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马心欣 文档编号:21541744 上传时间:2023-11-3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3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陕西省黄陵中学2019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三普通班开学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以下统计数据最能体现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的是A. 1935年农民的现金总收入从1933年的40亿增加到70亿美元B. 1932年美国出现了约200万人的流浪大军,次年失业人数将近1700万C. 1933年建造了20座大型水坝,开凿了652英里长的水道D. 到1938年美国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美国罗斯福新政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加强对经济的指导。A项反映了新政的影响之一是改善了农业状况,提高了农民收入,但不是特点,排除A。B项反映的是经济危机的表现之一即失业率

2、上升,但不是特点,排除B。C项是新政的具体措施之一即兴办公共工程,排除。D项根据“美国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可见是美国政府干预经济的典型表现,排除D。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名师点睛】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产阶级政府为应付危机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美国生产关系进行局部上的改变,以使其适应社会生产的需要。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政策,加强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许多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2.2.英国学者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

3、把“冷战”重新定义为“长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A. 美国的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B. 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C. 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直接冲突D. “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冷战的特点及积极的影响。冷战时期,因为美苏两者势均力敌,谁都不敢发动世界大战,这种均势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发生,所以可以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所以答案选B选项。A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D选项错误,冷战伴随着局部热战。3. 抗战胜利后初期,国内政治斗争的核心内容包括和平民主建国 社会主义革命 改组国民政府

4、 军队国家化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政治斗争主要围绕和平民主建国、改组国民政府、解放区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问题展开;社会主义革命指的是1949-1956年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革命,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故排除。本题正确答案为C。考点: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4.4.中国瓷器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名片。下列关于中国制瓷业叙述正确的是()A. 唐宋以来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B. “唐三彩”是风格独特的美术瓷器C. 江西景德镇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D.

5、制瓷业是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答案】A【解析】“海上丝绸之路”在汉代开辟,唐宋以来瓷器制造业发达,瓷器经“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海外,故A正确;“唐三彩”属于陶器,不是瓷器,故B错误;湖南长沙铜官窑首创釉下彩绘技术,故C错误;纺织业是最早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行业,故D错误。故选A。5.5.“江南役重甲天下,(徐光启)祖父以役累中落。启中举,尽免其役,家业复振。(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材料反映出赋役沉重抑商政策削弱商品经济发展科举免役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植蚕)与市为贾,骤富焉,市人多效之”不能表明抑商政策减弱,它只能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

6、度高,所以第二项错误,故答案选择C项。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商业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农耕文明的特点6.6.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每年的掳获平均可达20万英镑。这一现象A. 导致了英荷战争的爆发B. 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C. 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D. 反映了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答案】B【解析】根据“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可知,英国政府支持英国的海上劫掠行为,推动了英国资本的原始

7、积累,故B正确;十七世纪中期英荷战争的爆发,A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促成了欧洲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与材料信息无关,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英国社会矛盾的缓和,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585年到1604年”“在政府授权下,英国每年至少有一两百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他国运输船队”,结合所学英国的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分析解答。7.7.某思想家指出,那些现今不可一世号称为教皇、主教、神父的人,在圣经里不过是被称为“执事”“仆人”“管家”,其实他们原是应以传道服侍人的,将基督的信仰与信徒的自由教导人的。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 古希腊的智者B. 14世纪的人文主义者C.

8、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D. 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答案】C【解析】根据“那些现今不可一世号称为教皇、主教、神父的人原是应以传道服侍人的,将基督的信仰与信徒的自由教导人的”可知,该思想家否定教皇、主教、神父的权威,符合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的思想,故C正确;古希腊没有教皇、主教、神父,排除A;14世纪的人文主义者是文艺复兴时期,没有否定教皇、主教、神父的权威,排除B;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主要反对封建制度和教会特权,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那些现今不可一世号称为教皇、主教、神父的人原是应以传道服侍人的,将基督的信仰与信徒的自由教导人的”,结合所学宗教改革的内容分析解答。8.8.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

9、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他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伯克口中的“他”A. 发展了人民主权学说B. 创立了三权分立学说C. 首倡了社会契约思想D. 提出了君主立宪主张【答案】A【解析】根据“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并结合所学可知,启蒙运动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的思想武器,特别是卢梭的人民主权学说是把革命推向了高潮,故A正确;孟德斯鸠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限制君主专制,保障政治民主,不符合“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

10、,排除B;英国人洛克首倡了社会契约思想,不符合“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排除C;雅各宾派专政时期是共和制,不是君主立宪制,D不符合题意,排除。9.9.1790年1月,在了解各州具体的财政情况的基础上,汉密尔顿提出了清偿国债的报告,包括州的债务和巨额的外债。他认为解决美国的内、外债“是获得自由的代价,美国的信誉曾一再作为它的保证”。这表明,汉密尔顿主张A. 实施财政赤字政策B. 强化新政府的信用C. 废除美国邦联体制D. 推行自由放任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解决美国的内、外债是获得自由的代价,美国的信誉曾一再作为它的保证”可知,汉密尔顿主张解决美国的

11、内、外债,增强新政府的信用,故B正确;材料反映解决美国的内、外债,增强新政府的信用,并非推行财政赤字政策,A错误;1790年美国已经建立联邦制,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自由放任政策,D错误。点睛:紧扣关键信息“解决美国的内、外债是获得自由的代价,美国的信誉曾一再作为它的保证”分析解答即可。10.10.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这说明近代自然科学A. 客观上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B. 适应了西欧早期殖民扩张的需要C. 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D. 推动了西欧思想解放潮流的理性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受牛

12、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牛顿的科学成就,促进思想解放,为启蒙运动奠定思想基础,启蒙运动传播了资产阶级价值观,故A正确;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包含在选项A中,排除B;共产党宣言解释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C错误;材料反映自然科学的发展对启蒙运动的影响,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受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洛克提出了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主张;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斯宾塞提出了证明白人殖民扩张合理性的理论”,联系所学启蒙运动的背景和思想分析

13、解答。11.11.2014年播出的电视剧老农民的编剧高满堂说:“作为一部编年体正史,它时间跨度长达60年,从头至尾没有回避任何一个历史节点和敏感时期。”这部作品A. 不可能涉及新中国的城市建设B. 是一部体系较完善的史书C. 可用于研究新中国的发展历程D. 可为冤假错案的平反证据【答案】C【解析】材料中“作为一部编年体正史,它时间跨度长达60年”“ 没有回避任何一个历史节点和敏感时期”说明历史影视可作为研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故项正确;材料研究历史应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故A项错误;电视剧不是史学著作,故B项错误;电视剧不是一手史料,不能作为冤假错案的平反的证据,故D项错误。12.12.“改变

14、了近千年来小农经济在我国的主导地位,实现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这场运动A. 推动了新中国工业化的发展B. 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C. 实现了平均地权的民生主义D. 极大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答案】A【解析】从“改变千年小农经济实现了土地管理体制的历史性变革”可以看出是过渡时期对农业实行改造,建立农业合作社,土地从私有变为公有。对农业的改造有利地支持了新中国的工业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故A项正确;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才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故B项错误;平均地权是民国时期的土地政策,与题干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建立农业合作社在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下,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粮

15、食产量,故D项错误。点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性质和意义:联产承包责任制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使集体优越性和个人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各项农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国农业生产长期停滞不前的局面,促进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着较大规模的商品生产转化,从传统农业向着现代农业转化。13.13.1955年,万隆会议后,有外电评论说“周恩来是万隆会议的灵魂人物和真正主角”。这主要表现在周恩来A. 提出了“求同存异”主张

16、B. 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C. 重申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 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答案】B【解析】1955年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在会议陷入僵局时候,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避免了会议偏离正确的轨道,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B项正确;A是促成B现象;C是1954年;D中消除了与会各国疑虑和分歧显然不符合史实,排除。14.14.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对19502005年中美两国双边关系进行了定量测量,测量结果如下图。中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的出现主要缘于A. 美国放弃了称霸全球战略B.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D. 中美建交,中国对外开放【答案】D【解析】中

17、美良性关系波动最小时期是1980年左右,主要是1979年中美建交,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促使两国关系良性发展,故D项正确;美国一直都没有放弃称霸世界,故A错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与表格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是中美建交的原因,故C项错误。点睛:中美关系的缓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关键,但不是根本原因。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15.15.苏格拉底认为:“(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最能体现苏格拉底这一看法的是A. 抽签选举B. 差额选举C. 人民主权D. 轮番而治【答案】A【解析】由

18、材料“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可知苏格拉底对于抽签选举的民主方式反对,故A项正确;差额选举不符合雅典直接民主特点,故B项错误;人民主权属于民主特点,故C项错误;轮番而治属于管理政治方式,故D项错误。16.16.丁山先生在宗法考源中说:“宗法之起,不始周公制礼,盖兴于宗庙制度宗法者,辨先祖宗昭穆亲疏之法也。”而王国维先生指出:“殷以前无嫡庶之制”,“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制在西周以前已经产生B. 嫡长子继承制是判断宗法制的依据C. 宗法制只存在于统治阶层中D. 关于宗法制的起源目前存在着争议【答案】D【解析】【详解】王国维先生指出“

19、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表明周朝之前的商朝并没宗法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涉及嫡庶之制,但并不特指“嫡长子继承制”,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且嫡长子继承制只是宗法制的一个部分,并不能就以它作为依据,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宗法制所涉及的对象范围,故C项错误。丁山先生认为宗法制并不是开始于周朝,王国维先生认为商朝时期没有宗法制。因此关于宗法制的起源问题,不同学者的看法不一致,还存在一定的争论,故D项正确。17.17.997年,宋太宗分全国为十五路,转运使掌管一路的大权。1007年后,宋真宗在此基础上陆续增设了经略安抚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宋真宗这样做是为了A. 改变地方割据局面B.

20、 削相权以加强集权C. 强化集体议事制度D. 分事权以相互牵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转运使的职责本身就是将地方财政收入转运到中央,防止地方割据,故A项错误;转运使是地方官员,并非丞相,故B项错误;元代行省制下实行集体议事制度,故C项错误;转运使与提点刑狱司都有对官吏的监察权,提举常平司与转运使都有财权,转运使的权力被分散,同时这些机构相互牵制,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代元政治制度演变宋代政治制度特点【名师点睛】秦朝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时代政治制度的基础。复习时把握一个“核心”、注意两个“内涵”、理解三个“特点”。一个“核心”:皇权至上。两个“内涵”:君主专制和

21、中央集权。三个“特点”:最高统治者权威的树立;官僚体系取代宗族体系;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地方服从中央。18. 1938年,蒋廷黻先生在所著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指南京条约内容)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对南京条约内容中关于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的轻看说明清朝统治者A. 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B. 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薄C. 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D. 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来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可知,近代国家主权意识淡

22、薄,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当时人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材料不能说明重在防范西方对华经济侵略,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各国给予同等待遇,且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签订不平等条约,给予西方国家某些特权,并非执行传统的抚夷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19. 1940年3月,国民党正式尊孙中山为“国父”。国民党在这时将孙中山从党的“总理”转化为“国父”,其主要意图是A. 肯定孙中山对民主革命做出的巨大贡献B. 推动实现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抗日C. 发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团结抗日D. 彰显国民党在抗战初期正面战场巨大贡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是孙中山在不同时期人们对其的称呼,没有谈及

23、巨大贡献,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1940年3月”可知国共已经实现了第二次合作,故B项排除;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1940年中国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特殊环境,中华民族实行全民族团结抗战,“国父”之称有利于增强社会各阶级阶层的凝聚力,为团结抗战做出贡献,故C项;材料中没有阐释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巨大贡献,故D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的历史贡献20.20.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修昔底德借尼西阿斯(古雅典将军)说出了这样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一现象是雅典A. 政治体制的产物 B. 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 频繁改革的结果 D. 公民自由受限的体现【答案】A【解析】希

24、腊的民主是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奴隶及其外邦人没有公民权,因而城邦为男人服务,这是雅典政治体制的产物,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和社会矛盾是否缓和无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和频繁改革也无关,因为是政治体制的产物,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公民是自由的而不受限,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1.21.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A. 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 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C. 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 需要不断发展完善【答案】A【解析】罗马

25、法规定了各种法律行为和各种权能,但是没有提出法律的概念和定义,这说明罗马法注重实际轻视理论,故A项正确;罗马法既有私法也有公法,故B项错误;材料未说明罗马法的意义,故C项错误;D项是材料的影响,不是本质,故错误。点睛:表明类选择题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题时要分清本质、现象、原因、结果、影响等。本题的D项是影响,不是本质,故不选。22.22.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

26、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A. 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B. 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C. 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D. 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答案】B【解析】题干中罗马法官规定的条款是因为“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所导致出现的新情况,这应该是对原有法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故选B。根据“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否定AC选项。题干中虽有人口剧增,但也无法判断是罗马帝国时期,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罗马法。本题做题的最重要的是依据材料,不可抛弃材料直接选择答案。利用材料中的关键词排除错误选项,得出正确选项。23.2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那时的西欧是

27、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办、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作者评论的是A.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B. 宗教改革的历史影响C. 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D. 早期殖民扩张的意义【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的“向外猛冲”即开辟新航路,“宗教动办、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说明新航路开辟的众多原因,而“推动力”即原因和条件,故项正确;宗教改革主要改革宗教仪式和反对教皇压迫,故项错误;工业革命开展的社会基础主要是殖民扩张和圈地运动等,故项错误;殖民扩张不符合材料中“宗教动办、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

28、物力的民族君主国”的信息,故D项错误。【点睛】新航路开辟原因24.24.意大利航海家卡伯特父子、法国的航海家博迪埃等人的航行“对于大革命以前法国一般的学术发展有很大贡献。有些对法国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感到不满而想加以批评的人,写了不少书籍,来歌颂远方荒马上的乌托邦”。据此可知A. 乌托邦成为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B. 浪漫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C. 新航路开辟是法国大革命的诱因D. 地理大发现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新航路的开辟即地理大发现使法国的启蒙思想家眼界更开阔,即拓展了启蒙学者的视野,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理性王国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理想,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浪漫

29、主义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是在大革命以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新航路开辟和法国大革命并无直接的关联,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5.25.英国国王的活动总原则之一是“国王不能为非”,即国王永远没有是非错误,国家政策中出现的一切错误,都不能归咎于国王,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这一原则A. 违背了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B. 意在为国王的行为开脱责任C. 表明国王已经失去自由权利D. 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利的限制【答案】D【解析】要使国王永远保持没有政治错误的形象,“国王永远不对国家的任何政治决策负政治责任”,实际上国王也就不能作出任何政治决策。因此这一原则实质是对国王行使权

30、利的限制,故答案为D项。权利法案的基本精神就是限制王权,排除A项;B项对这一规定理解错误,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50分。26.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帝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

31、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代。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答案】(1)趋势:制度化、体系化;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保障赋税征收。(2)原因:

32、古代乡里制的经验;西方政治思想和管理体制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详解】(1)从“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帝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等信息,可以概括出制度化、体系化的趋势。“带有半自治的性质”、“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等信息可以得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的趋势。原因可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从政治、经济角度回答。比如,材料中涉及到地方治理的变革,因此可回答君主专制政体的不断完善,中央集权的加强。(2)根据材料“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

33、治所代。”可得出原有制度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古代乡里制的经验”可结合材料中各朝代的内容概括得出。结合所学,清末新政的实施,西方管理制度的影响也是其原因之一。【点睛】关于演变趋势及特点的问题,回答的模式一般是“从什么到什么”,当然也可以直接回答演变后的情况。特点的问题则需要概括。回答这一类的问题,在提取信息时要搞清楚整个材料的脉络,才能更有效地找到变化所在。单局限于某一个点或者某一段材料不足以发现变化的趋势或者特点。27.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中国经济全球化的阶段明清时期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近代前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建立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度化、

34、体系化改革开放以来迅速发展、实质突破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中国与经济全球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1.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2.选取表中某一个时期或多个时期进行阐述都可以)【答案】示例(以明清为例)论题:明清时期中国对经济全球化作出过重要的贡献,却最终走向闭关锁国,基本独立于世界市场之外。明朝时期,中国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与西方国家建立密切的经济往来,对世界贸易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白银成为主流货币是证明这一点的有力证据。但是随着中国逐渐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仅阻碍了国内工商业发展和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基本与世隔绝,也因未能及

35、时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解析】本题实际上考查不同时期中国的对外政策。在此,学生在回答中国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时,实际上是回答中国与世界的联系,然后还需要做相关的阐述,这种阐述包括原因、影响。如回答明清时期时,则需要指出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然后需要对其作简要阐述,如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影响。28.28.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联合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自由的国家和人民。首先是联合苏

36、联、各人民民主国家和各被压迫民族,站在国际和平民主阵营方面,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以保障世界的持久和平。共同纲领材料二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跨出了改善中美关系的第一步。2月28日,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这是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标志着中美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期,这对世界形势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后,双方的贸易、科技和文化往来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为进一步促进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中美双方政府官员也在不断进行接触。摘编自谢益显中国外交史材料三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

37、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摘编自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材料四官府控制下的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位。明清时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中国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时候,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占市场商品总量的3%左右。1842年8月,英军舰队驶抵南京下关江面,扬言架炮攻城。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南京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38、;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等。1979年春,邓小平在与广东省领导谈话时,提出“在那里可以划出一地方来,叫特区。陕甘宁就是特区嘛,中央没有钱,要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几个月后的一份中央文件中指出:“广东、福建两省靠近港澳,华侨多,资源比较丰富,具有加快经济发展的许多有利条件。”中央决定,对两省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给地方以更多的主动权,使之发挥优越条件。(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基本的外交方针。(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关键问题是什么?(3)据

39、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对美国“越顶外交”的举动作何反应?分析日本对华政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重大反应?(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答案】(1)国际形势: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立。外交方针:“另起炉灶”“一边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2)问题:台湾问题。(3)反应:日本赶在美国之前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4)特点:朝贡外交;屈辱外交;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当时的主要国际形势是“冷战”。基本方

40、针可根据所学得出。(2)根据所学,得出关键问题所在是台湾问题。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美国想借此牵制中国。(3)日本的反应可根据材料“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得出。原因可根据材料“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得出中日民间往来增多,日本各界要求恢复中日邦交。其它几点根据所学知识得出。 (4)根据材料“朝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清政府屈辱求和,被迫与英国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的条约”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内容,得出其特点是古代的朝贡外交。近代的屈辱外交。新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9.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41、。材料一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京师的左右厢店宅务,设“勾当店宅务”一员,“勾押官”各三四员,“掠房钱亲事官”各四五十名负责招租、收租,另有“修造指挥”各五百人,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周密、严格。店宅务每日需要登记的账薄多达二十八种,包括旧管入库薄、赁簿、欠钱薄、新旧界倒塌屋薄等。由于店宅务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政府对租赁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应监官、典押公文人员、作区之类,在京管辖两务官吏,不得承赁官宅、舍屋、地段,违者杖一一百以上,”在京城拥有房产的市民,也不得承租汴京店宅务的公屋。摘编自吴钧宋朝的廉租房制度堪称完备材料二二战后,西方发达国

42、家紛纷制定并实施了住房保障制度,其中各国廉租房建设的资金主要是政府的财政支持。在住房保障方面,美国的一大特色是通过立法保障来实施各项措施,住房法规定政府必须为低收入者提供较低租金住房,其租金一般不到私有住房租金的一半。而英国则是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对资金运营、住房建设进行管理,保障低收入居民能租到房屋,法国、德国,日本等国家则采取政府提供优急贷款,实行贷款利息补贴的办法,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在住房补贴方面,美国一方面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另一方面向低收入家庭提供房屋租金补贴。摘编自陈小春、杨鹏廉租房制度的国际比较(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廉租房制度的特点,结合

43、所学知识分析政府推行廉租房制度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廉租房制度形成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谈谈上述举措对我国改善居民住房问题的启示。【答案】(1)特点:设机构直接管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账目管理周密;资格审查严格等背景:商品经济活跃,市民阶层壮大:科考制度及文官政治的推动;人地矛盾突出;市坊界限的打破;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影响。(2)原因:战争的破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启示: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住房保障体系: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增加政府政府资金投入;加强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解析】(1)特点可以从

44、材料中概括出来,“宋朝的京师与各州县,均设有店宅务,负责对政府公屋的出租与管理”,可以看出宋朝设立机构进行专门管理;“京师的左右厢店宅务.另有修造指挥各五百人”,可以看出管理廉租房的各级官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店宅务的账目管理非常周密、严格.”,可以看出账目管理周密;“由于店宅务公屋具有廉租房性质,政府对租货店宅务公屋之人有严格的资格审查程序.”,可以看出,宋朝对廉租房资格审查程序严格。背景需要结合所学来回答,考生可以从经济(如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坊界限的打破)、政治(如科举制度和文官政治的推动)、思想(如儒家治国理政思想)和现实需求(如人房矛盾突出)等方面来回答。(2)第一小问原因,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受到战争的严重破坏,各国努力恢复和发展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不断发展,根据材料二,可以看出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完善。第二小问启示,根据宋朝的廉租房建设,可以看出政府在其中起的重要作用,因此对我们的启示是以政府为主体,构建住房保障体系;根据材料二中介绍的二战后西方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给我们的启示有,一是建立并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监管,建立严格的准入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要增加政府资金投入,比如可以支持非营利机构发展低租金、低成本住房或者提供房屋租金补贴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他相关文档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