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中国纪录片的生态主义观照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生态文化逐渐传播开来,引起了官方和民间越来越多的关注,国民的生态意识也得到提高。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传播起步较晚以及受其他政治、经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目前中国的环保事业虽然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还尚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对生态的关切程度还不够高,自觉参与保护环境的意识更低。作为一种具有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的传媒形式,纪录片理所当然应当肩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 由央视拍摄的森林之歌便是近年来我国生态纪录片作品中的优秀代表。该系列纪录片通过高品质的视听效果和令人耳目一新的叙事方式,较好地传播了生态思
2、想。本片的成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对生态思想的完美表达 森林之歌将中国传统哲学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和西方近现代生态美学思想的共通点,即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做为创作主线,将生命体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生命体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对自然宇宙和生命世界的关怀一一呈现,达到一种蕴含着生命体具有通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命感悟。 中国的传统智慧中儒家思想的“天人合一”(即人类与宇宙统一的世界观)、道家思想中“万物齐一”等都在森林之歌中得到了体现。该片通过中对森林之中各种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的真实记录,暗示人们应该从超越天、地、人的立场,从大系统的角度来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观众在审美
3、的同时认识到人只是世界万物的一支,而不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应该尊重天地自然,尊重一切生命本身拥有的价值,与自然和谐相处。 长久以来,人类认为自己是生物圈的中心,具有内在价值,是价值的来源、一切价值的尺度,是惟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代理人,其道德地位优于其他一切存在实体。“人类中心主义”使得贪婪的人类为了一己之私而无限掠夺自然。森林之歌中有这样一个画面:一头黑熊在冬眠的季节到采松塔人曾住过的窝棚边刨垃圾堆,试图找到一点食物。而黑熊爱吃的红松种子在几个月前就已经被人采摘干净了。夜晚黑熊因饥饿而发出哀号,令人心酸。 该片还纪录了许多中国的环保现状:有许多貌似保护生态的植树造林活动实际上是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4、有些修葺了防护林的地方本身不适合植树;有些植树造林所选用的植物品种太过单一,无法形成天然的生态循环,结果造成了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这些细节都体现出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深刻批判,发人深思。 二、视听品质的飞跃 镜像语言的丰富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为了能使该片的视觉效果与以往相比能有质的飞跃,摄制组专门聘请了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两位资深摄影师尼尔和鲍勃,他们传授给剧组的拍摄经验在森林之歌的拍摄中派上了大用场。森林之歌在镜头语言的使用上,吸收国外自然类纪录片的拍摄经验,加入了许多电影的拍摄技法,给观众以极大的信息含量和丰富的画面信息。微距拍摄和间距拍摄让各种细节在镜头中纤毫毕现,美轮美奂,为观众展现
5、了平常不易看到的奇观,如红松果成熟坠地、白蚁飞舞、胡杨传播种子等;而特写镜头呈现的过程又使观众形成紧张的观影期待,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 本片对自然声响的记录和运用是本片音响效果上的另一大突破在过去的影视制作中,由于设备的限制和缺乏专业指导,自然声响多采用录音室后期拟音制作。而森林之歌中,自然声响全部原音重现。雪后融水的潺潺声,松果落地声,无处觅食的黑熊发出的失望的咕哝声都能深深撞击每一个观众的心灵。 三、叙事层面 细致入微的故事化叙事,是森林之歌的又一大亮点。该片严格按照Discovery、BBC等国外媒体的商业模式来制作,注重故事化的叙事。其实故宫、大国崛起等历史人文类纪录片在叙事方式故事化
6、的改革上已经做了有益的实践。将故事化的叙事方式运用到自然生态纪录片中,在国内尚属首次。 云横秦岭是森林之歌里故事最完整的一集,这个故事被定义为“一个金丝猴家族的王朝政变”,而且故事的角度不是从猴王“甲板”入手而是选择了“王后”圆圆,这样的调整后这个故事就具有完整的起因、经过、高潮、结局,犹如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电影大片。 四、结语 纪录片是大众传媒中特殊的一员。它具有不同于其他传媒品类的文化意识、思考品质和责任感,所以它应该肩负起传播生态文明的使命。以森林之歌为代表的作品,也的确为传播生态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不过,我国的媒体应该继续思考,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以更深层次的生态学观点去观察、思考和解决人
7、类的生态问题,并以此来教育、引领和提升人们生态观,营造良好生态环境所需的舆论环境。 铁路机械动力设备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前言 铁路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对保证和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尽管国家大力支持铁路产业的发展,投资规模巨大。然而,如何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是铁路企业自身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靠自身的管理和经营来完成。企业的机械动力设备是基本生产要素之一,其技术含量的高低、组织管理的优劣直接关系着铁路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发展前景。目前设备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从设备的运用情况看,主要表现在设备拥有量多、通用设备多、老旧设备多、封存设备多、设备利用率低等,这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资产浪费。因此,我
8、们需要总结工作中的得失,找出问题根源,完善和更新现有的管理制度与工作方法。 二、铁路机械设备的分类和管理现状 (FAN)铁路机械设备可分为十大类,包括金属切削机床、锻压剪冲设备、动力设备、电气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工作炉金属处理设备、木工铸工设备、试验设备、工程机械和杂项设备。长期以来, 铁道部以高度的计划经济模式管理着铁路企业。设备管理由传统的设备管理逐步发展到对设备实行综合管理。铁道部按照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原则,在设备管理上还是注重于实物形态上的传统技术管理,对价值形态的认识和管理是不够的,没有真正体现技术管理与经济管理的统一。分析当前情况,不难发现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着如下问题: (一)设备
9、资产利用率低,闲置浪费现象严重。近年来,随着铁路装备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机械设备的加工性能要求不断提高,大量机械设备由于技术进步而逐步淘汰,使用效率低下。铁路机车车辆和线路维修使用的零部件生产专业化程度不断加强,维修零部件的工作量逐渐减少,机械设备闲置的矛盾日益突出,机械设备利用率普遍不超过30%,金属切削机床和木工铸工设备的利用率更低,有的机械设备每月使用不到一次。机械设备资产低效运用,导致企业大量设备闲置,引起不必要的浪费。 (二)设备资产专用性强,调剂处置困难。铁路机械设备中,超过半数的设备属于铁路专用设备,而淘汰的专用设备仅能在铁路内部进行调剂。事实上,全路技术改造基本是同步进行,专
10、用设备淘汰在时间上基本接近,因此在铁路内部调剂极为困难。部分特种设备,如锅炉、起重机等,其制造、安装、使用和检审等国家都有严格的规定,铁路企业不具备相应资质,调剂也十分困难。 (三)机械设备管理重运用,轻管理。铁路基层单位设备管理工作重心在于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而对于机械设备的基础管理,往往容易忽视,如: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方面,基本维持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单纯技术管理水平,与目前提倡的技术与价值管理差距很大;在机械设备的基础档案技术履历簿记录方面,近几年基本没有设备运用记录;在设备维修、鉴定的基础资料管理方面,基础资料管理混乱,甚至残缺不全。基础管理工作的薄弱,直接影响到机械设备经济技术
11、指标的真实程度, 使设备管理工作形同空中楼阁。 以上问题与企业机械设备的投资机制、运用机制和管理机制直接相关,铁路机械设备的管理是由铁道部设备办公室牵头,制定机械设备管理的规章制度,具体实施是由铁路局负责。由于铁路局设备管理机构设置不同,尽管管理内容相同,但工作重心不一致,因而铁路局机械管理存在较大差异,难以全面贯彻落实铁道部的管理意图。由于铁路局作为市场经营主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从机械设备调剂的角度看,铁路局为维护本局利益,往往对跨局的闲置机械设备调剂缺乏热情,导致机械设备调剂很难在全路展开。 三、对机械动力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严把机械购置关。机械设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把设备的服役寿
12、命当作一个系统实施全过程管理,机械设备前期管理,是机械设备综合管理的重要阶段。在前期管理中,机械设备的规划、布局、选型和采购、验收,决定着机械设备能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大小,必须建立经济技术和投入产出分析机制。在计划机械设备投资时,综合考虑企业设备实际保有情况、生产的实际需要、生产布局的发展情况、科技的发展和设备价值、生产效率等因素,保证设备投资的合理性、适用性和经济性。 (二)优化设备后期管理费用。在设备的使用阶段,必须考虑如何提高设备使用的经济性。根据设备安装和试运行、使用和维修、更新和报废三个阶段的特点,把握工作重点。在设备安装试运行阶段,要重点发现和排除早期故障,特别是设计问题,应尽早与供
13、货单位交涉解决,通过对设备的全面验收,为设备正常使用和维修打好基础。在设备使用和维修阶段,应从企业设备实际出发,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综合利用率,选择合理的维修方式,使技术要求和经济效益两者结合,寻求最佳的结合点。设备更新不仅仅是狭义上设备的更换,从广义上讲,也包括设备大修和设备新技术改造充分利用原有设备的可用部分,恢复设备机能或改变设备结构、改善技术性能和经济效果,设备更新要结合生产布局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充分发挥设备资产投资效益,即从投入产出的效益比选和设备技术要求来确定设备的更换、大修或新技术改造。设备报废既要符合技术标准和国家有关规
14、定,也要增强设备拆旧利用,提高残值回收价值的意识,分局以上的单位应建立拆旧中心,以形成规模效益。 (三)努力提高设备资产的运用效率。机械设备有偿占用, 是指企业占用机械设备要支付一定费用。在铁路企业内部建立机械设备有偿占用制度,有利于促进铁路企业积极主动调整机械设备配置结构,压缩闲置机械设备,积极开展机械设备调剂;有利于促进铁路企业努力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更好地发挥机械设备资产效率;有利于促进铁路企业加强机械设备维护保养,延长机械设备有效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益。 (四)实施集约化经营。在铁路较为集中地区成立机械专业加工中心、设备维修中心和汽车队等,集中精良设备,精选高技术人员。对内承揽加工、制作、维修,实施有偿服务;对外组织新产品的开发、加工,使生产加工、维修集约化经营。这样不仅可以减掉本地区的一些通用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可以减掉维修工人从事其它工作,达到节支创效的目的。 四、结束语 铁路机械动力设备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铁路企业安全运输生产,铁路企业结合市场需求与生产经营的需要,首先进行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运用新技术、新举措对现有机械动力设备进行购置与管理,尽可能实现低投入与高产出,努力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减少重复投资,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