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6年年报环境质量与环境监测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简介2005年12月共监测31天,环境空气质量良为12天,占监测天数的38.7;轻微(度)污染19天,占监测天数的61.3。12月份二氧化硫月均浓度为0.095毫克/标立方米,二氧化氮月均浓度为0.042毫克/标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月均浓度为0.187毫克/标立方米。 年度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分析2006年度全市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为289天,达标频率为79.18%。环境空气中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2.33%,且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2.00%;二氧化硫年均值较上年上升了25.00%,二氧化氮年
2、均值较上年上升了31.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均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降尘全年均值与上年度相比降低了2.37%。1、监测概况西安市环境空气国家认证监测点位5个,分别是:1号点位西安高压开关厂(代表工业区),2号点位兴庆小区(代表居民区),3号点位纺织城(代表东郊工业区),4号点位小寨(代表商业区),5号点位草滩(代表清洁对照点)。2、监测结果分析2006年度,全市共取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有效样本数均为1456个,可吸入颗粒物有效样本数为1452个,清洁对照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有效样本数均为365个,可吸入颗粒物有效样本数为364个。本年度全市二氧化硫年均值为0.055 毫克/标
3、立方米,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8.33%;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090.383毫克/标立方米,达标率为94.16%;与上年度相比,二氧化硫年均值升高了25.00%;各监测点位年均值均高于上年;从各季度监测结果来看,主要是一、四季度季均值与上年同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升幅分别达到66.67%、38.10%,二、三季度全市季均值与上年同期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二氧化硫最大日均值出现在小寨点位,为0.383毫克/标立方米,超标1.55倍。本年度二氧化硫与上年同期比较详见图1、图2。本年度全市二氧化氮年均值为0.042 毫克/标立方米,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47.5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 0
4、.0060.148 毫克/标立方米,达标率为99.86 %。本年度二氧化氮情况详见图3、图4。本年度全市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为0.132毫克/标立方米,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32.00%。日均值浓度范围为0.0200.392毫克/标立方米,最大超标倍数1.61,达标率为71.28 %。与上年度相比,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上升了2.33%。从各点位监测结果来看,纺织城与小寨点位年均值好于上年同期,其余点位年均值有不同程度升高;全年一、二、三季度季均值与去年同期水平持平或有所升高,四季度监测结果好于上年同期。2006年可吸入颗粒物与上年同期比较详见图5、图6。本年度降尘监测点位共14个,取得有效数
5、据167个,自然降尘量月监测值范围为9.2455.10 吨/平方公里月,年均值为28.82吨/平方公里月。与上年度相比,降尘年均浓度降低了2.37%。2006年度降尘季均值与上年同期比较详见图7。本年度全市设三个降水监测点位,共取得有效样本数98个。2006年度全年降水pH值监测范围为4.37.5,全年pH均值为5.8,酸雨发生频率为8.16 %,酸雨百分含量为14.38 %,与上年同期相比,酸雨发生频率略有下降,酸雨百分含量亦小于上年水平,酸雨污染情况好于上年。3、小结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我市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其污染水平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加重;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均值均低于国
6、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但监测结果均劣与上年度,降尘年均值结果与上年同期相比有小幅下降;酸雨情况好于上年同期。二、水环境质量2006年对10条河流的24个断面、排污渠系的4个断面、景观娱乐点的2个断面、饮用水源地的4个断面、河流源头的19个断面进行了例行监测。1、评价因子选取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氨氮、化学需氧量、挥发酚、氰化物、总砷、总汞、六价铬、总铅、总镉、石油类为主要评价因子,进行2006年水质状况评价,并与2005年同期水质做以比较。 景观娱乐点的水质选取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为评价因子。2、评价标准各河流、河流源头、景观娱乐用水水质状况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
7、8-2002)按功能区划分类别进行评价。饮用水源地、排污渠系水质分别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III类、IV类标准评价;07#(耿镇桥)和24#(灞河口)两个断面的城考项目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进行评价。3、评价结果 河流水质评价结果见表1和图8,城市排污渠系和河流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见表2,主要污染物评价结果见图9,河源水质评价结果见图10。表1 2006年度河流水质类别评价结果水质类别断面个数占监测断面的百分比%IV类937.50V类28.33劣V类1354.17监测结果表明:本年度10条河流24个监测断面的水质均未达到功能区划分类别。在24个监测断面中
8、,有9个断面达到IV类水质,2个断面达到V类水质,其余断面均为劣V类水质。与上年同期监测结果比较,涝河水质污染有所加重,其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了47.43%;皂河水质污染状况与上年同期持平;其余8条河流的水质均有不同程度地好转,其中潏河和沣河的综合污染指数下降最为明显,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50.76%、38.37%。其中皂河丈八沟断面的石油类、农场西站断面的挥发酚、新河入渭口断面的生化需氧量和化学需氧量污染虽较上年同期有所减轻,但污染仍较为严重;临河入渭口断面的氨氮污染较上年同期略有加重。本年度西安市河流的主要污染物依次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其污
9、染分担率分别为:23.78%、21.93%、19.88%、14.64%、9.70%、8.69%,6项主要污染物的污染负荷为98.62%。与上年同期相比,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综合污染指数有所上升,其余4项主要污染物的综合污染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石油类的污染减轻较为明显,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下降了37.57%。07#(耿镇桥)和24#(灞河口)两个城考断面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排污渠系的4个断面水质全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标准。与2005年监测结果相比,受北石桥断面挥发酚和氨氮的影响,排污渠系的综合污染程度大
10、幅加重。其中,北石桥断面的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上升了27.11%;其余3个断面(贾家滩、西兴隆、小北门)的水质污染状况有所减轻,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了20.22%、6.34%、72.27%。景观娱乐用水中荆峪沟断面的各项“城考”指标均达标;兴庆湖湖心断面除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项目7月份超标外,其余“城考”项目均达标。按照功能区划分类别,兴庆湖湖心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7月份超标,化学需氧量5月、7月、9月份超标、生化需氧量7月、9月、11月份超标,其余项目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类标准;荆峪沟断面除石油类7月、9月份超标,其余项目均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11、(GB3838-2002)的II类标准。饮用水源地的4个监测点位,沣河水源地监测点位1月份氨氮浓度值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44.5%;其余监测点位的所有项目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III类标准。河流源头的19个监测断面中,涝峪、大峪、辋川、流峪4个断面未达到其功能区水质划分类别,其余断面均达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太平峪、高冠峪、沣峪、太乙峪、小峪、汤峪、灞源和石头河断面水质污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余11个断面水质污染均有所加重。其中辋川和大峪断面水质污染加重最为明显,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同期分
12、别上升了57.73%、43.72%。河源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表2 2006年度排污渠系水质综合评价结果断面断 面污染综合指数污染主要污染物代码名 称2005年2006年负荷%76北石桥292.19371.3978.90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石油类92贾家滩40.4532.276.87氨氮100西兴隆59.9656.1611.93氨氮、石油类、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121小北门39.1710.862.30氨氮合 计431.77470.68100.00 综上所述,与2005年同期相比,全市10条河流中,有1条河流水质污染加重
13、,1条河流水质污染状况持平,8条河流水质污染减轻;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挥发酚、氨氮、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属有机型污染。两个城考断面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排污渠系除北石桥断面水质污染状况有所加重外,其余断面水质污染状况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小北门断面水质好转最为明显。排污渠系主要污染物为挥发酚和氨氮。景观娱乐用水中荆峪沟断面的各项“城考”指标均达标;兴庆湖湖心断面除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项目7月份超标外,其余“城考”项目均达标。按照功能区划分类别,兴庆湖湖心断面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7月份超标,化学需氧量5月、7月、9月份超标、生化需氧量7月、9月、
14、11月份超标,其余项目均达标;荆峪沟断面除石油类7月、9月份超标,其余项目均达标。4个饮用水源地,沣河水源地监测点位1月份氨氮浓度值超过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标准44.5%;黑河水源地监测点位监测项目全部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本年度西安市饮用水源地的水质达标率为99.30%。河流源头的19个监测断面中,有15个断面达到其功能区水质划分类别。与上年同期相比,除太平峪、高冠峪、沣峪、太乙峪、小峪、汤峪、灞源和石头河断面水质污染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余11个断面水质污染均有所加重。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三、声环境质量监测 2
15、006年度对西安市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噪声及区域环境噪声进行了例行监测。1、功能区噪声监测2006年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为陕西宾馆、建筑科技大学、东六路、省气象局、钟楼、高压电瓷厂、搪瓷厂、西五路8个点位,分别代表5个类型区域,其中陕西宾馆代表特殊住宅区;建筑科技大学代表居民、文教区;东六路、省气象局、钟楼代表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高压电瓷厂代表工业集中区;搪瓷厂和西五路代表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每季度监测一次,全年共监测四次。2006年对西安市功能区噪声进行了例行监测,结果见表3及图11至图13。表3 2006年西安市功能区噪声定期监测统计功能区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工业
16、集中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LdLnLdnLdLnLdnLdLnLdnLdLnLdnLdLnLdn去年同期47.843.550.655.950.357.958.051.859.761.559.565.968.165.572.1本年度49.046.052.754.150.357.257.452.960.161.757.864.867.463.970.7国标50405545605065557055注:栏目中倾斜字体的噪声值属于超标。表3说明全市功能区噪声监测五个区域中,昼间噪声全部达标,昼间噪声最好的区域是工业集中区,低于国标3.3dB(A),其余依次为混杂区、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
17、区;夜间噪声均超标,超标最严重的功能区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夜间噪声,超标为8.9dB(A),其余依次为特殊住宅区、居民文教区、混杂区和工业集中区,夜间噪声分别超标6.0 dB(A)、5.3 dB(A)、2.9 dB(A)和2.8 dB(A)。 从图11至13可看出:与去年同期相比,特殊住宅区的昼间、夜间和昼夜间噪声均高于去年,升幅在1.2dB(A)2.5dB(A)之间;居民文教区的昼间噪声等于去年,夜间和昼夜间噪声低于去年,降幅在0.7dB(A)1.8dB(A)之间;混杂区的昼间噪声低于去年同期0.6dB(A),而夜间和昼夜间噪声分别高于去年同期1.1dB(A)和0.4dB(A);工业集中区
18、的昼间高于去年同期0.2 dB(A),而夜间和昼夜间噪声分别低于去年1.7dB(A)和1.1dB(A);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的昼间、夜间和昼夜间噪声低于去年0.7 dB(A)1.6dB(A)。从污染程度趋势来看: 特殊住宅区污染程度加重;居民文教区、混杂区和工业集中区噪声污染程度稳定;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污染程度减轻。2006年功能区噪声与去年相比,噪声污染整体呈波动状态,与国标相比,昼间噪声全都达标,但是夜间噪声全都超标,对夜间噪声污染管理和治理工作应该加强。2、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本年度道路交通噪声网格布点为156个,实测点位为155个,监测道路总长204.02公里,平均路宽26.1米,平均车流量
19、为3119(辆小时),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为67.9分贝。本年度平均车流量比2005年增加了93(辆/小时),道路交通噪声略低去年,按照道路交通噪声质量等级划分属于好,变化趋势为污染程度稳定。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详见表4。表4 西安市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结果时间Leq平均车流量(辆/小时)平均路宽(米)总路长(公里)测点数(个)2005年68.0302626.1204.021552006年67.9311926.1204.021553、区域环境噪声监测2006度全市区域环境噪声网格布点200个,实测200个,平均等效声级为55.8分贝,高于去年0.4分贝,按照城市区域环境质量等级划分属于轻度污染,变
20、化趋势为污染程度稳定。 对外服务及例行监测 扬尘监测12月份扬尘监测针对西安市内十个区的建筑工地的施工扬尘进行监测。施工扬尘依然全部超标,十个区施工扬尘污染由轻到重排名如下:1. 经济开发区、2. 未央区、3. 莲湖区、4. 灞桥区、5. 曲江开发区、6. 高新区、7.新城区、8. 碑林区、9. 雁塔区、10. 长安区。 对外监测报告完成情况十二月份在各监测分析科室的共同努力下,我站(所)共完成一般性监测报告62份,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3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42份(其中报告书4份)。 汽车尾气检测与治理 检测治理进度12月份共检测车辆11183辆,超标758辆,共有518辆车复检。其中年检上线车辆共8528辆,超标338辆,复检298辆;路检2655辆,超标420辆,复检220辆。报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西安市环保局局长、副局长、纪检组长、各处室市、区、县相关部门主办:西安市环境监测站、西安市环保研究所综合信息室(共印40份)15