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1).doc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155032 上传时间:2018-09-0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0 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1)历史是由人创造的,因此历史人物研究便自然成为历史研究的主题之一。在 50 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成果中,数量最大、突破也最大的当数历史人物研究。全面评述 50年来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成就,断非笔者所能胜任,本文拟在尽力照顾各个方面的同时,仅就个人能力所及,有所选择地略加评述,挂一漏万,势所难免。如同整个中国近代史学科一样,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的研究在过去 50 年间一百随着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变动而变动而发展,大体说来可分为 1949 年至 1976 年、1977 年至 1989 年、1990年至 1999 年三个大的历史阶段。一、价值体系的重建与实践194

2、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研究与历史学的其他领域一样,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支配地位,建立了新的价值评估体系。在此价值体系下,旧史学盛行的以帝王将相为上体的英雄史观遭到否定和摒弃,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首先,代表社会历史前进方向的人民群众的活动和作用开始受到研究者的高度重视。如鸦片战争时期三元里以及东南沿海人民群众的抗英斗争、太平天国时期各族人民的反清斗争、辛亥革命时期的“民变” 、五四时期的青年学生运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工农运动、抗日战争时期全国各族人民的抗日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人民群众的支前运动等等,都成了学者深入研究的

3、重要对象,一部中国近代史已不再是单纯统治阶级的历史。其次,推翻了旧史学强加在农民起义领袖,资产阶级反清革命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乃至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头上的所谓“贼寇” 、 “匪首”之类的诬蔑不实之词,恢复了他们在中国近代史上应有的历史地位。他们反抗外国侵略和封建压迫的光辉业绩得到了应有的肯定,他们为挽救民族危亡和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献身精神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赞扬,从这个意义上说,的确是将被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了。然而由于人们刚刚开始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形而上学和形式主义的东西在所难免。许多研究者虽然在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但似乎依然重复着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所

4、进行的工作,所要论证的依然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 ,对于那些统治阶级中的历史人物,持一种基本否定的态度,没有及时转变到研究历史上统治阶级的经验教训方面来。这从当时一些主要成果的研究范围和重点中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19491965 年间的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的重点主要在于那些“正面”的历史人物,如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林则徐和魏源,太平大国运动中的洪秀全、洪仁?,戊戌维新运动中的维新派,辛亥革命中的革命派,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以及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等等,而对于历史上的那些“反面”人物,诸如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道光帝、西太后、光绪帝以及琦善、曾国藩、李鸿章、袁世凯与北洋军阀、蒋介

5、石,以及那些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历史人物,除了一些批判性的、宣传性的小册子外,相对说来缺少具有学术理性的研究著作。据不完全的统计,19491965 年间撰写的林则徐以及与林则徐相关的传记性著作有 12 种,而同时期关于曾国藩的只有一种,还是范文澜在 1949 年之前写作,1951 年修订重印的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 。由此可以概见此时期关于中国近代历史人物研究趋势与倾向之一斑。1949 年之后的中国史学界对历代农民起义有着特别浓厚的兴趣,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的主要人物尤其是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洪秀全等更是歌颂的主要对象。相对于太平大国、辛亥革命的历史人物来说,洋务运动的历史人物研究在 5060 年代

6、是比较寂寞的,因为史学界长期以来对洋务运动基本持否定的态度。洋务派实业家和思想家在 1949年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很少有人专门从事研究,据不完全统计,1949 年至 1965 年间发表关于马建忠的论文 3 篇,王韬的 4 篇,冯桂芬的 14 篇,陈炽的 l 篇,郑观应的 9 篇,而同时叫关于石达开的有 25 篇,秋瑾的 43 篇,关于洪秀全、李秀成、孙中山等人的研究论文则都在数百篇。由此可见当时的研究重点之所在。关于清朝廷的历史人物尤其是曾国藩的研究不仅成果甚少,而且结论也欠公允。曾国藩的研究以范义澜的成果最为著名,但他简单地将曾国藩界定为单一的屠杀人民的刽子手,明显具有借古讽今,影射蒋介石

7、集团对内独裁专制,对外投降卖国的意思,与其说是一篇学术论著,不如说是一篇政治宣言。从学术的立场观察,这篇文章的某些结论也是经不起严格推敲的。比如著者反复强调曾国藩服务于清廷,断定他是“出卖民族的汉奸” ,这种观点已远远超出时代要求的范围,具有苛求古人的倾向。范文澜说:“那拉氏、肃顺二人是当时满洲皇族里最有政治头脑的,他们知道为了挽救满清的统治不能依靠满人而要依靠汉奸。 ”这个基本前提如果可以成立,包括左宗棠、张之洞、陈宝箴、黄遵宪等等在内的汉族大臣都成了汉奸,晚清史变成一部满汉斗争史。这时期的近代中国历史人物研究的实际成果虽说不算太多,但关于历史人物研究的理论探讨却有很大的进展。广大史学工作者

8、甚至包括那些久已成名的史学家都开始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和评价历史人物。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评价历史人物的总原则。但是对于评价历史人物是否还需要有一些具体的共同标准,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学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不必先设定一些固定的限制或者硬拟定出一个适用于万世不变的公式性的标准。任何时代具体的社会生活都是异常复杂的,想以一个固定的公式来加以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所不能允许的,事实上也是根本不可能的。这种观点虽然遵从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但显然不期望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作为教条来运用。也有学者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有统一的、固定的共同标准,而不能随着政治需

9、要而随意变换标准。表扬或批评某个历史人物,或某些历史人物的某些方面,这和当前的政治任务是相关的,但是各个历史人物所应得的评价决不会随着政治任务的变化而变化。那种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没有什么客观标准,说好说坏只是由于某种政治需要的看法,显然是错误的。与当时政治生活中一以阶级分析作为万能工具相对应,学术界在讨论怎样评价历史人物的时候,自然要受这种观点的影响。比较通行的观点认为,在阶级社会中,任何个人都是一定阶级关系和阶级利益的代表者,任何个人的活动,都受到他们所属的那个阶级和社会阶级斗争形势的制约与规定。因此,研究和评价历史人物,应该而且必须对他们进行阶级分析。(作者:3COME 未知本文来源于爬虫自动抓取,如有侵犯权益请联系 service立即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