非手术疗法。其方法是:用棉带、疝带或其他的压迫方法,阻止疝内容物突出。,2.手术治疗 是治疗腹外疝最有的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1)疝囊高位结扎术,是治疗婴幼儿腹外疝最常用的手术方法; (2)疝修补术 是在疝囊高位结扎术的基础上,利用周围健康的组织来修补腹壁的薄弱或缺损处,如用联合肌健和腹股沟韧带来修补腹股沟的薄弱或缺损处。 (3)疝成形术 当疝环周围组织薄弱或缺损严重,无法进行修补时,可用自身的组织(如腹直肌前鞘或游离的阔筋膜等)或高分子生物材料(如聚酯补片
9、、聚丙烯补片、膨化聚四氟乙烯补片等人工补片)进行修补。 (4)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疤痕小、恢复快等优点。,(三)无张力疝修补术 1.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Lichtenstein手术) 2.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Rutkow手术) 3. 巨大补片加强内脏囊手术(Stoppa手术),3、嵌顿性疝的治疗对嵌顿性疝的患者,如嵌顿时间较短(在68小时以内),疝内容物无绞窄征象时,可试行手法复位,以后考虑手术治疗;如手法复位失败或已发生绞窄性疝者,应紧急手术治疗。,【护理评估】,1.健康史 (1)了解评估病人有无存在先天或后天性腹壁薄弱或缺损的因素 。 (2)评估病人有无腹内压增高的
10、因素 。 2身体心状况 (1)躯体表现 1)腹股沟斜疝 2)腹股沟直疝 3)股疝 ,3、心理状况评估 因疝块长期反复突出而影响病人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同时由于病人及家属对腹外疝疾病的认识不足,担心治疗费用和手术治疗效果,故病人多表现有焦虑不安的心理状况。,【护理诊断与医护合作性问题】,1.焦虑 与疝块影响病人日常生活有关 2.疼痛 与疝块嵌顿及手术创伤有关。 3.知识缺乏 与缺乏腹外疝康复等知识有关。 4.潜在并发症 术后阴囊水肿、术后切口感染及疝复发等。,【护理目标】,1病人焦虑程度减轻,能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2病人疼痛减轻或消失。 3病人能知晓腹外疝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术后复发的相关知识。
11、 4护士能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处理。,【护 理 措 施】,1. 手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2)一般护理 (3)病情观察 (4)消除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5)术前训练 (5)严格备皮 (6)灌肠和排尿 (7)嵌顿、绞窄性疝病人急诊手术的术前护理,2术后护理 (1)卧位与活动 (2)饮食 (3)病情观察 (4)预防阴囊血肿 (5)预防切口感染 (6)防止腹内压增高 (7)康复指导,术后当天取平卧位,膝下垫软枕,第二天可改半卧位,不宜早期下床活动,一般术后35天离床活动,一般病人术后612小时可进流质,第二日进软食或普食,作肠切除及肠吻合者需肛门排气后进食,术后切口部位常规压
12、沙袋(重0.5kg)24小时以减轻渗血;使用丁字带或阴囊托托起阴囊,【护理评价】,1病人焦虑程度是否减轻,能否积极配合医护治疗。 2病人疼痛是否减轻或消失。 3病人是否能知道预防腹外疝复发的有关知识。 4.病人术后有无阴囊血肿发生,伤口是否发生了感染;若发生,是否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三、股 疝,概 念,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 (femoral hernia)。,临床表现,常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出现一半圆形隆起,疝块往往不大。 股疝容易嵌顿,一旦嵌顿可迅速发展为绞窄性。,四、切口疝,概 念,切口疝 (incisional hernia)是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临
13、床上比较常见,占腹外疝的第三位。 主要病因是腹壁切口感染、缝合技术、缝合材料、腹内压增高和全身性因素。 最常发生于腹直肌切口,并以下腹部切口多见;其次为正中切口和旁正中切口。,治 疗,治疗原则是手术修补,手术要点是切除疤痕、显露疝环、回纳疝内容物、缝合修补。 对于较大的切口疝,可用人工高分子修补材料或自体筋膜组织进行修补。,四、脐 疝,概念:疝囊通过脐环突出的疝称脐疝(umbilical hernia)。 病因:小儿脐疝的病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成人脐疝为后天性疝,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小儿脐疝多属易复性,表现为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囊颈
14、一般不大,但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成人脐疝由于疝环狭小,发生嵌顿或绞窄者较多。 治疗:非手术治疗:适于2岁之前的小儿,原则是在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手术治疗: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五、白线疝,概念:白线疝(hernia of linea alba)是指发生于腹壁正中线(白线)处的疝,绝大多数在脐上,故也称上腹疝。下腹部两侧腹直肌靠得较紧密,白线部腹壁强度较高,故很少发生白线疝。治疗:疝块较小而无明显症状者,可不必治疗。症状明显者可行手术修补。,小 结,腹外疝是腹部疾病中最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病人站立、劳动、行走、咳嗽、婴儿啼哭
15、等腹内压增高时在腹部出现包块。当患者平卧或用手向腹腔推送,包块消失。当腹外疝发生嵌顿或绞窄时,常需紧急处理。护理时,术前应强调严格备皮和消除腹内压增高的因素,术后注意不能过早下床活动,预防切口感染,及时发现和配合医生处理各种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促使病人早日康复。,目标检测题,一、填空题: 1.引起腹外疝的病因主要 、 。 2.腹外疝的病理类型有 、 、_、_。 3.腹外疝主要的手术方式有 、 、_。 4.根据解剖关系腹股沟疝可分为_和 _。,目标检测题,二、名词解释: 1.腹外疝 2.绞窄性疝 3.腹股沟斜疝 4.股疝,目标检测题,三、单选题 1.最易引起嵌顿的疝是:A直疝 B斜疝 C股疝
16、D脐疝 E切口疝 2.下列哪一项不是腹股沟斜疝的特点:A疝经腹股沟管突出 B可进入阴囊或大阴唇 C疝环在腹壁下动脉的内侧 D还纳后压迫内环,可阻止疝突出 E咳嗽有冲动感,3.腹股沟斜疝与直疝主要的鉴别点是:A发现年龄不同 B疝块外形不同 C压迫内环后疝是否再突出D有无咳嗽冲击感 E嵌顿机会的多少,4.疝术后护理哪项不妥 A.积极治疗便秘 B.及时处理咳嗽 C.阴囊勿作特殊处理 D.切口处压砂袋 E.术后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5.腹股沟疝修补术后护理,错误的是A.腹股沟手术区可用砂袋压迫 B.用阴囊托或丁字带托起阴囊C.保持大、小便通畅 D.及早下床活动E.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6.腹股沟斜
17、疝术后切口部位压沙袋的主要目的是A.预防阴囊血肿 B.减轻切口疼痛 C.预防切口感染D.防止切口裂开 E.减轻腹壁张力,目标检测题,7.某男,17岁,右侧腹股沟斜疝,嵌顿小时就诊,检查,右下腹包块,有轻压痛,腹肌无明显肌紧张,无反跳,此时最适宜的处理是A.选行非手术治疗,佩带疝带 B.择期手术治疗 C.试行手法还纳 D.不可还纳,应紧急手术E.经上处理均不对,8.腹股沟斜疝与直疝主要的鉴别点是 A.发现时的年龄不同 B.疝块外形不同 C.压迫内环后疝是否再突出 D.有无咳嗽冲击感 E.嵌顿机会的多少 9.1岁以内病儿的腹股沟斜疝的治疗应采用A.疝囊高位结扎术 B.疝修补术 C.疝成形术 D.可
18、暂不治疗 E.用棉束带压迫内环 10.绞窄性疝的处理原则是 A.手法复位 B.紧急手术 C.对症治疗 D.支持疗法 E.抗感染,目标检测题,四、简答题 1.在临床上腹股沟斜疝和直疝有哪些区别点(请列表回答)? 2.哪些征象表明嵌顿性疝的发生?会引起什么并发症?,五、病例分析患者,男性,农民,61岁。因右腹股沟区反复出现可复性肿块10余年,肿块不能回纳伴腹痛4小时而入院。10年前患者右侧腹股沟区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行走或咳嗽时突出,肿块突出时伴局部酸胀及腹部胀痛,肿块可下降至阴囊,肿块不突出时,无特殊不适。起病后患者未做特殊处理,4小时前患者因干重体力活,肿块再次突出,并不能回纳至腹腔,同时伴腹痛及局部压痛,腹痛呈阵发性绞痛,还伴肛门排气减少。,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腹平坦,右下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与肌紧张,肝脾不大,腹部叩诊无移浊,双肾区无叩痛,听诊肠鸣音活跃,右腹股沟区可见10cm6cm8cm大小肿块,直达阴囊,局部压痛明显,肿块质软,不能回纳至腹腔,肿块透光试验阴性。 1.你认为该病人的初步诊断是什么? 2.护理评估有哪些的发现? 3.结合病情提出相应护理诊断? 4.若需做手术,请写出术前准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