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复习:,1.判断心理健康的标准中,属于核心作用的是(情绪健康),重要标志是(适应环境),最基本的首要标准是(智力正常)。 2.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最本质的区别是?心理问题是正常心理的不健康状态,而精神疾病是异常心理。,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人格,第一节 心理过程,学习目标:掌握心理过程的概念掌握心理过程的特征与品质掌握心理过程的组成部分了解各组成部分的概念与意义,概念心理过程: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人脑反应客观现实的过程。 组成部分: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认识过程(Cognitive Process),认知过程是指个体对来自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器官加以选择、接受,在神经通路
2、和脑中进行编码、储存,确定其意义,并运用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 认知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等过程。,一、感觉,感觉(Sensation) 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人脑的反映。 反映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软硬、声音、气味等个别属性。感觉虽是最简单的心理现象,但它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却十分重要。只有通过感觉,我们才能感受事物的各种属性,感知它的色泽、软硬、温度等,才能了解自身的运动、姿势以及内部器官的工作情况。一切高级的心理活动都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感觉是我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初源泉。“没有感觉,我们就不能知道实物的任何形式,也不知道运
3、动的任何形式”,感觉的种类,根据刺激来自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将其分为以下两种 1.外部感觉:接收机体外的刺激,反映外界事物的个别属性,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包括触觉、温度觉和痛觉)。 2.内部感觉:接受机体内的刺激,反映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内脏器官的不同状态,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内脏感觉(或称为机体觉,包括饿、渴、便意、性等感觉),感觉的意义,1.是人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是认知的初级阶段。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活动都是通过感觉获得材料,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 2.是维持人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感觉剥夺实验,感觉剥夺试验,贝克斯顿、海伦和斯科特在1954年首次
4、报告了感觉剥夺的试验结果。试验中,要求被试者安静的躺在试验室的一张舒服的床上,室内非常安静,听不到一点声音;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东西;两只手戴上手套,并用卡片卡住。吃喝都由主试事先安排好,不用被试移动手脚。实验开始,被试者还能安静的睡着;但稍后,被试开始失眠,不耐烦,急切的寻找刺激,他们唱歌,打口哨,自言自语,用两只手套相互敲打,或用它去探索这间小屋。试验中被试每天可得20美元报酬。但即使这样,也难以让他们在试验中按实验要求坚持2-3天以上。该试验说明,外面的刺激对维持人的正常生存十分必要。,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感受性:感受性就是指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指能够引起感觉的
5、最低刺激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关系,感受性变化的规律,1.感觉适应 2.感觉对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4.联觉 5.感觉的发展与补偿 6.感觉的后像,感觉的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引起感受性改变的现象。持续作用的强刺激使感受性降低。 持续作用的弱刺激使感受性增强。,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是指一种感觉在其他感觉的影响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心理活动的发生。 常见: 颜色温度觉 红、橙、黄温暖 蓝、青、紫寒冷 应用(一般而言,不能一概而论) 淡蓝色对高热有益 黄色刺激食欲 绿色凉爽作用 玫瑰色情绪振
6、奋,感觉的发展与补偿,感觉的发展是指人的感受性能在个体实践活动中获得提高和发展。 感觉补偿是指某感觉系统的功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功能来弥补。,后 像,当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并能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正后像:保持刺激物具有的同一品质负后像:后像的品质与刺激物相反,二、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某一客观事物各种属性整体性的反映。,知觉与感觉的关系,区别: 知觉是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则是个别属性的信息摄入。 知觉不是感觉的简单的总合,还依赖于人的主观态度与过去的知识经验,联系: 均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大脑中引起的反映,同属于感性认识阶
7、段。感觉是知觉的基础,在知觉中,过去经验、知识可对当前知觉活动提供补充信息,把不完整的图形看成为完整图形,这种知觉组织过程叫封闭性。,整体不等于各局部之和,知觉的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事物时,对外来刺激有选择地进行加工的能力。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对对象知觉得比较清晰,背景则知觉得比较模糊。,知觉的选择性(图1),知觉的选择性(图2),我们不是将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组成部分知觉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格式塔心理学将整体知觉的组织原则概括为:接近法则、相似法则、闭合法则、连续法则。,知觉的整体性
8、,接近法则,局部对整体的依赖性,知觉的整体性(图1),知觉的整体性(图2),闭合性法则,知觉的理解性,人对于知觉对象总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予以解释,并以概念(词)来标记它。过去的经验和定势影响对当前事物的知觉。,一组,1例,二组,1例,例图,1例,知觉的理解性(图3),知觉与经验,知觉的恒常性,当外在刺激的物理特性受环境的影响有所变化时,我们的知觉经验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不变的心理倾向。视知觉中的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图1),形状的恒常性,知觉的恒常性(图2),掌握要点,概念: 感觉 知觉 问题:1. 心理现象及其分类。2. 心理的实质 3. 感觉的概念及常见的感觉现象
9、。4. 知觉的概念及其一般特性?,三、记忆,记忆概念与基本过程,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记忆基本过程: 识记保持回忆、再认或再现,记忆的种类,1.根据记忆内容分 形象记忆 逻辑记忆 情绪记忆 运动记忆,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在人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优点:保存事物的感性特征具有显著地直观性,逻辑记忆是以概念、命题或思想等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特点:概括性理解性,情绪记忆是以个体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优点:是人们当前活动的动力;可推动人们从事某些活动或制止某些行为;回避对他们有害的事。,运动记忆是以人们操作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特点:比其他各种记忆发展
10、的早,2.根据信息储存的时间长短分 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感觉记忆(瞬时记忆)指外在信息刺激感觉器官后,脑所保持的对感觉刺激的瞬时印象。又称感觉登记或感觉收录(sensory register).,1.时间:0.252.0秒 2.编码形式:感觉后像 3.受到注意的部分转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的特征,短时记忆( 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STM)短时记忆系统保持时间短暂但能被意识操作,通过注意可以延长或进入长时记忆。工作记忆或“心理工作台”。例:心算,1.时间:5秒20秒 2.编码:听觉编码、视觉编码、语义编码 3.容量:72
11、 chunk组块(chunk)记忆容量的单位,就是人们熟悉的单元。比如很快扫一下一盘棋,然后让人复原,普通人可能是以具体的棋子为组块,围棋大师却是以分布区域为组块的。,短时记忆的特征,长时记忆( long-term memory),长时记忆(LTM)通过对材料的复述、组织、加工和有动机的努力而习得。从理论上讲,是一种永久性记忆。以意义编码为主。,长时记忆的特征,1.时间:1分钟终生 2.编码:意码 3.容量:无限,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memorization):是个体获取经验,记住事物的过程,也即外界信息输入大脑并在脑海中进行编码的过程 根据有无目的:无意识记有意识记 根据是否理解:机械识记
12、意义识记,保持(retention):识记的信息存贮在大脑中免于消失的过程。 再认(recognition):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 再现(reproduction):又称再生或回忆,是指人们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在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遗忘(forgetting):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是再认或回忆有错误。,编码:是将经验过的事物转化为表象。转化过程就是信息的加工。贮存:是保留信息的过程。根据保留的久暂,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及长时记忆。提取:或称检索,是将记忆贮存信息提取出来。,记忆的信息加工过程,掌握要点,概念:记忆 问题:1.记忆的基本过程2.人类记忆的三个系统
13、及其特征,思维、表象、想象,思维,思维(thinking)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而实现的,以已有知识为中介,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1)思维活动的凭借物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思维的支柱 。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凭借物。 抽象思维:以语言为凭借物的思维 。 (2)思维的特性 间接性 概括性,微笑的蒙娜丽莎,属牛的蒙娜丽莎,思维的特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借助于一定的媒介和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是对一类事物共同本质特征概括的认识; 是对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认识。,肥肥的月亮灯,思维过程,思维过程是在头脑中对事物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
14、概括的过程。 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个分解为个别部分或特征; 综合是把事物的多个部分或特征组合为整体; 比较,是把事物加以对比,从而找出事物之间的异同点; 抽象,是从事物的许多特征中找出共同本质的特征,舍弃非本质的特征; 概括,是根据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去认识同一类所有事物。,问题解决,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分为四个阶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动机:解决问题的迫切程度 。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呈倒U字形。 定势: 知识表征方式:不同的知识表征的方式往往
15、影响问题的解决。 功能固着:人们习惯把某种功能牢固地赋予某种物体,称为功能固着。,知觉定势 心理定势是指主体在进行心理操作前的一种特殊准备状态,是坚持使用原有已证明有效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的心理倾向。当这种倾向发生在知觉过程时,便为知觉定势。,图示:,知觉定势,9个点用不多于4条的直线一笔连起来。,表象,表象(representation)指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表象的特征,直观性 :表象是直观的感性反映表象与知觉的区别 概括性 可操作性 :心理旋转,表象与知觉的区别: 表象不如知觉完整,不能反映客体的详尽特征,是残缺的、片段的; 表象不如知觉稳定,是变换的
16、、流动的; 表象不如知觉鲜明,是模糊的、暗淡的,反映的仅是客体的大体轮廓和一些主要的特征。,心理旋转实验,让被试看一个大写字母 或 ,会以以下形式出现,让被试确定这个字母是正向还是反向,R,R,R,R,R,R,R,R,R,R,(结果表明:这个字母旋转的角度越大,被试判断时间越长),R,R,R,R,R,R,R,R,R,R,R,R,R,R,R,R,思考题,思维的概念及特性? 表象的概念? 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想象,无意想象 没有确定目的 不由自主,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想象,想象 是一种思维活动,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想象的种类,再造想象:根据别人对
17、某一事物的描述,而在自己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创造性想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是运用头脑里储存的记忆表象或感知材料作为原型或素材,经选择、加工、改造而独立地创造新的形象 。 幻想:是创造性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幻想是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性想象的准备阶段,情绪情感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概念:情绪(emotion)和情感(feeling)是对客观事物同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要是情绪与情感产生的基础。人对某种事物产生情绪与情感,需要在其中起中介作用。,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情感的联系,历史上统称为感情。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情绪的意义,情绪、情感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情绪激
18、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 情绪的适应作用 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表情达意,最佳水平,深度睡眠,觉醒水平,逐渐提高警觉性,情绪干扰增强,工作受干扰,高,低,高,情绪唤起水平,工作效率,图2 情绪与工作效率示意图,情绪与健康,正性情绪如乐观、开朗、心情舒畅等有利于人的心理和生理的健康;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悲伤、苦闷等等常会损害人正常的生理功能和心理反应。,情绪和情感的类别,依情绪的性质分类:现代心理学界将基本情绪的性质分为四种类型。 快乐 悲哀 愤怒 恐惧,喜布什上班第一天,悲:“库尔克斯”号航母沉没之后,愤怒的巴勒斯坦少年,按情绪状态分类,情绪状态:在特定的时间内,情绪活动在强度、紧张水平和
19、持续时间上的综合表现。 心境:是比较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的特点是弥散性,不具有特定指向。 激情:一种为时短暂但又暴发力很强的情绪状态。-意识狭窄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急事件所引起的极度紧张的情绪状态。机体出现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在心理上则意识范围缩小。,社会性情感 是指与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态度体验,只有人才具有的高级情感。 (1)道德感: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评价人和事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理智感:是认识和评价事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产生的态度体验。,情绪、情感的内容1.情绪的内部体验 (内心感受) 具有两级性质 (1)增力
20、与减力 (2)激动与平静 (3)强与弱 (4)紧张与轻松,2.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情绪的外部表现 ,与情绪状态相联系的身体外部变化。,表情,面部表情:情绪在面部肌肉活动上的表现 身段表情:动作表情 言语表情:讲话时的声调,3.情绪的生理变化情绪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脑的机能。在情绪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内心体验和外部表现,是与神经系统多种水平的机能联系着的。与情绪有关的生理反应是由内分泌系统和植物神经系统所控制。,情绪理论与生理机制,詹姆士-兰格的情绪外周学说 坎农-巴德的情绪丘脑学说 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 沙赫特-辛格的情绪三因素学说 情绪智力理论,情绪外周学说,美
21、国心理学家詹姆士(James W)和丹麦生理学家兰格(Lange C)各自于1884年和1885年提出了观点基本相似的理论。观点: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 詹姆斯:情绪就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 兰格:情绪是内脏活动的结果。 詹姆士-兰格理论提出了机体生理变化与情绪发生的直接联系,强调了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因此也称为情绪的外周学说。,詹姆斯兰格理论图解,情绪丘脑说,坎农,巴德认为: 情绪的中心不在外周神经系统,而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丘脑。 情绪体验和生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它们都受到丘脑的控制。,坎农巴德理论图解,情绪的认知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
22、说刺激情景并不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从刺激出现到情绪的产生,要经过对刺激的估量和评价,情绪产生的过程是刺激情景评估情绪。 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情绪三因素学说,20世纪6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chachter S)提出 情绪的产生是受认知过程、环境刺激、生理反应三种因素所制约,其中认知因素对情绪的产生起关键作用。环境中的刺激因素通过感受器向大脑皮层输入外界信息;同时生理因素通过内部器官、骨骼肌的活动也向大脑输入生理变化的信息;认知过程是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和对当前情境的评估,来自这三方面的信息经过大脑皮层的整合作用之后,才产生某
23、种情绪体验。 亦称之为认知学说。,沙赫特辛格理论图解,意志过程,意志概述 意志行动的特征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意志品质,意志的概述,意志(will)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 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困难有内外两种:内部困难 指人在行动时内心所发生的相反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 指来自客观条件方面的干扰。 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意志对行动的调节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发动,二是制止,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采取决定阶段 是意志的准备阶段,在此阶段中,预先决定意志行动的方向和结果,规定意志行动的轨道。 执行决定阶段 是意志的完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意志由内部意识向外部行动转化,人的意志行动、情感体验和认识活动协同作用,共同克服困难完成既定目标。,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明确的、稳定的意志特点。 评价意志品质的优劣主要看其意志活动的社会价值; 判断意志力的强弱,则看其意志的表现程度。,意志品质,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自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