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16026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的五样》教案1(苏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一语文必修 1 我的五样 教案【教学构思】毕淑敏的散文往往文质兼美,情理兼顾,这篇文章也不例外。作者用她最不愿舍弃的笔,生动细腻地记叙了一次亲身经历的心理测试的全过程。从中“我”经历的“选”和“ 弃”的痛苦和艰难,不仅给读者美文的享受,而且还给读者情理的震撼。对于这篇课文的学习,考虑到单元要求、学生能力和课文特点,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内容,理清思路第一单元的课文,篇幅都较长,为了很好的理解课文,必须以整体把握和内容浓缩为前提。基于此,这篇文章应让学生在快速阅读基础之上,从方方面面的议题中联系课题、浓缩内容,归纳概括。简单的说,就是“选” “弃” “议” 。具体说就是: “选生命中的五样”

2、 “弃生命中的四样 ” “议生命中的一样 ”,这样一来,内容浓缩了,思路也清晰了。二、品味描写,体会感情本文的可读性,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作者在“选”“弃”过程中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这样的文段在文中随处可见,例如:第 10 一 12 自然段写自己对父母、孩子和爱人的惭愧之情。第 243l 自然段写自己放弃 “水”“空气”时的痛苦和艰难,无不令人身临其境,为之动容。品味这些文段,不仅可以领略到文字的魅力。还可以体会到作者独特的个性追求、鲜明的价值取向和深刻的人生体验。因此处理好这个环节,文理兼顾,一举两得,更为下一个环节的进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情感铺垫。三、设身处地,思索人生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3、也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课题。人生的内涵很广,人生不能拥有世上的一切,在有限的珍藏中,我们追求什么,选择什么,舍弃什么,是一个宜早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生命中最宝贵的东西,应该是他们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课。尽管他们现在的遗择不一定一生不变,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人生的体验和思索必将影响他们人生。因此在课文处理的最后一个环节上,可模仿课文形式,让学生自己说说自己的“五样 ”是什么? 并引导学生注意结合自我的生活体验,说说选择和放弃的理由。通过以上三个环节,争取做到由外入内、由文入理,文理兼顾,从而达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浓缩内容,理清思路。2品味课文独白式的

4、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教学重点 品位课文独自式的心理描写,体会作者丰富独特的思想内涵。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学会珍藏人生中最宝贵的东西。教学安排 第一课时:读:学会略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品:品味描写的精妙,体会作者思路的到。第二课时:思:联系自身实际,思考自己生命中最宝贵的东两该是什么?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一、导人新课同学们,如果老师出个题目说出你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以及这五样东西中最宝贵的一样东西。你该如何回答呢?也许你很果断,也许你很踌躇,也许你从未考虑过,不知从何说起。没关系,先让我们来借鉴和参考一下作家毕淑敏在我

5、的五样中的选择和取舍吧。(此环节设计在于提出问题。储备思维,引而不发,调动兴趣。)二、略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1快速略读全文,理清哪些段落写“选”,哪些段落写“弃”?2学生回答。学情估计:a “留” 的内容归纳不易出错,可能有第 l 自然段至第 16 或第 17 自然段两种说法。b因为快速略读的原因,可能很多学生凭经验会认为第 17 或第 18 自然段至完是“弃”的内容。应对办法:a明确第 17 自然段是过渡段,即“留” 的内容是第 1 一 1617 自然段。b明确第 40 段是写“弃” 的最后一段。即“ 弃”的内容是第 161740 自然段。3模仿以“留” 、 “弃”概括课文内容的方式,用

6、一个字概括第 4l 一 45 自然段的内容。4学生回答。学生估计:a能力强的学生容易触类旁通,但不一定准;b课文内容不熟或概括能力不强的学生可能不会说或会说错。例如概括成“尾”或“ 想” 。应对办法: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从表达方式上思考,容易想到“感想感慨、抒情议论”等概念,从而概括成“ 感”或“ 议”。(此环节设计考虑到了单元提示中“通过略读方法,把握内容”的要求,也考虑到了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落实了新课标“整体感知文本”的要求。)三、浏览全文,在整体感知基础上理清课义思路(此环节意在进一步熟悉课文,做到从外而内的理解课文。既完成了单元提示中“理清课文思路”的要求,又为进一步品析课文做好了准备

7、。)1从内容上理清文章思路学情估计:因为前面整体感知中的概括,这个问题只是对已有学习成果简单的归纳过程,应该不难:课文以时问顺序按“留” “ 弃” “议”的思路展开全义。2从表达方式上理清文章思路学情估计:如果缺乏几种基本表达方式的常识,这项工作可能会让学生感到棘手。教师应对方法:a简要补充五种基本的表达方式。b提示“留” “弃” “议”中“议” 已经说出了一种表达方式,只要整体考虑“留”“弃”的内容所用的表达方式即可。明确:先叙述描写“留” 和“弃”的全过程后对此过程进行抒情议论。四、精读课文,品味心理描写,体会思想感情(此环节是课文解读由浅入深、由文入理的阶段,也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开始走向统

8、一的阶段)1仔细阅读全文,画出最让你欣赏、最让你感动的心理描写句子。并说说你欣赏和感动的理南,同桌问可互相交流。2学生回答:学情估计:a能画出精彩的描写句。b精彩之处有的学生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有的学生能言传,但传不说那种精妙之处。教师应对方法:a引导学生从主观上谈感受。b告诉学生从客观分析修辞,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例如:第 24、25、30 自然段中作者都用了形象的比喻来描写心理。3从这些心理描写中,谈谈你对本文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的理解。4学生回答学情估计:本义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丰富而独特,把握局部不难,整体把握、全局把握就不易了。教师应对办法:a抓第 415 这些自然段,

9、因为其中多次谈到“生命”。b抓本文的核心问题“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明确: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第二课时五、设身处地,思索人生(此环节的设计,不仅是为了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维度目标,更是为了实践新课标中“自主、合作、探究” 的课改理念,在落实工具性的基础上,实现其人文性。)1在纸上写出你生命中的五样,然后逐一舍弃其他四样。只留一样。(模仿课文形式,先让学生选择,然后放弃,增加生活体验,引出对人生追求的讨论。)2结合当时的心理和自我的生活体验,表述选择和放弃的理南和感受。学情估计:a有课文内容的帮助和自身实践和体验,或多或少、或好或差都能讲。b大部分学生的表达可能存在条理

10、问题或不够形象问题。应对办法:a集中精力谈好一种感受。b学用修辞使抽象变具体、平淡变生动。3教师小结:引导学生思索人生相信经过刚才痛苦而艰难的选择,同学们生命中最初的重中之重已简洁而挺拔地凸现出来了。请己住:人生不能拥有世上的一切,在有限的珍藏中,你的选择就是你生命意志的支点。请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作为本课的结束语。六、作业以“我也有五样” 为题写一篇文章,注意“ 选”与“弃”过程中的心理捕写。【教学后记】说实话,在备课时,我心中是有隐忧的,因为我觉得我的五样中涉及的人生和生命的沉重活题,对刚刚踏入中学大门,对人生还没来得及思考的初一新生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的,可两节课下来,特别是第二课却令

11、我感触颇多。不为圳的,只为他们在选择时的激动与郑重,在舍弃时的无奈和沉痛,以及在诉说“选”、 “弃 ”时有些同学泪流不止的面容。这倒使我获得-一个重要的启示:情感的共鸣是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并不是我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而是情感的共鸣使学生在产生共鸣的问题上获得了超常的认识能力和感知能力,所以第二节课才有如此意想不到的效果。也就是说,他们在个人情感和课义中表达的情感达到共鸣时获得了相应、相关的感性和理性经验。这就为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能力支持。因此我觉得阅读课上一定要解决如何使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问题。这就必须做到知己(吃透教材)知彼( 了解学生) ,从文章中找到适当的“线索”去“

12、 引爆”学生的思想,去开启学生“自我体验” 的天窗(例如第二课时中让学生模仿课文选择自己生活中的 “五样”,然后放弃。这一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切人点和“导火索”)。教材中的课文无论其涉及的题材、内容、时空多么广泛、多么不同,但有一点肯定相同:每篇课文一定有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捷径,每篇课文一定有一个能与学生情感产生共鸣的触发点。找到它、利用它,我们才能真正迅速而有效地把学生导入阅读之门。我的五样关键点拨我为何而生?这是对生命存在意义的哲学追问。人一旦明白了这一追寻,在生命前行的路途中遇到人生的选择和舍弃时,就会比较地镇定从容,就会比较恰当地排出轻重缓急。空气、水、阳光、鲜花、笔这五样东西是作家心中

13、的热爱,当这五样东西最后只能保留一种时,作者留下的是笔,笔是作者此生的最爱。我们清楚作者的选择,没有了笔,作家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思考,没有了批判,这样的生命存在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我为何而生?作者的回答是为了写作。那么,这种生命存在意义的追问也同样适合每一个读了这篇文章的人,每一个阅读者都要正面回答这一灵魂的叩问我为何而生? 文章记叙了一次“测验” 的过程,首先交代了老师所出的题目。接下来叙写了作者选择的过程、原因、结果。这一部分,作者的思路非常清楚,她首先在五样中确定了生命存在的三个要素水、阳光和空气,因为生命存在是个大前提,没有生命,其他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可能。然后作者选择了鲜花,鲜花代

14、表着爱和美好,作者最后选择了五样中的最末一样笔。为什么选择笔呢,而且是经过诸多的排除之后?在这些被放弃的内容里,有父母,有孩子,有爱人,我们如何理解作者的这一举动?她的理由是什么?作者在第三部分里慢慢作了回答。 第三部分,记叙作者舍弃的过程。作者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被要求最后只能保留一种时,作者给的答案是读者先前没有料到的笔。在这一部分,作者借老师之口,在生命最宝贵的五样东西中一样一样地慢慢去掉其中的四样。作者首先去掉的是鲜花,因为鲜花相较于生命处于相对不重要的位置,如果必须去掉一样,作者理所当然地选择了鲜花,尽管去掉时非常痛苦。接着,应测试要求,作者依次去掉了水、空气、阳光,最后剩下了笔。

15、作者选择过程是追问生命存在意义的形象注解过程。 “我”为何而生?作者的选择就是回答为了写作,既然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在于写作,那笔只能是“我”五样中唯一的保留。在毕淑敏看来,对作家而言,再没有什么东西比写作更重要,因为作家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审视、思考社会和再现自己的审视与思考,一位作家放弃了笔,比让他失去生命还要痛苦! 文章的最后,作者为自己最终的选择而神清气定,向所有的读者告白自己在作了人生存在意义的生命追问后,接下来就是全身心地创作了。 在这一部分,作者说“人们在清醒地选择之后,明白了自己意志的支点,便像婴儿一样,单纯而明朗了”,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一旦清楚“我为何而生”后,一切就变得非常清

16、晰而有意义。这是作者在清醒地意识到了自己生命存在意义之后的释然,这让作者感到轻松,灵魂深处异常单纯, “我” 的生命里,写作是唯一不可以放弃的追求,对生命存在意义的这种清晰的答案甚至能让人有种不可抑制的兴奋。 在这一部分,作者还说:“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 “我”明白了生命存在的意义就是创作后,就明白“我”人生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既然“我”存在的意义如此,那就开始“我”生命的航程吧,在有着狂风骤雨的生活里用“我”的笔奋力画出一条有价值的生命航道,为社会奉献出尽可能多的宝贵精神产品。 衬托、对比

17、手法的运用。本文多处用了衬托、对比手法。用空气、水、阳光对生命的宝贵衬托鲜花的可贵,生命固然重要,但没有鲜花存在的生命会失去多少的光彩。用空气、水、阳光、鲜花来衬托笔,前四样东西固然宝贵,可它们和写作的笔一比下来,都不是最宝贵的。用同学们写的父母、孩子、爱人与自己想写的笔作对比,在诸多的忍痛割舍后,还是强调了自己对笔种爱的理由。 比喻手法的运用。本文的一些地方比喻运用得十分妥帖。比如:“万物好似压缩成超市货架上的物品,摆在那里等待你的挑选。货筐是那样小,世上的林林总总,只有五样可以塞入。”再如, “我细心收起自己的那张白纸,一如收起一张既定的船票。知道了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浆落战胜风暴的

18、努力了。 ”再如, “教室内变得很寂静,好似荒凉的墓冢。 ” 逐层推进的写法。本文交代“生命中最宝贵的五样东西”,先说空气、水、阳光,因为这是构成生命的三个基本要素,在一般人看来,如果生命都不存在了,其他一切都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接着作者写鲜花,因为鲜花代表着爱,生命中如果没有了爱,那生命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东西呢?最后作者引出了一般人不会选择的笔。就是这最不被人们所看重的笔,在毕淑敏的笔下变得至关重要,在这五样中,她首先排除了鲜花,因为没了鲜花不要紧,只要有生命和笔, “我” 仍能写作;接着她又排除了水,因为没了水,但仍然有空气和阳光,只要有阳光和供“我” 呼吸的空气及写作用的笔, “我”的生命就存在意义;接着她又放弃了空气, “我”不能呼吸,但只要给“ 我”阳光的温暖和写作的笔, “我”仍能延续存在的意义;当阳光和笔也必须放弃一个时,作家保留了笔, “我”情愿放弃一切,但唯独不能放下创作的笔,没有了笔,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的灵魂,也就真正没有了“我”生命的存在。这种层层推进了写法,很值得我们揣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